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6905A -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86905A CN106786905A CN201611219450.5A CN201611219450A CN106786905A CN 106786905 A CN106786905 A CN 106786905A CN 201611219450 A CN201611219450 A CN 201611219450A CN 106786905 A CN106786905 A CN 1067869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wireless charger
- charging
- charge
- wire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2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1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4719 Personality chan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80 constant potential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3 entré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02J7/025—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所述方法包括: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本发明的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通过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可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已经越来越普遍使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都采用可充电电池,可以循环充电使用,然而,现有的充电方式大都为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当人们外出时,需要携带充电线等,较为烦扰。现在,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在研发应用阶段,然而,现在的无线充电往往无法判断无线充电器与待无线充电器之间是否适配,导致了无法充电而继续开启充电所造成的电能的浪费,或者导致充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可对无线充电器与终端之间的充电适配及充电过程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所述方法包括: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无线充电器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以及处理器,用于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通信单元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对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待充电的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以及控制器,用于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通信单元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与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终端和无线充电器,所述终端与无线充电器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所述终端和/或无线充电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对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可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框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更具体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步骤S2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4为图2中所示步骤S2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5为图2中所示步骤S20在第三实施例的子流程图。
图6为图2中所示步骤S20在第四实施例的子流程图。
图7为图2中所示步骤S20在第五实施例的子流程图。
图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1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2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3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4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七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5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八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坐标方位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回路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九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1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1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拟合线段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4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5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6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六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7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七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八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2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3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二十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
图3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36为图35对应的较具体的电路图。
图37是发明提供的终端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并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S10、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请参阅图2,为图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更详细点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S20、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具体的,所述步骤“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S30、如果是,则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
S40、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S50、如果否,则不开启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步骤S40可执行于无线充电建立和/或无线充电过程中。例如,所述步骤S40可执行于步骤S20之前,即,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之前,也可执行于步骤S30之后,即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之后。或者,所述步骤S10可仅包括所述步骤S20、S30,或者所述步骤S10可仅包括所述步骤S40。
请参阅图3,为所述步骤S20为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时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01、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以及穿戴式设备等可通过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
其中,预设长度可以是出厂默认设置的。举例来说,预设长度可以是8位,10位,16位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无线充电器发送了预设长度为8位的脉冲信号,例如该8位的脉冲信号为10111001(脉冲信号100ms为一位,分为高低电平),前两位是固定的脉冲,第一位(1)是高,第二位(0)是低,终端识别出第一位是高,第二位是低的话,就可以认定无线充电器在发送认证序列。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无线充电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
其中,在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方案中,初级线圈提供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其中,磁场共振式的无线充电方案包括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其中,无线电波式的无线充电方案包括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做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S202、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
具体的,所述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包括: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电压转换以获取目标电压脉冲;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脉冲的顺序获取数字信号;确定与所述数字信号对应的数字序列。
举例来说,终端的能量接收装置接收无线充电器发送的脉冲,然后将该脉冲进行电压转换,比如转化到1.8V或2.8V,也就是说,调整到GPIO(通用输入/输出)能够接收的电压范围之内,然后GPIO将接收到的脉冲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理解为数字序列或数字串),比如10111001;接着,终端的CPU将从GPIO端口获取数字序列,并将获取的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对比。
S203、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
其中,可以先比较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的长度是否一致,如果长度一致,在比较对应的位置上的数字是否一致。
S204、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当电充满时,可以进行提示。其中,所述提示例如可以为语音、震动、铃音、信号灯提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需要指出的是,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不一致时,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进行存储以便后续事故追踪。
例如,可以通过存储的目标数字序列识别出无限无线充电器的类型或生产厂家。
进一步,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不一致时,还可以存储时间、地点(可通过GPS定位)等等。
可选的,所述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终端当前的电量;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和所述当前的电量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所需的充电时间。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和所述当前的电量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之后,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终端在充电过程中是否出现电量消耗;
当出现电量消耗时,根据所述电量消耗的速率和充电的功率重新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从而可知,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无线充电的场景下,通过识别无线充电器发送的脉冲序列识别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在识别出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时,启动终端的充电功能,从而保证终端以一个安全的方式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4,图4为所述步骤S20为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时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其中,如图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0、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以及穿戴式设备等可通过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
其中,预设长度可以是出厂默认设置的。举例来说,预设长度可以是8位,10位,16位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无线充电器发送了预设长度为8位的脉冲信号,例如该8位的脉冲信号为10111001(脉冲信号100ms为一位,分为高低电平),前两位是固定的脉冲,第一位(1)是高,第二位(0)是低,终端识别出第一位是高,第二位是低的话,就可以认定无线充电器在发送认证序列。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无线充电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
其中,在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方案中,初级线圈提供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其中,磁场共振式的无线充电方案包括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其中,无线电波式的无线充电方案包括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做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S211、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进行电压转换以获取目标电压脉冲;
比如,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是5V电压,但是GPIO可接收的是1.8V,那么就需要将5V电压转换到1.8V的电压。
S212、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脉冲的顺序获取数字信号;
举例来说,GPIO将接收到的脉冲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理解为数字序列或数字串),比如根据电压的高低确定数字信号。
S213、确定与所述数字信号对应的数字序列;
S214、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
S215、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CPU向开关控制器发送指令以使得开关控制器根据该指令控制开关打开,从而使得充电电路处于连通状态。
S216、确定终端当前的电量,并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和所述当前的电量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
S217、监测所述终端在充电过程中是否出现电量消耗;
该电量消耗是指检测是否用户在使用终端玩游戏、看电影等动作产生的电量消耗。
S218、当出现电量消耗时,根据所述电量消耗的速率和充电的功率重新确定所需的充电时间,并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所需的充电时间;
S219、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不一致时,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进行存储以便后续事故追踪。
其中,在存储目标数字序列的同时,还可以将该目标数字序列备份到云端。还可以根据该目标数字序列识别无线充电器的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扩展了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进行存储的步骤,从而当后续出现充电事故时,可以根据存储的目标数字序列进行事故追踪。
请参阅图5,图5为所述步骤S20的第三实施例的子流程图,也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其中,如图5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21、终端开启无线充电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功能可以由使用该终端的用户开启。具体的,用户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触发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无线充电开启按钮来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也可以是通过按下终端上的按键(例如音量键、主菜单键等)来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还可以是通过特定的手势或语音控制来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当然,上述方式只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可选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功能还可以由该终端检测到终端内的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电量阈值(例如电量的20%)时,自动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或者发出通知提醒给用户,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开启无线充电功能,如果用户确认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该终端确认并开启该无线充电功能。
其中,该无线充电功能是指终端在进行软硬件配置时,配置在该终端内、用于该终端与无线充电器进行电磁感应以传递电能的一种功能方式。除上述功能方式外,该终端还可以配置包括有线充电、太阳能充电、核磁共振式充电、超声波充电的一种或多种功能方式,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S222、所述终端在搜索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信号强度是指终端检测到的该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磁场信号或超声波信号的强弱值。通常情况下,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磁场信号或超声波信号是以该无线充电器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并衰减的信号,即该终端与该无线充电器的直线距离越近,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就越强。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该信号为磁场信号,在该无线充电器与该终端之间存在墙壁、桌椅等障碍物的情况下,该磁场信号相比该无线充电器与该终端之间无障碍物时,衰减幅度更大,即该终端和该无线充电器的信号强度的强度与两者间的位置相关,但不是唯一且决定性的因素。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终端默认的值。可以根据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该终端将无线充电连接最稳定且充电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信号强度值设置为第一预设强度阈值;或者,还可以根据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该终端将能够搜索到该无线充电器的信号强度值设置为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当然,也可以是该终端以其他方式选择的第一预设强度阈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值。用户可以在开启无线充电功能后,选择终端提供的一种信号强度值作为第一预设强度阈值;或者用户可以在开启无线充电功能后,向终端输入任一信号强度值(该信号强度值大于0)为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当然,也可以是用户以其他方式选择的第一预设强度阈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连接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射频感应、无限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方式建立。举例来说,用户在开启无线充电功能之后,选择了蓝牙作为建立无线充电连接的方式,终端则通过蓝牙搜索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若搜索到该无线充电器,则通过蓝牙与该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S223、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匹配鉴权信息。
其中,该鉴权信息可以是由用户预先设置的用于该终端和该无线充电器的验证信息,具体的,该验证信息可以是数字密码,用户的手写签名或用户的语音数据、指纹信息、掌纹信息、虹膜信息、人脸图像等。用户可以是在初次使用该终端或该无线充电器时,在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例如服务器等)上设置好该验证信息后,通过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该无线充电器进行保存,在下一次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用户在该终端中输入验证信息并发送至该无线充电器,以便于该无线充电器对比保存的验证信息与接收到的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或者,该鉴权信息还可以是以终端随机生成的数字作为媒介的验证信息。具体的,该终端生成一个随机数字发送给该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针对该随机数字进行数字回复并将该数字回复返回给终端,其中,该数字回复中包含有无线充电器型号、充电电压范围、充电电流范围、可进行充电的终端型号等一种或多种信息,终端验证该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与存储在终端中可供选择的无线充电器的信息一致,若一致,则终端与无线充电器匹配成功;若不一致,则终端与无线充电器匹配失败。
S224、在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该第一电池数据可以包括电池电量、电池规格、可充电压范围、可充电流范围的一种或多种数据信息。无线充电器接收到了上述一种或多种数据信息之后,分析该数据信息,并根据该数据信息进行对该终端的无线充电过程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鉴权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该终端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进行第一电池数据的发送。若鉴权信息不匹配,该终端则无法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发送第一电池数据,无线充电器也就无法对移动充电进行充电,同时,在鉴权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也会断开。
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通过终端首先开启无线充电功能,在搜索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时,与该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并匹配鉴权信息,若匹配成功,则向该无线充电器发送该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器和终端的相互匹配,避免非法充电的情况,提高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6,图6为所述步骤S20的第四实施例的子流程图,也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其中,如图6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31、终端开启无线充电功能。
S32、所述终端在搜索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S233、所述终端发送鉴权信息至所述无线充电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将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中的鉴权验证信息进行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该鉴权信息可以是由用户预先设置的用于该终端和该无线充电器的验证信息,具体的,该验证信息可以是数字密码,用户的手写签名或用户的语音数据等。该无线充电器的鉴权验证信息可以是用户在初次使用该无线充电器时,在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例如服务器等)上设置好针对鉴权信息的验证答案后,通过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将该验证答案发送至该无线充电器进行保存的信息。当然,该鉴权信息和该鉴权验证信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信息,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该终端与该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之后,还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来进行该终端与该无线充电器的匹配。具体的,该终端检测到带有NFC标签的无线充电器,且该无线充电器在有效距离(例如2米)内,终端与该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识别该无线充电器的NFC标签信息是否存储在终端内,如果存储在该终端内,则该终端确定与该无线充电器匹配成功。
S234、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匹配成功的通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该匹配成功的通知是由该无线充电器进行鉴权信息和鉴权验证信息的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由无线充电器基于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发出的通知。
可以理解的是,若该移动设备在发送鉴权信息至无线充电器之后,在有效时间(例如5秒)内没有接收到该匹配成功的通知,则确定匹配鉴权信息失败,该终端可以再次发送鉴权信息至该无线充电器,也可以结束与该无线充电器的匹配。
S235、在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S236、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所述终端发送第二电池数据至所述无线充电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第二电池数据调节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电池数据可以包括实时电池电量、实时充电电流的大小、实时充电电压的大小的一种或多种数据信息。具体的,无线充电器接收到了上述一种或多种数据信息之后,分析该数据信息,并根据该数据信息进行对该终端的无线充电过程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的大小调节。
可选的,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所述终端检测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信号强度;若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阈值,所述终端则断开与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具体的,该信号强度是指终端检测到的该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磁场信号的强弱值。该第二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与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相同,也可以是大于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以保证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信号强度较稳定,当然,该第二预设强度阈值也可以是小于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值,在此不作限定。
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通过终端首先开启无线充电功能,在搜索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时,与该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并匹配鉴权信息,若终端与无线充电器匹配鉴权信息成功,则向该无线充电器发送该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并且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实时发送第二电池数据至无线充电器,以便于无线充电器根据第二电池数据进行电池参数的调节,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器和终端的相互匹配,实时调节充电过程中的电池参数,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并且避免了非法充电的情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7,为所述步骤S20的第五实施例的子流程图,也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其中,图7所示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无线充电器。如图7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41、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器的信号强度在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时,才可与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其中,信号强度是指该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磁场信号的强弱值。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无线充电器默认的值。可以根据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该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连接最稳定且充电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信号强度值设置为第一预设强度阈值;或者,还可以根据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该无线充电器将能够搜索到移动设备时的信号强度值设置为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当然,也可以是该无线充电器以其他方式选择的第一预设强度阈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连接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射频感应、WLAN等方式建立。
S242、所述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时,将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中的鉴权验证信息进行对比。
其中,该鉴权信息可以是由用户预先设置的用于该终端和该无线充电器的验证信息,具体的,该验证信息可以是数字密码,用户的手写签名或用户的语音数据等。用户可以是在初次使用该终端或该无线充电器时,在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例如服务器等)上设置好该验证信息后,通过终端或可信的第三方终端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该无线充电器进行保存为鉴权验证信息,在下一次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用户在该终端中输入验证信息并发送至该无线充电器,以便于该无线充电器对比保存的鉴权验证信息与接收到的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或者,该鉴权信息还可以是以终端随机生成的数字作为媒介的验证信息。具体的,该终端生成一个随机数字发送给该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针对该随机数字进行数字回复并将该数字回复返回给终端,其中,该数字回复中包含有无线充电器型号、充电电压范围、充电电流范围、可进行充电的终端型号等一种或多种信息,由终端验证该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与存储在终端中可供选择的无线充电器的信息一致,若一致,则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匹配成功;若不一致,则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匹配失败。
S243、若对比结果为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鉴权验证信息匹配,所述无线充电器则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
S244、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该无线充电器基于该无线充电连接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之后,还包括: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该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的第二电池数据,并根据该第二电池数据调节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电池数据由终端实时发送给无线充电器。具体的,第二电池数据可以包括实时电池电量、实时充电电流的大小、实时充电电压的大小的一种或多种数据信息,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第二电池数据后,根据该第二电池数据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速度等参数的调节。
可选的,该第二电池数据包括该终端的电量;该方法还包括:该无线充电器判断该电量是否达到预设电量阈值;若达到,该无线充电器则停止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并断开与该终端的该无线充电连接。
举例来说,该无线充电器接收到终端的电量之后,判断电量是否已经达到电池容量的100%,如果已经达到,则停止对该终端的无线充电并断开与该终端的无线充电连接,以防止无线充电器持续对电池充电,电池爆炸的可能。
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通过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并将终端的鉴权信息与该无线充电器的鉴权验证信息匹配,若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匹配鉴权信息成功,则该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并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并且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实时接收终端的第二电池数据,以便于无线充电器根据第二电池数据进行电池参数的调节,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器和终端的相互匹配,实时调节充电过程中的电池参数,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并且避免了非法充电的情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时,包括步骤:检测是否存在待充电的终端,所述待充电的终端为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若检测到存在所述终端,则检测所述终端是否为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能够被所述无线充电器成功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若所述待充电终端为所述目标终端,则对所述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从而,无线充电器在检测到存在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待充电设备之后,会检测待充电设备是否能够被无线充电器成功无线充电;若检测到待充电设备能够被无线充电器成功无线充电,才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可避免当待充电设备不能被无线充电器成功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器同样进行无线充电操作,有利于节省无线充电器的电能。
请参阅图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如下步骤:
S401、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终端在所述充电区域产生的压力。
其中,举例来说,当终端放置于无线充电器面板上时,无线充电器面板通过感应终端与无线充电器充电面板产生压力的接触面积来确定终端的轮廓。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面板上可以由多个型号手机的放置位置,比如5.2寸手机的充电位置、5.5寸手机的充电位置、6寸手机的充电位置。当哪个位置产生压力时,就可以将那个位置的尺寸作为所述终端的尺寸。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型号手机的放置位置可以是重叠的,就像套在一起一样,也可以是互不重叠的,比如排开放置。
举例来说,当6寸手机的放置位置产生压力时,那么就可以将6寸放置位置的外观大小作为终端的轮廓(长度、宽度等)。
S402、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终端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
举例来说,比如终端的长度为10厘米(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宽度为5厘米(左边到右边的距离)。那么,可以将距离顶部2cm(厘米)和距离底部2cm之间的区域作为充电线圈区域。将顶部往下延伸2cm的区域确定为终端天线区域。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获取所述终端的重量。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重量和轮廓确定所述终端的型号;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型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可根据终端与无线充电器的接触面积来确定终端的轮廓。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根据无线充电器的拍摄功能获取所述终端的轮廓。
其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可以为内置的也可以为外置的。
例如,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可以为贴附在终端背面的电源芯片。
S403、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而不会打开终端天线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因此终端的天线不会受到干扰,可以正常的进行通信;比如,当有电话接入时,终端就会震动或响铃。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终端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可知,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终端能够在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可以接入电话。
请参阅图9,图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如下步骤:
S411、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终端在所述充电区域产生的压力。
S412、所述无线充电器获取所述终端的重量;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终端的重量。
S413、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重量和轮廓确定所述终端的型号;
可以理解的是,每款终端的型号都有各自的重量和尺寸,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或预存的数据查询与尺寸和重量对应的终端型号。
S414、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型号确定所述终端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终端的型号就可以知道终端的参数,比如终端充电线圈的位置和天线的位置。那么终端充电线圈的位置或者覆盖终端充电线圈位置的区域就是充电线圈区域。同理,可以根据终端天线的位置确定终端天线区域。
S415、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而不会打开终端天线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因此终端的天线不会受到干扰,可以正常的进行通信;比如,当有电话接入时,终端就会震动或响铃。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扩展了根据终端重量和轮廓确定终端型号的步骤,从而根据终端的型号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终端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
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如下内容:
S421、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轮廓具体为无线充电器根据终端与无线充电器的接触面积确定终端轮廓。通过内置或外置的压力传感器感应接触的位置,根据接触的位置确定接触的面积。
S422、所述无线充电器向所述终端发送充电坐标请求,所述充电坐标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包括四个参数,所述四个参数分别为所述充电线圈区域与所述终端四个边的距离。
其中,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的手段进行数据交互,例如Wi-Fi,蓝牙等手段。
S423、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所述终端反馈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
S424、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轮廓和所述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
具体的,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轮廓和所述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轮廓确定所述终端的尺寸;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充电线圈区域与所述终端四个边的距离,以及所述终端的尺寸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
举例来说,比如终端的尺寸为长10厘米(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宽5厘米(左边到右边的距离)。那么坐标参数可以是(3,2,1,1),该坐标参数表示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距离顶部为3厘米,距离底部为2厘米,距离左边为1厘米,距离右边为1厘米。
S425、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而不会打开终端天线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因此终端的天线不会受到干扰,可以正常的进行通信;比如,当有电话接入时,终端就会震动或响铃。
另外,无线充电器只打开终端充电线圈覆盖部分的充电线圈,能够在减少电量供应的同时,保证终端的正常充电。
其中,还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之前,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确定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目标充电阵列;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启动所述目标充电阵列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所述无线充电器向所述终端发送充电坐标请求,所述充电坐标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所述终端反馈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轮廓和所述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可知,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终端能够在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可以接入电话。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31、若检测到充电区域产生压力,则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轮廓具体为无线充电器根据终端与无线充电器的接触面积确定终端轮廓。通过内置或外置的压力传感器感应接触的位置,根据接触的位置确定接触的面积。
S432、所述无线充电器向所述终端发送充电坐标请求,所述充电坐标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所述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包括四个参数,所述四个参数分别为所述充电线圈区域与所述终端四个边的距离;
S433、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所述终端反馈的充电线圈区域的坐标;
其中,无线充电器与终端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的手段进行数据交互,例如Wi-Fi,蓝牙等手段。
S434、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终端的轮廓确定所述终端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的尺寸可以是终端的长和宽。
S435、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充电线圈区域与所述终端四个边的距离,以及所述终端的尺寸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
举例来说,比如终端的尺寸为长10厘米(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宽5厘米(左边到右边的距离)。那么坐标参数可以是(2,2,1,1),该坐标参数表示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距离顶部为2厘米,距离底部为2厘米,距离左边为1厘米,距离右边为1厘米。
S436、所述无线充电器确定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目标充电阵列;
S437、所述无线充电器启动所述目标充电阵列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器打开所述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而不会打开终端天线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因此终端的天线不会受到干扰,可以正常的进行通信;比如,当有电话接入时,终端就会震动或响铃。
另外,无线充电器只打开终端充电线圈覆盖部分的充电线圈,能够在减少电量供应的同时,保证终端的正常充电。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扩展了根据所述充电线圈区域与所述终端四个边的距离,以及所述终端的尺寸确定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的区域的步骤,从而使得无线充电器能够准确的识别终端充电线圈的区域。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4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
可选的,在无线充电器检测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指示灯亮度大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或在无线充电器检测到该无线充电器与该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终端需要充电,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可实现无线充电的距离(例如5m或10m)。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等方式向终端发送获取状态信息请求,然后该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可以是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主动发送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终端的姿态可以包括水平朝上或水平朝下,进一步该终端的姿态可以通过终端的重力传感器来获取,例如,如果该重力传感器的Z轴为正值,就表示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如果该重力传感器的Z轴为负值,就表示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
另外,无线充电器可以包括电磁感应式充电设备、磁共振式充电设备或电磁耦合式充电设备等,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或穿戴式设备等,上述无线充电器和终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无线充电器和终端。
S442、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其中,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终端的姿态不同,终端中线圈的电流的方向也不同,进而充进终端的电流也不同。同时,由楞次定律可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不同(例如:由强变弱或弱变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不同,基于此,该无线充电器可以获取该终端的姿态,根据该终端的姿态来调整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使无线充电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该终端充电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来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其中无线充电器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是为了使无线充电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该终端充电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
可选的,当终端的姿态为第一姿态时,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第一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当终端的姿态为第二姿态时,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第二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其中第一姿态可以为水平朝上,例如终端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当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终端可以确定终端的姿态为第一姿态,即水平朝上;当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终端可以确定终端的姿态为第二姿态,即水平朝下。
具体的,该无线充电器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或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也就是说当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且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时,该无线充电器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才会与该终端充电电流方向一致,同时,在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且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时,该无线充电器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才会与该终端充电电流方向一致。该无线充电器可以为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建立关系列表,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查看该关系列表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S443、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其中,如果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由弱到强;如果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由强到弱。具体的,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电流大小来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例如: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按照一定的速度将无线充电器的电流增大,进而使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由弱变强,同时该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速度将无线充电器的电流减小,进而使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变弱,在调整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后,该无线充电器就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可选的,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线圈匝数来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例如: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增大线圈匝数,进而使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由弱变强,同时该无线充电器也可以减小线圈匝数,进而使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变弱,在调整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后,该无线充电器就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呈线性变化,例如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斜率可以配置为5,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时,若位于第一时间点14:00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为40A/m,则位于第二时间点14:02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为50A/m;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时,若位于第三时间点12:00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为60A/m,则位于第二时间点12:02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为50A/m。相对传统的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呈非线性变化,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产生的磁场强度呈线性变化,则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也是呈线性变化的,可提高充电效率。
举例来说,在无线充电器检测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指示灯亮度大于预设亮度阈值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NFC方式向终端发送获取状态信息请求,然后该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无线可以根据该状态信息确定该终端的姿态,例如无线可以根据该状态信息确定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预先建立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时,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然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由弱到强,这时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可选的,当终端的姿态为第一姿态时,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终端进行充电之后,可以获取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判断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若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该终端充电,进而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为第二预设强度阈值,第二预设强度阈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并基于第二预设强度阈值以及第一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对终端进行充电。
其中,在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可能会导致无线充电器或者终端出现发热,从而可能烧坏无线充电器的线圈或者终端的线圈,所以需要无线充电器按照预设时间周期检测或者实时检测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可以由该无线充电器的充电速度和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确定,同时,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可以由该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性能和该终端的电池性能综合确定。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获取无线充电器的电流强度,然后通过计算获取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该无线充电器也可以直接获取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判断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若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该终端充电,以便保护该无线充电器及该终端,其中该无线充电器暂停对该终端充电的时间长度可以手动设置或者无线充电器根据该无线充电器的性能自动设置。
其中,在上述步骤中暂停对该终端充电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为第二预设强度阈值,该第二预设强度阈值小于该第一预设强度阈值,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基于该第二预设强度阈值以及第一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对该终端进行充电。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无线充电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第二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无线充电器所能承受的最小强度。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大强度时,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终端充电,从暂停充电开始经过预设时长之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小强度,进而按照由弱到强的变化规则增大调整到最小强度的磁场强度,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再次调整到最大强度时,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终端充电,从暂停充电开始经过预设时长之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小强度,进而按照由弱到强的变化规则增大调整到最小强度的磁场强度,如此反复,直至对终端充满电。
可选的,当终端的姿态为第二姿态时,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终端进行充电之后,可以获取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判断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强度阈值,若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小于第三预设强度阈值,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该终端充电,进而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为第四预设强度阈值,第三预设强度阈值小于第四预设强度阈值,并基于第四预设强度阈值以及第二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对终端进行充电。可选的,第三预设强度阈值可以和第二预设强度阈值相同,例如第三预设强度阈值可以为无线充电器所能承受的最小强度阈值;第四预设强度阈值可以和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相同,例如第四预设强度阈值可以为无线充电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阈值。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小强度时,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终端充电,从暂停充电开始经过预设时长之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大强度,进而按照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则减小调整到最大强度的磁场强度,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再次调整到最小强度时,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终端充电,从暂停充电开始经过预设时长之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调整到最大强度,进而按照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则减小调整到最大强度的磁场强度,如此反复,直至对终端充满电。
可选的,无线充电器将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终端进行充电之后,当无线充电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状态更新信息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该终端充电。
其中,由于终端在充电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使用该终端进行发短信、打电话或拍照等,可能使得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将该终端的姿态由水平朝上变为水平朝下或将该终端的姿态由水平朝下变为水平朝上,若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则该终端的充电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所以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发送获取该终端的状态更新信息的请求,在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终端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状态更新信息,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更新信息发给该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时,该终端可以通过该终端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状态更新信息,该终端可以自动的将该状态更新信息发给该无线充电器,在该无线充电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状态更新信息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状态更新信息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发送变化,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停止对该终端充电。
可选的,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基于该状态更新信息确定该终端更新后的姿态,根据预先建立的该更新后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其中,在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后,为了使该终端充电的电流方向不发生变化,所以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该状态更新信息确定该终端更新后的姿态,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更新后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无线充电器将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可使无线充电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该终端充电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进而提高该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效率而建立的。
举例来说,在无线充电器检测到该无线充电器与该终端的距离小于5m或8m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终端需要充电,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接收该终端通过终端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该状态信息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具体的,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状态信息中重力传感器的Z轴的值的正负来确定该终端的姿态,进一步,如果状态信息中重力传感器的Z轴的值为正,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如果状态信息中重力传感器的Z轴的值为负,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在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预先建立该终端的水平朝下,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然后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由强到弱,这时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举例来说,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大于100A/m,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按照预设时长(例如10ms)暂停对该终端充电,接着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磁场强度调整为20A/m,然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以磁场强度为20A/m为初始磁场强度值继续对该终端充电。
更进一步举例来说,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用户使用了该终端,使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如该终端的姿态由水平朝上变为了水平朝下,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暂停对该终端进行充电,该终端可以将状态更新信息发给该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状态更新信息确定该终端状态更新后的姿态为水平朝下,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更新后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然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由强到弱,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继续对该终端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呈线性变化,则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也是呈线性变化的,可提高充电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接收该终端发送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无线充电器根据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可调整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从而解决无线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
请参见图13,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51、获取所述终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
其中,由法拉第磁感应定律可知终端的姿态不同,该终端线圈的方向不同,进而使该终端的充电电流方向不同,为了使该终端的充电电流方向与无线充电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一致,所以需要该终端获取该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来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终端的姿态可以包括水平朝上或水平朝下。
S452、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所述无线充电器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其中,在该终端获得状态信息后,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该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接收到该状态信息确定该终端的姿态,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预先建立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该无线充电器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时,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或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时,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该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然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可选的,该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该终端的姿态是否发生变化,若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生成该终端的状态更新信息,将该状态更新信息发送到该无线充电器。
其中,终端在充电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使用该终端浏览网页、聊天、看视频等,可能使得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例如:将该终端的姿态由水平朝上变为水平朝下或将该终端的姿态由水平朝下变为水平朝上,如果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该终端的充电电流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充电效率较低,所以该终端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该终端姿态是否发送变化,如果该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该终端可以获取生成的状态更新信息,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更新信息发送给该无线充电器。例如,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经过预设时间段之后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则终端可以确定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进而生成状态更新信息,将状态更新信息发送给无线充电器。又如,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经过预设时间段之后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终端在Z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则终端可以确定终端的姿态发生变化,进而生成状态更新信息,将状态更新信息发送给无线充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该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信息发送给无线充电器,以使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可调整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从而解决无线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
请参见图14,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七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七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61、获取所述终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
其中,在无线充电器对该终端进行充电之前,该终端可以获取该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终端的姿态可以包括水平朝上或水平朝下。
S462、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器。
其中,该终端在获取该状态信息后,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信息发给该无线充电器,以便该无线充电器可以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
S463、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其中,该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该状态信息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该无线充电器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上时,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或该终端的姿态为水平朝下时,可以设置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该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呈线性变化,例如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斜率可以配置为5,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弱到强时,若位于第一时间点14:00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为40A/m,则位于第二时间点14:02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为50A/m;当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为由强到弱时,若位于第三时间点12:00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为60A/m,则位于第二时间点12:02时的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为50A/m。相对传统的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呈非线性变化,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产生的磁场强度呈线性变化,则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也是呈线性变化的,可提高充电效率。
S464、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其中,为了使终端的充电电流方向与无线充电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一致,该无线设备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然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可选的,该终端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状态更新信息,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更新信息发送给该无线充电器,该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更新后的姿态。
可选的,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该状态更新信息确定该终端更新后的姿态,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更新后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无线充电器可以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更新后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然后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可以呈线性变化,则终端接收到的磁场强度也是呈线性变化的,可提高充电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该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姿态,该终端可以将该状态信息发给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根据预先建立的该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该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该无线充电器可以对该终端进行充电,可调整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从而解决无线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
请参见图15,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八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八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71、当检测到终端开启无线充电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该终端检测到该终端的无线充电电路的感应回路(即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场强度大于预设值时,确定该终端进入了无线充电环境,并在确定该终端进入无线充电环境后该终端自动开启无线充电,或者在确定该终端进入无线充电环境后输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醒该终端的用户是否需要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并在接收到该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输入的确定充电指令后开启无线充电。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该终端开启无线充电。
其中,当该终端检测到无线充电开启后,该终端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该终端的放置姿态包括终端屏幕朝上(正放)、终端屏幕朝下(反放)。例如可以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也可以通过该终端设置的距离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以及其他方式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
请一并参阅图16。该终端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的具体方式为:该终端首先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重力传感值,然后根据该重力传感值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在现有的重力传感技术中对终端坐标方位的定义如图16所示,终端屏幕朝上水平放置时,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为XY轴,垂直于终端屏幕所在的平面向上为Z轴,且终端正放时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正,终端反放时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负。该终端首先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然后判断该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的正负,若判断出该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正,则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正屏幕朝上;若判断出该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负,则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下。因此,只要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并判断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的正负即可确定该终端是正放还是反放。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上倾斜放置,则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偏正放,该终端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正;若该终端为屏幕朝下倾斜放置,则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偏反放,该终端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为负。同理,该终端通过该终端设置的重力传感器获取该终端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并判断Z轴方向的重力传感值的正负即可确定该终端是偏正放还是偏反放。若确定该终端偏正放,则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上,若确定该终端偏反放,则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下。
该终端通过该终端设置的距离传感器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的具体方式为:该终端首先通过该终端设置的距离传感器获取该距离传感器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值,然后根据该距离值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其中,该距离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终端的正面或者背面,若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该终端的正面,当该终端通过该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该距离传感器与该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例如5cm)时,则可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下,否则,则可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上;若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该终端的反面,当该终端通过该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该距离传感器与该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例如5cm)时,则可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上,否则,则可确定该终端屏幕朝下。
S47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所述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中使对所述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闭合,其它充电回路断开。
其中,该终端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充电回路和第二充电回路,该第一充电回路与该无线充电电路的接收线圈以及该终端的电池连接,该第一充电回路是在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上时,使对该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该第二充电回路也与该无线充电电路的接收线圈以及该终端的电池连接,该第二充电回路是在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下时,使对该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
其中,该终端根据该终端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的具体方式为:如果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上,则生成用于控制该第一充电回路闭合,该第二充电回路断开的充电回路控制指令。如果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下,则生成用于控制该第二充电回路闭合,该第一充电回路断开的充电回路控制指令。
其中,如果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上,用于控制第一充电回路闭合,第二充电回路断开的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控制第一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为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以使得第一充电回路闭合,并控制第二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为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使得第二充电回路断开。
其中,如果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下,用于控制第二充电回路闭合,第一充电回路断开的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控制第二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为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以使得第二充电回路闭合,并控制第一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为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使得第一充电回路断开。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该终端检测到该终端充电完成时,生成用于控制第一充电回路和第二充电回路均断开的充电回路控制指令,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该终端控制该第一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为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使得该第一充电回路断开,并控制该第二充电回路的控制接口也为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使得该第二充电回路断开,从而断开该终端的充电回路,停止对该终端电池进行充电,能够避免持续对该终端电池进行充电造成该终端电池损坏的问题,对该终端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17。举例来说,当该终端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后,根据该终端的放置姿态控制该终端的至少两个回路的断开或闭合状态,将该终端的无线充电电路调节至对应的通路,保证该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始终为正向电流。如图17所示,该终端包括充电回路电路18,所述充电回路电路18包括至少两个充电回路,所述至少两个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充电回路和第二充电回路,该第一充电回路包括控制接口ctrl1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V1、V2;该第二充电回路包括控制接口ctrl2和MOSFET V3、V4。若该终端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上,则控制第一充电回路中的控制接口ctrl1为高电平,控制第二充电回路中的控制接口ctrl2为低电平,此时该第一充电回路中的V1、V2导通,该第一充电回路闭合,该第二充电回路中的V3、V4断开,该第二充电回路断开,充电电流正向进入电池;反之,若该终端确定该终端的放置姿态为屏幕朝下,则控制该第一充电回路中的控制接口ctrl1为低电平,控制该第二充电回路中的控制接口ctrl2为高电平,此时该第二充电回路中的V3、V4导通,该第二充电回路闭合,该第一充电回路中的V1、V2断开,该第一充电回路断开,流向电池的电流也是正向的电流,从而保证了该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始终为正向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终端开启无线充电时,该终端获取该终端的放置姿态,然后根据该终端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该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该终端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中使对该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闭合,其它充电回路断开,从而保证终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始终使用正向电流对终端电池进行充电,可解决使用反向电流对终端进行充电造成终端电池损坏的问题。
请参阅图1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九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九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81、向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
S482、当接收到该无线充电器针对该充电请求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时,获取终端的电池电压值。
可选的,该充电响应消息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之后,通过获取当前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并在判断得到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时发送给该终端的。
可选的,终端可以在与无线充电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接收到无线充电器针对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时,或者进一步在检测到无线充电器采用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对其进行无线充电如充电电流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与该无线充电器之间具有充电与被充电的关系,从而该终端可以获取其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值。进一步可选的,该终端可以按照预置的获取频率获取其电池电压值。其中,该预置的获取频率可以由该终端的制造商设置。
S483、确定获取到的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
针对终端的各个电池电压值,都有一个最佳充电电流值与之相对应。该最佳充电电流值能够在保证充电安全的条件下,使得终端的充电时长最短。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电池电压值后,终端可以实时计算与该电池电压值对应的最佳充电电流值。或者,终端可以根据预置的电池电压值和适配电流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获取到的电池电压值对应的最佳充电电流值,或者称为适配电流值。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该适配电流值,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484、向该无线充电器发送确定出的适配电流值,以使该无线充电器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并采用该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为了实现无线充电器采用适配电流值为该终端充电,该终端可以将确定出的适配电流值发送给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而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流欧姆定律,磁场变化率(磁场变化速率)的改变会引起感应电流的改变。因此,当接收到该适配电流值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以使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
可选的,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该终端的电量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电量阈值来判断是提醒用户是否需要终止无线充电过程,或者是指示与该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为其充电。进一步可选的,该终端还可以通过检测该终端的电量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来判断是否终止该无线充电过程。其中,电量值的度量可以是终端当前电量的数值,或者是终端当前电量的数值与该终端的电池容量的比值,如当前电量百分比。其中,预设的电量阈值的度量应当与电量值的度量保持一致,如当电量值的度量为数值时,电量阈值的度量相应地也为数值。可选的,该第一电量阈值低于该第二电量阈值。该终端可以按照预置的检测频率来检测其电量值,该预置的检测频率可以由该终端的制造商设置,或者由用户自定义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的,若检测到该终端的电量值没有超过预设的第一电量阈值,则该终端可以重复执行步骤102、103和104来指示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采用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否则,该终端可以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停止无线充电的人机数据交互界面。
可选的,若接收到用户从该人机数据交互界面输入的确认停止充电指令,则该终端可以终止无线充电过程。若没有接收到用户从该人机数据交互界面输入的确认停止充电指令,或者没有从该人机数据交互界面上接收到提醒结果时,该终端可以默认当前的电量值不能满足用户的储电需求。因此,该终端可以重复执行步骤102、103和104来指示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采用适配电流值继续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当检测到终端的电量值达到该预设的第一电量阈值时,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可以认为该终端当前的电量值已经满足了基本的储电需求。因此,当检测到所述终端的电量值超过该预设的第一电量阈值时,该终端可以以输出人机数据交互界面的方式提醒用户是否需要终止无线充电过程。具体的,该预设的第一电量阈值例如可以是80%。
具体的,若检测到该终端的电量值超过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则该终端可以终止无线充电过程。其中,该终端终止无线充电过程的方式可以包括:断开该终端与该无线充电器之间的无线连接,或者向该无线充电器发送停止充电通知消息,以指示该无线充电器停止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当检测到终端的电量值达到该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时,可以认为该终端的电量值已经满足了满电需求。因此,当检测到终端的电量值超过该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时,该终端可以自动终止无线充电过程。具体的,为了防止电池过度充电,该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例如可以是99%。
可选的,第一电量阈值和第二电量阈值可以由该终端的制造商设置,也可以由终端用户自行设置。进一步可选的,在终端中,可以只设置一个电量阈值实现上述预设的第二电量阈值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通过向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并在接收到无线充电器在检测到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数目阈值时发送的充电响应消息时,确定与当前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并将该适配电流值发送给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以指示该无线充电器采用该适配电流值为该终端充电,以及通过设置第一电量阈值和第二电量阈值,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从而实现在保证充电安全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调节无线充电电流的大小,降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耗,并缩短无线充电时长。
请参阅图1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491、当接收到终端的充电请求时,获取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
S492、判断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是否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
S493、当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数目阈值时,向该终端发送充电响应消息。
可选的,无线充电器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蓝牙、紫蜂ZigBee和红外连接等。在该通信连接保持期间,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各种消息或数据,如该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发送的适配电流值等等。
其中,可预先设置一个数目阈值,用于指示无线充电器上能连接的终端的最大数目,以确保充电效率。该数目阈值可结合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能力如根据其配置参数设置得到,或者由用户自定义设置得到。具体的,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之后,即可获取当前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即获取当前正在通过该无线充电器充电或者需要通过该无线充电器的终端的数量。从而可通过将该获取的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与该数目阈值进行比较,并在该数量低于该数目阈值时,确定响应该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并可向该请求的终端返回一个充电响应消息,表明接受该终端的充电请求,即可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S494、接收终端针对该充电响应消息发送的适配电流值。
进一步可选的,在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适配电流值之前,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采用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即进行盲充,因此时不知道电池电压是多少,则可按照最低要求的电流进行充电。其中,该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可以是为终端预置的,也可以是为无线充电器预置的。具体实施中,为终端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与为无线充电器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可以不等。
S495、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并采用该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包括:电路闭合以及有电源。因此,在终端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器可以与电源相连接。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从而,针对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当终端将确定出的适配电流值发给送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来改变磁通量的变化率,进而改变感应电动势的值。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可以得出,当感应电动势改变时,感应电流会随之变化。综上所述,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以使感应电流达到终端的适配电流值。
在目前采用的限流恒压充电方式下,无线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通常会大于或小于终端的适配电流值。一方面,当无线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大于终端的适配电流值时,增加了电源的能耗;另一方面,当无线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小于终端的适配电流值时,又增加了电池的充电时长。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实时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输出的充电电流与终端的适配电流值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提升充电效率。
可选的,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停止充电指令,或者检测到终端的电量值达到了预置的满足满电要求的电量阈值时,该终端可以向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发送停止充电通知消息。从而,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停止充电通知消息,并响应该停止充电通知消息,停止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以防止对电池进行过度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可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时,通过获取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并在检测到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数目阈值时,确定对该终端进行充电,具体可接收终端发送的适配电流值并通过调节其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终端的适配电流值,以采用该适配电流值为该终端充电,以及通过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停止充电通知消息时,主动停止为该终端充电,从而实现在保证充电安全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调节无线充电电流的大小,降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耗,并缩短无线充电时长。
请参阅图2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01、终端向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
可选的,终端可以在接收到基于用户操作触发的充电指令,比如通过点击某一预设按键,或者通过将终端放置于某一充电感应区域,或者做出某一手势动作,或者终端电量低于阈值需要充电等触发的充电指令时,向无线充电器如距离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
S502、无线充电器获取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并判断该数量是否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
S503、无线充电器向终端发送充电响应消息。
具体的,无线充电器可在判断得到该数量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时,向该终端返回响应该充电请求的充电响应消息。进一步的,若该数量不低于该数目阈值,则可向该终端返回一个充电请求失败消息。
S504、终端获取其电池电压值。
可选的,终端可以在与无线充电器建立通信连接,如通过Wi-Fi、蓝牙、ZigBee和红外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并在接收到无线充电器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之后,获取自身的电池电压值;或者在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到无线充电器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之后,无线充电器采用预置的最小充电电流对该终端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终端再获取自身的电池电压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
S505、该终端确定该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
可选的,在获取到电池电压值后,终端可以实时计算得到获取的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或者根据预置的电池电压值和适配电流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获取到的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
S506、该终端向无线充电器发送确定出的适配电流值。
为了实现无线充电器采用适配电流值为该终端充电,该终端可以将确定出的适配电流值发送给与之相连接的无线充电器。具体的,终端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无线充电器建立通信连接,在该通信连接保持期间,该终端可以向该无线充电器发送各种消息或数据,如适配电流值。
S507、该无线充电器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流欧姆定律,磁场变化率的改变会引起感应电流的改变。因此,当接收到该适配电流值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以使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
S508、该无线充电器采用该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终端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如每10s(秒)获取当前电池电压值,并获取与当前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并与无线充电器进行通信,将该适配电流值发送给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调整电流,并基于调整后的电流对终端进行充电。从而能够通过实时更新手机电池电压,更新充电电流大小,提升充电电流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终端确定与当前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并将该适配电流值发送给无线充电器,以及通过该无线充电器调节其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并采用该适配电流值为该终端充电,从而实现通过调节无线充电电流的大小,降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耗,并缩短无线充电时长。
请参阅图21,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11、终端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该终端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存在变化。例如,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磁场来传输能量,也就是说终端接收变化的磁场,进而通过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可以由终端获取该终端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值来确定无线充电器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充电过程中,获取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可选地,终端可以以预设周期获取该N个磁场强度值,例如,每秒获取10个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值。另外,两次获取磁场强度值的时间间隔可以是随机获取,也可以是等时间间隔获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中可以设置霍尔器件,霍尔器件是利用霍尔效应的固态电子器件,可以用来测量磁场强度,因此,终端可以通过霍尔器件获取其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
S512、终端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拟合线段表示在该预设周期内该N个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S513、终端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拟合线段的斜率表示该N个磁场强度值的变化率,进而,表示了终端当前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两者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终端可以将该斜率作为无线充电器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对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并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N个磁场强度值的充电强度值,包括:终端可以根据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中各个磁场强度值的获取时间的时间顺序,依次对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至少两条拟合线段;分别计算每条拟合线段的斜率。相应的,终端根据计算得到的各个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例如,N个磁场强度值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斜率是增加的,则线性拟合为多条拟合线段。通过对多条拟合线段的斜率做平均值,终端可以将该平均值作为终端当前的充电强度值。
请一并参阅图22。举例来说,终端在充电时,通过安装的霍尔器件在十分钟内随机获取了5个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值A、B、C、D、E,对应的获取时间分别为T1、T2、T3、T4、T5;终端对这5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磁场强度值与时间相关的拟合线段,如图22所示,由于图22所示的五个磁场强度值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获得两条拟合线段L1和L2;终端确定拟合线段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计算K1和K2的平均值K,从而,终端可以将该平均值K作为终端当前的充电强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并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及时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以便于提高充电效率或者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3,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三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三实施例中,与图21所示的方法相比,图23所示的充电处理方法可以在获取N个磁场强度值后,判断该N个磁场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线性拟合条件,以便于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另外,图23所示的充电处理方法可以将确定的充电强度值及时提示给用户,以便于用户了解当前的充电状况。具体的,如图23所示,在第十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521、终端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该终端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存在变化,因此,N个磁场强度值大小不同。
S522、终端判断该N个磁场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线性拟合条件;若满足该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则执行步骤S203;若不满足该预设的线性拟合条件,则执行步骤S201。
本发明实施中,终端判断获取的N个磁场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具体为判断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的变化是否为线性变化,若是,则满足所述预设线性拟合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可选的,终端判断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具体为判断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的变化是否为由小到大的变化或者由大到小的变化,若是,则满足所述预设线性拟合条件,若否,则不满足所述预设线性拟合条件。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设线性拟合条件是指N个磁场强度值不能拟合到一条直线上,且变化趋势不符合可拟合趋势。其中,可拟合趋势是指该N个磁场强度值连续增大或者连续减小,即N个磁场强度值由小到大的变化或者由大到小的变化;不可拟合趋势是指该N个磁场强度值先增大后减小,或者先减小后增大等除可拟合趋势之外的变化趋势。
举例来说,假设终端获取的5个磁场强度值依次为H、I、J、K、M,若该5个磁场强度值变化趋势为H>I>J>K>M或H<I<J<K<M的关系,则确定获取的磁场强度值满足预设的线性拟合关系;若该5个磁场强度值中,H<I且I>J>K>M>I的关系时;或者该5个磁场强度值存在H>I且I<J<K<M的关系时,则确定获取的磁场强度值不满足预设的线性拟合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N个磁场强度值不满足上述的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则执行步骤S201,再次获取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
S523、终端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
S524、终端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
S525、终端根据充电强度值输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充电强度,该提示信息可以通过语音、振动频率、指示灯颜色以及指示灯闪烁频率中的至少一种来提示当前的充电强度。
可选地,终端根据该充电强度值输出提示信息之前,可以预先设置充电强度值、充电强度级别以及提示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表,包括了充电强度值范围、充电强度级别及提示信息三者的对应关系。例如,充电强度值范围分别为[0,100],[100,200],[200,300],对应的充电强度级别分别为弱,中,强,相应地,对应的指示灯颜色可以分别为黄色,绿色,红色。可选的,该提示信息也可以用指示灯闪烁的频率来表示。
表1对应关系表
充电强度值范围 | 充电强度级别 | 提示信息 |
0-100 | 弱 | 黄色 |
100-200 | 中 | 绿色 |
200-300 | 强 | 红色 |
可见,利用上述的对应关系,终端执行步骤S205可以包括: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所在的充电强度值范围;根据该充电强度值范围分别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级别,以便于利用该充电强度级别,确定所应输出的提示信息。该实施方式可以使用户实时了解当前的充电强度,以便于用户根据充电强度对终端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提高或者降低当前的充电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并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强度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及时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以便于提高充电效率或者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4,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其中,与图21或图23所示的充电处理方法相比,图24所示的方法中,终端根据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之后,可以判断该充电强度值是否位于预设强度范围内,若不位于该预设强度范围内,可以切断充电回路来保证充电的安全性或提高充电效率。如图24所示,该步骤S4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531、终端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该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S532、终端判断该N个磁场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线性拟合条件;若满足该预设线性拟合条件,则执行步骤S533;若不满足该预设的线性拟合条件,则执行步骤S531。
S533、终端对该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
S534、终端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
S535、终端判断该充电强度值是否位于预设强度范围内,若不位于该预设强度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536;若位于该预设强度值范围内,可以执行步骤S537。
S536、终端切断当前的充电回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不在预设强度值范围内包括当前的充电强度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值或当前的充电强值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值,其中第一预设强度值小于第二预设强度值,第一预设强度值到第二预设强度值的区间就为预设强度值范围,预设强度范围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性能确定。如果当前的充电强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值,可能会导致充电速度较慢;如果当前的充电强值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值,可能会导致充电设备出现故障,所以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该终端可以切断当前的充电回路。
S537、终端根据该充电强度值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充电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强度范围可以为能够保证终端充电安全而预先设置的充电强度值范围,与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强度值范围不同;相应地,若充电强度值位于该预设强度值范围,则可以根据图23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内容输出提示信息。可见,图24所示的充电处理方法在及时提示用户获知当前的充电强度的同时,可以保证终端的充电安全或提高充电效率。
请参阅图25,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541: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具体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相关的处理模块检测终端的充电回路的电压,若充电回路连接到CPU上对应的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 Output,GPIO)接口的状态由低电平状态转换为高电平状态,则判断为终端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举例来说,当无线充电器与手机进行充电连接时,即手机进入无线充电器磁场范围,手机通过自身的充电回路的电压变化检测到无线充电器的插入,比如当手机放置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范围后,手机的充电回路的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得到如1.8V,并由于该充电回路是连接到CPU的GPIO端口上,因此,当CPU检测到该GPIO端口有电压由低到高的变化,则表示手机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步骤S542:若是,判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充电器。
具体地,例如,终端(如手机)在生产之初或出厂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该手机是否支持快充功能,假设一个厂家的多种不同型号的手机部分支持快充,而部分不支持快充,而这些不同型号的手机都安装的是同一个操作系统,若此时其中一款手机需要进行快速充电时,由于操作系统的通用性,其不知当前是否支持快充,因此,需要进一步根据充电相关参数识别该手机是否具备快充能力;又例如,可能存在一些终端本身不具备快充能力,但是通过外接充电线圈或者外接无线充电器等方式,使之具备了快充的能力,因此也就更需要在对手机进行快充操作之前进一步确认该手机是否确定可以执行快充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若不支持快充的终端执行了快充操作,则可能导致终端的充电电流过大,击穿电子元器件,造成电路烧坏等安全隐患。
判断终端是否具有无线快充能力的方法,则需要通过判断该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充线圈。其中,具体判断方式可以是获取终端的充电线圈的相关参数,例如充电线圈的直径和匝数等,一般来说快充线圈的直径较大,匝数较少;也可以是从终端中获取预先存储的表征该终端是否支持快充的标识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还需要判断无线充电器是否为支持快充类型的充电无线充电器,因为,若无线充电器不支持快充,即无线充电器无法提供较大电流,则无法支持终端正常进入快充流程。并且,由于快充模式下的充电回路的阻抗较小,而此时无线充电器提供的电流也较小,很有可能导致充电时间的延长或者充不进电,因此无法确保快充的安全顺利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与判断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充电器的过程不分先后,既可以同时,也可以判快速充电线圈先,当然也可以是判断是否为快速充电器在先,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543: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
具体地,在确定了终端自身的充电线圈满足硬件条件,并且充电供给方的无线充电器也满足提供快充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进行快速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若是,判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充电器;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从而在确认了终端本身具有快充能力,以及无线充电器具有提供快充条件两方面后,再控制终端进入快充模式,避免快充误操作,保障了快速充电过程的安全正确的执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6,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六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六实施例中,为从终端侧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551: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具体地,步骤S551可参考上述图25实施例中的步骤S541,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552:若是,获取所述充电线圈对应的第一标识位。
具体地,获取终端的充电线圈的识别集成电路IC中存储的标识位,即第一标识位,该第一标识位用于识别该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充线圈。
步骤S553: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位是否为预先存储的快速充电线圈的标识位。
具体地,可以在终端中预先存储多种使用同一操作系统或者使用同一快充识别系统的终端的快速充电线圈的标识位,例如,多种类型终端使用同一种标识位,即在识别出终端的识别IC中对应的标识位是固定值即可(如0110);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终端使用不同标识位,即将多种类型的终端的标识位分别存储在标识位列表中,对应的判断过程则需要结合各个终端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标识位;还可以是判断第一标识位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位列表中的任意一个标识位相同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对具体的存储标识位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通过第一标识位可以确定该终端是否有快充线圈即可。
步骤S554:若是,则判定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
具体地,举例来说,终端的PCB板端的快充IC1进行通讯发起,通过有线通讯连接与充电线圈的识别IC2进行通讯,相应的IC2中存在第一标识位,如果读取到该第一标识位与预先存储的快充线圈的标识位相匹配,则表示是快充线圈。由于默认是将PCB主板端连接到IC2上,如果通讯成功后,通过控制端口,将通讯通路从IC2切换到无线通讯端,即此时从PCB主板端直接连接到了无线通讯端口处,该无线通讯端口将负责与无线充电器的通讯。
步骤S555: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器对应的第二标识位。
步骤S556: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位是否为预先存储的快速充电器的标识位。
步骤S557:若是,则判定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
具体地,步骤305-步骤S307可参考上述图1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步骤S304,这里不再赘述。举例来说,上述步骤S304中所述的无线通讯端口通过无线通讯(Wi-Fi、蓝牙、红外等)与无线充电器进行连接通讯,无线充电器有相应的IC3,IC3中有第二标识位,如果读取到该第二标识位与预先存储的快充无线充电器的标识位相匹配,则表明无线充电器是快充无线充电器。
步骤S558: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导通所述终端中的第一充电电路进行无线充电。
具体地,进行快速充电还必须在终端满足相应的充电电路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无法承受较大的电流,或者无法将充电线圈接收到的电磁能,以更高的效率转化为电能。举例来说,此时终端的PCB板端的IC1与CPU进行通讯,将建立快充通路。
步骤S559:若所述充电线圈为非快速充电线圈和/或所述无线充电器为非快速充电器,则控制导通所述终端中的第二充电电路进行无线充电。
具体地,若充电线圈为非快速充电线圈和/或所述无线充电器为非快速充电器,则判断为该终端当前无法正常安全进行快速充电,于是控制导通终端中的第二充电电路进行无线充电,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具有高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的电流承受能力,即第一充电电路为快充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为普通充电电路。例如,当手机的充电线圈为非快速充电线圈,则说明该手机不支持快充,或者,假如手机支持快充,但是手机当前进行了充电连接的无线充电器不是快充无线充电器,则都无法正常建立并执行快速充电过程。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终端上设置有两种模式的充电电路,一种为快速充电模式的电路(第一充电电路),另一种为普通充电模式的电路(第二充电电路),当然,还可以是第一充电电路和第二充电电路是同一个充电电路的不同导通模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若是,判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充电器;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从而在确认了终端本身具有快充能力,以及无线充电器具有提供快充条件两方面后,再控制终端进入快充模式,避免快充误操作,保障了快速充电过程的安全正确的执行,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7,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七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七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61、当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时,控制有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表示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是终端,例如是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等等。
S562、当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时,控制无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二侦测信号表示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侦测信号为第一电压;第二侦测信号为第二电压。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进行无线充电回路连通。
其中,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1.8或3V,在此不做限制。
当所述第一电压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向进行有线充电回路连通。
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控制无线充电回路连通或控制有线充电回路连通。
其中,预设优先级可以是:无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高于有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还可以是无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高于有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该预设优先级可以是出厂时就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操作界面手工设置的。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细化了连通无线充电回路或有限充电回路的判断方法,可以防止无线充电回路和有限充电回路同时连通。
请参阅图28,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八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八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71、当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时,控制有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表示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是终端,例如是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等等。
S572、当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时,控制无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二侦测信号表示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S573、当同时接到第一侦测信号和第二侦测信号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控制无线充电回路连通或有线充电回路连通。
S574、当检测到无线充电回路处于连通状态或有线充电回路处于连通状态时,根据当前电池电压与目标无线充电器进行通信以使得所述目标无线充电器根据所述但钱电池电压调节输出功率。
其中,预设优先级可以是:无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高于有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还可以是无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高于有线充电回路的优先级。该预设优先级可以是出厂时就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操作界面手工设置的。
请参阅图29,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在第十九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81、获取终端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
可选的,当检测到有无线充电电流通过,或者检测到与无线充电器建立了无线连接时,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该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蓝牙、紫蜂ZigBee和红外连接等。
其中,该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当前电池电量值、当前充电电流值、已充电时间或剩余充电时间等等;也可以是基于当前该电池电量值、当前充电电流值、已充电时间和/或剩余充电时间确定出的当前需求的最佳电流值或最佳电压值;或者可以是当前充电的充电模式,如快充模式或普通充电模式。
S582、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
可选的,上述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的查找方式可以包括:分别获取该终端的第一设备型号和与该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二设备型号,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型号和该第二设备型号对应的数据库,并从确定出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其中,该第二设备型号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发送给该终端的。
可选的,上述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的查找方式还可以包括:分别获取该终端的电池配置参数和与该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的线圈配置参数,确定与该电池配置参数和该线圈配置参数对应的数据库,并从确定出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其中,该电池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标称容量(总电量)、内阻和标称电压等等,该线圈配置参数可包括配置的最大线圈数目、可用的最大线圈半径、当前使用的线圈数目、当前使用的线圈半径等等。该线圈配置参数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发送给该终端的。
具体的,可预置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一组充电状态参数以及与每一组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线圈调整参数,也即存储有不同充电状态参数及其对应的线圈调整参数。其中,该充电状态参数可包括电池电量值、充电电流值和/或充电时间等等;该线圈调整参数可包括线圈匝数调整值和/或线圈半径调整值等等。进一步的,由于无线充电器有多种型号和线圈配置参数,终端也有多种型号和电池配置参数。而在无线充电器的型号和/或线圈配置参数确定的情形下,若终端的型号和/或电池配置参数不同,则终端的充电状态参数与无线充电器的线圈调整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反之亦然。因此,可根据终端的型号、无线充电器的型号、电池配置参数和/或线圈配置参数分别预置得到多个包括不同充电状态参数及其对应的线圈调整参数的数据库,以提升获取的参数的准确性。举例来说,该预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可以是服务器,使得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终端可以从服务器中查找所需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
S583、向与该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发送查找出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以使该无线充电器基于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具体的,以充电状态参数为电池电量值,预置的数据库中存储有终端电池电量区间与其对应的线圈半径调整值为例。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终端可获取当前状态参数,即获取当前电池电量值,并可从该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该当前电池电量值对应的终端电池电量区间,并确定出与该电池电量区间对应的线圈半径调整值,即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从而可将该线圈半径调整值发送给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在接收到该线圈半径调整值之后,即可基于该线圈半径调整值调整线圈,控制线圈半径的改变,从而实现改变充电电流,使得以较佳的电流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通过获取其当前充电状态参数,以及在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并将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发送给无线充电器,以使该无线充电器基于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为该终端充电,由此实现了根据终端的充电状态参数快速确定无线充电器的线圈调整参数,从而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缩短了无线充电时长。
请参阅图30,为图2中所示步骤S40在第二十实施例中的子流程图。图30应用于无线充电器中。在第二十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以下内容。
S591、接收终端发送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
其中,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可以是该终端基于当前充电状态参数确定出的。该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可以是指当前电池电量值、当前充电电流值、已充电时间或剩余充电时间等等;也可以是基于当前该电池电量值、当前充电电流值、已充电时间和/或剩余充电时间确定出的当前需求的最佳电流值或最佳电压值;或者可以是当前充电的充电模式,如快充模式或普通充电模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该充电模式可以由用户进行选择,或者默认设置得到。进一步的,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可以包括线圈匝数调整值和/或线圈半径调整值等等。
可选的,无线充电器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Wi-Fi、蓝牙、ZigBee和红外连接等。在该通信连接保持期间,该无线充电器可以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各种信息,或者向该终端发送各种信息,如接收与该终端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向终端发送该无线充电器的型号、线圈配置参数等等。
S592、基于接收到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若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可以包括线圈匝数调整值,则该基于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可以具体为: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线圈的匝数调整为该线圈匝数调整值指示的匝数,并基于调整匝数后的线圈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也可以包括线圈半径调整值,则该基于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可以具体为:将该无线充电器的线圈的半径调整为该线圈半径调整值指示的半径,并基于调整半径后的线圈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具体的,当无线充电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线圈匝数调整值和/或线圈半径调整值时,则可根据该线圈匝数调整值和/或线圈半径调整值调整该无线充电器的线圈的匝数和/或半径,控制线圈半径的改变,从而实现改变充电电流,如实现快充或普通充电,使得能够以较佳的电流对该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可通过接收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以及根据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指示的调整操作对线圈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线圈为终端充电,实现了有针对性地调整线圈,以调整充电电流,从而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缩短了无线充电时长。
请参阅图31,图3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100的结构框图,所述充电系统100包括终端1及无线充电器2。
所述终端1包括通信单元11、处理器12。所述无线充电器2包括通信单元21及控制器22。
所述终端1的通信单元11用于无线充电器2的通信单元21建立通信连接,从而,所述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21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所述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建立通信连接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21进行信息的数据交互,控制对无线充电器2以及终端1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即,所述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后,所述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之间的数据交互对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控制对无线充电器2以及终端1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如果是,则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以及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如果不满足充电的条件,则不开启充电。
其中,所述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执行于无线充电建立和/或无线充电过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控制对无线充电器2以及终端1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可仅包括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以及在判断满足时开启无线充电器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1所示,所述终端1还包括充电线圈13,所述无线充电器2还包括充电线圈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指的是:所述处理器12控制开启充电线圈13,所述控制器22控制开启充电线圈22,从而通过充电线圈13与充电线圈22之间的耦合,而将无线充电器2的电能传递至终端1以对终端1充电。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1、12可为蓝牙模组、WIFI模组、NFC模组等。所述处理器12、控制器22可为中央处理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
所述终端1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式设备等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所述处理器12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2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3-4,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2通过控制执行所述图3或图4所述的方法来执行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2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操作。
例如,所述处理器12控制通信单元11与无线充电器2的通信单元21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2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以及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
其中,如图31所示,所述终端1还包括存储器14,所述预设数字序列预先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所述处理器12根据所述终端1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
如图31所示,所述终端1还包括电池15。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5-6,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2通过控制执行所述图5-6所述的方法来执行根据所述终端1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的操作。
例如,所述处理器12控制终端1开启无线充电功能,所述处理器在通信单元11搜索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2时,控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2建立无线充电连接;所述处理器12控制终端1与所述无线充电器2匹配鉴权信息,在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单元11向所述无线充电器2发送电池15的第一电池数据,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2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电池15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所述控制器22根据所述终端1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7,具体的,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控制器22通过控制执行所述图7所述的方法来执行根据所述终端1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2与所述终端1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的的操作。
例如,所述控制器22在通过通信单元21接收到所述终端1发送的鉴权信息时,将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2中的鉴权验证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为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鉴权验证信息匹配,所述无线充电器2则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所述控制器2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所述控制器22检测是否存在待充电的终端1,所述待充电的终端1为与所述无线充电器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终端1;若检测到存在所述终端1,则检测所述终端1是否为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能够被所述无线充电器2成功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1;若所述待充电终端为所述目标终端,则对所述待充电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2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或者,所述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终端1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8-11,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控制器22通过执行图8-11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来控制调节终端1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请一并参阅图32,为一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器2还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控制器22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控制器22在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区域产生压力时,所述控制器22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1的轮廓;所述控制器22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终端1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13的区域;所述控制器22打开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被终端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1进行充电。
请返回参考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控制器22接收所述终端1发送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1的姿态;所述控制器22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1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1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将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1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1进行充电。
其中,如图31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器2还包括存储器20,所述存储器20中预先存储有所述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1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为对应关系表或曲线图等的关系。
请返回参考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终端1的处理器12获取所述终端1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1的姿态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器2,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2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1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所述无线充电器2将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1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请返回参考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所述处理器12及所述控制器22配合执行所述图14的方法而控制根据该终端1的姿态调整无线充电器2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请一并参阅图33,如图3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还包括重力传感器16,所述重力传感器16侦测所述终端1的姿态而产生指示所述终端1的姿态的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12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16获取所述终端1的状态信息。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15-17及参考图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相比图31及图33所示的终端1,所述终端1还包括距离传感器17以及充电回路电路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处理器12获取所述终端1的放置姿态,根据所述终端1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1的充电回路电路18中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中使对所述终端1的电池15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闭合,其它充电回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通过重力传感器16获取该终端1的重力传感值,然后根据该重力传感值确定该终端1的放置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通过距离传感器17获取该距离传感器17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值,然后根据该距离值确定该终端1的放置姿态。具体的方式,请参阅前面图15-17的相关描述。
请返回参考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终端1的处理器12向无线充电器2发送充电请求;当接收到所述无线充电器2针对所述充电请求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时,所述处理器12获取所述终端1的电池电压值,其中,所述充电响应消息是所述无线充电器2在判断得到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时发送的;所述处理器12确定所述电池15的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所述处理器12向所述无线充电器2发送所述适配电流值,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2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所述适配电流值,并采用所述适配电流值对所述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请返回参考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器2的控制器22接收到终端1的充电请求时,获取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判断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是否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当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数目阈值时,向该终端1发送充电响应消息;接收终端1针对该充电响应消息发送的适配电流值;控制器22控制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充电线圈23中的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并采用该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请返回参考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所述处理器12及所述控制器22配合执行所述图20的方法而控制根据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充电线圈23中的感应电流达到终端1的适配电流值。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21-24,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处理器12控制执行如图21、23-24中所示的任一方法来确定当前的充电强度值,以便于提高充电效率或者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例如,所述处理器12控制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1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所述终端1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存在变化;所述处理器12对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并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2对所述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的的充电强度值;其中,所述拟合线段表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25-26,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处理器12控制执行如图25-26所示的任一方法来确定是否进行快速充电。
例如,所述处理器12检测终端1是否与无线充电器2进行了充电连接;若是,判断所述终端1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无线充电器;以及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所述处理器12控制所述终端1进入快速充电模式。具体请参考图25-26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3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的内部结构图。所述终端包括通信单元11、处理器12及充电电路102。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100包括有线充电接口110、无线充电接口120、第一侦测电路130、第二侦测电路140、开关器件150、驱动器160以及电池充电回路170。
其中,开关器件150是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开关器件150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动触点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无线充电端口连接120;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有线充电端口110连接;所述动触点与电池充电回路170连接;所述控制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
其中,无线充电接口120与开关器件15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侦测电路130位于无线充电接口120与驱动器160之间连接;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开关器件150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静接触点。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无线充电接口120用于连接无线充电器;
举例来说,无线充电器具有初级线圈,无线充电接口120具备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初级线圈)转移到接收端(次级线圈),也就是说无线充电接口120就会接收到电流。
其中,第一侦测电路130,用于在侦测到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器耦接时,产生第一侦测信号;
举例来说,无线充电端口120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时,无线充电器会提供5V的电压;那么此时,第一侦测电路130会将5V电压分为适合驱动器160输入电压范围的电压,一般是1.8V或者3.0V。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侦测电路130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无线充电接口120;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驱动器160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侦测电路130,具体用于在侦测到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器耦接时,产生第一电压;
驱动器16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器件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开关器件连通无线充电回路。
其中,无线充电回路连通是指第一静接触点与动接触点进行了连接。
其中,有线充电接口110与开关器件15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侦测电路140位于有线充电接口110与驱动器160之间;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接口用于连接有线无线充电器;
其中,第二侦测电路140,用于在侦测到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器耦接时,产生第二侦测信号;
举例来说,有线充电端口110与有线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一般通过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插头插入该有线充电端口110即可)时,无线充电器会提供5V的电压;那么此时,第二侦测电路140会将5V电压分为适合驱动器160输入电压范围的电压,一般是1.8V或者3.0V。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侦测电路140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有线充电接口110;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驱动器160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侦测电路140,具体用于在侦测到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器耦接时,产生第二电压;
驱动器16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压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器件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开关器件连通有线充电回路。
其中,有线充电回路连通是指第二静接触点与动接触点进行了连接。
可选的,驱动器16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优先级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器件切换至无线充电回路或有线充电回路。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与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举例来说,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都可以是3V。当第一电压为3V,第二电压为0V时,说明此时进行了无线充电器连接,那么就需要向开关器件15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开关器件150切换至无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无线充电回路充电。
举例来说,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驱动器160的第一端口为高电平,驱动器160的第二端口为低电平,那么驱动器160会向开关器件输出高电平,以使得开关器件150切换至无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无线充电回路充电。
可选的,驱动器16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压小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开关器件15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开关器件150切换至有线充电回路。
举例来说,预设阈值可以是3V。当第二电压为3V,第一电压为0V时,说明此时进行了有线无线充电器连接,那么就需要向开关器件15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开关器件150切换至有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有线充电回路充电。
举例来说,当所述第二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一电压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驱动器160的第一端口为低电平,驱动器160的第二端口为高电平,那么驱动器160会向开关器件输出低电平,以使得开关器件150切换至有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有线充电回路充电。
可选的,驱动器160,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优先级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器件切换至无线充电回路或有线充电回路。
举例来说,预设阈值可以是3V,也可以是1.8V。
举例来说,有线充电的优先级可以高于无线充电的优先级。那么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器件切换有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有线充电回路充电。
举例来说,无线充电的优先级可以高于有线充电的优先级。那么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器件切换无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无线充电回路充电。
举例来说,那么当所述第一电压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二电压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驱动器160的第一端口为高电平,驱动器160的第二端口为高电平,此时,如果无线充电端口的优先级高,那就指示开关器件切换至无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无线充电回路充电。如果有线充电端口的优先级高,那就指示开关器件切换至有线充电回路以便进行有线充电回路充电。
可选的,所述驱动器还与处理器12相连接;驱动器160,还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2发送控制信号;处理器12,用于接收所述驱动器发送的控制信号确定当前的充电方式;处理器12,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充电方式确定目标无线充电器,并与所述目标无线充电器已经数据交互以控制充电速度。
举例来说,当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时,处理器12可以根据当前电池的电压确定目标充电电流值,并向有线无线充电器发送指令以使得所述有线无线充电器将输出电流调节至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值。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电路包括有线充电接口、无线充电接口、第一侦测电路、第二侦测电路、开关器件、驱动器以及电池充电回路;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口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口还与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侦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有线充电接口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口还与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侦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驱动器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第三端与所述电池充电回路连接。从而可知,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能够防止有线充电回路和无线充电回路同时连通,进而防止充电电流过大。
可选的,驱动器160还与处理器12相连接;驱动器160,还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2发送控制信号;处理器12,用于接收所述驱动器发送的控制信号确定当前的充电方式;处理器12,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充电方式确定目标无线充电器,并通过通信单元330与所述目标无线充电器2进行数据交互以控制充电速度。
举例来说,当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时,处理器12可根据当前电池的电压确定目标充电电流值,并通过通信单元11向有线或无线充电器发送指令以使得所述有线或无线充电器将输出电流调节至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值。
请一并参阅图36,图36是与图35相对应的物理电路。所述物理电路包括有线充电接口210、无线充电接口220、第一侦测电路230、第二侦测电路240、开关器件250、驱动器260以及电池充电回路270;具体的连接方式和功能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图35及图36为前述的流程图27及流程图28对应的硬件结构。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29,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处理器12获取终端1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获取到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向与该终端1连接的无线充电器2发送查找出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以使该无线充电器2基于该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所述数据库存储于终端1的存储器14中。
请返回一并参考图30,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和/或控制器22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1和/或无线充电器2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控制器22接收终端1发送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所述控制器22并基于接收到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该终端1进行无线充电。
通过本申请的所述的终端1及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在充电建立之前或充电过程中实现对终端1与无线充电器2之间的适配,并对充电进行有效的管理。
其中,所述存储器20及1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及14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2或控制器22来控制执行而实现上述的方案。
请参阅图37,图37是本申请提供的终端3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3可以为智能终端(如手机),终端3包括:射频(英文:radio frequency,RF)电路301、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02、输入装置303、输出装置304、传感器305、音频电路306、无线保真(英文: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307、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的处理器308、以及电源303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3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3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英文: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英文: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3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或其他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英文:short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3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2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3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拍摄的照片、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3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3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308和输入装置303对存储器302的访问。
输入装置3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装置303可包括触敏表面3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032。触敏表面3031,也称为触摸显示面板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3031上或在触敏表面3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3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08,并能接收处理器3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3031。除了触敏表面3031,输入装置3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按键、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输出装置3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3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这些图形用户界面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输出装置304可包括显示面板3041,可选的,显示面板304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进一步的,触敏表面3031可覆盖显示面板3041,当触敏表面3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3中,触敏表面3031与显示面板3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3031与显示面板30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3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05,比如距离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终端屏幕与覆盖所述终端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终端外部环境的光信号。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3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3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此处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06、扬声器3061、传声器30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3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061,由扬声器3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08处理后,经RF电路3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306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3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3通过WiFi模块3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示出了WiFi模块3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3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08是终端3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3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3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3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3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8中。
终端3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03(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3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3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输出装置304(或输入装置303)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3还包括有存储器302、处理器308、以及一个或多个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器302中,处理器308用于调用存储器302(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的无线快速充电的程序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方法步骤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无线快速充电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
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控制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如果是,则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
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
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以及
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建立无线充电器与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匹配鉴权信息;以及
在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满足充电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待充电的终端,所述待充电的终端为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终端;
若检测到存在所述终端,则检测所述终端是否为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能够被所述无线充电器成功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
若所述待充电终端为所述目标终端,则对所述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在检测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区域产生压力时,无线充电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所述无线充电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终端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区域;以及
所述无线充电器打开特定位置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所述特定位置的充电线圈为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
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
根据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中使对所述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闭合,其它充电回路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向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无线充电器针对所述充电请求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时,获取所述终端的电池电压值,其中,所述充电响应消息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在判断得到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时发送的;
确定所述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
向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适配电流值,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所述适配电流值,并采用所述适配电流值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存在变化;
对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并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的充电强度值;
所述拟合线段表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若是,判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无线充电器;以及
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时,控制终端的有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表示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当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时,控制终端的无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二侦测信号表示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调节无线充电器和/或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获取终端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
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所述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所述预置的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一组充电状态参数以及与每一组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线圈调整参数;
向与所述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16.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无线充电器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以及
处理器,用于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通信单元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对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对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终端所述无线充电器与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如果是,则通知无线充电器对终端进行充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对终端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预设数字序列,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原装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与无线充电器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的预设长度的脉冲信号;
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目标数字序列;
将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预设数字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是否一致;以及
当所述目标数字序列与所述预设的数字序列一致时,开启充电开关以进行充电。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开启无线充电功能;
所述处理器在搜索到通信单元采集到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阈值的无线充电器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匹配鉴权信息,在所述鉴权信息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无线充电器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并用于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执行如下的操作:
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充电回路,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根据所述终端的放置姿态,生成充电回路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充电回路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的至少两个充电回路中使对所述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正向电流的充电回路闭合,其它充电回路断开。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充电回路,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无线充电器发送充电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无线充电器针对所述充电请求返回的充电响应消息时,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的电池电压值,其中,所述充电响应消息是所述无线充电器在判断得到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时发送的;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电池电压值对应的适配电流值;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适配电流值,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通过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感应电流达到所述适配电流值,并采用所述适配电流值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以预设周期获取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所在位置的N个磁场强度值,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所述终端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存在变化;
对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线段,并根据获得的拟合线段的斜率确定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的充电强度值;
所述拟合线段表示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N个磁场强度值之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检测终端是否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充电连接;
若是,判断所述终端的充电线圈是否为快速充电线圈,并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是否为快速无线充电器;以及
若所述充电线圈为快速充电线圈,且所述无线充电器为快速充电器,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快速充电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有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接口,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终端的有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侦测信号表示无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当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终端的无线充电回路进行连通;其中,所述第二侦测信号表示有线充电接口与有线充电器进行了耦接。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器调节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终端的当前充电状态参数;
所述处理器从预置的数据库中查找出与所述当前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目标线圈调整参数,所述预置的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一组充电状态参数以及与每一组充电状态参数对应的线圈调整参数;
所述处理器向与所述终端连接的无线充电器发送所述目标线圈调整参数,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基于所述目标线圈调整参数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29.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待充电的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及数据交互;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根据通信单元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无线充电器与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如果是,则开启无线充电器对终端的充电。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无线充电器以及终端之间的适配及充电控制进行管理,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充电建立和/或充电过程中,控制调节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终端调节所述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授权终端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鉴权信息时,将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中的鉴权验证信息进行对比;
若对比结果为所述鉴权信息与所述鉴权验证信息匹配,所述无线充电器则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对所述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终端是否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器来判断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适配是否满足充电的条件,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是否存在待充电的终端,所述待充电的终端为与所述无线充电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终端;
若检测到存在所述终端,则所述控制器检测所述终端是否为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能够被所述无线充电器成功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
若所述待充电终端为所述目标终端,则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待充电的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终端调节所述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控制器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区域产生压力时,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产生的区域确定终端的轮廓;
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轮廓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终端的天线区域和充电线圈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开所述无线充电器的被终端的充电线圈区域覆盖的充电线圈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终端调节所述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姿态;
所述控制器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终端的姿态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调整为所述终端的姿态对应的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则,以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触发所述终端调节所述终端的充电参数、充电状态和电路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终端的充电请求时,获取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判断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是否低于预设的数目阈值;
当该已连接的充电终端的数量低于数目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向该终端发送充电响应消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终端针对该充电响应消息发送的适配电流值;
所述控制器控制调节磁场变化率使得充电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达到该适配电流值,并采用该适配电流值对该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38.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28所述的终端及29-3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9450.5A CN106786905A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9450.5A CN106786905A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6905A true CN106786905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892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19450.5A Pending CN106786905A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86905A (zh)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4162A (zh) * | 2017-07-05 | 2017-10-24 | 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 |
CN107437840A (zh) * | 2017-09-25 | 2017-12-05 |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08397709A (zh) * | 2018-05-10 | 2018-08-14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协议手机无线充电的led台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9114402A (zh) * | 2018-07-12 | 2019-01-01 | 威视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支架 |
WO2019041728A1 (zh) * | 2017-08-29 | 2019-03-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电源管理模组 |
CN109474503A (zh) * | 2018-12-10 | 2019-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器 |
CN109494828A (zh) * | 2018-10-17 | 2019-03-19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遥控钥匙及车辆 |
CN109510268A (zh) * | 2018-11-30 | 2019-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870634A (zh) * | 2019-01-24 | 2019-06-11 | 深圳市新杰斯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智能耐压检测系统 |
CN109995119A (zh) * | 2019-05-07 | 2019-07-09 |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0709881A (zh) * | 2017-06-06 | 2020-01-17 | T移动美国公司 | 用于无线充电的用户的授权和计费的系统和方法 |
CN111508151A (zh) * | 2019-01-14 | 2020-08-07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072804A (zh) * | 2020-09-25 | 2020-12-11 | 广州市网优优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2564245A (zh) * | 2021-02-07 | 2021-03-26 | 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加密芯片的手机电池保护板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12732066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可消毒充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826299A (zh) * | 2019-05-09 | 2021-12-21 | 苹果公司 | 保护充电模式的指示 |
CN114465366A (zh) * | 2021-07-15 | 2022-05-1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967413A (zh) * | 2022-05-17 | 2022-08-30 | 深圳市万如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及高效能无线充电方法 |
TWI777688B (zh) * | 2020-08-13 | 2022-09-11 |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一種移動裝置、控制方法、存儲裝置及無線電力系統 |
CN116545077A (zh) * | 2023-07-06 | 2023-08-04 | 深圳市磁迹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45880A (zh) * | 2013-09-27 | 2014-01-29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位置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467129A (zh) * | 2007-05-08 | 2015-03-25 | 莫琼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感应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993611A (zh) * | 2015-06-18 | 2015-10-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
-
2016
- 2016-12-26 CN CN201611219450.5A patent/CN1067869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7129A (zh) * | 2007-05-08 | 2015-03-25 | 莫琼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感应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545880A (zh) * | 2013-09-27 | 2014-01-29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位置校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993611A (zh) * | 2015-06-18 | 2015-10-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9881A (zh) * | 2017-06-06 | 2020-01-17 | T移动美国公司 | 用于无线充电的用户的授权和计费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294162B (zh) * | 2017-07-05 | 2024-04-16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 |
CN107294162A (zh) * | 2017-07-05 | 2017-10-24 | 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该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 |
WO2019041728A1 (zh) * | 2017-08-29 | 2019-03-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电源管理模组 |
US10992189B2 (en) | 2017-08-29 | 2021-04-2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
CN107437840A (zh) * | 2017-09-25 | 2017-12-05 |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08397709B (zh) * | 2018-05-10 | 2024-03-05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协议手机无线充电的led台灯及其实现方法 |
CN108397709A (zh) * | 2018-05-10 | 2018-08-14 | 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协议手机无线充电的led台灯及其实现方法 |
US10827831B2 (en) | 2018-07-12 | 2020-11-10 | Shenzhen Vgoode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functional holder with a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
CN109114402A (zh) * | 2018-07-12 | 2019-01-01 | 威视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支架 |
CN109494828A (zh) * | 2018-10-17 | 2019-03-19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遥控钥匙及车辆 |
CN109510268A (zh) * | 2018-11-30 | 2019-03-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10268B (zh) * | 2018-11-30 | 2024-04-0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充电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474503B (zh) * | 2018-12-10 | 2020-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器 |
CN109474503A (zh) * | 2018-12-10 | 2019-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器 |
CN111508151A (zh) * | 2019-01-14 | 2020-08-07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09870634A (zh) * | 2019-01-24 | 2019-06-11 | 深圳市新杰斯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智能耐压检测系统 |
CN109995119B (zh) * | 2019-05-07 | 2024-07-16 |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9995119A (zh) * | 2019-05-07 | 2019-07-09 |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3826299A (zh) * | 2019-05-09 | 2021-12-21 | 苹果公司 | 保护充电模式的指示 |
TWI777688B (zh) * | 2020-08-13 | 2022-09-11 |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一種移動裝置、控制方法、存儲裝置及無線電力系統 |
US11611245B2 (en) | 2020-08-13 | 2023-03-21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Wirelessly charging mobile phone via notebook touchpad |
CN112072804A (zh) * | 2020-09-25 | 2020-12-11 | 广州市网优优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2732066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可消毒充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564245A (zh) * | 2021-02-07 | 2021-03-26 | 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加密芯片的手机电池保护板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14465366A (zh) * | 2021-07-15 | 2022-05-1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465366B (zh) * | 2021-07-15 | 2024-03-2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967413A (zh) * | 2022-05-17 | 2022-08-30 | 深圳市万如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及高效能无线充电方法 |
CN116545077A (zh) * | 2023-07-06 | 2023-08-04 | 深圳市磁迹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545077B (zh) * | 2023-07-06 | 2023-12-22 | 深圳市磁迹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86905A (zh) | 无线充电方法、终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 |
CN103943106B (zh) | 一种手势语音识别的智能手环 | |
CN106030966B (zh) | 用于在无线充电中检测负载的方法 | |
CN105474505A (zh) | 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03354376A (zh) | 一种智能的通用型手机无线充电系统 | |
CN202057981U (zh) | 一种动作识别闹钟及手机 | |
CN107919693A (zh) |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6329614A (zh) | 用于控制多个电池的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 |
CN108566637A (zh) | 一种设备充电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317916A (zh) |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525997A (zh) | 一种usb充电电路短接检测方法及电源适配器 | |
CN106786899A (zh) | 充电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8322601A (zh) | 一种提醒方法及终端 | |
CN10392872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09771952A (zh) | 基于游戏疲劳度的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674718B (zh)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474403B (zh) | 一种用于与蓝牙耳机通信的充电底座及实现方法 | |
CN108023237A (zh) | 充电提示方法、充电线、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600898A (zh) | 一种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8691013U (zh) | 一种智能锁 | |
CN106339268B (zh) |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和智能终端 | |
CN106357882A (zh) | 一种智能手机接近唤醒装置 | |
CN106292853A (zh) |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 |
CN108566252A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0620602A (zh) | 反向充电与数据传输共用系统、复用数据线和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