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676A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676A
CN106797676A CN201580046702.6A CN201580046702A CN106797676A CN 106797676 A CN106797676 A CN 106797676A CN 201580046702 A CN201580046702 A CN 201580046702A CN 106797676 A CN106797676 A CN 106797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tallation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resource allocation
st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7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7676B (zh
Inventor
上村克成
山田昇平
坪井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97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7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1R31/3190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tester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2Software debugging
    • G06F11/3648Software debugging using additional hardware
    • G06F11/3656Software debugging using additional hardware using a specific debug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04L12/5692Selection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involving a common line for all parties
    • H04M9/022Multiplex systems
    • H04M9/027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涉及能够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能够进行终端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将与对终端装置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进行识别的组索引对应的定时器开始,在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从对基站装置请求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切换为终端装置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能够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作为标准化计划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中,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通信方式或被称为资源块的预定的频率/时间单位的灵活的调度,进行了实现了高速的通信的EUTRA(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的标准化。EUTRA有时也称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此外,在3GPP中,进行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且对LTE具有向上兼容性的LTEAdvanced的研究(也称为LTE-A)。
在LTE Advanced中,正在研究从设备装置(终端装置)向设备装置(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技术。将这个从设备装置向设备装置的直接通信称为D2D(设备对设备(Deviceto Device))或者设备间通信。另外,将在3GPP中标准化的D2D也特别称为LTE-D2D或者LTE-Direct。此外,有时也将D2D简称为近接的终端装置间的服务(基于近接的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
为了使用D2D而实现与ProSe有关的各种服务,用于发现(Discovery)近接的终端装置的方法或使得终端装置之间能够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的方法等在3GPP中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1)。
此外,在作为例如警察无线或防灾无线那样的公共安全(PublicSafety)而利用D2D的情况下,需要如下结构:即使是不能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信号的状态,通过切换为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模式,也继续终端装置间的通信。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切换该D2D的通信方式(模式)的条件。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843V12.0.1(2014-03)、http://www.3gpp.org/DynaReport/36843.htm
非专利文献2:R2-143089、General Dynamics UK Ltd、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87/Doc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正在研究用于通过终端装置自主地切换通信方式(模式)而继续D2D的通信的方法。进一步,预想将来除了公共安全以外也使用D2D通信,但这样的通信应将调度的优先级设为比以公共安全作为目的的通信更低。例如,在支持D2D的小区的负荷高的情况下,优先级低的D2D通信直到分配无线资源为止有可能要花比通常更长的时间。但是,至今为止没有研究考虑了D2D通信的内容(类型)或类别的模式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涉及能够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从而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个。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采取了如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支持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此外,上述终端装置也可以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是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对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由终端装置所使用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支持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上述通信方法也可以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法是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对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是安装在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至少使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支持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上述集成电路也可以还包括如下步骤:在设定有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电路是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至少使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对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通过使用这样的手段,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能够具有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通信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在涉及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这样的点上公开各实施方式,但能够对各实施方式应用的通信方式并不限定于在EUTRA(LTE、LTE-A)中使用的通信方式。
例如,在本说明书中叙述的技术能够在使用了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以及其他接入方式等的各种通信系统中使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和网络能够同义地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涉及有效率地进行设备间通信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了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D2D的模式选择有关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了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用于从例外的状态脱离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了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用于从例外的状态脱离的过程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了发送D2D的终端装置和接收D2D的终端装置进行D2D的通信的情况下的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简单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技术。
[物理信道/物理信号]
说明在EUTRA(LTE、LTE-A)中使用的主要的物理信道、物理信号。信道意味着在信号的发送接收中使用的介质,物理信道意味着在信号的发送接收中使用的物理介质。在本发明中,物理信道能够与信号同义地使用。另外,在使EUTRA(LTE、LTE-A)发展的通信系统中,物理信道有可能进行信道类别的追加、或者其构造(结构)或格式形式发生变更或者追加,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EUTRA中,使用无线帧而管理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的调度。1个无线帧是10ms,1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进一步,1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即,1个子帧是1ms,1个时隙是0.5ms)。此外,使用资源块作为物理信道被配置的调度的最小单位而进行管理。资源块以将频率轴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的集合构成的一定的频域和由一定的发送时间间隔(1个时隙)构成的区域而定义。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由3种主同步信号(PSS)和以在频域中相互错开配置的31种符号构成的副同步信号(SSS)构成,通过主同步信号和副同步信号的信号的组合,示出用于识别基站装置的504组小区识别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Identity:PCI))和用于无线同步的帧定时。终端装置通过小区搜索而确定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的物理小区ID。
物理广播信息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以通知(设定)在小区内的终端装置中公共地使用的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的目的而被发送。基站装置通过物理广播信息信道而通知(发送)包括MIB的主信息块消息。通过主信息块消息而对终端装置通知(设定)的信息、即通过MIB而被通知的信息是下行链路频带宽、系统帧号以及与混合ARQ(Hybrid ARQ)有关的物理信道(PHICH)的设定信息等。
基站装置使用子帧位置和周期静态地确定(预定义(pre-defined))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消息和层3消息(RRC消息),将主信息块以外的小区公共信息(广播信息)发送给终端装置,所述层3消息(RRC消息)是在由系统信息块类型1所指定的系统信息窗(SI-window)内被动态地调度的系统信息消息。
系统信息消息在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示的无线资源中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通知,将根据其用途而被分类的广播信息(系统信息块类型2~类型n(SIB2~SIBn(n为自然数)))的一个在对应的系统信息窗内发送。
作为广播信息,通知表示小区专用的识别符的小区全局识别符(CGI:Cell GlobalIdentifier)、管理基于寻呼的等待区域的跟踪区域识别符(TAI:Tracking AreaIdentifier)、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定时调整信息、每个小区的公共无线资源设定信息、同频(异频、异RAT)的周边小区信息(相邻小区列表(Neighboring cell list))、上行链路接入限制信息等。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根据其用途而被分类为多个类型。例如,小区固有R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是对每个小区以预定的功率而被发送的导频信号,是基于预定的规则而在频域以及时域中周期性地重复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终端装置通过接收小区固有RS,能够测量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此外,终端装置还能够作为与小区固有RS一同发送的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调的参考用的信号来使用小区固有RS。
在小区固有RS中使用的序列使用能够对每个小区进行识别的序列。小区固有RS可以从基站装置在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也可以只在由基站装置所指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此外,终端装置可以在全部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小区固有RS,也可以只在由基站装置所指定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
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还用于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将在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CSI参考信号)。此外,CSI参考信号可以实际上不发送信号或者以零功率来发送。另一方面,实际上发送信号的CSI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为非零功率CSI参考信号(NZP CSI-RS:Non 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此外,也可以将用于测量干扰分量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量资源(CSI-IMR: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InterferenceMeasurement Resource)或者CSI-IM资源。
此外,对终端装置个别设定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被称为UE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对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调时的信道的传播路径补偿处理而被参考。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在各子帧的开头起若干个OFDM符号(例如,1~4个OFDM符号)中发送。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是在配置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OFDM符号中配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EPDCCH以对终端装置通知基于基站装置的调度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或指示发送功率的增减的调整量的控制信息等的目的而被使用。以后,在简单记载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情况下,若没有特别明确记载,则意味着PDCCH和EPDCCH这双方的物理信道。
终端装置通过在发送接收层2消息(MAC-CE)以及层3消息(寻呼、系统信息等)之前监视(monitor)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接收发往本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而需要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取得在发送时被称为上行链路许可、在接收时被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也称为下行链路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支持D2D的情况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能够通知D2D许可。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能够构成为除了在上述的OFDM符号中发送之外,还在从基站装置对终端装置个别(dedicated)分配的资源块的区域中发送。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用于进行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或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无线资源请求、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
CSI包括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Indicator))、R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各指示符(Indicator)也可以表示为指示(Indication)。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使用于除了下行链路数据之外,还将寻呼或系统信息等层3消息通知给终端装置。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表示(通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在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中被发送。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1个子帧内进行时分复用。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主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还能够包括CSI或ACK/NACK等控制数据。此外,使用于除了上行链路数据之外,还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作为层2消息以及层3消息而从终端装置通知给基站装置。此外,与下行链路同样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表示。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也称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包括基站装置用于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进行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以及基站装置主要用于对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的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此外,在探测参考信号中,有周期性地发送的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Periodic SRS)和在从基站装置受到指示时发送的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Aperiodic SR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是为了通知(设定)前导码序列而使用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前导码序列构成为通过多个序列而向基站装置通知信息。例如,在准备有64种序列的情况下,能够向基站装置表示6比特的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使用作为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的接入手段。
为了未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时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请求,或者为了对基站装置请求用于使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对准基站装置的接收定时窗所需的定时调整信息(也被称为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等,终端装置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此外,基站装置还能够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终端装置请求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另外,在D2D的情况下,用于对于其他终端装置的发送也使用TA进行发送定时的调整。对于基站装置的TA(第一定时调整信息)和与D2D有关的TA(D2D-TA(第二定时调整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2D-TA可以通过广播信息而在小区内被通知相同的值,也可以从基站装置对终端装置个别地进行通知。此外,与TA同样地,D2D-TA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信号(例如,MAC控制元素等)而被调整定时(值)。
层3消息是在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RRC(无线资源控制)层中交换的控制平面(CP(Control-plane、C-Plane))的协议中处理的消息,能够与RRC信令或者RRC消息同义地使用。另外,相对于控制平面,将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的协议称为用户平面(UP(User-plane、U-Plane))。
作为与D2D有关的物理信道,正在研究使用D2D同步信号(D2DSS;D2DSynchonization Signal)和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Physical D2D SynchonizationChannel)等。D2D同步信号也可以由PD2DSS(主D2DSS(Primary D2DSS))和SD2DSS(副D2DSS(Secondary D2DSS))这两个同步信号构成。
此外,物理D2D同步信道也可以从发送D2D的终端装置进行发送,以通知与D2D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与要发送的终端装置有关的同步ID、资源池、系统带宽、TDD子帧设定等)或D2D帧号等的目的来发送。
此外,发送D2D的终端装置也能够对接收D2D的终端装置发送调度分配(Scheduling assignments:SA)。SA能够显式或者隐式地通知与有关D2D的发送数据有关的定时调整信息(D2D接收定时提前(D2D Reception Timing Advance(D2D-TA)))、用于识别D2D的内容(类别)的ID信息、与该ID信息对应的发送数据的无线资源的图案(RPT;发送的资源图案(Resource Patterns for Transmission))等。
接收到SA的终端装置能够基于从D2D同步信号取得的定时以及在SA中包含的定时调整信息,调整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接收定时而接收。另外,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定时调整信息也可以在PD2DSCH中发送。
此外,由RPT表示的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信息有带宽信息、频域的资源信息、跳频信息、时域的资源信息等。发送D2D的终端装置可以作为通知SA以及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物理信道而使用PUSCH,也可以分别分配专用的物理信道。
例如,SA可以在PSCCH(物理侧链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channel))这样的物理信道中发送。此外,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若是通信(Communication)则可以在PSSCH(物理侧链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这样的物理信道中发送,若是发现(Discovery)则可以在PSDCH(物理侧链发现信道(Physical 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这样的物理信道中发送。以后,在称为SA时,意味着包括SA的物理信道或者通过该物理信道而被通知的SA中的任一个而使用。此外,在称为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时,意味着包括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物理信道或者通过该物理信道而被通知的发送数据中的任一个而使用。
在使用PUSCH的情况下,接收D2D的终端装置需要在对应的频率中接收PUSCH,并进行解码。
另外,除此以外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由于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没有较大关系,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作为省略了说明的物理信道或者物理信号,有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MCH:PhysicalMulticast CHannel)等。
[无线网络、小区类别]
由基站装置所控制的各频率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域)可当作小区。此时,基站装置覆盖的通信区域可以对每个频率分别为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形状。此外,覆盖的区域可以对每个频率不同。将基站装置的类别或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在同一个频率或者不同的频率的区域中混合而形成一个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称为异构网络。
终端装置也可以将判断为终端装置的接入没有基于从基站装置通知的广播信息而被禁止的小区当作合适的小区(Suitable cell),在该小区中,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满足预定的条件,其结果,通过驻留在该小区而允许了通常的服务。终端装置在从驻留的小区向其他小区移动时,在非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空闲状态(Idle mode)、非通信中)下通过小区重新选择过程进行移动,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时(连接状态(Connected mode)、通信中)通过切换过程进行移动。
终端装置也可以将没有通过小区选择(小区重新选择)过程而被判断为合适的小区的小区当作只允许了一部分服务的小区(限制小区)。另外,即使是限制小区,终端装置也能够驻留。一部分服务例如是紧急呼叫通信(Emergency call)。驻留在小区中的状态(空闲状态)下或者在某小区中处于连接状态时,终端装置也可以判断为位于能够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区域,即判断为位于小区的服务区域内(覆盖范围内(in-coverage))。
基站装置对每个频率管理1个以上的小区。也可以由1个基站装置管理多个小区。小区根据能够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区域的大小(小区尺寸)而被分类为多个类别。例如,小区被分类为宏小区和小型小区。小型小区是一般覆盖半径为几米至几十米的小区。此外,小型小区有时也根据其区域的大小而被分类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纳米小区等。
在终端装置能够与某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该基站装置的小区中使用于与终端装置的通信的小区是驻留小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其他不使用于通信的小区被称为周边小区(相邻小区(Neighboring cell))。
驻留小区的频率被称为同频(Intra-frequency),也被称为驻留频率(Servingfrequency)。不是同频的频率被称为异频(Inter-frequency)。在通过载波聚合或双重连接等技术而对终端装置设定了多个驻留小区的情况下,当作也有多个对应的驻留频率。
[缓存状态报告]
终端装置的MAC层具有使用与逻辑信道对应的发送缓存的数据量的信息而对基站装置进行通知(报告)的功能。将该功能称为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BSR例如(1)在上位层(RLC层、PDCP层)中产生能够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且涉及该上行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发送缓存内的数据的优先级更高或者不存在其他能够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2)在与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retxBSR-Timer)期满的情况下,(3)在与BSR有关的周期定时器(periodicBSR-Timer)期满的情况下,(4)在存在比BSR的MAC控制元素更大的填充比特(填充区域)的情况下,分别在MAC层中被触发。
在满足任一个BSR的触发条件、且在某子帧中没有被分配用于通知BSR的无线资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新发送)的情况下,若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有效),则MAC层指示PHY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而发送调度请求。
或者,若用于发送调度请求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没有被分配(不是有效),则MAC层开始用于调度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对PHY层指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发送。另外,直到被分配无线资源为止,MAC层将BSR维持触发中的状态。被触发的BSR在将BSR发送给基站装置的情况下被取消。
BSR根据其触发条件而分别被分类为定期性BSR(Regular BSR)、周期性BSR(Periodic BSR)、填充BSR(Padding BSR)。通过上述的条件(1)和(2)而被触发的BSR是定期性BSR,通过上述的条件(3)而被触发的BSR是周期性BSR,通过上述的条件(4)而被触发的BSR是填充BSR。
BSR使用MAC控制元素而被报告。在被报告BSR的MAC控制元素的格式(比特结构)中,有报告1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的短BSR(Short BSR)和报告多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存状态的长BSR(Long BSR)。此外,关于填充BSR的发送,在不存在用于发送长BSR所充分的填充区域的情况下,使用用于发送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的BSR的截断BSR(Truncated BSR)的格式。
将用于报告BSR的MAC控制元素称为BSR MAC控制元素。在终端装置的MAC层中被触发至少一个BSR、且该BSR没有被取消的情况下,在某子帧中有用于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情况下,终端装置生成BSR MAC控制元素,并将与BSR有关的周期定时器(periodicBSR-Timer)和与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retxBSR-Timer)开始(启动)或者重新开始(重新启动)。此外,重新发送定时器在被指示了对于新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被重新开始。
[D2D]
简单说明D2D的基本的技术。
D2D至少被分为用于发现近接的终端装置的技术(发现(Discovery))和用于终端装置与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技术(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也称为通信(Communication)))。有时也将发现(Discovery)和通信(Communication)统称为ProSe。
在D2D中,终端装置使用的与D2D有关的资源(无线资源)或设定(configuration)也可以由基站装置进行设定(控制)。即,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空闲状态)的情况下,与D2D有关的无线资源或设定可以通过广播信息而对每个小区进行通知,在终端装置处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与D2D通信有关的无线资源或设定可以通过RRC消息进行通知。
即,D2D有可能通过能够进行终端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支持D2D(D2Dcapable)、支持D2D(D2D supported))终端装置和能够控制用于该终端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资源的基站装置而实现。或者,D2D有可能通过能够进行终端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的事先设定(Pre-configuration)而实现。
此外,在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中,用于发送调度分配(Schedulingassignments:SA)的无线资源从用于SA而被汇集的资源池(SA资源池)中提供给终端装置。发送D2D的终端装置在资源池中包含的无线资源(时间以及频率)中发送SA。接收D2D的终端装置在资源池中包含的无线资源(时间以及频率)中接收SA。
此外,在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中,用于发送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无线资源从用于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D2D数据)而被汇集的资源池(D2D数据资源池)中提供给终端装置。发送D2D的终端装置使用从资源池中指定的无线资源(时间以及频率)发送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此外,接收D2D的终端装置使用从资源池中指定的无线资源(时间以及频率)接收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资源池也可以使用频率信息、表示被分配的资源块的范围的信息、资源池开始的帧号或者子帧号和偏移值的信息等示出。
这里,用于SA的无线资源被汇集的资源池(第一资源池)和用于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无线资源被汇集的资源池(第二资源池)可以通过广播信息而被预先设定(预约),也可以从基站装置对每个终端装置个别进行通知(或者广播),也可以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通知(或者广播),也可以被事先设定(pre-configured),也可以半静态(semi-static)地进行分配。
在通过事先设定而被分配的情况下,该设定可以通过在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或本装置中记录的面向终端装置的应用而被提供。UICC可以是通过硬件而被提供的智能卡,也可以通过软件而被提供。
这里,作为对终端装置从资源池中分配与D2D有关的无线资源(SA、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等)的方法,可以使用通过终端装置对基站装置通知有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从而从基站装置对终端装置个别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也称为模式1(Mode1)或者调度型(Scheduled))),此外,也可以使用终端装置从广播信息或预先设定(预约)的资源池中根据某规则(或者,随机地)选择发送资源而使用的方法(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也称为模式2(Mode2)或者自主型(Autonomous)))。
模式1是在终端装置位于被当作支持D2D的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范围时使用的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的模式。即,模式1是终端装置在空闲状态中驻留在支持D2D的小区中的状态下以及在连接状态中与该小区连接的状态下使用的模式。在连接状态下进行模式1的D2D的通信的终端装置为了请求作为通信(Communication)而使用的无线资源,对基站装置发送基于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缓存量的缓存状态报告(D2D用的缓存状态报告(ProSe BSR))。
模式2是在终端装置没有位于被当作支持D2D的基站装置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范围(覆盖范围外(out-of-coverage))时使用的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的模式。另外,即使是在使用从基站装置分配的无线资源(即,模式1)的情况下,终端装置也能够例外(exceptional)地使用终端装置所选择的无线资源(即,模式2)。
另外,在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装置驻留在或者连接到不能提供模式1的小区、且该小区支持模式2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基站装置的指示而使用模式2。此时,作为模式2的无线资源,终端装置可以使用通过事先设定而被选择的无线资源,也可以使用从基站装置被通知为能够作为模式2而使用的无线资源。
图6是表示了能够发送D2D的终端装置1-1(D2D transmission UE)和能够接收D2D的终端装置1-2(D2D reception UE)进行基于模式1的D2D的通信的情况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的终端装置1-1是空闲状态。终端装置1-1在对D2D感兴趣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消息的信息,进行小区选择处理(步骤S100)。在该小区选择处理中,终端装置1-1的RF(射频(Radio Frequency))电路根据表示在对应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是否支持D2D的广播信息,需要的话,终端装置1-1变更驻留小区。
步骤S100在终端装置1-2中也同样被执行。即,终端装置1-2在对D2D感兴趣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系统信息消息的信息,根据表示终端装置1-2的RF(射频(RadioFrequency))电路在对应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是否支持D2D的广播信息,需要的话,进行小区选择处理。
接着,终端装置1-1在选择支持D2D的基站装置2的小区而驻留的情况下,接收作为RRC消息的系统信息消息(步骤S101)。系统信息消息以将与D2D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D2DSS设定信息、PD2DSCH设定信息、周边小区的D2D信息、SA用的资源池信息、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用的资源池信息、模式1/模式2的许可信息等)通知给终端装置1-1和终端装置1-2的目的来使用。这些信息可以从基站装置2通过某独立的系统信息块(例如,SIB18)而被发送,若终端装置1-1(终端装置1-2)正在通信,则也可以通过个别的RRC消息而被发送。
此时,在基站装置2的小区中,设允许模式1的D2D(或者,设不允许模式2的D2D)。此时,由于对D2D感兴趣的空闲状态的终端装置1-1开始模式1的D2D的通信处理,所以开始与步骤S102所示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有关的一系列的过程,并转移到连接状态。
终端装置1-1可以作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过程而使用与以往相同的过程。例如,终端装置1-1基于从系统信息取得的公共设定(Common Configration)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使用从基站装置2被指定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而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此时,终端装置1-1可以对基站装置2显式地通知是用于D2D的无线资源控制请求的情况。
此外,终端装置1-1在该过程中经由从基站装置2被指定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而接收无线资源控制设定(RRCConnectionSetup)消息,应用在连接状态下使用的个别的设定信息(专用设定(Dedicated Configuration))。然后,使用从基站装置2被指定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而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设定完成(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完成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过程。
终端装置1-1将与D2D有关的设定信息可以通过该过程中的无线资源控制设定消息而被通知,也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过程的完成后,使用其他RRC消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重新设定(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而被通知。
为了请求模式1的D2D通信所需的无线资源,终端装置1-1对基站装置2发送包括D2D用的缓存状态报告(ProSe BSR)的MAC控制元素(ProSe BSR MAC-CE)(步骤S103)。终端装置1-1若没有被分配用于发送ProSe BSR MAC-CE的无线资源,则可以通过调度请求(SR)而请求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终端装置1-1可以在ProSe BSR MAC-CE中包括表示组索引的信息比特。
组索引是与用于识别进行近距离组通信(组播通信、ProSe组通信(ProSe GroupCommunication))的目标(组)的组识别符(组ID、ProSe层2组ID(ProSe Layer2GroupID))对应的索引号。组索引和组ID一对一地进行映射。组ID对进行近距离组通信的每个目标(组)进行分配。近距离组通信通过对其他组保证排他性的或者抢占(pre-empted)的通信,进行只对属于各组的终端装置1-1(终端装置1-2)有效的通信。
组ID可以由发送源层2ID(源层2-ID(Source Layer2-ID))和发送目的地层2ID(目的地层2-ID(Destination Layer2-ID))的组合构成。终端装置1-1可以发送表示组索引的新的MAC控制元素。
组ID或者组索引例如在基站装置2中能够作为用于优先地分配在模式1的D2D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优先顺序信息(组优先顺序信息)来使用。组索引例如在为了识别最大n个组为止的近距离组通信而被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对n个组分别设定0、1、……、n-1的值(号)。组索引和组ID的关联(对应)可以在终端装置1-1中进行,也可以由基站装置2进行,也可以通过事先设定而预先确定。
终端装置1-1可以事先将组索引和组ID的关联的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基站装置2可以从终端装置1-1接收组索引和组ID的关联的信息。组索引和组ID的关联可以通过RRC消息而被通知,也可以通过MAC控制元素而被通知。
接收到ProSe BSR的基站装置2对终端装置1-1发送用于模式1的D2D而使用的D2D无线资源分配(D2D许可)(步骤S104)。基站装置2可以除了在ProSe BSR中包含的组索引或缓存量之外,还考虑无线资源的分配状态(负荷)或干扰量等进行调度。
终端装置1-1使用通过D2D无线资源分配(D2D许可)而被指示的无线资源,开始D2D通信处理(步骤S105)。例如,终端装置1-1可以在通过D2D许可而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发送SA,也可以发送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
考虑以上的事项,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判断为关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公知的功能或结构的具体的说明会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要旨变得不清楚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一例的框图。本终端装置1至少由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物理层控制部105、发送数据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发送天线T01、接收天线R01构成。图中的“~部”是还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来表现的、实现终端装置1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元素。
另外,有时将能够进行D2D的(或者,对D2D感兴趣的、支持D2D的)终端装置1简称为终端装置1来说明。另外,终端装置1在与D2D有关的通信中,可成为发送D2D的终端装置1(D2D transmission(图6的终端装置1-1))和接收D2D的终端装置1(D2D reception(图6的终端装置1-2))中的任一个。
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执行进行终端装置1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各功能。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1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执行对数据链路层进行管理的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层中的各功能。
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是为了并行(同时:simultaneously)支持多个频率(频带、频率带宽)或者某个小区的同一子帧内的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将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接收天线R01)以及多个频率(频带、频率带宽)以及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发送天线T0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具备多个的结构。
关于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输入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控制部105中输入作为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是包括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
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从基站装置2对终端装置1个别(dedicated)发送的无线连接资源设定、小区固有的广播信息、或者系统参数等而被设定,且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根据需要而输入到物理层控制部105。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作为与接收有关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到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
接收控制信息可以作为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包括接收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有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控制信息、SA资源池信息、D2D资源池信息、与D2D有关的发送定时(或者,作为与D2D有关的定时调整信息的D2D-TA)等信息。此外,接收数据控制信息是包括副小区去激活定时器信息、DRX控制信息、多播数据接收信息、下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SA接收控制信息、D2D接收控制信息等的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包括MAC层、RLC层、PDCP层中的与各自的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
接收信号经由接收天线R01在接收部101中进行接收。在D2D的情况下,有时接收信号是终端装置1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部101根据通过接收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频率和频带,接收来自基站装置2(或者终端装置1)的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输入到解调部102。解调部102进行信号的解调。解调部102将解调后的信号输入到解码部103。
解码部103对被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也称为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此外,与各数据一同从基站装置2发送的MAC控制元素(MAC-CE)也在解码部103中进行解码,相关的数据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
接收数据控制部1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元素的物理层控制部105的控制(例如,小区的激活/去激活、DRX控制、发送定时调整等),或对被解码的各数据进行缓存,且进行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在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104的各数据中,相关的数据被输入(转发)到无线资源控制部110。
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104根据在接收部101等中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接收定时,调整终端装置1的接收定时(帧同步、子帧同步、符号同步等)。通过接收定时在物理层控制部105中进行管理且被反馈到接收部101或者发送部109,下行链路同步和/或上行链路同步被适当地调整。
此外,关于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向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输入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控制部105中输入作为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控制部105将作为与发送有关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控制信息适当地输入到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
发送控制信息作为上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括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有关的定时信息(或者TA)、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SA资源池信息、D2D资源池信息、与D2D有关的定时信息(或者D2D-TA)等信息。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是包括DTX控制信息、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息、逻辑信道优先顺序信息、资源请求设定信息、小区组信息、上行链路重传控制信息、缓存状态报告、D2D发送控制信息等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对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设定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随机接入设定信息。
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10对在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调整中使用的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定时器进行管理,且按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对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发送定时调整状态或者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进行管理。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定时器包含在发送数据控制信息中。
另外,在需要对多个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对与多个中的每一个小区(或者,小区组、TA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对应的定时调整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需要的话,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还对与D2D有关的发送定时的状态进行管理。在资源请求设定信息中,至少包括最大发送计数器设定信息和无线资源请求禁止定时器信息。无线资源控制部110也可以对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设定与多个小区分别对应的多个资源请求设定信息。
在终端装置1中产生的发送数据(也称为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或者,非接入层层部(未图示)等上位层部)在任意的定时输入到发送数据控制部106。此时,发送数据控制部106计算被输入的发送数据的量(上行链路缓存量)。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具有判别被输入的发送数据是属于控制平面的数据还是属于用户平面的数据的功能。
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在输入了发送数据时,在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内(未图示)的上行链路缓存中存储发送数据。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在上行链路缓存中存储的发送数据的优先级等,进行复用以及收集(Assemble),生成MAC PDU。并且,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判断是否对终端装置1分配了所输入的发送数据的发送所需的无线资源。
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无线资源分配,选择使用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R-PUCCH)的无线资源请求或者使用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中的任一个,并对物理层控制部105请求用于发送所选择的信道的控制处理。此外,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D2D用的无线资源分配,对物理层控制部105请求用于发送SA(PPSACH)或者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PPCSCH)的控制处理。
这里,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基于所输入的发送数据是对于基站装置2的通常的发送数据还是对于其他终端装置1的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分别生成不同的缓存状态报告。换言之,作为MAC控制元素,发送数据控制部106分别生成基于通常的发送数据的缓存量的缓存状态报告(通常的缓存状态报告(Normal BSR)、第一缓存状态报告)和基于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缓存量的缓存状态报告(D2D用的缓存状态报告(ProSe BSR)、第二缓存状态报告)。
可以对每个组生成多个ProSe BSR。此外,编码部107根据发送控制信息,对各数据适当地进行编码,并输入到调制部108。
调制部108基于发送被编码的各数据的信道结构,进行适当的调制处理。发送部109将已进行了调制处理的各数据映射到频域,且将频域的信号转换为时域的信号,搭载在已定频率的载波进行功率放大。发送部109还根据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输入的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的定时调整信息,对上行链路发送定时进行调整,并经由发送天线T01发送信号。
此外,需要的话,根据与D2D有关的定时调整信息,对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定时(接收定时)进行调整。配置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除了用户数据之外,例如还能够包括层3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消息)。
在图1中,省略了其他终端装置1的构成元素或构成元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但显然具备具有作为终端装置1而动作所需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作为构成元素。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110的上位层中,存在进行与核心网络的控制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层(Layer)部或应用层部。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至少由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物理层控制部205、发送数据控制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网络信号发送接收部211、发送天线T02、接收天线R02构成。图中的“~部”是还通过部分、电路、构成装置、设备、单元等用语来表现的、实现基站装置2的功能以及各过程的元素。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执行进行基站装置2的无线资源控制的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各功能。此外,接收数据控制部204和发送数据控制部206执行对数据链路层进行管理的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层中的各功能。
另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是为了支持基于载波聚合等的多个频率(频带、频率带宽)或者小区的同一子帧内的发送接收处理,将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接收天线R02)以及多个频率(频带、频率带宽)以及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发送天线R0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具备多个的结构。
无线资源控制部210将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在存在要向终端装置1发送的MAC控制元素的情况下,发送数据控制部206将MAC控制元素和各数据(下行链路数据或者下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编码部207。编码部207对被输入的MAC控制元素和各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入到调制部208。调制部208进行被编码的信号的调制。
此外,在调制部208中进行了调制的信号被输入到发送部209。发送部209在将被输入的信号映射到频域之后,将频域的信号转换为时域的信号,且搭载在已定频率的载波进行功率放大,并经由发送天线T02发送信号。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典型地构成层3消息(RRC消息)。
此外,接收部201将从终端装置1经由接收天线R02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不同的多个发送定时的小区的情况下,接收部201按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在不同的定时接收信号。在接收部201中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输入到解调部202进行解调。在解调部202中解调后的信号接着输入到解码部203。
解码部203对被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各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204。此外,与各数据一同从终端装置1发送的MAC控制元素也在解码部203中进行解码,且相关的数据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204。
接收数据控制部204进行基于接收到的MAC控制元素的物理层控制部205的控制(例如,与功率余量报告有关的控制、与缓存状态报告有关的控制等),或对被解码的各数据进行缓存,且进行被重传的数据的纠错控制(HARQ)。被输入到接收数据控制部204的各数据根据需要而输入(转发)到无线资源控制部210。
此外,在从解码部203输入了来自终端装置1的缓存状态报告的情况下,接收数据控制部204判别是用于在与本基站装置的通信的发送资源请求还是用于设备间数据通信的发送资源请求,并设定要对该终端装置1分配的发送资源。
这些各块的控制所需的物理层控制信息是包括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基站装置2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参数设定的信息。物理层控制信息通过上位的网络装置(MME或网关装置(SGW)、OAM等)或系统参数而被设定,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根据需要而输入到控制部204。
物理层控制部205将与发送相关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而输入到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的各块,将与接收相关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到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的各块。
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包括与对于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此外,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包括与对于基站装置2的MAC层、RLC层、PDCP层的每一个的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即,接收数据控制信息和发送数据控制信息对每个终端装置1进行设定。
网络信号发送接收部211进行基站装置2间或者上位的网络装置(MME、SGW)和基站装置2之间的控制消息或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接收。在图2中,省略了其他基站装置2的构成元素或构成元素间的数据(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但显然具备具有作为基站装置2而动作所需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作为构成元素。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的上位,存在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部或应用层部。
图3是表示了正在执行模式1的D2D通信的终端装置1例外地(例外情形(exceptional case))尝试基于模式2的D2D通信的情况下的过程的一例的图。
图3在连接状态的终端装置1中开始。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产生了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时,换言之,在ProSe BSR被触发的情况下,和/或在基站装置2支持模式2的D2D通信的情况下,和/或在基站装置2对连接状态的终端装置1通知例外地许可模式2的D2D通信的情况下,开始图3的过程。
终端装置1在是否可以例外地进行使用了终端装置1所选择的无线资源的D2D通信(模式2)的判断上使用某时间长(子帧数)的定时器。终端装置1在每个子帧进行是否满足了用于将该定时器开始的预定的条件的判断(判定)(步骤S201)。在步骤S201中,终端装置1基于与后述的缓存状态报告(即,与D2D通信有关的发送数据的产生或者从上位层的提供)有关的条件中的任一个或者其多个组合进行判断。
若不满足预定的条件(步骤S201中“否”),则终端装置1继续步骤S20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满足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是”),终端装置1将定时器开始(或者重新开始)。终端装置1在定时器被开始的情况下,在每个子帧判断定时器是否期满(步骤S202)。终端装置1在从将定时器开始之后的经过时间(子帧数)等于或者超过某期间(period)时判断为定时器期满(expire)。在定时器没有期满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否”),即在正在计时(正在运行(running))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继续步骤S202的处理。
在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是”),终端装置1可以判断为除了模式1之外,模式2的D2D通信也被例外地(临时地)许可。或者,终端装置1可以判断为模式1的D2D通信被禁止,另一方面,模式2的D2D通信被例外地(临时地)许可或者能够使用。在将D2D通信切换(变更、转移)为模式2的情况下,换言之,在变更与D2D通信有关的无线资源的选择方法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丢弃包括ProSe BSR MAC-CE的MAC PDU,也可以刷新(flush)对应的HARQ进程的HARQ缓存。
作为图3中的将定时器开始的第一方法,以下表示将ProSe BSR的触发作为条件来使用的情况下的例。
在ProSe BSR被触发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新的定时器(称为第一模式2定时器)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来使用。在ProSe BSR被触发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将第一模式2定时器的计时开始。终端装置1可以作为ProSe BSR被触发的条件,使用通常的BSR(Normal BSR)的触发条件中的任一个。基站装置2能够使用个别的RRC消息和/或系统信息,将第一模式2定时器的值(period)通知给终端装置1。或者,终端装置1也能够根据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或者系统中的静态的设定,决定第一模式2定时器的值。
此外,基站装置2可以只将允许使用第一方法的指示通知给终端装置1。
在第一模式2定时器期满时,终端装置1可以判断为模式2的D2D通信例外地(临时地)能够使用。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一模式2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继续被触发的ProSe BSR的重传过程,也可以取消被触发的ProSe BSR。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状态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ProSe BSR当作零(即,将ProSe BSR作为零来报告),也可以动作为ProSe BSR不会触发。
可以只有在相当于定期性BSR的ProSe BSR被触发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才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将第一模式2定时器的计时开始。即,终端装置1可以将在上位层(RLC层、PDCP层)中产生能够发送的D2D用的上行链路数据且涉及该D2D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发送缓存内的数据的优先级更高或者不存在其他能够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作为追加或者代替的条件来使用。
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D2D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第一模式2定时器停止,也可以重新开始。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而不是D2D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原样继续计时而不停止第一模式2定时器。
此外,作为图3中的将定时器开始的第二方法,以下表示将ProSe BSR被触发的状态下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作为条件来使用的情况下的例。
终端装置1将是否进行了ProSe BSR被触发的状态下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作为定时器的开始条件来使用。即,终端装置1可以在终端装置1的MAC层中至少一个ProSe BSR被触发、且该ProSe BSR没有被取消的情况下,在某子帧中被通知用于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将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的计时开始。
此时,终端装置1可以将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来使用。终端装置1可以在有能够通知ProSe BSR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将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的计时开始。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可以是与通常的BSR相同的重新发送定时器(retxBSR-Timer),也可以是不同的重新发送定时器(例如,retxProSeBSR-Timer)。
此外,基站装置2可以只将允许使用第二方法的指示通知给终端装置1。
在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期满时,终端装置1可以判断为模式2的D2D通信例外地(临时地)能够使用。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作为判断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而使用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且该重新发送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继续ProSe BSR的重传过程,也可以取消被触发的ProSe BSR。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状态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ProSe BSR当作零(即,将ProSe BSR作为零来报告),也可以动作为ProSe BSR不会触发。
可以只有在相当于定期性BSR的ProSe BSR被触发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才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使用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即,终端装置1可以将在上位层(RLC层、PDCP层)中产生能够发送的D2D用的上行链路数据且涉及该D2D用的上行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发送缓存内的数据的优先级更高或者不存在其他能够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作为追加或者代替的条件来使用。
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知表示ProSe BSR的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表示ProSe BSR的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ProSe BSR的重传次数达到某第一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例外地允许模式2的D2D通信。
此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知表示包括ProSe BSR MAC-CE在内的MAC PDU的HARQ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表示包括ProSe BSR MAC-CE在内的MAC PDU的HARQ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包括ProSeBSR MAC-CE在内的MAC PDU的HARQ重传次数达到某第一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例外地允许模式2的D2D通信。终端装置1例如可以将通过RRC层而被通知的最大HARQ发送次数(maxHARQ-Tx)作为第一值来使用。
或者,终端装置1还能够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使用新的定时器(称为第二模式2定时器)。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D2D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第二模式2定时器停止,也可以重新开始。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而不是D2D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原样继续计时而不停止第二模式2定时器。
此外,也可以使用对于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的偏移值而设定第二模式2定时器。例如,在作为偏移值而被通知表示“m”子帧(m为整数)的值的情况下,可以将从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的定时器值(子帧数)减去“m”子帧所得的时间(子帧数)当作第二模式2定时器。偏移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此外,也可以使用对于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的系数而设定第二模式2定时器。例如,在被通知表示“二分之一”的系数的情况下,可以将对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的定时器值(子帧数)乘以“二分之一”所得的时间(子帧数)当作第二模式2定时器。
此外,作为将图3中的定时器开始的第三方法,以下表示将请求用于发送ProSeBSR的无线资源的SR(称为D2D-SR)作为条件来使用的情况下的例。
终端装置1在没有能够通知ProSe BSR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作为定时器的开始条件来使用是否为了请求用于ProSe BSR的发送的无线资源而触发了SR。即,终端装置1可以在终端装置1的MAC层中至少用于ProSe BSR发送而被触发一个D2D-SR、且该D2D-SR没有被取消的情况下,在某子帧中有用于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将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的计时开始。另外,终端装置1可以在用于通常的(而不是D2D的)数据发送的SR被触发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满足定时器的开始条件。
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在相当于定期性BSR的ProSe BSR被触发、且在某子帧中没有用于新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没有接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使用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
终端装置1可以将新的定时器(称为第三模式2定时器)作为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来使用。终端装置1可以在上述的条件下触发了SR的情况下,将第三模式2定时器的计时开始。基站装置2能够使用个别的RRC消息和/或系统信息,将第三模式2定时器的值通知给终端装置1。或者,终端装置1还能够根据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或者系统中的静态的设定,决定第三模式2定时器的值。
此外,基站装置2可以只将允许使用第三方法的指示通知给终端装置1。
在第三模式2定时器期满时,终端装置1可以判断为模式2的D2D通信例外地(临时地)能够使用。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三模式2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继续被触发的ProSe BSR的重传过程,也可以取消被触发的ProSe BSR,也可以取消正在待机(Pending)的D2D-SR。此外,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中的D2D通信的状态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ProSe BSR当作零(即,将ProSe BSR作为零来报告),也可以动作为ProSe BSR不会触发。
另外,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知表示D2D-SR的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用表示D2D-SR的重传次数的计数器值来代替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D2D-SR的重传次数达到某第一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例外地允许模式2的D2D通信。
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或者D2D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第三模式2定时器停止,也可以重新开始。在从基站装置2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原样继续计时而不停止第三模式2定时器。
终端装置1支持在满足了上述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的定时器中的任一个或者其多个组合。在支持多个组合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能够并行地进行多个定时器的计时。
这里,在满足了上述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的定时器的信息可以对在ProSe BSR中包含的每个组索引进行设定(通知)。即,可以对每个组索引设定(通知)不同的多个定时器值。基站装置2可以对终端装置1按每个组索引分别设定个别的定时器值,也可以对几个组索引设定公共的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本装置判断(决定)的优先级,对每个组索引分别设定个别的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对每个组索引独立地管理定时器的动作(开始、重新开始、停止、期满等)。
例如,可以对每个组索引设定第一模式2定时器。此外,可以对每个组索引设定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retxProSeBSR-Timer)。此外,可以对每个组索引设定第二模式2定时器。此外,可以对每个组索引设定第三模式2定时器。
终端装置1可以按每个组索引对基站装置2通知本装置所判断(决定)的组(组索引)的优先级、与组索引对应的组的类别(类型、属性)或者组索引的定时器值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与D2D有关的信息元素而通过个别的RRC消息而被通知,也可以通过系统信息而被通知,也可以事先通过UICC而被设定,也可以使用事先决定的值。与组索引对应的组的类别例如是根据公共安全通信(PublicSafety通信)、关键任务通信、商业通信等通信的重要度或类别而被分类的信息、或者与其分类对应的索引信息。
基站装置2可以将例外地选择的模式2的无线资源作为与系统信息、个别的RRC消息或者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的模式2的无线资源独立的无线资源来设定(通知),也可以作为其一部分或者全部为公共的无线资源来设定(通知)。
是否例外地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可以由基站装置2对每个组索引进行通知(指定、指示、设定)。或者,是否例外地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可以由终端装置1对每个组索引进行判断(判定)。此外,在对于组索引的定时器值作为零或者无穷(infinity)而被通知的情况下,可以在该组索引中隐式地意味着不进行基于定时器而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此外,通过对组索引不设定定时器值,可以在该组索引中隐式地意味着不进行基于定时器而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
终端装置1还可以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的优先级,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基站装置2可以对终端装置1通知表示只有某优先级(或者,某优先级以上)的近距离组通信才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例如,基站装置2可以通知表示只有优先级为高的组才能够例外地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信息。优先级是否为高可以由终端装置1进行判断,也可以由基站装置2对每个组索引进行判断,并通知给终端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2可以通知表示只有优先级为低和/或标准(Normal)的组才能够例外地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信息。
表示是否能够例外地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信息(设定)可以作为与D2D有关的信息元素而通过个别的RRC消息而被通知,也可以通过系统信息而被通知,也可以事先通过UICC而被设定,也可以基于事先决定的设定(系统参数)。
另外,在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的定时器的信息可以与组索引无关地,对终端装置1只设定(通知)1个。在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的定时器的信息可以与组索引无关地,通过系统信息而对多个终端装置1公共地和/或对每个组进行设定(通知)。
终端装置1可以在上述的任一个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即在表示能够例外地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任一个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启动用于禁止(抑制、限制)对于基站装置2的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请求(即,模式1)的定时器(称为模式1禁止定时器)。通过该定时器,终端装置1能够防止模式的频繁的变更。基站装置2能够使用个别的RRC消息和/或系统信息,将模式1禁止定时器的值通知给终端装置1。或者,终端装置1还能够根据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或者系统中的静态的设定,决定模式1禁止定时器的值。在没有被通知模式1禁止定时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默认值,也可以不开始模式1禁止定时器。
在模式1禁止定时器正在计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不触发ProSe BSR,也可以不触发与D2D通信有关的SR(D2D-SR)。在模式1禁止定时器正在计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触发通常的BSR(第一缓存状态报告)或与通常的上行链路数据有关的SR。
在一个ProSe BSR中包括多个组索引的情况下,或者在与多个组索引有关的ProSeBSR被触发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同时开始多个定时器,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而开始。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优先级而选择,也可以基于来自基站装置2的通知而选择,也可以基于要应用的定时器的值的长度(短度)而选择,也可以基于组索引的最大值(最小值)而选择,也可以随机地选择,也可以基于除此以外的基准而选择。
图4是表示了通过满足上述的条件而例外地在模式2中进行D2D通信的终端装置1从例外的状态脱离,进行模式1的D2D通信的情况下的例的流程图。图4的流程图能够对开始图3中的定时器的第一方法、第二方法和第三方法进行应用。
图4从终端装置1例外地进行模式2的状态开始。终端装置1接收基站装置2的PDCCH,尝试对于终端装置1的D2D许可的检测(接收)(步骤S301)。终端装置1在从基站装置2检测(接收)到D2D许可的情况下(步骤S301中“是”),判断为模式2的D2D通信从例外地允许的状态恢复到允许模式1的D2D通信的状态(不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状态或者不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状态)(步骤S302)。终端装置1在不能从基站装置2检测(接收)到D2D许可的情况下(步骤S301中“否”),继续对于终端装置1的D2D许可的检测(接收)的处理。
图5是表示了通过满足上述的条件而例外地在模式2中进行D2D通信的终端装置1从例外的状态脱离,进行模式1的D2D通信的情况下的例的另一流程图。图5的流程图能够对开始图3中的定时器的第三方法进行应用。
图5从终端装置1例外地进行模式2的状态开始。终端装置1接收基站装置2的PDCCH,尝试对于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的检测(接收)(步骤S401)。终端装置1在从基站装置2检测(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是”),判断为模式2的D2D通信从例外地允许的状态恢复到允许模式1的D2D通信的状态(不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状态或者不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状态)(步骤S402)。终端装置1在不能从基站装置2检测(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否”),继续对于终端装置1的D2D许可的检测(接收)的处理。
另外,还能够使用逻辑信道组ID(LCGID)来代替组索引。此时,基站装置2可以对终端装置1按每个LCGID设定个别的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本装置所判断的优先级,对每个LCGID设定个别的定时器值。终端装置1对每个LCGID独立地管理定时器的动作(开始、重新开始、停止、期满等)。
通过这样构成,在终端装置1不能在某预定的时间内开始使用了从基站装置2分配的无线资源的D2D通信(模式1)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能够将模式切换为使用了由终端装置1所选择的无线资源的D2D通信(模式2),所以D2D服务的中断时间减少,能够保证D2D通信的鲁棒性。
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设定用于模式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并分别开始。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判断是否切换模式。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对终端装置1,将用于模式的切换的定时器的信息按终端装置1所属的每个近距离组通信进行通知。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对D2D感兴趣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根据基于与缓存状态报告有关的一个或者多个条件而被启动的定时器和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的组信息,能够有效率地切换D2D通信的模式,所以能够有效率地进行与D2D相关的通信。此外,由于能够对终端装置1通知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的组信息的定时器的信息,所以基站装置2能够使终端装置1的与D2D相关的通信有效率地进行。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每个组索引设定判断是否例外地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的例。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导致全部与D2D有关的通信通过模式2进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能够以近距离组通信单位(即,组索引单位或者组ID单位)进行模式的切换的方法。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的结构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当满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任一个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将与组索引对应的定时器(模式2定时器和/或与ProSe BSR有关的重新发送定时器)开始。然后,在该定时器期满的情况下,可以在模式2中进行映射到组索引的组ID的通信(近距离组通信),在模式1中进行与其他组ID(组索引)有关的D2D通信。
另外,可以从基站装置2被通知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组(组索引)。基站装置2能够使用个别的RRC消息和/或系统信息,对终端装置1通知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组。或者,终端装置1还能够根据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或者系统中的静态的设定,决定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组。
终端装置1可以在与组索引对应的定时器期满时,在该组索引对应于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组的情况下,取消对应的ProSe BSR。
基站装置2可以对每个组(组索引)准备例外地进行模式2的情况下所选择的模式2的无线资源。基站装置2可以将例外地选择的模式2的无线资源作为与系统信息、个别的RRC消息或者基于UICC的事先设定的模式2的无线资源独立的无线资源来设定(通知),也可以作为其一部分或者全部为公共的无线资源而设定(通知)。
基站装置2可以对终端装置1通知表示模式2的无线资源和组索引的映射的信息或者表示模式2的无线资源和表示近距离组通信的优先级的信息的映射的信息。终端装置1可以在例外地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情况下,基于组ID、组索引或者近距离组通信的优先级而选择模式2的无线资源。
同样地,终端装置1还能够按例外地在模式2中进行D2D通信的每个组ID(组索引)从该例外的状态脱离。
基站装置2可以在D2D许可中包括组索引而发送。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在D2D许可中包含的组索引的信息,按每个组索引,判断为从模式2的D2D通信例外地允许的状态恢复到允许模式1的D2D通信的状态(不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状态或者不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状态)。
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在检测到D2D许可的情况下,基于本装置所判断(决定)的组(组索引)的优先级、与组索引对应的组的类别(类型、属性)等,按每个组索引,判断为从模式2的D2D通信例外地允许的状态恢复到允许模式1的D2D通信的状态(不进行模式2的D2D通信的状态或者不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在终端装置1不能在某预定的时间内开始使用了从基站装置2分配的无线资源的D2D通信(模式1)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和基站装置2能够按每个组将模式切换为使用了由终端装置1所选择的无线资源的D2D通信(模式2),所以D2D服务的中断时间减少,能够保证D2D通信的鲁棒性。
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设定用于模式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并分别开始。此外,终端装置1能够基于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按每个组判断是否切换模式。此外,基站装置2能够对终端装置1,将用于模式的切换的定时器的信息按终端装置1所属的每个近距离组通信进行通知。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之外,由于能够对终端装置1所属的每个近距离组通信有效率地切换用于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所以终端装置1能够有效率地进行与D2D相关的通信。此外,在分配D2D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包括终端装置1所属的近距离组通信的组信息(组索引)而通知,所以基站装置2能够使终端装置1的与D2D相关的通信按每个组有效率地进行。
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能够使用各种变形例、置换例而实现。例如,上行链路发送方式也能够应用于FDD(频分双工)方式和TDD(时分双工)方式中的任一个通信系统。此外,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参数或各事件的名称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称呼的,即使实际应用的名称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名称不同,也不影响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张的发明的宗旨。
此外,例如,判断是否例外地能够使用模式2的无线资源的定时器可以按每个发送源层2ID(源层2-ID(Source Layer2-ID))或者每个发送目的地层2ID(目的地层2-ID(Destination Layer2-ID))进行设定(通知),而不是每个组索引。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并不限定于将某装置和其他某装置使用物理线路而直接连接的结构,还包括逻辑性地连接的结构或使用无线技术而无线连接的结构。
此外,由于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使用终端装置1中的上行链路频率而被接收,所以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下行链路”这样的表现的情况下,关于D2D,应解释为“使用了上行链路频率的来自其他终端装置1的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接收(也称为D2D接收、D2D-Rx)”这样的含义。同样地,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行链路”这样的表现的情况下,关于D2D,应解释为“使用了上行链路频率的对于其他终端装置1的与D2D有关的发送数据的发送(也称为D2D发送、D2D-Tx)”这样的含义。
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能够应用于D2D通信全部,但尤其适合近距离组通信(组播通信、ProSe组通信(ProSe GroupCommunication))。
此外,终端装置1并不限定于便携式或可移动式的移动台装置,包括对在室内外设置的固定式或者不可移动式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吸尘/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货机、其他生活设备或测量设备、车载装置以及能够随身携带的可穿戴设备或保健器材等搭载了通信功能的装置。此外,终端装置1除了人对人或者人对设备的通信之外,还使用于设备对设备的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机器类型通信)。
终端装置1也被称为用户终端、移动台装置、通信终端、移动机、终端、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MS(移动站(Mobile Station))。基站装置2也被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节点B(NodeB))、eN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BTS(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S(基站(Base Station))
另外,基站装置2在3GPP规定的UMTS中被称为NB,在EUTRA以及Advanced EUTRA中被称为eNB。另外,3GPP规定的UMTS、EUTRA中的终端装置1被称为UE。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功能性的框图具体组合记载了用于实现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部的功能或者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方法、手段或者算法的步骤,但这些通过由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将这些进行了组合,也能够直接具体化。
若能够通过硬件而安装,则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除了说明的框图的结构以外,还由对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提供功率的供电装置或电池、液晶等的显示器装置以及显示器驱动装置、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输入输出端子、扬声器、其他外围装置构成。
若能够通过软件而安装,则其功能能够作为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而保持或者传递。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包括包含协助将计算机程序从某地点搬运到另一地点的介质的通信介质和计算机记录介质这双方。
并且,也可以通过将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并执行,从而进行终端装置1或基站装置2的控制。另外,这里所称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或外围设备等硬件。
也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动作。在涉及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中动作的程序是以实现涉及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作用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存储在RAM中,之后,存储在各种ROM或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改/写入。
此外,除了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之外,也有基于该程序的指示而与操作系统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进行处理而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半导体介质(例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可移动介质、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磁盘机等存储装置。进一步,设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包括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而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
此外,上述程序既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进一步,也能够与在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而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能够通过被设计为至少能够发挥在本说明书中叙述的功能的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或者面向一般用途的任意的集成电路(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discrete gate)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进行安装或者执行。
通用用途处理器既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取而代之,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通用用途处理器或者上述的各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也可以包括其双方。
处理器也还可以作为将计算设备进行组合的器件而安装。例如,也可以是将DSP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或者其他的这样的结构进行组合的器件。
以上,基于具体例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显然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宗旨以及权利要求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即,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不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加以任何限制。
此外,本发明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此外,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元素且起到同样的效果的元素之间置换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中。
附图标记说明
1…终端装置
2…基站装置
101、201…接收部
102、202…解调部
103、203…解码部
104、204…接收数据控制部
105、205…物理层控制部
106、206…发送数据控制部
107、207…编码部
108、208…调制部
109、209…发送部
110、210…无线资源控制部
211…网络信号发送接收部
T01、T02…发送天线
R01、R02…接收天线

Claims (9)

1.一种终端装置,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支持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所述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所述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所述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3.一种基站装置,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由所述终端装置所使用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所述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所述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4.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支持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所述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所述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所述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6.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所述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所述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7.一种集成电路,安装在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至少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支持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通过基站装置而被个别地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所述终端装置从被分配的无线资源中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有关的每个组索引的发送缓存报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设定有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情况下,取消基于所述发送缓存报告而被触发的对于所述基站装置的调度请求。
9.一种集成电路,用于与支持与其他终端装置的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至少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如下功能:
对所述终端装置通知用于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切换的判断的定时器的信息和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的无线资源,该第一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个别地调度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该第二无线资源分配方法从对所述终端装置所分配的无线资源中由所述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在所述直接通信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CN201580046702.6A 2014-09-24 2015-07-23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6797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3254 2014-09-24
JP2014-193254 2014-09-24
PCT/JP2015/071018 WO2016047261A1 (ja) 2014-09-24 2015-07-23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676A true CN106797676A (zh) 2017-05-31
CN106797676B CN106797676B (zh) 2021-02-19

Family

ID=5558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702.6A Active CN106797676B (zh) 2014-09-24 2015-07-23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6842B2 (zh)
EP (1) EP3200557B1 (zh)
JP (1) JP6566957B2 (zh)
CN (1) CN106797676B (zh)
WO (1) WO201604726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17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19051770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请求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99474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640572A (zh) * 2018-09-05 2021-04-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US20220132491A1 (en) * 2019-01-23 2022-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performed by a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ication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01755B1 (en) 2014-09-26 2018-11-07 Alcatel Lucent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user equipment within groups
EP3217742B1 (en) * 2014-11-06 2019-09-18 Nanchang Coolp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device,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device
EP3961959B1 (en) * 2015-01-23 2023-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55208B2 (en) * 2015-03-30 2020-0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967076B2 (en) * 2015-04-16 2018-05-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CN108353420B (zh) * 2015-11-05 2022-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623802B2 (ja) * 2016-02-04 2019-1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JP6987073B2 (ja) * 2016-05-11 2021-12-22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3491761B1 (en) * 2016-07-28 2020-06-03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Receiver devices, transmitter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eceiver device,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t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JP6899427B2 (ja) * 2016-08-22 2021-07-0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測定によるリソース選択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6983883B2 (ja) * 2016-11-03 2021-12-1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20057823A (ja) 2017-02-01 2020-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889514B2 (en) 2018-06-28 2024-01-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s and scheduling requests for new radio vehicle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s
BR112021007962A2 (pt) * 2018-10-29 2021-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um modo de transmissão de um enlace lateral, dispositivo terminal, e dispositivo de rede
CN111132224B (zh) * 2018-11-01 2021-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delink的连接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678497B (zh) * 2019-05-02 2023-12-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侧链路通信系统中基于不同的直接链路来控制sl bsr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231302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of radio resource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US11962446B2 (en) * 2019-10-15 2024-04-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14945152B (zh) * 2020-02-13 2024-07-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连续接收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3090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40353B1 (en) * 2012-11-13 2019-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odifying parameter values for long range extension, corresponding memory and wireless device
EP3809763B1 (en) * 2014-03-19 2024-07-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10660146B2 (en) * 2014-03-21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priority
KR20150124298A (ko) * 2014-04-28 2015-1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제어 연결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2943033B1 (en) 2014-05-08 2018-01-03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mobile transceiver and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configure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US9918290B2 (en) * 2014-06-27 2018-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discover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3090A1 (ja) * 2012-06-27 2014-01-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Further discussion on mode switching", 《3GPP TSG-RAN WG2 #87,R2-143558》 *
HUAWEI, HISILICON: "D2D impact on scheduling request",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7,R2-143455》 *
HUAWEI, HISILICON: "ProSe-BSR Triggering and Cancelling Mechanisms",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7,R2-143458》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Mode switching and exceptional cas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7,R2-143366》 *
INTEL CORPORATION: "Remaining issues on exceptional cases using Mode 2", 《3GPP TSG-RAN WG2 #87,R2-14323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 《3GPP TSG-RAN WG2 #87,R2-14367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17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392172B (zh) * 2017-08-11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19051770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请求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50438B2 (en) 2017-09-15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cheduling request,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640572A (zh) * 2018-09-05 2021-04-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CN112640572B (zh) * 2018-09-05 2024-04-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US20220132491A1 (en) * 2019-01-23 2022-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performed by a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ication network
CN112399474A (zh) * 2020-11-19 2021-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99474B (zh) * 2020-11-19 2022-11-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676B (zh) 2021-02-19
EP3200557A4 (en) 2018-04-25
EP3200557A1 (en) 2017-08-02
JP6566957B2 (ja) 2019-08-28
US10436842B2 (en) 2019-10-08
JPWO2016047261A1 (ja) 2017-07-06
WO2016047261A1 (ja) 2016-03-31
US20170285105A1 (en) 2017-10-05
EP3200557B1 (en) 202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767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797120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電気回路
CN102202400B (zh) 一种资源占用方式的指示及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0942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2482789B1 (ko)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측정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CN10653800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RU2674931C2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US9883428B2 (en)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743196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379411B (zh) 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基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530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控制方法
WO2016114149A1 (en)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666464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80146507A1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ue:s acting as relays
CN10679765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6576378A (zh) 终端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94070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知方法及集成电路
EP3085173A1 (en) Coverage transition indicato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593499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资源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JP2014011539A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セル選択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84785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me domain ICIC with muting pattern comprising fixed and optional parts
JP2017038117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