CN106823212A -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23212A
CN106823212A CN201710264769.8A CN201710264769A CN106823212A CN 106823212 A CN106823212 A CN 106823212A CN 201710264769 A CN201710264769 A CN 201710264769A CN 106823212 A CN106823212 A CN 10682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fire
ball
oil cylind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47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647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23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2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3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19/00Hand fire-extinguishers in which the extinguishing substance is expelled by an explosion; Exploding containers thrown into the fi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04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with electrically-controlled rele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2/00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 F42B12/02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 F42B12/3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 F42B12/46Projectiles, missiles or m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the intended effect, or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warhead or the intended effect for dispensing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chemical or physical reaction; for signalling ;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for dispensing gases, vapours, powders or chemically-reactive substan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包括汽车底盘、副车架、释放装置、释放操控室和液压驱动系统,释放装置包括垂向支撑座、回转驱动、回转平台、多簇释放架和俯仰调整油缸,多簇释放架底部的一侧与回转平台铰接,俯仰调整油缸设置于回转平台和多簇释放架之间将多簇释放架撑起呈倾斜布置,回转驱动中的驱动马达和俯仰调整油缸均由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液压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由释放控操室中的手控操作台操作控制,且释放控操室中装有控制多簇释放架释放扑火球的释放控制器,释放控制器的控制界面也装在手控操作台上。本发明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释放精准度高、结构可靠性强、灭火效率高实用性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扑火球释放方法。

Description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属于消防用的扑火球投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人类对
付火灾的方法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各种灭火设施在扑灭火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灭火设备也不断升级换代,大大减轻了火灾给人们带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的损失,降低了消防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牺牲。但目前都是采用炮弹发射或手掷方式将灭火弹发送到火灾现场。手掷式方式存在掷置不准确及投掷距离不远的缺陷,从而限制了灭火器材的使用。远程发射方式主要适应于人们在于森林、油库、高层楼房等火灾的对抗中,将灭火材料填装到弹头中,利用炮击或者火箭筒的形式,将灭火弹发射到火场中,采用这种发射方式,可快速扑灭火灾的燃烧蔓延趋势;通过远距离遥控发射,可有效替代人工近距离接触较大明火或化学品危害现场,确保人身危险。
检索到的相关现有技术:
CN102107054A, 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智能灭火车,视频显示设备、GPS定位设备、指挥控制器、车载电台和网络交换器安装在卡车驾驶室内;视频摄像设备、激光测距仪和夜视仪安装在卡车驾驶室外部;卡车车身前部安装装弹箱,装弹箱外围两侧安装护栏,防止装弹箱在卡车行驶时发生位移;卡车车身中后部安装发射装置,水平仪位于发射装置底架上且便于拆卸;液压支架、发电机和伺服控制器安装在卡车车身底部;发射灭火弹时,液压支架位安装在卡车车身的尾部,用于支撑卡车保持平衡。此方案中发射装置的方向并不能调整,无法根据火灭现场的火势分布情况调整发射装置的发射方向准确的将灭火弹发射到火灭现场的最大火势区。
CN204555816U,公开一种远程灭火弹发射装置,车体的车架安装有多个炮筒和用于提供动力的蓄能器,每个炮筒的进气口均与蓄能器相连通 ; 该实用新型发射成本低,灭火效率高,广泛用于森林、油库、高层楼房等火灾的灭火。此方案在车体上架设发射装置,方便发射装置的远程运输,但炮筒的发射方向也不可调,也存在灭火弹落地位置的精准度差,可靠性低的问题。
CN103884236A,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降雨弹发射架,包括汽车载体、导轨、锁紧螺母、支撑架、底座、支腿、拉手、立柱、固定板、滑轮、轴承、卡盘、导向管、安装架、转轴和插拔销,所述汽车载体为小型货车,导轨固定在车斗内,导轨末端设有锁紧螺母,底座的底部配有滑轮,底座的前端两侧装有支腿和拉手,支腿底部焊有固定板,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立柱,支撑架通过轴承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安装架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安装架上发射弹道的外环圆周上均装有 4 根导向管,转轴和安装架之间还设有半圆形结构卡盘,安装架通过插拔销完全固定在支撑架上。此方案中发射架的俯仰角度可以调整,但水平方向的角度不能调整,其发射的精准度有待提高。
CN104315921A,公开了一种增雨防雹火箭弹发射装置,属于民用气象控制设备领域,特征是包括有发射轨道架、俯仰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牵引车及控制装置。回转轴承内圈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安放在牵引车的发射平台上。发射轨道架、俯仰驱动机
构和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回转轴承外齿圈上。此方案中发射轨道架的的俯仰角度和水平角度均可调,但发射轨道架和俯仰驱动机构的结构均较复杂,角度调整时,俯仰驱动机构和回转驱动机构的受力大,负担重量,结构可靠性不高。
综上,现有技术中用于采用炮弹发射方式的灭火发射装置,在灭火弹发射的精准度、结构可靠性上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释放精准度高、结构可靠性强、灭火效率高实用性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扑火球释放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包括汽车底盘、装载在汽车底盘主车架上的副车架、装有扑火球的释放装置、释放操控室和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释放装置和释放操控室均装在副车架上,且释放装置背对释放操控室,所述的释放装置包括固定在副车架上的垂向支撑座、装在垂向支撑座上且水平设置的回转驱动、装在回转驱动上且随回转驱动一起水平转动的回转平台、具有多个释放筒的多簇释放架和俯仰调整油缸,所述的多簇释放架底部的一侧与回转平台铰接,俯仰调整油缸设置于回转平台和多簇释放架之间将多簇释放架撑起呈倾斜布置,通过俯仰调整油缸的伸缩调整多簇释放架的倾斜角度,回转驱动中的驱动马达和俯仰调整油缸均由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由释放控操室中的手控操作台操作控制,且释放控操室中装有控制多簇释放架释放扑火球的释放控制器,释放控制器的控制界面也装在手控操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的副车架上装有多个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在副车架上沿汽车底盘车头至车尾方向排成多排,且多个所述的释放装置的多簇释放架互相平行,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设置的回转平台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在多簇释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操作手控操作台可操控多个俯仰调整油缸同步伸缩和多个回转驱动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多簇释放架包括的释放底座和固定在释放底座上的释放筒,所述的释放底座与回转平台铰接并与俯仰调整油缸的伸出端固定,俯仰调整油缸的另一端与回转平台固定,释放底座呈正多边形结构,多个释放筒簇齐排列成与释放底座相适应的正多边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回转平台与释放底座铰接的位置和回转平台与俯仰调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对齐,且回转平台与释放底座铰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转平台与俯仰调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回转平台与俯仰调整油缸固定的位置处于释放底座的斜下方,使俯仰调整油缸倾斜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垂向支撑座为垂向顶出油缸座,液压驱动系统与垂向支撑座传动连接为垂向支撑座的伸缩提供动力,沿汽车底盘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的垂向支撑座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上的同一操控键统一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副车架的底部装有四个用于支撑副车架的支腿,所述的支腿沿垂向设置且呈矩形分布,两个支腿靠近汽车底盘的车头,另两个支腿靠近汽车底盘的车尾,所述的支腿包括支腿箱、垂向油缸和支腿底盘,所述的支腿箱焊接在副车架底面,垂向油缸装在支撑箱中且伸出端从支撑箱底面伸出,支腿底盘固定在垂向油缸的伸出端上,液压驱动系统与垂向油缸传动连接为垂向油缸的伸缩提供动力,并且四个垂向油缸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上的不同操作键分别控制,垂直油缸完全缩进时,支腿底盘与地面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回转驱动的内圈固定在垂向支撑座上,外圈与回转平台固定带动回转平台转动,回转驱动中驱动马达驱动外圈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度,所述的回转驱动的内圈上装有向上凸起的接触式传感开关,所述的接触式传感开关与回转驱动中的驱动马达电连接,回转驱动的外圈上装有接触健,当回转驱动的外圈转动超过180度时,接触健与接触式传感开关接触,接触式传感开关控制回转驱动中的驱动马达自动关闭,回转驱动的外圈自动停止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释放操控室包括拼焊骨架结构的外架、安装在外架内的操控座位、装在操控座位前面的手控操作台和释放控制器,释放控制器装在手控操作台下,手控操作台上具有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输出动力的操控健和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和释放控制器电源启闭的电源开关,外架的骨架上均安装钢化玻璃,外架装在副车架上且外架底部装有与副车架连接的减振器,副车架上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的控制开关装在手控操作台上。
扑火球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上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进行扑火球的释放,释放步骤如下:
(一)根据火灾情况确定扑火球释放的位置、数量和角度;
(二)将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移动至扑火球释放位置,汽车底盘停靠稳定,副车架平稳后,在多簇释放架的释放筒中安装相应数量的扑火球;
(三)开启液压驱动系统和释放控制器,并根据扑火球的释放角度,操控手控操作台驱动回转驱动转动调整多簇释放架的水平转角和驱动俯仰调整油缸伸出调整多簇释放架的倾斜角度,调整完成后锁定回转驱动和俯仰调整油缸;
(四)释放操作人员操作释放控制器的控制界面进行扑火球的释放。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副车架平稳”是指:控操手控操作台中用于控制垂向油缸的操作键,使四个垂向油缸分别向下伸出,且支腿底盘均与地面接触支撑副车架,然后根据地面情况对四个垂向油缸的伸出长度进行调整,使副车架水平设置,再锁定四个垂向油缸,使副车架平稳不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副车架装在汽车底盘的主车架上,即采用车载释放装置的方式,移动方便,作业机动性强。
2、通过垂向支撑座调整多簇释放架支的所在高度,通过回转平台连接多簇释放架,通过回转驱动来调整多簇释放架的水平角度,通过俯仰调整油缸来调整多簇释放架的俯仰角度,使多簇释放架的释放方位可随火势分布需求而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扑火球释放的精准度。
3、在副车架上设置独立的释放操控室,方便操作人员对多簇释放架进行调整及对释放控制器进行控制,提高释放操控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4、利用液压驱动系统为释放平台中的各动力件提供动力,利用释放操控室中的手控操作台控制液压驱动系统的动力输出,提高释放装置方向调整和扑火球释放的动力可靠性。
5、在副车架上设置多个释放装置,便于扑火球释放数量的调整,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设置的回转平台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在多簇释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每个多簇释放架的释放方位不重叠,扑火球的落点位置不重合,灭火面积更大,灭火效率更高。
6、多簇释放架的释放底座呈正多边形结构,簇齐排列的释放筒呈与释放汽车底盘相适应的正多边形结构,多簇释放架的结构简单,方向调整时的受力均匀性更好。
7、回转平台与释放底座铰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转平台与俯仰调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且俯仰调整油缸倾斜布置,多簇释放架的重心落在与回转平台铰接的位置,俯仰调整油缸的受力更小,更省力,结构可靠性更高。
8、在副车架底部加装支腿,起支撑调平作用,提高释放平台的地型适应性和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的侧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回转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包括汽车底盘1、装载在汽车底盘1主车架上的副车架2、装有扑火球的释放装置3、释放操控室4和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释放装置3和释放操控室4均装在副车架2上,且释放装置3背对释放操控室4,所述的释放装置3包括固定在副车架2上的垂向支撑座31、装在垂向支撑座上且水平设置的回转驱动32、装在回转驱动32上且随回转驱动32一起水平转动的回转平台33、具有多个释放筒的多簇释放架34和俯仰调整油缸35,所述的多簇释放架34底部的一侧与回转平台33铰接,俯仰调整油缸35设置于回转平台33和多簇释放架34之间将多簇释放架34撑起呈倾斜布置,通过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缩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和俯仰调整油缸35均由液压驱动系统5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5的动力输出由释放控操室4中的手控操作台41操作控制,且释放控操室4中装有控制多簇释放架释放扑火球的释放控制器42,释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也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上。
如图1至3所示,以上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为车载式的释放平台,移动方便,作业机动性强,释放装置3和释放控制室4均装在汽车底盘1驾驶室的后方,释放装置3背对释放控制室4,方便对释放装置3中多簇释放架34的高度和释放方位进行观测,液压驱动系统5装在释放控制室4的旁边为释放平台中的各动力件提供动力,并且液压驱动系统5的动力输出均由释放控制室4中的手控操作台41中操控健控制,操作方面,可根据灭火需求对释放装置3进行调整。垂向支撑座31用于支撑多簇释放架34,回转驱动32装在垂向支撑座31上,用于带动回转平台33水平转动,回转平台33装在回转驱动32上,用于带动多簇释放架34和俯仰调整油缸水平转动,俯仰调整油缸35将多簇释放架34撑起使其倾斜,并通过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缩改变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即俯仰角度,从而现实多簇释放架34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的同步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释放方位可调,扑火球释放的精准度更高。
其中,所述的副车架2上装有多个释放装置3,释放装置3在副车架2上沿汽车底盘1车头至车尾方向排成多排,且多个所述的释放装置3的多簇释放架34互相平行,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设置的回转平台33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34在多簇释放架34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操作手控操作台41可操控多个俯仰调整油缸35同步伸缩和多个回转驱动32同步转动。如图3所示,副车架2具有两排释放装置3,每排释放装置3中的回转平台33的所在高度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34在多簇释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每个多簇释放架34的释放方位不重叠,扑火球的落点位置不重合,灭火面积更大,灭火效率更高。
其中,所述的多簇释放架34包括的释放底座34.1和固定在释放底座34.1上的释放筒34.2,所述的释放底座34.1与回转平台33铰接并与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出端固定,俯仰调整油缸35的另一端与回转平台33固定,释放底座34.1呈正多边形结构,多个释放筒34.1簇齐排列成与释放底座34.1相适应的正多边型结构。所述的回转平台33与释放底座34.1铰接的位置和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对齐,且回转平台33与释放底座34.1铰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处于释放底座34.1的斜下方,使俯仰调整油缸35倾斜布置。
从图3中可以看出多簇释放架34呈正多边形结构,释放底座34.1的一侧与回转平台33铰接,且铰接的位置高于俯仰调整油缸35另一端的位置,使多簇释放架34的重心落在与回转平台33的铰接处,并且俯仰调整油缸35倾斜布置,将多簇释放架34的另一侧撑起,俯仰调整油缸35不仅起到撑起多簇释放架34使其倾斜,而且起到拉紧多簇释放架34,防止多簇释放架34发生倾覆,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缩范围决定了多簇释放架34倾斜角度的调整范围,在实际运用中,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的调整范围为与垂直方向夹角为38度至70度,可充分满足多簇释放架34的俯仰方位调整需求。
其中,所述的垂向支撑座31为垂向顶出油缸座,液压驱动系统5与垂向支撑座31传动连接为垂向支撑座31的伸缩提供动力,沿汽车底盘1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的垂向支撑座31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41上的同一操控键统一控制,通过垂向支撑座31的伸缩改变多簇释放架34的所在高度,进一步提高多簇释放架34释放方位的可调性,提高扑火球释放的精准度。
其中,所述的副车架2的底部装有四个用于支撑副车架2的支腿6,所述的支腿6沿垂向设置且呈矩形分布,两个支腿6靠近汽车底盘1的车头,另两个支腿6靠近汽车底盘1的车尾。支腿6用于支撑副车架2,减少副车架2在扑火球释放时的振动,从而提高释放的精准度。
具体的,所述的支腿6包括支腿箱61、垂向油缸62和支腿底盘63,所述的支腿箱61焊接在副车架2底面,垂向油缸62装在支撑箱61中且伸出端从支撑箱61底面伸出,支腿底盘63固定在垂向油缸62的伸出端上,液压驱动系统5与垂向油缸62传动连接为垂向油缸62的伸缩提供动力,并且四个垂向油缸62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41上的不同操作键分别控制,垂向油缸62完全缩进时,支腿底盘63与地面不接触。
支腿箱61用高强钢板焊接而成,支撑强度高,垂向油缸62可调节支腿6的长度,在地势不平的情况下,调节各支腿6中垂直油缸62的长度,使副车架2仍能保持水平,支腿底盘63用于与地面接触,在垂向油缸62完全缩进时,支撑底盘63沿地面不接触,防止汽车底盘1运行时,支腿6与地面摩擦。在释放平台释放地点确定后,应先将垂向油缸62伸长,使支撑底盘63与地面接触,并调整四个垂向油缸62的长度,使副车架2基本处于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的回转驱动32的内圈固定在垂向支撑座31上,外圈与回转平台33固定带动回转平台33转动,回转驱动32中驱动马达驱动外圈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度,即多簇释放架34的释放方向可从背对汽车底盘1车头转到至面对汽车底盘1车头,可充分满足多簇释放加34水平方位的调整需求。
为了延长回转驱动32的使用寿命,防止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过载超限,导致回转驱动32外圈的转动角度超出限制范围,在回转驱动32上进行了回转限位冗余设计,即不仅限制了外围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度,而且在所述的回转驱动32的内圈32.3上装有向上凸起的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所述的接触式传感开关32.1与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电连接,回转驱动32的外圈32.4上装有接触健32.2,当回转驱动32的外圈转动超过180度时,接触健32.2与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接触,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控制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自动关闭,回转驱动32的外圈自动停止转动。也就是说外围的回转角度超出180度时,接触健32.2与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接触,接触式传感开关32.1向驱动马达32.5发出关闭指令,使驱动马达自动关闭,可有效防止驱动马达32.5过载超限,造成损坏。
其中,所述的释放操控室4包括拼焊骨架结构的外架43、安装在外架43内的操控座位44、装在操控座位44前面的手控操作台41和释放控制器42,释放控制器42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下,手控操作台41上具有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5输出动力的操控健和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5和释放控制器42电源启闭的电源开关,外架43的骨架上均安装钢化玻璃,外架43装在副车架2上且外架43底部装有与副车架2连接的减振器,副车架2上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的控制开关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上。操控人员坐在外架43中,视野开阔,便于对多簇释放架34的方位进行观察和调整,电源开关可锁定液压驱动系统5和释放控制器42,防止误释放,声光报警器可在释放前进行报警提醒,提高安全性能。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扑火球释放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进行扑火球的释放,释放步骤如下:
(一)根据火灾情况确定扑火球释放的位置、数量和角度;
(二)将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移动至扑火球释放位置,汽车底盘1停靠稳定,副车架2平稳后,在多簇释放架34的释放筒中安装相应数量的扑火球;
(三)开启液压驱动系统5和释放控制器42,并根据扑火球的释放角度,操控手控操作台41驱动回转驱动32转动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水平转角和驱动俯仰调整油缸35伸出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调整完成后锁定回转驱动32和俯仰调整油缸35,并且还可以驱动垂向支撑座31伸长对多簇释放架34的所在高度进行调整;
(四)释放操作人员操作释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进行扑火球的释放。
具体的,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副车架2平稳”是指:控操手控操作台41中用于控制垂向油缸62的操作键,使四个垂向油缸62分别向下伸出,且支腿底盘63均与地面接触支撑副车架2,然后根据地面情况对四个垂向油缸62的伸出长度进行调整,使副车架2水平设置,再锁定四个垂向油缸,使副车架2平稳不振动。
以上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的优点在于:
1、采用车载式释放装置,移动方便,作业机动性强。
2、多簇释放架的高度、水平方位、俯仰方位均可调,释放准确性好,扑火球的落地精确度高。
3、具有独立的释放操控室,便于多簇释放架释放方位的调整和释放控制,实用性强。
4、通过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动力可靠性高。
5、副车架上设置多个释放装置,便于扑火球释放数量的调整,可针对灭火情况进行扑火球的释放。
6、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设置的回转平台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在多簇释放架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每个多簇释放架的释放方位不重叠,扑火球的落点位置不重合,灭火面积更大,灭火效率更高。
7、多簇释放架的释放底座呈正多边形结构,簇齐排列的释放筒呈与释放汽车底盘相适应的正多边形结构,多簇释放架的结构简单,方向调整时的受力均匀性更好。
8、 回转平台与释放底座铰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转平台与俯仰调整油缸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且俯仰调整油缸倾斜布置,多簇释放架的重心落在与回转平台铰接的位置,俯仰调整油缸的受力更小,更省力,结构可靠性更高。
9、在副车架底部加装支腿,起支撑调平作用,提高释放平台的地型适应性和结构稳定性。
10、回转驱动中具有回转限位冗余设计,回转驱动的回转可靠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包括汽车底盘(1)、装载在汽车底盘(1)主车架上的副车架(2)、装有扑火球的释放装置(3)、释放操控室(4)和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释放装置(3)和释放操控室(4)均装在副车架(2)上,且释放装置(3)背对释放操控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装置(3)包括固定在副车架(2)上的垂向支撑座(31)、装在垂向支撑座上且水平设置的回转驱动(32)、装在回转驱动(32)上且随回转驱动(32)一起水平转动的回转平台(33)、具有多个释放筒的多簇释放架(34)和俯仰调整油缸(35),所述的多簇释放架(34)底部的一侧与回转平台(33)铰接,俯仰调整油缸(35)设置于回转平台(33)和多簇释放架(34)之间将多簇释放架(34)撑起呈倾斜布置,通过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缩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和俯仰调整油缸(35)均由液压驱动系统(5)提供动力,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5)的动力输出由释放控操室(4)中的手控操作台(41)操作控制,且释放控操室(4)中装有控制多簇释放架释放扑火球的释放控制器(42),释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也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车架(2)上装有多个释放装置(3),释放装置(3)在副车架(2)上沿汽车底盘(1)车头至车尾方向排成多排,且多个所述的释放装置(3)的多簇释放架(34)互相平行,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设置的回转平台(33)的所在高度依次降低,使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分布的多簇释放架(34)在多簇释放架(34)的平行方向依次错开分布,操作手控操作台(41)可操控多个俯仰调整油缸(35)同步伸缩和多个回转驱动(32)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簇释放架(34)包括的释放底座(34.1)和固定在释放底座(34.1)上的释放筒(34.2),所述的释放底座(34.1)与回转平台(33)铰接并与俯仰调整油缸(35)的伸出端固定,俯仰调整油缸(35)的另一端与回转平台(33)固定,释放底座(34.1)呈正多边形结构,多个释放筒(34.1)簇齐排列成与释放底座(34.1)相适应的正多边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平台(33)与释放底座(34.1)铰接的位置和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沿汽车底盘(1)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对齐,且回转平台(33)与释放底座(34.1)铰接的位置所在高度高于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所在高度,回转平台(33)与俯仰调整油缸(35)固定的位置处于释放底座(34.1)的斜下方,使俯仰调整油缸(35)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向支撑座(31)为垂向顶出油缸座,液压驱动系统(5)与垂向支撑座(31)传动连接为垂向支撑座(31)的伸缩提供动力,沿汽车底盘(1)车头至车尾方向并排的垂向支撑座(31)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41)上的同一操控键统一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车架(2)的底部装有四个用于支撑副车架(2)的支腿(6),所述的支腿(6)沿垂向设置且呈矩形分布,两个支腿(6)靠近汽车底盘(1)的车头,另两个支腿(6)靠近汽车底盘(1)的车尾,所述的支腿(6)包括支腿箱(61)、垂向油缸(62)和支腿底盘(63),所述的支腿箱(61)焊接在副车架(2)底面,垂向油缸(62)装在支撑箱(61)中且伸出端从支撑箱(61)底面伸出,支腿底盘(63)固定在垂向油缸(62)的伸出端上,液压驱动系统(5)与垂向油缸(62)传动连接为垂向油缸(62)的伸缩提供动力,并且四个垂向油缸(62)的伸缩由手控操作台(41)上的不同操作键分别控制,垂直油缸(62)完全缩进时,支腿底盘(63)与地面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驱动(32)的内圈固定在垂向支撑座(31)上,外圈与回转平台(33)固定带动回转平台(33)转动,回转驱动(32)中驱动马达驱动外圈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80度,所述的回转驱动(32)的内圈上装有向上凸起的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所述的接触式传感开关(32.1)与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电连接,回转驱动(32)的外圈上装有接触健(32.2),当回转驱动(32)的外圈转动超过180度时,接触健(32.2)与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接触,接触式传感开关(32.1)控制回转驱动(32)中的驱动马达自动关闭,回转驱动(32)的外圈自动停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操控室(4)包括拼焊骨架结构的外架(43)、安装在外架(43)内的操控座位(44)、装在操控座位(44)前面的手控操作台(41)和释放控制器(42),释放控制器(42)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下,手控操作台(41)上具有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5)输出动力的操控健和用于控制液压驱动系统(5)和释放控制器(42)电源启闭的电源开关,外架(43)的骨架上均安装钢化玻璃,外架(43)装在副车架(2)上且外架(43)底部装有与副车架(2)连接的减振器,副车架(2)上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的控制开关装在手控操作台(41)上。
9.扑火球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进行扑火球的释放,释放步骤如下:
(一)根据火灾情况确定扑火球释放的位置、数量和角度;
(二)将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移动至扑火球释放位置,汽车底盘(1)停靠稳定,副车架(2)平稳后,在多簇释放架(34)的释放筒中安装相应数量的扑火球;
(三)开启液压驱动系统(5)和释放控制器(42),并根据扑火球的释放角度,操控手控操作台(41)驱动回转驱动(32)转动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水平转角和驱动俯仰调整油缸(35)伸出调整多簇释放架(34)的倾斜角度,调整完成后锁定回转驱动(32)和俯仰调整油缸(35);
释放操作人员操作释放控制器(42)的控制界面进行扑火球的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扑火球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副车架(2)平稳”是指:控操手控操作台(41)中用于控制垂向油缸(62)的操作键,使四个垂向油缸(62)分别向下伸出,且支腿底盘(63)均与地面接触支撑副车架(2),然后根据地面情况对四个垂向油缸(62)的伸出长度进行调整,使副车架(2)水平设置,再锁定四个垂向油缸,使副车架(2)平稳不振动。
CN201710264769.8A 2017-04-21 2017-04-21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Pending CN106823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4769.8A CN106823212A (zh) 2017-04-21 2017-04-21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4769.8A CN106823212A (zh) 2017-04-21 2017-04-21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3212A true CN106823212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4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4769.8A Pending CN106823212A (zh) 2017-04-21 2017-04-21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232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121A (zh) * 2021-10-28 2022-01-18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双发射装置的自行式火箭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873A (zh) * 2001-07-06 2004-09-01 ��������ķ������ 灭火方法和设备
KR100986638B1 (ko) * 2009-05-21 2010-10-11 권태운 산불 진화 장치
CN201670186U (zh) * 2010-03-24 2010-12-15 方新成 一种活动式轿车防静电装置
CN203060640U (zh) * 2013-01-17 2013-07-17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森林灭火弹发射车
CN203252636U (zh) * 2013-05-29 2013-10-3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兽用红外无线体温计
CN203847935U (zh) * 2014-05-23 2014-09-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室的俯仰操作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4848744A (zh) * 2015-05-18 2015-08-19 浏阳市浏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灭火弹发射的带远程标的弹射器
CN206688062U (zh) * 2017-04-21 2017-12-01 杨宏兵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873A (zh) * 2001-07-06 2004-09-01 ��������ķ������ 灭火方法和设备
KR100986638B1 (ko) * 2009-05-21 2010-10-11 권태운 산불 진화 장치
CN201670186U (zh) * 2010-03-24 2010-12-15 方新成 一种活动式轿车防静电装置
CN203060640U (zh) * 2013-01-17 2013-07-17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森林灭火弹发射车
CN203252636U (zh) * 2013-05-29 2013-10-3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兽用红外无线体温计
CN203847935U (zh) * 2014-05-23 2014-09-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室的俯仰操作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4848744A (zh) * 2015-05-18 2015-08-19 浏阳市浏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灭火弹发射的带远程标的弹射器
CN206688062U (zh) * 2017-04-21 2017-12-01 杨宏兵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121A (zh) * 2021-10-28 2022-01-18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双发射装置的自行式火箭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522148A (ja) 噴霧噴射放出装置
CN105129091A (zh) 一种无人机灭火装置
CN107469243A (zh) 高层建筑外部救援用抛挂系统
CN206604041U (zh) 一种云梯消防车
CN105984593B (zh) 一种用于低挂点弹药挂载的手动挂弹车
CN206688062U (zh)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
KR20120012845A (ko) 화재 진압용 소화탄 발사장치
CN106823212A (zh) 扑火球移动释放平台和扑火球释放方法
CN210027944U (zh) 一种带有消防灭火弹的无人机
CN105457207A (zh) 超高层建筑专用超大型复合消防灭火装备
CN108310701A (zh) 灭火用炮弹发射机构、灭火车以及灭火弹
CN207472129U (zh) 一种灭火球装弹装置
CN206858094U (zh) 一种智能重型举高消防车
CN212214429U (zh) 一种用于消防灭火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
KR100623947B1 (ko) 시위진압용 물포차
CN204485136U (zh) 森林灭火航弹旋转式投放装置
CN204374172U (zh) 一种自动化雹灾模拟试验装置
CN203060640U (zh) 一种森林灭火弹发射车
CN113289292A (zh) 灭火炮装备车
AU2016253702A1 (en) A vehicle
AU2010202658A1 (en) A vehicle
CN207024440U (zh) 一种登高消防车
CN221024184U (zh) 一种无人机喷火清障装置
CN206934759U (zh) 一种飞盘自动发射装置
CN205913685U (zh) 基于链轨式森林灭火装甲车的水炮倾动回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