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9827A -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9827A
CN106679827A CN201611085118.4A CN201611085118A CN106679827A CN 106679827 A CN106679827 A CN 106679827A CN 201611085118 A CN201611085118 A CN 201611085118A CN 106679827 A CN106679827 A CN 106679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frared sensing
hood
sensing device
concent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5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9827B (zh
Inventor
刘亚军
刘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51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98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3569 priority patent/WO20180988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9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9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9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34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capacitors, e.g. pyroelectric capaci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05Mechanical elements; Support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8Optical arrangements
    • G01J5/0806Focusing or collimating elements, e.g. lenses or concave mirr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其中,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包括底座、热释电传感组件和上盖组件,底座包括基板和定位部,定位部凸设于基板上,定位部具有相对基板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热释电传感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个安装于电路板正面并电性连接电路板的热释电传感器;电路板的背面贴靠定位斜面设置,以将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底座上;上盖组件盖设于热释电传感组件外,上盖组件包括罩状聚光器;罩状聚光器包括透镜区和非透镜区,透镜区朝向热释电传感器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能够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

Description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及相关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一般包括底座、热释电传感器以及聚光器,热释电传感器安装到底座正面,聚光器盖在底座正面上,热释电传感器一般平放使得探测面朝向聚光器设置,从而可以接收聚光器各个位置射过来的光线。
将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应用于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空调器室内机、壁灯、冰箱等)中时,需要仅对电器前方的区域进行感测,例如将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应用于空调器室内机中时,仅仅需要感测空调器室内机的斜前方或正前方的用户活动;而现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热释电传感器能够接收聚光器各个位置射过来的光线,导致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无法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无法适应空调器室内机等电器的感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旨在使得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能够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包括底座、热释电传感组件和上盖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定位部具有相对所述基板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个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电路板的背面贴靠所述定位斜面设置,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外,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罩状聚光器;所述罩状聚光器包括透镜区和非透镜区,所述透镜区朝向所述热释电传感器设置。
优选地,所述透镜区对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的数量设置多组透镜组,每一组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单元透镜,所述单元透镜为菲涅尔透镜,同一组所述透镜组中的所述单元透镜的焦点相同并落到一个所述热释电传感器上。
优选地,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上盖组件的内侧,所述支撑件包括环形安装部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沿与环形安装部相连接,所述环形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板呈盖状设置,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罩状聚光器并对所述罩状聚光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透镜区的位置开设有透光窗。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对应所述透镜组的位置设于所述透光窗中以对所述透光窗进行分隔,所述隔板背向所述环形安装部的边沿的形状与所述罩状聚光器的形状相匹配,且抵靠所述罩状聚光器的内侧,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环形安装部的边沿抵靠所述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若干压紧所述电路板的凸筋,至少一个所述凸筋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的边沿伸入所述限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环形安装部背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插入所述容置槽中,以将所述支撑件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凸设有防呆凸起,所述环形安装部上设有防呆槽,所述防呆凸起插入所述防呆槽中,以对所述支撑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板面相对所述基板垂直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具有间隙,每一所述限位板朝向另一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斜槽,所述斜槽自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向所述基板延伸,所述斜槽的侧壁构成所述定位斜面,所述电路板的两个边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斜槽中,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斜槽位于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槽口设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宽度自远离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一端渐扩设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辅助定位板,所述辅助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的导线的走线槽。
优选地,所述罩状聚光器呈半球形设置,两条自所述罩状聚光器的中心向所述罩状聚光器边沿延伸的弧线段将所述罩状聚光器划分形成所述透镜区和所述非透镜区。
优选地,所述透镜区由多个经过所述罩状聚光器的中心的球面大圆和多个与所述罩状聚光器的边沿平行的球面小圆划分成网格状,每一网格中设有一个所述单元透镜,每一所述单元透镜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网格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有卡合安装部,所述环形座设有背向罩状聚光器延伸的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开口,所述卡合安装部伸入所述开口中与所述开口卡合连接,以将所述上盖组件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安装支架中部向远离所述电路板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支架具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均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让位通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的接线脚穿过所述让位通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电路板的板面上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贴靠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安装槽背面,所述让位通孔贯穿所述支撑脚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卡槽,每一所述卡扣自所述电路板正面穿过对应的所述卡槽并扣持于所述电路板背面,以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器,该电器包括电器本体以及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包括底座、热释电传感组件和上盖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定位部具有相对所述基板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个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电路板的背面贴靠所述定位斜面设置,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外,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罩状聚光器;所述罩状聚光器包括透镜区和非透镜区,所述透镜区朝向所述热释电传感器设置;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器本体上,所述罩状聚光器自所述电器本体中露出且所述透镜区朝向所述电器对应的待感测区域。
优选地,所述电器为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底座的定位部用来定位安装热释电传感组件,定位部上设置有相对基板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热释电传感组件安装时,被定位斜面倾斜支撑,相对底座倾斜的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此时,热释电传感组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罩状聚光器的不同位置,由于热释电传感器位于热释电传感组件的正面,因此罩状聚光器射向热释电传感组件的背面的光线,不会被热释电传感器接收,如此,仅仅热释电传感组件的正面对应的感测区域的能够被热释电传感器感测;因而对应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能够定向感测热释电传感组件正面的感测区域,而不会对热释电传感组件背面对应的非感测区域进行不必要的感测,从而可以更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得到较精确的感测结果,适应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感测需要;同时,将罩状聚光器划分成透镜区和非透镜区,仅仅透镜区对应的感测区域的能够被热释电传感器感测,因而使用该上盖组件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能够定向感测透镜区对应的感测区域,而不会对非透镜区对应的非感测区域进行不必要的感测,从而可以更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得到较精确的感测结果,进一步适应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感测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上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底座沿A-A’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支撑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热释电传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热释电传感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热释电传感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包括上盖组件100、底座200和热释电传感组件300,所述底座200包括基板210和定位部220,所述定位部220凸设于所述基板210上,所述定位部220具有相对所述基板210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221;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包括电路板320和若干个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20正面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320的热释电传感器310;所述电路板320的背面贴靠所述定位斜面221设置,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200上;所述上盖组件100盖设于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外,所述上盖组件100包括罩状聚光器120;所述罩状聚光器120包括透镜区121和非透镜区122,所述透镜区121朝向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10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底座200的定位部220用来定位安装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定位部220上设置有相对基板210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221,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安装时,被定位斜面221倾斜支撑,相对底座200倾斜的安装到所述底座200上;此时,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罩状聚光器120的不同位置,由于热释电传感器310位于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正面,因此罩状聚光器120射向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背面的光线,不会被热释电传感器310接收,如此,仅仅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正面对应的感测区域的能够被热释电传感器310感测;因而对应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能够定向感测热释电传感组件300正面的感测区域,而不会对热释电传感组件300背面对应的非感测区域进行不必要的感测,从而可以更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得到较精确的感测结果,适应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感测需要;同时,将罩状聚光器120划分成透镜区121和非透镜区122,仅仅透镜区121对应的感测区域的能够被热释电传感器310感测,因而使用该上盖组件100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能够定向感测透镜区121对应的感测区域,而不会对非透镜区122对应的非感测区域进行不必要的感测,从而可以更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得到较精确的感测结果,进一步适应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感测需要。
其中,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大小,根据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安装电器中时,该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以及电器对应的感测范围来确定,例如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设计为距离电器1m~8m的范围为感测区域时,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大小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差是-5~0°,优选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感测范围距离电器越近则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差越小。实际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即可。
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边沿与所述环形座110的上沿密封连接,如此能够防止水、灰尘等进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中,从而延长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该罩状聚光器120与环形座110可以一体成型,然后在罩状聚光器120的透镜区121内侧形成图案,即可在罩状聚光器120的透镜区121形成单元透镜123。
透镜区121的作用是将光线进行聚焦,增大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感测范围,同时能够将感测区域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感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热释电传感器310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当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设有一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时,所有的单元透镜123的焦点相同,均落到该热释电传感器310上,从而将各个方向的光线都聚焦到热释电传感器310上。请参阅图3至图5,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分区定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会设置多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此时,需要在所述透镜区121对应设置多组透镜组,每一组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单元透镜123,同一组所述透镜组中的所述单元透镜123的焦点相同;一组透镜组的单元透镜123的焦点落到一个热释电传感器310上,将射到单元透镜123上的光线折射到对应的热释电传感器310中,如此能够将感测区域进行分区,实现分区定位感测,达到更精确的感测效果。
透镜区121需要允许光线通过,因此通常设置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材质为透光塑料或玻璃,具体可以是透明的PE(聚乙烯)、PP(聚丙烯)等聚烯烃塑料,也可以是增加少许浅色(白色等)填料的透光但不透明的塑料。当然,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感测结果,可以设置非透镜区122是不透光的,如此,能够进一步屏蔽其他方向射到罩状聚光器120上的光,对应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可以更准确的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由于罩状聚光器120的材质强度较低,遭受外力容易破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参阅图2、图3、图10以及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还包括支撑件400,所述支撑件400设于所述上盖组件100的内侧,所述支撑件400包括环形安装部410和支撑板420,所述支撑板420的边沿与环形安装部410相连接,所述环形安装部410安装于所述基板210上;所述支撑板420呈盖状设置,所述支撑板420贴靠所述罩状聚光器120并对所述罩状聚光器120进行支撑,为了避免遮挡感测区域传递过来的光线,支撑件400设置了透光窗421,光线穿过透光窗421射到热释电传感器310上,实现对感测区域的信号采集,从而在对罩状聚光器120进行支撑时不影响对感测区域进行感测;由于支撑板420的强度比较强,在罩状聚光器120受到外力时,外力会传递到支撑板420上,支撑板420不易损坏变形,因此与支撑板420贴靠的罩状聚光器120也不易变形,通支撑板420的支撑可以有效提高罩状聚光器120承受外力的能力,改善罩状聚光器120受外力破损的情况。透光窗421开设的位置根据感测区域设定,感测区域越小透光窗421可以对应开设得越小,因此该支撑件400尤其适用于需要对部分区域进行定向感测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例如应用于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空调器室内机、壁灯、冰箱等)中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需要仅对电器前方的区域进行感测,此时透光窗421面积较小,而支撑板420与聚光器贴靠的部分面积较大,支撑效果更佳。
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分区定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会设置多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此时,为了避免一个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感测区域射来的光线被另一热释电传感器310接收而造成干扰,请参阅图3、图9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400还包括隔板430,所述隔板430对应所述透镜组的位置设于所述透光窗421中以对所述透光窗421进行分隔,所述隔板430背向所述环形安装部410的边沿的形状与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形状相匹配,且抵靠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内侧,所述隔板430朝向所述环形安装部410的边沿抵靠所述电路板320;从而将每个热释电传感器310隔离在独立的区域内,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如此能够将感测区域进行分区,实现分区定位感测,达到更精确的感测效果;同时隔板430背向所述环形安装部410的边沿还能够对罩状聚光器120进行支撑,辅助支撑板420进行支撑,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罩状聚光器120耐冲击性,避免罩状聚光器120受力变形。隔板430的具体数量、设置情况需要根据透镜组的情况进行选取,例如当设有N个透镜组时,则需要设置N-1个隔板430,每一隔板430位于相邻两个透镜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热释电传感组件300设有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透镜区121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透镜组,隔板430与所述环形安装部41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隔板430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隔板430设于所述透光窗421的中心处,以将所述透光窗421分隔成大小相同的两个部分。如此,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可以分别独自接收透光窗421的一个部分射来的光线,将整个感测区域分为三个子区域(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各自独立感测区域,以及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重合的感测区域),实现分三个区定位感测,达到更精确的感测效果。
该隔板430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移动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支撑件400的强度,所述环形安装部410、所述支撑板420和所述隔板430一体成型。支撑件400的材料可以选取强度较高的硬质塑料,通过注塑成型,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件400的强度,并且提高支撑件400的生产效率。
支撑板420不但能够对罩状聚光器120进行支撑,还能够辅助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安装,请参阅图10,如本实施例所示,所述支撑板420的内侧设有若干用以压紧所述电路板320的凸筋422,至少一个所述凸筋422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路板320边沿的限位槽423。凸筋422从上方压紧电路板320避免其向远离底座200的方向移动或脱出;其中凸筋422的数量可以根据压紧需要进行选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条凸筋422,中间的凸筋422上开设有限位槽423,当支撑件400安装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中时,所述电路板320的上边沿伸入限位槽423中,能防止凸筋422与电路板320打滑,同时能够限制电路板320在限位槽423宽度方向的晃动,中间的凸筋422对应电路板320的上边的中部设置,另外两个凸筋422对称设置,如此,能够避免电路板320歪斜,达到更均匀的压紧效果,两侧的两个凸筋422也可以设置限位槽、限位缺口等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凸筋422设置了限位缺口,同样能够达到防滑、限位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凸筋422与隔板430可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支撑件400的整体强度。
为了保证支撑件400能够可靠的安装到底座200上,底座200一般设置有与环形安装部410配合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7、图8以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10上开设有容置槽211,所述定位部220设于所述容置槽211中,所述环形安装部410背向所述支撑板420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环形凸起411,所述环形凸起411插入所述容置槽211中,以将所述支撑件400安装到所述底座200上。利用环形凸起411与容置槽211插接,将支撑件400安装到底座200上,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底座200与上盖组件100配合时,能够合围形成一个较大的容置空间,方便内部元件的安装和排布。为了对支撑件400进行准确定位,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10上凸设有防呆凸起212,所述环形安装部410上设有防呆槽412,所述防呆凸起212插入所述防呆槽412中,以对所述支撑件400进行定位;如此,该支撑件400能够快速准确的安装到底座200上,有利于提高对应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的生产效率。
定位部220用于定位支撑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定位斜面221主要对电路板320进行定为支撑,请参阅图6至图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20包括两个限位板222,所述限位板222的板面相对所述基板210垂直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222之间具有间隙,每一所述限位板222朝向另一所述限位板222的板面上设有一个斜槽223,所述斜槽223自所述限位板222的自由端向所述基板210延伸,所述斜槽223的侧壁构成所述定位斜面221,所述电路板320的两个边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斜槽223中,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200上。具体的,斜槽223具有两个槽口,一个槽口位于限位板222的自由端,另一个槽口位于限位板222的板面,如此,斜槽223可以供电路板320的边沿插入,其中位于电路板320下方的斜面即为定位斜面221,两个斜槽223分别容置电路板320的两侧边沿,对电路板320进行定位支撑,实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可靠安装,同时两个限位板222分别贴靠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两侧防止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在一个限位板222指向另一限位板222的方向上晃动,设置所述斜槽223的宽度R比所述电路板320边沿的厚度大0.02-0.07mm(优选0.05mm),防止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在斜槽223宽度的方向来回晃动,如此可以将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牢固的安装到底座200上,从而能够避免安装不牢时热释电传感组件300晃动影响感测效果。因为所述斜槽223的宽度R和所述电路板320边沿的厚度比较接近,插入时对准困难,为了使得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安装时能够更顺畅,请那样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槽223位于所述限位板222自由端的槽口设有导向段224,所述导向段224的宽度K自远离所述限位板222自由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限位板222自由端的一端渐扩设置;电路板320插入斜槽223时,一开始不用完全对准,在插入斜槽223的过程中导向段224对电路板320导向,最终顺利的插入斜槽223内。
定位部220只要能够对热释电传感组件300进行定位安装即可,其实现方式有很多种,请参阅图9,例如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底座200’的定位部220’包括安装板225,所述安装板225的板面相对所述基板210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板225的背向所述基板210的板面构成所述定位斜面221’;热释电传感组件300进行安装时,电路板320的背面贴靠安装板225的背向基板210的板面,电路板320与安装板225之间通过螺钉、胶粘、卡扣等结构固定,如此同样能够支撑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倾斜安装。其他支撑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倾斜安装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的定位部220中,在此不做限定。
热释电传感组件300一般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进行电性连接,为了避免导线杂乱,请参阅图6或图9,在该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20还包括辅助定位板226,所述辅助定位板226上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导线的走线槽227。热释电传感组件300安装到位后,导线穿过走线槽227走线,能够避免导线杂乱。
透镜区121与非透镜区122的位置、形状和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原则是,透镜区121根据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正前方的感测区域以及安装到位后热释电传感器310的位置进行设置。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罩状聚光器120呈半球形设置,两条自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中心向所述罩状聚光器120边沿延伸的弧线段将所述罩状聚光器120划分形成所述透镜区121和所述非透镜区122。将罩状聚光器120设置呈半球形,可以增大感测角度;其中,每一条弧线段都是经过罩状聚光器120中心的球面大圆的弧线段,使得该透镜区121和非透镜区122俯视观察时均呈扇形设置,如此,能够达到更均匀的折射效果,避免感测区域不对称的情况,从而更有利于精确感测,为了适应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的感测需要,对电器前方180°左右的范围均进行感测,优选设置所述透镜区121的面积大于所述非透镜区122的面积,此时透镜区121对应的感测范围能够完全覆盖电器前方,从而能够进行全面感测。
为了折射不同方向射到透镜区121的光线,需要对应每个位置设置不同的透镜纹路,因此需要在所述透镜区121设置若干个单元透镜123,该些单元透镜123的具体分布情况根据感测区域以及安装到位后热释电传感器310的位置进行设置,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区121由多个经过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中心的球面大圆和多个与所述罩状聚光器120的边沿平行的球面小圆划分成网格状,每一网格中设有一个所述单元透镜123,每一所述单元透镜123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网格的形状相同。其中,球面大圆定义为球面上圆心与球心重合的圆,球面小圆的定义为球面和不通过球心的平面的交线,通过球面大圆可以将透镜区121划分为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区域,其对应到感测区域水平方向上的各个位置,通过球面小圆可以将透镜区121划分为多个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区域,其对应到感测区域竖直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如此划分后,每一个网格处即对应感测区域的一个确定的位置,因此当单元透镜123位于该网格中并对应网格的形状进行设置时,对应位置射出的光线能够经过单元透镜123准确的折射到相应的热释电传感器310上,因而能够达到非常准确的感测效果。
上盖组件100安装到底座200上时,需要在上盖组件100和底座200上设置互相配合的安装结构,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10上设有卡合安装部213,所述环形座110设有背向罩状聚光器120延伸的凸耳111,所述凸耳111上设有开口112,所述卡合安装部213伸入所述开口112中与所述开口112卡合连接,以将所述上盖组件100安装到所述底座200上。通过凸耳111与卡合安装部213的卡合,实现了上盖组件100与底座200的安装,卡合安装时,操作快捷简单,能够节约安装时间。
传统的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探测面与电路板320之间是平行设置的,这导致热释电传感器310难以接收平行于电路板320或者与电路板320夹角较小于的光线,导致感测范围较小;请参阅图12至图14,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还包括安装支架330,所述安装支架33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20上,所述安装支架330中部向远离所述电路板320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支架330具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安装面331,所述安装面331上均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310。安装支架330中部向远离所述电路板320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支架330具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安装面331,并且安装面331相对电路板320倾斜,因此安装在安装面331上的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感测面也相对电路板320倾斜,能够接收平行于电路板320或者与电路板320夹角较小于的光线;同时,每个安装面331上均设有热释电传感器310,每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朝向不同,对应的感测区域也不同,朝向电路板320的光线也能够被对应热释电传感器310感测,如此,热释电传感器310能够接收朝向电路板320的光线以及平行于电路板320或者与电路板320夹角较小于的光线,大大增加了对应的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感测范围。
安装支架330可以设置成多种结构,只要保证形成倾斜的安装面331即可达到相应效果,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30呈板状,所述安装支架330的中部向远离所述电路板320的方向弯折以具有两个朝向不同的所述安装面331。此时,安装支架330结构比较简单,方便成型,从侧面观察,安装支架330大致围成一个梯形或者三角形,分别安装到两个安装面331上的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朝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各种感测对应区域的信号。两个安装面331相对倾斜,两者的夹角角度根据需要感测的区域而定,当两者感测区域需要重合一定范围时,两个安装面331之间的夹角α(大于180°)一般设置得较小,当两者感测区域需要相对独立时,两个安装面331之间的夹角α一般设置得较大,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所述安装面331之间的夹角α为230-250°,优选240°(即安装支架330弯折110-130°,优选120°,此时安装面331与电路板320之间的夹角β为120°),如此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感测区域重合一定范围,从而将整个感测区域分为三个子区域(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各自独立感测区域,以及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重合的感测区域),实现分三个区定位感测,达到更精确的感测效果,具体的,两个所述安装面331之间的夹角α为240°,电路板320正面朝向感测区域时,两侧的独立扇形检测区域圆心角均为75±10°,中间扇形检测区域圆心角为30±10°;水平检测角度180±10°,检测范围0~8米;人体移动分三个区检测的准确率≥90%。
为了热释电传感器310安装更牢固且安装位置更准确,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331上开设有安装槽332,所述安装槽332的槽底设有让位通孔333,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10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32中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接线脚311穿过所述让位通孔333与所述电路板320连接。热释电传感器310容置于安装槽332中,安装槽332位置根据探测范围的需要进行选取,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需要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感测区域大部分重叠因此设置两个安装槽332的位置比较靠近,反之,如果只需要两个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感测区域少部分重叠则可以适当增加两个安装槽332之间的距离。安装槽332的形状与热释电传感器310的形状相同,安装槽332的槽底设置了让位通孔333,该让位通孔333供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接线脚311穿过,从而与所述电路板320连接,实现热释电传感器310与电路板320的电性连接,方便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接线。
由于安装支架330是弯折设置的,容易安装不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30朝向所述电路板320的板面上设有支撑脚334,所述支撑脚334远离所述安装支架330的一端贴靠所述电路板320,支撑脚334对安装支架330进行支撑,有利于安装支架330稳固安装,同时,所述支撑脚334位于所述安装槽332背面,所述让位通孔333贯穿所述支撑脚334设置,如此,热释电传感器310的接线脚311可以直接通过让位通孔333贯穿支撑脚334与支撑脚334下方的电路板320进行连接,支撑脚334能够帮助接线脚311对准电路板320还能够对接线脚311进行保护。
安装支架330可以通过卡合、螺钉、胶粘等方式安装到电路板320上,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30设有卡扣335,由于该安装支架330为弯折的板状,因此卡扣335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330的两端,所述电路板320上对应所述卡扣335的位置设有卡槽321,每一所述卡扣335自所述电路板320正面穿过对应的所述卡槽321并扣持于所述电路板320背面,以将所述安装支架33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20上。通过卡扣335卡合拆装时,操作方便快捷,能够简化安装板225的安装过程,同时电路板320上设置与接线脚311对接的通孔,能够在安装安装板225的同时,实现接线脚311的接线,进一步提高热释电传感组件300的装配效率。
热释电传感组件300需要跟外部电路进行连接,因此,该电路板320上设有数个电连接器的母头322,将与外部电路连通的公头插入母头322中,即可实现热释电传感组件300与外部电路的连通,连线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15,并结合图1至图3进行理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器,其包括电器本体800以及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安装于所述电器本体800上,所述罩状聚光器120自所述电器本体800中露出且所述透镜区121朝向所述电器对应的待感测区域。该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900设计为距离电器本体1m~8m的范围为感测区域,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大小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差是-5~0°,优选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感测范围距离电器越近则所述定位斜面221和所述基板210的夹角与所述基板210和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差越小。
该电器可以是挂墙或靠墙设置的电器,具体可以是空调器室内机、壁灯、冰箱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器为空调器室内机。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定位部具有相对所述基板倾斜设置的定位斜面;
热释电传感组件,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若干个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电路板的背面贴靠所述定位斜面设置,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外,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罩状聚光器;所述罩状聚光器包括透镜区和非透镜区,所述透镜区朝向所述热释电传感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对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的数量设置多组透镜组,每一组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单元透镜,所述单元透镜为菲涅尔透镜,同一组所述透镜组中的所述单元透镜的焦点相同并落到一个所述热释电传感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上盖组件的内侧,所述支撑件包括环形安装部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边沿与环形安装部相连接,所述环形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板呈盖状设置,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罩状聚光器并对所述罩状聚光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透镜区的位置开设有透光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对应所述透镜组的位置设于所述透光窗中以对所述透光窗进行分隔,所述隔板背向所述环形安装部的边沿的形状与所述罩状聚光器的形状相匹配,且抵靠所述罩状聚光器的内侧,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环形安装部的边沿抵靠所述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若干压紧所述电路板的凸筋,至少一个所述凸筋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的边沿伸入所述限位槽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环形安装部背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凸设有一圈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插入所述容置槽中,以将所述支撑件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凸设有防呆凸起,所述环形安装部上设有防呆槽,所述防呆凸起插入所述防呆槽中,以对所述支撑件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板面相对所述基板垂直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具有间隙,每一所述限位板朝向另一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斜槽,所述斜槽自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向所述基板延伸,所述斜槽的侧壁构成所述定位斜面,所述电路板的两个边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斜槽中,以将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倾斜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位于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槽口设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宽度自远离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限位板自由端的一端渐扩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辅助定位板,所述辅助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的导线的走线槽。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状聚光器呈半球形设置,两条自所述罩状聚光器的中心向所述罩状聚光器边沿延伸的弧线段将所述罩状聚光器划分形成所述透镜区和所述非透镜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由多个经过所述罩状聚光器的中心的球面大圆和多个与所述罩状聚光器的边沿平行的球面小圆划分成网格状,每一网格中设有一个所述单元透镜,每一所述单元透镜的形状与对应所述网格的形状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卡合安装部,所述环形座设有背向罩状聚光器延伸的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开口,所述卡合安装部伸入所述开口中与所述开口卡合连接,以将所述上盖组件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传感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安装支架中部向远离所述电路板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支架具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均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让位通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热释电传感器的接线脚穿过所述让位通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电路板的板面上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贴靠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安装槽背面,所述让位通孔贯穿所述支撑脚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卡槽,每一所述卡扣自所述电路板正面穿过对应的所述卡槽并扣持于所述电路板背面,以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
18.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器本体上,所述罩状聚光器自所述电器本体中露出且所述透镜区朝向所述电器对应的待感测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为空调器室内机。
CN201611085118.4A 2016-11-29 2016-11-29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Active CN106679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5118.4A CN106679827B (zh) 2016-11-29 2016-11-29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PCT/CN2016/113569 WO2018098888A1 (zh) 2016-11-29 2016-12-30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5118.4A CN106679827B (zh) 2016-11-29 2016-11-29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827A true CN106679827A (zh) 2017-05-17
CN106679827B CN106679827B (zh) 2023-07-04

Family

ID=58867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5118.4A Active CN106679827B (zh) 2016-11-29 2016-11-29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98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8888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108199936A (zh) * 2018-01-25 2018-06-22 平果县科力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
CN108934134A (zh) * 2017-05-24 2018-12-0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箱
CN109634129A (zh) * 2018-11-02 2019-04-16 深圳慧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关怀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614464A (zh) * 2019-03-28 2021-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器、制冷剂检测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6551A1 (de) * 1994-02-08 1995-08-09 Gebrüder Merten Gmbh & Co. Kg Infrarot-Bewegungsmelder
JPH08178746A (ja) * 1994-12-21 1996-07-12 Ngk Insulators Ltd 遠赤外線感知器
JPH116762A (ja) * 1997-06-16 1999-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焦電型赤外線センサ
EP1557805A1 (fr) * 2004-01-21 2005-07-27 Atral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de rayonnement à lentilles et miroirs
CN101713570A (zh) * 2008-10-07 2010-05-2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656430A (zh) * 2009-12-1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红外线传感器模块
CN103617696A (zh) * 2013-11-1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太阳能警示灯
CN104422524A (zh) * 2013-09-04 2015-03-1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源探测的人体探测装置
CN204347276U (zh) * 2015-01-12 2015-05-20 宁波永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感应器
CN105258805A (zh) * 2015-11-17 2016-01-2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传感器装置
CN105258226A (zh) * 2015-11-17 2016-01-2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JP5967392B1 (ja) * 2015-02-06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US20160320239A1 (en) * 2013-12-11 2016-11-03 Eco Dm Lab Co., Ltd. Infrared sensor module using rotary ultrasonic motor
CN106091233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6339311U (zh) * 2016-11-29 2017-07-1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6551A1 (de) * 1994-02-08 1995-08-09 Gebrüder Merten Gmbh & Co. Kg Infrarot-Bewegungsmelder
JPH08178746A (ja) * 1994-12-21 1996-07-12 Ngk Insulators Ltd 遠赤外線感知器
JPH116762A (ja) * 1997-06-16 1999-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焦電型赤外線センサ
EP1557805A1 (fr) * 2004-01-21 2005-07-27 Atral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de rayonnement à lentilles et miroirs
CN101713570A (zh) * 2008-10-07 2010-05-2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656430A (zh) * 2009-12-1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红外线传感器模块
CN104422524A (zh) * 2013-09-04 2015-03-1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热源探测的人体探测装置
CN103617696A (zh) * 2013-11-12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架空线路过路太阳能警示灯
US20160320239A1 (en) * 2013-12-11 2016-11-03 Eco Dm Lab Co., Ltd. Infrared sensor module using rotary ultrasonic motor
CN204347276U (zh) * 2015-01-12 2015-05-20 宁波永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感应器
JP5967392B1 (ja) * 2015-02-06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赤外線検出装置
CN105258805A (zh) * 2015-11-17 2016-01-2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传感器装置
CN105258226A (zh) * 2015-11-17 2016-01-2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6091233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6339311U (zh) * 2016-11-29 2017-07-1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8888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108934134A (zh) * 2017-05-24 2018-12-0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箱
CN108934134B (zh) * 2017-05-24 2020-07-2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防护箱
CN108199936A (zh) * 2018-01-25 2018-06-22 平果县科力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
CN109634129A (zh) * 2018-11-02 2019-04-16 深圳慧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关怀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614464A (zh) * 2019-03-28 2021-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器、制冷剂检测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9827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9827A (zh)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206339311U (zh)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103645036B (zh) 摩尔纹测评方法及测评装置
TWI437476B (zh) 互動式立體顯示系統及計算三維座標的方法
CN102449584A (zh) 光学位置检测设备
JP3934423B2 (ja) 散乱光式煙感知器
CN102428344A (zh) 三维形貌检测方法
CN106012430A (zh) 一种颜色传感器及洗衣机
CN101995998A (zh)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及其多点触摸定位方法
JP2004088757A (ja) 3次元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光方向検出器、光方向検出方法
CN208547955U (zh) 一种隐藏于屏幕下方的非对称调光式指纹识别模组
CN105467488B (zh) 用于勘测仪器的反射靶
CN108027552B (zh) 用于测定相机的视角的装置
CN206248218U (zh) 热释电传感组件、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203365348U (zh) 玻璃检测装置
WO2018098888A1 (zh) 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206248220U (zh) 上盖组件、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206291423U (zh) 支撑件、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和电器
CN206338231U (zh) 人体感应风扇
KR20160116903A (ko) 센서 장치
CN202994129U (zh) 近球面太阳角度检测器
CN206790747U (zh)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照明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3365341U (zh) 玻璃丝印检测装置
CN204334725U (zh)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CN203251377U (zh) 红外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