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3853A -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3853A
CN106803853A CN201510844506.5A CN201510844506A CN106803853A CN 106803853 A CN106803853 A CN 106803853A CN 201510844506 A CN201510844506 A CN 201510844506A CN 106803853 A CN106803853 A CN 106803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tate
user
terminal
public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45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玲
唐琳
汪婷婷
张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45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38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7709 priority patent/WO20170885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3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04M1/7242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with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emergency service functions, e.g. upon sens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该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该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根据第一激活信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根据与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当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本发明实施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智能家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智能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终端的价值也逐渐提升,价格不菲的终端(例如,手机)却经常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被盗,被盗的手机不仅仅给用户造成财物损失,还有可能因为丢失手机中存储的个人信息被盗取,造成用户生活上的一些困扰。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及时找回被盗的手机,防盗方式也多种多样,具体的,包括:在手机上安装防盗装置、开机输入密码设置、通过卫星定位手机等方式,上述多数的防盗方法和应用都是基于手机被盗之后的换卡提醒、定位等方式来实现。
然而,采用现有的终端的防盗方法,会由于终端的系统被重置、刷机等失使得防盗器或开机密码失效,或者即使定位成功也往往因为定位精度低且难以追踪等原因无法找回手机,而加装外部防盗装置过程复杂、成本高昂甚至影响手机本身使用,因此,现有的终端的防盗方法的发现防盗不及时,且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终端的防盗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
根据与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当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所述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所述根据与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上车状态、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下车状态时,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当获取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若否,则将所述使用者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启动单元,用于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所述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上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下车状态时,获取第二激活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所述获取单元所述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否,则将所述使用者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在上述终端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将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通过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该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该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根据第一激活信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根据与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当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采用上述技术实现方案,由于终端可以通过无线参考信息和使用者状态信息,就能判断此时自己的安全状态信息,从而判断自己是否要进行报警,因此,终端实现了防盗的功能,即实现了一种报警的机制,从而能够提高终端的防盗效果,并且还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如图1所示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架构来实施的,如图1所示,该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1包括终端10、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及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其中,
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位于后台,并实时连接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安装于公共交通站台,与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实时连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具有无线传输的功能、上/下车都配有可供终端10读取的第一激活信息功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终端10中的使用者状态信息。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通过网络(互联网)与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进行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无线信息的传输,并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通过近场通信方式通信,以及与终端10通过无线方式通信。终端10具有无线传输的功能,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和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终端10安全状态的判断,进而判断是否报警,以实现了终端10防盗的目的。
具体的,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用于发送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第一无线信息至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一方面通过当前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获取当前经过该站点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第一无线信息,该第一无线信息包括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公交线路号;另一方面,以无线参考信息中的公交线路号为索引,将该无线参考信息传递到该公交线路下一站点的下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中。
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用于根据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无线参考信息,更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并发送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至终端10,其中,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其中,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第一激活信息包括:等车状态,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的第二无线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可以分为:无线信息收集模块、无线信息传输模块、无线热点功能模块和线路标签更新模块。其中,无线信息收集模块和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均与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实时连接,无线信息传输模块还与线路标签更新模块连接。具体的,无线信息收集模块获取一个当前经过该站点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第一无线信息,无线信息传输模块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11将收集到的第一无线信息传递到该公交线路下一站点的下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中。无线热点功能模块为终端10提供给终端10无线热点功能,同时给终端10的安全状态判别提供第二无线信息的变化,其中,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提供的第二无线信息的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以当前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名称来命名。线路标签更新模块将收集的第一无线信息和第二无线信息按照公交线路号进行区分,并生成对应的信息码更新到公共交通工具站台的线路指示牌中的对应的第一线路标签信息中,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可以包括:即将到站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随车的第一无线信息的SSID、当前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提供的第二参考无线信息的SSID和第一激活信息(如【激活等车态】、【激活候车态】等),其中,第一无线信息的SSID命名中可以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公交线路号和车牌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等车时,终端10可以通过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获得第一激活信息;当用户上车或下车时,终端10可以通过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中设置的设备获取第一激活信息。
可选的,在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中设置的设备为可以与终端10进行近场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为支持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的POS机终端。由此可知:POS机终端能够通过近场通信方式与终端进行第一激活信息的交互,这里的第一激活信息可以为:【激活已上车态】、【激活已下车态】等。
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用于发送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至终端10,其中,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其中,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第一激活信息包括: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第一无线信息。
终端10为支持NFC等近场通信功能和无线接入功能(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10能够通过NFC等方式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中的上/下车时的POS机终端,以及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的线路标签更新模块进行通信;并通过无线通信功能接入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12的第二无线信息或者目标公共交通工具13的第一无线信息进行无线通信。具体的,终端10用于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判断是否进入报警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判断是否进入报警机制的具体实施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详细地说明。
可选的,上述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的无线传输功能可以通过WIFI、近场通信等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
可选的,上述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为公交车或者地铁等交通工具,具体的交通工具的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就是基于上述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架构来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终端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该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该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基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报警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携带终端在公共交通站点等待乘车时,或者在上公共交通工具或下公共交通工具时。
终端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以通过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进行判断是否终端被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线路标签信息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具体的,当携带终端的用户等车时,该终端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该终端可以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第二无线信息、第一无线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该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等车态,该第二无线信息为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提供的无线热点的信息,该第一无线信息为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从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的用户正在等待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提供的无线热点的信息。当携带终端的用户上车时,该终端已经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到了第一无线信息,这时,该终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的POS机终端进行通信,再次获取第一激活信息,这里的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上车态。同理,当携带终端的用户下车时,该终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的POS机终端进行通信,再次获取第一激活信息,这里的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下车态,携带该终端的用户下车后,可以从下车后的另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获取到另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的第一无线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有多个公共交通工具站点,每个公共交通工具站点都设置有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在终端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之前,终端所处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可以获取用户正在等待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公交线路号(可以由用户输入),这样,当目标交通工具到达上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时,上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并将该第一无线信息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传输给用户所在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中,这时终端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就可以获取第一无线信息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并将该第一无线信息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传输给用户所在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中时,上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还可以将自己的公共交通工具站点信息一起传送到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使得该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站点信息找到需要传递信息的下一个公共交通工具站点信息,并根据该下一个公共交通工具站点信息,将第一无线信息传输给用户所在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中。
特别的,第二无线信息和激活等车态(第一激活信息)是用户所在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提供的,在终端与该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时,就可以直接获取到第二无线信息和激活等车态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手提电脑等可携带的、支持近场通信和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假设携带终端的用户正在等606路公交车,车牌号为【苏A1234】,这样,606路公交车(车牌号【苏A1234】)停经上一个公交站点A时,该上一个公交站点A的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A(另一个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的获取到该606公交车的WIFI热点信息(第一无线信息),即SSID为WIFI-606苏A1234,并且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A将“公交站点A+606苏A1234”的信息传递至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并通过该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将第一无线参考信号(WIFI-606苏A1234)传递给用户正在等车的公交站点B的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B(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具体的,公交车信息管理系统接收到公交站点A传递的信息,然后进行解析并通过后台数据库找到公交线路606在公交站点A的下一站点为公交站点B,于是,该公共交通工具信息管理平台将(bus SSID=wifi-606苏A1234)的WIFI热点信息传递至公交站点B的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B。然后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B的线路标签更新模块,将此WIFI热点信息连同公交站点B的WIFI热点信息,station SSID=wifi-公交站点B(第二无线信息),以及【激活等车状态】(第一激活信息)等标签信息写入公交车606路站牌上的线路标签中(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B中的一个模块),于是,携带手机的用户M可以在等待公交车站台的业务终端B读取公交车606路站牌上的线路标签,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即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等。
S102、终端根据第一激活信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
终端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之后,由于该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第一激活信息,因此,该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该第一激活信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者状态信息是指终端的使用者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中的状态是什么。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
具体的,当终端获取到第一激活信息后,该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激活信息来将终端中的使用者状态激活;当携带终端的用户等车时,该终端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该终端可以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第一激活信息,该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等车态,于是,该终端就根据激活等车态的信息,更新此时该终端中的使用者状态信息为:等车状态。当携带终端的用户上车时,该终端已经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到了第一无线信息,这时,该终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的POS机终端进行通信,再次获取第一激活信息,这里的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上车态。于是,该终端就根据激活等车态的信息,更新此时该终端中的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上车状态。同理,当携带终端的用户下车时,该终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的POS机终端进行通信,再次获取第一激活信息,这里的第一激活信息为激活下车态,于是,该终端就根据激活等车态的信息,更新此时该终端中的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下车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默认的使用者状态信息为待命状态,在该终端获取了第一激活信息后,才重新更新使用者状态信息。
S103、终端根据与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终端根据第一激活信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之后,该终端可以根据与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例如,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第一无线参考信号)和由该终端确定的使用者状态信息,从而确定终端中的安全状态信息,即可以确定终端所处的状态是否安全。
可选的,由于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因此,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具体的,终端根据与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当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上车状态、且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终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或,
(2)、当使用者状态信息为等车状态、且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终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或,
(3)、当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下车状态时,终端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当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
更具体的,当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等车状态时,该终端可以在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到第二无线信息,该终端就可以根据该第二无线信息与该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又由于该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第二无线信号,因此,当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该终端就可以确定此时的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
当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上车状态时,该终端可以在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到第一无线信息,当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来的时候,该终端就可以根据该第一无线信息与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无线连接,又由于该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因此,当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该终端就可以确定此时的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
当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下车状态时,该终端可以在下车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获取到第二激活信息;当终端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该终端确定此时的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其中,该预设时间可以是2分钟,具体的预设时间的设置可以由实际使用情况来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由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等车状态、且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看出,在等车时,终端只是与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若是这时有人偷终端时,小偷拿着终端会远离这时的公共交通工具站点,于是,终端就可以检测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越来越弱,当该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表征终端已经远离了该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因此,该终端此时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由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上车状态、且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看出,由于该终端获取到了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因此,在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站点时,该终端就已经与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进行了无线连接了,上车时,即当终端被激活为上车状态时,若是合法的用户携带着终端的话,该终端与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变化是不会很大的,而当上车的瞬间时,有小偷趁机盗窃该终端离开或下车时终端未获取到激活下车状态时,该终端就可以检测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越来越弱,当该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表征终端已经远离了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因此,该终端此时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由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下车状态时,终端可以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当终端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可以看出,由于下车后,终端可以在下车的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业务终端通过近场通信来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因此,终端确定使用者状态信息为下车状态时,终端未获取到第二激活信息(即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则有可能出现终端在被携带下车时被盗的情形,因此,该终端此时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特别的,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激活信息为激活待命状态,该激活待命状态用于激活终端的待命状态,第二激活信息可以与第一激活信息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是由具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决定,具体的数值可以由实验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WIFI技术进行无线通信时,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85dbm,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70dbm。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范围,这样会使得判断更精确。
进一步地,由于终端获取第二激活信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终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未获取第二激活信息时,再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具体的时间的设置可以由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当终端除了上述3种情况时,该终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安全状态,不作任何处理。
S104、当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终端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终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表征该终端有可能是被盗了,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于用户改变乘车路线或放弃乘车或者忘记获取激活信息等情况,因此,需要该终端进行进一步地判断以确定是否要启动报警机制。由于终端中预先设置有安全认证信息,因此,可以再进行安全认证信息的对比来进行判断,于是,终端再获取第一认证信息,将该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进行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安全认证信息可以为人脸识别信息、密码、手势、声音或气味等加密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终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获取第一认证信息,具体的时间的设置可以由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S105、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终端启动报警机制。
终端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该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当该第一认证信息与该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说明这个终端可能已经被盗了,该终端就开始启动报警机制了。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方式获取第一无线信息的内容,或者手动输入要监控的第一无线信息的内容,来确认要监控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无线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采用监控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轨迹来判断手机是否被盗,具体的,终端可以首先确定好GPS路线,比如从A站到B站所经路线轨迹为1,该终端实时监控GPS轨迹,一旦实际轨迹偏离原定轨迹,则判断终端被盗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本发明实施例现实过程中,上一站先发出的公共交通工具1在行驶过程中被后面同线路的公共交通工具2超过,进而造成当前站点上车的终端无法监控先发出公共交通工具1的无线信号的情况,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的车载无线信息也可以固化在公共交通工具的上车POS机终端,并当终端在上车时再读取。这样,终端读取后将与从第一线路标签信息中读取的第一无线信息进行比较,当二者信息中的车牌号不一致时,该终端可以提示使用者进行确认,以防止用户乘错公交线路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S104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还可以包括:S106-S107。
S106、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终端将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终端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该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当该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表征该终端的携带者是合法的用户,因此,该终端将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使得该终端不进入报警机制。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终端的携带者可能会出现临时改变乘车线路或放弃乘车等情况,因此,当终端获取的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就不进行报警了。
S107、终端将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待命状态。
终端将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由于该终端在不准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的默认使用者状态就是待命状态,因此,该终端将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待命状态,就表征了此次乘车事件结束了。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S106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还包括:S108-S109。
S108、终端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终端将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由于该终端的携带者还有可能是为了换乘车继续进行乘车事件,因此,该终端还可以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其中,该第二线路标签信息为下次乘车的线路的标签信息。
S109、若否,终端则将使用者状态更新为待命状态。
若终端确定不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则终端将使用者状态更新为待命状态,结束此次乘车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S107和S108-S109为S106之后的可选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S107和S108-S109的执行顺序,即在S106之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执行S107或S108-S109,具体的执行顺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S105和S106-S109为S104之后的可选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S105和S106-S109的执行顺序,即在S104之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执行S105或S106-S109,具体的执行顺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10,该终端1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101,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101,还用于根据与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100,还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101确定的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启动单元102,用于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01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所述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所述确定单元101,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上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确定单元101,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获取单元100,具体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101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下车状态时,获取第二激活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101,还具体用于当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01,用于所述获取单元100所述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01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101,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100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101,还用于若否,则将所述使用者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01,还用于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将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手提电脑等可携带的、支持近场通信和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获取单元100、确定单元101以及启动单元102可由位于终端10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终端1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具体的,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及其软件代码、第二线路标签信息及其软件代码、安全状态信息及其软件代码,以及使用者状态信息及其软件代码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该存储器可以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
根据与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当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所述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所述根据与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包括: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上车状态、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下车状态时,获取第二激活信息;当获取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若否,则将所述使用者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线路标签信息,所述第一线路标签信息包括无线参考信息和第一激活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用于连接无线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用于触发改变使用者状态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激活信息,确定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和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确定安全状态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非安全状态时,获取第一认证信息;
启动单元,用于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不一致时,启动报警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包括:等车状态、上车状态和下车状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包括: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或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所述无线参考信息对应的无线参考信号的强度包括: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第一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或所述等待公共交通工具站点的第二无线信息对应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上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或,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下车状态时,获取第二激活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二激活信息失败时,确定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所述获取单元所述获取第一认证信息之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认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认证信息一致时,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使用者状态还包括:待命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为所述等车状态、且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安全状态信息为所述非安全状态时,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确定是否重新获取第二线路标签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否,则将所述使用者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所述将所述安全状态信息更新为安全状态,不进入报警机制之后,将所述使用者状态信息更新为所述待命状态。
CN201510844506.5A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Pending CN106803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4506.5A CN106803853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PCT/CN2016/097709 WO2017088545A1 (zh) 2015-11-26 2016-08-31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4506.5A CN106803853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3853A true CN106803853A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6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4506.5A Pending CN106803853A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3853A (zh)
WO (1) WO20170885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2131B2 (ja) * 2002-11-21 2007-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の位置登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US9881152B2 (en) * 2008-04-01 2018-01-30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N103037082A (zh) * 2012-12-05 2013-04-10 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通信的手机防盗方法
CN104182707A (zh) * 2014-08-12 2014-1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智能移动终端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88545A1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21470B2 (en) A tracking and theft-recovery system for mobile assets
US9821767B2 (en) Key module
KR20190038550A (ko) 확인 및 식별 검사 중 통신 흐름
CN103729915B (zh) 电子钥匙登录系统及方法
US20030016828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a user operable device of controlled access
CN104871147A (zh) 检测车辆中的用户到无线设备关联
CN102323816B (zh) 一种车载智能安全控制系统与监控方法
US104022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available an assistance suggestion for a user of a motor vehicle
CN107578561B (zh) 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租赁系统及方法
CN104183148B (zh)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
CN104709231A (zh) 基于汽车控制系统的智能钥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256033A (zh)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车辆
CN104954087A (zh) 一种乘员上车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6436942A (zh) 与车辆相关人员进行联系的实现方法及管理终端
CN110113378A (zh) 车辆认证方法及其装置
CN103338431B (zh) 防盗方法、装置与防盗终端
US20130278446A1 (en) Vehicular observ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server for the vehicular observation system
US20200380533A1 (en) Driver verification for ride hailing service
CN206067710U (zh) 一种车辆追踪定位系统
CN106803853A (zh) 一种终端的报警方法及终端
CN106379276A (zh) 一种车辆追踪定位系统
JP2020141318A (ja) 車載制御装置
CN109841083A (zh) 引导系统、引导装置和引导系统的控制方法
KR101924934B1 (ko) Usb모뎀을 이용한 자동차 텔레매틱스장치 제어방법
KR102493306B1 (ko) 생체 인식 기반으로 이륜차에 대한 운전자 특정 시동 제어 및 운전 정보 생성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