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4371A -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4371A
CN106754371A CN201611111703.7A CN201611111703A CN106754371A CN 106754371 A CN106754371 A CN 106754371A CN 201611111703 A CN201611111703 A CN 201611111703A CN 106754371 A CN106754371 A CN 106754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ial bacterial
bacterial agent
phosphorus
agent
micro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17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USH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USH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USH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USH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17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4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4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4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1/00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enzymes; 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microbial cells; Preparation thereof
    • C12N11/02Enzymes or microbial cells immobilised on or in an organic carri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1/00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enzymes; 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microbial cells; Preparation thereof
    • C12N11/14Enzymes or microbial cells immobilised on or in an inorganic carri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1)解磷菌种的获取;(2)解磷菌的活化;(3)解磷菌的扩大培养;(4)吸附剂的制备;(5)解磷菌剂的制备。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对有效降解土壤中的难溶磷,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有效磷,提高植物对土壤中磷的利用率,对我国农业生产节约磷肥资源、粮食增产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微生物菌剂制备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主要以难溶的矿物质形式存在,因此植物对土壤中磷利用率很低,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农作物产量。然后由于磷固定的存在使得土壤缺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磷供给不足是世界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从我国情况来看,全国有74%耕地土壤缺磷,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磷源投入,二是提高难溶性磷的利用率。然而由于磷是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现有磷矿只能维持100年左右,因此途径一不是长久之计;相比途径二更符合可持续发展,且能带来更多的市场价值,其中微生物对于土壤中磷的利用率有很大的影响。
解磷菌是通过溶磷、摄磷、络合等作用将难容磷转化为有效磷,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这类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植物抵抗力。因此此类解磷微生物需要扩大繁殖,尽可能的利用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同时解磷微生物的使用需要一个承载的载体,能保障解磷微生物均匀使用,在土壤中可以继续快速繁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能有效的将土壤中的难溶磷转化为可以被吸收的有效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和吸附剂,按质量比重为1: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含活菌数5×108-1×109cfu/g。
进一步的,所述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种和无机磷解磷菌种,对土壤中的有机难溶磷及无机难溶磷均有分解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剂包括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所述的粘合剂是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所述的保护剂是植物油,其质量比为5:2:1,不仅能很好的吸附微生物菌还能为该菌的繁殖创造量好条件。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磷菌种的获取:取10g土样放入锥形瓶,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无菌水稀释,震荡十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A,用1mL无菌移液管取悬浮液至有9mL无菌液试管中进行稀释,以此方法稀释至104倍,得稀释液B,取0.5mL稀释液B用平板涂布法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将所述的培养基置于28-30℃温箱中培养3-4d,分离出较好的菌株在预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及提纯,可以得到解磷菌;
(2)解磷菌的活化:将步骤(1)所得解磷菌接种在28-32℃活化培养基中,PH7.0-7.2,活化培养24-48h,活化过程中不断搅拌;
(3)解磷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菌环取步骤(2)所得解磷菌4-7%置于液体培养液中,PH7.0-7.5,所述的液体培养液温度在25-35℃,培养时间1-3d;
(4)吸附剂的制备: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4-6,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80-200℃的烘箱中15-18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植物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0-15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的菌液用步骤(4)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均匀吸附,然后在35-4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含水率为8-15%左右,并使得解磷菌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4,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包括葡萄糖、MgSO4·7H2O、MnSO4·4H2O、(NH4)2SO4、FeSO4·7H2O、NaCl、KCl、Ca3(PO4)2、H2O、卵磷脂、琼脂,其质量比例为10:0.03:0.5:0.03:0.3:0.3:8:1000:6:18-20。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活化培养基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琼脂,质量比为18::0.5:16:6:1000:18,并经121℃高温灭菌30-50min。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牛肉膏、K2HPO4、:NaCl、蒸馏水,质量比为20:10:3:8:5:1000,。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用水40-50倍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溶液,向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加入悬浮剂,微生物菌剂溶液与悬浮剂体积比为100:3-6,再以30-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0-30min,然后灌溉至植物土壤中,微生物菌剂每亩使用量25-35公斤,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溶液中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悬浮剂是易溶于水的液体悬浮剂,能是微生物菌剂均匀分布在水中,制备方法为:按质量取7-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3份聚丙烯酰胺放入80份蒸馏水中水浴加热至40-60℃,以100-160r/min搅拌30min,加入2-6份膨润土,继续在40-60℃水浴加热,以100-160r/min搅拌2-3h,即得悬浮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从土壤中提取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和无机磷解磷菌,能够同时对土壤的有机难溶磷和无机难溶磷进行分解。
2.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有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不仅能够很好的吸收解磷菌,还能为解磷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
3.本发明中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吸收性好、稳定性强,还能吸附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和吸附剂,按质量比重为1: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含活菌数5×108cfu/g。
其中,所述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种和无机磷解磷菌种。所述的吸附剂包括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所述的粘合剂是普鲁兰多糖,所述的保护剂是食用大豆油,其质量比为5:2:1。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4,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80℃的烘箱中15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普鲁兰多糖、食用大豆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0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磷菌种的获取:取10g土样放入锥形瓶,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无菌水稀释,震荡十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A,用1mL无菌移液管取悬浮液至有9mL无菌液试管中进行稀释,以此方法稀释至104倍,得稀释液B,取0.5mL稀释液B用平板涂布法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将所述的培养基置于28℃温箱中培养3d,分离出较好的菌株在预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及提纯,可以得到解磷菌;
(2)解磷菌的活化:将步骤(1)所得解磷菌接种在28℃活化培养基中,PH7.0,活化培养24h,活化过程中不断搅拌;
(3)解磷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菌环取步骤(2)所得解磷菌4%置于液体培养液中,PH7.0,所述的液体培养液温度在25℃,培养时间2d;
(4)吸附剂的制备: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4,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80℃的烘箱中15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普鲁兰多糖、食用大豆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0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的菌液用步骤(4)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均匀吸附,然后在3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含水率为8%,并使得解磷菌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4,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
其中,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包括葡萄糖、MgSO4·7H2O、MnSO4·4H2O、(NH4)2SO4、FeSO4·7H2O、NaCl、KCl、Ca3(PO4)2、H2O、卵磷脂、琼脂,其质量比例为10:0.03:0.5:0.03:0.3:0.3:8:1000:6:18。步骤(2)所述的活化培养基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琼脂,质量比为18::0.5:16:6:1000:18,并经121℃高温灭菌30min。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牛肉膏、K2HPO4、:NaCl、蒸馏水,质量比为20:10:3:8:5:1000。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用水40倍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溶液,向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加入悬浮剂,微生物菌剂溶液与悬浮剂体积比为100:3,再以3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0min,然后灌溉至植物土壤中,微生物菌剂每亩使用量25公斤。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和吸附剂,按质量比重为1: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含活菌数5×108
其中,所述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种和无机磷解磷菌种。所述的吸附剂包括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所述的粘合剂是普鲁兰多糖,所述的保护剂是食用大豆油,其质量比为5:2:1。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5,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90℃的烘箱中16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普鲁兰多糖、食用大豆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3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磷菌种的获取:取10g土样放入锥形瓶,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无菌水稀释,震荡十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A,用1mL无菌移液管取悬浮液至有9mL无菌液试管中进行稀释,以此方法稀释至104倍,得稀释液B,取0.5mL稀释液B用平板涂布法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将所述的培养基置于29℃温箱中培养3.5d,分离出较好的菌株在预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及提纯,可以得到解磷菌;
(2)解磷菌的活化:将步骤(1)所得解磷菌接种在30℃活化培养基中,PH7.1,活化培养36h,活化过程中不断搅拌;
(3)解磷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菌环取步骤(2)所得解磷菌6%置于液体培养液中,PH7.3,所述的液体培养液温度在30℃,培养时间2d;
(4)吸附剂的制备: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5,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90℃的烘箱中16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普鲁兰多糖、食用大豆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3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的菌液用步骤(4)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均匀吸附,然后在4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含水率为12%,并使得解磷菌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4,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
其中,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包括葡萄糖、MgSO4·7H2O、MnSO4·4H2O、(NH4)2SO4、FeSO4·7H2O、NaCl、KCl、Ca3(PO4)2、H2O、卵磷脂、琼脂,其质量比例为10:0.03:0.5:0.03:0.3:0.3:8:1000:6:19。步骤(2)所述的活化培养基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琼脂,质量比为18:0.5:16:6:1000:18,并经121℃高温灭菌40min。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牛肉膏、K2HPO4、NaCl、蒸馏水,质量比为20:10:3:8:5:1000。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用水45倍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溶液,向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加入悬浮剂,微生物菌剂溶液与悬浮剂体积比为100:5,再以4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然后灌溉至植物土壤中,微生物菌剂每亩使用量30公斤。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和吸附剂,按质量比重为1: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含活菌数1×109cfu/g。
其中,所述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种和无机磷解磷菌种。所述的吸附剂包括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所述的粘合剂是普鲁兰多糖,所述的保护剂是食用大豆油,其质量比为5:2:1。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6,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200℃的烘箱中18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植物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5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解磷菌种的获取:取10g土样放入锥形瓶,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无菌水稀释,震荡十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A,用1mL无菌移液管取悬浮液至有9mL无菌液试管中进行稀释,以此方法稀释至104倍,得稀释液B,取0.5mL稀释液B用平板涂布法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将所述的培养基置于30℃温箱中培养4d,分离出较好的菌株在预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及提纯,可以得到解磷菌;
(2)解磷菌的活化:将步骤(1)所得解磷菌接种在32℃活化培养基中,PH7.2,活化培养48h,活化过程中不断搅拌;
(3)解磷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菌环取步骤(2)所得解磷菌7%置于液体培养液中,PH7.5,所述的液体培养液温度在35℃,培养时间3d;
(4)吸附剂的制备: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6,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200℃的烘箱中18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植物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5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的菌液用步骤(4)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均匀吸附,然后在4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含水率为15%,并使得解磷菌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4,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
其中,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包括葡萄糖、MgSO4·7H2O、MnSO4·4H2O、(NH4)2SO4、FeSO4·7H2O、NaCl、KCl、Ca3(PO4)2、H2O、卵磷脂、琼脂,其质量比例为10:0.03:0.5:0.03:0.3:0.3:8:1000:6:20。步骤(2)所述的活化培养基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琼脂,质量比为18::0.5:16:6:1000:18,并经121℃高温灭菌50min。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牛肉膏、K2HPO4、NaCl、蒸馏水,质量比为20:10:3:8:5:1000。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用水50倍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溶液,向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加入悬浮剂,微生物菌剂溶液与悬浮剂体积比为100:6,再以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然后灌溉至植物土壤中,微生物菌剂每亩使用量35公斤。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以下通过实验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4组玉米植株,每组1亩,对4亩植株进行编号,其中①为对照组,②③④分别对照实施例1、2、3,生长过程中对4组植株正常施用除磷肥以外的所有肥料,幼苗期开始对②③④添加对应菌剂,①不做处理,在生长过程中对1亩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了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前3个月玉米植株的高度对比
对照组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1月高度(cm) 8-15 20-30 20-30 25-40
2月高度(cm) 60-70 140-150 140-150 140-155
3月高度(cm) 90-120 160-180 160-180 160-180
表2玉米成熟经脱粒后总重量
对照组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总重量(kg) 320.5 587.0 616.3 677.6
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土壤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能够促使玉米植株生长,提高玉米产量,足以说明在实施例中添加的解磷微生物菌剂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分解土壤中难溶磷,促进磷循环,提高了土壤中磷的利用率。
尽管已参照其具体实施方案描述和阐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取代。因此,本发明意在仅受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且这些权利要求应在合理的程度上尽可能广义地解释。

Claims (9)

1.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和吸附剂,按质量比重为1:4,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含活菌数5×108-1×109cfu/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磷菌包括有机磷解磷菌种和无机磷解磷菌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包括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粘合剂、保护剂,所述的粘合剂是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所述的保护剂是植物油,其质量比为5: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4-6,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80-200℃的烘箱中15-18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植物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0-15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解磷菌种的获取:取10g土样放入锥形瓶,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无菌水稀释,震荡十分钟,制成土壤悬浮液A,用1mL无菌移液管取悬浮液至有9mL无菌液试管中进行稀释,以此方法稀释至104倍,得稀释液B,取0.5mL稀释液B用平板涂布法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将所述的培养基置于28-30℃温箱中培养3-4d,分离出较好的菌株在预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及提纯,可以得到解磷菌;
(2)解磷菌的活化:将步骤(1)所得解磷菌接种在28-32℃活化培养基中,PH7.0-7.2,活化培养24-48h,活化过程中不断搅拌;
(3)解磷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菌环取步骤(2)所得解磷菌4-7%置于液体培养液中,PH7.0-7.5,所述的液体培养液温度在25-35℃,培养时间1-3d;
(4)吸附剂的制备:将玉米秸秆机械性粉碎,过50目筛,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加入蒸馏水,其中玉米秸秆粉碎物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列为1:4-6,搅拌均匀,密封;将所述的水热反应釜置于180-200℃的烘箱中15-18h,之后将其取出常温冷却至常温;将所述反水热应釜中的固体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在105℃下干燥12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将得到的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水溶性微生物多糖、植物油以5:2:1的质量比加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在常温下干燥10-15h,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吸附剂;
(5)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的菌液用步骤(4)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均匀吸附,然后在35-4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控制含水率为8-15%左右,并使得解磷菌与吸附剂的重量比为1:4,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包括葡萄糖、MgSO4·7H2O、MnSO4·4H2O、(NH4)2SO4、FeSO4·7H2O、NaCl、KCl、Ca3(PO4)2、H2O、卵磷脂、琼脂,其质量比例为10:0.03:0.5:0.03:0.3:0.3:8:1000:6:18-2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活化培养基包括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蒸馏水、琼脂,质量比为18::0.5:16:6:1000:18,并经121℃高温灭菌30-5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可溶性淀粉、蛋白胨、牛肉膏、K2HPO4、NaCl、蒸馏水,质量比为20:10:3:8:5:1000。
9.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用水40-50倍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溶液,向微生物菌剂溶液中加入悬浮剂,微生物菌剂溶液与悬浮剂体积比为100:3-6,再以30-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0-30min,然后灌溉至植物土壤中,微生物菌剂每亩使用量25-35公斤。
CN201611111703.7A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6754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1703.7A CN106754371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1703.7A CN106754371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4371A true CN10675437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87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1703.7A Pending CN106754371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437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3811A (zh) * 2019-04-10 2019-09-27 武汉工程大学 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固定溶磷菌溶解中低品位磷矿的方法
CN113149787A (zh) * 2021-04-02 2021-07-23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方法
CN113563130A (zh) * 2021-08-03 2021-10-29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油茶专用释磷型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15073243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哈尔滨市博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热炭基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6120130A (zh) * 2023-01-19 2023-05-16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提升污泥热解生物炭中磷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7766A (zh) * 2012-02-21 2012-07-11 浙江大学 浸麻类芽孢杆菌菌株在溶解土壤或富营养化水体中磷源的应用
CN102876624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山东禹城瑞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基因改性的高效解磷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4371946A (zh) * 2014-05-30 2015-02-25 西北大学 一种具有解磷能力的弗村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5112319A (zh) * 2015-07-08 2015-12-02 南京农业大学 一株假单胞菌属解磷细菌y2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和应用
CN105693418A (zh) * 2016-04-22 2016-06-22 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修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7766A (zh) * 2012-02-21 2012-07-11 浙江大学 浸麻类芽孢杆菌菌株在溶解土壤或富营养化水体中磷源的应用
CN102876624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山东禹城瑞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基因改性的高效解磷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4371946A (zh) * 2014-05-30 2015-02-25 西北大学 一种具有解磷能力的弗村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5112319A (zh) * 2015-07-08 2015-12-02 南京农业大学 一株假单胞菌属解磷细菌y2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和应用
CN105693418A (zh) * 2016-04-22 2016-06-22 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修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3811A (zh) * 2019-04-10 2019-09-27 武汉工程大学 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固定溶磷菌溶解中低品位磷矿的方法
CN110283811B (zh) * 2019-04-10 2022-12-20 武汉工程大学 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固定溶磷菌溶解中低品位磷矿的方法
CN113149787A (zh) * 2021-04-02 2021-07-23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方法
CN113563130A (zh) * 2021-08-03 2021-10-29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油茶专用释磷型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15073243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哈尔滨市博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热炭基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6120130A (zh) * 2023-01-19 2023-05-16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提升污泥热解生物炭中磷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
CN116120130B (zh) * 2023-01-19 2023-12-01 同济大学 一种高效提升污泥热解生物炭中磷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4946B (zh) 一种水稻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399B (zh) 提高水稻抗逆性及产量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4371A (zh) 一种提高土壤磷利用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47117B (zh) 一种葡萄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2533611B (zh) 一种高效溶磷促生菌、由其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04529613B (zh) 有机生物复配液体肥料及盐碱地改良施用方法
CN107759420A (zh)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2816726A (zh) 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2816006A (zh) 一种苹果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379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5926A (zh) 一种防控土传病害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9308A (zh) 防治根结线虫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83033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735B (zh) 一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9320345A (zh) 一种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用途
CN108251326A (zh) 一种玉米专用的混合菌株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092A (zh) 一种含复合微生物的功能型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0116A (zh) 高效溶磷促生菌、由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应用
CN106187503A (zh) 一种氮磷钾微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5555A (zh) 一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3388A (zh) 一种抗病型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3861A (zh) 一种缓解柑橘黄化的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8362A (zh) 一种抗重茬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3679A (zh) 一种高效解磷菌及其应用
CN107337517A (zh) 一种利用豆粕发酵的长效有机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