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9066B -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9066B
CN106759066B CN201710013236.2A CN201710013236A CN106759066B CN 106759066 B CN106759066 B CN 106759066B CN 201710013236 A CN201710013236 A CN 201710013236A CN 106759066 B CN106759066 B CN 106759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lling pond
side slope
drainpipe
energy dissipating
st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32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59066A (zh
Inventor
牛富生
朱汉华
陈孟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Ltd.
Tibet Ganoderma Lucidum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32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9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9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9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59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9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6Spillways; Devices for dissipation of energy, e.g. for reducing eddies also for lock or dry-dock g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属于施工领域。其方案为: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在消力池的侧壁设置若干个预留孔,并通过连接若干条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排水管的末端接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本发明在常规消能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上游消力池旁布设成束的排水管,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消力池导流,对坡面无冲刷影响,对减少一般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产生了积极良好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山体边坡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针对山体边坡的地质灾害防控,最为常见的有固坡和消能两大举措。消方减载、压力灌浆锚桩和抗滑桩等是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的固坡措施;墩、墙、坝、护坦、消力池等是抵御洪水、块石碎石冲击的消能措施。但是,固坡的工程措施适用于地势非常险峻、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斜陡坡,由于受现场特殊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有时较难以实施。消能的工程措施在现有一般山坡中采用的较多,也便于实施。岩土工程“怕水”(渗流、固结、强度等均与水息息相关,地下工程渗漏水问题等),在山体滑坡中也不例外,水仍是产生地质灾害的源头。一般山体边坡在雨水作用下会形成冲沟,上部边坡一般会做急流槽与截水沟,上、中、下游一般会采用拦水坝(如图1所示)、消力池(如图2所示)或者两者结合(如图3所示)来导流消能,减少水流冲击,但在山高坡陡,洪水携带块石、碎石汹涌而下时,现有的消能措施显得有点不足。特别是在断层交会,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次生灾害。消能措施中的柔性护坦中的钢筋网片和笼装块石,既便于更换,又可消能,使块石、碎石流来袭时,不直接冲击作为护坦本体的刚性底板,而冲击可以更换维修的钢筋网片和笼装块石,收到了刚柔并济,变形协调之功效。但是,该措施的成本较高,而且其设置对地形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不适用于地势非常险峻、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斜陡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山区边坡在雨水冲刷下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地势非常险峻、地质条件复杂的斜陡坡,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具体为: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在消力池的侧壁设置若干个预留孔,并通过连接若干条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排水管的末端接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申请人发现边坡在雨水冲刷下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块石、碎石等质量较大的物料在暴雨期随水流汹涌而下,导致冲沟损毁,边坡稳定性随之被破坏。本发明中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后,能够减少消力池的下泄流量,且由于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减小了消力池中水流在下泄方向的流速分量,增大了与下泄方向垂直的流速分量。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发现,该变化会导致水流中重量较大的石块、土方被沉积于消力池底部,仅有树叶、悬浮颗粒物、砂砾等轻量物料会随水流下泄。而这些轻量物料不容易对边坡造成冲刷,而且由于仅仅是部分引流,原边坡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系统仍旧能够保持平衡,由此保证了边坡的稳定。
作为优选,在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修建消力池,前段的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消力池进行消能后,再通过后段的排水管再次引流至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申请人在试验中发现本发明应用于管道较长、边坡较陡的情况时,排水管会因为高速下泄的水流的冲力,导致发生位移,难以固定于边坡上。长此以往,管道的接口部位容易在拉力作用下损坏。而在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修建消力池后,起到了缓冲作用,水流到下游时流速变小,假定在上游水量一定的条件下,经过管道排放所需的时间变长,由冲量定量可知其对管道的冲刷力变小。而且,消力池的设置也能够起到再次过滤管道中砂石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小管道末端出水的流速,进一步减少其对坡面的冲刷力,整体起到了消能减灾的功效。因此,该方式较为适用于管道较长、边坡较陡且不容易固定管道的工况。
作为优选,排水管的水流路径末端位置修建消力池,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消力池后进行消能后,再排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末端修建消力池,可以对水流中的砂石起到二次过滤,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排水管里的水流从上到下流动到消力池底时,水流湍急,到末端时会形成漩涡状(旋转一周缓冲再沿原来水流路径流动),产生的直接作用不仅可以过滤到夹到水流中的碎石,而且减小了流速。在排水管末端汇入涵洞时水流减速,防止局部掏蚀对涵洞稳定性的影响。
作为优选,在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和末端位置分别修建消力池,前段的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中部位置的消力池进行消能后,再通过后段的排水管再次引流至末端位置的消力池进行消能,最后再排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同时设置两个消力池,能够同时起到前述的两种作用,进一步加强系统的过滤、稳定作用。
作为优选,消力池中被引流的流量占总流量的1/2~2/3。经过研究,该流量占比下,能够在维持坡面原有地质、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形成有效地引流,使水流中的石块尽可能沉积,减少被直接冲刷至坡面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留孔位于消力池侧壁上的高度为消力蓄水高度的1/4~2/5处,优选为1/3处。由于水流在消力池的底部会形成漩涡,而排水管的引流导致石块被沉积于底部,但砂砾等悬浮颗粒依然会被水流带起。该高度的设置能够尽可能减少石块被带入排水管的可能性,仅使砂砾等轻量物料通过排水管排放,在不影响管路畅通的情况下,减少消力池中的沉积。
作为优选,需定期清理消力池池底和消力池的拦水坝坝底堆积的碎石,块石以及泥沙。
传统山体边坡防控地质灾害惯于从水流路径来固坡或消能,忽视了利用山体的天然水势能加以引导分流的作用。本发明在常规消能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上游消力池旁布设成束的排水管,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消力池导流,对坡面无冲刷影响,对减少减小一般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的产生了积极良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山体边坡常规消能工程措施(拦水坝)示意图;
图2山体边坡常规消能工程措施(消力池)示意图;
图3山体边坡常规消能工程措施(消力池、拦水坝)示意图;
图4本发明山体边坡排水管导流消能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山体边坡排水管导流消能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山体边坡排水管导流消能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山体边坡排水管导流消能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述技术方案中各技术特征若不存在冲突,均可进行相互组合,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通过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可由C25砼挡水板以及M10浆砌块石挡墙根据现场工程需要完成,若上游水流特大,可提高相应材料标号。消力池修建时要在消力池的侧壁做好若干个预留孔,同时要同步在预留孔中埋设塑料排水管(φ50mm)。一般预留孔位于消力池侧壁上的高度为消力蓄水高度的1/4~2/5处,较佳的是位于1/3高度处。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当然也可以稍微偏离垂直方向一定角度。从消力池上部已经埋设好的塑料排水管向下接长,配套接头(可采用铝合金接头,采用的接头要与排水管相配套)一定要密封牢靠,避免接头处扭曲漏水,排水时要做好检查工作。若采用成束排水管导流时,要现场踏勘科学规划布设路径,为节约管材,尽量缩短排水管路径。排水管的末端直接汇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此时尽管管中水流流速很大,但其对坡面已无冲刷影响。最终水流被引入边坡下方公路的涵洞中。
另外,在山体边坡的冲沟的中间位置,还可以按照常规方式设置拦水坝坝体,作为水流的缓冲。拦水坝坝体可采用M10浆砌石基础挡墙,中间填土(就地就近取材)的形式,坝顶回填土后铺设300mm厚碎石垫层,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做好坝基处理工作,坝体结构(防渗体;反滤层、垫层和过渡层;坝体排水;护坡;坝面排水等)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结合规范完成。
定期清理消力池池底和拦水坝坝底堆积的碎石,块石以及泥沙,以确保排水流畅。
上述实现方式应用于某山区边坡的加固工程中,大大改善了原先边坡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缺点。该工程经过5年的运行,边坡依然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地质灾害。
本发明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质情况,在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或末端位置修建消力池,也可以同时修建上述两个消力池。
如图5所述,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在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修建消力池。如图6所示,则是在末端位置修建消力池。而如图7所示,则是在中部位置和末端位置同时修建消力池。由于引流水流比冲沟上游水流冲击力要小,且碎石、块石较少或没有,排水管路径上修建的消力池可只施做C25砼挡水板,不做浆砌块石挡墙。消力池上部和下部均要做好预留孔,同时塑料排水管(φ50mm)要同步埋设完成。消力池中下泄的水流也需要通过排水管排放。
由此可见,在采用常规消能工程措施(拦水坝、消力池等)基础上,本发明着重从源头(由暴雨直接诱发的上游水)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两者结合,其本质是消能作用再次增强,会对防控地质灾害(尤其是暴雨诱发)产生积极作用,是一种简易解决一般山体边坡现场地质灾害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在消力池的侧壁设置若干个预留孔,并通过连接若干条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排水管的末端接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消力池中被引流的流量占总流量的1/2~2/3;所述的预留孔位于消力池侧壁上的高度为消力蓄水高度的1/4~2/5;在所述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修建消力池,前段的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中部位置的消力池进行消能后,再通过后段的排水管再次引流至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
2.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在消力池的侧壁设置若干个预留孔,并通过连接若干条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排水管的末端接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消力池中被引流的流量占总流量的1/2~2/3;所述的预留孔位于消力池侧壁上的高度为消力蓄水高度的1/4~2/5;在所述排水管的水流路径末端位置修建消力池,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末端位置的消力池后进行消能后,再排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
3.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山体边坡的冲沟上游修建消力池,对水流进行收集并消能;在消力池的侧壁设置若干个预留孔,并通过连接若干条排水管,从消力池侧壁对汇入消力池的水流进行部分引流,引流方向与消力池的下泄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排水管的末端接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消力池中被引流的流量占总流量的1/2~2/3;所述的预留孔位于消力池侧壁上的高度为消力蓄水高度的1/4~2/5;在所述排水管的水流路径中部位置和末端位置分别修建消力池,前段的排水管引流的水汇入中部位置的消力池进行消能后,再通过后段的排水管再次引流至末端位置的消力池进行消能,最后再排入位于边坡底部的冲沟下游处。
CN201710013236.2A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Active CN106759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236.2A CN106759066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236.2A CN106759066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9066A CN106759066A (zh) 2017-05-31
CN106759066B true CN106759066B (zh) 2019-08-02

Family

ID=5895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3236.2A Active CN106759066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90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928B (zh) * 2019-04-28 2020-10-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坝体下游受冲刷河床修复方法和系统
CN110158620B (zh) * 2019-05-09 2024-03-2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及构筑方法
CN110485362A (zh) * 2019-09-20 2019-11-2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库自动联调式水库
CN110952508B (zh) * 2019-12-16 2021-01-29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方法
CN111764352B (zh) * 2020-07-14 2021-12-07 嘉兴市环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消散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2813922B (zh) * 2021-01-06 2022-05-17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主-被动泥石流水石分离-消能减灾装置
CN113152394B (zh) * 2021-04-28 2022-08-19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一种泄洪隧道出口处为大高差斜坡的泄洪消能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8A (zh) * 1992-09-23 1994-03-30 洪瑞明 砥墩式堰
DE29809590U1 (de) * 1998-05-28 1998-12-03 Groetz Georg Entwässerungsvorrichtung für befestigte Flächen und Bauwerke
CN103469880A (zh) * 2012-06-08 2013-12-25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边坡坡面分水系统
CN104264639A (zh) * 2014-09-11 2015-01-07 四川大学 底流式梯级消力池消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8A (zh) * 1992-09-23 1994-03-30 洪瑞明 砥墩式堰
DE29809590U1 (de) * 1998-05-28 1998-12-03 Groetz Georg Entwässerungsvorrichtung für befestigte Flächen und Bauwerke
CN103469880A (zh) * 2012-06-08 2013-12-25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边坡坡面分水系统
CN104264639A (zh) * 2014-09-11 2015-01-07 四川大学 底流式梯级消力池消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9066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066B (zh)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CN202298556U (zh) 滑坡转化型泥石流的新型防治结构
CN101560757B (zh) 大型渠道非过水坡面截渗除污系统
CN105862665B (zh) 小流域综合治理—再造良田的方法
WO2021097934A1 (zh) 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
CN107060034A (zh) 一种城市道路一体化排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0347377C (zh) 一种模袋排帘及其江河崩岸防治方法
JP3918043B2 (ja) 貯水・取水ダムの排砂、排泥システム工法及び貯水・取水ダムの排砂、排泥方法
Martín et al. Ecological effects of sediment bypass tunnels
WO2021208168A1 (zh) 一种生态海堤临水侧堤坡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28602U (zh) 防止淤泥堵塞和水土流失的路基两侧浅层水连通结构
Boroujeni Sediment management in hydropower dam (case study–Dez dam project)
CN104762922B (zh) 一种基于水力清除物源的泥石流治理方法
CN206916686U (zh) 一种泥石流沟内的路基防护体系
Di Pietro et al. Erosion control solutions with case studies
CN105986560A (zh) 一种修建楼式防洪堤及改造和利用河流滩地的方法
Ahmed et al. Groundwater dam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N206173891U (zh)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KR20110083935A (ko) 친환경 복합 사방댐
CN106368169A (zh)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TW201016930A (en) Regulation method for river with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bridge pier and dike, and with the function of forming sand and stone collecting specific area
CN210797433U (zh) 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降雨型滑坡防控结构
CN220166845U (zh) 一种陡峭区域多级竖井串联跌落式消能结构
CN106758626A (zh) 一种季冻区湿地填方路基两侧浅层水连通结构
RU2723487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а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дренажа грунтовой плотин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Address after: 3154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Song Zhao Qiao Road No. 72

Co-patentee after: Tibet Ganoderma Lucidum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4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Song Zhao Qiao Road No. 72

Patentee before: NINGBO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