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1612A -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1612A
CN106751612A CN201611149393.8A CN201611149393A CN106751612A CN 106751612 A CN106751612 A CN 106751612A CN 201611149393 A CN201611149393 A CN 201611149393A CN 106751612 A CN106751612 A CN 106751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pla
blend
polylactic aci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93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勤卫
曹丹
赵银屏
王芳
姜莎莎
洪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493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1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1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1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2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C08L1/04Oxycellulose; Hydrocellulose, e.g.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共混物材料,所述的共混物中微晶纤维素质量含量为0.1~99.9%、以浓度为30~10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为溶剂,将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加入NMMO溶剂中,加热至20~150℃后恒温0.1~100小时,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完全溶解,制备和聚乳酸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的成型产物经沉淀剂沉淀,所得的共混物经造粒并真空干燥后,得到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材料。所述的聚乳酸可以为均聚物、共聚物或其共混物。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是一种以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为原料、化学合成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LA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聚乳酸生产与加工造成的环境负荷小,具有良好的可堆肥性、生物降解性,其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重新进入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从而使地球上的碳循环维持平衡。但是由于纯PLA树脂结晶速度很慢,成型制品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加工热稳定性差,以及制品耐久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作为工程塑料的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领域,PLA的改性研究日益深入,其中共混改性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日益引起关注。
纤维素主要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的,因此,它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微晶纤维素是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因此来源广泛,而且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微晶纤维素作为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微晶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兴的纤维素功能材料,在医药、食品、化工、日用化学品等领域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前景。
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能够保留PLA的可降解性,并能改善聚乳酸的各种性能。肖舒等将微晶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中,加人不同质量的聚乳酸,配制成共混溶液并成膜(精细与专业化学品,2011,19(11):27-31.)。Phasawat Chaiwutthinan等通过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微晶纤维素(MCC)加入到聚乳酸(PLA)中以改善PLA的脆性及热稳定性(Journal of Polymers&the Environment,2015,23.)。Santos F A D等对聚乳酸(PLA)、微晶纤维素(MCC)和填料有机二氧化硅(R972)进行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成薄膜(Polímeros Ciência E Tecnologia,2013,23:229-235.)。Aji P Mathew等合成了不同含量的微晶纤维素(MCC)增强聚乳酸(PLA)的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Science,2005,97(5):2014-2025.)。
近些年来,随着石油和煤炭储量的减少,而我国具有丰富的乳酸类的生物资源,可以替代石化产品。而且微晶纤维素是众多可再生资源的一种,而且原料丰富。该共混材料利用微晶纤维素上大量的活性经基,极大地改善了材料的亲水性和降解性,同时由于聚乳酸的存在所赋予的生物相性,使得共混物在可降解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聚乳酸的疏水性,提供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物质与之共混,研究两者的相容性,从而改善聚乳酸的硬而脆的性质,以及细胞亲和力较差,进而提供一种方便、环保的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共混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加工性能和其他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所得共混物组份包括0.1~99.9%重量的微晶纤维素和99.9~0.1%重量的聚乳酸。
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将微晶纤维素粉末加入浓度为30~10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在20~150℃恒温搅拌,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将占有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的质量分数为0.1~99.9%的聚乳酸加入该溶液中,在20~150℃恒温搅拌,至聚乳酸完全溶解,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的NMMO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0%。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加工成型,成型产物在沉淀剂中沉淀0.1~48小时,除去NMMO,所得的共混物经过真空干燥、造粒,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微晶纤维素、聚乳酸按比例同时加到NMMO水溶液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至溶解完全,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分别溶于NMMO水溶液中,再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溶液、聚乳酸溶液的NMMO水溶液混合,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步骤制备:将聚乳酸溶于NMMO水溶液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至溶解完全,在加入微晶纤维素,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至溶解完全,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乳酸为L-乳酸和D-乳酸的均聚物、共聚物,或者聚乳酸均聚物之间、聚乳酸均聚物与共聚物之间的任意比例的共混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沉淀剂为甲醇、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沉淀工艺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在不同沉淀剂中分两步或多步完成。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成型产物在沉淀剂中的沉淀时间为0.1~48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溶液可以采取涂布、流延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进行成型。
进一步的,生产过程产生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甲醇废液,可以回收再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工艺简单,微晶纤维素原料来源丰富、成型方法简单。本发明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具有相容性好、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环境可降解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将0.1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3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20℃并溶解24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9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8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15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0.1小时,随后将膜浸入水浴48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膜在50℃真空干燥10小时,将该共混液在50℃真空干燥10小时,将溶剂完全蒸发,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2:
将1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浓度为5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50℃并溶解10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8万的聚L-乳酸(PLLA),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PLLA/WSF共混液挤出成型,将挤出物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48小时,随后将其浸入水浴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膜在50℃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3:
将5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50份浓度为8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并溶解8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15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8万的聚L-乳酸(PLLA),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水浴0.1小时,随后将浸入膜甲醇凝固浴中10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在100℃真空干燥10小时,将溶剂完全蒸发,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4:
将1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50份6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30℃并溶解12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3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9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逐滴滴加到甲醇溶剂中,以洗去NMMO,得到共混物,抽滤分离沉淀。将抽滤得到的沉淀物在5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即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该共混物材料的熔点为150℃。
实施例5:
将9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4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50℃并溶解6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0.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3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10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挤出成型,然后将共混物迅速浸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甲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4)中48小时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膜在80℃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L-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6:
将10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50份9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并溶解1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0.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3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10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共混溶液涂布加工成型,成型产物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沉淀剂中沉淀40小时,除去NMMO,所得的共混物经过真空干燥、造粒,所得的共混物在50℃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L-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7:
将1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10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120℃并溶解1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将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0万的聚L-乳酸(PLLA)加入20份50%的NMMO水溶液中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至PLLA完全溶解。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溶液、PLLA溶液混合在一起,继续搅拌1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60℃真空下,将溶剂完全蒸发,得到微晶纤维素/聚L-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8:
将10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6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并溶解3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将10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0万的聚L-乳酸(PLLA)加入15份DMAc中,在搅拌下升温至90℃至PLLA完全溶解。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溶液、PLLA溶液混合在一起,继续搅拌1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0.1小时,随后将膜浸入水浴48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将抽滤得到的沉淀物在6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即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9:
将2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7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60℃并溶解5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将2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0万的聚L-乳酸(PLLA)加入10份5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90℃至PLLA完全溶解。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溶液、PLLA溶液混合在一起,50℃继续搅拌1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将PLLA/WSF共混液挤出成型,将挤出物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48小时,随后将其浸入水浴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在在50℃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0:
将1份微晶纤维素和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10万的聚L-乳酸(PLLA)同时加入50份9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120℃,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随后将膜浸入水浴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膜在50℃真空干燥24小时,
实施例11:
将2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0万的聚L-乳酸(PLLA)微晶纤维素加入50份纯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中(即浓度为100%),升温至100℃至聚乳酸完全溶解,再加入2份微晶纤维素,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共混溶液涂布加工成型,成型产物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沉淀剂中沉淀40小时,除去NMMO,所得的共混物经过真空干燥、造粒,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2
将2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20份4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50℃并溶解12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2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0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15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挤出成型,然后将共混物迅速浸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甲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1)中48小时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所得的共混物膜在80℃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L-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3
将2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100份3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60℃并溶解10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将38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0万的聚L-乳酸(PLLA),在搅拌下升温至12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甲醇与水的摩尔比为4∶1)中48小时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将共混物在60℃真空干燥18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4
将1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4份7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并溶解4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5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12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凝固浴中,随后将膜浸入水浴48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后在95℃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5
将10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10份90%的NMMO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升温至80℃并溶解3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将10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5万的聚L-乳酸(PLLA)加入到40份纯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中(即浓度为100%),在搅拌下升温至130℃,至PLLA完全溶解。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溶液、PLLA溶液混合在一起,90℃继续搅拌1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并将玻璃板浸入到甲醇溶剂中,得到沉淀,抽滤分离沉淀。将抽滤得到的沉淀物在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即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6
将1份微晶纤维素和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25万的聚L-乳酸(PLLA)同时加入25份88%的NMMO中,在搅拌下升温至120℃,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在恒温热玻璃板上涂刮成膜,然后将共混物膜和玻璃板一起迅速浸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甲醇与水的摩尔比为2∶1)中48小时24小时,以洗去残留的NMMO。将该共混液在60℃真空干燥20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实施例17
将19份微晶纤维素加入到50份80%的NMMO中,在搅拌下升温至70℃并溶解4小时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1份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3万的聚L-乳酸(PLLA),并升温至90℃,继续搅拌至PLLA、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共混液。将该共混液逐滴滴加到甲醇/水溶剂中,得到共混物,抽滤分离沉淀。将得到的沉淀物挤出成型,挤出物在60℃真空干燥10小时,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Claims (8)

1.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混物中,微晶纤维素的质量含量为0.1~99.9%,聚乳酸的质量含量为99.9~0.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以下列步骤实现:将微晶纤维素加入到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的水溶液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搅拌至微晶纤维素完全溶解。随后将聚乳酸加入该溶液中,恒温搅拌至聚乳酸完全溶解,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溶液。将所得的混合溶液成型,成型产物在沉淀剂中沉淀,除去N-甲基吗啉-N-氧化物,得到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所得的共混物经造粒并真空干燥后,得到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和聚乳酸混合溶液也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式制备:1)将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同时加入到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的水溶液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搅拌至微晶纤维素、聚乳酸溶解完全,得到共混溶液。2)将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分别溶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的水溶液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溶解完全,再将所得的微晶纤维素的NMMO水溶液、聚乳酸的NMMO水溶液混合,得到共混溶液。3)将聚乳酸加入到NMMO水溶液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搅拌至聚乳酸溶解完全,再加入微晶纤维素,恒温至微晶纤维素、聚乳酸溶解完全,得到共混溶液。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聚乳酸为L-乳酸和D-乳酸的均聚物、共聚物或者这些它们之间的共混物。
5.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溶液的浓度为30~100%。
6.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在NMMO溶液中的溶解时间为0.1~100小时、溶解温度20~150℃、浓度为0.1~50%。
7.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为甲醇、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沉淀工艺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在不同沉淀剂中分两步或多步完成。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液成型产物在沉淀剂中的沉淀时间为0.1~48小时。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溶液可以采取挤出、流延、涂布方法进行成型。成型产物可以进一步制备微晶纤维素与聚乳酸共混物粒料。
CN201611149393.8A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751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9393.8A CN106751612A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9393.8A CN106751612A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1612A true CN106751612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87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9393.8A Pending CN106751612A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161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4018A (zh) * 2018-05-09 2018-10-09 河南科技大学 四丁基铵甲氧基乙酸盐、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应用
CN110592694A (zh) * 2019-09-10 2019-12-20 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菌天丝用氧化锌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8920A (zh) * 2019-11-15 2020-02-21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63141A (zh) * 2020-08-14 2020-12-11 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素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0441A (zh) * 2021-12-25 2022-03-04 安龄(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9448A (zh) * 2013-12-30 2014-04-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696A (zh) * 2013-12-30 2014-04-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纤维/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3375A (zh) * 2014-07-23 2016-01-2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木质纤维素增强可生物降解阻燃复合材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9448A (zh) * 2013-12-30 2014-04-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696A (zh) * 2013-12-30 2014-04-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纤维/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3375A (zh) * 2014-07-23 2016-01-2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木质纤维素增强可生物降解阻燃复合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K. MOHAMAD HAAFZ ET AL.: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From Oil Palm Empty Fruit Bunches as Filler in Polylactic Acid", 《POLYMER & POLYMER COMPOSITES》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4018A (zh) * 2018-05-09 2018-10-09 河南科技大学 四丁基铵甲氧基乙酸盐、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应用
CN110592694A (zh) * 2019-09-10 2019-12-20 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菌天丝用氧化锌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8920A (zh) * 2019-11-15 2020-02-21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18920B (zh) * 2019-11-15 2021-03-16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63141A (zh) * 2020-08-14 2020-12-11 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素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141B (zh) * 2020-08-14 2022-08-02 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素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0441A (zh) * 2021-12-25 2022-03-04 安龄(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1612A (zh) 一种聚乳酸/微晶纤维素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4251B (zh) 在离子液体中的聚合物溶解和共混物形成
Jia et al. A strategy for nonmigrating plasticized PVC modified with mannich base of waste cooking oil methyl ester
CN104130425B (zh) 一种再生纤维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43404A (zh) 树脂组合物
CN105295106A (zh) 一种纤维素基3d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
CN103709448A (zh) 一种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923A (zh) 一种降解可控pbat/pla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352A (zh) 一种含增容剂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696A (zh) 一种植物纤维/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4751A (zh) 一种基于含羧基多糖和动态酯键的Vitrimer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40138A (zh) 一种基于挤出技术的聚己内酯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72494B (zh) 用于高含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的聚偏氟乙烯合金膜的制法
CN106496988A (zh) 含聚乳酸/聚碳酸酯(pc)合金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6001A (zh) 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纳米淀粉接枝聚乳酸
CN114921064B (zh) 一类耐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组合物、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761B (zh) 一种含硫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8111139A (ja)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成形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3638830B (zh) 用于饮用水处理的热法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6496987A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低聚糖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125A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二糖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324B (zh) 一种生物碳-杜仲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414A (zh) 一种再生利用性能好的汽车内饰材料
CN100572414C (zh) 抗静电聚氨酯树脂和其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38831B (zh) 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