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2630B -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2630B
CN106802630B CN201710150891.2A CN201710150891A CN106802630B CN 106802630 B CN106802630 B CN 106802630B CN 201710150891 A CN201710150891 A CN 201710150891A CN 106802630 B CN106802630 B CN 106802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wall part
milling
frequency domain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08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2630A (zh
Inventor
朱立达
敦艺超
王书豪
王润琼
倪陈兵
于嘉鹏
温泉
杨建宇
李虎
温雪龙
黎柏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7101508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2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2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2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2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26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data handling or data format, e.g. reading, buffering or conversion of data
    • G05B19/4086Coordinate conversions; Other special calcul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1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vibr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356Data hand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获取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建立传递函数;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出不同铣刀主轴转速下的薄壁件铣削的颤振稳定性临界轴向切深;绘制颤振稳定性叶瓣图和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本发明考虑了铣削过程在一个刀齿周期内的时变性,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薄壁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刚度、阻尼比的时变性,刀具与薄壁件的模态,因此,本发明能更加准确、真实地预测薄壁件铣削的颤振;由于结合了并行计算理论,本发明的计算时间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成倍缩短,因此,本发明具有高效性。

Description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壁件铣削加工稳定性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影响铣削加工表面质量、拖慢铣削加工速度的众多因素中,颤振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与普通工件不同,薄壁件刚度极差,更容易发生颤振,因此,颤振稳定性预测理论方法对于薄壁件铣削加工有重要意义。
铣削过程在一个刀齿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在刀齿周期内的时变性需要被考虑,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随着薄壁工件的材料去除与形状变化,工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刚度、阻尼比也在变化,这种工件模态的时变性也要被考虑,薄壁件的刚度通常比刀具要小,因此需要同时考虑工件与刀具的模态。
目前,国内在研究薄壁件铣削稳定性方面对于铣削过程在刀齿周期内的时变性考虑的不够充分,这极大地影响了薄壁件的加工质量与加工精度。在研究中没有建立刀齿周期内的时变性模型与相对传递函数模型,也没有考虑工件传递函数随着薄壁工件的材料去除与形状变化。因此。目前的预测方法并不能准确地预测薄壁件铣削加工颤振稳定性。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S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通过模态实验获取在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S2、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S3、通过传递函数,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S4、根据并行计算理论,求解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出不同铣刀主轴转速下的薄壁件铣削的颤振稳定性临界轴向切深;
S5、根据一个加工阶段的主轴转速与临界轴向切深绘制颤振稳定性叶瓣图,根据所有加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绘制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以主轴转速为横轴,以临界轴向切深为纵轴,可以绘制出某一个加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再以加工阶段编号为斜轴,可以绘制出表征整个加工过程的时变性的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
S12、对各个阶段的不同薄壁件形状进行模态实验,
把刀具安装到刀柄上。把测力仪安装到机床平台上,因为后续实验要安装测力仪,所以为了保持模态数据的一致性,测量模态时也要装上测力仪。把虎钳安装在测力仪上,用虎钳夹紧薄壁件。用3M双面胶把加速度传感器粘贴到待测物体(刀具或薄壁件)上(沿X方向或Y方向),连接激振力锤、采集卡、传感器与计算机。开启采集软件CutPRO。用激振力锤沿Y方向敲击待测物体,保存采集结果数据。把传感器粘到另一个方向,再次用激振力锤沿Y方向敲击待测物体,保存采集结果数据。结束。
S13、根据模态实验数据计算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所述步骤S2中传递函数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建立:
A1、使用振动学理论,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是以薄壁件在Y方向上刚度很低的事实为基础建立的。而薄壁件在X方向上的位移只有Y方向上位移的几百分之一,因此,仍然可以假设薄壁件在X方向上是刚体。刀具通过两组相互垂直的弹簧阻尼系统支承;
A2、通过分析各种铣削方式,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
无论铣削方式是顺铣还是逆铣,刀具的位移δm与薄壁件的位移δw在方向上都是相反的。因此,刀具与薄壁件之间的相对位移δrelative可以表达如式(1)所示:
δrelative=δmw (1)
无论铣削方式是顺铣还是逆铣,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于是,刀具的铣削力Fm与薄壁件的铣削力Fw可以表达如式(2)所示:
Fm=Fw=F (2);
A3、通过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式(1))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式(2)),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表达如(3)和(4)所示:
A4、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根据单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的通用传递函数:
刀具在X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a):
其中: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刀具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b):
其中: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薄壁件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c):
其中: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因为工件在X方向上非常厚,所以认为薄壁件在X方向上是刚体,不考虑其模态参数。
由某一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 所建立的某一加工阶段的系统在X方向上的总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6)表达:
在Y方向上的总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7)表达:
第j个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建立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6)和式(7)表达。
式(6)由式(5a)组成。
式(7)由式(5b)和式(5c)组成。
式(5a)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刀具在X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式(5b)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刀具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式(5c)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薄壁件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各个加工阶段的区别在于模态数据的数值不同。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建立单模态系统铣削过程在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单模态系统在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由式(8)表示:
S32、将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
应用Floquet理论与傅立叶展开,在临界稳定性边界处,将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可以由式(9)表示:
式中:
当Nr=2时:
其中,
铣刀切出角,
铣刀切入角。
当Nr=-2时,每个方向系数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生成:
首先,计算当Nr=2时的方向系数。然后,把第一步得到的方向系数的共轭复数作为最终的结果。
当Nr=0时:
其他情况:
p1=2+Nr
p2=2-Nr
c1=(Kr-i)/p1
c2=(Kr+i)/p2
其中:
N:刀齿数。
Kt:切向切削力系数。
Kr:径向切削力系数与切向切削力系数之比。
r:表征傅立叶级数展开项数,理论上r=-∞,…,-2,-1,0,1,2,…,∞
实际进行仿真计算时,展开7项傅立叶级数(r=-3,-2,-1,0,1,2,3)就足够精确了;
S33、根据传递函数和步骤S32得到的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式(9)),得到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带入式(9)中,得到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所述并行计算理论为把扫描主轴转速的过程分片,每一个分片线程并行独立计算,得到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最后同步线程,将每一片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组合起来,形成全部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
所述每一个分片线程的计算步骤如下:
S41、初始化主轴转速,令主轴转速n等于初始转速值nbegin
S42、判断总体终止条件,如果主轴转速n等于终止转速值nend,计算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初始化扫描频率,令扫描频率ω等于初始扫描频率ωbegin
S44、判断频率扫描终止条件,如果扫描频率ω等于终止扫描频率ωend,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增加主轴转速,把主轴转速n加上一个转速步长Δn,然后,执行步骤S42;
Δn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Δn越小,叶瓣图就越细腻,比如转速范围是10到20000rpm,那么Δn=100rpm就很细腻了。如果转速范围是10到2000rpm,那么Δn=10rpm就很细腻了。
S46、计算伪特征值并保存,将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展开,根据ωc=ω,计算展开式中的一组伪特征值λ的值λ1,λ2,λ3,…λi,…存入一个栈λstack,其中,ω为步骤S44中的具体数值。
所述展开式为式(11):
其中,ωT:主轴旋转频率;
S47、逐个提取λstack的栈顶元素,赋值给λtemp,然后栈顶元素弹栈;
S48、计算候选临界轴向切深alim,并逐个判别,如果alim的虚部为零,执行步骤S49,否则,执行步骤S410,
计算候选临界轴向切深alim,根据λi,R=λtemp,R、λi,I=λtemp,I和ωc=ω求解式(12),
S49、存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把alim存入栈astack,执行步骤S410;
S410、判断是否所有伪特征值均处理完,如果λ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1,否则,执行步骤S47;
S411、判断是否存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如果a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3,否则,执行步骤S412;
S412、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集合中筛选最苛刻值,把astack中最小的正元素记录为主轴转速n下的临界颤振稳定性轴向切深,执行步骤S413;
S413、增加扫描频率,把扫描频率ω加上一个频率步长Δω,然后,执行步骤S44。Δω一般小于0.2Hz就足够准确了。本发明优选Δω=0.6rad/s=0.09549Hz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考虑了铣削过程在一个刀齿周期内的时变性,也考虑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薄壁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刚度、阻尼比的时变性,并且同时考虑刀具与薄壁件的模态,因此,本发明能更加准确、真实地预测薄壁件铣削的颤振;表1比较了不同线程数量下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的计算时间,可以看出由于结合了并行计算理论,本发明的计算时间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成倍缩短,因此,本发明具有高效性。
表1
计算时间(s)
单线程 84.99
2线程 44.25
3线程 33.95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薄壁件铣削加工稳定性预测等技术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薄壁件形状。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的动力学模型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的动力学模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分片线程的计算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2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S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通过模态实验获取在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3阶段,0阶段,1阶段,2阶段,每个阶段的薄壁件的形状如图2所示。
S12、对各个阶段的不同薄壁件形状进行模态实验,
把刀具安装到刀柄上。把测力仪安装到机床平台上,因为后续实验要安装测力仪,所以为了保持模态数据的一致性,测量模态时也要装上测力仪。把虎钳安装在测力仪上,用虎钳夹紧薄壁件。用3M双面胶把加速度传感器粘贴到待测物体(刀具或薄壁件)上(沿X方向或Y方向),连接激振力锤、采集卡、传感器与计算机。开启采集软件CutPRO。用激振力锤沿Y方向敲击待测物体,保存采集结果数据。把传感器粘到另一个方向,再次用激振力锤沿Y方向敲击待测物体,保存采集结果数据。结束。
S13、根据模态实验数据计算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刀具的模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X方向 Y方向
一阶固有频率(Hz) 1070.054 1032.952
一阶刚度(N/m) 1.71997e7 6.7991e7
一阶阻尼比 3.83158e-2 2.3234e-2
二阶固有频率(Hz) 1721.206 1845.9899
二阶刚度(N/m) 7.63777e7 1.03122e8
二阶阻尼比 1.9463e-2 1.3543e-2
在0阶段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如表3示,
表3
一阶固有频率(Hz) 343.5427
一阶刚度(N/m) 2.1061e6
一阶阻尼比 4.8029e-2
在1阶段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如表4示,
表4
一阶固有频率(Hz) 357.2227
一阶刚度(N/m) 6.83111e5
一阶阻尼比 4.8989e-2
在2阶段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如表5示,
表5
S2、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所述步骤S2中传递函数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建立:
A1、使用振动学理论,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是以薄壁件在Y方向上刚度很低的事实为基础建立的。而薄壁件在X方向上的位移只有Y方向上位移的几百分之一,因此,仍然可以假设薄壁件在X方向上是刚体。刀具通过两组相互垂直的弹簧阻尼系统支承;
A2、通过分析各种铣削方式,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
无论铣削方式是顺铣还是逆铣,刀具的位移δm与薄壁件的位移δw在方向上都是相反的。因此,刀具与薄壁件之间的相对位移δrelative可以表达如式(1)所示:
δrelative=δmw (1)
无论铣削方式是顺铣还是逆铣,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于是,刀具的铣削力Fm与薄壁件的铣削力Fw可以表达如式(2)所示:
Fm=Fw=F (2);
A3、通过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式(1))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式(2)),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表达如(3)和(4)所示:
A4、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根据单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的通用传递函数:
刀具在X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a):
其中: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X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刀具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b):
其中: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刀具(tool in the Machine)在Y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薄壁件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所建立的传递函数为式(5c):
其中: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固有频率ωn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刚度k;
工件(the Workpiece)在Y方向上的第i阶阻尼比ζ;
因为工件在X方向上非常厚,所以认为薄壁件在X方向上是刚体,不考虑其模态参数。
由某一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 所建立的某一加工阶段的系统在X方向上的总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6)表达:
在Y方向上的总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7)表达:
第j个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建立的传递函数可以由式(6)和式(7)表达。
式(6)由式(5a)组成。
式(7)由式(5b)和式(5c)组成。
式(5a)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刀具在X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式(5b)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刀具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式(5c)中的i代表在第j个加工阶段中,薄壁件在Y方向上的第i阶模态参数。
各个加工阶段的区别在于模态数据的数值不同。
S3、通过传递函数,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建立单模态系统铣削过程在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单模态系统在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由式(8)表示:
S32、将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
应用Floquet理论与傅立叶展开,在临界稳定性边界处,将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可以由式(9)表示:
式中:
当Nr=2时:
其中,
铣刀切出角,
铣刀切入角。
当Nr=-2时,每个方向系数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生成:
首先,计算当Nr=2时的方向系数。然后,把第一步得到的方向系数的共轭复数作为最终的结果。
当Nr=0时:
其他情况:
p1=2+Nr
p2=2-Nr
c1=(Kr-i)/p1
c2=(Kr+i)/p2
其中:
N:刀齿数。
Kt:切向切削力系数。
Kr:径向切削力系数与切向切削力系数之比。
r:表征傅立叶级数展开项数,理论上r=-∞,…,-2,-1,0,1,2,…,∞
实际进行仿真计算时,展开7项傅立叶级数(r=-3,-2,-1,0,1,2,3)就足够精确了;
S33、根据传递函数和步骤S32得到的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式(9)),得到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带入式(9)中,得到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S4、根据并行计算理论,求解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出不同铣刀主轴转速下的薄壁件铣削的颤振稳定性临界轴向切深,
所述并行计算理论为把扫描主轴转速的过程分片,每一个分片线程并行独立计算,得到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最后同步线程,将每一片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组合起来,形成全部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
所述每一个分片线程的计算步骤如下:
S41、初始化主轴转速,令主轴转速n等于初始转速值nbegin
S42、判断总体终止条件,如果主轴转速n等于终止转速值nend,计算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初始化扫描频率,令扫描频率ω等于初始扫描频率ωbegin
S44、判断频率扫描终止条件,如果扫描频率ω等于终止扫描频率ωend,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增加主轴转速,把主轴转速n加上一个转速步长Δn,然后,执行步骤S42;
S46、计算伪特征值并保存,将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展开,根据ωc=ω,计算展开式中的一组伪特征值λ的值λ1,λ2,λ3,…λi,…存入一个栈λstack,其中,ω为步骤S44中的具体数值。
所述展开式为式(11):
其中,主轴旋转频率;
S47、逐个提取λstack的栈顶元素,赋值给λtemp,然后栈顶元素弹栈;
S48、计算候选临界轴向切深alim,并逐个判别,如果alim的虚部为零,执行步骤S49,否则,执行步骤S410,
计算候选临界轴向切深alim,根据λi,R=λtemp,R、λi,I=λtemp,I和ωc=ω求解式(12),
S49、存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把alim存入栈astack,执行步骤S410;
S410、判断是否所有伪特征值均处理完,如果λ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1,否则,执行步骤S47;
S411、判断是否存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如果a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3,否则,执行步骤S412;
S412、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集合中筛选最苛刻值,把astack中最小的正元素记录为主轴转速n下的临界颤振稳定性轴向切深,执行步骤S413;
S413、增加扫描频率,把扫描频率ω加上一个频率步长Δω,然后,执行步骤S44。
S5、根据一个加工阶段的主轴转速与临界轴向切深绘制颤振稳定性叶瓣图,根据所有加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绘制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以主轴转速为横轴,以临界轴向切深为纵轴,可以绘制出某一个加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再以加工阶段编号为斜轴,可以绘制出表征整个加工过程的时变性的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通过计算得到如图6中的三角点,这些三角点中最低的那些构成了临界颤振稳定性边界,在边界以下的加工工况(例如,铣刀主轴转速12000rpm,轴向切深1mm)不会造成颤振;在边界以上的加工工况(例如,铣刀主轴转速10000rpm,轴向切深3mm)一定会造成颤振。
同样的,在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中,曲面之下的点(某一加工阶段,某一铣刀主轴转速,某一铣刀轴向切深)所代表的工况就不会造成颤振,曲面之上的点所代表的工况就会造成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S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通过模态实验获取在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S2、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S3、通过传递函数,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S4、根据并行计算理论,求解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出不同铣刀主轴转速下的薄壁件铣削的颤振稳定性临界轴向切深;
S5、根据一个加工阶段的主轴转速与临界轴向切深绘制颤振稳定性叶瓣图,根据所有加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绘制三维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把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
S12、对各个阶段的不同薄壁件形状进行模态实验;
S13、根据模态实验数据计算各个阶段的开始时刻的刀具的模态参数与薄壁件的模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传递函数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建立:
A1、使用振动学理论,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
A2、通过分析各种铣削方式,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
A3、通过铣削位移的通用模型和铣削力的通用模型,建立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传递函数模型;
A4、通过传递函数模型与各个加工阶段的模态数据,建立各个加工阶段的传递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建立单模态系统铣削过程在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S32、将时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到频域;
S33、根据传递函数和步骤S32得到的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计算理论为把扫描主轴转速的过程分片,每一个分片线程并行独立计算,得到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最后同步线程,将每一片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组合起来,形成全部的转速——临界轴向切深数据元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分片线程的计算步骤如下:
S41、初始化主轴转速,令主轴转速n等于初始转速值nbegin
S42、判断总体终止条件,如果主轴转速n等于终止转速值nend,计算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初始化扫描频率,令扫描频率ω等于初始扫描频率ωbegin
S44、判断频率扫描终止条件,如果扫描频率ω等于终止扫描频率ωend,执行步骤S45,否则,执行步骤S46;
S45、增加主轴转速,把主轴转速n加上一个转速步长Δn,然后,执行步骤S42;
S46、计算伪特征值并保存,将薄壁件铣削过程在频域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展开,根据ωc=ω,计算展开式中的一组伪特征值λ的值λ1,λ2,λ3,…λi,…存入一个栈λstack
S47、逐个提取λstack的栈顶元素,赋值给λtemp,然后栈顶元素弹栈;
S48、计算候选临界轴向切深alim,并逐个判别,如果alim的虚部为零,执行步骤S49,否则,执行步骤S410;
S49、存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把alim存入栈astack,执行步骤S410;
S410、判断是否所有伪特征值均处理完,如果λ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1,否则,执行步骤S47;
S411、判断是否存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如果astack为空,执行步骤S413,否则,执行步骤S412;
S412、在合格临界轴向切深集合中筛选最苛刻值,把astack中最小的正元素记录为主轴转速n下的临界颤振稳定性轴向切深,执行步骤S413;
S413、增加扫描频率,把扫描频率ω加上一个频率步长Δω,然后,执行步骤S44。
CN201710150891.2A 2017-03-14 2017-03-14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02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0891.2A CN106802630B (zh) 2017-03-14 2017-03-14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0891.2A CN106802630B (zh) 2017-03-14 2017-03-14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2630A CN106802630A (zh) 2017-06-06
CN106802630B true CN106802630B (zh) 2019-01-04

Family

ID=58988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08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02630B (zh) 2017-03-14 2017-03-14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2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7609B (zh) * 2017-08-25 2019-12-03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刚度变化的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及铣削颤振优化系统
CN108021094B (zh) * 2017-12-04 2020-05-01 东北大学 高档数控机床电主轴振动的激光检测台及其检测方法
CN107914183B (zh) * 2017-12-05 2020-04-07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铣削碳纤维层合板的颤振稳定性预测方法
CN109375578B (zh) * 2018-10-31 2020-06-16 湖南工学院 一种机油泵壳体内深孔高效加工控制方法
CN109746762B (zh) * 2019-01-07 2021-02-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深孔镗削加工颤振的在线监测与抑制方法
CN109894923B (zh) * 2019-03-07 2020-11-27 中南大学 一种超声振动辅助加工中刀具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9894925B (zh) * 2019-04-24 2020-11-20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内嵌式压电传感器的薄壁件铣削加工振动监测方法
CN112380726B (zh) * 2020-11-26 2023-06-30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基于模态耦合颤振的机器人铣削临界稳定切深预测方法
CN112733074B (zh) * 2020-12-24 2022-11-0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机床切削非线性稳定性与颤振过程绘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043A (zh) * 2014-11-17 2016-06-15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考虑刚度时变的大切除率铣削颤振监测方法
CN106156477B (zh) * 2015-04-28 2019-11-05 河南理工大学 薄壁件动态铣削稳定性叶瓣图高精度预测方法
CN105904012B (zh) * 2016-04-28 2017-05-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形变实时补偿的薄壁件铣削系统
CN205702613U (zh) * 2016-06-12 2016-11-23 哈尔滨理工大学 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可调阻尼式减振抑颤装置
CN105935795B (zh) * 2016-06-12 2018-08-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薄壁件铣削过程中的可调阻尼式减振抑颤装置及减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2630A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2630B (zh)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频域方法
CN106940746A (zh) 基于薄壁件的铣削颤振稳定性预测的并行时域方法
Peng et al.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chatter stability lobes based on dynamic cutting force simulation model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N107457609B (zh) 基于刚度变化的铣削颤振抑制方法及铣削颤振优化系统
CN103559550B (zh) 多模态耦合下的铣削稳定域预测方法
CN104484506B (zh) 一种基于可靠性叶瓣图的车削加工颤振预测方法
CN106141815A (zh) 一种基于ar模型的高速铣削颤振在线辨识方法
CN102494847A (zh) 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现场高速动平衡方法
CN105588717A (zh) 一种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CN109746762B (zh) 一种深孔镗削加工颤振的在线监测与抑制方法
CN102554326A (zh) 一种基于叶轮叶片动态刚度的铣削精加工方法
CN112069664B (zh) 一种机器人铣削颤振预测与主模态分析方法
Mishra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uncontrollable parameters for surface finish during diamond turning
CN106217130A (zh) 复杂曲面加工过程中铣刀状态在线监测与预警方法
Maamar et al. Modal identification of a machine tool structure during machining operations
Li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vibration and machined surface quality in tilt sid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lates
CN110102787B (zh) 一种基于幅值调制的变主轴转速车削颤振抑制方法
Zhai et al. Influence of cutting parameters on force coefficients and stability in plunge milling
CN104036079A (zh) 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定量式静压转台优化设计方法
CN103823787A (zh) 基于微分求积法的多车刀并行车削稳定性判定方法
CN106363463B (zh) 基于占能比的铣削加工颤振在线监测方法
CN110646139B (zh) 根据弯曲度确定轴弹性的转子的不平衡度的方法
CN109940462B (zh) 铣刀切削振动变化特性的检测与高斯过程模型构建方法
CN109048466B (zh) 一种基于多频变转速的铣削颤振抑制方法
CN112131713A (zh) 基于隐式指数时程差分多步法的铣削稳定性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