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4634A - 打z模具及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打z模具及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34634A
CN106734634A CN201710131364.7A CN201710131364A CN106734634A CN 106734634 A CN106734634 A CN 106734634A CN 201710131364 A CN201710131364 A CN 201710131364A CN 106734634 A CN106734634 A CN 106734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 die
impact
moulds
mounting seat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13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34634B (zh
Inventor
王安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edmar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313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34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34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4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34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34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打Z模具及成型机。打Z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通过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的一体化设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Z模具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打Z模具及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打Z模具及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中都会配备有齐全的家用电器。
现在,在家电制作领域,冰箱、冰柜等家电外壳的制作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模具,传统的模具在驱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铜滑块,油缸带动铜滑块进行运动,这样,在结构上,会用到许多零部件,这就造成了装配、调试非常困难,同时,由于铜滑块材质的原因,长时间的工作会造成其磨损,影响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Z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
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冲击部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冲击部包括第三冲模;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冲模的第一油缸、驱动第二冲模的第二油缸和驱动第三冲模的第三油缸;
所述第一冲模、第二冲模和第三冲模三者呈⊥型设置;
所述第一冲模、第二冲模第一冲模第二冲模对板材冲击完成之后,所述第三油缸驱动所述第三冲模与所述第一冲模、第二冲模的顶端抵接,以将板材压出翻边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模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打击部;
所述第二打击部包括第二冲击平台及设置在第二冲击平台上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冲击平台及第二凸起用于固定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模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打击部;
所述第一打击部包括第一冲击平台及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上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面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面的深度,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用于对板材进行成型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冲模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打击部;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油缸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油缸驱动所述第三打击部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打击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抵接,以将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和第二冲击平台间的板材压出翻边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环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油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将所述第二油缸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环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料部,所述进料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固定板材。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和底座;
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安装座滑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沿滑轨上下滑动。
一种成型机,具有上述的打Z模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Z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通过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的一体化设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Z模具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第二冲模前端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一冲模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二冲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三冲模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支撑架和底座安装完成的立体图。
图标:1-安装座;2-支撑架;3-底座;4-升降油缸;10-第一冲模;11-第一油缸;12-第二冲模;13-第二油缸;14-第三冲模;15-第三油缸;21-滑轨;31-连接架;101-第二冲击平台;102-第二凸起;120-第一冲击平台;121-第一凹面;122-第二凹面;123-第一环槽;124-第一固定孔;141-第三打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1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1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10,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12;
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
其中,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中的一个为外模,另一个为内模。
其中,第一油缸11与第一冲模10、第二油缸13与第二冲模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为可拆卸连接,且第一油缸11与第一冲模10、第二油缸13与第二冲模12一体化设置。
其中,升降机构的结构可以为:包括支撑座、底板、顶板和设置在顶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为两根,两根根连接杆交叉设置,两根连接杆的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的底端滑设在底板上,两根连接杆中的一根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运动,以使顶板实现升降,安装座1装设在顶板上或者侧面,以实现安装座1的升降。
还有,升降机构可以可以在底架和顶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在底架上,通过液压缸推动伸缩杆,从而控制顶板的高度,进而调节安装座1的高度,从而带动设置在顶板上的安装座1。
再有,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在底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丝杆一端的固定孔,在顶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丝杆穿过通过与固定孔固底连接,与丝杆连接的螺栓设置在顶板的底端,通过对螺栓的旋转来对顶板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调整。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Z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1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1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10,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12;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通过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的一体化设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Z模具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上还设置有第三冲击部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冲击部包括第三冲模14;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冲模10的第一油缸11、驱动第二冲模12的第二油缸13和驱动第三冲模14的第三油缸15;
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和第三冲模14三者呈⊥型设置;
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对板材冲击完成之后,所述第三油缸15驱动所述第三冲模14与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的顶端抵接,以将板材压出翻边特征。其中,第一冲击部、第二冲击部和第三冲击部均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
第一冲击部、第二冲击部和第三冲击部与安装座1的可拆连接可以有多种,例如:在安装座1上设置有卡槽,将第一冲击部、第二冲击部和第三冲击部卡接在安装座1上,或者在安装座1和第一冲击部、第二冲击部和第三冲击部尚均设有滑道或滑轨21,通过滑道和滑轨21之间滑动连接,再有,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第一冲击部、第二冲击部和第三冲击部连接在安装座1上。
本实施例中,第三冲击部包括第三冲模14和驱动第三冲模14的第三油缸15;并且第三冲击部设置在安装座1上,同时,第三冲模14垂直于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连接线,三者呈⊥型设置,在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对板材完成冲击之后,第三冲击部在对板材进行冲击,将板材突出的部分进行翻边处理,以保持板材表面平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一冲模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模1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打击部;
所述第二打击部包括第二冲击平台101及设置在第二冲击平台101上的第二凸起102,所述第二冲击平台101及第二凸起102用于固定板材。
本实施例中,第二打击部包括第二冲击平台101及设置在第二冲击平台101上的第二凸起102,在打Z模具开始工作时,安装座1运动到与板材一定间隔使,第二冲模12与通过第二油缸13推送至与板材接触,使板材一侧固定贴靠在第二冲击平台101及第二凸起102上,以使得板材的一个侧面得到固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Z模具第二模前端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模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打击部;
所述第一打击部包括第一冲击平台120及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120上的第一凹面121和第二凹面122,所述第一凹面121和所述第二凹面122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面12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面122的深度,所述第一凹面121和所述第二凹面122用于对板材进行成型冲击。
本实施例中,第一打击部包括第一冲击平台120及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120上的第一凹面121和第二凹面122,所述第一凹面121和所述第二凹面122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面12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面122的深度,第一凹面121与第二凹面122形成的截面呈三角形,且第一凹面121与第二凹面122与第二冲击平台101匹配,以对板材进行冲击,使板材成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三模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冲模14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打击部141;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油缸1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油缸15驱动所述第三打击部141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打击部14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抵接,以将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120和第二冲击平台101间的板材压出翻边特征。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与第三油缸15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此处不在赘述,第三油缸15驱动第三打击部141向下运动,并使得第三打击部14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抵接,这样,即可以将突出在上表面的板材进行折弯以压出翻边的特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第二冲模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环槽123和第一固定孔124,所述第一环槽123用于与第二冲模12和第二油缸1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124用于将所述第二冲模12和第二油缸13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环槽123内。
其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只要是能够使第二油缸13、第一油缸11和第三油缸15能够通过第第二冲模12、第一冲模10和第三冲模14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环槽123和第一固定孔124,第二油缸13的前端通过第一环槽123与第二冲模12卡合,然后,通过螺栓穿设过第一固定孔124将第一冲模10与第一油缸11的前端与第一连接连接,以使得第一油缸11与第一冲模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料部,所述进料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固定板材。
本实施例中,进料部设置在安装座1的底部,并且在进料部上设置有同于限定板材位置的限位板,这样,在对板材进行冲击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减小对板材调节位置的时间,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板材冲击成型的精确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Z模具的支撑架和底座安装完成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2和底座3;
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设置有滑轨21,所述安装座1滑设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底座3一端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的连接架31,所述连接架31用于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2上设置有滑轨21,安装座1滑设在支撑架2上,并且,支撑架2与底座3通过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架31连接,底座3与工作台或者其他的工作面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底座3的设置,可以增加支撑架2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安装座1的稳定性,以使得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和第三冲模14对板材冲击成型的精度得到提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油缸4,所述升降油缸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升降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1沿滑轨21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优选为升降油缸4,以简化整体机构的组成,升降油缸4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2上,另一端与安装座1连接,在升降油缸4工作时,安装座1即可沿设置在支撑架2上的轨道进行上下滑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安装座(1)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1)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击部和所述第二冲击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底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冲击部包括模第一冲模(10),所述第二冲击部包括模第二冲模(12);
第一冲模(10)和第二冲模(12)相对设置,用于板材冲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冲击部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冲击部包括第三冲模(14);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冲模(10)的第一油缸(11)、驱动第二冲模(12)的第二油缸(13)和驱动第三冲模(14)的第三油缸(15);
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和第三冲模(14)三者呈⊥型设置;
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第一冲模第二冲模对板材冲击完成之后,所述第三油缸(15)驱动所述第三冲模(14)与所述第一冲模(10)、第二冲模(12)的顶端抵接,以将板材压出翻边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模(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打击部;
所述第二打击部包括第二冲击平台(101)及设置在第二冲击平台上的第二凸起(102),所述第二冲击平台(101)及第二凸起(102)用于固定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模(1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打击部;
所述第一打击部包括第一冲击平台(120)及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上的第一凹面(121)和第二凹面(122),所述第一凹面(121)和所述第二凹面(122)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面(12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面(122)的深度,所述第一凹面(121)和所述第二凹面(122)用于对板材进行成型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模(14)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打击部(141);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油缸(1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油缸(15)驱动所述第三打击部(141)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打击部(14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抵接,以将设置在第一冲击平台(120)和第二冲击平台(101)间的板材压出翻边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环槽(123)和第一固定孔(124),所述第一环槽(123)用于与所述第二油缸(1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124)用于将所述第二油缸(13)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环槽内(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部,所述进料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固定板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2)和底座(3);
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设置有滑轨(21),所述安装座(1)滑设在所述支撑架上(2);所述底座(3)一端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的连接架(31),所述连接架(31)用于与所述支撑架(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Z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油缸(4),所述升降油缸(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升降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1)沿滑轨上下滑动。
10.一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打Z模具。
CN201710131364.7A 2017-03-07 2017-03-07 打z模具及成型机 Active CN106734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1364.7A CN106734634B (zh) 2017-03-07 2017-03-07 打z模具及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1364.7A CN106734634B (zh) 2017-03-07 2017-03-07 打z模具及成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4634A true CN106734634A (zh) 2017-05-31
CN106734634B CN106734634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96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1364.7A Active CN106734634B (zh) 2017-03-07 2017-03-07 打z模具及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3463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0660A (zh) * 1971-08-23 1973-04-23
US4329867A (en) * 1980-06-05 1982-05-18 Nelson Richard E Articulating frame press
JP2000312918A (ja) * 1999-04-28 2000-11-14 Nakajima Steel Pipe Co Ltd 四角形状鋼管の成形装置
KR20070050021A (ko) * 2007-04-17 2007-05-14 유성정밀공업 주식회사 냉간압연강판을 이용한 단관 성형제조장치
CN201800252U (zh) * 2010-08-18 2011-04-20 张宝霞 冰箱内胆、蒸发器四面自动压合机
DE102009051481A1 (de) * 2009-10-30 2011-05-05 Dieffenbacher Gmbh + Co. Kg Pelletierpresse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CN202570927U (zh) * 2012-03-15 2012-12-05 扬州市江洋塑料冲压配件厂 复合缸双动液压拉伸机
CN203991994U (zh) * 2014-07-11 2014-12-10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折边压模
CN105835392A (zh) * 2016-06-22 2016-08-10 扬州市工兵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行程调节内置式精密快速压力机及其油缸和使用方法
CN205629053U (zh) * 2016-03-31 2016-10-12 大冶明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分体边封板刀模具
CN206632219U (zh) * 2017-03-07 2017-11-14 王安基 打z模具及成型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0660A (zh) * 1971-08-23 1973-04-23
US4329867A (en) * 1980-06-05 1982-05-18 Nelson Richard E Articulating frame press
JP2000312918A (ja) * 1999-04-28 2000-11-14 Nakajima Steel Pipe Co Ltd 四角形状鋼管の成形装置
KR20070050021A (ko) * 2007-04-17 2007-05-14 유성정밀공업 주식회사 냉간압연강판을 이용한 단관 성형제조장치
DE102009051481A1 (de) * 2009-10-30 2011-05-05 Dieffenbacher Gmbh + Co. Kg Pelletierpresse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CN201800252U (zh) * 2010-08-18 2011-04-20 张宝霞 冰箱内胆、蒸发器四面自动压合机
CN202570927U (zh) * 2012-03-15 2012-12-05 扬州市江洋塑料冲压配件厂 复合缸双动液压拉伸机
CN203991994U (zh) * 2014-07-11 2014-12-10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折边压模
CN205629053U (zh) * 2016-03-31 2016-10-12 大冶明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分体边封板刀模具
CN105835392A (zh) * 2016-06-22 2016-08-10 扬州市工兵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行程调节内置式精密快速压力机及其油缸和使用方法
CN206632219U (zh) * 2017-03-07 2017-11-14 王安基 打z模具及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34634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1757U (zh) 车身零件简易顶升工装
CN104924039A (zh) 一种金属腔体板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生产线
CN206632219U (zh) 打z模具及成型机
CN207577174U (zh) 折弯机定位工装
CN2066619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五金件的多角度折弯设备
CN203109145U (zh) 一种立式无缝钢管制坯机
CN106734634A (zh) 打z模具及成型机
CN101837384B (zh) 带垫防松六角螺母的冷挤压模具
CN213033429U (zh) 一种方便拆卸更换的冲压模具
CN108787977A (zh)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CN211437725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筛网冲孔模具
CN111922323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铸板机用顶出装置
CN208305365U (zh) 放张机构、流水机组法轨枕放张装置及轨枕张拉放张装置
CN106890900A (zh) 一种厚板长短组合件u型冲压压弯模具结构及操作方法
CN208879402U (zh) 一种用于加工钣金的低工位折弯机
CN208322055U (zh) 一种压铸机压射机构
CN207372169U (zh) 汽车座椅边板润滑衬套铆接装置
CN106890952B (zh) 一种水平无箱造型机下砂箱
CN20631721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速无砟铁路岔枕的模型
CN206952105U (zh) 一种水平无箱造型机下砂箱
CN206936068U (zh) 具有清除毛刺功能的铁塔附件冲压设备
CN104741426B (zh) 机组消声器双头翻边机
CN207630607U (zh) 一种双工位冲床机架
CN218134723U (zh) 一种可自动出料的热镦平台
CN107755502A (zh) 一种高效连续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5

Address after: 266000 North of Chunyang Road and West of Siyuan Road, Qingdao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EDMAR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n the north side of Chunyang Road and the west side of Siyuan Road, Qingdao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Anj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Z mold and form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Qingdao Branch Business Department

Pledgor: QINGDAO HEDMAR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700101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