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601A -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601A
CN106797601A CN201580054429.1A CN201580054429A CN106797601A CN 106797601 A CN106797601 A CN 106797601A CN 201580054429 A CN201580054429 A CN 201580054429A CN 106797601 A CN106797601 A CN 106797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path
data
dis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44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达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7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本发明用于路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量日益增加,为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快的传输效率,在有限的时频资源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数据传输效率就成了关键问题。D2D ProSe(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设备直连通信临近服务)复用小区资源,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容量。
现有技术中,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D2D场景为例,D2D系统中是终端设备进行直接通信,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因此设备移动性较大,信道情况变化较快,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送器及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发送器及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 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述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所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 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三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送器及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发送器及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 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路径发现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路径发现单元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路径选择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当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述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路径选择单元确定的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加扰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所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时,则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 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三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路径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路径选择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路径信 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述时 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所述第一扰 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则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包括:
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
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 个。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第三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三设备;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径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径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等。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为用户设备(英文全称:User Equipment,英文简称:UE)。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是用来区分,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是用于限定。
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10,包括第一设备101、第二设备102、第三设备103、第四设备104、第五设备105、及基站106,优选的,应用于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直连通信)场景中,第一设备101、第二设备102、第三设备103、第四设备104、第五设备105均为用户设备。可选的,在一次信息传输 的过程中,第一设备101、第四设备104和第五设备105可以是中继设备,可以执行相同的方法,例如以下图2和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和信息传输方法,第二设备102可以是信息传输的起始设备,第三设备103为信息传输的目的设备,当然,第三设备103也可以通过第一设备101向第二设备102传输信息。此处只是举例说明,第一设备101、第二设备102、第三设备103、第四设备104、第五设备105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五个设备都可以作为目的设备、中继设备或起始设备,当然,该无线网络系统也可以包含更多的用户设备及其他设备,对此,本发明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径选择方法,优选的,应用于D2D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选择方法可以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参照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
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优选的,该第一发现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一设备101,第二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二设备102,是发送第一发现信息的源设备,第三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三设备103,第一发现信息的目的设备,第一设备可以是中继设备。可选的,当第二设备要向第三设备以单播的形式发送信息时,可以发送第一发现信息并携带第二设备的ID与第三设备的ID。或者,可选的,当第二设备要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信息时,或者第二设备为了让其他设备发现自己时,第二设备可以发送第一发现信息并只携带第二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将第一发现信息多次发送。
202、第一设备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第一设备的ID时,第一设备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如果第一发现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的ID,说明第一设备已经转发过第一发现信息,不需要再转发,或者,对于其他发现信息,如果发现信息中携带的目的设备的ID为第一设备的ID,则第一设备不需要转发该条发现信息。
以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10为例,当第二设备102需要和第三设备103以单播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二设备102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一条或多条发现信息,该发现信息携带第二设备102的ID及第三设备103的ID,或者第二设备要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信息时,为了让其他设备发现自己,第二设备可以发送一条或多条第一发现信息并只携带第二设备的ID。第一设备101、第四设备104和第五设备105可以直接接收到第二设备102发送的发现信息,或者,通过其他设备转发接收到第二设备102发送的发现信息,此处,以三个设备依次接收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第四设备104接收到发现信息之后,确定该发现信息中没有第四设备104自己的ID,则在发现信息中添加第四设备104的ID,然后继续广播该发现信息,第一设备101接收到第四设备104广播的发现信息之后,确定该发现信息中没有自己的ID,则在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101的ID,并继续广播该发现信息,第五设备105同理,直到第三设备103接收到该广播信息,就可以根据发现信息中包含的各个设备的ID确定传输路径。
可选的,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当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第一设备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第一发现信息。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是为了避免发现信息在无线网络系统中转发的时间太长,浪费了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网络拥塞。
优选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 息时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可选的,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个。MCS信息可以是MCS级别。
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均可以是基站分配或设备自行配置的。第一设备的ID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Proximity Service,设备临近服务)ID,第一设备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ID包括第二设备的ProSe ID,第二设备的C-RNTI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ID包括第三设备的ProSe ID,第三设备的C-RNTI中的至少一个。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于图2所示的路径选择方法,在图1所示的路径选择方法之后执行,参照图3所示,包括:
301、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一路径信息。
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具体的可选的,结合步骤101中的描述,当第二设备要向第三设备发送信息时,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含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与第三设备的ID。或者,可选的,当第二设备要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信息时,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只包含第一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第一设备或由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路径信息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以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10为例,当第二设备102发送第一 发现信息,按照第二设备102-第四设备104-第一设备101-第五设备105-第三设备103的顺序传输时,则当第三设备103确定第一路径信息之后,可以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106,由基站106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第二设备102、第四设备104、第一设备101及第五设备105;或者,第三设备103确定第一路径信息之后,可以将第一路径信息按照接收时相反的顺序依次传输,第三设备103将第一路径信息传输至第五设备105,第五设备105存储第一路径信息并将第一路径信息转发至第一设备101,第一设备101存储第一路径信息并将第一路径信息转发至第四设备104,第四设备104存储第一路径信息并将第一路径信息转发至第二设备102。
优选的,第一路径信息中各个中继设备的ID按照第二设备至第三设备的传输路径中的顺序依次排列,或者按照第三设备至第二设备的传输路径中的顺序依次排列,例如,以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为例,第一路径信息可以依次包含第二设备102的ID、第四设备104的ID、第一设备101的ID、第五设备105的ID及第三设备103ID,可选的,可以利用频率域区分各个中继设备的ID顺序,或者利用时间域区分各个中继设备的ID顺序,或者利用逻辑域区分各个中继设备的ID顺序,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当第一设备存储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第一设备可以删除第一路径信息。或者,当目的设备与起始设备完成信息传输后,可以向中继设备发送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第一路径信息,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删除指令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302、第一设备接收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
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数据以广播的形式传输,则数据的指示信 息可以不包含目的设备的ID,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
303、第一设备根据数据的指示信息及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数据是单向传输,则可以只根据第一路径信息确定传输路径,若数据是双向传输,第一路径信息只能确定数据传输的路线却不能确定传输方向,则需要根据数据的指示信息及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但是,第一设备可能存有多个路径信息,此时,需要根据数据的指示信息确定出第一路径信息。
以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为例,当第二设备102通过第四设备104、第一设备101及第五设备105向第三设备103传输数据时。如果第二设备102向第三设备103以广播的方式传输数据,则第一设备101根据数据的指示信息中包含的第二设备的ID在至少一个路径信息中查找到第一路径信息,并根据第一路径信息传输数据。如果第二设备102与第三设备103之间双向传输数据时,第一设备101根据数据的指示信息中包含的第二设备的ID或第三设备的ID在至少一个路径信息中查找到第一路径信息,并根据目的设备的ID与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向。如果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103,则传输路径为第一设备101-第五设备105-第三设备103;如果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102,则传输路径为第一设备101-第四设备104-第二设备102。
304、第一设备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扰码序列对数据和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
另外,可选的,数据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含路径信息标识,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包含路径信息,如果数据的指示信息包括路径信息标识,则证明数据中包含路径信息,则第一设备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如果数据的指示信息中不包括路径信 息标识,则第一设备不需要对数据进行解码,直接转发数据即可。优选的,该路径信息标识可以是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1比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选择方法,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结合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对应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的目的设备,优选的,应用于D2D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选择方法可以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参照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401、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
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第二设备可以是信息传输的起始设备。
结合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201中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设备要以单播的形式向第三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发送第一发现信息并携带第二设备的ID与第三设备的ID,此时,第三设备接收到的发现信息携带第二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及至少一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可选的,当第二设备要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信息时,第二设备可以发送第一发现信息并只携带第二设备的ID,此时,第三设备接收到的发现信息携带第二设备的ID及至少一个中继设备的ID。
以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10为例,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描述,当第二设备102需要和第三设备103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二设备102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一条或多条发现信息,第一设备 101、第四设备104、第五设备105可能直接接收到第二设备102发送的发现信息,也可能接收到其他设备转发的发现信息。例如,发现信息经第四设备104、第一设备101转发传输至第三设备103,发现信息经第五设备105转发传输至第三设备103,此时,第三设备103接收到两条同源的发现信息,且目的设备均为第三设备,则第三设备103与第二设备102之间就产生了两条路径,分别为:
第二设备102-第四设备104-第一设备101-第三设备103;
第二设备102-第五设备105-第三设备103;
第三设备103可以在两条路径中选择一条进行数据传输,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402、第三设备在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
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
结合步骤401中的描述,当第二设备以单播的形式向第三设备发送信息时,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当第二设备以广播的形式向第三设备发送信息时,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只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
可选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三设备可以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或者所述第三设备可以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经历中继设备路径最短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或者,可选的,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第三设备可以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
其中,可选的,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的,该MCS信息可以是MCS级别。
可选的,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403、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结合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301中的描述,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均可以是基站分配或设备自行配置的。第一设备的ID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第一设备的C-RNTI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ID包括第二设备的ProSe ID,第二设备的C-RNTI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设备的ID包括第三设备的ProSe ID,第三设备的C-RNTI中的至少一个。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选择方法,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在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发送第一路径信息,因为接收到的发现信息中包含各个中继设备的ID,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参照图5所示,该第一设备50包括:接收单元501、路径发现单元502及发送单元503。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 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路径发现单元502,用于在接收单元501接收的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发送单元503,用于发送路径发现单元502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
可选的,路径发现单元502,还用于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优选的,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路径发现单元502,还用于当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第一设备的ID时,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此时,路径发现单元502,还用于当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第一设备的ID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5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信息传输方法,该第一设备50还可以包括:路径选择单元504、加扰单元505。
可选的,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第一路径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路径选择单元504,用于存储接收单元501接收的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第一设备或由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第一设备。
发送单元503,还用于当第一路径信息由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第一设备时,根据第一路径信息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可选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路径选择单元504,还用于当存储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中,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删除指令,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路径选择单元504,还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01接收的删除指令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路径选择单元504,还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01接收的数据的指示信息及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发送单元503,还用于根据路径选择单元504确定的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可选的,路径选择单元504,还用于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或者可选的,加扰单元505,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第一扰码序列对数据和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可选的,路径选择单元504,还用于当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时,则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三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参照图6所示,该第三设备60包括:接收单元601、路径选择单元602及发送单元603。
其中,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路径选择单元602,用于在接收单元601接收的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
发送单元603,用于发送路径选择单元602生成的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路径选择单元602,还用于将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
或者,可选的,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路径选择单元602,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
优选的,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发送单元603,还用于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可选的,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可选的,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第三设备的ID可以包括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在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发送第一路径信息,因为接收到的发现信息中包含各个中继设备的ID,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参照图7所示,该第一设备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总线703、发送器704和接收器705,该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发送器704和接收器705通过总线703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总线703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等。该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 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
存储器702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
该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只读光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这些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
处理器7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701(Central Proce 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接收器705,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处理器701,用于在接收器705接收的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发送器704,用于发送处理器701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优选的,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当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第一设备的ID时,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一发现信息包括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此时,处理器701,还用于当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
可选的,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第一设备的ID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70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的,接收器705,还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一路径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处理器701,还用于存储接收器705接收的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第一设备或由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第一设备。
发送器704,还用于当第一路径信息由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第一设备时,根据第一路径信息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可选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处理器701,还用于当存储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中,接收器705,还用于接收删除指 令,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接收器705接收的删除指令删除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接收器705,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接收器705接收的数据的指示信息及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发送器704,还用于根据处理器701确定的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及数据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或者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第一扰码序列对数据和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数据的传输路径中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当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时,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三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参照图8所示,该第三设备8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 总线803、发送器804和接收器805,该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发送器804和接收器805通过总线803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总线803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等。该总线8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
存储器802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
该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只读光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这些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
处理器8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8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接收器805,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处理器801,用于在接收器805接收的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 息,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第三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或者,第一路径信息包含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第二设备的ID。
发送器804,用于发送处理器801生成的第一路径信息。
可选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处理器801,还用于将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
或者,可选的,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处理器801,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
优选的,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发送器804,还用于将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第一路径信息中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可选的,第一路径信息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可选的,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第三设备的ID可以包括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在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发送第一路径信息,因为接收到的发现信息中包含各个中继设备的ID,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2、图3和图4对应的实施例,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用于执行上述图2和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路径选择方法,也可以执行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参照图9所示,该无线网络系统90包括第一设备901、第二设备902和第三设备903。优选的,该第一设备901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一设备101,该第二设备902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二设备102,该第三设备903可以是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第三设备103,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其中,具体的,第一设备901是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三设备903是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三设备。
或者,第一设备901是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设备,第三设备903是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系统,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在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第一设备的ID后的第一发现信息,使得目的设备接收到第一发现信息之后可以自行确定传输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果进行直连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距离较远或信道质量有了较大改变,则两个终端设备将无法进行D2D通信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内存)、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即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专线)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CD(Compact Disc,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DVD碟(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软盘和蓝 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4)

  1.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送器及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发送器及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 述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所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时,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15. 一种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发送器及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发送器及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 [1,M]内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20. 根据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21. 根据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22.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路径发现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路径发现单元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路径选择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当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述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27. 根据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路径选择单元确定的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加扰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所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 息标识时,则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22-3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3. 根据权利要求22-3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34. 根据权利要求22-3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路径发现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35. 根据权利要求22-3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36. 一种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 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路径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路径选择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路径选择单元,还用于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40. 根据权利要求36-3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41. 根据权利要求36-4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42. 根据权利要求36-4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43.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发现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标识ID,或者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第三设备的ID;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并发送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后的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第三设备的ID。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基站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当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由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跳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时,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指示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46. 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存储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间长度超过所述时长信息所指示的有效时间长度,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47. 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48. 根据权利要求44-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路径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包含起始设备的ID和目的设备的ID,或者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只包含起始设备的ID,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三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二设备,或者,所述起始设备为第二设备,所述目的设备为第三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传输所述数据及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
  49.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
  50.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扰码种子生成第一扰码序列,所述第一扰码种子是根据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D生成的;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扰码序列对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扰。
  51.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的指示信息还包括路径信息标识,则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含的路径信息,所述路径信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含路径信息。
  52. 根据权利要求43-5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54. 根据权利要求43-5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当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不包含所述第一设备的ID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55. 根据权利要求43-5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时刻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的有效时段内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ID。
  56. 根据权利要求43-5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一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57.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设备接收M个发现信息,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ID、第二设备的ID及Nm个中继设备的ID或者,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D及所述Nm个中继设备的ID,其中M,Nm为正整数,m为[1,M]内的整数;
    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现信息生成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所述第三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或者,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发现信息中的中继设备的ID及所述第二设备的ID;
    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信息。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包含的中继设备数量最少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59.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第m个发现信息还包括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每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其中,所述Nm个中继设备中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质量,i为[1,Nm]内的整数;
    所述第三设备在所述M个发现信息中确定一个发现信息作为第一发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将包含的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发现信息作为所述第一发现信息。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的信号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号强度、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信噪比以及所述第i个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发现信息时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61. 根据权利要求57-6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
    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发送至基站或发送至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所述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62. 根据权利要求57-6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63. 根据权利要求57-6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的ID是基站分配或所述第三设备自行配置的;
    所述第三设备的ID包括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临近服务ProSe ID,所述第三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身份标识C-RNTI中的至少一个。
  64.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第三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第三设备;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权利要求22-3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权利要求36-42任一项所述的第三设备。
CN201580054429.1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67976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8142 WO2016172983A1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601A true CN10679760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7199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4429.1A Pending CN106797601A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7453B2 (zh)
EP (1) EP3282765B1 (zh)
JP (1) JP6619448B2 (zh)
CN (1) CN106797601A (zh)
WO (1) WO20161729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901A (zh) * 2017-06-12 2017-08-29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跨媒介专网接入路由器
CN114741443A (zh) * 2022-04-24 2022-07-12 吉林大学 一种海底大陆架范围内实时海底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212508A (zh) 2020-06-08 2022-04-01 日商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上層膜形成組成物及相分離圖型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2955A1 (en) * 2003-12-05 2005-06-09 Hwa-Chun L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selection and method for route reconstruction
CN1679359A (zh) * 2002-08-05 2005-10-05 哈里公司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CN101286930A (zh) * 2008-05-30 2008-10-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拥塞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1662811A (zh) * 2009-08-17 2010-03-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可靠路径的分布式路由协议
CN101877900A (zh) * 2009-11-06 2010-11-0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车辆间数据路由方法
CN102387559A (zh) * 2010-09-03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路由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7511B2 (ja) * 2002-02-22 2004-12-08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経路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4282255A (ja) 2003-03-13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JP5103892B2 (ja) * 2006-05-26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先着学習方法、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9341386B2 (en) * 2012-10-23 2016-05-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ular airflow outlet
US10264437B2 (en) 2013-01-16 2019-04-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iscovery signal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US20140211705A1 (en) 2013-01-28 2014-07-31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4105155B (zh) 2013-04-01 2019-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EP2833694A3 (en) 2013-07-29 2015-04-0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la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045194B2 (en) * 2013-08-07 201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91430B2 (en) 2013-09-16 2017-03-07 Blackberry Limited Temporary identifiers and expiration values for discoverable user equipments (UEs)
TWI654863B (zh) * 2013-10-18 2019-03-2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及終端裝置
CN104581613B (zh) * 2013-10-29 2019-07-30 索尼公司 增强用户装置之间的邻近服务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9359A (zh) * 2002-08-05 2005-10-05 哈里公司 多信道移动自组织网络
US20050122955A1 (en) * 2003-12-05 2005-06-09 Hwa-Chun L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selection and method for route reconstruction
CN101286930A (zh) * 2008-05-30 2008-10-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拥塞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1662811A (zh) * 2009-08-17 2010-03-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可靠路径的分布式路由协议
CN101877900A (zh) * 2009-11-06 2010-11-0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车辆间数据路由方法
CN102387559A (zh) * 2010-09-03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路由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D2D communication",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4BIS R1-1343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901A (zh) * 2017-06-12 2017-08-29 杭州快越科技有限公司 跨媒介专网接入路由器
CN114741443A (zh) * 2022-04-24 2022-07-12 吉林大学 一种海底大陆架范围内实时海底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72983A1 (zh) 2016-11-03
EP3282765A1 (en) 2018-02-14
US10477453B2 (en) 2019-11-12
EP3282765A4 (en) 2018-09-05
JP2018519707A (ja) 2018-07-19
EP3282765B1 (en) 2020-12-02
US20180132162A1 (en) 2018-05-10
JP6619448B2 (ja)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621A (zh) 对等体发现协助方法和装置
CN10694172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40211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JP6953519B2 (ja) 通信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03220652B (zh) 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及接入网设备、用户设备
CN103828474A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383609B (zh) 用於點對多點多媒體多重播送服務之傳送和接收控制資訊的方法
CN104754524A (zh) 一种群组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设备及系统
CN105554896A (zh) 在包括持久分配的系统中提高吞吐量的方法
WO2016091185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2021119698A (ja)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CN106797601A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00599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734598A (zh) 一种系统信息变更指示方法、ue、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CN101848056B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170877A1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CN102209356A (zh) 传输终端能力的方法、重定位、系统间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077497A (zh) 用于生成屏蔽序列的系统和方法
CN109874301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6145616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718580A (zh) 链路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1566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76590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82588A (zh) 通信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8201410A1 (zh) 控制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