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6064A -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6064A
CN106816064A CN201710189931.4A CN201710189931A CN106816064A CN 106816064 A CN106816064 A CN 106816064A CN 201710189931 A CN201710189931 A CN 201710189931A CN 106816064 A CN106816064 A CN 106816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ing
push rod
drive
ejection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99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899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6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6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60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solid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包括底座、可变轨道和弹射装置,可变轨道固定在底座上端面上,弹射装置位于可变轨道左侧,且可变轨道与弹射装置并排布置。本发明通过自动化变换跑道可单次同时多组完成摩擦力影响因素验证的实验,且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实验演示模型,方便了教师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以及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也是物理教学中常涉及的实验,目前涉及这块实验的器材多为固定式的,调节性差,而且也是单组单次实验,一次实验只能测定一组数据,且参数数据测试验证不方便,耗时费力。鉴于此,本发明为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以及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的提供了一种便捷化综合实验器材,即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包括底座、可变轨道和弹射装置,可变轨道固定在底座上端面上,弹射装置位于可变轨道左侧,且可变轨道与弹射装置并排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可变轨道包括驱动机构、旋转跑道和阻挡机构;所述的旋转跑道位于驱动机构和阻挡机构之间,且驱动机构、旋转跑道和阻挡机构并排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顶升支架、纵向电机、驱动螺杆、悬臂支架、横向电机、驱动轴、驱动齿轮和旋转轴;所述的顶升支架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升推杆,顶升支架下端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弹簧,顶升推杆上端设置有垂直安装板,顶升支架外侧设置有条形板,纵向电机固定在顶升支架上端面一侧,驱动螺杆一端与纵向电机输出轴相连接,驱动螺杆另一端穿过顶升支架上端面上的垂直安装板,驱动螺杆上设置有间断区域的螺齿,悬臂支架位于顶升支架内侧,横向电机安装在悬臂支架顶端处,横向电机为双轴输出电机,横向电机外侧输出轴与驱动轴一端相连接,驱动轴另一端安装在顶升支架外侧的条形板上,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轴的中部位置处,驱动齿轮与驱动螺杆上的螺齿相啮合,横向电机内侧输出轴与旋转轴相连接;当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时,通过纵向电机的旋转带动驱动螺杆的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齿轮同轴安装的驱动轴同步旋转,由于横向电机采用的是双轴输出电机,进而实现了旋转轴的同步同向转动,达到了同步转动变换旋转跑道的效果;当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分离时,通过横向电机的转动带动旋转轴的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跑道的转换,实现了单独单向控制旋转跑道转换的效果;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或分离,实现了整体驱动和单独驱动,可对旋转跑道进行整体同步变换和单独单向变换,且控制简单,传动平稳。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跑道为方形柱体结构,旋转跑道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轴孔,旋转跑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第一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橡胶垫,第二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凸型条,第三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磨砂条,第四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光滑铝片垫;旋转跑道具有四个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且转换简单快捷,通过旋转跑道的旋转变换,可试验表面粗糙度与物体运动摩擦力的关系。
进一步,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龙门支架、阻挡马达、阻挡主动轮、阻挡从动轮、阻挡传动带和阻挡桨;所述的龙门支架上端设置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装耳座,阻挡马达位于龙门支架一侧,阻挡主动轮固定在阻挡马达输出轴上,阻挡主动轮与阻挡从动轮之间采用阻挡传动带进行连接,阻挡桨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条形挡板,阻挡桨两端分别安装在弧形凹面前后两侧的安装耳座上,且阻挡桨与阻挡从动轮同轴安装连接;阻挡机构主要用于对试验球体的拦截,同时采用阻挡马达通过带传动带动阻挡桨的转动,从而带动阻挡桨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的条形挡板的旋转,达到了将拦截后位于旋转跑道末端的试验球体推送回到旋转跑道初始端的效果,便于再次实验时夹取机械手对试验球体的夹取。
进一步,所述的弹射装置包括L型支架、弹射推杆、夹取机械手、压紧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弹射推杆等间距并排布置在L型支架和夹取机械手之间,且弹射推杆一端与L型支架相连接,弹射推杆另一端与夹取机械手相连接,压紧弹簧缠绕在弹射推杆上,限位机构数量为二,限位机构分别对称位于夹取机械手前后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夹取机械手包括弹射横板、夹取耳座、夹取转销、夹取卡爪、夹取推杆和夹取铰链;所述的夹取耳座沿弹射横板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夹取卡爪下端通过夹取转销安装在夹取耳座上,夹取卡爪为弧形状尖头结构,夹取卡爪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爪齿,夹取推杆位于夹取卡爪外侧,且夹取推杆上端通过夹取铰链与夹取卡爪外侧壁相连接,夹取推杆下端通过夹取铰链与弹射横板相连接;通过夹取推杆的伸缩运动实现了夹取卡爪的张合,从而达到了对试验球体抓取和释放的功能,且抓取紧牢,释放快速。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底座、限位推杆、限位顶板、限位卡勾、连接铰链和张合推杆;所述的限位推杆位于限位底座与限位顶板之间,限位卡勾后端通过连接铰链与限位顶板相连接,限位卡勾前端按压在弹射横板上,张合推杆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顶板上,张合推杆另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卡勾内侧壁上;限位机构用于对夹取机械手的限位收紧和释放弹射。
弹射装置工作原理:试验球体发射前时,限位卡勾将夹取机械手上的弹射横板按压住,发射时,张合推杆进行伸张运动,从而带动限位卡勾往外侧运动,限位卡勾与弹射横板实现了分离,夹取机械手在压紧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射出去,同时,通过夹取推杆的收缩运动带动夹取卡爪往外侧运动,实现了对试验球体的释放功能,完成了对试验球体弹射的过程,当试验球体发射外出后,在通过限位推杆伸展运动带动限位卡勾的运动,当限位卡勾接近夹取机械手上的弹射横板时,张合推杆进行收缩运动,从而带动限位卡勾往内侧运动,限位卡勾按压住弹射横板后,再通过限位推杆收缩运动将夹取机械手收缩回来;弹射装置利用弹簧压缩的作用力可对试验球体进行发射,为试验球体提供了动力源,且发射原理简单实用;其夹取机械手可对试验球体抓取和释放,抓取紧牢,释放快速;同时,其限位机构可对夹取机械手进行限位收紧和释放弹射。
通过可变轨道和弹射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以及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驱动机构中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时,实现旋转轴的同步同向转动,达到了同步转动变换旋转跑道的效果,将三个可变轨道调整到相统一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或第四半圆形凹槽,因此可保证每个可变轨道上的表面粗糙度程度相同;然后采用三个夹取机械手分别夹取不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弹射装置将试验球体发射外出,观察同时发射出来的三个不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可变轨道到达阻挡机构的先后顺序,即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再通过驱动机构中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分离时,通过横向电机的转动带动旋转轴的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跑道的转换,将三个可变轨道调整到不同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因此可保证三个可变轨道上的表面粗糙度程度不同;最后采用三个夹取机械手分别夹取相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弹射装置将试验球体发射外出,观察同时发射出来的三个相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可变轨道到达阻挡机构的先后顺序,即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自动化变换跑道可单次同时多组完成摩擦力影响因素验证的实验,且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实验演示模型,方便了教师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2)本发明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螺杆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或分离,实现了整体驱动和单独驱动,可对旋转跑道进行整体同步变换和单独单向变换,且控制简单,传动平稳。
(3)本发明的旋转跑道具有四个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且转换简单快捷,通过旋转跑道的旋转变换,可试验表面粗糙度与物体运动摩擦力的关系。
(4)本发明的弹射装置利用弹簧压缩的作用力可对试验球体进行发射,为试验球体提供了动力源,且发射原理简单实用;其夹取机械手可对试验球体抓取和释放,抓取紧牢,释放快速;同时,其限位机构可对夹取机械手进行限位收紧和释放弹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变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跑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弹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包括底座1、可变轨道3和弹射装置4,可变轨道3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上,弹射装置4位于可变轨道3左侧,且可变轨道3与弹射装置4并排布置。
所述的可变轨道3包括驱动机构31、旋转跑道32和阻挡机构33;所述的旋转跑道32位于驱动机构31和阻挡机构33之间,且驱动机构31、旋转跑道32和阻挡机构33并排布置。
所述的驱动机构31包括顶升支架311、纵向电机312、驱动螺杆313、悬臂支架314、横向电机315、驱动轴316、驱动齿轮317和旋转轴318;所述的顶升支架31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升推杆,顶升支架311下端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弹簧,顶升推杆上端设置有垂直安装板,顶升支架311外侧设置有条形板,纵向电机312固定在顶升支架311上端面一侧,驱动螺杆313一端与纵向电机312输出轴相连接,驱动螺杆313另一端穿过顶升支架311上端面上的垂直安装板,驱动螺杆313上设置有间断区域的螺齿,悬臂支架314位于顶升支架311内侧,横向电机315安装在悬臂支架314顶端处,横向电机315为双轴输出电机,横向电机315外侧输出轴与驱动轴316一端相连接,驱动轴316另一端安装在顶升支架311外侧的条形板上,驱动齿轮317固定在驱动轴316的中部位置处,驱动齿轮317与驱动螺杆313上的螺齿相啮合,横向电机315内侧输出轴与旋转轴318相连接;当驱动螺杆313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317相啮合时,通过纵向电机312的旋转带动驱动螺杆313的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齿轮317同轴安装的驱动轴316同步旋转,由于横向电机315采用的是双轴输出电机,进而实现了旋转轴318的同步同向转动,达到了同步转动变换旋转跑道32的效果;当驱动螺杆313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317相分离时,通过横向电机315的转动带动旋转轴318的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跑道32的转换,实现了单独单向控制旋转跑道32转换的效果;驱动机构31通过驱动螺杆313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317相啮合或分离,实现了整体驱动和单独驱动,可对旋转跑道32进行整体同步变换和单独单向变换,且控制简单,传动平稳。
所述的旋转跑道32为方形柱体结构,旋转跑道32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轴孔,旋转跑道32的四个侧面上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第一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橡胶垫,第二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凸型条,第三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磨砂条,第四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光滑铝片垫;旋转跑道32具有四个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且转换简单快捷,通过旋转跑道32的旋转变换,可试验表面粗糙度与物体运动摩擦力的关系。
所述的阻挡机构33包括龙门支架331、阻挡马达332、阻挡主动轮333、阻挡从动轮334、阻挡传动带335和阻挡桨336;所述的龙门支架331上端设置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装耳座,阻挡马达332位于龙门支架331一侧,阻挡主动轮333固定在阻挡马达332输出轴上,阻挡主动轮333与阻挡从动轮334之间采用阻挡传动带335进行连接,阻挡桨336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条形挡板,阻挡桨336两端分别安装在弧形凹面前后两侧的安装耳座上,且阻挡桨336与阻挡从动轮334同轴安装连接;阻挡机构33主要用于对试验球体的拦截,同时采用阻挡马达332通过带传动带动阻挡桨336的转动,从而带动阻挡桨336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的条形挡板的旋转,达到了将拦截后位于旋转跑道32末端的试验球体推送回到旋转跑道32初始端的效果,便于再次实验时夹取机械手43对试验球体的夹取。
所述的弹射装置4包括L型支架41、弹射推杆42、夹取机械手43、压紧弹簧44和限位机构45;所述的弹射推杆42等间距并排布置在L型支架41和夹取机械手43之间,且弹射推杆42一端与L型支架41相连接,弹射推杆42另一端与夹取机械手43相连接,压紧弹簧44缠绕在弹射推杆42上,限位机构45数量为二,限位机构45分别对称位于夹取机械手43前后两侧。
所述的夹取机械手43包括弹射横板431、夹取耳座432、夹取转销433、夹取卡爪434、夹取推杆435和夹取铰链436;所述的夹取耳座432沿弹射横板431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夹取卡爪434下端通过夹取转销433安装在夹取耳座432上,夹取卡爪434为弧形状尖头结构,夹取卡爪434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爪齿,夹取推杆435位于夹取卡爪434外侧,且夹取推杆435上端通过夹取铰链436与夹取卡爪434外侧壁相连接,夹取推杆435下端通过夹取铰链436与弹射横板431相连接;通过夹取推杆435的伸缩运动实现了夹取卡爪434的张合,从而达到了对试验球体抓取和释放的功能,且抓取紧牢,释放快速。
所述的限位机构45包括限位底座451、限位推杆452、限位顶板453、限位卡勾454、连接铰链455和张合推杆456;所述的限位推杆452位于限位底座451与限位顶板453之间,限位卡勾454后端通过连接铰链455与限位顶板453相连接,限位卡勾454前端按压在弹射横板431上,张合推杆456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顶板453上,张合推杆456另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卡勾454内侧壁上;限位机构45用于对夹取机械手43的限位收紧和释放弹射。
弹射装置4工作原理:试验球体发射前时,限位卡勾454将夹取机械手43上的弹射横板431按压住,发射时,张合推杆456进行伸张运动,从而带动限位卡勾454往外侧运动,限位卡勾454与弹射横板431实现了分离,夹取机械手43在压紧弹簧44的作用力下弹射出去,同时,通过夹取推杆435的收缩运动带动夹取卡爪434往外侧运动,实现了对试验球体的释放功能,完成了对试验球体弹射的过程,当试验球体发射外出后,在通过限位推杆452伸展运动带动限位卡勾454的运动,当限位卡勾454接近夹取机械手43上的弹射横板431时,张合推杆456进行收缩运动,从而带动限位卡勾454往内侧运动,限位卡勾454按压住弹射横板431后,再通过限位推杆452收缩运动将夹取机械手43收缩回来;弹射装置4利用弹簧压缩的作用力可对试验球体进行发射,为试验球体提供了动力源,且发射原理简单实用;其夹取机械手43可对试验球体抓取和释放,抓取紧牢,释放快速;同时,其限位机构45可对夹取机械手43进行限位收紧和释放弹射。
通过可变轨道3和弹射装置4的配合使用,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以及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驱动机构31中驱动螺杆313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317相啮合时,实现旋转轴318的同步同向转动,达到了同步转动变换旋转跑道32的效果,将三个可变轨道3调整到相统一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或第四半圆形凹槽,因此可保证每个可变轨道3上的表面粗糙度程度相同;然后采用三个夹取机械手43分别夹取不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弹射装置4将试验球体发射外出,观察同时发射出来的三个不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可变轨道3到达阻挡机构33的先后顺序,即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再通过驱动机构31中驱动螺杆313上的间断区域的螺齿与驱动齿轮317相分离时,通过横向电机315的转动带动旋转轴318的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跑道32的转换,将三个可变轨道3调整到不同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因此可保证三个可变轨道3上的表面粗糙度程度不同;最后采用三个夹取机械手43分别夹取相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弹射装置4将试验球体发射外出,观察同时发射出来的三个相同重力大小的试验球体通过可变轨道3到达阻挡机构33的先后顺序,即可完成“验证摩擦力大小与表面粗糙度程度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实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变轨道和弹射装置,可变轨道固定在底座上端面上,弹射装置位于可变轨道左侧,且可变轨道与弹射装置并排布置,其中:
所述的可变轨道包括驱动机构、旋转跑道和阻挡机构;所述的旋转跑道位于驱动机构和阻挡机构之间,且驱动机构、旋转跑道和阻挡机构并排布置;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顶升支架、纵向电机、驱动螺杆、悬臂支架、横向电机、驱动轴、驱动齿轮和旋转轴;所述的顶升支架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升推杆,顶升支架下端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弹簧,顶升推杆上端设置有垂直安装板,顶升支架外侧设置有条形板,纵向电机固定在顶升支架上端面一侧,驱动螺杆一端与纵向电机输出轴相连接,驱动螺杆另一端穿过顶升支架上端面上的垂直安装板,悬臂支架位于顶升支架内侧,横向电机安装在悬臂支架顶端处,横向电机为双轴输出电机,横向电机外侧输出轴与驱动轴一端相连接,驱动轴另一端安装在顶升支架外侧的条形板上,驱动齿轮固定在驱动轴的中部位置处,驱动齿轮与驱动螺杆上的螺齿相啮合,横向电机内侧输出轴与旋转轴相连接;
所述的弹射装置包括L型支架、弹射推杆、夹取机械手、压紧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的弹射推杆等间距并排布置在L型支架和夹取机械手之间,且弹射推杆一端与L型支架相连接,弹射推杆另一端与夹取机械手相连接,压紧弹簧缠绕在弹射推杆上,限位机构数量为二,限位机构分别对称位于夹取机械手前后两侧;
所述的夹取机械手包括弹射横板、夹取耳座、夹取转销、夹取卡爪、夹取推杆和夹取铰链;所述的夹取耳座沿弹射横板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夹取卡爪下端通过夹取转销安装在夹取耳座上,夹取推杆位于夹取卡爪外侧,且夹取推杆上端通过夹取铰链与夹取卡爪外侧壁相连接,夹取推杆下端通过夹取铰链与弹射横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跑道为方形柱体结构,旋转跑道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轴孔,旋转跑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四半圆形凹槽,第一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橡胶垫,第二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凸型条,第三半圆形凹槽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有磨砂条,第四半圆形凹槽上设置有光滑铝片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龙门支架、阻挡马达、阻挡主动轮、阻挡从动轮、阻挡传动带和阻挡桨;所述的龙门支架上端设置有弧形凹面,弧形凹面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安装耳座,阻挡马达位于龙门支架一侧,阻挡主动轮固定在阻挡马达输出轴上,阻挡主动轮与阻挡从动轮之间采用阻挡传动带进行连接,阻挡桨两端分别安装在弧形凹面前后两侧的安装耳座上,且阻挡桨与阻挡从动轮同轴安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底座、限位推杆、限位顶板、限位卡勾、连接铰链和张合推杆;所述的限位推杆位于限位底座与限位顶板之间,限位卡勾后端通过连接铰链与限位顶板相连接,限位卡勾前端按压在弹射横板上,张合推杆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顶板上,张合推杆另一端活动铰接在限位卡勾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螺杆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配合传动的间断区域的螺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取卡爪为弧形状尖头结构,夹取卡爪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爪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桨中部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条形挡板。
CN201710189931.4A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Withdrawn CN106816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9931.4A CN10681606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9931.4A CN10681606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6064A true CN106816064A (zh) 2017-06-09

Family

ID=5911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9931.4A Withdrawn CN10681606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60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7092A (zh) * 2018-07-10 2018-11-20 李明朗 高中物理摩擦力学习用实验装置
CN111462596A (zh) * 2020-01-22 2020-07-28 南宁学院 一种物理实验用摩擦力实验演示装置
CN113436512A (zh) * 2021-07-06 2021-09-24 娄洁清 一种物理摩擦力实验演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7092A (zh) * 2018-07-10 2018-11-20 李明朗 高中物理摩擦力学习用实验装置
CN108847092B (zh) * 2018-07-10 2020-03-31 李明朗 高中物理摩擦力学习用实验装置
CN111462596A (zh) * 2020-01-22 2020-07-28 南宁学院 一种物理实验用摩擦力实验演示装置
CN113436512A (zh) * 2021-07-06 2021-09-24 娄洁清 一种物理摩擦力实验演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6064A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CN203280999U (zh) 乒乓球发球机
CN106847007A (zh) 一种物理运动学实验教学演示模型
CN106694924B (zh) 一种夹紧工装
CN206789166U (zh) 模拟列车牵引制动性能的演示装置
CN203677904U (zh) 一种羽毛球发球机
CN206672471U (zh) 一种物理运动学实验教学演示模型
CN103721395A (zh) 一种羽毛球发球机
CN206819615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摩擦力影响因素测定实验平台
CN214147143U (zh) 校园宣讲会用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移动式投影设备
CN207565037U (zh) 旋转工作平台和压机模具
CN205996508U (zh) 自动拧组合螺丝装置
CN203510009U (zh) 一种可使产品旋转的载具机构
CN205835131U (zh) 电力检修扳手
CN104002224B (zh) 一种全自动砝码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07414927U (zh) 机器人旋转机械夹具
CN103495947A (zh) 一种可使产品旋转的载具机构
CN206161366U (zh) 用于粮食取样机中的取样管下探停止装置
CN205940499U (zh) 一种新型智能的全自动工业设计用三坐标测量仪
CN209261918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风机安装装置
CN208467107U (zh) 一种通用型电缆棘轮钳
CN20815189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市政用测速装置
CN205968092U (zh) 一种气动阀活塞装配工装
CN207249961U (zh) 一种趣味性数学教学模型
CN206002329U (zh) 单向止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e Qiuchen

Document name: Refund approval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