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4718B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74718B CN110674718B CN201910876865.7A CN201910876865A CN110674718B CN 110674718 B CN110674718 B CN 110674718B CN 201910876865 A CN201910876865 A CN 201910876865A CN 110674718 B CN110674718 B CN 1106747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image
- target area
- intensity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消费品,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化,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升级、优化,智能手机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经常在各种场合各种地点使用智能手机。
其中,人脸识别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重要的应用为基于人脸识别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识别通过后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比如,当前受人欢迎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过程,又如,利用人脸识别进行在线支付等等,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的广泛标志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但目前人脸识别的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黑暗环境下,电子设备无法识别人的面部特征导致在人脸识别过程中,该电子设备无法基于人脸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目前,一些电子设备在黑暗中采用增加屏幕亮度的方式提高人脸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进行人脸识别,但突然增加的亮度给用户的眼睛造成刺激,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此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在黑暗环境下无法同时兼顾人脸识别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黑暗环境下确保人脸识别准确度且不给用户光线敏感部位造成伤害的人脸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在黑暗环境下无法同时兼顾人脸识别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包括:
目标区域图像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第二人脸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图1中的方法能够由电子设备执行,特别由电子设备其中设置的程序模块执行,其中,该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包括:在人脸识别过程中针对目标区域的最低清晰度要求,只要人脸识别图像中所用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满足该最低清晰度要求即可,因此,通过逐步增加第一补光强度使得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时,保存目标区域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以便用于后续人脸识别;
具体的,在具体实施时,将目标人脸中光线敏感部位确定为目标区域,将目标人脸中非光线敏感部位确定为非目标区域;光线敏感部位可以是预先系统自动设置的,例如,考虑到眼睛部位容易因光线过强而被刺激,因此,可以自动将眼睛部位设置为光线敏感部位;光线敏感部位也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的,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人脸部位设置请求确定光线敏感部位,将该光线敏感部位确定为目标区域,例如,用户将需要保护的人脸部位设置为光线敏感部位,如针对人脸中的某些部位受伤或表面涂有特殊药物的情况,可以将该人脸部位设置为光线敏感部位,从而避免因光线过强而对该人脸部位产生一定刺激或伤害,进而达到保护该人脸部位的目的,这样还能够提高目标区域设置的灵活性,实现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S102,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该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具体的,在保存了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后,需要继续保存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其中,为了进一步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保护,并且已经得到了光线敏感部位的可识别图像特征信息,以及补光模块在进行人脸逐行扫描时不同扫描行对应的条形光束的补光强度可以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增加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即在利用补光模块逐行扫描得到第二人脸图像时,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大于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即采用不同人脸区域使用不同补光强度的方式对人脸进行逐行扫描,来实现在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获取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补光强度而言,涉及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这两部分,其中,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可以不同,即通过利用补光模块进行分区域调整补光强度的大小得到第二补光强度,因此,第二补光强度可以称为分区补光强度;
S103,若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其中,上述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包括:在人脸识别过程中针对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要求,该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对应的第二清晰度阈值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对应的第一清晰度阈值,因此,当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刚好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时,第一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需要通过增加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获取并保存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同时,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对目标区域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为了对目标区域进行保护,将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降低,因此,当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时,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可能已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但在S101步骤中已获取了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因此,结合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和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即可成功完成人脸识别,进而当人脸识别通过后,可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当人脸识别通过后,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操作,又如,当人脸识别通过后,进行线上支付操作;
具体的,在获取到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后,可以不保存该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直接基于该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也可以对该第二图像特性信息进行存储,再基于该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其中,针对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的存储过程,同样的,可以仅存储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还可以保存第二人脸图像,其中,该第二人脸图像包括:存储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和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也就是说,同时存储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和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其中,由于在获取第二人脸图像时,为了对目标区域进行保护,降低了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因此,该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可能已不符合目标区域对应的图像清晰度要求;
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在最终的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终端解锁的过程,仅需要将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以及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的组合,确定为用于人脸识别的人脸图像数据,从而将该人脸图像数据输入至人脸识别算法,因此,为了简化生成人脸识别图像的过程,可以只保存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以及第二人脸图像中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
其中,由于在上述步骤中分阶段获取到了满足较低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满足较高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因此,将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人脸识别图像;
具体的,针对只存储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的情况,直接将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拼接,得到最终使用的人脸识别图像;对应的,针对存储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的情况,此时无论是第一人脸图像还是第二人脸图像中,均包含一部分满足清晰度要求的图像特征信息,以及包含一部分不满足清晰度要求的图像特征信息,因此,可以将第一人脸图像中满足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第二人脸图像中满足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并拼接,得到最终使用的人脸识别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的,采用针对目标人脸进行分区域控制补光强度的方式,同时,先在确保目标区域满足对应的较低清晰度要求时,保存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并提高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在确保非目标区域满足对应的较高清晰度要求时,保存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即分阶段获取满足较低清晰度条件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以及满足更高清晰度条件的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从而实现降低光线敏感区域的扫描强度和持续时间。
进一步的,针对获取第一人脸图像的过程,考虑到为了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保护,开始使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可能比较小,因此,补光模块以该第一补光强度进行人脸逐行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该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可能不满足最低清晰度要求,此时,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该第一补光强度,将增加后的第一补光强度用于下一次人脸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以逐步提高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基于此,如图2所示,在上述S101,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S104,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其中,该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
其中,上述预设强度阈值可以是不会对人脸中光线敏感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且确保光线敏感部位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要求的补光强度上限值,因此,调整后的第一补光强度均小于该预设强度阈值,即利用补光模块以小于预设强度阈值的补光强度对用户人脸进行逐行扫描时,不会对光线敏感部位产生刺激和伤害,还能够获取到满足清晰度最低要求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
S105,判断获取到的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其中,由于补光模块发射的光束为条形光束,在人脸补光时可以按照预设扫描频率逐行扫描,因此,可以控制不同扫描行之间的补光强度有所不同,任一扫描行对应的补光强度可以自由调整,针对人脸不同部位的图像特征信息清晰度要求不同的情况,例如,如果光线敏感部位的清晰度要求低于其他人脸部位的清晰度要求,则可以先利用补光模块以较小的补光强度对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其中,补光模块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但又能保证在该第一补光强度下扫描得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的清晰度满足针对目标区域的最低清晰度要求,并且该第一补光强度不会对人脸中光线敏感部位造成刺激或伤害;
若是,则执行S106,保存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以便后续在采集到满足第二清晰度要求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后,直接获取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再结合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
其中,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可以对应于第一清晰度阈值,如果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刚好等于第一清晰度阈值时,说明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能够被人脸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则确定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针对目标区域的最低清晰度要求;
若否,则执行S107,按照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增加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该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具体的,在每次以一定的第一补光强度获取到第一人脸图像后,先判断是否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增加补光强度作为下一次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具体的,当确定出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时,说明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不能够被人脸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因此,需要继续增加补光强度,得到新的第一补光强度,并以新的第一补光强度进行下一次人脸扫描,得到新的第一人脸图像,即返回上述S104的步骤,以便提高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直到获取到包含刚好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第一人脸图像;
其中,由于电子设备中的补光模块发出的条形光束的补光强度越高,扫描得到的人脸图像中的图像特征清晰度越高,因此,在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对应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该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时,可以通过将补光模块的补光强度以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和预设时间增加间隔进行增加,获取以具有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的条形光束进行扫描得到的人脸图像数据。具体的,随着第一补光强度的增加,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越来越高,直到该图像清晰度刚好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保存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停止对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进行增加,并且在后续获取第二人脸图像时,不断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缩短得到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扫描时间,进而提高人脸识别效率,其中,首次人脸扫描获得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可以根据目标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背景光线强度进行确定,以及根据该背景光线强度确定预设光强增加间隔,以便快速将第一补光强度调整至使得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满足最低清晰度要求所需的补光强度,进而快速使获取的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进一步的,针对获取第二人脸图像的过程,考虑到针对非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要求高于针对目标区域的清晰度要求,因此,以上述第一补光强度获取到的第一人脸图像虽然能够保证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但无法确保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其中,由于已经获取到满足较低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此时还需要获取满足较高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因此,可以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且增加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并将调整后的补光强度作为下一次人脸扫描得到第二人脸图像的第二补光强度,以逐步提高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这样不仅能够获取到更加清晰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还能够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保护,基于此,如图3所示,在上述S102,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之后,还包括:
S108,判断获取到的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
具体的,在每次以一定的第二补光强度获取到第二人脸图像后,先判断是否满足相应的清晰度要求,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调整该第二补光强度作为下一次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
若是,执行S103,基于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具体的,当确定出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时,说明该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能够被人脸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因此,可以将该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进行人脸识别;
若否,则执行S109,按照预设补光强度调整方式,对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以及将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调整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
具体的,当确定出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时,说明该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不能够被人脸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因此,需要继续对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即增加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且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新的第二补光强度,并以新的第二补光强度进行下一次人脸扫描,得到新的第二人脸图像,即返回上述S102的步骤,以便提高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直到获取到包含刚好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第二人脸图像;
其中,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可以对应于第二清晰度阈值,其中,该第二清晰度阈值大于上述第一清晰度阈值,如果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刚好等于第二清晰度阈值时,说明该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能够被人脸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则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针对非目标区域的最低清晰度要求;
具体的,当确定出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时,说明该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能够被人脸解锁识别算法准确地识别,因此,可以将该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后续进行人脸解锁识别;
其中,上述非目标区域中所有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均需要满足上述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该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高于上述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并且,上述第二补光强度是在上述保存的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为起始基准进行调整的,即首次逐行扫描得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是:以最后一次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得到,因此,上述保存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中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强度大于上述第一补光强度,而上述保存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中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强度小于上述第一补光强度。
其中,由于已经保存目标区域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因此,在获取第二人脸图像时,只需要确保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满足相应的图像清晰度要求,进而,在获取第二人脸图像时,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可以降至很低,实现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更有效的安全保护。
其中,针对第二补光强度的调整过程,由于不同人脸部位的扫描行对应的补光区域可能不同,在确保获取清晰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对光线敏感部位进行有效保护,基于此,上述S109,按照目标区域补光强度降低且非目标区域补光强度增加的方式,对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步骤一,根据预先确定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或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
其中,上述对应关系记录有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因此,可以结合该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只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将其余的扫描行确定为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也可以只确定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将其余的扫描行确定为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扫描行,还可以同时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其中,考虑到通常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数量较少,优选的,只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将其余的扫描行确定为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即可;
步骤二,降低补光模块针对上述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增加补光模块针对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的补光强度;
具体的,在确定出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后,降低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便降低光强对人脸中光纤敏感部位的刺激和伤害,同时,还增加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数的补光强度,以便提高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
进一步的,针对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确定过程,考虑到在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补光强度时,需要获知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进而针对不同人脸部位对应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采集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之前,需要预先确定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图3的基础上,增加确定对应关系的过程,如图4所示,在上述S104,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
S110,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其中,该第三补光强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补光强度;
其中,在按照第一补光强度进行人脸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之前,需要在确保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中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的情况下,先确定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再开始进行第二人脸图像采集;其中,由于在确定对应关系的过程中,对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不做要求,因此,为了对眼睛部位进行有效保护,开始使用的第三补光强度比较小,然后,在采集第一人脸图像过程中,以该第三补光强度为起始基准进行调整的,即首次逐行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可以等于第三补光强度,在确定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之后,在逐步增加第一补光强度,因此,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补光强度;
具体的,在检测到人脸识别的请求时,即电子设备的惯性传感器检测到人脸识别的请求,同时该电子设备的光敏元器件检测到当前环境的亮度低于预设亮度阈值,电子设备中的补光模块以第三补光强度,并且以某一固定频率和固定行数扫描目标人脸,获取预设帧数的第三人脸图像,该第三人脸图像的帧数大于第一预设帧数,以至于可以用来判断补光模块扫描目标人脸得到的图像是否满足获取用于人脸识别所需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条件,即是否可以开始采集第一人脸图像,以便获取满足清晰度要求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S111,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第三人脸图像,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由于在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时,记录了各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因此,针对每张第三人脸图像,结合各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可以获知该第三人脸图像中每个扫描行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即第i扫描行对应于哪个人脸部位中的哪个位置;
另外,考虑到当终端与人脸相对移动时,不同的第三人脸图像中,针对同一人脸部位中同一位置对应的扫描行标识可能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在终端与人脸之间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获取到的第三人脸图像,来确定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确定出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在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补光强度时,可以基于该对应关系,获知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扫描行的标识,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分区调整。
其中,考虑到每个人脸部位具有一定面积,且补光模块所发射的条形光束的宽度比较小,因此,每个人脸部位对应于多个扫描行,此时,如果不对同一人脸部位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标识区分,则在上述对应关系中,同一人脸部位标识对应于多个扫描行标识,即不同扫描行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可能相同;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扫描行与人脸部位标识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将同一人脸部位中的不同位置再细分为多个人脸部位标识,以使不同扫描行对应不同的人脸部位标识;因此,针对同一人脸部位可以分化为多个人脸部位标识,同一人脸部位的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的人脸部位标识,对应的,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每个人脸部位标识对应于一个扫描行标识,即不同扫描行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不同;
其中,以眼睛部位为例,该眼睛部位中不同位置对应于不同的眼睛部位标识,每个眼睛部分标识对应于一个扫描行标识,其中,该不同的眼睛部位标识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扫描顺进行编号;例如,眼睛部位对应的扫描行包括:第5、第6、第7、第8扫描行,对应的,眼睛部位由上到下的不同位置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分别为:eye-1、eye-2、eye-3、eye-4。
具体的,为了确保确定出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准确度,需要保证获取到的第三人脸图像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如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中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基于此,上述S110,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第三人脸图像,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第三人脸图像,判断是否满足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
其中,上述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包括:采集到的第三人脸图像中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
若是,则执行,根据多帧第三人脸图像,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如果确定出多帧第三人脸图像中一定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满足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即确定出采集到的第三人脸图像中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则可以确定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继续进行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二人脸图像的采集,以获取满足第一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和满足第二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
进一步的,针对确定是否满足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的过程,需要识别采集到的第三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基于此,上述S110,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第三人脸图像,判断是否满足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一,在多帧第三人脸图像中选取最新扫描获取的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
具体的,考虑到一开始采集的第三人脸图像不符合要求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选取最新扫描获取的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来判断第三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该选取出的第三人脸图像的帧数大于第二预设帧数,由于最新扫描到的第三人脸图像更能够表征采集最终状态,因此,该第二预设帧数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预设帧数;
步骤二,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是否包含所述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
其中,上述预设人脸部位可以是在人脸识别时所必须的关键人脸部位,还可以是所有人脸部位,需要人脸识别图像数据中包含该关键人脸部位或所有人脸部位,才能准确地执行人脸识别解锁操作;
若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则执行步骤三,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是否相对静止;
具体的,在确定出包含预设人脸部位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人脸与终端之间是否相对静止,只有相对静止,才能确保最终确定出的对应关系的准确性;
若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相对静止,则执行步骤四,确定满足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
具体的,在确定出第三人脸图像中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之后,可以准确地确定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检测到手机抬起或检测到用户点击电源键,以及该电子设备的光敏元器件检测到所在环境的亮度小于电子设备预先设置的亮度阈值,从而补光模块以第三补光强度,以及20赫兹和50行的扫描条件来扫描目标人脸,即每秒钟得到20帧人脸图像;
然后,基于采集到的20帧人脸图像,判断是否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其中,在采集到20帧人脸图像的同时,记录了各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为了提高上述对应关系的确定准确度,因此,在确定上述对应关系时,也选取最新获取的预设数量的人脸图像作为依据,具体的,针对最新采集到的预设数量的每一帧人脸图像,结合各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可以获知该帧人脸图像中每个扫描行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即第i扫描行对应于哪个人脸部位中的哪个位置;例如,可以获知补光模块发出的多行条形光束中的第5、第6、第7、第8扫描行,对应的人脸部位标识分别为:eye-1、eye-2、eye-3、eye-4。
在具体实施时,获取最新采集的10帧人脸图像,即最近500毫秒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判断这10帧人脸图像是否包含预设人脸部位,若是,则继续基于这10帧人脸图像中记录的各扫描行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判断电子设备与目标人脸是否相对静止,若是,则表示当前人脸图像扫描结果满足针对第一人脸图像的采集条件,进而可以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继续进行第一人脸图像采集过程。
具体的,针对判断终端与人脸之间是否相对静止的过程,上述步骤三,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是否相对静止,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人脸部位标识,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该人脸部位标识对应的最大扫描行号与最小扫描行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行数阈值;
具体的,如果多张第三人脸图像中,同一人脸部位标识对应的多个扫描行的标识偏差很小,则说明用户人脸与电子设备相对静止;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是否相对静止;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进行第三人脸图像的扫描采集,直到确定第三人脸图像中是否包含预设人脸部位且终端与人脸相对静止。
其中,针对不对同一人脸部位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标识区分的情况,在上述对应关系中,同一人脸部位标识对应于多个扫描行标识,此时,即使在同一张第三人脸图像中,针对同一人脸部位标识,最大扫描行号与最小扫描行号之间存在一个固定差值,例如,仍以眼睛部位为例,如果眼睛部位对应的扫描行的行数为4,那么该固定差值为4,为了消除该固定差值的影响,可以在设置预设行数阈值将其考虑在内,即将预设行数阈值设置大一些;
对应的,针对将同一人脸部位中的不同位置再细分为多个人脸部位标识的情况,在上述对应关系中,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一一对应,此时,在同一张第三人脸图像中,针对同一人脸部位标识,对应于唯一的扫描行号,因此,在多张第三人脸图像中,针对同一人脸部位标识,最大扫描行号与最小扫描行号之间不存在一个固定差值,对应的,上述预设行数阈值可以按照最大允许偏移行数进行设置,例如,如果最大允许偏移行数为2,则该预设行数阈值设置为2;对应的,针对不对同一人脸部位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标识区分的情况,如果固定差值为4,则上述预设行数阈值设置为6。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具体包括:
S501,在检测到基于人脸识别的终端解锁请求后,获取目标用户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亮度;
S502,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环境亮度,判断在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终端解锁时是否需要进行补光;
若否,则S503,获取人脸识别图像数据,并基于该人脸识别图像数据执行人脸解锁操作;
若是,则执行S504,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第三人脸图像;
S505,根据最新扫描得到的预设数量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是否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
若不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则返回上述S504的步骤,以便确保获取到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的第三人脸图像;
若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则执行S506,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判断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是否相对静止;
若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不相对静止,则返回上述S504的步骤,以便确保获取到在包含目标人脸中的预设人脸部位的同时人脸与终端相对静止的第三人脸图像;
若目标人脸与电子设备相对静止,则执行S507,根据选取的第三人脸图像,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S508,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
S509,判断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清要求;
若是,则执行S510,保存该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若否,则执行S511,按照预设光强增加间隔,增加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并返回上述S508的步骤,以便提高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直到获取到包含刚好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的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第一人脸图像;
S512,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第二人脸图像;
S513,判断第二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
若是,则执行S514,基于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若否,则执行S515,按照目标区域补光强度降低且非目标区域补光强度增加的方式,对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以及将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调整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并返回上述S512的步骤,以便提高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清晰度,直到获取到包含刚好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的非目标区域的图像特征信息的第二人脸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模块组成示意图,该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图1至图5描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特征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第二人脸图像获取模块602,用于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人脸识别模块603,用于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模块604和第一补光强度调整模块605;
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模块604,用于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以及,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保存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第一补光模块获取模块605,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按照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可选地,在图7中,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补光强度调整模块606,用于:
根据预先确定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或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
降低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的补光强度。
可选地,在图7中,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对应关系确定模块607,用于: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三补光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补光强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所述第三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人脸识别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图8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5、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电源111、以及补光模块11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110,用于:
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处理器110,还用于: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保存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按照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其中,处理器110,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按照预设补光强度调整方式,对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
将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调整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
其中,处理器110,还用于:
按照目标区域光强降低且非目标区域光强增加的方式,对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或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
降低所述补光模块针对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增加补光模块针对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的补光强度。
其中,处理器110,还用于:
在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
利用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其中,第三补光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补光强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所述第三人脸图像,确定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利用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补光扫描,在人脸补光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先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该第一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清晰度满足最低局部清晰度要求;再通过降低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保护,在确定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人脸识别要求时,基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这样能够减少因补光强度过强导致对人脸中目标区域的刺激和伤害,在确保人脸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实现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通过网络模块1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电子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61上,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8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为外部装置与电子设备1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电子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电子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补光模块112,该补光模块112为上述用于发射条形光束以扫描目标人脸的器件,补光模块112与处理器逻辑相连,当检测到补光需求之后,处理器控制补光模块对该目标人脸进行扫描。
另外,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09,存储在存储器1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实现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在所述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根据预先确定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或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
降低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的补光强度;
将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调整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保存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按照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三补光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补光强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所述第三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可发射条形光束的补光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脸中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是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得到的、且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
第二人脸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二补光强度对所述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二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二补光强度是按照降低所述目标区域的补光强度得到的;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特征信息和所述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图像特征信息,生成人脸识别图像,并基于所述人脸识别图像执行人脸识别操作;
第二补光强度调整模块,用于: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中非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根据预先确定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和/或非目标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
降低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扫描行的补光强度;
将各扫描行分别对应的调整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二补光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模块和第一补光强度调整模块;
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一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补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以及,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保存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图像特征信息;
所述第一补光强度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清晰度要求,则按照预设补光强度增加间隔,增加所述补光模块针对各扫描行的补光强度;以及将增加后的补光强度,确定为下一次扫描得到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所用的第一补光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
利用所述补光模块按照第三补光强度对目标人脸进行逐行扫描,获取第三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三补光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补光强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扫描获取的多帧所述第三人脸图像,确定所述目标人脸中各人脸部位标识与扫描行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76865.7A CN110674718B (zh) | 2019-09-17 | 2019-09-17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76865.7A CN110674718B (zh) | 2019-09-17 | 2019-09-17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4718A CN110674718A (zh) | 2020-01-10 |
CN110674718B true CN110674718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6907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76865.7A Active CN110674718B (zh) | 2019-09-17 | 2019-09-17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747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9978B (zh) * | 2020-10-22 | 2022-11-15 | 蚂蚁胜信(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以及装置 |
CN112863010B (zh) * | 2020-12-29 | 2022-08-05 | 宁波友好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盗锁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 |
CN116887039A (zh) * | 2022-01-10 | 2023-10-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85834A1 (en) * | 2005-01-28 | 2006-08-17 | Microvisi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a field-of-view and capturing an image |
CN1825161A (zh) * | 2003-01-08 | 2006-08-30 | 王青山 | 一种分区多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机 |
EP2682671A2 (de) * | 2012-07-04 | 2014-01-08 |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 Lichtmodu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4010B (zh) * | 2013-02-04 | 2017-09-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补光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113688B (zh) * | 2014-06-26 | 2019-01-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
DE102016104383A1 (de) * | 2016-03-10 | 2017-09-14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Verfahren und optoelektronische Leuchtvorrichtung zum Beleuchten eines Gesichts einer Person sowie Kamera und mobiles Endgerät |
CN106407950A (zh) * | 2016-09-30 | 2017-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人脸信息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977924A (zh) * | 2016-10-21 | 2018-05-01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
CN107341466B (zh) * | 2017-06-30 | 2020-0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207460349U (zh) * | 2017-12-04 | 2018-06-0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设备及眼部图像采集设备 |
CN108038444A (zh) * | 2017-12-11 | 2018-05-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8229450A (zh) * | 2018-03-07 | 2018-06-29 | 北京上古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屏幕显示进行补光的方法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
-
2019
- 2019-09-17 CN CN201910876865.7A patent/CN1106747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5161A (zh) * | 2003-01-08 | 2006-08-30 | 王青山 | 一种分区多行扫描式激光投影机 |
WO2006085834A1 (en) * | 2005-01-28 | 2006-08-17 | Microvisi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a field-of-view and capturing an image |
EP2682671A2 (de) * | 2012-07-04 | 2014-01-08 |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 Lichtmodu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74718A (zh) | 2020-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27876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844730B (zh) | 一种图形码扫描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613131B (zh) | 一种应用程序免打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45609B (zh) |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674718B (zh)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429888B (zh) | 补光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8427873B (zh) |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969981A (zh) | 屏幕显示参数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7832689B (zh)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040209B (zh) | 一种拍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876287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681413B (zh) | 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532820B (zh) | 图形码显示、扫描方法及终端 | |
CN110784915B (zh) | 电子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460599B (zh) |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379539A (zh) | 一种屏幕补光方法及终端 | |
CN109727212B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944361A (zh) |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扫描方法和装置 | |
CN108551525B (zh) | 一种移动轨迹的状态确定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7729100B (zh) | 一种界面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343811B (zh) | 一种显示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8989710B (zh) | 一种红外补光模块失效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194280B (zh) | 安防区域的安防等级生成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 | |
CN108196663B (zh)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 | |
CN111261128B (zh) |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