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622A -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622A
CN106797622A CN201480082594.3A CN201480082594A CN106797622A CN 106797622 A CN106797622 A CN 106797622A CN 201480082594 A CN201480082594 A CN 201480082594A CN 106797622 A CN106797622 A CN 106797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h
wireless telecom
telecom equipment
network nod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5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7622B (zh
Inventor
B·林多夫
N·布雷米
E·埃里克森
O·N·C·伊尔玛兹
M·赫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6797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7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6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从相对于该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配置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从相对于该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其中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该方法还包括向无线通信设备之一传输至少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还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相应方法,连同计算机程序产品、网络节点、无线通信设备及用于其的布置。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无线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的配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随机接入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的配置。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系统相关联并且希望通过系统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向系统传输随机接入(RA)消息(或类似的消息),从而请求用于通信的无线电资源。
在一些系统中,随机接入消息本身可以能够携带来自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数据(除了随机接入请求之外),并且因此可以用于传送更少量的数据而无需建立连接。
随机接入消息通常通过与无线通信系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传输。为了能够正确地使用随机接入信道,需要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系统(例如系统的网络节点)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或频率同步精度。
在一个典型的示例中,需要实现符号级别(微秒级)的时间同步,并且需要在0.1ppm的级别(对于2GHz载波的情况下为200Hz)实现频率同步。通常通过使无线通信设备以规律的时间间隔(秒的级别)监听来自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来实现同步,即使该无线通信没有活跃地连接到系统。
在新兴的无线通信概念(例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倡导的第5代蜂窝通信标准)中,一个应用考虑支持可靠的超低延迟机器类型通信(MTC),即关键MTC。关键MTC概念可能需要解决与例如端到端延迟、传输可靠性、系统容量和部署有关的设计权衡。根据某些场景,关键MTC系统应提供允许不同类别应用之间的共存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例如具有需要超低延迟的偶发数据(例如警报消息)的应用连同具有需要正常延迟的实时定期数据的应用和/或具有需要尽力而为的数据的应用。
警告消息(例如警报)代表可能受益于关键MTC应用的一种潜在的重要类型的消息。警报通常是罕见的事件。因此,传输警报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传感器)可以是与低功率和/或低成本相关联的类型。通常,这种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不会连续地活跃地连接或同步到网络节点。例如,其可能是电池驱动的,要求电池长时间持续(几年的量级),并且如果针对同步反复监听下行链路,这种要求可能无法实现(由于相关的功耗)。因此,当发生警报时,在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使用随机接入信道来传输警报之前,无线通信设备首先需要获取适当的同步,这实质上可能将传输延迟超过关键MTC的超低延迟标准所要求的。
因此,需要可以由具有低功率要求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具有低延迟的随机接入方案。
发明内容
应当强调的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步骤、组件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一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提供可以由具有低功率要求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具有低延迟的随机接入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这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的方法来实现。
该方法包括: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并且配置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其中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至少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
该第一同步精度和该第二同步精度可以例如关于时间的同步、频率的同步或时间和频率的同步。
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相同的无线通信设备,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
相同的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被配置用于仅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或用于若干无线通信设备。类似地,相同的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被配置用于仅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或若干无线通信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和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通常可以包括用于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包括专用于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频率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包括与该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的频率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还可以包括专用于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扩展码。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监视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以及(如果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被检测到)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以及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响应,其中基于所确定的同步误差来补偿该传输。
同步误差可以包括例如频率误差和定时误差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方面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其中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时,从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并且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时,从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该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接收至少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网络节点接收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由于待发数据而要传输随机接入消息时)确定是否要在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
如果确定要在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随机接入消息。
如果确定不在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随机接入消息。
这些要求可以例如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需要以低于系统标准延迟的延迟来传输数据。
--需要具有短延迟的对数据传输的响应。
--需要以低的漏接率传输数据。
--期望与数据传输相关的低概率的误警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该网络节点传输该随机接入消息之后)获得相对于该网络节点的第一同步精度并从该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第三方面是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具有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加载到数据处理单元中,并且被适配为当计算机程序由数据处理单元运行时,促使执行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的布置。
该布置包括随机接入配置单元,其被适配为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以及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该布置还包括:发射器,被适配为向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至少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射器还可以被适配为:向该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布置还可以包括:随机接入监视器,被适配为监视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同步误差确定器,被适配为如果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被检测到,则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
该发射器还可以被适配为向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响应。
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同步误差来补偿对该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
第五方面是包括根据第四方面的布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布置,其中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该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该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该布置包括:接收器,被适配为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接收至少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收器还可以被适配为从网络节点接收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布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器,被适配为确定(当由于待发数据导致要传输随机接入消息时)是否在与第二随机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以及发射器,被适配为(如果确定要在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该随机接入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布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同步器,被适配为(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该随机接入消息之后)在发射器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该随机接入消息之后,获得相对于该网络节点的第一同步精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接收器可以进一步被适配为从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第七方面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根据第六方面的布置。
第八方面是一种包括处理器的布置,其中处理器特别地被适配为实施(或促使执行)根据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的方法步骤。第九方面和第十方面分别是包括第八方面的相应布置的网络节点和无线通信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和第十方面可以分别另外具有与上述对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解释的各种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相同或对应的特征。类似地,第二方面可以另外具有与上述对于第一方面所解释的各种特征完全相同或对应的特征,反之亦然。
一些实施例的优点是可以使用随机接入,而不必相对于网络节点实现系统默认的同步精度。
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是随机接入过程的应用需要非常低的功耗。
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实现具有低延迟的随机接入。
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是以资源高效和可靠的方式来在同一系统内提供时间关键通信和常规通信。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显现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步骤和信令的组合流程图和信令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资源使用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资源使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布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布置的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至少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和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实施例。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和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与无线通信系统相关联地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
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由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使用,并且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由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使用,其中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通常,第一同步精度将是“正常”同步精度,即在根据无线通信系统应用的标准的典型场景,在第一(通常也是“正常”)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之前,无线通信设备要求实现的精度。
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通常可以针对具有低功率要求和/或低延迟要求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例如,用以实现上述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通常,具有低功率要求的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不会连续同步到网络节点。因此,在要进行传输时,当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传输其消息之前,该无线通信设备首先需要获取适当的同步,这实质上可能会延迟该传输。这种延迟可能违反传输的低延迟要求(例如,对于具有超低延迟标准的关键MTC)。
因此,通常由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对网络节点的初始接入的随机接入过程需要被设计,使得由低功率设备进行的低延迟传输(例如罕见的警报事件)可以以高可靠性来传输。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要求低于相对于网络节点的正常同步的同步)代表这样的随机接入过程设计。
因此,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配置具有两种类型的随机接入信道。
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类型可以根据“正常”随机接入方案(利用在没有适当的时间-频率同步的情况下不能使用的预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间/频率资源)。通常,无线通信设备需要与网络节点提供的服务/驻留小区的至少下行链路同步以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
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类型可以被设计用于其中需要尽可能低的延迟的时间关键应用(警报等)。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类型可以允许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例如,RA前导码),即使它与网络节点的时间频率同步并未达到“正常”随机接入方案所需的程度。
例如,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被配置为在总系统带宽内的仅为这种时间关键随机接入分配的单独的频率资源上被传输。
替代地或另外地,例如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被配置为码扩展类型(在整个系统带宽或其大的子集上扩展)。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执行方法120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NWN)110和执行方法160的无线通信设备(UE)150之间的示例方法步骤和信令。
在步骤121中,网络节点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_1),其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
在步骤122中,网络节点配置第二随机接入信道(RACH_2),其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低于第一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150检测到网络节点110并加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准入控制阶段期间完成配置(步骤121和步骤122)。
网络节点110在步骤123中向无线通信设备150(并且可能还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配置信息(RACH信息)191,并且在步骤161中配置信息(RACH信息)191由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例如,配置信息的传输可以在广播信道上。
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与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有关的信息。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与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有关的信息。可以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不同或相同的配置信息。
在已经传输配置信息191之后,网络节点监视所配置的随机接入信道(至少RACH_2,但是一般是RACH_1和RACH_2两者),如步骤124所示。
例如,监视所配置的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可以包括搜索针对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指定的信号签名。这样的信号签名通常被网络节点配置(并从而已知),并且因此匹配的滤波器技术可以被用于信号签名的检测。
例如,信号签名可以是码扩展信号。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想到其它合适的传输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4的信号签名搜索可以在频率网格(例如标称载波频率f0±10·nkHz,n=1,2,3,...)上执行。这可能是有益的,因为无线通信设备通常可以在没有(或很少的)频率同步的情况下传输RACH_2签名。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其RACH_2传输频率基于其(低功率、低成本)晶振的精度(通常具有大约10ppm的最差情况精度)。
如果/在无线通信设备具有要向网络节点传输的待发数据(其需要随机接入消息被传输—以携带数据本身或建立用于传送数据的连接)时,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在步骤162中)是使用第一(RACH_1)随机接入信道还是第二(RACH_2)随机接入信道。
步骤162的确定可以包括考虑数据在哪些要求下被传输。例如,如果满足以下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要求,则可以使用RACH_2:
--数据是一种需要低延迟的类型。例如,该要求可以经由延迟阈值来定义,要延迟阈值指定低于阈值的延迟是低延迟。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通过向数据指派延迟分类来定义要求。
--数据是需要来自网络节点的快速响应(低响应时间)的类型。例如,该要求可以经由响应时间阈值来定义,该响应时间阈值指定低于该阈值的响应时间是低响应时间。
--数据是高优先级的(例如警报)。可以通过向数据指派优先级分类来定义该要求。
--数据将以低漏接概率来传输。例如,该要求可以经由漏接概率阈值来定义,该漏接概率阈值指定低于该阈值的概率是低漏接概率。
--数据将以低误警概率来传输。例如,这个要求可以经由误警概率阈值来定义,误警概率阈值指定低于该阈值的概率是低误警概率。
替代地或另外地,步骤162的确定可以取决于要在其上传输数据的无线电承载(例如,针对不同的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不同的无线电承载)。替代地或另外地,步骤162的确定可以基于消息大小。例如,消息阈值可以由网络配置或者可以固定在标准中,其中由阈值确定是否应该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还是第二随机接入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将步骤162的确定基于自无线通信设备上次被同步以来经过的时间(例如与关于振荡器的最大漂移的要求有关)。例如,如果由振荡器驱动的时钟的最大漂移小于(例如预定义的)时间间隔(例如,时隙),则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确定使用RACH_1。在RACH_2上检测活动性的网络节点(步骤125,其将在下文中描述)可以利用关于无线通信设备已经不活动(这意味着在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最小漂移)多长时间的认知知识来提高准确性(例如,补偿随机接入响应传输)。
如果确定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从步骤162出来的RACH_2路径)要被使用,则无线通信设备将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RACH_2)上向网络节点传输(在步骤163中的)随机接入消息192。
例如,使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RACH_2)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可以包括具有与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传感器ID)相关联的序列的前导码。替代地或另外地,消息可以包括消息字段(例如,在前导码之后)。消息字段可以指示与触发网络节点接入(RA)尝试的时间关键事件有关的信息。
网络节点在步骤125中检测所监视的RACH_2上的活动性(随机接入消息192的传输),并在步骤126中传输随机接入(RA)响应193(如果要针对特定随机接入消息192传输随机接入响应(RAR))。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26中可以使用时间/频率配置的(例如与DL参考时钟同步的)RAR资源。
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在步骤126中使用非时间对齐的资源(例如,在整个(或大部分)DL系统带宽上使用预先配置的频率或代码扩展)。例如,如果响应延迟应被最小化,则该方案可以是适用的。例如,在使用非时间对齐的资源时,所使用的定时和载波频率可以相对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检测的定时和检测频率(例如检测到的RACH_2签名)。
在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随机接入消息192(步骤163)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步骤164中监视随机接入(RA)响应(如果随机接入响应将针对特定随机接入消息192被传输),并在步骤165中接收到这样的响应193。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要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步骤162中出来的RACH_1路径),则无线通信设备确保其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_1)上向网络节点传输(在步骤167中)随机接入消息194之前,在步骤166中获得相对于网络节点的第一同步精度。
网络节点在步骤127中检测所监视的RACH_1上的活动性(随机接入消息194的传输),并在步骤128中传输随机接入(RA)响应195(与步骤126相比,如果随机接入响应要针对特定随机接入消息194被传输)。
在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随机接入消息194(在步骤167中)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步骤168中监视随机接入(RA)响应(如果随机接入响应要针对特定随机接入消息194被传输),并在步骤169接收这样的响应195。
在一些实施例中,RA检测(步骤125和步骤127)可能意味着由网络节点(图1中未示出)进行的其它动作。例如,其它动作可以与接收到的RA序列标识(ID)有关,RA序列标识(ID)可以定义哪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传感器)传输随机接入消息(例如,警报)。例如,其它动作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与网络节点相关联的功能或处理的立即停止、和立即以高优先级向与该网络节点相关联的另一节点(例如,服务器)传输报告。
图2示出了例如可以在图1的步骤126下实现的示例方法步骤226。
在该示例中,网络节点(在检测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活动性之后)在步骤231中(与192相比,例如基于所接收的随机接入消息)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例如,频率误差),并且然后,在步骤232中,(与193相比)基于所确定的同步误差来调整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使得传输针对所确定的同步误差被补偿。
图3示出了例如可以在图1的步骤164下实现的示例方法步骤364。
如果期望随机接入响应,或者如果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会进行更多传输(除了已经使用RACH_2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之外),则图3的方法步骤341是特别适用的。
在该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传输随机接入消息之后)在步骤341中获得相对于网络节点的第一同步精度,并且然后在步骤342中基于该第一同步精度监视随机接入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41可以与图1的步骤163并行地执行。
应当注意,结合图3描述的处理与“正常”同步过程的不同之处至少在于仅在随机接入消息已经被传输(使用RACH_2)之后获得第一同步精度。
通常,图2和图3的示例不一起实现。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随机接入响应被网络节点补偿,或者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之前获得较高的同步精度。然而,并不排除组合。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关于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和第二随机接入信道(RACH_1和RACH_2)的示例资源使用。例如,图4和图5的原理可以与结合图1-3所述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一起使用。
在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例如,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用于UMTS的规范-通用移动电信标准规范-和UMTS LTE-长期演进)中,随机接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_1)被分配在专用时间/频率资源,由411、412、413、511、512、513示意性地示出。
除了在能够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之前必须获得某个同步精度之外,无线通信设备在能够传输其随机接入消息之前还需要等待所分配的时间/频率资源的时刻。该等待时间可能会引起额外的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时间资源(通常在整个系统带宽410的一部分或整个系统带宽410上),其由图4的400示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二个随机接入信道所需要的时间和/或频率同步通常不是很精确。
时间资源可以具体地专用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或者可以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频率资源(通常是系统带宽510的一部分),其由图5的500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使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时传输随机接入消息,这提供了低延迟。
频率资源可以具体地专用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或者可以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
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的实施例中,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还可以包括具体地专用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扩展码。这提供了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与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之间的低干扰。
例如,网络可以将不同的扩展码指派给要用于关键通信(例如,警报信号)的每个无线通信设备。潜在地,这可以是在IDMA(交织分割多址接入)的情况下的不同交织器,在IDMA中,相同扩展码被所有设备使用,并且仅使用交织器来区分它们。
另一(共享的)扩展码(或交织器)可以由所有设备用于网络预先调度的常规业务。因此,在该示例中,如果存在N个设备,则将存在N+1个码(或交织器),并且每个设备将具有两个扩展码(或交织器),一个用于关键通信,一个用于常规业务。
通常,可以在没有网络节点的频率和下行链路定时的精确知识的情况下使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允许高达10-20ppm的频率误差(其中10-20ppm是对于典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低成本/低功率(冷启动,即没有NW节点载波频率的任何先验知识)晶体振荡器的典型的最坏情况场景)。在另一示例中,高达10thsppm的频率误差可以被容忍(例如,1-10GHz载波上的10-30kHz)。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网络节点的频率和下行链路定时的精确知识,则通常可以不使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在一个示例中,需要微秒的时间同步水平和100ths Hz的频率同步。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布置600。例如,布置600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例如图1的NWN 110)中。例如,布置600可以被适配为执行图1的方法120。
布置600包括收发器(RX/TX)610、随机接入配置单元(RACH CONFIG)620、随机接入监视器(RACH MON/DET)630和同步误差确定器(SYNCH ERR DET)640。
随机接入配置单元620被适配为配置(与图1的步骤121和步骤122相比)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该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和配置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该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该第二同步精度低于该第一同步精度。
收发器610的发射器被适配为向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配置信息(与图1的步骤123相比)。
随机接入监视器630被适配为监视随机接入信道(与图1的步骤124相比)并且检测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活动(与图1的步骤125和步骤127相比)。
同步误差确定器640被适配为确定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与图2的步骤231相比)。
用于收发器610的发射器被适配为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响应(与图1的步骤126和步骤128以及图2的步骤226相比)。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同步误差确定器640确定的同步误差来补偿该传输(与图2的步骤232相比较)。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布置700。例如,布置700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UE 150)中。例如,布置700可以被适配为执行图1的方法160。
装置700包括收发器(RX/TX)710、确定器(DET)730、传输缓冲区720、同步器(SYNC)740和监视器(MON)750。
收发器710的接收器被适配为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接收至少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并且可能还有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与图1的步骤161相比)。
确定器730被适配为确定:当由于传输缓冲区720中的待发数据而要传输随机接入消息时,是否要在与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传输待发数据(与图1的步骤162相比)。
收发器710的发射器被适配为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或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节点传输随机接入消息,如由确定器730确定的(与图1的步骤163和步骤167相比)。
监视器750被适配为监视随机接入响应(与图1的步骤164和步骤168以及图3的步骤364和步骤342相比),并且收发器710的接收器被适配为接收这样的响应(与图1的步骤165和步骤169相比)。
同步器740被适配为(在随机接入消息已经在该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被传输之后)获得相对于网络节点的第一同步精度(与图3的步骤341相比)。
所描述的实施例及其等同物可以以软件或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它们可以由与通信设备相关联或与通信设备成一体的通用电路执行,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央处理器(CPU)、协处理器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硬件,或诸如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专用电路。所有这些形式被认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实施例可以出现在包括根据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电路/逻辑或执行根据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电子装置(诸如无线通信设备或网络节点)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例如如图8的800所示的软盘或CD-ROM。计算机可读介质800可以在其上存储有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加载到数据处理单元(PROC)820中,例如,数据处理单元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设备或网络节点810中。当被加载到数据处理单元中时,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与数据处理单元相关联或与数据处理单元成一体的存储器(MEM)830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由数据处理单元加载并运行时,计算机程序可以使数据处理单元执行根据例如图1、2和3中的任意一个所示方法的方法步骤。
本文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仍将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许多变体。例如,本文描述的方法实施例描述了以某种顺序执行的方法步骤的示例方法。然而,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这些事件序列可以以另一顺序发生。此外,一些方法步骤可以并行执行,即使它们已被描述为依次执行。
以相同的方式,应当注意,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功能块划分为特定单元绝不是限制。相反,这些划分仅是示例。本文所述的功能块可以分为两个或更多个单元。以相同的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描述为被实现为两个或更多个单元的功能块可以被实现为单个单元。
因此,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细节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绝不是限制。相反,落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体都旨在被涵盖在其中。

Claims (2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的方法,包括:
配置(121)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
配置(122)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同步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同步精度;以及
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123)至少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123)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专用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频率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的频率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还包括专用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扩展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视(124)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以及
如果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被检测(125),则:
确定(231)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以及
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232)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所述传输基于所确定的同步误差而被补偿。
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其中:
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并且
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同步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同步精度;
所述方法包括: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接收(161)至少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161)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随机接入消息由于待发数据而要被传输时:
确定(162)所述待发数据是否要在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被传输;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待发数据要在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被传输,则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所述网络节点传输(163)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所述网络节点传输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之后:
获得(341)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一同步精度;以及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165)随机接入响应。
11.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80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具有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加载到数据处理单元(820)中并且被适配为在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运行时促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执行。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的布置,所述布置包括:
随机接入配置单元(620),被适配为:
配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以及
配置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随机接入消息从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
所述第二同步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同步精度;以及
发射器(610),被适配为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至少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发射器(610)还被适配为: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专用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频率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包括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通信共享的频率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还包括专用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扩展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随机接入监视器(630),被适配为监视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以及
同步误差确定器(640),被适配为如果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的随机接入消息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被检测,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同步误差;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器(610)还被适配为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输随机接入响应,所述传输基于所确定的同步误差而被补偿。
1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布置,其中:
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当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网络节点具有第一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并且
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第二同步精度时随机接入消息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传输,其中所述第二同步精度低于所述第一同步精度;
所述布置包括:
接收器(710),被适配为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节点接收至少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接收器(710)还被适配为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还包括:
确定器(730),被适配为确定在随机接入消息由于待发数据而要被传输时所述待发数据是否要在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被传输;以及
发射器(710),被适配为如果确定所述待发数据要在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相关联的要求下被传输,则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所述网络节点传输所述随机接入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布置,还包括:
同步器(740),被适配为在所述发射器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上向所述网络节点传输所述随机接入消息的之后,获得相对于所述网络节点的所述第一同步精度,并且
其中所述接收器(710)还被适配为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23.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CN201480082594.3A 2014-10-08 2014-10-08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97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71545 WO2016055103A1 (en) 2014-10-08 2014-10-08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622A true CN106797622A (zh) 2017-05-31
CN106797622B CN106797622B (zh) 2020-05-12

Family

ID=5168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5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97622B (zh) 2014-10-08 2014-10-08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447B2 (zh)
EP (1) EP3205166B1 (zh)
CN (1) CN106797622B (zh)
WO (1) WO2016055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6283B2 (ja) 2015-01-23 2019-07-1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
JP6556950B2 (ja) * 2015-10-30 2019-08-0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信号送信装置、信号受信装置、シンボルタイミング同期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785801B2 (en) * 2017-01-05 2020-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26486A (zh) 2017-11-18 2020-06-02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配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9543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method of base station for random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of terminal for using the random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reof
US20120302254A1 (en) * 2009-12-14 2012-11-2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30336223A1 (en) * 2011-03-09 2013-12-19 Rui Huang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733718A (zh) * 2011-08-1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8256B4 (de) 2000-08-04 2007-03-22 Siemens Ag Zugriffsverfahren i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mit unterschiedlichen Leistungsklass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US8000305B2 (en) 2006-01-17 2011-08-16 Motorola Mobility, Inc. Preamble sequencing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805910A (en) 2006-06-19 2008-01-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27700B (zh) 2008-03-05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反向接入信道rach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US8976763B2 (en) 2009-12-21 2015-03-10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on guaranteed time slots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ime-critical data in IEEE 802.15.4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O2011136508A2 (en) 2010-04-27 2011-11-03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589558B2 (ja) 2010-05-26 2014-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2031389A1 (en) 2010-09-08 2012-03-15 Nokia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i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GB2484921B (en) * 2010-10-25 2014-10-08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9439209B2 (en) 2011-09-30 2016-09-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lection between random access and dedicated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US9480000B2 (en) 2012-04-17 2016-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US9461926B2 (en) 2012-10-01 2016-10-04 Abb Research Ltd Packet prioritizing in an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
CN109327822B (zh) * 2012-10-05 2022-10-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增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GB2509070B (en) 2012-12-19 2018-04-11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40241272A1 (en) 2013-02-25 2014-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ace between low power node and macro cell to enable decoupled uplink and down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2254A1 (en) * 2009-12-14 2012-11-2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20099543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method of base station for random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of terminal for using the random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reof
US20130336223A1 (en) * 2011-03-09 2013-12-19 Rui Huang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733718A (zh) * 2011-08-19 2014-04-16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49447B2 (en) 2019-07-09
EP3205166B1 (en) 2019-05-22
CN106797622B (zh) 2020-05-12
WO2016055103A1 (en) 2016-04-14
US20170257891A1 (en) 2017-09-07
EP3205166A1 (en)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7162B2 (ja) マルチアクセス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用のアップリンクタイミング同期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
RU2419995C2 (ru)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заключения о применимости параметр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EP3100586B1 (en) Redundant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US20180121688A1 (en) Transaction scheduling system for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28552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t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imer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US2006009290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2326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chedu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s without collision
EP29234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6797622A (zh) 随机接入通道配置
WO2016166404A1 (en) Wireless device ranging
US20100329221A1 (en) Transmission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20130034037A1 (en) Method for reduced resource usage in system synchronization, data delivery and asynchronous real-time 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multiple low complexity terminals
WO2016055104A1 (en)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Bhandari et al. Prioritiz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for event critical applications in wireless IoT networks
CN111432494A (zh) 一种时隙自动分配方法及装置
KR20090019901A (ko) 이동국 장치 및 기지국 장치 그리고 상향링크의 유저간 동기방법
JP360277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CN116170875B (zh) 一种基于动态时隙分配的uwb定位方法
CN115150909B (zh)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473626B (zh)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用户测距方法及系统
JP2004072482A (ja) 無線通信方法
JPH0927986A (ja) デジタル移動通信無線基地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