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8169A -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8169A
CN106368169A CN201610923843.8A CN201610923843A CN106368169A CN 106368169 A CN106368169 A CN 106368169A CN 201610923843 A CN201610923843 A CN 201610923843A CN 106368169 A CN106368169 A CN 106368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caded surface
catch basin
slopes
slope
vege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38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238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8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8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22Flexible prefabricated covering elements, e.g. mats,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包括坡体、排水管和植被面,所述坡体呈阶梯型,主要由植被面、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构成,所述坡体顶端的平台上安装有护栏,所述第一阶梯面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二阶梯面上设置有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均由加固板固定,所述泄洪阀与埋在所述坡体内部的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植被面、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有水渠,所述植被面由固定网、泥土层、碎石垫层和粗砂垫层构成,且固定网、泥土层、碎石垫层和粗砂垫层从外到内依次连接。本发明结构坚固、安全牢固、自然美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
背景技术
目前,河岸和堤坝处的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水利护坡工程极为重要,传统的水利工程护坡多为密封的混凝土护坡或浆砌块,不利于生物的繁衍,外观灰暗,视觉效果差,坝顶或坡面的排水设施不利,造成积水,护坡植物得不到及时的养护,浪费了自然资源,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坚固、安全牢固、自然美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包括坡体、排水管和植被面,所述坡体呈阶梯型,主要由植被面、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构成,所述坡体顶端的平台上安装有护栏,所述第一阶梯面和坡体顶端之间通过植被面相连接,且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之间通过植被面相连接,所述第一阶梯面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二阶梯面上设置有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均由加固板固定,且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内部均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和泄洪阀,所述泄洪阀与埋在所述坡体内部的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植被面、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有水渠,且水渠分别与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相连接,所述植被面由固定网、泥土层、碎石垫层和粗砂垫层构成,且固定网、泥土层、碎石垫层和粗砂垫层从外到内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安装有喷灌装置,且喷灌装置分别与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坡体顶端的平台和植被面上均设置有与排水管相连接的进水口,所述排水管内安装有防倒灌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一端深埋在所述坡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种植有防洪的树木。
优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泄洪阀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护栏的安装保证了游客的安全,植被面的设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达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其中固定网的安装使植被面上的水土得以固定,排水管的安装,使坡体上的水得以流入河流中,蓄水槽和水渠的设置,大大缓解了在暴雨中水管流水的压力,不仅如此,在不下雨时,蓄水槽中的水可通过安装在阶梯面上的喷灌装置实现对植被的灌溉,该装置中加固板的安装,保证了蓄水槽使用的安全性,位于第二蓄水槽上的加固板同时也起到了弱化水浪对坡体的冲击力,防倒灌装置的安装防止了河水的倒灌,总体而言,该装置结构坚固、安全牢固、自然美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植被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蓄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体;2-排水管;3-护栏;4-植被面;5-第一阶梯面;6-第一蓄水槽;7-加固板;8-喷灌装置;9-泄洪阀;10-防倒灌装置;11-第二阶梯面;12-第二蓄水槽;13-固定网;14-泥土层;15-碎石垫层;16-粗砂垫层;17-水渠;18-水管;19-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包括坡体1、排水管2和植被面4,坡体1呈阶梯型,主要由植被面4、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构成,坡体1顶端的平台上安装有护栏3,第一阶梯面5和坡体1顶端之间通过植被面4相连接,且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之间通过植被面4相连接,第一阶梯面5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6,第二阶梯面11上设置有第二蓄水槽12,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均由加固板7固定,且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内部均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9和泄洪阀9,且水位传感器19型号为:SY.69-WL400,泄洪阀9与埋在坡体1内部的排水管2相连接,植被面4、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设置有水渠17,且水渠17分别与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相连接,植被面4由固定网13、泥土层14、碎石垫层15和粗砂垫层16构成,且固定网13、泥土层14、碎石垫层15和粗砂垫层16从外到内依次连接,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安装有喷灌装置8,且喷灌装置8分别与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之间通过水管2相连接,坡体1顶端的平台和植被面4上均设置有与排水管2相连接的进水口,排水管2内安装有防倒灌装置10,加固板7一端深埋在坡体1的内部,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种植有防洪的树木,水位传感器19和泄洪阀9之间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下暴雨的情况下,坡体1和植被面4上的雨水一部分通过排水管2流入河流中,一部分随着水渠17流入到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中,水位传感器19对水位进行感应,当达到限定水位时,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中的泄洪阀9打开,水通过排水管2流入到河流中,植被面4上的固定网13有效的防止植被面4上的水土流失,当不下雨时,安装在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的喷灌装置8通过水管18吸取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中的水,对植被面4和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的植被进行灌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包括坡体(1)、排水管(2)和植被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呈阶梯型,主要由植被面(4)、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构成,所述坡体(1)顶端的平台上安装有护栏(3),所述第一阶梯面(5)和坡体(1)顶端之间通过植被面(4)相连接,且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之间通过植被面(4)相连接,所述第一阶梯面(5)上设置有第一蓄水槽(6),所述第二阶梯面(11)上设置有第二蓄水槽(12),所述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均由加固板(7)固定,且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内部均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9)和泄洪阀(9),所述泄洪阀(9)与埋在所述坡体(1)内部的排水管(2)相连接,所述植被面(4)、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设置有水渠(17),且水渠(17)分别与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相连接,所述植被面(4)由固定网(13)、泥土层(14)、碎石垫层(15)和粗砂垫层(16)构成,且固定网(13)、泥土层(14)、碎石垫层(15)和粗砂垫层(16)从外到内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安装有喷灌装置(8),且喷灌装置(8)分别与第一蓄水槽(6)和第二蓄水槽(12)之间通过水管(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顶端的平台和植被面(4)上均设置有与排水管(2)相连接的进水口,所述排水管(2)内安装有防倒灌装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7)一端深埋在所述坡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阶梯面(5)和第二阶梯面(11)上均种植有防洪的树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19)和泄洪阀(9)之间电性连接。
CN201610923843.8A 2016-10-29 2016-10-29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Pending CN106368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3843.8A CN106368169A (zh) 2016-10-29 2016-10-29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3843.8A CN106368169A (zh) 2016-10-29 2016-10-29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8169A true CN106368169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3843.8A Pending CN106368169A (zh) 2016-10-29 2016-10-29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81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1369A (zh) * 2019-01-16 2020-07-24 王昱程 一种斜坡绿化水土保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1369A (zh) * 2019-01-16 2020-07-24 王昱程 一种斜坡绿化水土保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066B (zh) 一种山区边坡导流消能防控地质灾害的方法
CN1061926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入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10493A (zh) 过水低坝洞库式水电站
CN102808446A (zh) 回灌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206873464U (zh) 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
CN206428709U (zh) 一种公路护坡
CN206173891U (zh)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N209482259U (zh) 一种过水景观土坝结构
CN209277275U (zh) 一种水土流失的治理结构
CN106368169A (zh) 一种河流保护用生态防护坡
CN206971174U (zh) 一种河道堤坝生态护坡结构
CN203113863U (zh) 多层结构水池
CN206457321U (zh) 一种新型人造雨水湿地
CN205529776U (zh) 一种路面不透水道路的渗水结构
CN100489202C (zh) 一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
CN2101227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淤地坝结构
CN203096696U (zh) 一种高低复合型壅水堰
CN208594095U (zh) 一种利用湿地技术和雨水调蓄结合的湿地结构
CN106759764A (zh) 一种多功能地下分洪道的方法及系统
CN208981264U (zh) 一种基于柴笼的驳岸结构
CN208899423U (zh) 一种具有蓄水防洪功能的山塘水库大坝
CN106049371B (zh) 一种蓄泥沙水坝及其防止土流失的方法
CN20536915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7143848U (zh) 一种海绵体多功能生态防护堤
CN213925690U (zh) 一种防止雨水积涝的海绵城市路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