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6627A -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6627A
CN106706627A CN201710129577.6A CN201710129577A CN106706627A CN 106706627 A CN106706627 A CN 106706627A CN 201710129577 A CN201710129577 A CN 201710129577A CN 106706627 A CN106706627 A CN 106706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ta
epithelial cell
hemn
detection
glucuronid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95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ber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温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温鹏 filed Critical 温鹏
Priority to CN2017101295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66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6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属于液体活检病理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应用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领域中,令人惊喜的发现,相较于单独地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检测,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进行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明显提高,因此,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增生,有助于提高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 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活检病理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结果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中的一种,死亡率在癌症中排第8位。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却居世界之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说明,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年发病率为10~25/10万,而全世界平均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男女发病之比约为2.5:1。
我国鼻咽癌的死亡率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由于鼻咽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无法进行一级预防,因此寄希望于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鼻咽癌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粗略估计,鼻咽癌病人发现时的临床分期能够降低一期,则总的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20%。另外,早期治疗相对简单,费用低,生存质量也高。因此,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加强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01)的工作目标,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卫生部在2007年组织制定了《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决定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但是,目前鼻咽癌的筛查方法如为头颈部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EB病毒抗体(VCA/IgA)检测等,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造成阳性预测值很低。近期有以唾液作为检测标本,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仍不理想。研发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经济便捷的鼻咽癌筛查方法非常迫切。
另外,目前临床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筛查方法都是针对单个的标志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高,对鼻咽癌的诊断结果不准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同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具有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用于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筛查、早诊、预后判断及指导个体治疗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该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该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用于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本发明的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的有益效果是:
相较于以单个的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应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情况,令人惊喜的发现,相较于单独地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检测,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进行检测的敏感度(87%)、特异度(97%)以及约登指数(0.84)均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原血红素比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比色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进行具体说明。
原血红素是血红素家族的重要成员,是血红素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是血红素结合蛋白的活性基。它由原卟啉IX与二价铁离子结合而成。据其分子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分为原血红素a、b、c,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被释放,属于医学相关生物标志(medicine-relatedbiomarker)。致癌因素导致鼻咽部上皮细胞糖代谢异常,肿瘤细胞的耗糖量是正常细胞的十倍,而且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活S跃,称为“瓦博格氏效应”。在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电子传递过程中,其间芬顿氏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过氧自由基等对线粒体造成氧化损伤,改变细胞蛋白的极性量值,使位居线粒体基膜中血红素结合蛋白疏水核(又称血红素口袋)中的原血红素释放,导致由鼻咽部的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中原血红素含量增加,其释放量与细胞癌变程度呈正相关。原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可以使过氧化物脱氧,进而使供氢体氧化成含显色集团的物质。用比色法测定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中原血红素含量,即可显示鼻咽部上皮细胞是否存有异质性增生。
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过程中活性增强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是由四个相同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及体液中,生理状态下具有参与细胞增生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以作用于葡萄糖醛酸甙的β一糖苷键,水解癌周结缔组织中的蛋白多糖及糖蛋白,破坏其网状结构的防御作用,有利于癌细胞的浸润与扩散。
有关鼻咽癌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的机制,一是为适应肿瘤生存引起的机体对酶代谢的改变,如癌细胞分泌β-葡萄糖醛酸苷酶增强,癌细胞膜对β-葡萄糖醛酸苷酶通透性改变,对该酶抑制剂的缺乏或增加;二是肿瘤组织浸润并且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引起其它组织酶生成异常,或因肿瘤压迫梗阻引起该酶的大量释放,造成β-葡萄糖醛酸苷酶增高。
通过联合应用形态学细胞水平的免疫组化技术、亚细胞水平的免疫电镜技术和机能学的ELISA技术,对鼻咽癌组织及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的同步检测显示,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鼻咽癌患者组织及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中增高,是由癌细胞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缘于肿瘤细胞为适应其快速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的自主性生长的生存方式而产生的自我调控,由其自身独特的生长方式决定并成为内因的。在最适温度与PH条件下,酚酞葡萄糖醛酸甙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水解,释放出游离酚酞。加碱性溶液终止反应,酚酞呈红色。观察酚酞指示的颜色变化,即可了解样本液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显示鼻咽部上皮细胞是否存有恶变及其程度。
但是,以单个的原血红素a/b/c作为标志物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特异度比较低,而以单个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敏感度比较低。
鉴于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为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进一步地,上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使用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作为检验样本,检测样本内是否含有异质性增生的鼻咽部上皮细胞。
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尤其是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情况。
相较于单独地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例如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这两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因而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提高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该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用于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本发明所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可同时对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标志物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同时联合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其可用于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筛查、早诊、预后判断及指导个体治疗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进一步地,上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还包括样本前处理液,该样本前处理液由pH为6.8-7.8、浓度为0.05mol/L的Tris-H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制得。
优选地,Tris-Hcl缓冲液的pH为7.4。
优选地,EDTA在样本前处理液的浓度为0.01-0.03mol/L,更优选地,EDTA在样本前处理液的浓度为0.02mol/L。
进一步地,上述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由以下方法制得:
(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磷酸缓冲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2)将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浸泡于上述第一混合液中,去除上述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的水分后,得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
其中,去除上述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的水分为:淋去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上的多余试剂,烘干,得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当然,也可按其他的方法将浸泡后的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的水分除去,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将上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浸泡于第二混合液中,去除上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后,得到成品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上述第二混合液由3,3’,5,5’-四甲基联苯胺、无水乙醇和过氧化羟基异丙苯混合制得。
其中,去除上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为:淋去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上多余的试剂,均匀地烘干即可。
优选地,上述的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8-2mol/L、pH为3.2-6.8。
更优选地,上述的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1.75mol/L、pH为4.5。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混合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7-9g/100ml。即每100ml第一混合液中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7-9g。
更优选地,上述的第一混合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8g/100ml。
优选地,上述的第二混合液按以下方法制得:
将0.5-1g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加入到500ml的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1-2ml的过氧化羟基异丙苯后制得第二混合液。
更优选地,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加入量为0.75g,过氧化羟基异丙苯的加入量为1ml。
进一步地,上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由以下方法制得:
(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与醋酸缓冲液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液;
(2)将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浸泡于上述第三混合液中,去除上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的水分后,得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
其中,去除上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的水分为:淋去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上的多余试剂,避光条件下,28℃流动空气干燥2小时。
(3)将上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浸泡于甘氨酸缓冲液中,去除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得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其中,去除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为:淋去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上多余的试剂,于40℃均匀地烘干。
优选地,醋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1-0.3mol/L、pH为6.5-7.58,更优选地,醋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2mol/L、pH为5.0。
优选地,上述第三混合液中的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的浓度为0.5-1g/100ml,更优选地,第三混合液中的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的浓度为0.79g/100ml。
优选地,第三混合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7-9g/100ml,更优选地,第三混合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8g/100ml。
优选地,甘氨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2-0.3mol/L、pH为9-12。
更优选地,甘氨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22mol/L、pH为10.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的制作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制作方法,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按其他的方法所制作得到的可用于检测的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可用于检测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只要将其用于同时应用于检测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二者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制作方法中所用的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可为31ET滤纸;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也可为31ET滤纸,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可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也可以是其他的类型的滤纸,其并不限于31ET滤纸。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通过对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检测结果,用于判断样本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包括用于检测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用于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按如下方法制作:
1.1、制作磷酸缓冲液,磷酸缓冲液为1.75mol/L、PH值4.5的磷酸盐缓冲液。
1.2、把定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加入上述磷酸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搅拌至全溶;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用量为8g/100ml。即100ml磷酸缓冲液中加入8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1.3、将裁切好的31ET滤纸(即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在以上步骤制得的第一混合液中均匀浸泡至透,淋去多余试剂,烘干,为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
1.4、将定量3,3’,5,5’-四甲基联苯胺加入到无水乙醇500ml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其中,3,3’,5,5’-四甲基联苯胺为0.75g。
1.5、将定量过氧化羟基异丙苯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搅拌至完全溶解;过氧化羟基异丙苯为1ml。
1.6、将步骤1.3制得的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在步骤1.5制得的第二混合液中均匀浸泡至透,淋去多余试剂,均匀地烘干,即得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
1.7、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
本发明提供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按如下方法制作:
2.1、取100ml 0.2mol/L pH 5.0的醋酸缓冲液。
2.2、将定量0.79g的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PGA)溶于步骤2.1的醋酸缓冲液中混匀。
2.3、把定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加入上述溶液,得到第三混合液搅拌至全溶;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8g/100ml。
2.4、将裁切好的31ET滤纸(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在步骤2.3制得的第三混合液中均匀浸泡至透,淋去多余试剂,得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
2.5、避光条件下,28℃流动空气干燥2小时。
2.6、取0.22mol/L、PH值为10.5的碱性甘氨酸缓冲液。
2.7、将步骤2.4制得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在步骤2.6制得的甘氨酸缓冲液中均匀浸泡至透,淋去多余试剂,40℃均匀地烘干,即得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2.8、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
本发明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参考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3.1、将来自某个体(鼻咽癌患者、或非鼻咽癌患者、或疑似鼻咽癌患者)的由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样本与样本前处理液(购买或配制)混合,得到样本混合液。样本的采集方法可参考如下:(1)选用适宜的鼻咽拭子由鼻腔置入,沿下鼻道直达鼻咽,左、右各旋转180度,再按顺序在鼻咽后壁、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园枕和咽隐管处擦拭获取鼻咽部渗液;采液量为0.5~1ml,一般以采样拭子全部湿润为度。若受检者过于敏感,可适当予以局部表面麻醉,或在间接喉镜下收集标本。(2)采样后把拭子插入保存液中轻轻搅动,使拭子上获取的鼻咽部渗液与样本保存液混匀,制得样本液。
3.2、取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中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分别插入至样本混合液中,根据显色结果,与相应的比色板相比较,判断出单个标物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呈现蓝色为阳性,即样本中含有原血红素,否则为阴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呈现红色为阳性,即样本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否则为阴性。
具体地,原血红素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参考图1,图1示出了原血红素比色板的颜色(蓝色)深浅所对应的判读结果(阴性、可疑阳性、阳性或强阳性),根据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的显色深浅与图1所示的原血红素比色板相比较,进而判读出样本中的原血红素结果(阴性、可疑阳性、阳性或强阳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可参考图2,图2示出了β-葡萄糖醛酸苷酶比色板的颜色(红色)深浅所对应的判读结果(阴性、可疑阳性、阳性或强阳性)。根据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的显色深浅与图2所示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比色板相比较,进而判读出样本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结果(阴性、可疑阳性、阳性或强阳性)。
对个体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情况按表1的判读规则进行判读。
其中,样本前处理液参考下方法制作:称取Tris试剂6.05g,少许水溶解,水定容至500ml;3.6ml浓盐酸用蒸馏水定容到420ml;二者混合,再加入水80ml,共1000ml的Tris-Hcl缓冲液;取7.44g EDTA加入前述的1000ml Tris-Hcl缓冲液中,混合保存。
表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对检测结果的判读规则
表1中的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如下:
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判读结果为阳性是指:鼻咽部上皮细胞存在异质性增生;
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判读结果为阴性是指:鼻咽部上皮细胞不存在异质性增生;
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判读结果为可疑阳性是指:鼻咽部上皮细胞可能存在异质性增生。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对样本的检测结果可供临床医生在对受检者进一步检查时参考。
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用于鼻咽部上皮细胞例如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增生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可进一步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例如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进行筛查、早诊、预后判断及用于指导个体治疗等领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通过对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检测结果,用于判断样本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包括用于检测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用于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以及用于对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前处理液。
其中,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以及样本前处理液的制作方法可参考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的效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将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的验证。
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敏感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比例;特异度(specificity):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3.1敏感度验证
3.1.1标本来源:某医疗单位临床检验室收纳的鼻咽癌病人的由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标本100份。鼻咽癌均经PET/CT确诊。
3.1.2检测方法: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对上述的100份样本进行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联合检测,并按实施例1提供的判读规则进行判读。(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试剂盒或方法检测100份样本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只要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对鼻咽部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增生进行检测即可),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的检测结果见表2。
表2.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与单独的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的检测鼻咽癌样本的敏感度
标志物 强阳性 阳性 阴性 可疑阳性 敏感度(%)
原血红素 29 54 13 4 87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4 51 39 6 61
原血红素+β-葡萄糖醛酸苷酶 3 80 13 14 87
注:表中数据为相应检测结果的鼻咽癌样本数。
表2显示了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与单独的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的检测鼻咽癌样本的敏感度,从表2可知,单独地以原血红素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独地以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p<0.01);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高于单独地以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p<0.01);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与以原血红素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敏感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
3.2特异度验证
3.2.1标本来源:与步骤3.1.1中的相同医疗单位临床检验室收纳的非鼻咽癌患者的由鼻咽部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标本100份。非鼻咽癌患者为其它原因需要进行PET/CT检查,均除外鼻咽癌者。
3.2.2检测方法:同步骤3.1.2。异质性增生的检测结果见表3。
表3.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与单独的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的检测非鼻咽癌样本的特异度
标志物 强阳性 阳性 阴性 可疑阳性 特异度(%)
原血红素 2 27 68 3 71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1 4 93 2 95
原血红素+β-葡萄糖醛酸苷酶 0 3 67 30 97
注:表中数据为相应检测结果的非鼻咽癌样本数。
表3显示了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与单独的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的检测非鼻咽癌样本的特异度,从表3可看出,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检测样本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地以原血红素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特异度(p<0.01),并且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检测样本的特异度与单独地以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检测样本的特异度差异并不明显(p>0.05)。
3.3约登指数
3.3.1单独地以原血红素作为标志物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58;
3.3.2单独地以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56;
3.3.3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84。
约登指数是指: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其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指数越大说明筛查实验的效果越好,真实性越大。
由上述结果可知,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筛查鼻咽部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增生的效果更好,其真实性越大,相应地诊断结果也准确,大大地提高了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本发明首次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检测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情况,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其敏感度达到87%、特异度达到97%、约登指数达到0.84,均明显高于单独地以原血红素或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的检测,且漏诊率和误诊率都非常低,符合筛查试剂的要求,适合于做大数据人群的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筛查,有助于提高对由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引起的鼻咽癌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联合标志物在制备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部上皮细胞为鼻咽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样本为由鼻咽部的分泌液、组织渗液和粘液组成的混合液体。
4.一种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以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为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所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原血红素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和用于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还包括样本前处理液,所述样本前处理液由pH为6.8-7.8、浓度为0.05mol/L的Tris-Hcl缓冲液与EDTA混合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磷酸缓冲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将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浸泡于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去除所述原血红素空白试剂膜的水分后,得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
将所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浸泡于第二混合液中,去除所述原血红素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后,得到成品的原血红素检测试剂膜,所述第二混合液由3,3’,5,5’-四甲基联苯胺、无水乙醇和过氧化羟基异丙苯混合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8-2mol/L、pH为3.2-6.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7-9g/100ml。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与醋酸缓冲液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液;
将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浸泡于所述第三混合液中,去除所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空白试剂膜的水分后,得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
将所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浸泡于甘氨酸缓冲液中,去除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剂膜半成品的水分,得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检测试剂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1-0.3mol/L、pH为6.5-7.58,所述第三混合液中的酚酞葡萄糖醛酸苷辛可尼丁盐的浓度为0.5-1g/100ml,所述甘氨酸缓冲液的浓度为0.2-0.3mol/L、pH为9-12。
CN201710129577.6A 2017-03-06 2017-03-06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Pending CN1067066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9577.6A CN106706627A (zh) 2017-03-06 2017-03-06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9577.6A CN106706627A (zh) 2017-03-06 2017-03-06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6627A true CN106706627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17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9577.6A Pending CN106706627A (zh) 2017-03-06 2017-03-06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66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8482A1 (zh) * 2018-05-14 2019-11-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人群筛选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2350A (zh) * 2022-09-02 2022-11-22 中迅优检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游离血红素单检双判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5250A (zh) * 2015-06-02 2015-08-26 蒋春亮 一种异型性组织细胞干化学分析试剂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5250A (zh) * 2015-06-02 2015-08-26 蒋春亮 一种异型性组织细胞干化学分析试剂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子杰: "《新编临床常见肿瘤诊断与处理》", 31 May 2014 *
董凯峰 等: "鼻咽部渗液苯胺蓝染色技术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价值的临床评价", 《系统医学》 *
陈卫 等: "血清中β- 葡萄糖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对鼻咽癌及喉癌的诊断意义", 《兰州医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8482A1 (zh) * 2018-05-14 2019-11-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人群筛选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2350A (zh) * 2022-09-02 2022-11-22 中迅优检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游离血红素单检双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6834B (zh) 干式化学、侧向流动重建流的层析酶驱动测定
CN109856383A (zh) 一种用于宫颈癌辅助诊断的免疫化学染色试剂盒
CN101105496A (zh) 通过同时测量至少两种不同分子标记物来提高检测肿瘤及其前体阶段时的临床特异性的方法
CN105717307B (zh) 一种精子质量评估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Lin et al. Knockdown of PKM2 sup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in human cervical cancer by modulat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Wnt/β-catenin signaling
Dietz et al. Assay-based response evaluation in head and neck oncology: requirements for better decision making
CN102707058B (zh) 一种用于诊断肺癌的Tip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盒
CN109781719A (zh) 一种基于铂纳米簇检测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试剂盒
CN106706627A (zh)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CN105671126B (zh) 检测精子中唾液酸酶的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CN103266163A (zh) 一种检测鉴别念珠菌和滴虫的联检试剂盒
CN107505470A (zh) 稳定的肌酐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84562B (zh) 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ce)染色液
CN107132217B (zh) 一种宫颈细胞瓦博格效应简易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06628A (zh)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前列腺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CN107044979A (zh)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CN110501318A (zh) 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荧光方法
CN108957004B (zh) 检测H3K9me2和H3K36me3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胃癌预后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
CN106872703B (zh)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宫颈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CN106841618B (zh) 原血红素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联合在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异质性增生检测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Shaw et al. An evaluation of a kinetic acid phosphatase method
CN112986164B (zh) 一种抗肝素稳定的α-L-岩藻糖苷酶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1551545B (zh) 一种用于食管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液体活检elisa试剂盒
RU2315305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осложнений после химиотерапии у больных острыми лейкозами
CN115372350A (zh) 一种游离血红素单检双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2

Address after: 2, West building, No. 10, B Road, east of the Great Wall Road, Tai'an hi tech Zone, Shandong, 271000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Waber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room 2, unit 64, No. eleven, 402 Road, Shizhong District, Shandong, Ji'nan

Applicant before: Wen Peng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