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7437A - 手持式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37437A
CN106737437A CN201710018908.9A CN201710018908A CN106737437A CN 106737437 A CN106737437 A CN 106737437A CN 201710018908 A CN201710018908 A CN 201710018908A CN 106737437 A CN106737437 A CN 10673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aring
box
fixed seat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9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89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37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3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7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手持式工具,具有齿轮箱8、电机200,齿轮箱内具有传动系统300,该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齿轮1、与第一齿轮1啮合的第二齿轮2、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在所述轴承3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该轴承的一端抵接在齿轮箱8上;所述固定座7具有外螺纹7a,齿轮箱8具有与所述外螺纹7a配合的内螺纹8a,在固定座7相对于齿轮箱8拧紧时,该固定座7以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另一端,从而达到轴承3在其轴向上限位时具有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手持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机和传动装置的手持式工具。
[背景技术]
一种手持式工具,例如一款电锤,用于对混凝土基材、钢材、木材等进行钻孔或凿削,在传统情况下具有齿轮箱、电机,其中所述电机具有一个输出端,该输出端被轴承支撑在齿轮箱上,为防止所述轴承在齿轮箱内部在其轴向方向上滑动,传统结构将轴承的一端与齿轮箱抵接,另外一端利用盖板将轴承的外圈挡住,再利用螺钉将盖板固定在齿轮箱上,从而达到将轴承在其轴向方向上限位的效果,但是这样的结构比较浪费空间,不利于结构紧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紧凑效果的手持式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工具100,具有齿轮箱8、电机200,齿轮箱内具有传动系统300,该传动系统300包括:第一齿轮1、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在所述轴承3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该轴承的一端抵接在齿轮箱8上;所述固定座7具有外螺纹7a,齿轮箱8具有与所述外螺纹7a配合的内螺纹8a,在固定座7相对于齿轮箱8拧紧时,该固定座7以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另一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轴承3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固定座7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系统300还包括防止润滑脂外漏的油封。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油封包括位于固定座7和齿轮箱8之间的O形圈5、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被包容在固定座7内,所述密封圈6的内圈在径向上与第一齿轮1弹性的卡持。
本发明采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工具100,沿输出轴线18进行作业,其中该手持式工具包括机壳4、安装于机壳内的齿轮箱8、电机200以及传动系统300,传动系统300包括:沿输出轴线18延伸的冲击机构310、与电机连接且沿垂直于输出轴线18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齿轮1、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在所述轴承3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该轴承的一端抵接在齿轮箱8上;所述固定座7位于第一齿轮与电机之间,上述齿轮箱8具有内螺纹8a,该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7a及另一端设有位于齿轮箱外侧的调整部7b,该调整部7b可调整固定座7相对于齿轮箱8旋转运动,并抵接在上述轴承3的另一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轴承3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固定座7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系统300还包括防止润滑脂外漏的油封。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油封包括位于固定座7和齿轮箱8之间的O形圈5、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被包容在固定座7内,所述密封圈6的内圈在径向上与第一齿轮1弹性的卡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限位轴承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窜动时,通过齿轮箱将轴承在轴承轴向上的一端进行限位,另外一端用固定座进行旋转调整抵接,固定座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齿轮箱拧紧对轴承进行限位,具有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手持式工具,200、电机,300、传动系统,310、冲击机构,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轴承,4、机壳,5、O形圈,6、密封圈,7、固定座,7a、外螺纹,7b、调整部,8、轮轮箱,8a、内螺纹,9、电机轴,10、中间轴,11、摆杆轴承,12、第三齿轮,13、压气活塞,14、轴套,15、第四齿轮,16、冲锤,17、冲击杆,18、输出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锤举例说明,所述电锤沿输出轴线18进行冲击式钻孔或者冲击,电锤具有机壳4,机壳4内具有齿轮箱8、电机200、传动系统300,其中传动系统300部分的位于齿轮箱8内。
传动系统300在输出轴线18上具有冲击机构310,冲击机构310具有轴套14、沿轴套14内表面轴向滑动的压气活塞13、沿压气活塞13内表面轴向滑动的冲锤16、位于冲锤16轴向输出端并接受冲锤冲击力的冲击杆17,在电锤输出时,压气活塞13进行往复运动,冲锤16在压气活塞13内部气体的驱动下同时进行往复冲击运动,所述冲锤16将产生的冲击力传递给冲击杆17进行输出。
传动系统300在输出轴线18的下端(A向为上端,反之为下端)具有与输出轴线18平行设置的中间轴10,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依靠齿轮箱8和机壳4定位,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中间轴10在其轴向上设置的并与中间轴10一起旋转的第二齿轮2、摆杆轴承11、第三齿轮12,所述冲击机构310的轴套14外部具有与其一起旋转的第四齿轮15,所述中间轴10上的第三齿轮12与所述轴套14外部的第四齿轮15进行啮合,从而将中间轴10的扭矩传递给轴套14进行输出,中间轴10上的摆杆轴承11具有与压气活塞13连接的摆杆,在摆杆轴承11旋转时,其摆杆进行前后摆动并带动压气活塞13进行前后往复运动。
请参照图1、图2所示,传动系统300在所述中间轴10的下端具有沿垂直于输出轴线18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齿轮1、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油封,电机200垂直于输出轴线18并设置在中间轴10的下方,电机200具有电机轴9,所述电机轴9上具有第一齿轮1,其中所述第一齿轮1与电机轴9用过盈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与中间轴10上的第二齿轮2进行啮合,从而电机200驱动中间轴10进行旋转。
所述的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都位于齿轮箱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1通过轴承3被支撑在齿轮箱内,在轴承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轴承3的上端被齿轮箱限位,轴承3的下端被固定座7抵接,轴承3具有内圈和外圈,固定座7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所述固定座7具有外螺纹7a,齿轮箱8具有与固定座7外螺纹7a配合的内螺纹8a,固定座7通过固定座上的调整部7b相对于齿轮箱8进行拧紧,从而轴承3在其轴向上被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箱8的内部具有润滑脂,所述油封用于防止润滑脂从轴承3的下端进入机壳,其中油封包括O形圈5和密封圈6,所述O形圈5位于固定座7和齿轮箱8之间,从而可以防止润滑脂通过轴承3外圈与齿轮箱8形成的缝隙溢出到齿轮箱下端的机壳4内,密封圈6被包容在固定座7内,密封圈6的内圈与第一齿轮1弹性的卡持,用来防止润滑脂通过轴承3内圈与第一齿轮1形成的间隙溢出到齿轮箱下端机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限位轴承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窜动时,通过齿轮箱将轴承在轴承轴向上的一端进行限位,另外一端用固定座进行旋转调整抵接,固定座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齿轮箱拧紧对轴承进行限位,具有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发明的用于轴承限位方案可以不仅仅用在电锤内部,还可以用在其他手持式工具内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工具(100),具有齿轮箱(8)、电机(200),齿轮箱内具有传动系统(300),该传动系统(300)包括:第一齿轮(1)、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在所述轴承(3)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该轴承的一端抵接在齿轮箱(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具有外螺纹(7a),齿轮箱(8)具有与所述外螺纹(7a)配合的内螺纹(8a),在固定座(7)相对于齿轮箱(8)拧紧时,该固定座(7)以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固定座(7)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300)还包括防止润滑脂外漏的油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包括位于固定座(7)和齿轮箱(8)之间的O形圈(5)、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被包容在固定座(7)内,所述密封圈(6)的内圈在径向上与第一齿轮(1)弹性的卡持。
5.一种手持式工具(100),沿输出轴线(18)进行作业,其中该手持式工具包括机壳(4)、安装于机壳内的齿轮箱(8)、电机(200)以及传动系统(300),传动系统(300)包括:沿输出轴线(18)延伸的冲击机构(310)、与电机连接且沿垂直于输出轴线(18)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齿轮(1)、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支撑在第一齿轮(1)上的轴承(3)、固定座(7),在所述轴承(3)的轴向上下方向上,该轴承的一端抵接在齿轮箱(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位于第一齿轮与电机之间,上述齿轮箱(8)具有内螺纹(8a),该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7a)及另一端设有位于齿轮箱外侧的调整部(7b),该调整部(7b)可调整固定座(7)相对于齿轮箱(8)旋转 运动,并抵接在上述轴承(3)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具有内圈和外圈,所述固定座(7)抵接于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300)还包括防止润滑脂外漏的油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包括位于固定座(7)和齿轮箱(8)之间的O形圈(5)、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被包容在固定座(7)内,所述密封圈(6)的内圈在径向上与第一齿轮(1)弹性的卡持。
CN201710018908.9A 2017-01-11 2017-01-11 手持式工具 Pending CN106737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908.9A CN106737437A (zh) 2017-01-11 2017-01-11 手持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908.9A CN106737437A (zh) 2017-01-11 2017-01-11 手持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7437A true CN106737437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4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908.9A Pending CN106737437A (zh) 2017-01-11 2017-01-11 手持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37437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216A (en) * 1990-03-28 1993-04-20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inion shaft in rack-pinion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JP2001054883A (ja) * 1999-08-11 2001-02-27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332050A (zh) * 2000-06-30 2002-01-2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用于钻机和/或冲击式工作母机的刀具夹
JP2004190727A (ja) * 2002-12-09 2004-07-08 Koyo Seiko Co Ltd ピニオン軸支持装置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ボックス
CN1915606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式作业工具
CN2900050Y (zh) * 2006-06-23 2007-05-16 吴世雄 一种安全可靠的冲击电钻
JP2009173090A (ja) * 2008-01-22 2009-08-06 Jtekt Corp 車両用操舵装置
US20090223691A1 (en) * 2008-03-05 2009-09-10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2012012006A (ja) * 2010-06-03 2012-01-19 Jtekt Corp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舵取装置および軸受押え用回転工具
CN204913815U (zh) * 2015-06-29 2015-12-3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旋转轴前轴承密封结构及电锤
CN206445754U (zh) * 2017-01-11 2017-08-29 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216A (en) * 1990-03-28 1993-04-20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inion shaft in rack-pinion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JP2001054883A (ja) * 1999-08-11 2001-02-27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332050A (zh) * 2000-06-30 2002-01-2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用于钻机和/或冲击式工作母机的刀具夹
JP2004190727A (ja) * 2002-12-09 2004-07-08 Koyo Seiko Co Ltd ピニオン軸支持装置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ボックス
CN1915606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式作业工具
CN2900050Y (zh) * 2006-06-23 2007-05-16 吴世雄 一种安全可靠的冲击电钻
JP2009173090A (ja) * 2008-01-22 2009-08-06 Jtekt Corp 車両用操舵装置
US20090223691A1 (en) * 2008-03-05 2009-09-10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2012012006A (ja) * 2010-06-03 2012-01-19 Jtekt Corp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舵取装置および軸受押え用回転工具
CN204913815U (zh) * 2015-06-29 2015-12-3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旋转轴前轴承密封结构及电锤
CN206445754U (zh) * 2017-01-11 2017-08-29 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6116B2 (en) Axial machining device
DE112012005769T5 (de) Schlagwerkzeug
CA2571003C (en) A vibratory apparatus for a rotary-vibratory drill
CN104999124A (zh) 用于加工工件内侧壁的铣削装置
DE502006002889D1 (de)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drehdurchführung zwischen getriebeabtrieb und spindel
CN206445754U (zh) 手持式工具
US7857074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 percussion unit
CN102164715A (zh) 具有用于接收刀具的主轴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6737437A (zh) 手持式工具
CN109834654A (zh) 一种手持式工具
GB1587545A (en) Vibration-damped rotary-percussive hand tool machine
CN102218556B (zh) 一种镗孔机
US11549220B2 (en) Tamping unit for tamping sleepers of a track
CN104985567A (zh) 新型复合冲击钻
CN209875911U (zh) 准双曲面齿轮减速机
CN201389757Y (zh) 在轴套内孔加工“o”形油槽的专用夹具
US20140238712A1 (en) Dri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 device
CN219198057U (zh) 一种平行轴减速机
CN212945549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钻机机头
CN205778650U (zh) 取芯钻机
CN205226289U (zh) 焊接机械手水平转枪机构无间隙齿轮及输出传动装置
CN110919775A (zh) 一种手动钻孔工具
CN109702622A (zh) 一种三轴行星去锈机
CN105189048B (zh) 冲击工具
CN219379069U (zh) 一种便携高精度卧式电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