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4335A -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4335A
CN106794335A CN201580056525.XA CN201580056525A CN106794335A CN 106794335 A CN106794335 A CN 106794335A CN 201580056525 A CN201580056525 A CN 201580056525A CN 106794335 A CN106794335 A CN 106794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der
guide line
guiding catheter
line outlet
radial ar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65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桑格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di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di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dis Corp filed Critical Cordi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300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81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4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4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9/00Dilators with or without means for introducing media, e.g. reme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5/09041Mechanisms for insertion of 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9/00Dilators with or without means for introducing media, e.g. remedies
    • A61M29/02Dilators made of swellabl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025/0183Rapid exchange or monorail cath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护套接入患者血管的扩张器(10),具有:从远端端部(12)延伸到引导线出口(16)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14),和带有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20)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18),以及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22)。第一引导线(42)可以定位在血管中且所述扩张器在所述引导线上前进。引导导管随后可以在所述扩张器上前进。

Description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30日提交的标题为“DEVICE TO ACHIEVE AND USE SHEATHLESSRADIAL ARTERY ACCESS FOR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No. 62/057764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转让给其受让人并通过引用全文引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经皮血管内治疗的医疗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使用桡动脉接入的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技术。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介入性治疗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导管接入患者的脉管系统或其它部位中的治疗区域经皮地完成。尽管许多治疗典型地获得接入通过股动脉,某些接入相关的并发症与所述入口点有关。例如,主CRD5531USNP出血并发症、腹膜后出血、输血、假性动脉瘤、在完成治疗后难于实现止血、延长的固定周期更易于通过经股动脉途径发生。在股动脉中的入口孔越大,越易于发生上述并发症。相应地,可以期望将导管插入其它血管以便减少或避免所述并发症或者以更小直径的入口孔将导管插入股动脉。
用于导管插入的一个合适技术是获得接入通过位于患者手腕中的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导管插入提供许多好处,包括减少出血并发症和更快的离床行走。然而,某些挑战与此种小尺寸血管的导管插入相关。例如,痉挛、疼痛和/或不舒服可能发生。桡动脉导管插入也可以导致医源性的桡动脉阻塞。更进一步地,桡动脉导管插入限制了使用的引导导管的整体直径,在大多数患者中可以限制到6法国尺码(French size),排除了完成一些更复杂的冠状动脉、外围血管内和结构性心脏介入治疗的能力。在经桡动脉导管插入期间,桡动脉痉挛的重要预测物包括更小尺寸的身体质量指数、更小的桡动脉和更大的“护套直径-桡动脉直径指数”。将能够理解的是,痉挛可以导致疼痛、刺激和炎症,降低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成功率。相似地,在经桡动脉导管插入之后,桡动脉阻塞最重要的预测物包括患者的性别(由于女性典型地展现相对更小的血管直径)和使用6法国尺码(或更大)的护套。因此,所有这些挑战来自于桡动脉相对更小的直径和相应增加的由插入装置拉伸、扩张或刺激所述动脉的可能性,所述装置具有大于桡动脉内直径的外直径。
当在导管插入治疗中应用护套时,加剧了这些挑战。由于引导导管被运送通过护套,所述护套必要地必须具有更大的外直径。护套的外直径比相应尺寸的导管平均大0.60毫米。为了处理所述情况,已经尝试开发无护套系统。然而一些方法仍然需要桡动脉护套,因此不是真正的无护套系统。目前可用的无护套系统是昂贵的且通过要求在每次更换引导导管的情况下使用新系统而增加了花费。目前可用的无护套系统还要求与系统一起使用的特定构造的引导导管,并相应地限制了导管尺寸和形状的选择,潜在地防止了操作者使用优选的引导导管形状或设计。
相应地,需要用于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装置和方法,所述经桡动脉导管插入通过避免配置引导导管通过护套的必要性来允许使用增加直径的引导导管。此外,期望在提供无护套接入时易于更换引导导管。更进一步地,期望允许使用选择的任何引导导管,例如任何尺寸、形状和/或制造商的引导导管。如将在下述材料中描述的,本公开满足这些和其它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扩张器,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可以具有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更小的横截面面积。例如,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可以具有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至少小40%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横截面面积可以进一步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至少小50%。
在一个方面,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可以具有半圆柱形的构造,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可以具有圆柱形的构造。
本公开还包括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套件。所述套件可以包括第一扩张器和第二扩张器,所述第一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第二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
在一个方面,第一扩张器的内腔可以具有比第二扩张器的内腔更小的内直径。第一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可以具有与第二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相同的外直径。可替代地,第一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可以具有比第二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更小的外直径。
本公开还包括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提供第一扩张器,第一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将第一引导线定位在患者的血管内;使第一扩张器在第一引导线上前进到血管中而不被插入通过护套;使第一引导导管在第一扩张器上前进和移除第一扩张器。第一扩张器可以在使第一扩张器前进之前被预加载到第一引导导管中。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也可以包括引入第二引导线通过第一引导导管和将第二引导线的远端端部定位在患者中的期望区域,其中第二引导线具有比第一引导线更大的直径。治疗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使用第一引导导管完成。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也可以包括:收回第一引导导管;提供第二扩张器,第二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使第二扩张器在第二引导线上前进到血管中而不被插入通过护套;使第二引导导管在第二扩张器上前进和移除第二扩张器。第二扩张器可以在使第一扩张器前进之前被预加载到第二引导导管中。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第二引导导管完成治疗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个方面,所述血管可以是桡动脉。
附图说明
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从下文和本公开优选实施例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中显而易见,如附图中所示,且其中贯穿附图,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指的是相同部分或元件,且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将在第一引导线上前进用于无护套接入血管的第一扩张器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将在第二引导线上前进用于无护套接入血管的第二扩张器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使用针完成桡动脉接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将第一引导线插入桡动脉中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移除针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在第一扩张器上预加载第一引导导管并使组件前进到桡动脉中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移除第一引导线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在第一扩张器上前进直到远端记号的第一引导导管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移除第一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插入的第二引导线和在第二引导线上前进的第一引导导管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被移除用于更换的第一引导导管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被加载在第二扩张器上的第二引导导管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了被插入到桡动脉中的第二引导导管和第二扩张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开始,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制于具体示例的材料、架构、程序、方法或结构,因为其可以变化。因此,尽管与本文描述内容相似或相同的许多此种选项可以用于本公开的实践或实施例中,在本文中描述优选的材料和方法。
还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旨在限制。
下文陈述的与附图相关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不旨在代表本公开能够在其中实践的仅示例性实施例。贯穿所述描述的术语“示例性”意思是“作为例子、实例或例证”且不应当必要地被理解为比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优选的或有利的。详细描述包括用于提供对说明书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目的的特定细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情况下,熟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避免遮掩本文呈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新颖性。
仅为了方便和清楚的目的,方向术语,例如上部、下部、左、右、上、下、上面、上方、下面、下方、后面、后部和前部可以关于附图使用。这些和相似的方向术语不应当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
最后,如在所述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这个”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内容另有清晰指示。
如上所述,由于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相比股动脉途径提供显著的好处。通过应用本公开的技术,当将引导导管引入到患者的血管(例如桡动脉)中时,可以避免使用护套。由于不要求护套,可以应用相应更大直径的引导导管。对于大多数冠状动脉介入,要求6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当中值桡动脉直径的范围在不同种族人群中从1.9mm到2.5mm时,传统使用2.5mm接入(6法国尺码护套)更易于导致上述问题。
虽然护套起初设计用于股动脉接入,动脉(例如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在解剖和生理学上的差异可以排除应用护套用于接入的需要。因此,无护套接入到动脉中可以用于完成每个导管插入任务并可以允许使用具有比当使用单独的护套尺寸时将要求的外直径显著更小的外直径的引导导管。例如,使用引导导管而不是护套进入可以使用相应法国尺码的更小的总体直径(例如0.5mm或更小)完成。继而,这降低了拉伸或扩张动脉的可能性,且同样地可以减少刺激、炎症、疼痛和/或医源性动脉阻塞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应用这些技术减小在任何导管插入治疗中的入口尺寸,包括用于经桡动脉、经肱动脉、经股动脉和经足背动脉接入以及其它的入口尺寸。
本公开的技术允许经桡动脉接入,例如,同时完全避免使用护套的需求并因此是真正的无护套接入,所述无护套接入可以用于诊断以及各种各样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围治疗。尤其,这些技术对于要求的各自导管尺寸在每个患者中以更小尺寸的穿刺部(孔)工作。大多数诊断和许多介入治疗可以由具有无护套接入的1.67mm(5法国尺码)引导导管完成,且如果要求,相同的接入可以扩张到更大尺寸,例如2.00mm(6法国尺码)或2.32mm(7法国尺码)引导导管。即使对于此种增加的尺寸,避免使用相应更大的护套,以便在每个治疗中减小桡动脉接入尺寸并因此减小或甚至消除桡动脉接入的限制(例如痉挛、疼痛、损伤、桡动脉阻塞)和无法完成复杂介入的能力。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解决与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相关的所有上述问题。
为了帮助示出本公开的方面,在图1中以正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桡动脉接入扩张器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所示,第一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是具有锥形远端端部12的细长构件,外直径在远端部分14增加到最大外直径。可以选择最大外直径以便与将使用的引导导管的内直径紧密相符。所述直径可以贯穿远端部分14恒定,直到第一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在引导线出口16处过渡到减小的外形。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的近端部分18从引导线出口16延伸到近端端部20。引导线内腔22从远端端部12(如插入细节A的透视图中所示)延伸到引导线出口16(如插入细节B的透视图中所示)。引导线内腔22可以沿着其长度展现出恒定的内直径,且可以被定尺寸以便与将与第一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一起使用的第一引导线的外直径紧密相符。插入细节B还示出了第一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从其最大外直径到减小外形的过渡部。在所述实施例中,远端部分14具有与最大外直径对应的圆柱形构造,而近端部分18具有半圆柱形构造。然而,也可以如期望地应用其它形状和构造。将会理解,与远端部分14的最大外直径相比,近端部分18的减小外形具有更小的横截面面积的材料。在一个方面,更小的横截面面积可以代表在大约40-60%范围内(例如大约50%)的减小。由于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18代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整个长度的显著比例,其可以与引导导管产生更少的摩擦,从而利于引导导管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上前进。
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可以通过使用第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完成引导导管的更换,如图2中所示。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整体设计类似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所以许多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描绘。例如,第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也是具有锥形远端端部12的细长构件,在远端部分14处具有最大外直径。尤其,所述最大外直径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两者可以是相同的,从而具有相同内直径的引导导管可以易于更换。第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也在引导线出口16处过渡到减小外形,具有延伸到近端端部20的近端部分18。显著地,从远端端部12(如插入细节A的透视图中所示)延伸到引导线出口16(如插入细节B的透视图中所示)的引导线内腔32可以沿着其长度展现出恒定的内直径,且可以被定尺寸以便与第二引导线的外直径紧密相符,从而第二引导线具有比第一引导线更大的直径。也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类似,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远端部分14具有与最大外直径对应的圆柱形构造,而近端部分18具有半圆柱形构造,但是可以应用其它构造,从而与远端部分14的最大外直径相比,近端部分18的减小外形具有更小的横截面面积的材料。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情况下,更小的横截面面积也可以代表在大约40-60%范围内(例如大约50%)的减小。
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两者可以由具有期望特征的任何合适的聚合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尼龙(聚酰胺)、尿烷、聚丙烯以及聚酰胺共聚物例如聚醚嵌段酰胺(PEBAX)或者其它。此外,也可以如期望地选择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相对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两者可以具有大约130cm的总体长度,从而当被预加载用于引入到血管中时,从引导导管的近端端部延伸大约10-20cm。通过所述构造,在引入和前进期间可以操纵引导导管和扩张器两者的近端端部。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长度的合适范围大约是130到140cm,且可以是根据治疗和/或被接入的动脉的如期望的其它长度。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最大外直径可以与在治疗中使用的引导导管的内直径对应。例如,对于6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最大外直径可以是大约1.80mm,对于其它尺寸相应调整。也可以基于在更换过程中使用的第一和第二引导线的直径选择内腔22和32的内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的内腔22可以具有与0.021”(0.58mm)引导线对应的直径,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内腔32可以具有与0.035”(0.88mm)引导线对应的直径,尽管可以如期望地应用具有其它直径的不同引导线。
到引导线出口16的距离可以对期望应用定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两者可以相同。例如,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的从远端端部12到引导线出口的距离(如图1中的D1所示)可以是大约30cm,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的从远端端部12到引导线出口的距离(如图2中的D1所示)也可以是大约30cm。根据治疗和/或被接入的血管,可以如期望地调整这些距离。用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的D1的示例性范围是15cm到35cm。将会理解,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相对于将完成治疗的位置可能仅前进相对短的距离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20到40cm的范围内。例如,引导线出口16可以留在患者身体外侧。因此,引导线出口16可以被定位成与近端端部20相比相对更靠近远端端部12。由于扩张器的外直径与引导导管的内直径紧密相符,在最大外直径部分14和引导导管的外直径之间的形成相对平滑、防损伤的过渡部,从而利于引导导管在扩张器上前进。一旦引导导管已经合适地前进,例如从而其远端端部邻近锥形远端端部12和最大外直径部分14之间的连接部,可以移除扩张器。在一个方面,这可以与记号34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指示物和相对于引导导管的近端端部的任何合适参考点之间的靠近相对应。锥形远端端部12的长度可以大约是4cm,以便提供皮肤平滑的过渡部或扩张、皮下组织和动脉壁。如果期望,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两者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具有亲水涂层,以利于引入和前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以及当引导导管在扩张器上前进时减少摩擦。在一个方面,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的锥形远端端部12和近端部分14可以具有亲水涂层。
此外,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在距远端端部12合适的距离处可形成一个或记号34的特征,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如图1中的D2所示,对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如图2中的D2所示。记号34可以定位在93cm和103cm其中之一或两者的距离D2处,或者定位在如期望的其它合适位置处。
在图3-13中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应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用于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合适技术,如果期望,包括更换引导导管。在下述材料中,所述技术在特定引导导管和引导线尺寸的情况下在提供经桡动脉接入时被描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所述技术可以被扩展成覆盖其它尺寸的引导导管和引导线的使用并可以用于接入患者的其它血管。
从图3开始,经桡动脉接入根据操作者选择由触诊或超声引导完成。桡动脉(RA)使用21号针40穿刺。前部或后部穿刺可以分别通过使用裸针或静脉内接入针完成。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一旦见到脉动性血流,0.021英寸的引导线42被插入桡动脉中,如图4所示。引导线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大约40cm,尽管可以如期望地使用不同长度和直径。当固定引导线42在桡动脉内腔中且完成止血时,移除针40,如图5所示。如指出的,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具有与旨在使用的引导导管的内直径相似的外直径(例如,对于6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的最大外直径是1.80mm),且是大约130cm长。
操作者选择的引导导管44将被预加载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上,所述引导导管随后可以在引导线42上前进到桡动脉中,如图6所示。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前进第一个30cm之后,引导线42将从引导线出口16离开。引导线42随后可以被移除,如图7所示,引导导管44随后可以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上前进到桡动脉中,如图8所示。合适的远端记号(例如记号34)可以帮助指示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在脉管系统中的相对位置。锥形亲水引导导管44可以用来利于进入桡动脉。将会理解,由于引导导管44的内直径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的最大外直径在尺寸上的相似性,实现平滑过渡部。在引导导管前进大约25-30cm之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可以被移除,如图9所示。接下来,与目前的标准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类似,0.035英寸引导线46可以被插入通过引导导管44,并前进到与执行的治疗对应的区域。引导线46可以具有如所示的J形构造并可以具有大约260cm的长度,尽管可以如期望地使用不同长度和直径。同样根据执行的治疗,引导导管44在引导线46上前进到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或其它位置中,用于执行预期的治疗。
如果操作者需要使用不同形状或更大尺寸的引导导管,引导线46可以保持在其前进的位置中,或者如果已经被移除,其可以再次前进通过引导导管44。引导导管44随后可以被移除,如图11所示,并通过在手腕上施加轻柔的压力完成止血。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被预加载到新的引导导管48中并在引导线46上被穿线到合适的位置。如指出的,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具有与引导线46对应的内腔32,如果引导导管48尺寸相同,所述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可以具有与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相同的最大外直径,或者如果引导导管48尺寸更大,所述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可以具有对应的更大最大外直径,以便与引导导管48的内直径紧密相符。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和引导导管48随后可以前进到桡动脉中并在引导线46上前进到治疗区域,如图12所示。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随后可以被移除,如图13所示,以便允许引导导管48被用来继续所述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所述引导导管被移除,与专利止血的目前实践类似,可以应用桡动脉止血带。
从上述描述将理解的是,使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和桡动脉接入扩张器30其中之一或两者接入桡动脉可以使用与具有护套的传统进入相比至少0.5mm的更小孔和到桡动脉中的更小侵入来完成。例如,6法国尺码的护套将会在桡动脉上导致2.61mm的穿刺部,而使用桡动脉接入扩张器10,桡动脉穿刺部和将被插入动脉中的装置的最大直径可以减小到大约2.00mm。通过所述方式,大多数或所有患者将能够忍受使用6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具有显著更少的创伤。此外,7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外直径2.3mm)可以用于更大比例的患者,从而可以执行更加复杂的冠状动脉治疗和外围治疗。在其它治疗中,可以应用5法国尺码的引导导管。不管所述引导导管的尺寸,与使用护套的接入相比,要求更小的孔并避免/减小桡动脉的扩张和/或刺激将减小或消除痉挛、疼痛、炎症和阻塞,并允许成功的经桡动脉导管插入。如指出的,本公开的技术允许操作者使用任何形状或尺寸的任何制造商的任何引导导管,并允许操作者根据需要多次更换引导导管而没有额外的花费(设备)。由于所述技术提供了真正的无护套接入且不要求任何桡动脉护套,除了减少治疗的侵入性之外,可以实现大量的花费节省。
已经参考本发明目前公开的实施例呈现了上述描述。本发明涉及领域和技术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在不有意偏离本发明原则、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实践所描述结构中的修改和改变。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附图不必要按照比例。相应地,上述描述不应该被解读为仅涉及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确切结构,而应该被解读为与具有其最完全和合理范围的所附权利要求一致并作为其支持。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扩张器,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中,所述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具有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更小的横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器,其中,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具有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至少小40%的横截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张器,其中,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具有比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至少小50%的横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中,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具有半圆柱形的构造,最大直径的远端部分可以具有圆柱形的构造。
6. 一种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套件,包括:
第一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和
第二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件,其中,第一扩张器的内腔具有比第二扩张器的内腔更小的内直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件,其中,第一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具有与第二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相同的外直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件,其中,第一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具有比第二扩张器的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更小的外直径。
10.一种用于获得接入患者血管的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扩张器,第一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
将第一引导线定位在患者的血管内;
使第一扩张器在第一引导线上前进到血管中而不被插入通过护套;
使第一引导导管在第一扩张器上前进;和
移除第一扩张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使第一扩张器前进之前将第一扩张器预加载到第一引导导管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引入第二引导线通过第一引导导管和将第二引导线的远端端部定位在患者中的期望区域,其中,第二引导线具有比第一引导线更大的直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第一引导导管执行治疗的至少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收回第一引导导管;
提供第二扩张器,第二扩张器具有带有近端和远端端部的细长本体、从远端端部延伸到引导线出口且具有最大外直径的远端部分、从引导线出口延伸到近端端部且具有减小外形的近端部分和在远端端部和引导线出口之间延伸的内腔;
使第二扩张器在第二引导线上前进到血管中而不被插入通过护套;
使第二引导导管在第二扩张器上前进;和
移除第二扩张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使第一扩张器前进之前将第二扩张器预加载到第二引导导管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第二引导导管执行治疗的至少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管是桡动脉。
CN201580056525.XA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794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342.4A CN116328164A (zh)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57764P 2014-09-30 2014-09-30
US62/057764 2014-09-30
PCT/US2015/052866 WO2016053993A1 (en) 2014-09-30 2015-09-29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eathless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0342.4A Division CN116328164A (zh)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4335A true CN106794335A (zh) 2017-05-31

Family

ID=5433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6525.XA Pending CN106794335A (zh)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10300342.4A Pending CN116328164A (zh)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0342.4A Pending CN116328164A (zh) 2014-09-30 2015-09-29 用于无护套经桡动脉导管插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765837B2 (zh)
EP (1) EP3200862A1 (zh)
JP (3) JP6944872B2 (zh)
CN (2) CN106794335A (zh)
AU (3) AU2015324033B2 (zh)
CA (1) CA2962930C (zh)
MX (1) MX2017004004A (zh)
WO (1) WO2016053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3253B (zh) * 2016-03-30 2021-11-16 卡迪纳尔健康515瑞士有限公司 用于无护套导管插入的快速更换扩张器
CN114917455A (zh) * 2021-07-20 2022-08-19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导引导管内芯及无鞘导引导管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6344A (en) * 1994-05-03 1996-03-05 Kanesaka; Nozomu Dilator for a ballon catheter
US20030163117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atheter
US20060247755A1 (en) * 2005-04-20 2006-11-02 Dharmendra Pal Internal joint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internal joint
US20070083252A1 (en) * 2005-09-27 2007-04-12 Mcdonald Michael B Method for placing a stent through a constricted lumen, and medical device
US20070191810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Wilson-Cook Medical Inc. Catheter aperture with attachable structure
US20080228169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Schatz Richard A Over-the-wire catheter with lateral access
CN202052191U (zh) * 2011-03-18 2011-11-30 罗洪波 经皮肾通道扩张器套件
US20140052097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Guide extension catheter
US20140107681A1 (en) * 2006-02-22 2014-04-17 Baylis Medical Company Inc. Guide-Wire Dilation Device for Facilitation of Lesion Crossing
US20150133865A1 (en) * 2012-03-27 2015-05-14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Introduc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5535A (en) 1991-06-11 1992-08-04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system with catheter and guidewire exchange
US5492530A (en) 1994-02-07 1996-02-20 Cathco, Inc.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coronary arteries from the radial or brachial artery in the arm
US6193686B1 (en) * 1999-06-30 2001-02-27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with enhanced flexibility
AU2003278858A1 (en) * 2002-09-20 2004-04-08 Flowmed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drug infusion via an intraaortic flow diverter delivery catheter
AU2003286740A1 (en) * 2002-10-29 2004-05-25 James C. Peacock Iii Embolic filter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211087B2 (en) * 2003-07-31 2012-07-03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Distal wire stop
WO2005011790A1 (en) 2003-07-31 2005-02-10 Wilson-Cook Medical Inc. System for introducing multiple medical devices
US20060217664A1 (en) 2004-11-15 2006-09-28 Hattler Brack G Telescoping vascular dilator
WO2006113912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Cook Incorporated Melt-bonded joint for medical devices
US20060247672A1 (en) * 2005-04-27 2006-11-02 Vidlund Robert M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ericardial access
US9597172B2 (en) * 2007-09-28 2017-03-2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Retrieval catheter
US8057430B2 (en) 2009-02-20 2011-11-1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Catheter with skived tubular member
JP2012085816A (ja) * 2010-10-19 2012-05-10 Asahi Intecc Co Ltd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US8747428B2 (en) 2012-01-12 2014-06-10 Fischell Innovations, Llc Carotid sheath with entry and tracking rapid exchange dilators and method of use
US9649035B2 (en) 2012-04-19 2017-05-16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rtery
US20130317438A1 (en) 2012-05-25 2013-11-28 Arstasis, Inc. Vascular access configuration
JP2014136114A (ja) * 2013-01-18 2014-07-28 Terumo Corp 動脈用シースイントロデューサ
WO2014152191A1 (en) 2013-03-15 2014-09-25 Qxmedical, Llc Boosting catheter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AU2014311441A1 (en) 2013-08-26 2016-03-10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Sheathless guide, rapid exchange dila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50066118A1 (en) 2013-08-28 2015-03-05 Medtronic Ardian Luxembourg S.A.R.L. Intravascular Neuromodulation Device Having a Spiral Track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241699B1 (en) 2014-09-04 2016-01-26 Silk Road Medical,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carotid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6344A (en) * 1994-05-03 1996-03-05 Kanesaka; Nozomu Dilator for a ballon catheter
US20030163117A1 (en) * 2002-02-27 2003-08-28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atheter
US20060247755A1 (en) * 2005-04-20 2006-11-02 Dharmendra Pal Internal joint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internal joint
US20070083252A1 (en) * 2005-09-27 2007-04-12 Mcdonald Michael B Method for placing a stent through a constricted lumen, and medical device
US20070191810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Wilson-Cook Medical Inc. Catheter aperture with attachable structure
US20140107681A1 (en) * 2006-02-22 2014-04-17 Baylis Medical Company Inc. Guide-Wire Dilation Device for Facilitation of Lesion Crossing
US20080228169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Schatz Richard A Over-the-wire catheter with lateral access
CN202052191U (zh) * 2011-03-18 2011-11-30 罗洪波 经皮肾通道扩张器套件
US20150133865A1 (en) * 2012-03-27 2015-05-14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Introducer
US20140052097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Guide extension cath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00629B2 (en) 2023-10-05
JP7005661B2 (ja) 2022-01-21
CN116328164A (zh) 2023-06-27
AU2015324033B2 (en) 2019-10-03
AU2019283880A1 (en) 2020-01-23
CA2962930A1 (en) 2016-04-07
AU2019283880B2 (en) 2021-11-04
MX2017004004A (es) 2017-10-12
CA2962930C (en) 2023-03-14
US11426561B2 (en) 2022-08-30
JP2020096855A (ja) 2020-06-25
AU2015324033A1 (en) 2017-05-04
AU2022200629A1 (en) 2022-02-24
WO2016053993A1 (en) 2016-04-07
US20200038636A1 (en) 2020-02-06
JP6944872B2 (ja) 2021-10-06
US10765837B2 (en) 2020-09-08
US20160089516A1 (en) 2016-03-31
JP2022050524A (ja) 2022-03-30
JP2017534339A (ja) 2017-11-24
EP3200862A1 (en) 2017-08-09
JP7326504B2 (ja)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4889B (zh) 用于经颈动脉进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9826B (zh) 用于密封到血管的通路的护套
US4033331A (en) Cardiac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12011635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mall vessel access
CN106659877B (zh) 用于密封到血管的通路的护套
CN108472148A (zh) 经导管插入系统
WO2003002181A2 (en) Catheter introducer having an expandable tip
CN107847714A (zh) 穿刺系统
US1032193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ascular access
BR112014017341B1 (pt) cateter guia e sistema de implante de endoprótese ramificada
CN107106813A (zh) 自锚固式导管及使用方法
JP2016518204A (ja) 血管閉鎖装置及び血管閉鎖装置を位置決めする方法
JP7326504B2 (ja) シースレス経橈骨動脈カテーテル法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5833413A (zh) 一种新型外周血管介入交换鞘
RU2729727C2 (ru) Дилататор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сосудам пациента
CN117479973A (zh) 供冠状窦使用的螺旋形成球囊
JP2021072889A (ja) 拡張器
WO2019236994A1 (en) Bidirectional sheath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