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5898B -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5898B
CN106715898B CN201580051513.8A CN201580051513A CN106715898B CN 106715898 B CN106715898 B CN 106715898B CN 201580051513 A CN201580051513 A CN 201580051513A CN 106715898 B CN106715898 B CN 106715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ssion
light
beacon device
emitting
a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1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5898A (zh
Inventor
奥拉夫·舒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un Property Righ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bun Property Righ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421921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4219212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un Property Righ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bun Property Righ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15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5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10Arrangements for warning air traff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F21V5/046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the lens having a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shape about an axis for transmitting light in a direction mainly perpendicular to this axis, e.g. ring or annular lens with light source disposed inside the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10Stators
    • F05B2240/14Casings, housings, nacelles, gondels or the like, protecting or supporting assemblies there with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1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for signalling, marking or indic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 – F21W210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3/0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 F21Y2103/3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curved
    • F21Y2103/33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curved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3/00Combination of light sources
    • F21Y2113/10Combination of light sources of different colours
    • F21Y2113/13Combination of light sources of different colours comprising an assembly of point-like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设备的用于设置在风能设备的吊舱上的航空信标装置,所述航空信标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共同的中轴线设置的全向发射部段,并且每个全向发射部段包括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中轴线设置的透镜部段和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所述透镜部段具有垂直于中轴线限定的射束平面,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中轴线设置的、用于发射穿过透镜部段的光的发光机构,其中每个发光机构环配备用于以中心发射方向(370,371,372)发射光,所述中心发射方向关于射束平面具有发射角度(380,381,382),并且其中发射方向与发光机构环相对于透镜部段的轴向位置有关,其中至少一个全向发射部段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轴向错开的发光机构环,用于以不同的发射角度发射。

Description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设备的用于设置在风能设备的吊舱上的航空信标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航空信标装置的风能设备和一种用于运行这种航空信标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风中产生电流并且将其馈入到供电网中的风能设备是普遍已知的。这种风能设备的实例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
通常,现代的风能设备具有航空信标装置,即用于对风能设备设灯标的装置。这种装置对于大多数风能设备而言由于其结构高度是强制规定的并且具有通过发送光或无线电信号警告航空交通、尤其飞行员存在航空交通障碍物、例如风能设备的任务。根据场所和在那里存在的标准和法规,提出对航空信标装置极其不同的要求,尤其对竖直的发射角度、闪频以及信号的强度和波长提出极其不同的要求。
期望的是:发送的信号仅到达该信号明确要达到的位置处,并且尽可能不干扰环境。
从US 3,858,041中例如已知一种机械设备,借助所述机械设备防止或减少向下至地面的发射。由此,可能防止:人受航空信标装置的信号干扰、尤其目炫。该解决方案的缺点主要是机械的实施方案的复杂。
德国专利商标局在本申请的优先权申请中检索到如下现有技术:DE 10 2010 027527 A1和DE 20 2007 005 003 U1。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特别地,应当改进已知的现有技术并且提出一种航空信标装置,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弃用用于驱动信号发射的附加的机械设备。至少应相对于迄今已知的方案提出一种替选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信标装置。
因此提出一种风能设备的用于设置在风能设备的吊舱上的航空信标装置,所述航空信标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共同的中轴线设置的全向发射部段。每个全向发射部段包括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中轴线设置的透镜部段,所述透镜部段具有垂直于中轴线限定的射束平面和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环形地和同心地围绕中轴线设置的、用于发射穿过透镜部段的光的发光机构。在此,每个发光机构环配备用于以竖直的中心发射方向发射光,所述发射方向关于射束平面具有发射角度,并且其中发射方向与发光机构环相对于透镜部段的轴向位置有关。其中,至少一个全向发射部段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轴向错开的发光机构环,用于以不同的发射角度发射。
由于航空信标装置由全向发射部段构成的环形的结构,航空信标装置配置用于以360°水平方向发射光。所有全向发射部段围绕相同的同心的轴线设置且按规定彼此叠加地设置。因此,在外径分别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形成大致圆柱形的结构。但是,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原则上也能够具有不同的直径。
因此,全向发射部段是环形装置,其具有透镜部段和一个或多个发光机构。
透镜部段尤其是完全环绕的并且例如能够构成为鼓形透镜,其尤其由透光的且耐候的材料、如塑料或玻璃构成。所有全向发射部段的透镜部段共同地能够同时形成航空信标装置的壳体或壳体部段。透镜部段能够由两个或更多个彼此互联的透镜子部段组成。这种透镜子部段例如能够是直径不同的透镜环,所述透镜环相互插接。在此,具体的结构也与所选择的发光机构相关。
发光机构、例如发光二极管径向向外穿过透镜部段发射。在此,透镜机构不输出单独的射束,而是在一定范围中输出光。在光经过透镜或者说透镜部段之后,其具有中心发射方向。该中心发射方向通过关于射束平面限定的发射角度来表示。因此按照规定,当航空信标装置搭建成使得中轴线垂直伸展时,射束平面是水平平面。发射角度是相对于其的竖直角度。
那么如果中心发射方向是水平的,则发射角度为0°。如果中心发射方向指向上方,那么发射角度为正,否则为负。
发射方向尤其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即发光机构如何相对于透镜定向,所述透镜在此简单地代表透镜部段的相应有效的部分。简单地说,处于射束平面中的发光机构或发光机构环引起相对于大致水平的发射、即0°的发射角度。如果发光机构或发光机构环位于射束平面之下,那么对此得到向上的发射,否则得到向下的发射。这也能够通过相应的发光机构的中心发射方向来影响。
结果是,通过将发光机构相应地设置在其透镜后方,向外确定中心发射方向。该竖直方向原则上分别涉及整个发光机构环。发射方向现在能够通过相应地驱动发光机构来选择。在此,当驱动圆形的全向发射部段的多个发光机构环时,也能够叠加发射方向。由此能够影响发射特性。
在此,每个全向发射部段能够不同地构成。通过全向发射部段和其发光机构环的相应的组合能够产生多种不同的发射特性。
在此,将透镜部段、尤其透镜部段的两个彼此对置的透明的折射光的面配置成,使得透镜部段的发射特性与发光机构环相对于透镜部段的轴向位置和透镜部段的光学形状本身相关。
通过至少一个全向发射部段具有至少两个、优选三个或四个发光机构环,航空信标装置配置用于:相对于具有仅一个发光机构环的全向发射部段以不同的发射角度发射要发射的光,其中所述发光机构环轴向地、即沿着中轴线彼此错开。特别地,航空信标装置的全向发射部段彼此沿轴向方向设置。通过全向发射部段彼此沿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在正常应用中彼此叠加地设置。
优选地,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光机构是LED。
通过使用LED、即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机构,具有相对小的结构尺寸的航空信标装置就能够是胜任的。此外,LED相对于传统的发光机构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少的能量消耗。尤其在航空信标装置成形为闪光装置时,LED的实际上无惯性的可调制性和可开关性是有利的。
优选地,将航空信标装置配置成,使得在所述发光机构中,至少一个发光机构或一些发光机构配备用于输出具有第一颜色、尤其红色的光,并且至少另一个发光机构或另一些发光机构配备用于输出具有第二颜色、尤其白色的光,尤其使得分别设有用于发射一种颜色的发光机构环。
通过使用至少两个彼此颜色不同的发光机构,航空信标装置针对至少一个第一运行模式和至少一个第二运行模式配置。优选地,针对第一运行模式,配置颜色红色,并且针对第二运行模式,配置颜色白色,使得航空信标装置满足对于夜间信号灯的红色发射的法律规定和对于日间信号灯的白色发射的法律规定。特别地,发光机构设置成,使得第一颜色、尤其红色的和第二颜色、尤其白色的整个发光机构环配置用于有利地构成各个颜色的选择性的驱动。也能够考虑以第三颜色、例如绿色发送航空信标装置的状态信号。
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发光机构中的至少一些发光机构构成为红色的LED,并且具有最小强度,所述最小强度具有下述列表的数值:10cd、20cd、25cd、30cd、32cd、32.5cd、50cd、70cd、100cd、200cd或2000cd。
通过使用具有上述值的最小强度的红色的LED,尤其通过将LED巧妙地组合,可以通过使用尤其成本适宜的红色的标准LED来实现立法者对夜间信号灯的要求。
另一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发光机构中的至少一些发光机构构成为白色的LED,并且具有最小强度,所述最小强度具有下述列表的数值:3.4cd、34cd或175cd,其中描述光度值或峰值,并且对此有效的强度为2cd、20cd或100cd。
通过使用具有为20000cd、50000cd、100000cd或200000cd值的最小强度的白色LED,尤其通过将LED巧妙地组合,可以通过使用尤其成本适宜的白色的标准LED来实现立法者对日间信号灯的要求。
优选地,航空信标装置具有驱动单元,其配置用于:通过选择性地驱动各个发光机构、发光机构组或发光机构环来改变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
驱动单元配置成,使得其驱动、尤其接通和断开每个单独的发光机构或发光机构组或发光机构环,并且由此设定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在此,驱动单元配置用于:选择性地驱动直至600个或更多的发光机构。例如,将发光机构组概括为相邻的发光机构和/或发光机构环的部段。通过选择性地驱动发光机构和/或发光机构组和/或发光机构环,针对多种不同的发射特性配置航空信标装置。由此受影响的发射特性尤其包括如下参数:发射强度、颜色、水平和竖直的发射角度、进而还有发射范围。这能够通过相应地驱动发光机构、发光机构组和/或发光机构环来实现。
此外,航空信标装置的控制单元的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具有固定编程的发射特性。
固定编程的发射特性能够设计用于通过编程满足立法者的在风能设备场所生效的普遍要求。由此针对不同的地区或国家能够使用相同的航空信标装置,但是具有不同的编程。由此,不需要制造大量个体不同的航空信标装置,而是必要时一个航空信标装置对于多个国家是够用的。该固定编程的发射特性在将航空信标装置设置在吊舱上之前作为程序输入,或者在当地的生效的要求和/或法规改变之后被重新编程。
优选地,航空信标装置的控制单元能够在设备运行中尤其与事件相关地被改变。
通过与事件相关地设定发射特性可行的是:航空信标装置灵活地匹配于情况并且被优化。例如提出:在飞行器接近时,航空信标才根据其水平的和竖直的发射特性匹配于该飞行器。于是,航空信标装置例如仅需要朝飞行器的方向发射。由此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为由此发射尽可能少的光进而干扰能够尽可能地少。
另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使接近的鸟群目炫并且使其转向,或者航空信标的一部分构成和驱动为,使得其能够用作候鸟的定向。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射特性固定实施。已被证实的是:在多种情况下,不需要切换,更确切地说通过适当地选择发射特性能够固定预设所述发射特性。
适宜的是:固定提供对不同的地方性要求的匹配。这种要求通常是法律规定,并且当风能设备竖立且安装航空信标时,能够固定实施。因此能够针对不同的地点,理想地针对世界上的每个地点,提供通用的航空信标装置,于是对于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必须仅还需在相应的地点实施其特性。
这尤其涉及红色的发射特性、即夜间信号灯,针对所述夜间信号灯能够存在非常不同的规定。
至少一个固定特性的实施能够通过硬件措施、如分离不需要的供电或控制线路来进行,或者能够设有相应的开关。但是,也考虑通过控制装置进行固定实施。
优选地,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所述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基本上仅向上发射,尤其使得航空信标装置在按规定使用在风能设备上时不向下发射。在此,基于如下知识:发射特性仅向上,即从水平平面向上,对于航空交通的安全性是足够的。因此,能够可靠地且持久地排除对道路交通和/或居民的干扰。由此避免错误编程。代替可改变的特性,现在提出:在下部区域中原则上不进行发射,其中所述可变化的发射特性实现切断向下发射的光的可能性。避免对不同情况进行匹配,由此也避免错误切换,并且尽管如此,但对于飞行安全而言是足够的。
仅向上的这种发射特性有利地通过根据至少一个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实现。发光机构环相对于相应的透镜部段的设置尤其以简单的方式提供如下可行性:实现这种发射特性。不需要设有透镜的专门的设计方案并且也不需要遮挡件等。
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航空信标装置,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具有至少-5°的、尤其大约-2°的低发射角度,其中在该低发射角度之下,光强小于发射特性的最大光强的10%、尤其小于5%。这优选针对如下发射特性,所述发射特性基本上向上发射,所述发射特性因此在低于-5°或-2°的范围中仅还是非常弱的。要注意的是:与在发射特性中最大出现的光强相比显著更小的数值已经察觉为是显著的,进而即使在为0°的发射角度的情况下光强降低到60%,也能够视作为向上发射。
因此优选地提出:在0°的发射角度之下的光强小于发射特性的最大光强的70%、优选小于60%、尤其小于50%,并且尤其随更小的发射角度进一步下降。为了图解说明,在此也参考稍后描述的图7。
优选地,航空信标装置仅向上发射,其中清晰的分离几乎不可行或仅是耗费可行的。但是也已知的是:为了避免在地面上的干扰性的光,足够的是:仅少量的光、即仅少量的光通量到达地面。因此,能够允许一小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出: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所述发射特性中,第一发射特性设计用于红色的夜间信号灯并且第二发射特性设计用于白色的日间信号灯。这两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也能够是相同的,但是其中在强度上不同并且自然在颜色上不同。
也提出一种航空信标装置,其具有棒状的主体和用于发射用于警告飞行器的光的发光部段,所述主体用于从内向外水平地穿过风能设备的塔,尤其穿过塔中的相应的钻孔,即在其塔壁部中的相应的钻孔,或者用于在外部设置在塔上,其中发光部段配备用于:仅照亮设置有航空信标装置的水平平面之上的区域。
已知的是: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的干扰效果的大部分来自塔的信标设置,并且通常不来自吊舱上的航空信标或不只是来自吊舱上的航空信标。这能够通过棒形的发光装置来实现,所述发光装置从内部穿过塔向外移动,或者其直接在外部安装。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航空信标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发光机构,特别地,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具有红外发光机构,尤其红外LED。这种航空信标装置也能够警告飞行器或着说尤其良好地警告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借助夜视设备工作并且尤其在夜间难以识别红色的发光信号灯。
这种红外发光机构能够尤其设计为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或者补充有发光机构环,即设置在另外的发光机构之间。尤其在另外的LED、尤其红色LED之间,对此能够设有红外LED。红色的和红外的发光机构于是能够同时运行,并且能够使具有或没有夜视设备的飞行器或飞行员同时注意到障碍物。该红色的和红外的发光机构原则上针对每个实施方式提出。
优选地,风能设备至少设有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航空信标装置。
通过风能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航空信标装置,风能设备在日间和在夜间可尽可能地被识别为航空障碍物。优选地,为了永久地沿360°的水平方向照亮,风能设备配置有至少两个航空信标装置。例如,第二航空信标装置照亮如下扇区,在所述扇区中不通过第一航空信标装置进行照亮,例如由于发光机构故障和/或由于由第一航空信标装置照射的转子叶片遮挡。
尤其因为转子叶片分别在其运动时能够部分地且暂时地遮盖航空信标装置,所以通常设有第二航空信标装置。但是在不会出现通过转子叶片遮盖的地方,即简单地说向后,两个航空信标装置不需要双重发射。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在那里例如分别不照射90°的扇区。这能够通过预先编程的固定的设定来实现。
优选地,提出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的用于运行航空信标装置的方法,其中驱动发光机构,使得产生预设的发射特性和/或在预设的扇区中接通和/或断开。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提出:驱动发光机构环中的仅一些发光机构、例如仅每第二个发光机构,以便由此降低发射强度。
该方法尤其提出:尤其当航空信标装置在风能设备上运行时,控制所产生的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
发光机构能够驱动成,使得产生预设的、例如固定编程的发射特性,其中预设的发射特性例如从电子固态存储器中调出。也能够接通和/或断开发射特性的各个预设的扇区,例如在特定的时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连续运行中,通过相应地驱动发光机构和/或发光机构环来设定或改变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的性质。
为了实现针对不同的场所和/或事件有效地控制航空信标装置,也驱动发光机构、发光机构组和/或发光机构环,使得由此在连续运行中,例如在飞行器接近的情况下,改变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这例如能够通过接通和/或断开来实现。
此外提出:在连续运行中,尤其根据事件和/或时间段或时间点设定或改变竖直的发射特性、用于发射的水平的扇区和/或发射强度。
通过检测事件,例如通过与航空信标装置连接的传感器来检测事件,经过一个时间段、例如在飞行器飞跃上方的持续时间期间,或者自一定时间点起、例如自特定的日间或夜间时间起,改变或设定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在此,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在红色的夜间信号灯的固定实施的第一发射特性和白色的日间信号灯的固定实施的第二发射特性之间进行切换。
优选地,在航空信标装置投入使用之前,通过确定发光机构、尤其发光机构环的驱动来预设发射特性。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航空信标装置投入使用之前,实施一个固定的发射特性或实施多个固定的发射特性。装置由此能够通用地制成,但是在架设地点匹配于当地的条件和/或当地的规定,并且避免错误驱动。特别地,避免如下错误驱动,所述错误驱动在其他地点是期望的,但是在正确地点是不期望的或甚至是不允许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也提出:沿水平方向、尤其分扇区地设定或改变发射特性。例如,在机场附近能够将朝机场方向的发射特性、尤其发射角度与背离机场的方向不同地设置,因为飞行器从一个方向起飞并且从另一方向降落。但是如果航空信标装置安装到风能设备的吊舱上,那么借助风能设备的方位角调整来改变航空信标装置的水平的定向。因此提出:根据吊舱的方位角位置驱动航空信标装置,尤其根据方位角位置匹配沿水平方向变化的发射特性。
附图说明
现在,在下面借助实施例参考所附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示出风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航空信标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的示意图。
图4示出风能设备吊舱的示意俯视图。
图5示例地示出全向发射部段的竖直的发射特性。
图6示例地示出全向发射部段的另一竖直的发射特性。
图7以对比的方式示意地示出仅针对向上的发射的发射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塔102和吊舱104的风能设备100。在吊舱104上设置有转子106,所述转子具有三个转子叶片108和导流罩110。转子106在运行时通过风置于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吊舱104中的发电机。在吊舱104上设置有一个航空信标装置101,替选地,例如也能够设有两个航空信标装置101。
图2示出航空信标装置200,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具有三个环形地且彼此同心地沿轴向方向202围绕中轴线204设置的全向发射部段210、211和212。全向发射部段210、211和212分别包括完全环绕的透镜部段220、221和222,其中每个透镜部段210、211和212限定一个射束平面230、231和232。全向发射部段210和211分别具有三个完全环绕的发光机构环240、241和242或243、244和245。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中轴线204设置的白色LED250。各三个发光机构环240、241和242以及243、244和245轴向地彼此错开。最下方的全向发射部段212具有仅一个发光机构环246,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红色的LED 251。
图2就这方面而言示出航空信标装置200的一部分的部分剖开的示意的部分视图。图2的图——相同的内容还适用于下面的图3——应尤其表示分别处于相关的射束平面230或231的高度上的中间的发光机构环241或244的、有关竖直方向的可能的发射特性。发光机构环240或243分别更高地设置并且又一发光机构环242或245分别更低地设置。这两个全向发射部段210和211在图2中相同地示出,但是也能够设有不同的构成方案。例如,透镜部段220和221不同地构成。能够设有不同多的发光机构环,例如在上部的全向发射部段210中仅设有两个发光机构环。一方面与全向发射部段211的发光机构环243、244和245的间距相比,全向发射部段210的发光机构环240、241和242也能够具有彼此间不同的间距。由此,能够通过两个全向发射部段210和211分别实现不同的发射特性。由此能够通过两个全向发射部段210和211的发射特性的叠加表征极其不同的发射特性。
也要指出:竖直的间隔,即沿中轴线204的方向或者说沿轴向方向202的间隔,对于远离的观察者而言,即例如对于飞行器的驾驶员而言,不再重要。相反,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不同的特性。
全向发射部段210和211也能够设置用于满足对于发射特性的完全不同的要求。甚至能够考虑:两个不同的地区或甚至两个不同的国家提出对发射特性的不同的要求,使得对于这一地区或者这一国家仅考虑使用一个全向发射部段,例如全向发射部段210,并且对于另一地区或另一国家仅考虑运行全向发射部段211。然而通常考虑多个全向发射部段的组合。
图2的实例的全向发射部段212仅具有这一个发光机构环246,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红色的LED 251。这些红色的LED或者说红色的发光机构环设置用于夜间运行,进而通常以其发射方向上的小的灵活性就足以胜任。特别地,航空信标装置的这种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或一般而言红色的发光机构是不怎么耀眼的,并且甚至在由于昏暗的环境而没有特定的发射反向的情况下也能够被容易地看到。因此,单个发光机构环能够是足够的。这也仅为了图解说明而示出,尤其也为了图解说明:在航空信标装置中能够存在多个全向发射部段210、211和212,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在此能够不同地构成。
相应地,也从图2的图中得出:通过叠加能够实现不同的发射特性,这除了发射方向和强度之外也包含在发光颜色方面的叠加或组合或变型。
图3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全向发射部段的发射特性300。全向发射部段310包括一个透镜部段320和三个发光机构环340、341和342,其分别通过LED 350、351及352示出。各个LED 350、351和352选择性地并且根据要求通过航空信标装置360的控制单元驱动。通过发光机构环340、341和342相对彼此轴向错开地设置,三个发光机构环340、341和342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射特性。这通过发射特性301来表明,其示出选择性地驱动之后的全向发射部段310,其中仅驱动发光机构环342或者说LED 352。
示例地示出的全向发射部段310例如能够与图2的全向发射部段210相同,并且相应地形成如图2中图解说明的航空信标装置200的一部分。
图3示出该全向发射部段310的两个驱动变型形式。上面的变形型式、即变型形式a)或者说图3a示出全部三个LED 350、351和352的驱动,所述LED就此而言也代表相应的发光机构环340、341或342。图解地示出射束锥360、361和362,所述射束锥分别始于一个发光二极管350、351或352。所述三个射束锥360、361和362随后达到透镜部段320。通过发光二极管350、351或352相对于透镜部段320的位置随后分别得到具有中心发射方向370、371或372的发射区域,所述中心发射方向具有相应的发射角度380、381或382。在此,将具有发射角度380的中心发射方向270与发光二极管350相关联。因此,对于该上部的发光二极管350得到中心发射方向370,所述中心发射方向向下定向进而具有负的发射角度380。中间的发光二极管351因此具有水平的中心发射方向371,进而具有发射角度381,所述发射角度的值为零。更下方设置的发光二极管352相应地具有向上指向的中部的发射方向,其具有正的发射角度382。
针对情况a)或者说图3a,因此得到宽散射的发射特性,所述发射特性也大大地向上发射和大大地向下发射。
变型形式b)或者说图3b仅驱动下方的发光二极管352,或者说相应的发光机构环,使得仅得到下方的发射锥362并且结果也仅得到向上定向的中心发射方向372,其具有发射角度382。因此,整体上,全向发射部段310的发射特性向上定向。
从外部或者说从远处的观察者或观察点起观察,因此全向发射部段310发射,并且当仅驱动航空信标装置的该全向发射部段被驱动时,整个航空信标装置在宽的范围中发射。在下方的情况下,全向发射部段310或者说整个航空信标装置仅向上发射。
因此,于是整体上通过相应有针对性地驱动发光机构,尤其也以聚束的方式和方法经由发光机构环的驱动能够影响航空信标装置的特性。经由驱动进行的该影响不但允许预设固定的特性,以便例如满足地区不同的要求,而且还能够执行动态设定。这种动态设定尤其能够设计为与事件相关地进行匹配,还有方位角追踪或者说风能设备的吊舱的方位角追踪的补偿。这种可灵活使用的航空信标装置尤其适合于风能设备,因为一方面需要高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风能设备如今具有特殊性,即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但基本上是标准化的并且能够在完全不同的地区中架设。因此,对于完全不同的地区能够设有相同的或几乎一致的风能设备,并且这时也配设有相同的航空信标装置。该配设能够在确定应当将相应的风能设备交付到哪个区域中之前就已经执行。即在确定航空信标装置最终必须满足何种规定之前。对此,当然也包括如下情况,将风能设备交付到特定的场地进而交付到特定的地区已确定,但出于不可预见的原因进行变化,并且该风能设备现在突然交付给另一地点。现在这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航空信标装置而言不再是问题。其仅需要通过编程来相应地进行适配。
图4示意地示出具有两个航空信标装置400的风能设备吊舱402的俯视图。航空信标装置400安装在设备支架404上,所述设备支架处于吊舱402之上并且为了维护目的也是可进入的。
为了图解说明,图4示出吊舱402的三个转子叶片406中的仅一个、即在12点位置中的转子叶片。转子叶片406连同导流罩408一起相对于吊舱402的其余部分可转动地设置。由于风,转子叶片406沿通过箭头表示的转动方向410转动。如果现在飞行器412接近,那么航空信标400中的一个会被转子叶片406,其中所述飞行器在此仅以符号且以非真实的小的间距示出。如果一个被完全遮盖的话,那么遮盖这两者中的哪一个取决于转子叶片406的位置和观察者的位置,即在此象征性表示的航空器412的位置。
但是,通过转子叶片406遮挡的这种问题仅针对如下物体存在,所述物体处于风能设备前方、即处于吊舱402前方。如果物体处于风能设备或者说吊舱402后方,那么其总是能够看到两个航空信标装置400。因此,仅向前方需要两个航空信标装置400沿该方向发射,即提供双重照亮。向后方,通过两个航空信标装置200双重照亮不一定是必需的。现在,一个可能性在于:每个航空信标装置都以180°向前发射,以便在那里由于通过转子叶片406遮挡的问题而实现双重照亮。向后方,这两个航空信标装置分别以90°照亮,使得其共同地以180°向后照亮,但是不双重照亮。为了图解说明这种情况,针对两个航空信标装置绘出照亮扇区414或416。每个照亮扇区414或416因此以270°照亮。同样地,两个航空信标装置相应地具有暗扇区418或420,在所述暗扇区中不被照亮。
照亮扇区414和416的照亮现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航空信标装置400的发光机构或者说发光机构组被相应地驱动。
图5实例地示出全向发射部段的竖直的发射特性,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具有四个轴向间隔开的发光机构环。在纵坐标上绘制以坎德拉(Cd)为单位的光强,在横坐标上绘制竖直的角度范围。在此,数值0表示相应的射束平面,并且负值在此是向上定向的方向,但是这能够不同地确定。
对于图5所示出的竖直的发射特性,仅应用从下方数起四个发光机构环中的第二至第四环,所述第二至第四环分别引起所示出的第二至第四单独特性502-504。对于其他特性能够使用第一环。形成单独发射特性的总和的总体发射特性505同样被绘出,以及绘出预设的理论发射特性506,可看出:理论特性506能够通过也可称作为总和特性的总体特性505来遵循。
图6示出与图5中的相同的全向发射部段的竖直的发射特性,但是具有不同的驱动。在此,从下方数起,应用第一至第三环。可看出:与图5相比,得到不同的总体特性605或者说总和特性605,所述总体特性605或者说总和特性605能够遵循在此同样不同的所示出的理论特性606。总体特性605或者说总和特性605是单独特性601至603的总和。
也可看出:第二环的单独特性602与图5的也由第二环产生的单独特性502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
因此可看出:通过选择被驱动的环,即发光机构环,也能够通过各个驱动的强度影响或设定相应的总体特性或者说总和特性。
因此,这不仅适用于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也提出可变化的航空信标,所述航空信标也能够称作为障碍物信标或简单地称作为信号灯。
能够改变信号灯的发光强度和发射特性。
这尤其经由接通和/或切断各个LED或LED组和/或通过不同的驱动来进行。通过接通和/或切断各个LED或LED组尤其影响发射特性。通过不同的驱动尤其能够影响强度。
传感器值、自动化的预设、例如时钟或直接的命令、即例如经由遥控装置作为改变信号灯特性的原因。
应用的实例是按需控制的夜间标识。在此,信号灯以所需的最小程度发光,以便不干扰居民并且确保对飞行器的足够的保护。在识别到飞行器时,信号灯切换到最大值。这仅是一个实例并且例如也考虑且通常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也在日间,根据事件,例如示例提出的飞行器接近,改变强度和/或发射特性,尤其匹配于事件。
本发明应包括如下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以一个信号灯或多个信号灯实现。
对于所提出的信号灯尤其有利的是:在相同的运行中能够改变所述信号灯。所提出的信号灯能够在正常运行中总是再次改变其设定。
优选地,设有四个全向发射部段,以便由此实现高的灵活性。
优选地,在至少一个环形发射部段中分别设有四个发光机构环,以便也能够实现极其不同的发射特性。
在图7中,将优选的发射特性与至今为止的发射特性相对照。这两个特性分别通过上限(“max”画虚线)和下限(“min”画实现)来标识,其中相应的粗线涉及新的优选的特征。竖直的发射角的正值在此表示向上的发射,负值表示向下的发射和0°表示水平平面。
具体的发射特性分别位于上限和下限之间。至今为止的发射特性因此基本上均匀地在水平面附近分布,相反,新的优选的发射特性大致位于数值5°附近,但是在此几乎不处于负的范围中,因此几乎不向下发射。所述发射特性基本上限制于向上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风能设备的用于设置在风能设备的吊舱上的航空信标装置,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包括:
-至少三个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共同的中轴线设置的全向发射部段,
并且每个全向发射部段包括:
·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所述中轴线设置的透镜部段(210,211,212),所述透镜部段具有垂直于所述中轴线限定的射束平面(230,231,232),其中所述透镜部段具有透镜,
·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所述发光机构环具有环形地且同心地围绕所述中轴线设置的、用于发射穿过所述透镜部段的光的发光机构,其中
·每个发光机构环配备用于以中心发射方向(370,371,372)发射光,所述中心发射方向关于所述射束平面(230,231,232)具有发射角度(380,381,382),并且其中所述中心发射方向与所述发光机构环的相对于所述透镜部段的轴向位置相关,使得通过将发光机构相应地设置在所述透镜后方,确定所述透镜向外的中心发射方向,
其中
-至少一个全向发射部段具有至少两个轴向彼此错开的发光机构环,用于以不同的发射角度发射,其中
-所述全向发射部段彼此沿轴向方向设置,并且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用于通过选择性地驱动各个发光机构环使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特性变化,使得所述航空信标装置配置用于针对多种不同的发射特性,其中
所述透镜部段的发射特性与所述发光机构环相对于所述透镜部段的轴向位置和所述透镜部段本身的光学形状相关,并且其中
所述发光机构环被选择性地驱动,并且水平地和竖直地由此受影响的发射特性包括参数发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是LED。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光机构中,至少一个或一些发光机构配备用于输出具有第一颜色的光,并且至少另一个或另一些发光机构配备用于输出具有第二颜色的光,其中分别设有用于发射一种颜色的所述发光机构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中的至少一些构成为红色的LED,并且具有最小强度,所述最小强度具有下述列表的数值:10cd、20cd、25cd、30cd、32cd、50cd、70cd、100cd或200cd。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中的至少一些构成为白色的LED,并且具有最小强度,所述最小强度具有下述列表的数值:3.4cd、34cd或175cd。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配置用于设定所述发光机构环的强度,或者使所述发光机构环的强度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具有固定编程的发射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所述控制单元配备用于在设备运行中与事件相关地改变所述发射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具有棒状的主体和发光部段,所述主体用于从内向外水平地穿过风能设备的塔,或者用于在外部设置在所述塔上,所述发光部段用于发射用于警告飞行器的光,其中所述发光部段配备用于仅照亮设置有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水平平面之上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实施至少一个发射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或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基本上仅向上发射,使得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在按规定在所述风能设备上使用时不向下发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或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具有至少-5°的低发射角度并且在该低发射角度之下,光强小于所述发射特性的最大光强的10%,和/或在0°的发射角之下的光强小于所述发射特性的最大光强的70%,并且随更小的发射角度进一步下降。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实施的发射特性,在所述发射特性中,第一发射特性设计用于红色的夜间信号灯,并且第二发射特性设计用于白色的日间信号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光机构环具有红外发光机构或红外LED。
15.一种风能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
16.一种用于运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信标装置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发光机构驱动成,使得产生预设的发射特性,和/或在预设的扇区中接通和/或断开,其中
在连续运行期间,通过相应驱动所述发光机构环来设定或改变所述航空信标装置的发射性质,并且其中
在连续运行期间设定或改变竖直的发射特性和/或用于发射的水平扇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运行期间设定或改变发射强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运行中根据事件和/或时间段或时间点设定或改变
-竖直的发射特性,
-用于发射的水平的扇区和/或
-发射强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航空信标装置投入使用之前,通过确定所述发光机构环的驱动来预设所述发射特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安装在风能设备的吊舱上时,根据吊舱的方位角位置重新调整所述航空信标装置,并且根据所述吊舱在连续运行中的方位角位置匹配沿水平方向变化的发射特性。
CN201580051513.8A 2014-09-23 2015-09-16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Active CN106715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9212.9A DE102014219212A1 (de) 2014-09-23 2014-09-23 Flugbefeuerungseinricht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DE102014219212.9 2014-09-23
DE102015204459 2015-03-12
DE102015204459.9 2015-03-12
PCT/EP2015/071227 WO2016046045A1 (de) 2014-09-23 2015-09-16 Flugbefeuerungseinricht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5898A CN106715898A (zh) 2017-05-24
CN106715898B true CN106715898B (zh) 2020-01-07

Family

ID=5419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1513.8A Active CN106715898B (zh) 2014-09-23 2015-09-16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2298B2 (zh)
EP (1) EP3198140B1 (zh)
JP (1) JP6445705B2 (zh)
CN (1) CN106715898B (zh)
BR (1) BR112017005826A2 (zh)
CA (1) CA2959810C (zh)
TW (1) TWI636184B (zh)
UY (1) UY36318A (zh)
WO (1) WO2016046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8594C9 (de) * 2016-09-27 2019-11-21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Windturbine
US11434874B2 (en) * 2017-02-22 2022-09-06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and a wind turbine
NL2018700B1 (en) 2017-04-12 2018-10-19 Orga Holding B V System for marking a tower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d operating such a system
CN111913189B (zh) * 2020-08-19 2023-06-20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光发射装置和基于波前探测的成像装置
CN111928960B (zh) * 2020-08-19 2022-09-16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波前探测装置及基于波前探测的成像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378A (zh) * 2002-06-07 2005-08-24 艾劳埃斯·乌本 风力发电装置
DE202007005003U1 (de) * 2007-04-03 2007-07-19 Aqua Signal Aktiengesellschaft Leuchte, insbesondere Gefahrenfeuer für Windkraftanlagen
EP2213876A1 (de) * 2009-02-03 2010-08-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Turm, insbesondere für eine Windturbine
EP2320126A1 (en) * 2009-11-10 2011-05-11 Mizza Renato Di Balzarotti Ambrogio Luminous signaling device
CN103069212A (zh) * 2010-08-27 2013-04-24 德国瑞能公司 Ir-危险指示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8041A (en) 1974-01-28 1974-12-31 Dufresne Henry Eng Corp Hazard light shield
DE20114306U1 (de) 2001-08-31 2002-01-10 Aqua Signal Ag Leuchtanlage insbesondere als Gefahrenfeuer, Hindernisfeuer oder Tag- und Nachtkennzeichen
DE102008024380A1 (de) * 2008-05-20 2009-11-26 Repower Systems Ag Signaleinrichtung für Offshore-Windpark
DE102008034747B3 (de) * 2008-07-24 2009-09-10 Wobben, Aloys Gondel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mit Flughindernisbefeuerungseinrichtung
DE102010027527A1 (de) * 2010-07-16 2012-01-19 Quantec Networks Gmbh Leuchtfeu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Windrad
US9995282B2 (en) * 2014-12-12 2018-06-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Selectively perceptible wind turbin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378A (zh) * 2002-06-07 2005-08-24 艾劳埃斯·乌本 风力发电装置
DE202007005003U1 (de) * 2007-04-03 2007-07-19 Aqua Signal Aktiengesellschaft Leuchte, insbesondere Gefahrenfeuer für Windkraftanlagen
EP2213876A1 (de) * 2009-02-03 2010-08-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Turm, insbesondere für eine Windturbine
EP2320126A1 (en) * 2009-11-10 2011-05-11 Mizza Renato Di Balzarotti Ambrogio Luminous signaling device
CN103069212A (zh) * 2010-08-27 2013-04-24 德国瑞能公司 Ir-危险指示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05826A2 (pt) 2018-01-30
UY36318A (es) 2016-04-29
US10132298B2 (en) 2018-11-20
CA2959810A1 (en) 2016-03-31
CN106715898A (zh) 2017-05-24
WO2016046045A1 (de) 2016-03-31
US20170284377A1 (en) 2017-10-05
EP3198140A1 (de) 2017-08-02
JP6445705B2 (ja) 2018-12-26
TW201629339A (zh) 2016-08-16
CA2959810C (en) 2019-09-24
EP3198140B1 (de) 2022-05-11
JP2017531302A (ja) 2017-10-19
TWI636184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5898B (zh) 风能设备的航空信标装置
US10532826B2 (en) Lighting and collision alerting system
CN103069212B (zh) Ir-危险指示灯
CA2771738C (en) Lighting system
US9745961B2 (en) Offshore wind farm illumination
CA2788240C (en) Lighting and collision alerting system
CN106167101A (zh) 飞机着陆灯单元、飞机外部照明系统以及操作飞机着陆灯单元的方法
US11178741B1 (en) Lighting system configured to emit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CN218367606U (zh) 一种无人车
DE102014219212A1 (de) Flugbefeuerungseinricht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