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0623A -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 Google Patents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0623A
CN106660623A CN201580041321.9A CN201580041321A CN106660623A CN 106660623 A CN106660623 A CN 106660623A CN 201580041321 A CN201580041321 A CN 201580041321A CN 106660623 A CN106660623 A CN 106660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ource
control
output
driving
marine propu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13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0623B (zh
Inventor
桑畑志
桑畑一志
坂本大辅
滨岛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0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2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powered by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0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steam-driven
    • B63H21/06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steam-driven relating to steam turb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1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 B63H21/17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by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21Control means for engine or transmiss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arine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2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propulsion power units being controlled from exterior of engine room, e.g. from navigation bridge; Arrangements of order telegrap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08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1/00Shutting-down of machines or engines, e.g. in emergency; Regulating, controlling, or safet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5/00Adaptations of plants for special use
    • F01K15/02Adaptations of plants for special use for driving vehicles, e.g. locomotives
    • F01K15/04Adaptations of plants for special use for driving vehicles, e.g. locomotives the vehicles being waterborne 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02T70/5236Renewable or hybrid-electric solu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的船舶推进系统及船舶。船舶推进系统具有:第1驱动源;第1螺旋桨轴,连接于第1驱动源;第1螺旋桨,固定于第1螺旋桨轴;第2驱动源,其输出特性与第1驱动源不同;第2螺旋桨轴,连接于第2驱动源;第2螺旋桨,固定于第2螺旋桨轴;控制装置,控制第1驱动源和第2驱动源的驱动;及转矩传感器,检测第2螺旋桨轴的转矩,控制装置可将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独立模式分别控制第1驱动源和第2驱动源,所述追踪模式通过根据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1驱动源的驱动来使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第2驱动源的输出。

Description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中有具备推进装置的所谓多轴船舶,所述推进装置具有多个驱动源及连接于各驱动源的螺旋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有两个驱动源和两个螺旋桨,且各驱动源与螺旋桨相连接的双轴(两机两轴)方式的船舶。船舶将推进装置设为多轴,从而即使在船体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航行。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船舶推进系统,所述船舶推进系统具备:柴油机,其驱动螺旋桨轴及螺旋桨旋转;及蒸汽涡轮,其由在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而旋转,驱动另一螺旋桨轴及螺旋桨旋转。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使用蒸汽涡轮和发电机作为驱动源,分别使各螺旋桨旋转;使用柴油机和发电机,分别使各螺旋桨旋转。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3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139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若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船舶那样以不同的驱动源驱动各螺旋桨旋转,则有时所输入的操作与实际的操作相偏离。并且,分别操作不同的驱动源而使输出同步的操作有时操作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的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驱动源;第1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1驱动源;第1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1螺旋桨轴;第2驱动源,其输出特性与所述第1驱动源不同;第2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2驱动源;第2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2螺旋桨轴;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及转矩传感器,检测所述第2螺旋桨轴的转矩,所述控制装置可将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独立模式分别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所述追踪模式通过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来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船舶推进系统根据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第2驱动源的输出,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第1驱动源的输出,通过使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第2驱动源的输出,能够使第1驱动源的输出和第2驱动源的输出同步。由此,通过控制第1驱动源的输出,能够使两个驱动源的输出同步,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
并且,优选所述第2驱动源相较于所述第1驱动源,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高。由此,能够抑制第1驱动源的输出的变动比第2驱动源的输出的变动慢,并且能够更加提高追踪性。由此,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
并且,优选所述第1驱动源为电动机。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第1驱动源和第2驱动源的输出同步。
并且,优选所述第2驱动源为蒸汽涡轮。由此,能够有效地产生推进力。
并且,所述船舶推进系统具有:第1操作部,对所述第1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第2操作部,对所述第2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及选择部,输入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的选择操作,当选择了所述追踪模式时,优选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及所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并且,优选所述第1操作部按照输入于所述第2操作部的操作来改变输入设备的状态。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并且,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大于阈值时,优选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并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为阈值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的输入位置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由此,能够根据情况适当地进行快速控制。
并且,所述船舶推进系统具有:第1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1驱动源是否已跳闸;及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2驱动源是否已跳闸,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通过所述第1跳闸检测部或所述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自动切换为所述独立模式。由此,能够根据情况适当地进行快速控制。
并且,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为紧急后退状态时,按照各特性减少所述第1驱动源及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由此,能够根据情况适当地进行快速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一个中所记载的船舶推进系统。由于具有船舶推进系统,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船舶具备船舶推进系统,并且通过控制第1驱动源的输出来使两个驱动源的输出同步,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且能够使来自多个轴的输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驱动机构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操作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操作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追踪模式下的船舶推进系统的信号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控制场所开关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并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元件中包含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替换的或实质上相同的元件。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驱动机构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为例如油轮、散货船(bulk carrier ship)、大型客船等大型船。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船舶1优选使用于大型船,但也可适用于商船和渡轮等客船及货客船或RORO船(roll-on/roll-off ship)。船舶1在船体2中搭载有船舶推进系统10。并且,船体2具有操舵室4和发动机室6。并且,发动机室6局部包含马达设置区域8。操舵室4和发动机室6配置于船体2的船尾侧。
船舶推进系统10配置于船体2的船尾部侧。船舶推进系统10以不同输出的两个驱动源旋转各螺旋桨,从而对船体2提供推进力。船舶推进系统10具有第1驱动源12、第1动力传递机构13、第2驱动源14、第2动力传递机构15、螺旋桨轴16、18、螺旋桨20、22、发电单元23、控制装置24、操作装置25、转矩传感器26、27及跳闸信号检测部28、29。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具有供给燃料油的燃料油箱48及供给燃料气体的燃气罐49。
第1驱动源12设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领域8且具有推进电动机(马达)30和逆变器31。推进电动机30为通过从逆变器31发送的电流驱动旋转的马达。推进电动机30经由第1动力传递机构13与螺旋桨轴16连接,并使螺旋桨轴16旋转。逆变器31与发电单元23的后述母线46连接,并从母线46发送电力。逆变器31将从母线46发送过来的交流电力的有效电压和频率改变为所希望的电压和频率并供给到推进电动机30。逆变器31通过控制供给到推进电动机30的电力而将推进电动机30的转速设为所希望的转速。
第1动力传递机构13为传递齿轮、皮带轮、传送带等的旋转驱动力的机构。第1动力传递机构13将第1驱动源12的旋转传递给螺旋桨轴16。螺旋桨轴(第1螺旋桨轴)16经由第1动力传递机构13连接于第1驱动源12。
第2驱动源14为设置于发动机室6且将燃烧燃料而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旋转能量的机构。如图2所示,第2驱动源14具有锅炉32、蒸汽涡轮33、冷凝器35及减速机39。
锅炉32为燃烧燃料油和燃料气体(天然气)中的至少一个的燃烧器。锅炉32从燃料油箱48供给燃料油,并从燃气罐49供给燃料气体。锅炉32在燃烧燃料而生成的燃烧气体与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对传热介质(例如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传热介质(例如加热水而生成的蒸汽)供给到蒸汽涡轮33及后述发电单元23的蒸汽涡轮41。
蒸汽涡轮33具有通过从锅炉32供给传热介质(以下称为蒸汽。)而旋转的高压涡轮36、低压涡轮37及后退涡轮38。高压涡轮36和低压涡轮37若被供给蒸汽则向使螺旋桨22向前进方向旋转的方向旋转。高压涡轮36及低压涡轮37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串联连接。通过高压涡轮36后的蒸汽被供给到低压涡轮37。后退涡轮38若被供给蒸汽则向使螺旋桨22向后退方向旋转的方向旋转。第2驱动源14由设置于供给蒸汽的路径上的控制阀的开闭等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对供给蒸汽的涡轮进行切换。
蒸汽涡轮33在使螺旋桨22向前进方向旋转时,锅炉32中生成的蒸汽依次通过高压涡轮36、低压涡轮37。蒸汽涡轮33在使螺旋桨22向后退方向旋转时,锅炉32中生成的蒸汽通过后退涡轮38。冷凝器35被供给通过蒸汽涡轮33、41之后的传热介质,将传热介质冷却并设为预定的状态之后供给到锅炉32。第2驱动源14中传热介质在锅炉32、蒸汽涡轮33、冷凝器35中循环。
减速机39配置于蒸汽涡轮33的各旋转轴与第2动力传递机构15之间,将蒸汽涡轮33的旋转轴的旋转传递给第2动力传递机构15。在此,第2驱动源14也可在高压涡轮36与低压涡轮37之间设置中压涡轮,也可具备再热锅炉作为将蒸汽进行再加热的再热设备。
第2动力传递机构15为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机构,具有齿轮、皮带轮、传送带等。第2动力传递机构15可与减速机39为一体。第2动力传递机构15将第2驱动源14的旋转传递到螺旋桨轴(第2螺旋桨轴)18。
螺旋桨轴(第1螺旋桨轴)16通过第1驱动源12而旋转。螺旋桨轴16的一部分暴露于船体2外。螺旋桨(第1螺旋桨)20安装在暴露于螺旋桨轴16的船体2外的部分,具体而言安装于所暴露的部分的前端。
螺旋桨轴(第2螺旋桨轴)18经由第2动力传递机构15连接于第2驱动源14。螺旋桨轴18通过第2驱动源14而旋转。螺旋桨轴18的一部分暴露于船体2外。螺旋桨(第2螺旋桨)22安装在暴露于旋桨轴18的船体2外的部分,具体而言,安装于所露出的部分的前端。
发电单元23为设置于发动机室6且在船内进行发电的机构。如图2所示,具有两个蒸汽涡轮41、两个发电机42、两个减速机43、两个柴油机44、两个发电机45及母线46。发电单元23中,1个蒸汽涡轮41、1个发电机42及1个减速机43成为1个单元,1个柴油机44和1个发电机45成为1个单元。另外,单元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并且,可只具备将蒸汽涡轮41、发电机42及减速机43组合之后的单元及将柴油机44和发电机45组合之后的单元中的任一个。
蒸汽涡轮(发电用蒸汽涡轮)41通过从锅炉32供给蒸汽而旋转。通过蒸汽涡轮41之后的蒸汽被供给到冷凝器35。发电机42经由减速机43与蒸汽涡轮41连接,并与蒸汽涡轮41一同旋转而发电。减速机43将蒸汽涡轮41的转速减速后传递到发电机42。
柴油机44为燃烧燃料油和燃料气体中的至少一个并使旋转轴旋转的热机。柴油机44为例如四冲程的内燃机。柴油机44从燃料油箱48供给燃料油,并从燃气罐49供给燃料气体。发电机45与柴油机44的旋转轴连接,并通过与柴油机44的旋转轴一同旋转而发电。
母线46与发电机42和发电机45连接,并接收所发电的电流。并且,母线46与消耗第1驱动源12等的电流的负载装置连接,并向各负载装置分配电流。并且,发电单元23可还具备将发电后的电力进行蓄电的蓄电装置。
控制装置24具有马达控制部50和涡轮控制部52。马达控制部50配置于马达设置区域8。马达控制部50根据输入于操作装置25的信息及从各部获取的信息来控制第1驱动源12的驱动动作,主要控制推进电动机30的动作,并控制螺旋桨轴16的旋转。
涡轮控制部52配置于发动机室6。涡轮控制部52根据输入于操作装置25的信息及从各部获取的信息来控制第2驱动源14的动作,并控制螺旋桨轴18的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4通过由马达控制部50和涡轮控制部52这两个控制部收发信息而连动地执行控制动作。控制装置24可设置马达控制部50、涡轮控制部52而作为1个控制部,也可另外具备具有获取各控制部的信息并使各控制部的处理连动的功能的控制部。对控制装置24的控制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并且,配置马达控制部50、涡轮控制部5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操舵室4、马达设置区域8,可配置于任何地方。
操作装置25为操作者输入操作的设备,具有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68、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模式开关70、72、74、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84及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
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68为操作第1驱动源12的输出的装置。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68除了所配置的位置以外,为相同的结构、功能。马达用电报装置60配置于操舵室4。马达用电报装置64配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区域8以外。马达用电报装置68配置于马达设置区域8。
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为操作第2驱动源14的输出的装置。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除了所配置的位置以外,为相同的结构、功能。涡轮用电报装置62配置于操舵室4。涡轮用电报装置66配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区域8以外。
图3是表示操作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操作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图3及图4示出配置于操舵室4的马达用电报装置60和涡轮用电报装置62。马达用电报装置60和涡轮用电报装置62为相同结构,配置为相邻而朝向对象的方向,具体而言配置为后述的操纵杆彼此相对。
如图3所示,马达用电报装置60具有主体90及相对于主体90移动的操纵杆92。主体90中形成有在操纵杆92的可动范围成为操作的指标的刻度。刻度分类为范围100、102、104、106、108。范围100对应于输出的停止。范围102对应于港内模式(可假定在港内低速运行时使用的情况的模式)中的前进方向的输出。范围102由多级设定,操纵杆92阶段性地移动。范围104对应于航海模式(可假定以预定以上的输出使用的情况的模式)中的前进方向的输出。范围104可线性移动操纵杆92。范围106对应于港内模式中的后退方向的输出。范围106由多级设定,操纵杆92阶段性地移动。范围108对应于航海模式中的后退方向的输出。范围108可线性移动操纵杆92。涡轮用电报装置62具有主体94及相对于主体94移动的操纵杆96。
操作者通过将操纵杆92、96配置于范围100来停止输出。并且,当从船舶推进系统10产生推力时,例如从第2驱动源14向前进方向产生推力时,操作者通过使操纵杆96向范围102侧移动而能够驱动第2驱动源14并且使螺旋桨22旋转而产生推进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电报装置作为操作第1驱动源12、第2驱动源14的输出的装置,但是只要能够操作第1驱动源12、第2驱动源14的输出,也可以是其他的输入设备。
模式开关70、72、74是如下开关:除了配置位置以外,它们的结构相同,并且用于输入在独立模式和追踪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下进行控制的操作。模式开关70配置于操舵室4。模式开关72配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区域8以外。模式开关74配置于马达设置区域8。模式开关70具有与追踪模式对应的按钮71a及与独立模式对应的按钮71b。模式开关70、72、74将检测之后的操作发送到马达控制部50。
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84是如下开关:除了配置位置以外,它们的结构相同,并且用于输入接受对电报装置及模式开关进行的操作的区域的操作。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配置于操舵室4。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4配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区域8以外。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84配置于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的附近。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具有与将操舵室4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a及与将发动机室6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b。
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是如下开关:除了配置位置以外,它们的结构相同,并且输入接受对电报装置及模式开关进行的操作的区域的操作。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配置于操舵室4。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6配置于发动机室6的马达设置区域8以外。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配置于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的附近。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也与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相同地具有与将操舵室4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a及与将发动机室6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b。
转矩传感器(第1输出传感器)26为检测轴马力(SHP:Shaft Horse Power)的检测器,并检测作用于螺旋桨轴16的轴马力(转矩)。转矩传感器(第2输出传感器)27为检测轴马力(SHP:Shaft Horse Power)的检测器,并且检测作用于螺旋桨轴18的轴马力(转矩)。
跳闸信号检测部28检测在第1驱动源12是否产生跳闸、意外停止,并且是否输出了跳闸信号。跳闸信号检测部28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将检测出的跳闸信号发送到马达控制部50。跳闸信号检测部29检测在第2驱动源14是否产生跳闸、意外停止,并且是否输出了跳闸信号。跳闸信号检测部29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将检测出的跳闸信号发送到涡轮控制部5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推进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船舶推进系统10通过以发电单元23中产生的电力来旋转第1驱动源12的推进电动机30,从而使螺旋桨轴16及螺旋桨20旋转。另外,此时,通过切换推进电动机30的旋转方向而能够切换螺旋桨20的旋转方向。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通过以第2驱动源14的锅炉32中产生的蒸汽来旋转蒸汽涡轮33,从而使螺旋桨轴18及螺旋桨22旋转。船舶推进系统10如以上方式,通过第1驱动源12旋转螺旋桨20,通过第2驱动源14旋转螺旋桨22,从而产生推进力,并能够使船舶1前进或后退。并且,船舶1通过进一步控制设置于船体2的舵来控制前进方向。
船舶推进系统10根据输入于操作装置25的操作并通过控制装置24控制第1驱动源12、第2驱动源14的动作,从而控制各驱动轴的螺旋桨20、22的旋转。
以下,利用图5至图11,对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处理能够通过由控制装置24的马达控制部50及涡轮控制部52进行运算处理来执行。
控制装置24检测模式开关的状态(步骤S12)。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4根据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84与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的状态确定检测控制动作的场所。具体而言,检测是在操舵室4中进行控制的设定,还是在发动机室6进行控制的设定。控制装置24检测模式开关70和模式开关72中设定于控制场所的一侧的模式开关的状态。
如果检测出模式开关的状态,则控制装置24判定是否为追踪模式(步骤S14)。控制装置24当判定为是追踪模式(步骤S14中为是)时,即,当检测出由对象的模式开关70、72选择追踪模式时,在追踪模式下执行驱动控制(步骤S16)。关于追踪模式下的控制将在后面进行描述。控制装置24当判定为不是追踪模式(步骤S14中为否)时,即,当检测出由对象的模式开关70、72选择独立模式时,在独立模式下执行驱动控制(步骤S18)。
在此,当在独立模式下进行驱动控制时,控制装置24分别通过马达控制部50和涡轮控制部52执行各驱动源的控制。马达控制部50根据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中设定于控制场所或输入于马达用电报装置的操作来控制第1驱动源12的驱动,例如控制推进电动机30的转速。涡轮控制部52根据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中设定于控制场所或输入于涡轮用电报装置的操作来控制第2驱动源14的驱动,例如控制供给到锅炉32的燃料量或供给到蒸汽涡轮33的蒸汽量。
接着,对在追踪模式下控制装置24所执行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追踪模式下的船舶推进系统的信号的流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处理为在利用追踪模式控制驱动的期间执行的处理的一例。并且,以下作为控制场所设定于操舵室4的情况而进行说明。另外,控制场所为发动机室6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处理。
船舶推进系统10在选择追踪模式且控制场所设定在操舵室4时,如图6所示,通过涡轮控制部52获得输入于涡轮用电报装置62的操作。并且,涡轮控制部52将输入于涡轮用电报装置62的操作输出到马达控制部50。马达控制部50根据输入于涡轮用电报装置62操作和转矩传感器27的检测结果控制第1驱动源12的动作。船舶推进系统10在选择追踪模式且控制场所设定于操舵室4时,即使对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68、涡轮用电报装置66输入了操作,也不进行基于该操作的控制。以下,利用图7来说明控制的一例。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24检测操纵杆的位置(步骤S22)。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4通过涡轮控制部52检测涡轮用电报装置62的操纵杆的位置,并将检测出的结果发送到马达控制部50。控制装置24如果检测出操纵杆的位置,则判定是否为航海模式(步骤S24)。即,判定操纵杆的位置是线性变化的位置而不是在步骤中发生变化的位置,并且是否为以预定以上的输出航行的状态。
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航海模式(步骤S24中为是)时,即,判定为输入了操纵杆96成为范围104、108的操作时,根据操纵杆96的位置控制涡轮侧的输出,即第2驱动源14的输出(步骤S25),并检测涡轮侧的驱动轴(螺旋桨轴18)的转矩(步骤S26)。具体而言,通过转矩传感器27检测施加于螺旋桨轴18的转矩。
控制装置24如果检测出施加于螺旋桨轴18的转矩,则根据检测出的转矩控制马达侧的驱动(步骤S28)。即,控制装置24根据检测出的转矩以输出相同的转矩的方式控制第1驱动源12的输出,具体而言,控制推进电动机30的输出。
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不是航海模式(步骤S24中为否)时,即,判定为输入操纵杆96成为范围100、102、106的操作且为港内模式时,根据操纵杆的位置决定涡轮侧螺旋桨(螺旋桨22)、马达侧螺旋桨(螺旋桨20)的转速(步骤S30),根据该决定控制涡轮侧的输出,即控制第2驱动源14的输出、马达侧的输出,即控制第1驱动源12的输出(步骤S31)。
控制装置24如果进行了步骤S28或步骤S31的处理,则调整马达侧的操纵杆的位置(步骤S32)。具体而言,移动马达侧的操纵杆以成为与涡轮侧的操纵杆相同的位置。并且,马达控制部50可根据转矩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进行控制第1驱动源12的输出的反馈控制。
船舶推进系统10如以上方式可设定追踪模式,为追踪模式时,根据输入于其中一个电报装置的操作来控制双方的驱动源的动作,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根据由转矩传感器检测出的第2驱动源14的转矩来控制第1驱动源12的输出,从而能够使两个驱动源的输出同步,并且能够使来自两个驱动源的输出稳定。
并且,优选船舶推进系统10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检测蒸汽涡轮33侧的输出的转矩并调整推进电动机30侧的输出。在此,蒸汽涡轮33和推进电动机30中,推进电动机30的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高。即,相较于蒸汽涡轮33,推进电动机30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大地改变输出。船舶推进系统10通过使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高的一侧的驱动源的输出追踪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低的一侧的驱动源的输出,从而能够连动地改变输出。
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当为港内模式时,即输出较小时,不使用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是根据电报装置的操纵杆的位置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并且,为港内模式时,由于是低速下的航行且转矩的变动也不大,因此根据操纵杆的位置来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两个驱动源的输出偏离。
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当为追踪模式时,使未检测到操作的一侧的电报装置的操纵杆的位置根据检测到操作的一侧的操纵杆的位置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在切换为独立模式时产生意外的输出的变化,并能够抑制由输出的急剧变动而给驱动源施加负载。并且,通过按照其中一个操纵杆的位置来移动另一个操纵杆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因驱动源的输出的变动而导致操纵杆微妙地移动。
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能够用开关来切换追踪模式和独立模式,从而能够简单地切换追踪模式和独立模式。并且,能够根据情况来选择追踪模式和独立模式,因此能够按照航行来进行适当的操作。
图8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控制场所开关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图8示出对控制场所进行切换的处理的一例。
控制装置24在检测到控制场所的开关(控制场所开关)的操作、即切换操作时(步骤S42),自动切换相同场所的其他开关(步骤S43),并判定是否有其他开关的切换(步骤S44)。即,判定在切换处的控制场所开关中是否也有相同的切换操作。
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有开关的切换(步骤S44中为是)时,自动切换相同场所的其他开关(步骤S45)并改变控制场所(步骤S46)。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没有开关的切换(步骤S44中为否)时,维持控制场所(步骤S48)。
接着,利用图9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处理表示从在追踪模式下使操舵室4的涡轮用电报设为有效的状态切换控制场所的处理。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84和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均具有与将操舵室(W/H,wheelhouses)4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a及与将发动机室(ECR,Engine Control Room)6设定为控制场所的操作对应的按钮81b。
操作装置25若为追踪模式下使操舵室4的涡轮用电报装置设为有效的状态,则如步骤S102所示,成为选择了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的开关81a、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的开关81a、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6的开关81a、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4的开关81a的状态。
从该状态,若操作者将操舵室4的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2切换为选择了按钮81b的状态,则成为步骤S104的状态。控制装置24如果检测出已成为步骤S104的状态,则如步骤S106所示,将操舵室4的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0切换为选择了按钮81b的状态。
从该状态,若操作者将发动机室6的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86切换为选择了按钮81b的状态,则成为步骤S108的状态。控制装置24如果检测出已成为步骤S108的状态,则如步骤S110所示,将发动机室6的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4切换为选择了按钮81b的状态。
如以上方式,控制装置24在操舵室4和发动机室6中任一个中输入控制场所的切换操作时,将控制场所从操舵室4切换为发动机室6,将输入于发动机室6的电报装置的操作设为有效。
如此,船舶推进系统10在不仅检测出在控制场所的切换源的操作,还检测出在切换处的操作时,通过切换控制场所,即通过需要批准动作,从而确认在切换处能够进行控制的状态之后能够切换控制场所。
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为追踪模式时,如果对在相同场所操作被设为有效的一侧的对应于电报装置的控制场所开关输入操作,则通过自动切换另一侧的控制场所开关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图10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处理是在利用追踪模式控制驱动的期间执行的处理的一例。控制装置24判定是否存在跳闸信号(步骤S52)。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4判定通过跳闸信号检测部28、29的哪一个检测出跳闸信号。控制装置24当判定为检测出跳闸信号(步骤S52中为是)时,切换为独立模式(步骤S54)。控制装置24当判定为未检测出跳闸信号(步骤S52中为否)时,维持追踪模式(步骤S56)。
船舶推进系统10如以上方式,当驱动源的任一个产生跳闸时,将追踪模式自动切换为独立模式,从而在其中一个驱动源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航行。并且,从跳闸恢复时,通过操作模式开关70、72、74而能够切换为追踪模式。
图11是表示船舶推进系统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1所示的处理是在利用追踪模式控制驱动期间检测出紧急后退时执行的处理的一例。
控制装置24检测紧急后退(Crash Stop Astern)即全速前进到全速后退的快速的离合器操作(步骤S62)。在此,控制装置24通过检测输入于控制场所的涡轮用电报装置的操作,即通过检测涡轮用电报装置是否输入了全速前进到全速后退的快速的离合器操作,从而判定是否检测出紧急后退。
控制装置24在检测出紧急后退时,根据各自的特性来减少涡轮(蒸汽涡轮33)和马达(推进电动机30)的旋转(步骤S64)。即,控制装置24以满足第1驱动源12的限制条件的最大的减速度来减速第1驱动源12的旋转,并以满足第2驱动源14的限制条件的最大的减速度来减速第2驱动源14的旋转。
接着,控制装置24与操纵杆的位置连动地进行调整(步骤S66)。即,控制装置24使未输入紧急后退的一侧的马达用电报装置的操纵杆的位置对准涡轮用电报装置的操纵杆的位置。
之后,控制装置24判定紧急后退是否结束(步骤S68)。控制装置24根据涡轮用电报装置的操纵杆的位置,例如通过操作杆是否位于后退位置来判定紧急后退是否结束。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紧急后退没有结束(步骤S68中为否)时,返回到步骤S64并继续处理。控制装置24在判定为紧急后退结束(步骤S68中为是)时,重新开始追踪模式下的控制(步骤S70)。
船舶推进系统10如以上方式在紧急后退时,即使在追踪模式下也根据各驱动源的特性进行减速(改变速度),从而能够施加更快地向反方向前进的力。由此,能够更适当地执行紧急后退动作。并且,如果紧急后退结束,则船舶推进系统10通过执行追踪模式下的控制,从而下一个动作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快速地执行。
在此,船舶推进系统10在为追踪模式时,使涡轮用电报装置的操作有效,但也可使马达用电报装置的操作有效。并且,船舶推进系统10可设置另外的电报装置以进行追踪模式的操作输入。
操作装置25优选将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68和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设为相同的结构。由此,可容易理解输入于第1驱动源12和第2驱动源14的操作的对应关系。并且,优选配置于相同的分区的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和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相邻配置。由此,为独立模式时,能够连动地操作,为追踪模式时,能够容易理解相对关系。另外,马达用电报装置60、64与涡轮用电报装置62、66可分开配置。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驱动源设为推进电动机(马达),将第2驱动源设为蒸汽涡轮,但产生驱动力的机构并不限定于此。关于船舶推进系统,只要第1驱动源与第2驱动源的输出的变化特性(变动特性)不同即可,作为第1驱动源、第2驱动源还能够使用其他驱动源。第1驱动源和第2驱动源还能够使用例如柴油机和汽油机等,也可组合马达、蒸汽涡轮、柴油机的两个。另外,如上所述,优选船舶推进系统使用马达作为第1驱动源。由此,能够使第1驱动源的输出容易追踪第2驱动源的输出。
符号说明
1-船舶,4-操舵室,6-发动机室,8-马达设置区域,10-船舶推进系统,12-第1驱动源,13-第1动力传递机构,14-第2驱动源,15-第2动力传递机构,16、18-螺旋桨轴,20、22-螺旋桨,23-发电单元,24-控制装置,25-操作装置,26、27-转矩传感器,28、29-跳闸信号检测部,30-推进电动机,31-逆变器,32-锅炉,33-蒸汽涡轮,35-冷凝器,36-高压涡轮,37-低压涡轮,38-后退涡轮,39-减速机,41-蒸汽涡轮,42-发电机,43-减速机,44-柴油机,45-发电机,46-母线,50-马达控制部,52-涡轮控制部,60、64、68-马达用电报装置,62、66-涡轮用电报装置,70、72、74-模式开关,80、84-马达侧控制场所开关,82、86-涡轮侧控制场所开关。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补正后)一种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驱动源;
第1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1驱动源;
第1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1螺旋桨轴;
第2驱动源,其输出特性与所述第1驱动源不同;
第2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2驱动源;
第2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2螺旋桨轴;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
转矩传感器,检测所述第2螺旋桨轴的转矩;
第1操作部,对所述第1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
第2操作部,对所述第2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及
选择部,输入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的选择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可将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独立模式分别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所述追踪模式通过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来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当选择所述追踪模式时,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及第2驱动源的驱动,所述第1操作部按照输入于所述第2操作部的操作来改变输入设备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驱动源相较于所述第1驱动源,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源为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驱动源为蒸汽涡轮。
5.(删除)
6.(删除)
7.(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大于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并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为阈值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的输入位置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
8.(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1驱动源是否已跳闸;及
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2驱动源是否已跳闸,
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通过所述第1跳闸检测部或所述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自动切换为所述独立模式。
9.(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4、7、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为紧急后退状态时,按照各自的特性减少所述第1驱动源及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10.(补正后)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4、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修改说明:
在权利要求1中追加了权利要求5及权利要求6的必要条件。
删除了权利要求5。
删除了权利要求6。
将权利要求7的第6行的“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补正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
将权利要求8的第7行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补正为“权利要求1至4、7中任一项”。
将权利要求9的第3行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补正为“权利要求1至4、7、8中任一项”。
将权利要求10的第1行的“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补正为“权利要求1至4、7至9中任一项”。

Claims (10)

1.一种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驱动源;
第1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1驱动源;
第1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1螺旋桨轴;
第2驱动源,其输出特性与所述第1驱动源不同;
第2螺旋桨轴,连接于所述第2驱动源;
第2螺旋桨,固定于所述第2螺旋桨轴;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及
转矩传感器,检测所述第2螺旋桨轴的转矩,
所述控制装置可将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独立模式分别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和所述第2驱动源,所述追踪模式通过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来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驱动源相较于所述第1驱动源,对输出的变动的响应性较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源为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驱动源为蒸汽涡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操作部,对所述第1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
第2操作部,对所述第2驱动源进行输入操作;及
选择部,输入独立模式与追踪模式的选择操作,
当选择了所述追踪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及所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操作部按照输入到所述第2操作部的操作来改变输入设备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大于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转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并使所述第1驱动源的输出追踪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当对所述第2操作部进行的输入为阈值以下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第2操作部的输入位置来控制所述第1驱动源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1驱动源是否已跳闸;及
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所述第2驱动源是否已跳闸,
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通过所述第1跳闸检测部或所述第2跳闸检测部检测出跳闸信号时,自动切换为所述独立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所述追踪模式且为紧急后退状态时,按照各自的特性减少所述第1驱动源及所述第2驱动源的输出。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推进系统。
CN201580041321.9A 2014-09-30 2015-09-17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Active CN106660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1709A JP6289332B2 (ja) 2014-09-30 2014-09-30 船舶推進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船舶
JP2014-201709 2014-09-30
PCT/JP2015/076402 WO2016052213A1 (ja) 2014-09-30 2015-09-17 船舶推進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船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0623A true CN106660623A (zh) 2017-05-10
CN106660623B CN106660623B (zh) 2018-09-04

Family

ID=5563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1321.9A Active CN106660623B (zh) 2014-09-30 2015-09-17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89332B2 (zh)
KR (2) KR20170016008A (zh)
CN (1) CN106660623B (zh)
WO (1) WO20160522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937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用推进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8329736B2 (en) * 2017-09-07 2021-06-10 American Superconductor Corporation A hybri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ulsion and energy system for a ship
US10669001B2 (en) 2017-12-11 2020-06-02 American Superconductor Corporation Hybri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ulsion and energy system for a ship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5987A (ja) * 2008-11-27 2010-06-10 Nishishiba Electric Co Ltd 船舶用ハイブリッド推進装置
CN202013274U (zh) * 2011-03-07 2011-10-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舶电力推进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实验平台
JP2012087750A (ja) * 2010-10-22 2012-05-10 Ihi Corp 船舶用ハイブリッド推進システム操縦装置
CN103402867A (zh) * 2010-12-31 2013-11-20 Abb有限公司 推进系统
CN10386354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用推进系统及其运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93502A (ja) 2009-11-02 2011-05-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の推進装置の制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5987A (ja) * 2008-11-27 2010-06-10 Nishishiba Electric Co Ltd 船舶用ハイブリッド推進装置
JP2012087750A (ja) * 2010-10-22 2012-05-10 Ihi Corp 船舶用ハイブリッド推進システム操縦装置
CN103402867A (zh) * 2010-12-31 2013-11-20 Abb有限公司 推进系统
CN202013274U (zh) * 2011-03-07 2011-10-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船舶电力推进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实验平台
CN103863545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用推进系统及其运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937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用推进系统
CN112339937B (zh) * 2019-08-08 2023-08-0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船舶用推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52213A1 (ja) 2016-04-07
CN106660623B (zh) 2018-09-04
JP2016068847A (ja) 2016-05-09
KR20180114257A (ko) 2018-10-17
KR20170016008A (ko) 2017-02-10
JP6289332B2 (ja)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0586B2 (ja) マグヌスロータを備える船舶、とりわけ貨物船
JP5260390B2 (ja) 船舶の推進装置
KR101361426B1 (ko) 선박의 추진장치
KR101212621B1 (ko) 상이한 등급들 및 크기들의 저공해 표면 해상 (해군) 선박들을 위한 전력 생성, 분배 그리고 온-보드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JP2010522109A (ja) 組み合わされた推進システム
JP6284558B2 (ja) 船舶用電気推進装置、船舶用電気推進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推進力制御装置
CN106660623A (zh) 船舶推进系统及具有该船舶推进系统的船舶
KR20200056089A (ko) 하이브리드 선박
CN105035296A (zh) 混合动力电力推进船舶能源系统工作模式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
KR20140132404A (ko) 선박용 구동 케스케이드 시스템
JP5164043B2 (ja) 船舶用ハイブリッド推進装置
JP2016222149A (ja) 船舶及び船内電力系統への電力供給方法
CN106414232B (zh) 船舶的混合推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unicka et al. Energy efficient small inland passenger shuttle ferry with hybrid propulsion-concept design, calculations and model tests
CN107207085A (zh) 船舶推进系统、船舶及船舶推进方法
KR20170096097A (ko) 제어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선박, 그리고 통합 제어 방법
JP4558026B2 (ja) 船舶の発電及び推進システム
JP5540134B1 (ja) 船舶用電気推進装置
RU2693745C1 (ru)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удна с системой электродвижения
JP2011037300A (ja) 統合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US1297130A (en) System of ship propulsion.
US20240190550A1 (en)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Ozden et al. The successfu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olar/electric boats Nusrat and Muavenet: An Overview
WO2018061059A1 (ja) 船舶及び船内電力系統への電力供給方法
KR20190056150A (ko) Lngc의 dfde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융합형 추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0

Address after: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