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7696A -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37696A
CN106737696A CN201710143480.0A CN201710143480A CN106737696A CN 106737696 A CN106737696 A CN 106737696A CN 201710143480 A CN201710143480 A CN 201710143480A CN 106737696 A CN106737696 A CN 106737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target object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collabor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34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卫
陈阳昕
郭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olar W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olar W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olar W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olar W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434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37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37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7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56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 B25J9/166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application, e.g. multi-arm co-operation, assembly, gras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56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 B25J9/1664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ing, planning systems for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motion, path, trajectory plann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通过多个机器人协同带动目标物体到目标位置;机器人的类型和数量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或具备运算能力的机器人经过判断算法确定。本发明可以使用多个小功率机器人协同运输大于单个机器人载重量的目标物体。功率减小后,机器人可以实现空间小型化,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进入物体与地面的缝隙间,或者进入物体与其他物品的缝隙间,提高了物体的存储密度,降低了对存储装置的特殊空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AGV技术、无人机技术、运载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使用传统单个机器人PL搬运物体Ca时,要求单个机器人PL的输出能量大于等于物体Ca移动所需能量,这就要求机器人在设计上尺寸满足最大搬运物体Ca需求。而此机器人PL在搬运小物体Ca时,能量冗余过多,而搬运超过设计指标的物体时,PL能量不足,无法完成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设计多个机器人Pa,根据搬运目标物体所需耗能,采用相应类型和数量的机器人Pa协同工作,目标物体Ca搬运耗能量越大,加入的机器人Pa数量越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通过多个机器人Pa协同带动目标物体Ca到目标位置;机器人Pa的类型和数量通过中央控制系统Ma或具备运算能力的机器人Pa根据目标物体Ca的参数,经过判断算法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具有将力传导至目标物体Ca的组件Ar,组件Ar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组件Ar为接触式时,可选自机械手、机械臂、真空吸盘、电磁吸盘、摩擦面;组件Ar为非接触式时,可选自磁力装置、开放式流体传力装置、化学力装置。
进一步地,目标物体Ca的参数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或机器人Pa获取,参数包括:目标物体Ca位置、目标物体Ca二/三维特征、目标物体Ca的物理性质特征(重量、材质、颜色、构造等)。
进一步地,目标物体Ca参数的获取方式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激光雷达传感器探测装置、超声波雷达探测装置、红外测距雷达探测装置、计算机视觉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具有定位功能,或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至少具备以下运动自由度特征中的一种:平面内沿xy轴运动和绕z轴自转的三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并沿Z轴转的4个自由度的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ZY轴转的5个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XYZ轴旋转的6个自由的运动特征。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的控制指令由中央控制系统Ma发出,或者由具备运算能力的某个机器人Pa承担中央控制任务。
进一步地,承载目标物体Ca的所有机器人Pa之间可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进一步地,多个机器人Pa协同运动时相对位置关系(指左右前后这种相对关系)不变化,运输过程中目标物体Ca不脱离任何一个机器人Pa,各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允许的位移量(指相对距离的改变,XX厘米等等)范围:根据多个Pa之间的相对位置(XYZ)参数,设机器人Pa最大允许位移量为Lpa,设组件Ar的许用位移量为Lar,在运输目标物体Ca过程中,机器人Pa的最大允许位移量Lpa<Lar。
进一步地,判断标准具体为: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
a)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对机器人Pa设定的指定位置;
b)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的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机器人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机器人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使用多个小功率机器人协同运输大于单个机器人载重量的目标物体。功率减小后,机器人可以实现空间小型化,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进入物体与地面的缝隙间,或者进入物体与其他物品的缝隙间,提高了物体的存储密度,降低了对存储装置的特殊空间要求。
2、采用中央控制系统Ma时,可降低Pa协同工作难度;降低Pa运动路径规划的难度;通过收集全部数据,调度多个Pa工作,提高了运输多种、多个Ca的空间和时间效率。
3、采用数据采集系统Se时,可降低Pa协同工作难度;预先布置好的传感器对Ca和Pa的检测,精度高,盲区小;降低了依靠Pa感知的难度,提高了Pa定位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
图2为机器人部署示意图,(a)为采用同类型机器人协同运输,(b)为采用不同类型机器人协调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PL为传统单个机器人代称。Ca为目标物体代称,不限于某种特定物品。Pa为本发明控制的机器人单体代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通过多个机器人Pa协同带动目标物体Ca到目标位置;机器人Pa的类型和数量通过中央控制系统Ma或具备运算能力的机器人Pa根据目标物体Ca的参数,经过判断算法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具有将力传导至目标物体Ca的组件Ar,组件Ar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组件Ar为接触式时,可选自机械手、机械臂、真空吸盘、电磁吸盘、摩擦面,但不限于此;组件Ar为非接触式时,可选自磁力装置、开放式流体传力装置、化学力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气流托举/推动、水流托举/推动)
进一步地,目标物体Ca的参数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或机器人Pa获取,参数包括:目标物体Ca位置、目标物体Ca二/三维特征、目标物体Ca的物理性质特征(重量、材质、颜色、构造等),但不限于此。数据采集系统Se还可以采集目标存放区三维特征。
进一步地,目标物体Ca参数的获取方式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激光雷达传感器探测装置、超声波雷达探测装置、红外测距雷达探测装置、计算机视觉技术,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具有定位功能,或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还具备大功率运动设备,可实现载重Ca后自由移动。
进一步地,机器人Pa具备感知、路径规划、执行的能力。(单机器人可在没有中央控制系统Ma和数据采集系统Se时依然具备一定的运动和工作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Pa为具备多自由运动能力的机器人,至少具备以下运动自由度特征中的一种:平面内沿xy轴运动和绕z轴自转的三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并沿Z轴转的4个自由度的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ZY轴转的5个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XYZ轴旋转的6个自由的运动特征。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的控制指令由中央控制系统Ma发出,或者由具备运算能力的某个机器人Pa承担中央控制任务。
进一步地,承载目标物体Ca的所有机器人Pa之间可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进一步地,多个机器人Pa协同运动时相对位置关系(指左右前后这种相对关系)不变化,运输过程中目标物体Ca不脱离任何一个机器人Pa,各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允许的位移量(指相对距离的改变,XX厘米等等)范围:根据多个Pa之间的相对位置(XYZ)参数,设机器人Pa最大允许位移量为Lpa,设组件Ar的许用位移量为Lar,在运输目标物体Ca过程中,机器人Pa的最大允许位移量Lpa<Lar。
进一步地,判断标准具体为: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当n取1,即只选择一种机器人时,该机器人的数量Pax和该机器人的载重量Mpax满足则Pax≥Mca÷Mpax。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
a)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对机器人Pa设定的指定位置;
b)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的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机器人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机器人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可选择采用中央控制系统Ma,采用Ma的优点是:降低Pa协同工作难度;降低Pa运动路径规划的难度;通过收集全部数据,调度多个Pa工作,提高了运输多种、多个Ca的空间和时间效率。
本发明中可选择采用数据采集系统Se,采用Ma的优点是:降低Pa协同工作难度;预先布置好的传感器对Ca和Pa的检测,精度高,盲区小;降低了依靠Pa感知的难度,提高了Pa定位的精度。
实施例1:无主机情况
1.当没有中央控制系统Ma时。由具备运算能力的Pa承担Ma的工作。Pa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设承担Ma任务的Pa为Pama。当仅选取一个承担Ma时,则选择鲁棒性最好的Pa。当可以选择多个时,运算方式可以是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一种:A:多个Pa运算同样的数据和内容。B:多个Pa进行分布式运算。
2.机器人Pa或Se检测目标Ca参数,由Pama判断搬运Ca需要机器人Pa的类型和数量。
判断的标准如下:(需全部满足)。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当n取1,即只选择一种机器人时,该机器人的数量Pax和该机器人的载重量Mpax满足则Pax≥Mca÷Mpax。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
a)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指定位置;
b)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支撑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3.多个机器人Pa运动至Ca处(下方或侧方)。
4.采用组件Ar带动Ca移动。
4.Pa之间实时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6.由担任主控任务的Pama为此任务组中的所有Pa发布控制参数。运动过程中需保持多个Pa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化,保持相对位置位移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对位置的可允许位移量:采用检测装置得出多个Pa之间的相对位置(XYZ)参数。设Pa最大允许位移量为Lpa,设组件Ar的许用位移量为Lar。在运输Ca过程中,Pa的最大允许变化量Lpa<Lar。
7.多个Pa协同工作将Ca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释放。任务完成。
实施例2:停车场景
1.整体包含了中央控制系统Ma,多个机器人Pa,工作区域内数据采集系统Se。
2.机器人Pa或Se检测目标车辆Ca参数,由中央控制系统Ma判断搬运Ca需要机器人Pa类型和数量。
判断的标准如下:(需全部满足)。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当n取1,即只选择一种机器人时,该机器人的数量Pax和该机器人的载重量Mpax满足则Pax≥Mca÷Mpax。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指定位置;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支撑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3.多个机器人Pa运动至Ca处。
4.采用组件Ar带动Ca移动。
5.Pa之间实时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6.由Ma为此任务组中的所有Pa发布控制参数。运动过程中需保持多个Pa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化,保持相对位置位移在允许的范围内。
7.多个Pa协同工作将车辆Ca移动至目标位置,并释放。任务完成。

Claims (10)

1.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机器人Pa协同带动目标物体Ca到目标位置;机器人Pa的类型和数量通过中央控制系统Ma或具备运算能力的机器人Pa根据目标物体Ca的参数,经过判断算法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具有将力传导至目标物体Ca的组件Ar,组件Ar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组件Ar为接触式时,可选自机械手、机械臂、真空吸盘、电磁吸盘、摩擦面;组件Ar为非接触式时,可选自磁力装置、开放式流体传力装置、化学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物体Ca的参数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或机器人Pa获取,参数包括:目标物体Ca位置、目标物体Ca二/三维特征、目标物体Ca物理性质特征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物体Ca参数的获取方式包括: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激光雷达传感器探测装置、超声波雷达探测装置、红外测距雷达探测装置、计算机视觉技术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具有定位功能,或通过置于工作区域的数据采集系统Se实现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Pa至少具备以下运动自由度特征中的一种:平面内沿xy轴运动和绕z轴自转的三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并沿Z轴转的4个自由度的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ZY轴转的5个自由度运动特征,或者三维空间内沿XYZ轴向运动和绕XYZ轴旋转的6个自由的运动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工作的控制指令由中央控制系统Ma发出,或者由具备运算能力的某个机器人Pa承担中央控制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目标物体Ca的所有机器人Pa之间可检测相对位置并相互通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机器人Pa协同运动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化,运输过程中目标物体Ca不脱离任何一个机器人Pa,各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允许的位移量范围:根据多个机器人Pa之间的相对位置(XYZ)参数,设机器人Pa最大允许位移量为Lpa,设组件Ar的许用位移量为Lar,在运输目标物体Ca过程中,机器人Pa的最大允许位移量Lpa<Lar。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标准具体为:
1)使用数量判断:假设机器人Pa的种类共有n种,不同类型机器人数量以Pa1、Pa2…Pan代表。假设目标物体Ca质量为Mca,机器人Pa1……Pan的载重量分别为Mpa1……Mpan。则多种机器人Pa的使用数量应满足公式:
Pa1*Mpa1+Pa2*Mpa2+…Pan*Mpan≥Mca。
2)机器人Pa合格工作状态判断:
a)剩余能量满足运输目标物体Ca至指定位置的能力,最佳情况下剩余能量满足在运输完Ca后还可以回到对机器人Pa设定的指定位置;
b)机器人Pa没有严重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严重状态指:机器人Pa自身不能运动、机器人Pa故障会损坏其他物品;
3)效率判断:根据检测到的多个空闲机器人Pa的位置,计算每一个空闲机器人Pa运动到目标物体Ca的路径,计算机器人Pa耗时,选取耗时最短的一组机器人Pa执行任务。
4)功能判断:根据目标物体Ca的结构形式,选取其组件Ar特性满足可运输目标物体Ca的机器人Pa型号。
CN201710143480.0A 2017-03-11 2017-03-11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Pending CN106737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480.0A CN106737696A (zh) 2017-03-11 2017-03-11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480.0A CN106737696A (zh) 2017-03-11 2017-03-11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7696A true CN106737696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6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3480.0A Pending CN106737696A (zh) 2017-03-11 2017-03-11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37696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6932A1 (zh) * 2017-08-23 2019-02-2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调度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6963A (zh) * 2019-04-22 2019-07-1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输架构
CN110162103A (zh) * 2019-06-13 2019-08-23 河南宙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与智能车组自主协同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1063251A (zh) * 2019-12-26 2020-04-2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的装配式建筑模拟设备以及方法
US10705538B2 (en) 2018-01-31 2020-07-07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Auto guided vehicle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702760A (zh) * 2020-06-11 2020-09-25 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机械手臂协同作业系统及方法
CN112388634A (zh) * 2020-10-30 2021-02-2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搬运系统
CN113433822A (zh) * 2021-08-26 2021-09-24 深圳市创能亿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实验室的管理系统
CN114932553A (zh) * 2022-06-06 2022-08-23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组队方法、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4955455A (zh) * 2022-06-14 2022-08-30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服务器、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5847394A (zh) * 2022-10-21 2023-03-28 圣名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机械臂抓取对象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8146A (ja) * 2005-11-01 2007-05-24 Mazda Motor Corp 無人搬送車の牽引装置
CN101364110A (zh) * 2008-09-28 2009-02-1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多自主机器人协同作业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81263A (zh) * 2013-03-11 2013-07-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多机器协作的小麦收割系统
CN203414589U (zh) * 2013-06-20 2014-01-29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多个机器人之间相互定位及确认的装置
CN203542594U (zh) * 2013-11-05 2014-04-16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机器人组合的全自动搬运车
CN104808668A (zh) * 2015-04-28 2015-07-29 东南大学 基于力信息的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搬运平板状物体方法
CN105045094A (zh) * 2015-08-03 2015-11-11 南通大学 多机器人群体的任务搜索和任务执行方法
CN105069530A (zh) * 2015-08-13 2015-11-18 肇庆学院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
CN105345808A (zh) * 2015-12-07 2016-02-24 中建材凯盛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双机协同重载码垛机器人系统
CN105398443A (zh) * 2015-11-05 2016-03-16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协同工作的气垫悬浮运输车
WO2016192857A2 (de) * 2015-06-05 2016-12-08 Thomas Buck Robotergestütztes transportieren eines verfahrbaren gegenstands
CN106272411A (zh) * 2016-08-24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引力源的多机器人协同搬运船舱货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8146A (ja) * 2005-11-01 2007-05-24 Mazda Motor Corp 無人搬送車の牽引装置
CN101364110A (zh) * 2008-09-28 2009-02-1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多自主机器人协同作业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81263A (zh) * 2013-03-11 2013-07-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多机器协作的小麦收割系统
CN203414589U (zh) * 2013-06-20 2014-01-29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多个机器人之间相互定位及确认的装置
CN203542594U (zh) * 2013-11-05 2014-04-16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机器人组合的全自动搬运车
CN104808668A (zh) * 2015-04-28 2015-07-29 东南大学 基于力信息的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搬运平板状物体方法
WO2016192857A2 (de) * 2015-06-05 2016-12-08 Thomas Buck Robotergestütztes transportieren eines verfahrbaren gegenstands
CN105045094A (zh) * 2015-08-03 2015-11-11 南通大学 多机器人群体的任务搜索和任务执行方法
CN105069530A (zh) * 2015-08-13 2015-11-18 肇庆学院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
CN105398443A (zh) * 2015-11-05 2016-03-16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协同工作的气垫悬浮运输车
CN105345808A (zh) * 2015-12-07 2016-02-24 中建材凯盛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双机协同重载码垛机器人系统
CN106272411A (zh) * 2016-08-24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引力源的多机器人协同搬运船舱货物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6932A1 (zh) * 2017-08-23 2019-02-28 深圳蓝胖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调度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705538B2 (en) 2018-01-31 2020-07-07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Auto guided vehicle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026963A (zh) * 2019-04-22 2019-07-1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输架构
CN110162103A (zh) * 2019-06-13 2019-08-23 河南宙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与智能车组自主协同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1063251B (zh) * 2019-12-26 2021-08-0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的装配式建筑模拟设备以及方法
CN111063251A (zh) * 2019-12-26 2020-04-2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vr的装配式建筑模拟设备以及方法
CN111702760A (zh) * 2020-06-11 2020-09-25 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机械手臂协同作业系统及方法
CN112388634A (zh) * 2020-10-30 2021-02-2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搬运系统
CN113433822A (zh) * 2021-08-26 2021-09-24 深圳市创能亿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实验室的管理系统
CN113433822B (zh) * 2021-08-26 2021-11-09 深圳市创能亿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实验室的管理系统
CN114932553A (zh) * 2022-06-06 2022-08-23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组队方法、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4932553B (zh) * 2022-06-06 2024-04-02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组队方法、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4955455A (zh) * 2022-06-14 2022-08-30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服务器、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5847394A (zh) * 2022-10-21 2023-03-28 圣名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机械臂抓取对象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47394B (zh) * 2022-10-21 2023-10-10 圣名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机械臂抓取对象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7696A (zh) 一种多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CN111730603B (zh) 机器人系统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10656646B2 (en) Ground plane detection to verify depth sensor status for robot navigation
US9987746B2 (en) Object pickup strategies for a robotic device
US10265856B2 (en) Reorienting a distance sensor using an adjustable leveler
US10488523B2 (en) Using laser sensors to augment stereo sensor readings for robotic devices
EP3169489B1 (en)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object metrics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US20230015796A1 (en) Robot Base Position Planning
US9561794B2 (en) Virtual moving safety limits for vehicles transporting objects
US10007266B2 (en) Using planar sensors for pallet detection
CN109074082B (zh) 用于机器人设备的传感器轨迹规划系统及方法
US9465390B2 (en) Position-controlled robotic fleet with visual handshakes
CN104476550B (zh) 全液压自主移动机械臂的动作方法
JP2021042080A (ja) 在庫管理
JP6661208B1 (ja)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9529277A (ja) 協調的在庫監視
CN106272415A (zh) 全向移动转运机器人
CN106272411B (zh) 基于引力源的多机器人协同搬运船舱货物方法
CN105751200A (zh) 全液压自主移动机械臂的动作方法
CN105751199A (zh) 全液压自主移动机械臂的动作方法
CN112642741B (zh) 物品分拣方法、装置、工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Gao et al. Kinematic modeling and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wheeled omni-directional mobile logistics platform
US202400614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uarding a mobile robot
Xiang et al. Classification-design-optimization integrated picking robots: a review
WO2023187006A1 (en) Controlling a robotic manipulator for packing an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