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9910B -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9910B
CN106779910B CN201611045795.3A CN201611045795A CN106779910B CN 106779910 B CN106779910 B CN 106779910B CN 201611045795 A CN201611045795 A CN 201611045795A CN 106779910 B CN106779910 B CN 106779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distribution
order
personne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5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9910A (zh
Inventor
杜佳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57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9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9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9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9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9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根据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基于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选择与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不局限于只能由归属于某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完成该配送区域对应的配送订单的现有配送调度策略,通过根据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所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以结合该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从而有效利用了返程配送人员的配送运力,降低了返程配送人员的空跑现象,有助于提高配送运力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外卖订餐为例,当人们线上通过网络订餐下单完成之后,触发线下的配送过程。其中,一种线下的配送过程是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作为配送服务提供方,调度配送人员以为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在配送过程中,核心是对配送人员的调度。目前,一种常用的调度策略是:根据配送订单中配送地址所对应的商圈,指派归属于该商圈内的某个配送人员来完成该配送订单的配送处理,其中,归属于某商圈的配送人员是指初始设置时,被划定到该商圈内的配送人员,同一配送人员只能归属于一个商圈。
发明内容
在目前的配送调度方案中,为了便于管理,配送人员都是按照商圈进行分派配送订单的,即任一配送人员只能接受其所归属商圈内触发的配送订单。
在外卖应用中,一个配送订单往往具有两个配送地址,即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当配送订单被触发时,往往是基于该配送订单中的取货地址来确定该配送订单是属于哪个商圈的。从而,基于该取货地址所对应的商圈,指派该商圈中的某个配送人员完成配送处理。
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某个配送订单来说,其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分别对应不同的商圈,比如取货地址对应于商圈A,送货地址对应于商圈B,此时,基于前述调度策略,指派商圈A中的某个配送人员来处理该配送订单的配送。在配送过程中,由于送货地址在商圈B内,该配送人员需要跨出其所归属的商圈A。
但是,由于目前的调度策略是商圈调度机制,即某商圈对应的配送订单,只能由归属于该商圈的配送人员配送,因此,上述配送人员在行至商圈B中的送货地址完成配送后,还需要返回到归属商圈A中,继续接受归属商圈A的配送订单,造成了配送人员在返回至归属商圈A的过程中的空跑现象,浪费了配送运力,尤其是空驶配送运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用以提高配送运力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结合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的获取步骤包括:
获取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其中,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对应于该配送区域。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均为或包括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送区域,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以及,所述目标配送人员的分配步骤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可选地,所述目标配送人员的分配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分别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确定所述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分配模块,用于结合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若获取到需要跨配送区域配送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在需要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配对应的配送人员时,不局限于只能由归属于某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完成该配送区域对应的配送订单的现有配送调度策略,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所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以结合该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从而有效利用了返程配送人员的配送运力,降低了返程配送人员的空跑现象,有助于提高配送运力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2a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4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该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可以由一配送订单分配装置来执行,该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配送订单调度平台中,比如用于进行配送订单分配调度的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步骤102、根据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步骤103、结合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本实施例中,返程配送人员是指需要由当前所处的配送区域返回至其归属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假设对于某个配送人员来说,其归属配送区域为A,当前在不同于其归属配送区域A的另一个配送区域B中,则此时,该配送人员相对于需要将某物品从配送区域B配送至配送区域A中的配送订单来说,是其对应的返程配送人员。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主要是指需要跨配送区域配送的配送订单。但是实际应用中,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除了包含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外,还可以包含在同一配送区域内配送的配送订单,当包含这两类配送订单时,作为备选的配送人员除了上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外,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针对该情况,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本实施例中为突出重点,仅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为需要跨配送区域配送的配送订单,备选的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例说明。
在外卖配送场景中,每个配送订单的配送地址具有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两个地址,跨配送区域配送的配送订单是指取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和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不同的配送订单。
其中,配送区域是被预先固定划分好的,当接收到任一配送订单时,基于该配送订单中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的所属配送区域定位结果,可以确定该配送订单是否为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从而,若该配送订单为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则可以在其取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中,确定当前处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中是否存在与该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下面为了更加直观地理解返程配送人员与配送订单之间的关系,结合如下的定义来说明:
每个配送人员具有三个属性,{Position,Aoiid,To_aoiid},其中,Position是当前所在的位置坐标,Aoiid是预先默认设置的归属配送区域,To_aoiid是当前所在的配送区域。
每个配送订单存在四个属性,{Position_Shop,Position_User,Aoiid,To_aoiid},其中,Position_Shop是取货地址,Position_User是送货地址,Aoiid取货地址所对应的配送区域,To_aoiid是送货地址所对应的配送区域圈。
如果配送订单->Aoiid=配送人员->To_aoiid,并且配送订单->To_aoiid=配送人员->Aoiid,即配送人员当前处于某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所在配送区域,而且该配送区域的归属配送区域与该配送订单的送货地址所在配送区域相同,则该配送订单对该配送人员来说是返程单。
从而,基于上述对应关系,针对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来说,可以获得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一种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可能具有不同的取货地址、不同的收货地址,且不同的取货地址可能对应于不同的配送区域,不同的收货地址可能对应于不同的配送区域,因此,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返程配送人员并非都是从某同一配送区域返程到另一相同配送区域中的。
基于此,实际应用中,可选地,可以首先将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按照配送地址所对应的配送区域进行分组划分,具体地,将取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相同,且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相同的配送订单划为一个分组。进而,仅需要根据每个分组对应的取货配送区域和送货配送区域即可获得与该分组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即从众多配送人员中选出当前位置位于取货配送区域,归属配送区域为送货配送区域的返程配送人员。
另一种情况下,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对应于相同的配送区域、收货地址对应于另一相同的配送区域,此时,可以认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为一个分组,即可根据该取货配送区域和收货配送区域获得与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综上,在获得每个分组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后,在一种可选方式中,针对任一分组中的任一配送订单来说,可以基于其与所属分组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中每个返程配送人员的匹配度,为该任一配送订单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其中,该匹配度包括但不限于返程配送人员距离该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的距离、返程配送人员的已有未完成配送订单数量,等等。
本实施例中,若获取到需要跨配送区域配送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在需要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配对应的配送人员时,不局限于只能由归属于某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完成该配送区域对应的配送订单的现有配送调度策略,而是根据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所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以结合该可用的返程配送人员,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从而有效利用了返程配送人员的配送运力,降低了返程配送人员的空跑现象,有助于提高配送运力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以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为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为例进行了说明,此时,对于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可以由相应的返程配送人员完成配送,虽然可以有效避免返程配送人员的空驶运力,但是,实际应用中,从全局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配送方案是否是最优的并非一定。因为需要配送的配送订单除了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仅需要在同一配送区域内配送的配送订单,而若设置仅在同一配送区域配送的配送订单由归属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完成,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由返程配送人员完成,则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整体配送运力的利用率,且保证整体配送订单的配送效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追求全局最优,还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在详细介绍图2所示实施例前,首先对该实施例的整体思想进行简要说明:
对于取货地址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来说,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可能包括仅需要在该配送区域内配送的配送订单,也可能包括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因此,从当前位于该配送区域内的配送人员中获得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进而,针对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来说,基于该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将会有多种分配组合方式,每种分配组合方式都具有相应的配送成本,基于各种分配组合方式的配送成本从中选择一种具有最小配送成本的分配组合方式,基于该分配组合方式进行的配送订单分配将有利于全局的配送运力利用率的提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其中,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取货地址位于该配送区域中。
本实施例中,按照配送区域对配送订单进行分配处理。具体来说,某时刻可能产生大量的配送订单,这些配送订单被基于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不同而被区别开处理。其中,一般的,是按照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来确定配送订单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
另外,本实施例,并不要求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的收货地址也对应于该配送区域,因此,一般地,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包括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和不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
步骤202、确定当前位置位于配送区域内的候选配送人员。
步骤203、确定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取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确定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取货地址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后,获取该配送区域内可用的配送人员。由于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可能存在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和不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因此,获得的配送人员中包括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其中,返程配送人员的含义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对于归属配送人员,是指当前位于的配送区域即为其归属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每个配送人员对于的归属配送区域被预先设置好。
根据归属配送人员和返程配送人员的含义可知,在获取与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时,可以首先确定当前位置位于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配送区域内的候选配送人员,进而,根据候选配送人员各自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从候选配送人员中获取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具体地,确定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取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因为候选配送人员已经是当前位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那么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也指示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不但是当前位于该配送区域,而且还是归属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即为归属配送人员。
具体地,确定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因为候选配送人员已经是当前位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那么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是当前位于该配送区域,但是并不归属于该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而是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配送订单的收货地址所对应的配送区域,即为返程配送人员。
步骤204、从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为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在从当前配送区域对应的全部候选配送人员中筛选出与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后,需要从该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种,分别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以使得整体的配送人员运力利用率较高。
具体地,可以参考图2a所示的方案来进行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的选择处理:
步骤2041、计算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分别行至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
本实施例中,衡量一个配送人员是否适宜配送某个配送订单的依据是配送距离成本,即从配送距离的角度来衡量某个配送人员是否适宜配送某个配送订单。
具体地,配送距离成本的计算具体为: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的任一配送人员行至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的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cost:
cost=(d1+d2)×factor;
其中,d1为任一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与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间的距离;d2为该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与送货地址间的距离;factor为配送区域因子,若该任一配送人员为归属配送人员,则factor=f1,若该任一配送人员为返程配送人员,则factor=f2,f1大于f2。
具体地,假设上述任一配送人员表示为Mi,任一配送订单表示为Nj,其中,i的取值受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的总数量而定,j的取值受至少一个配送订单的订单数量而定。
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任一配送订单和任一配送人员各自对应的属性的描述,d1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61504960000101
d2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61504960000111
其中,Postion.X和Position.Y分别为任一配送人员Mi的经纬度坐标,相应的,Position_Shop.X和Position_Shop.Y分别为任一配送订单Nj的经纬度坐标。
对于factor来说,可以设置为如下的取值:
factor=1(当Mi->aoiid=Nj->aoiid)
factor=0.5(当Nj->Aoiid=Mi->To_aoiid并且Nj->To_aoiid=Mi->Aoiid)
基于上述配送距离成本计算方式,可以分别计算获得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中的每个配送人员,配送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的任一配送订单的配送距离成本。
步骤2042、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步骤2043、确定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步骤2044、根据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为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本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可以借助于集合的概念,假设两个集合:S1和S2,其中,S1为配送订单集合,由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构成;S2为配送人员集合,由上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上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构成。
针对一次分配组合过程来说,对于集合S1,针对其中的任一配送订单,从集合S2中分配一个配送人员与之对应,直至集合S1中的每个配送订单都被分配了一个配送人员,从而得到一种分配组合方式。基于前述配送距离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该分配组合方式下,每个被采用的配送人员与其对应的配送订单的配送距离成本,从而加和各配送距离成本可以获得该分配组合方式对应的总配送距离成本,即得到了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一种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由于集合S1和集合S2的元素的组合方式是随机的,只需要保证为集合S1中的每个配送订单被分配了对应的配送人员即可,因此,可以获得多种分配组合方式,针对每种分配组合方式都可以获得其对应的总配送距离成本,从而,可以获取上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进而确定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最终,采用该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所对应的配送人员与配送订单的分配方案,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综上,本实施例中,对于取货地址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至少一个配送订单来说,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可能包括仅需要在该配送区域内配送的配送订单,也可能包括跨配送区域的配送订单,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配送资源,除了在归属于该配送区域的归属配送人员中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选择对应的配送人员外,还扩展了当前处于该配送区域内,但是却归属于其中某个或某些配送订单的送货地址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返程配送人员,以充分利用返程配送人员的返程运力,避免空驶。
另外,为了进一步争取全局最优的分配结果,即争取更高的配送运力利用率、更高的配送效率,以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为目标,从配送订单与配送人员的多种可能的分配组合方式中选择最优的分配组合方式,为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配对应的配送人员来完成相应的配送。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配送订单分配装置。这些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可以被实现在服务器的基础架构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确定模块12、分配模块13。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分配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图3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3所示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获取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其中,该至少一个配送订单的取货地址与该配送区域对应。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
根据所述配送区域,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可选地,所述分配模块13还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2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21、第一获取单元122。
第一确定单元121,用于确定当前位置位于所述配送区域内的候选配送人员。
第一获取单元122,用于根据所述候选配送人员各自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从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具体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2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具体地,所述配送地址包括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所述配送区域与所述取货地址对应,以及,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2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可选地,所述分配模块13包括:计算单元131、第二获取单元132、第二确定单元133、分配单元134。
计算单元131,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分别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
第二获取单元132,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第二确定单元133,用于确定所述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分配单元13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132具体用于: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的任一配送人员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的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cost:
cost=(d1+d2)×factor;
其中,d1为所述任一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间的距离;d2为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与送货地址间的距离;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归属配送人员,则factor=f1,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返程配送人员,则factor=f2,f1大于f2。
图4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2a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图2a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2a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获取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根据所述配送区域,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结合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从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所述目标配送人员的分配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分别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确定所述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的确定步骤包括:
确定当前位置位于所述配送区域内的候选配送人员;
根据所述候选配送人员各自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从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的获取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地址包括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所述配送区域与所述取货地址对应,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的获取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距离成本的计算步骤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的任一配送人员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的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cost:
cost=(d1+d2)×factor;
其中,d1为所述任一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间的距离;d2为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与送货地址间的距离;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归属配送人员,则factor=f1,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返程配送人员,则factor=f2,f1大于f2。
6.一种配送订单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具体为获取对应于同一配送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送区域,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分配模块,用于结合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具体为从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分别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对应的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全部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中总配送距离成本最小的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距离成本组合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分别分配对应的目标配送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位置位于所述配送区域内的候选配送人员;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配送人员各自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从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和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地址包括取货地址和送货地址,所述配送区域与所述取货地址对应,以及,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候选配送人员中,对应的归属配送区域标识指示所述送货地址对应的配送区域的配送人员为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至少一个返程配送人员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归属配送人员中的任一配送人员行至所述至少一个配送订单中的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配送地址的配送距离成本cost:
cost=(d1+d2)×factor;
其中,d1为所述任一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间的距离;d2为所述任一配送订单对应的取货地址与送货地址间的距离;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归属配送人员,则factor=f1,若所述任一配送人员为返程配送人员,则factor=f2,f1大于f2。
CN201611045795.3A 2016-11-24 2016-11-24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79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5795.3A CN106779910B (zh) 2016-11-24 2016-11-24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5795.3A CN106779910B (zh) 2016-11-24 2016-11-24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9910A CN106779910A (zh) 2017-05-31
CN106779910B true CN106779910B (zh) 2020-08-04

Family

ID=5897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5795.3A Active CN106779910B (zh) 2016-11-24 2016-11-24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9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930B (zh) * 2017-06-26 2020-09-18 北京星选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845011B (zh) 2017-08-07 2019-08-02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订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44881B (zh) * 2017-08-22 2020-07-03 北京星选科技有限公司 配送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23202B (zh) * 2017-09-19 2022-08-09 北京星选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4298B (zh) * 2017-12-22 2022-02-01 北京星选科技有限公司 配送任务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10988A (zh) * 2018-04-13 2018-10-26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派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81857B (zh) * 2018-05-18 2020-03-10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4012A (zh) * 2018-06-25 2019-12-3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4550A (zh) * 2018-08-08 2019-01-1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1105285B (zh) * 2018-10-29 2024-01-05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连环派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12286B (zh) * 2019-02-25 2023-09-29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8435B (zh) * 2020-10-29 2023-12-01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任务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3136A (zh) * 2014-07-24 2014-11-12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件中转方法及装置
CN104978641A (zh) * 2015-03-04 2015-10-14 张军委 一种物流信息对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8890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Burgh Stuart G Deliv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
US20110137699A1 (en) * 2008-08-05 2011-06-09 Ronen Ben-Ari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b management
CN104240052A (zh) * 2014-07-09 2014-12-24 重庆大学 返空车配货交易服务方法及软件系统
CN105719110A (zh) * 2015-05-22 2016-06-29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447667A (zh) * 2015-11-17 2016-03-3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快递订单的自动分配方法
CN106156280A (zh) * 2016-06-24 2016-11-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is地图的订单分拣方法和订单分拣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3136A (zh) * 2014-07-24 2014-11-12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件中转方法及装置
CN104978641A (zh) * 2015-03-04 2015-10-14 张军委 一种物流信息对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cooperative parallel meta-heuristic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s;Bouthillier A L;《Computers & Operation Research》;20051231;第32卷(第7期);第1685-1708页 *
基于订单组合的Z公司物流配送路径优化设计;崔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50715(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9910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9910B (zh)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8681857B (zh) 一种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95066A1 (zh) 任务分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392412B (zh) 订单调度方法和装置
US20200134558A1 (en) Ord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118310B (zh)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7167128A1 (zh) 一种物流资源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453146B (zh) 私有云计算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47353A1 (zh) 订单调度
US2018030065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demand-transport capacity unmatched region in car-calling services, an apparatus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6447470A (zh) 配送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038166B (zh) 查询可预约仓库容量、预约及取消预约入库方法及装置
CN110555580B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929981B (zh) 一种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19000784A1 (zh) 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146349B (zh) 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353840A (zh)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03353B (zh) 一种配送区域表达方法及装置
CN108665170A (zh) 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19000780A1 (zh) 订单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3202B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14048B (zh) 参与感知系统及其任务分配方法
US20160335324A1 (en) Geographic Application Partitioning
CN112700193A (zh) 订单配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65607A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N3, Jinyu Zhizao workshop, No. 27, Jiancai Chengzh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ngx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on the road to the information on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1 to the 3 floor of the 2 floor, room 11, 20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Xiaod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