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2503A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2503A
CN106792503A CN201611028891.7A CN201611028891A CN106792503A CN 106792503 A CN106792503 A CN 106792503A CN 201611028891 A CN201611028891 A CN 201611028891A CN 106792503 A CN106792503 A CN 106792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ing signal
terminal
unit
remote radio
base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8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88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2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定位终端位置的精度,包括: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控制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使得基带单元可确定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从而可基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使得定位精度达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的,因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的定位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定位技术的应用蓬勃发展,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导航服务、位置推送、关联搜索以及大数据行为等,目前定位技术有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该技术是终端通过接收参考源的信号,把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参考源所在的位置当成是移动终端的所在位置,从而实现定位。由于这种定位技术实现方法简单,因而被广泛的应用。
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在新型室内分布系统这种应用场景下,仍存在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原因是:对于新型室内分布系统,一个小区由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协同覆盖以提升小区覆盖面积,且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的定位信号通过叠加后回传给基带单元解调,这样就会由于定位信号叠加导致信号源头无法识别,因而无法定位到具体的射频拉远单元的位置。
因此,目前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存在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定位终端位置的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包括:
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基带单元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所述基带单元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可选地,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带单元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可选地,所述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带单元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
可选地,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所述基带单元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基带单元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带单元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解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可选地,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可选地,所述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解析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控制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使得基带单元可确定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从而可基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使得定位精度达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的,因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室分系统网络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详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基带单元通过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然后基带单元对每个定位信号分别解析,最终根据解析得到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将终端定位的精度提升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因而提高了终端定位的精度和准确度。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分系统网络拓扑图,其中一个小区下设置有一个基带单元,该基带单元与一个或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建立连接关系,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终端为UE0为例进行说明)在小区下,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可以被所有的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并由射频拉远单元发送至基带单元,基带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进行解析,以得到终端的具体位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由基带单元执行,一个基带单元与N个射频拉远单元连接,所述定位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202、基带单元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步骤203、基带单元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步骤204、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上述步骤201中,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基带单元在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对终端的位置定位,且一个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是由多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构成,即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是定位信号发射周期的整数倍。
在步骤201中,基带单元从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出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其中,确定出的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举例来说,可以是将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的前1~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作为确定出的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也可以进行不连续的选择出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作为确定出的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在上述步骤202中,基带单元在确定出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即,针对确定出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该周期内,N个射频拉远单元中,只有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而其它N-1个射频拉远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因而不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
上述步骤203中,基带单元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具体地,基带单元接收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上报的接收到的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单独的定位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的测量值,例如,包含定位信号的信号强度等信息。
上述步骤204中,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具体地,步骤204中确定终端的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给出几种作为示例性说明。
方法一、最大信号接收强度法
具体地,基带单元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基带单元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端的位置。
具体来说,参考图1,小区0下共有3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为射频拉远单元0,射频拉远单元1,射频拉远单元2,假设3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在3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将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转发至基带单元,基带单元对接收到的3个定位信号分别解析,得到3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进一步地确定出3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假设射频拉远单元0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为A0,射频拉远单元1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为A1,射频拉远单元2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为A2,并且有A0>A1>A2,则将射频拉远单元0所在的位置,作为终端的位置。
方法二、指纹定位法
具体地,基带单元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基带单元根据确定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及指纹定位法,确定终端所在的位置。
由于指纹定位法属于现有技术方法,因此,此处不做赘述。
方法三、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
具体地,基带单元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基带单元根据确定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确定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差值,并换算为终端信号到达时间差,然后基于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进行精确定位,确定终端所在的位置。
由于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方法,因此,此处不做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另外一种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四,方法四与上述三种方法的区别在于:上述三种方法都是需要确定出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并根据终端信号接收强度来确定出终端位置,而方法四中不是根据终端信号接收强度来确定出终端位置,而是基于射频拉远单元上报终端的定位信号的时间和/角度,来确定终端的位置的,下面具体说明。
方法四、基于时间信息和/角度信息确定终端位置
在上述步骤202之后,基带单元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基带单元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终端的位置。
基于时间信息和/角度信息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根据时间信息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有到达时间差法、圆周定位法等;根据时间信息和角度信息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有AOA+TA法(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根据角度信息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有AOA(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法。
由于基于时间信息和/角度信息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均属于现有技术方法,因此,此处不做赘述。
在上述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优选地方案为,在上述步骤201中,确定出的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通过确定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发射周期,在实现上更容易控制。
在确定出的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为,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在上述步骤202之前,还包括:基带单元控制终端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参考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其中,N=3,即基带单元连接的射频拉远单元的数量为3,分别为射频拉远单元0,射频拉远单元1,射频拉远单元2,确定出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的数量也是3(当然也可以是大于3),并且确定出的3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是连续的,参考图3(a),3个定位信号发送周期分别为:T0~T3周期,T4~T7周期,T8~T11周期,其中,每个定位信号发送周期又具体包含4个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以第一个定位信号发送周期为例,其包含T0、T1、T2、T3四个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终端(以UE0为例)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只发送一个定位信号,具体使用哪个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视当前发送情况而定,例如可以是通过T0发送,也可能是通过T1发送,等等,图3(a)中,以在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T1发送为例进行说明,相应的,在第二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是在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T5发送定位信号,在第三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是在定位信号发射时间间隔T9发送定位信号。
图3(a)中,基带单元控制射频拉远单元0在第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控制射频拉远单元0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发送至基带单元,从图中可看出,此时,只有射频拉远单元0开启,而射频拉远单元1和射频拉远单元2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射频拉远单元1和射频拉远单元2均不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也不会向基带单元发送定位信号;同样地,基带单元控制射频拉远单元1在第二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控制射频拉远单元1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发送至基带单元,此时,只有射频拉远单元1开启,而射频拉远单元0和射频拉远单元2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射频拉远单元0和射频拉远单元2均不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也不会向基带单元发送定位信号;同样地,基带单元控制射频拉远单元2在第三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控制射频拉远单元2将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发送至基带单元,此时,只有射频拉远单元2开启,而射频拉远单元0和射频拉远单元1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射频拉远单元0和射频拉远单元1均不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也不会向基带单元发送定位信号。
并且,为了实现更加准确地对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将确定出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设置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并且在该轮询关断时间段内,保证终端的发射功率不变,即在图3(a)中,终端从T0~T11时间段内,发射功率时钟保持相同,即保持不变,之所以控制终端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发射功率保持不变,是为了保证各个射频拉远单元在相同的条件下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以实现更加准确地对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
为了实现控制终端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保持功率不变,一种可选地的方式为,参考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将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并且基带单元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在其它时刻不控制改变终端的功率,即,基带单元只会在T0的开始时刻,T12的开始时刻,T24的开始时刻等控制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如果需要改变的话),而在其它时刻,则不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因而,参考图3(b),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终端的功率是保持相同的。
并且,可选地,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为所述多个功控周期中的任一个,即可以在一个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的任意一个包含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的时间段内接收到终端上报的定位信号,并对终端进行定位,因而实现起来比较灵活。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控制终端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保持功率不变,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时序示意图,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分为功率屏蔽时间段和非功率屏蔽时间段,并且轮询关断时间段与功率屏蔽时间段重叠,在功率屏蔽时间段内,基带单元不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即在T0~T11时间段内,终端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而在非功率屏蔽时间段内,由于基带单元不需要进行终端位置的定位,因而按照正常的功率控制周期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例如,基带单元需要在T13时间间隔内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例如增加终端的功率),则在T13时间间隔内控制功率发生改变,再比如需要在T20时间间隔内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例如减小终端的功率),则在T20时间间隔内控制功率发生改变,等等。
图3(b)和图3c)为实现保持终端在轮询时间段的功率相同的两种方式,图3(b)所示的方式将定位上报周期等分为多个功控周期,轮询时间段与其中一个功率周期重叠,且在每个功控周期的开始时刻控制功率的改变(如果需要的话),在其它时刻不对终端进行功率;图3(c)所示的方法将定位上报周期划分为功率屏蔽时间段和非功率屏蔽时间段,轮询时间段与功率屏蔽时间段重叠,且在功率屏蔽时间段内不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在非功率屏蔽时间段内,按照正常的功控周期对终端进行功率控制。
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起来更加方便,有利于作为标准进行推行,第二种实现方式,实现起来更加灵活,有利于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实施。具体使用哪种实现方式,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本发明实施例,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控制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使得基带单元可确定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从而可基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使得定位精度达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的,因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做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
步骤402、基带控制终端在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步骤403、基带单元在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步骤404、基带单元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步骤405、基带单元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以及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控制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使得基带单元可确定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从而可基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使得定位精度达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的,因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确定单元501,用于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控制单元502,用于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解析单元503,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定位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可选地,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所述控制单元502,还用于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可选地,所述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控制单元502,还用于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50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解析单元503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504,还用于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在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接收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根据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一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内控制一个射频拉远单元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使得基带单元可确定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从而可基于每个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出终端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使得定位精度达到射频拉远单元级别的,因而提高了定位精度。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单元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基带单元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所述基带单元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带单元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带单元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包括: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
所述基带单元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单元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带单元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7.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终端的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内确定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N为大于1的整数;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中控制与所述基带单元连接的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单独开启并接收终端的定位信号;
解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8.如权利要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连续的定位信号发射周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的至少N个定位信号发射周期为一个轮询关断时间段;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号上报周期划分为多个功控周期,每个功控周期的时长等于所述轮询关断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每个功控周期的起始时刻控制所述终端的功率发生改变。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定位信号测量值,确定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对应的终端信号接收强度;
将对应最大终端信号接收强度的射频拉远单元所在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终端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上报的所述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
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
CN201611028891.7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792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891.7A CN10679250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891.7A CN10679250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503A true CN106792503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7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8891.7A Pending CN106792503A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25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444A (zh) * 2018-01-29 2018-06-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定位符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77006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WO2019170108A1 (zh) * 2018-03-09 2019-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9720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位置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5275A (zh) * 2012-04-23 2012-09-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导频信号的无线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5007623A (zh) * 2015-07-23 2015-10-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系统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848288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天线单元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5275A (zh) * 2012-04-23 2012-09-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导频信号的无线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5007623A (zh) * 2015-07-23 2015-10-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系统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848288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天线单元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定位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444A (zh) * 2018-01-29 2018-06-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定位符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74444B (zh) * 2018-01-29 2020-07-0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定位符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70108A1 (zh) * 2018-03-09 2019-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248378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US11412474B2 (en) 2018-03-09 2022-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7006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CN108770060B (zh) * 2018-05-31 2020-06-0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CN1109720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位置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2503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US113174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559365A (zh) 自干扰消除方法和设备
CN105309001A (zh) 一种tdd系统中rrm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126322B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32028B (zh) 一种无线耳机寻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815A (zh) 监听寻呼消息和发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52778A (zh) 一种开销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4202820B (zh) 无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4337755A (zh) 波束信息指示、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7276624A (zh) 一种射频通路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040947B (zh) 定位远距离干扰源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98248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124758B (zh) 一种实现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7901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EP4362572A1 (en) Positioning processing metho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6658406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953662B (zh) 相位偏差测量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034100A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61723A (zh) 一种新型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KR20220164016A (ko) 참조신호 자원의 구성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매체
CN104348445A (zh) 衰减装置、系统及衰减方法
CN104811406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调方法和装置
JP2023500276A (ja)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関連する装置
EP32914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s of smart antenna,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4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