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9018A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9018A
CN106879018A CN201710132031.6A CN201710132031A CN106879018A CN 106879018 A CN106879018 A CN 106879018A CN 201710132031 A CN201710132031 A CN 201710132031A CN 106879018 A CN106879018 A CN 106879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nit
base band
measurement result
measu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2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9018B (zh
Inventor
李伟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2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7269 priority patent/WO201816167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9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待定位终端的定位,包括: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由于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有效降低前端回传占用的带宽,实现对待定位终端的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的定位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蓬勃发展,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导航服务、位置推送、关联搜索以及大数据行为等。在数据时代,由位置信息衍生开来的各类信息服务将大放光彩,这将进一步凸显定位技术的重要性。
分布式覆盖系统由于组网形态灵活,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中,因此,解决好分布式覆盖系统的终端定位,则是更好地推进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终端定位服务的基础。
在现有的分布式覆盖系统的终端定位技术中,有采用前端信号分离回传法的,该方法主要通过把前端信号通过各拉远单元分离回传到基带单元处理,但是该方法占用过多的前端回传带宽;还有采用无源合路器改造法,该方法通过在合路器增加处理单元,但是该方法仅适用于无源覆盖模式、且由于需要在合路器增加处理单元,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分布式覆盖系统的终端定位技术存在前端回传占用过多的带宽、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前端回传占用过多的带宽、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包括:
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可选地,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
测量单元根据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
可选地,测量单元为拉远单元;或
测量单元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包括:
扩展单元接收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
扩展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和IQ数据,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定位方法,包括:
基带单元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基带单元接收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测量值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基带单元根据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之后,还包括:
基带单元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或
基带单元将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
从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
根据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
测量单元根据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
可选地,测量单元为拉远单元;或
测量单元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
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
根据配置信息和IQ数据,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测量值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带单元将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
根据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由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然后测量单元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最后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其中,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只需要根据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处理,开销小,便于集成在测量单元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还要在合路器中增加处理单元而出现成本较高的现象,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是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将前端信号也即是IQ(in-phase quadrature,同相正交)信号通过拉远单元回传给基带单元,简单地说,传输IQ信号将占用过多的前端回传带宽,影响应用扩展,而本发明只是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基带单元,能够克服前端占用过多回传带宽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案具有低成本、低带宽需求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拓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SM系统的测量时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待定位终端能够发送定位信号,待定位终端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
定位计算服务器可以是用于与待定位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是GSM(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或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覆盖制式采用GSM系统,所采用的定位算法为场强指纹法。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拓扑图,其中一个小区下设置有一个基带单元,该基带单元与一个或多个拉远单元建立连接关系,连接方式可以是拉远单元与基带单元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拉远单元间通过级联的方式与基带单元连接,图1给出了拉远单元00、拉远单元01、拉远单元02,拉远单元10、拉远单元11、拉远单元12通过级联的方式与基带单元连接,待定位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待定位终端为UE0为例进行说明)在小区下,待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可以被所有的拉远单元接收到,也可以被部分拉远单元接收到,并由拉远单元将多个测量结果发送至基带单元,基带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基带单元将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由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图1所示的对待定位终端的测量工作是由拉远单元来做的,具体实施中,除了对待定位终端的测量工作是由拉远单元来做之外,还可以由扩展单元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那么,如果对待定位终端的测量工作是由扩展单元来做,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拉远单元0、1、2在1楼,拉远单元3、4、5在2楼,拉远单元0、1、2、3、4、5分别直接与扩展单元2连接,拉远单元6、7、8在3楼,拉远单元9、10、11在4楼,拉远单元6、7、8、9、10、11分别直接与扩展单元1连接,扩展单元2与扩展单元1连接,扩展单元1与基带单元连接。
实施例一、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带单元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S102: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
S103: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S104: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S105:基带单元接收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测量值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S106:基带单元根据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S101中,基带单元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在具体实施中,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解析测量单元所承载的小区中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所需要的资源配置信息。测量类型信息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是接收功率,也可以是到达角度和时间提前量,测量类型信息是接收功率还是到达角度和时间提前量,是由采用哪种定位算法来决定的,例如,如果采用场强指纹法,那么,测量类型信息就为接收功率,如果采用AOA+TA(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算法,那么,测量类型信息就为达到角度和时间提前量。
在S101之后、S102之前,还包括: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测量单元根据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具体来说,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之后,测量单元根据帧号同步请求,先把本测量单元本地的帧号与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由于共小区下的所有测量单元都与本小区的基带单元帧号同步,因此,共小区下的各个测量单元的帧号能够保证都同步。由于基带单元知道帧号所承载的是哪个终端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后续测量单元发送给基带单元的测量结果是属于哪个终端的,从而保证后续测量单元的测量结果与终端的正确对应关系。其中,测量单元为拉远单元;或,测量单元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
其中,在S102中,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包括:拉远单元直接接收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拉远单元接收自扩展单元转发的关于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拉远单元接收自上级拉远单元转发的关于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
S103中,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具体来说,如果测量类型为到达角度和时间提前量,那么,测量单元接收拉远单元上报的待定位终端的定位信号,并对接收到的每个定位信号解析,得到每个定位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测量类型为接收功率的测量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S103具体包括:扩展单元接收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扩展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和IQ数据,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具体来说,拉远单元接收待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信号也即IQ(in-phase quadrature,同相正交)数据并将IQ数据发送给扩展单元,扩展单元根据拉远单元发送的IQ数据以及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根据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的工作既可以由拉远单元来做也可以由扩展单元来做,基于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案具有灵活性。
S104中,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具体来说,测量单元将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发送给基带单元,其中,测量值可以是到达的时间信息和/或角度信息,也可以是接收功率。由于测量单元是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将前端信号也即是IQ信号通过拉远单元回传给基带单元,简单地说,传输IQ信号将占用过多的前端回传带宽,影响应用扩展,而本发明只是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基带单元,能够克服前端占用过多回传带宽的问题。
S106中,基带单元根据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具体来说,基带单元根据多个拉远单元对同一个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出多个拉远单元关于同一个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出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能够保证后续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而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运算。
在S106之后,还包括: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运算,可以以下面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基带单元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来说,基带单元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运算,输出定位结果进而确定出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方式二、基带单元将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来说,基带单元将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运算,输出定位结果进而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运算,进行定位运算的过程既可以由基带单元,也可以由定位计算服务器进行定位运算,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需要来选择是由基带单元还是定位计算服务器来进行定位运算,因此基于此,本发明方案具有灵活性。
可选地,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从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根据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来说,假如对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结果有4个,阈值设为1,那么,从待定位终端的4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1的测量结果是前3个,也就是M的值为3,根据确定出的3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出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其中,阈值大小的设置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来设定的,具体来说定位计算服务器或者基带单元接收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后,可以根据信号接收质量的排序,从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选择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根据设置的阈值的大小来从多个测量结果中来选择符合阈值大小的测量结果,再根据选择出来的符合阈值大小的测量结果以及该测量结果对应的拉远单元的标识,来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能够减少计算的复杂度以及提高定位的精确度。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系统覆盖制式采用GSM、所采用的定位算法为场强指纹法,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GSM系统的测量时刻示意图,如图4所示。由于GSM系统是纯时分系统,因此,每个载波每个时隙只有一个UE在通信,对于采用场强指纹法定位,拉远单元只需完成本拉远单元对所承载小区每个载波每个时隙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
实施例二、拉远单元00、拉远单元01、拉远单元10、拉远单元11接收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拉远单元00、拉远单元01、拉远单元10、拉远单元11根据接收的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对UE0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拉远单元00、拉远单元01、拉远单元10、拉远单元11将测量值上报给基带单元,其中,上报方式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上报,也可以按照非周期上报,由基带单元汇聚完成对同一用户即UE0在同一帧号同一时隙的测量值,如图4所示,假如载波0帧号N时隙2所调度的用户为UE0,则基带单元只需把各个拉远单元即拉远单元00、拉远单元01、拉远单元10、拉远单元11关于载波0帧号N时隙2的接收功率的测量值汇聚到一块,便得到UE0在当前测量粒度时刻下各个拉远单元的接收功率,即可供定位计算服务器做定位运算。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其中,配置信息中的测量类型信息为接收功率,由于拉远单元存在与基带单元直接连接的方式,也存在经由上K级拉远单元级联后与基带单元连接的方式,因此,对于各个拉远单元所接收的配置信息,包括直接来自于基带单元发送的,也包括来自于有上K级拉远单元转发的基带单元的配置信息。各拉远单元接收到帧号信息之后,先把本拉远单元本地的帧号与基带单元同步,由于共小区的所有拉远单元都与本小区的基带单元同步,因此,共小区下的各个拉远单元的定时及帧号能保证同步,基于此,各个拉远单元对所承载小区各个载波的每个时隙进行接收功率测量,具体实施中,各个拉远单元可以对所承载小区各个载波的每个时隙进行接收功率的测量,也可以只对承载UE0的时隙进行接收功率的测量,而后各拉远单元将对接收功率的测量值上报给基带单元,基带单元汇聚同一载波同一帧号同一时隙不同拉远单元的测量结果,并基于所述载波所述帧号所述时隙所调度的UE0标识,得到当前测量粒度时刻该UE0汇聚后各拉远单元的接收功率,并把该UE0的多个测量结果上报给定位计算服务器,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进行定位运算,如本实施例采用场强指纹法,则通过UE0在各个拉远单元的接收功率与指纹库做匹配运算,得到UE0定位结果,具体地也就是确定出待定位终端属于几楼的哪个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二以一个小区包括8载波,每载波采用双天线(采样率为1.92M),每路IQ采用32比特表示,则采用现有的分布式定位方法,每个拉远单元为达成定位所需的前端回传带宽为:8(载波)*1.92(IQ采样率)*32(IQ位宽)=491.52Mbps,而采用本实施例每个拉远单元为达成定位所需的前端回传带宽为:8(载波)*8(时隙)*8(功率强度位宽)/4.615ms(每帧时间长度)=111Kbps,从本发明实施例二可知,本发明只需在拉远单元增加每个时隙的功率统计功能,该动作只是一个简单的乘法累加,并未给拉远单元带来负荷压力,就可以使得同样实现分布式系统定位的本发明,每个拉远单元为达成定位所需的前端回传带宽降约低为现有技术的4534分之一,由此可看出,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带宽处理的优势。
以上面的实施例二为基础,本实施例的分布式覆盖系统还包括扩展单元,因此,上面由拉远单元执行测量的动作也可以由扩展单元来完成,以此达到完成前端独立测量回传的目标。
实施例三、整个过程与上面的实施例类似,区别在于拉远单元接收待定位终端的定位信号,拉远单元将接收的定位信号发送给扩展单元,扩展单元根据接收的定位信号以及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扩展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后续其它的过程因为与上面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三以一个小区包括8载波,每载波采用双天线(采样率为1.92M),每路IQ采用32比特表示,每个小区包括四个扩展单元,每个扩展单元包括8个拉远单元核算,则采用现有的分布式定位方法,扩展单元与基带单元间的前端回传带宽为:8(载波数)*1.92(IQ采样率)*32(IQ位宽)*4(扩展单元数)*8(每个扩展单元连接的拉远单元数)=15.36Gbps,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回传带宽为:8(载波)*8(时隙)*8(功率强度位宽)*4(扩展单元数)*8(每个扩展单元连接的拉远单元数)/4.615ms(每帧时间长度)=3.467Mbps,从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只需在扩展单元增加每个时隙的功率统计功能,该动作只是一个简单的乘法累加,并未给扩展单元带来负荷压力,就可以使得同样实现分布式系统定位的本发明,前端回传带宽约降低为现有技术的4536分之一,由此可看出,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带宽处理的优势。
综上可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由于拉远单元独立对终端定位的测量类型进行测量,而后拉远单元上报测量结果给基带单元,可有效降低前端回传占用过多的带宽需求的问题,同时,由于支持定位应用只涉及定位所需的测量类型进行处理,开销小,便于集成在现有拉远单元内,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带宽需求的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由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然后测量单元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最后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其中,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只需要根据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处理,开销小,便于集成在测量单元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还要在合路器中增加处理单元而出现成本较高的现象,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是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将前端信号也即是IQ(in-phasequadrature,同相正交)信号通过拉远单元回传给基带单元,简单地说,传输IQ信号将占用过多的前端回传带宽,影响应用扩展,而本发明只是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基带单元,能够克服前端占用过多回传带宽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案具有低成本、低带宽需求的特点。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定位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01、测量单元202、第一发送单元203。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测量单元202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第一发送单元203用于: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可选地,第一接收单元201还用于:
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
测量单元根据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
可选地,测量单元202为拉远单元;或
测量单元202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
测量单元202具体用于:接收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
根据配置信息和IQ数据,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定位装置,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另一种定位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发送单元301、第二接收单元302、确定单元303。其中,
第二发送单元301用于: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302用于:接收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测量值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对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确定单元303还用于:
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带单元将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从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
根据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测量单元根据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由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然后测量单元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最后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其中,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只需要根据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对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处理,开销小,便于集成在测量单元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还要在合路器中增加处理单元而出现成本较高的现象,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测量单元是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基带单元,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将前端信号也即是IQ信号通过拉远单元回传给基带单元,简单地说,传输IQ信号将占用过多的前端回传带宽,影响应用扩展,而本发明只是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基带单元,能够克服前端占用过多回传带宽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案具有低成本、低带宽需求的特点。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所述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基带单元,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测量单元接收所述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
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所述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拉远单元;或
所述测量单元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包括:
所述扩展单元接收所述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
所述扩展单元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IQ数据,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4.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单元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所述基带单元接收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测量值是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带单元根据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或
所述基带单元将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所述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包括:
从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7.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带单元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基带单元,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带单元发送的帧号同步请求;
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帧号同步请求,完成与所述基带单元的帧号同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拉远单元;或
所述测量单元为与拉远单元连接的扩展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扩展单元对应的拉远单元的IQ数据;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IQ数据,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
10.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测量单元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基带单元的帧号信息、待测量时频资源信息及待定位终端的测量类型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值、拉远单元的标识及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测量值是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测量得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中的待定位终端的时频资源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对所述待定位终端进行定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或
所述基带单元将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计算服务器,以使所述定位计算服务器根据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待定位终端的多个测量结果中确定测量值大于阈值的M个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M个测量结果中的拉远单元的标识,确定所述待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CN201710132031.6A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79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031.6A CN106879018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117269 WO2018161679A1 (zh) 2017-03-07 2017-12-19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031.6A CN106879018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9018A true CN106879018A (zh) 2017-06-20
CN106879018B CN106879018B (zh) 2020-04-14

Family

ID=5916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2031.6A Active CN106879018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9018B (zh)
WO (1) WO201816167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1679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77006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WO2021121284A1 (zh) * 2019-12-17 2021-06-24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118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2740350A (zh) * 2011-12-28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007106A (zh) * 2015-06-15 2015-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CN105007623A (zh) * 2015-07-23 2015-10-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系统定位方法及装置
US9185681B2 (en) * 2013-11-05 2015-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358288A (zh) * 2016-09-29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9018B (zh) * 2017-03-07 2020-04-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9118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2740350A (zh) * 2011-12-28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185681B2 (en) * 2013-11-05 2015-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07106A (zh) * 2015-06-15 2015-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压缩方法、bbu及其分布式基站系统
CN105007623A (zh) * 2015-07-23 2015-10-2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室分系统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58288A (zh) * 2016-09-29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1679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77006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CN108770060B (zh) * 2018-05-31 2020-06-0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导一体网络定位系统以及方法
WO2021121284A1 (zh) * 2019-12-17 2021-06-24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9018B (zh) 2020-04-14
WO2018161679A1 (zh) 2018-09-13
WO2018161679A8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871A (zh) 波束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4674B (zh) 同步信号块检测方法、同步信号块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60766B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688586B (zh)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6559194A (zh) 用户设备、基站及相关方法
CN112335186B (zh) 波束管理
CN109391445A (zh) 一种pdsch接收信息的指示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167747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687901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852778A (zh) 一种开销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US20200092894A1 (en)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974320A (zh) 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41748A (zh) 多点协作传输的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13850B (zh) 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2301785A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9813205B2 (en) Uplink CoMP set select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CN108880606B (zh)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0372A (zh) 基站、终端设备、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4253640B (zh) 一种小区合并系统的上行接收方法
CN104581740B (zh)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28825A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选择方法
CN109151875A (zh) 用于测量信道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6263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34913A (zh) 一种确定频率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11406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调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2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No. 10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8

Address after: 510663 Area A, 7/F, Building (7), No. 10, Shen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