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2808A -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2808A
CN106712808A CN201510780616.XA CN201510780616A CN106712808A CN 106712808 A CN106712808 A CN 106712808A CN 201510780616 A CN201510780616 A CN 201510780616A CN 106712808 A CN106712808 A CN 106712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id
business cards
nfc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06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务志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06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2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2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2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dditional secure or trusted devices, e.g. TPM, smartcard, USB or software tok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所述NFC智能名片;扫描所述用户的eID,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当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NFC技术以及eID提供了一种交换方便、信息可靠、管理便捷的智能名片管理机制。

Description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ID是英文“Electronic Identity”的英文简称,中文名为“电子身份证”或“网络电子身份证”,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建设和开发,并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用于在网络远程证实个人真实身份。
eID系统依托公安部覆盖13亿人口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库,利用用户主动提交的各种身份信息建立不同的信用等级,生成了一组唯一的网络标识符和数字证书。与统居民身份证不同,电子身份证使用于网络。从设计原则上,电子身份证只是一段网络标识符,其本身不含任何用户身份信息;从管理思路上,电子身份证相关身份的建立和管理由统一的机构进行。这样既确保了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又可有效避免用户身份信息被保留到各种网络运营商处的曝光和泄露风险。
目前,基于eID可以有什么样具体的应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近场通信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所述NFC智能名片;
扫描所述用户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当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可选的,在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所述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
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扫描记录。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判断所述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被扫描记录。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所述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包括:
名片写入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近场通信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所述NFC智能名片;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扫描所述用户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名片覆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所述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名片扫描模块,用于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标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扫描记录。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扫描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记录添加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被扫描记录。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名片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名片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所述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名片操作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应用在了智能名片上,形成了NFC智能名片这种可以基于NFC技术相互交换的智能名片,并进一步基于eID建立了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认证的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交换方便、信息可靠、管理便捷的智能名片管理机制。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上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2,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NFC智能名片;
步骤S104,扫描用户的eID,获取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步骤S106,根据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步骤S108,当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NFC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场通信,是一种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基于RFID技术,结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技术,能够实现在短距离内对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进行数据交换。
本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将NFC技术应用在了智能名片上,形成了NFC智能名片这种可以基于NFC技术相互交换的智能名片,并进一步基于eID建立了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认证的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交换方便、信息可靠、管理便捷的智能名片管理机制。
eID本身是使用于网络的电子身份证,并不包含具体的身份认证信息,但是eID与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是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eID在发放前首先要核对用户的身份信息,即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在认证通过后,才会为用户发放eID,这个eID与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即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与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是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的,可以基于eID进行获取。由于eID是由公安部发放的,具有官方的性质,每个eID对应的身份信息也是经过官方认证的,因此其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用户在生成自己的智能名片时,也需要输入相应的名片信息,例如姓名、年龄、住址等等,而这些信息在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中也都是存在的,因此可以基于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智能名片中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如果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即可证明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这时可以在用户的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作为NFC智能名片中名片信息真实可靠的标志。添加了eID验证通过标识的NFC智能名片在被别的用户获取之后,别的用户即可直观地看到获取的NFC智能名片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从而确认获取的NFC智能名片中的名片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名片信息是用户自行输入后再进过验证的。可选的,在NFC智能名片创建成功后,上述名片信息也可以基于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自动写入。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10,根据获取的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
步骤S112,在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由于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是通过了官方认证的,其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因此,用户在生成NFC智能名片后也可以直接使用用户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直接将用户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写入NFC智能名片作为名片信息。这样生成的NFC智能名片,其中的名片信息与用户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必然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直接为生成的NFC智能名片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表明其中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S112和步骤S106、S108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基于NFC技术和eID验证机制,可以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扫描记录和被扫描记录功能,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扫描了谁的NFC智能名片以及自己的NFC智能名片被谁扫描了。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14,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步骤S116,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扫描记录。
基于本优选实施例,用户即可基于扫描记录直观高效地了解到自己扫描了谁的NFC智能名片。同时用户扫描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也会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判断并记录下来,以辅助用户判断某个NFC智能名片是否是真实可靠的。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18,在检测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步骤S120,判断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被扫描记录。
NFC扫描是相互的,当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用户实际上也是可以扫描上述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的。因此,当检测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可以反过来扫描正在扫描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进而生成被扫描记录,使用户可以基于被扫描记录直观高效地了解到自己的NFC智能名片被谁扫描了。同时扫描了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也会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判断并记录下来,以辅助用户判断某个扫描了自己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是真实可靠的。
进一步的,由于eID具有唯一性和身份标识功能,因此还可以基于eID对名片列表进行管理。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22,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步骤S124,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步骤S126,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本优选实施例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基于eID对名片列表进行管理的功能,即基于eID在名片列表中查找用户所需的NFC智能名片,进而对其进行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等操作。本优选实施例在现有的名片列表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对名片列表进行管理的途径。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优选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用户张三需要创建自己的NFC智能名片,NFC智能名片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三项名片信息,张三输入相应的信息:张三、30岁、133XXXXXXXX,生成NFC智能名片。这时,进一步扫描张三的eID:000获取其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并基于获取的身份认证信息对张三输入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经过对比发现获取的身份认证信息对张三输入的名片信息相符,即在张三的NFC智能名片上添加上eID验证通过标识。
张三在创建自己的NFC智能名片时,也可以选择直接使用基于其eID获取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生成的NFC智能名片。对于这样创建的NFC智能名片,可以直接为其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张三在创建了自己的NFC智能名片后,希望与同样有NFC智能名片的李四交换NFC智能名片,即张三扫描李四的NFC智能名片,同时李四也扫描张三的NFC智能名片。对于张三来说,即自己扫描别人的NFC智能名片,同时自己的NFC智能名片被别人扫描。对于扫描到的李四的NFC智能名片,生成相应的扫描记录,记录这个扫描事件,并判断李四的NFC智能名片有没有eID验证通过标识,经判断李四的NFC智能名片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这一判断结果会被记录在扫描记录中。由于张三的NFC智能名片也被李四扫描了,相应的也会生成被扫描记录,记录这个被扫描记录,同时也会判断作为扫描方的李四的NFC智能名片有没有eID验证通过标识,李四的NFC智能名片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这一结果会被记录到被扫描记录中。生成的扫描记录和被扫描记录可供张三随时查阅。
张三扫描到的李四的NFC智能名片会被加入到张三的名片列表中,基于李四的eID:111,张三可以直接从名片列表中查找到李四的NFC智能名片,对其进行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等操作。
在具体实施上述实施例或优选实施例时,可以基于现有很多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PDA、个人电脑等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的方案,用户张三可以方便的与他人交换名片,并可以直观的判断扫描到的名片中的信息是否可靠,同时除了现有的管理名片列表方式,也多了一种基于eID的管理方法。
对应于上述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包括:
名片写入模块3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NFC智能名片;
信息获取模块302,用于扫描用户的eID,获取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信息验证模块303,用于根据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标识添加模块304,用于当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将NFC技术应用在了智能名片上,形成了NFC智能名片这种可以基于NFC技术相互交换的智能名片,并进一步基于eID建立了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认证的机制,从形成了一种交换方便、信息可靠、管理便捷的智能名片管理机制。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名片覆盖模块305,用于根据获取的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并在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在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名片覆盖功能,即用户可以选择直接使用用户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这样生成的NFC智能名片,其中的名片信息与用户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必然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直接为生成的NFC智能名片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表明其中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名片扫描模块306,用于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标识判断模块307,用于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扫描记录。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扫描检测模块308,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记录添加模块309,用于判断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被扫描记录。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扫描记录和被扫描记录功能,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扫描了谁的NFC智能名片以及自己的NFC智能名片被谁扫描了。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名片显示模块310,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名片查找模块311,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名片操作模块312,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现有的名片列表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对名片列表进行管理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NFC技术应用在了智能名片上,形成了NFC智能名片这种可以基于NFC技术相互交换的智能名片,并进一步基于eID建立了对NFC智能名片进行认证的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交换方便、信息可靠、管理便捷的智能名片管理机制。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扫描了谁的NFC智能名片以及自己的NFC智能名片被谁扫描了。同时,在现有的管理名片列表的方式的基础上,用户多了一种基于eID的对名片列表进行管理的途径。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近场通信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所述NFC智能名片;
扫描所述用户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当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所述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
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扫描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判断所述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被扫描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所述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6.一种NFC智能名片管理装置,包括:
名片写入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近场通信NFC智能名片进行写处理,将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写入所述NFC智能名片;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扫描所述用户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获取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
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进行验证;
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用户输入NFC智能名片的名片信息相符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名片覆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对所述NFC智能名片进行覆盖处理,使用所述用户的eID对应的身份认证信息覆盖所述用户输入的名片信息;并在所述NFC智能名片上添加eID验证通过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名片扫描模块,用于在扫描他人的NFC智能名片时,生成扫描记录;
标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到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验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扫描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扫描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被扫描时,扫描正在扫描所述用户的NFC智能名片的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生成被扫描记录;
记录添加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扫描方的NFC智能名片是否具有eID认证通过标识,并将判断结果记入所述被扫描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名片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名片列表;
名片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的eID,在所述名片列表中查找相应的NFC智能名片;
名片操作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对该NFC智能名片进行下列至少之一的操作:编辑、删除、转发、分享、收藏、加入黑名单。
CN201510780616.XA 2015-11-13 2015-11-13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712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0616.XA CN106712808A (zh) 2015-11-13 2015-11-13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0616.XA CN106712808A (zh) 2015-11-13 2015-11-13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2808A true CN106712808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3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0616.XA Pending CN106712808A (zh) 2015-11-13 2015-11-13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28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946A (zh) * 2017-06-19 2018-03-27 深圳法大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合同签署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511574A (zh) * 2019-08-26 2021-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名片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496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名片终端、发片机构系统及名片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4946A (zh) * 2017-06-19 2018-03-27 深圳法大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合同签署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511574A (zh) * 2019-08-26 2021-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名片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11574B (zh) * 2019-08-26 2022-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名片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49687A (zh) * 2021-10-15 2022-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名片终端、发片机构系统及名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3432B1 (ko) 가상코드 기반의 설문 작성자 정보 유출 방지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188049B (zh) 一种虚拟sim卡服务授权方法、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US8768303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chip card and mobile telephone device
JP5167835B2 (ja) 利用者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媒体
CN100594508C (zh) 用于网络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55495A (ja) 周辺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処理方法、及び通信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35688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083202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CN109493087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查验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A516371475B1 (ar) نظام وطريقة لتوصيل وسائل اعتماد
US20190347441A1 (en) Patient privacy de-identification in firewall switches forming VLAN segregation
CN107835162B (zh) 软件数字许可服务器给予软件开发商软件数字许可签发权限的方法及软件数字许可服务器
CN106712808A (zh) Nfc智能名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55941A (zh) 一种终端方法及装置
KR20080112674A (ko) 보안 기능을 가진 휴대용 저장장치를 이용한 서버 및사용자를 인증하는 장치, 시스템, 방법 및 기록매체
US20140344339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using cloud id card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391977A (zh) 权限的控制、自动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111707A (zh) 智能卡、移动终端及利用智能卡进行网络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6529232A (zh) 开机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7396363B (zh) 一种用于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连接预授权的方法与设备
CN106779711A (zh) 基于eID的安全支付方法及装置
JPWO2006018889A1 (ja) 端末装置及び認証装置及び暗号通信方法及び証明書提供方法
CN1058723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输出方法
US20230297715A1 (e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KR20180015920A (ko) Nfc 스마트카드를 이용한 다중 사이트 로그인 서비스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