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0497A - 电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0497A
CN106660497A CN201580038841.4A CN201580038841A CN106660497A CN 106660497 A CN106660497 A CN 106660497A CN 201580038841 A CN201580038841 A CN 201580038841A CN 106660497 A CN106660497 A CN 106660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ecu
electric current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88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0497B (zh
Inventor
丸山晃则
佐竹周二
森田悟史
生田宜范
中村吉秀
重实泰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451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742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028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790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60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0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当在ECU(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判定异常时,电源控制系统(1)在保持旁路开关(13)接通的同时,顺次接通电流供给开关(19a‑19d)。基于根据在电力供给线(7)中的电流(Isens)在那时的变化量而计算的ECU(5a‑5e)中的暗电流是否大于正常的暗电流,监控控制器(21)判定ECU(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此外,在ECU(5a‑5e)的启动状态下,来自电源(VB)的电力能够经由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供给到ECU(5a‑5e)。

Description

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系统,该电源控制系统使用控制器控制从电源到负载的电力供给。
背景技术
车辆配备有称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器。在检测车辆上的开关的状态或传感器的输出时,ECU依照以上检测结果控制从电源到与该开关、该传感器等相对应的负载(电气部件)的电力供给。由于许多负载、开关、传感器等通常安装在车辆上,所以还相应地配备有多个ECU。
同时,在车辆中,如果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超过阈值,则利用用于整体监控电力供给系统的监控单元,进行将连接于电源的电力供给线断开的控制。通过该控制,能够防止在用于电源的电力供给的路径上发生过电流状态,从而防止电线损坏。基于流经电力供给线的最大电流设定用于该控制的阈值。此外,如果对各个ECU设置电力供给线,则基于流经各个ECU的各个电流之和来确定用于电力供给线的最大电流。
这里,存在这样的情况:根据车辆的状况,例如,点火开关的位置,用于负载的ECU的电力供给控制变得不需要。因此,当对于所有待控制对象不需要用于负载的电力供给控制时,鉴于省电,能够使ECU本身的运行状态从启动状态(唤醒状态)转换到省电状态(休眠状态)。
关于ECU不消耗的电力,在启动状态与省电状态之间存在差异。处于省电状态的ECU比处于启动状态的ECU消耗更少的电力。因此,通过检查流经针对ECU的电力供给线的电流大小实际上是否为与该ECU的基本初始状态相符的值,能够检测到尽管本应当处于省电状态、但是ECU仍然保持在启动状态的异常。
然而,在ECU的控制下,由于被供给电力的负载数量的减少,所以当ECU处于省电状态时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起初比当ECU处于启动状态时流经的电流小。因此,仅在发生本应当转换到省电状态的ECU尚未进行转换到省电状态的异常的情况下,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不发生超过如下阈值的变化,该阈值适于检测当ECU处于启动状态时的过电流状态。
从而,例如,在监控当ECU处于启动状态时的过电流状态的发生和本应当处于省电状态的ECU的异常的发生的情况下,当ECU处于省电状态时,需要将用于与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相比较的阈值切换为比当ECU处于启动状态时的阈值小的值。
因此,提出了一种技术:车辆的各个ECU通过周期性通信,将其自身的运行状态通报到监控单元,同时监控单元周期性地根据通报来更新阈值(参见专利文献1)。根据该提议,能够与ECU的运行状态相对应地切换监控单元的阈值。
然后,通过切换阈值和设置用于监控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的监控单元,能够检测到在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比在启动状态下的ECU中出现过电流的异常情况下的电流更小的场合下可能引起的异常,例如,ECU不从其启动状态改变为省电状态的异常。
检测这样的异常的能力使得本应当由于例如关闭点火开关而改变为省电状态的ECU能够在如下情况之前从电源中断:该情况为如果ECU由于程序失控等而在启动状态下保持其时钟操作,则由于发动机停止而不能充电的电源的电力将被ECU无用地消耗。鉴于避免由于电池耗尽而使发动机不能通过启动器(starter)启动的情况的发生,这是非常有效的对策。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9-081948 A
发明内容
同时,在上述传统的提议中,为了使得各个ECU能够将它们的运行状态自己通报到监控单元,各个ECU必须能够与监控单元通信。因此,为了将ECU的运行状态反映在用于电力供给线的电力中断控制的阈值上,需要使ECU具有与监控单元通信的功能,从而使系统的配置复杂化。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系统,该电源控制系统能够利用其简单配置判断如下异常:尽管用于控制对诸如ECU这样的负载的电力供给的控制器应该从其启动状态(唤醒状态)改变为省电状态(休眠状态),但是控制器由于错误而不改变为省电状态而是仍然保持启动状态。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从电源到负载的电力供给,并且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力供给线,所述电力供给线连接于所述电源,并且在将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器的情况下,电流流经所述电力供给线;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布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上,并且所述旁路开关使得能够通过断开所述旁路开关,而中断从所述电力供给线到所述控制器的电力供给;电流测量单元,所述电流测量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上,以比所述旁路开关更靠近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电流测量单元能够利用分流电阻器测量在所述旁路开关的接通期间流经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电流供给线,所述电流供给线在所述电源与所述旁路开关之间从所述电力供给线分支,并且所述电流供给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以形成与所述旁路开关和所述分流电阻器并联的电路;电流供给开关,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设置在所述电流供给线上,并且所述电流供给开关使得能够通过断开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而中断从所述电流供给线到所述控制器的电力供给;和异常判断单元,该异常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在停止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之后所述控制器进行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系统断开模式下,该异常判断单元根据在保持所述旁路开关接通的同时,所述电流测量单元在接通或断开所述电流供给开关时所测量的电流的变化,来判断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所述控制器连接于包括所述电流供给开关的所述电流供给线。
利用上述配置,在停止向负载供给电力之后控制器将进行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系统断开模式下,当判断在控制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是否存在异常时,在保持旁路开关的接通的同时,接通电流供给开关。
然后,由于电流供给线的电阻值比插设有分流电阻器的电力供给线小,所以用于控制器的电流将仅流经该电流供给线。换句话说,虽然在省电状态下对控制器的暗电流的供给仍然继续,但是供给路径从电力供给线切换为电流供给线。结果,由于随着供给路径的改变而使用于控制器的暗电流消失,所以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减小。
因此,当在保持旁路开关接通的同时接通电流供给开关时,电流测量单元检测电力供给线的电流的变化,通过观察该电流的变化,能够掌握流经控制器的电流。另外,通过观察所掌握的电流是否大于正常的暗电流的大小,异常判断单元能够判断控制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
此外,当控制器处于启动状态以控制对负载的电力供给时,能够通过电力供给线将电源的电力供给到控制器。
因此,即使控制器不配备通知其自身状态是省电状态或启动状态的通信功能,也能够利用当控制器本应当在控制之下处于省电状态时所检测到的电力供给线的电流,来判断控制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
从而,能够利用简单结构,进行如下这种异常的判断,即,尽管用于控制对负载的电力供给的控制器应该从启动状态变为省电状态,但是控制器不进行向省电状态的装换而是仍然保持启动状态。
另外,除了流经电力供给线的电流之外,由于不需要测量流经电流供给线的电流,所以能够防止电流测量系统的电路复杂化而引起电流测量系统的电力消耗的增加。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电源控制系统中,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对应的多组所述电流供给线和所述电流供给开关,并且此外,所述异常判断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在保持所述旁路开关的接通的同时,顺次接通各个组中的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而顺次地判断在系统断开模式下在所述控制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
利用上述配置,如果存在多个控制器,则电源控制系统被配置为:使得与控制器对应于的多组电流供给线和电流供给开关能够通过与电力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供给暗电流。另外,在系统断开模式下,通过在旁路开关的接通期间顺次地接通各个电流供给开关,能够独立地判断各个控制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电源控制系统,能够利用简单结构,进行如下这种异常的判断,即,尽管用于控制对负载的电力供给的控制器应该从启动状态(唤醒状态)变为省电状态(休眠状态),但是诸如ECU这样的控制器错误地(by error)不进行到省电状态的转换,而是仍然保持启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应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车辆的电力供给电路的示意性配置的电路图。
图2是图示出图1的电力供给电路中的当监控控制器进行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检测处理时的对ECU的电力供给路径的电路图。
图3是图示出在图1的电力供给电路中,当监控控制器进行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检测处理时的对ECU的电力供给路径的电路图。
图4是图示出由图1的监控控制器进行的异常判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图4的信道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图4的信道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电路配置的实例的电路图。
图8是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的实例的配置图。
图9是图示出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执行的在发生暗电流异常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出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上电复位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2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检测暗电流异常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图13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上电复位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图14是图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电路配置的实例的电路图。
图15是图示出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执行的在发生暗电流异常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6是图示出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上电复位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7是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电路配置的实例的电路图。
图18是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的实例的配置图。
图19是图示出配置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ECU的示意性配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20是图示出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执行的利用电流传感器的暗电流异常检测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1是图示出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执行的电力供给系统单独化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2是图示出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3是图示出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上电复位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4是图示出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执行的利用电源单元(powerunit)的暗电流异常检测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5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暗电流的测量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图26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的上电复位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图27是图示出在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中的暗电流异常的检测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图28是图示出上电复位处理中的上电复位时的各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6描述第一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是这样的系统:其安装在车辆(未示出)上,以控制从电源VB到负载3的电力供给。虽然在图1中以单个部件的形式图示出负载3,但是实际上存在多个负载。
电源控制系统1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5a-5e、电力供给线7、单独供给线9a-9d、开关11、旁路开关13、电流传感器15、电流供给线17a-17d、电流供给开关19a-19d、以及作为异常判定单元的监控控制器21。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中,由作为与各个负载3相对应的控制器的ECU 5a-5e控制对各个负载3的电力供给。
电源VB是安装在车辆(未示出)上的电池。通过连接于电源VB的电力供给线7该电力供给线7的下游侧的单独供给线9a-9d,电源VB的电力供给到各个ECU 5a-5e。电源VB的电力还从各个ECU 5a-5e通过不同的路径供给到负载3。
在从电源VB朝着负载3延伸的电力供给路径中,存在用于电力供给控制的开关11,其通过对应于负载3的ECU 5a-5e而接通和断开。
各种传感器(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连接于各个ECU 5a-5e。依照这些被连接的部件的状态,各个ECU 5a-5e将插设在用于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路径中的开关11接通和断开。在开关(未示出)中还包括点火开关。
如果通过其它ECU 5a-5e控制对与传感器和开关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则通过车载CAN(控制器局域网),例如,车辆中内置的CAN,在ECU 5a-5e之间传送表示传感器和开关的状态的数据。
旁路开关13设置在电力供给线7上,以停止从电源VB通过单独供给线9a-9d供给到各个ECU 5a-5e的电力供给。此外,分流电阻器Rsens被布置在电力供给线7中的旁路开关13与单独供给线9a-9d的分支点之间。作为电流测量单元的电流传感器15以旁路开关13插设在之间的状态而连接于分流电阻器Rsens的两端。电流传感器15根据分流电阻器Rsens处的电压降测量流经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
电流供给线17a-17d分支地连接于电源VB与旁路开关13之间的电力供给线7的特定点。电流供给线17a-17d分别并且单独地连接于ECU 5a-5e。即,电流供给线17a-17d并联连接于包括电力供给线7、旁路开关13、分流电阻器Rsens和单独供给线9a-9d的串联电路。
ECU 5a分支地连接到与ECU 5b相连的电流供给线17a。在ECU 5a中,使其转换为启动状态(唤醒状态)和省电状态(休眠状态)的条件与ECU 5b相同。电流供给开关19a-19d分别设置在电流供给线17a-17d上。
在电力供给线7中,旁路开关13通常处于接通状态。从而,电源VB的电力通过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供给到各个ECU5a-5e。在启动状态下,根据传感器(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的状态,供给有电源VB的电力的各个ECU 5a-5e控制对负载3的电力供给。当停止将电力供给到相应的负载3时,各个ECU 5a-5e进行到省电状态的转换。当传感器(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的状态确实变化时,完成了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各个ECU 5a-5e返回至启动状态。
当ECU 5a-5e处于启动状态时,旁路开关13在监控控制器21的控制下进入接通状态。而在ECU 5a-5e全部处于省电状态的系统断开模式(system-off mode)下,旁路开关13在监控控制器21的控制下切换为断开状态。结果,强制停止通过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对各个ECU 5a-5e的电力供给。
监控控制器21包括例如具有带有内置A/D转换器的端口的微机,并且根据预定程序执行各种处理。
例如,在旁路开关13处于接通状态并且所有的ECU 5a-5e应当处于省电状态的系统断开模式下,监控控制器21通过判断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是否超过用于判断暗电流异常状态的阈值来判定暗电流异常状态的发生。
能够利用检查例如点火开关(未示出)的位置(LOCK、OFF、ACC、ON、START)的监控控制器21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系统断开模式。
然后,在判断存在暗电流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监控控制器21检测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
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异常的检测中,在保持旁路开关13的接通的同时,监控控制器21顺次地将电流供给开关19a-19d一个接一个地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
当所有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都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源VB到各个ECU 5a-5e的电力供给路径全部都包括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如图2的电路图中的粗线所示。例如,如果将电流供给开关19a切换为接通状态,则电源VB到ECU 5a、5b的电力供给路径从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切换为电流供给线17a,如图3的电路图中的粗线所示。顺便提及,图2和3的电路图省略了诸如负载3和开关11的各个图示。
当电源VB到ECU 5a、5b的电力供给路径改变时,流经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减少了供给到ECU 5a、5b的电力的电流分量。因此,通过检测从由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的大小的减小量,监控控制器21能够识别流到ECU 5a、5b的电流。然后,通过判断电流的大小是否与流经处于省电状态的ECU 5a、5b的暗电流一致,监控控制器21能够判断在ECU 5a、5b中是否发生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异常。
随后,在顺次将电流供给开关19a-19d切换为接通状态的同时,监控控制器21检测在每次切换时流经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的减小量。然后,监控控制器21确认所检测到的减小的电流量的大小是否与在相应的ECU 5a-5e中流动的暗电流一致。以这种方式,监控控制器21能够分别判断在各个ECU 5a-5e中是否发生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异常。
接着,描述由监控控制器21执行的各个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异常的检测处理。
在点火开关(未示出)的位置从“LOCK”变为“OFF”的情况下,如图4的流程图所示,监控控制器21首先将旁路开关13(B_SW)和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设定为系统断开模式的开关形态,作为初始设定(步骤S1)。在系统断开模式的开关形态下,旁路开关13(B_SW)进入接通状态,同时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进入断开模式。
接着,根据传感器(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的状态,监控控制器21确认是否已经在ECU 5a-5e中的至少一个ECU中已经成立了从省电状态(休眠)到启动状态(唤醒)的转换条件。
如果转换条件尚未成立(在步骤S3中“否”),则处理进入稍后描述的步骤S11。如果转换条件已经成立(在步骤S3中“是”),则执行使旁路开关13(B_SW)和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形成启动(唤醒)状态的开关形态(步骤S5)。在启动(唤醒)状态的开关形态下,旁路开关13(B_SW)进入断开状态,同时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进入接通状态。
接着,监控控制器21进行“唤醒期间电路接地故障判断”处理(步骤S7)。该“唤醒期间电路接地故障判断”处理是指监控负载3和ECU5a-5e中的过电流状态的发生的处理。通过例如与电源控制系统1独立设置的接地故障判断电路(未示出)进行该处理,以判断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的接地故障。因此,在步骤S7中的“唤醒期间电路接地故障判断”中,如果从例如接地故障判断电路(未示出)收到过电流状态发生的信息,则监控控制器21执行解决这种情况所需的处理。
其后,根据传感器(未示出)和开关(未示出)等的状态,监控控制器21确认所有的ECU 5a-5e进入省电状态的系统断开模式的转换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9)。如果未成立(在步骤S9中“否”),则重复步骤S9的处理,直到转换条件成立。相反地,如果成立(在步骤S9中“是”),则处理返回步骤S1。
此外,由于在步骤S3中判定ECU 5a-5e中的至少一个ECU中从省电(休眠)状态到启动(唤醒)状态的转换条件不成立(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1,在该步骤11中,监控控制器21执行“暗电流正常判断”处理。
该“暗电流正常判断”处理是指监控在各个ECU 5a-5e中的暗电流异常状态的发生的处理。因此,通过将由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的大小与用于判断暗电流异常状态的阈值进行比较,监控控制器21进行暗电流异常状态的判断。
然后,如果暗电流状态正常(在步骤S11中“是”),则处理返回步骤S3,并且如果暗电流状态不正常(在步骤S11中“否”),则执行“信道(Ch)检查”处理(步骤S13)。
该“信道(Ch)检查”处理是指用于检测各个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处理。因此,在保持旁路开关13的接通的同时,监控控制器21顺次地使电流供给开关19a-19d一个接一个地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
然后,根据在每次切换时由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流经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的减小量,监控控制器21识别流经与如此切换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相对应的ECU 5a-5e的电流。此外,通过判断识别出的电流是否具有与流经相应的ECU 5a-5e的暗电流一致的大小,监控控制器21判断在ECU 5a-5e中是否出现向省电模式的转换中的异常。
接着,将参考图5和6的流程图示意性地描述步骤S13中的“信道(Ch)检查”处理的详细步骤。
首先,如图5所示,监控控制器21执行系统的整体初始化处理(步骤S21)。在整体初始化处理中,监控控制器21将表示向系统断开模式的转换的执行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Retry设定为“0”。
接着,监控控制器21执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23)。在初始化处理中,将内部存储器(例如,RAM)的计数器的计数值i设定为“1”,其中,设置所述计数值i以指定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计数值i为“1”对应于电流供给开关19a。此外,旁路开关13(B_SW)接通,同时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断开。
顺便提及,计数值i=“2”、计数值i=“3”和计数值i=“4”分别对应于电流供给开关19b、电流供给开关19c和电流供给开关19d。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计数值i的最大值(Ch_max)变为“4”。
接着,在旁路开关13(B_SW)接通,同时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断开的当前状态下,监控控制器21确认分流电阻器Rsens的电压降值(由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电流值Isens乘以分流电阻器Rsens的电阻值),作为基准电压Vsens_base(步骤S25)。
然后,监控控制器21将与计数器的计数值i相对应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切换为接通状态(步骤S27),而且基于此时的分流电阻器Rsens的电压降值Vsens计算暗电流Iecu[i](步骤S29)。
顺便提及,能够利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表示暗电流Iecu[i]的计算公式,在该表达式中,用该时点的分流电阻器Rsens的电压降值Vsens与在步骤S25中确认的基准电压Vsens_base之差除以分流电阻器Rsens(电阻值)。
Iecu[i]=(Vsens_base-Vsens)/Rsens。
计算出的暗电流Iecu[i]与计数器的计数值i相对应地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接着,监控控制器21断开已经在步骤S27中切换为接通状态的与计数器的计数值i相对应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步骤S31)。ECU5a-5e是由于将电流供给开关19a-19d切换为接通而要测量其暗电流Iecu[i]的对象,然后,为了切换作为该对象的ECU 5a-5e(判断Ch的移动),监控控制器21将计数器的计数值i增加“1”(步骤S33)。
随后,通过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i是否已经超过最大值(Ch_max),监控控制器21确认是否已经测量所有的ECU 5a-5e的暗电流Iecu[i](步骤S35)。
如果计数值i尚未超过最大值(Ch_max)(存在尚未测量暗电流Iecu[i]的任意ECU5a-5e)(在步骤S35中“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27。相反地,如果计数值i已经超过最大值(Ch_max)(不存在尚未测量暗电流Iecu[i]的ECU 5a-5e)(在步骤S35中“是”),则监控控制器21进行将计数器的计数值i设定为“1”的检查电路的初始化处理(步骤S37)。
执行该检查电路的初始化处理,从而将计数值i初始化为“1”,所述计数值i使得能够通过与其连接的单独供给线9a-9d和电流供给开关19a-19d来指定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判断对象的ECU 5a-5e。
接着,如图6所示,监控控制器21确认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与计数器的计数值i相对应的暗电流Iecu[i]是否已经超过用于判断暗电流的异常状态的阈值Ith[i](步骤S39)。这里,所述用于判断暗电流的异常状态的阈值Ith[i]是如下来设定的,即,基于与在设置有与所述计数值i相对应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的单独供给线9a-9d相连的ECU5a-5e中在正常情况下流动的暗电流的值来设定的。各个阈值Ith[i]与计数值i相对应地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如果暗电流Iecu[i]超过阈值Ith[i](在步骤S39中“是”),则基于在相应的ECU5a-5e中流动的暗电流是异常的从而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引起异常的前提条件,执行断开与计数值i对应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步骤S41)。
另一方面,如果暗电流Iecu[i]不超过阈值Ith[i](在步骤S39中“否”),则基于流经相应的ECU 5a-5e的暗电流是正常的从而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不引起异常的前提条件,执行接通与计数值i对应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步骤S43)。
随后,监控控制器21将计数器的计数值i增加“1”,从而改变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的判断对象的ECU5a-5e(判断Ch的移动)(步骤S45)。
接着,通过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i是否已经超过最大值(Ch_max),监控控制器21确认是否已经对于所有的ECU 5a-5e执行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判断(步骤S47)。
如果计数值i尚未超过最大值(Ch_max)(存在尚未经受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判断的ECU 5a-5e的情况)(在步骤S47中“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39。或者,如果计数值i已经超过最大值(不存在尚未经受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判断的ECU 5a-5e的情况)(在步骤S47中“是”),则监控控制器21断开旁路开关13(B_SW)(步骤S49)。
从而,将通过停止供给暗电流Iecu[i]而强制切断ECU 5a-5e,该ECU 5a-5e与设置有在步骤S41中断开的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的单独供给线9a-9d相连。
随后,由于旁路开关13(B_SW)切换为断开状态,所以对于由于停止供给暗电流Iecu[i]而被强制切断的ECU 5a-5e,监控控制器21确认是否已经经过了用于使该ECU 5a-5e复位的充足的初始化时间(步骤S51)。
如果尚未经过初始化时间(步骤S51中“否”),则重复步骤S51中的处理,直到经过初始化时间。而如果已经经过了初始化时间(在步骤S51中“是”),则监控控制器21进行“复位确认”处理(步骤S53)。该“复位确认”处理是指使处于强制切断下的ECU 5a-5e返回省电状态的处理。从而,监控控制器接通旁路开关13(B_SW)并且断开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SW_[1]-SW_[4])。
接着,监控控制器21进行与图4的步骤S11中的处理相似的“暗电流正常判断”处理(步骤S55)。即,监控控制器21通过将由电流传感器15所测量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的大小与用于判断暗电流异常状态的阈值进行比较,进行暗电流异常状态的判断。
然后,如果暗电流状态不正常(在步骤S55中“否”),则控制器判断向系统断开模式的转换已经失败,并且将表示转换的执行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Retry增加“1”(步骤S57)。其后,处理返回图5的步骤S23。另一方面,如果暗电流状态正常(在步骤S55中“是”),则“信道(Ch)检查”处理结束,并且处理返回图4的步骤S3。
通过执行上述操作,特别地,从步骤S23到S35的处理(重复从步骤S25到S35的处理),判断是否在连接于单独供给线9a-9d的ECU5a-5e中出现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
从而,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在ECU 5a-5e不得不停止对负载3的电力供给且进行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系统断开模式下,当判断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时,在保持旁路开关13的接通的同时,将电流供给开关19a-19d顺次接通。
然后,由于各条电流供给线17a-17d的电阻值比插设有分流电阻器Rsens的电力供给线7小,所以各个ECU 5a-5e的暗电流将仅仅流经各个电流供给线17a-17d。换句话说,虽然在省电状态下对ECU 5a-5e的暗电流的供给继续,但是供给路径从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变为电流供给线17a-17d。结果,由于ECU 5a-5e的暗电流随着供给路径的改变而消失,所以流经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Isens减小。
因此,当在旁路开关13的接通状态期间接通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时,通过观察由电流传感器15所检测到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Isens的变化,能够掌握在各个ECU 5a-5e中流动的暗电流。通过核实掌握到的暗电流是否大于正常暗电流的大小,监控控制器21能够判断各个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当ECU 5a-5e处于启动状态以控制对负载3的电力供给时,能够利用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对ECU 5a-5e供给电源VB的电力。
因此,即使ECU 5a-5e不配备有将其自身状态是省电状态还是启动状态通知监控控制器21的通信功能,也能够根据当ECU 5a-5e应当被控制为处于省电状态时所检测到的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Isens,来判断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是否存在异常,能够判断状态。
此外,为了判断各个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是否存在异常,由于不需要与电力供给线7的电流独立地测量流经电流供给线17a-17d的各个电流,所以能够防止电流测量系统的电路复杂化而引起电流测量系统的电力消耗的上升。
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其被配置为通过与电力供给线7和单独供给线9a-9d不同的路径向与各个ECU 5a-5e相对应的电流供给线17a-17d和与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相对应的ECU5a-5e供给暗电流。因此,在系统断开模式下,通过在旁路开关13的接通状态期间顺次地接通各个电流供给开关19a-19d,能够单独地判断各个ECU 5a-5e向省电状态的转换中是否存在异常。
假定了存在多个负载3和相应地作为控制对负载3的电力供给的控制器的多个ECU5a-5e,虽然已经基于上述假定而描述了第一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仅包括一个控制器的情况。
另外,虽然已经通过应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上的负载进行电力供给的系统的实例说明了第一实施例,但是本申请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车辆之外的领域中的利用控制器控制对负载的电力供给的电源控制系统。
(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7至13描述第二实施例。
(关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配置实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包括:控制单元(ECU 1-ECU4、ECU 10、ECU 11等,在下面称为ECU)的多个路径(例如,路径#1-路径#3),其能够将多个电子设备(未示出,例如,车载手表、安全系统等)的操作改变为启动状态和省电状态,启动状态控制由各个电子设备进行的操作,省电状态则停止控制;预定数量(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是两个)的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单元P1和第二电源单元P2),其对ECU 1-ECU 4的各个路径供给驱动电力;二次电池300,其包括用于对各个电源单元供给电力的诸如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电流传感器SN,用于检测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和驱动控制器(其包括CPU、逻辑IC等,在下面称为“CPU”)100,其控制ECU 1-ECU 4和电源单元P1、P2的驱动。
另外,如图7所示,电源单元P1(ECU 1-ECU 4等)、P2分别包括:第一开关(SW0),其用于执行将电力供给(或备用供给)到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和第二开关(SW1-SW3),其用于执行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的系统分类。
更具体地,在作为代表性实例的第一电源单元P1的说明中(即,诸如第二电源单元P2这样的其它电源单元具有相似的配置),二次电池300经由电力线PL1连接于第一电源单元P1的连接器C3。在电源单元P1中,电力线PL1分支且通过熔断器150和电力线PL2连接于外部的第二电源单元P2。
此外,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通过结点N1与从熔断器150延伸的电力线并联连接。
稍后将详细描述其它配置。
第一开关SW0被配置为通常维持其接通状态,并从而使各个控制单元(ECU 1-ECU4等)通电。同时,第二开关SW1-SW3连接于预定的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并且还被构造为使得能够根据各种情况而切换它们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第一开关SW0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400,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检测流经第一开关SW0的电流。
更具体地,电流检测电路400包括:检测电阻器R,其串联连接于第一开关SW0;和比较器200,其连接于从检测电阻器R的两端延伸的配线L1、L2。基于由流经检测电阻器R的电流所引起的电压降而从比较器200产生信号,该信号通过配线L4输入到CPU 100的A/D(模拟数字转换)端子107。利用该配置,能够检测流经第一开关SW0的电流。这里,电流检测电路400不是不可缺少的。即,如果系统包括如后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400,则其使得能够指定(specify)在哪些路径(例如,路径#1-#3)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另一方面,如果系统不包括电流检测电路400,则仍然具有能够判断是否在ECU 1-ECU 4中的任意ECU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效果。将描述不具有电流检测电路400的配置作为第三实施例。
此外,检测电阻器R在第一开关SW0的相反侧经由结点N2连接于回流防止二极管D1a-D1c,并且经由结点N4-N6和连接器C4-C6连接于ECU 1-ECU 4。
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ECU 1与ECU在第一电源单元P1外部的结点N7处互相连接,从而属于相同的路径。
第二开关SW1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4之间。第二开关SW1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5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4。
第二开关SW2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5之间。第二开关SW2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6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5。
第二开关SW3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6之间。第二开关SW3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7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6。
电流传感器SN通过接口I/F 201、连接器C1和数据线DL1连接于CPU 100的通信端子101,从而使得CPU 100能够接收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检测结果。
第二电源单元P2通过接口I/F 202、连接器C2和数据线DL2连接于CPU100的通信端子102。
稍后将参考图12描述路径(路径#1-#3)的具体实例。
基于由电流传感器SN检测的二次电池300的放电电流的检测结果、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以及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CPU 100适于判断在哪些路径(路径#1-#3)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稍后将详细描述暗电流异常的判断方法。
CPU 100适于控制第一开关SW0或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阻止向被判定为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电力供给。因此,防止从二次电池300不必要地供给电力,并且因此,能够抑制二次电池300的无用消耗(所谓的“电池耗尽”状态)。因此,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安装在车辆等上的布置中,能够抑制发生由于电池耗尽而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情况。
CPU 100适于控制用于使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返回正常状态的初始化处理(上电复位),上述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属于被判定为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稍后将描述各个控制的处理步骤。
利用具有这样的配置的电源控制系统1A,出现了即使是在无通信的ECU中产生的异常也能够被检测到的效果。此外,能够基于各个路径的电流值来判断异常的发生。此外,由于上电复位,可以得到能够执行从异常的恢复操作的效果。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中,电流传感器SN可以被配置为将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检测结果传送到监控装置(例如,安装在外部的服务器等),该监控装置用于监控二次电池300的充电状态。
该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当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比预定的车辆暗电流大的消耗电流时,通过通信来启动电源单元P1、P2或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
ECU 1-ECU 4等可以被配置为:假如ECU 1-ECU 4等由于利用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而被启动,则将暗电流异常的发生通知给各个电源单元P1、P2。
然后,电源单元P1、P2可以被配置为:当收到表示发生暗电流异常的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电源单元P1、P2或ECU 1-ECU 4等可以控制电流传感器SN,以在进行上电复位之后变为休眠状态。
电源单元P1、P2可以被配置为:在尚未发生暗电流异常的情况下,检测各个路径的电流值;将检测到的电流值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等中;并且参考记录值与检测到的电流值之间的差值,来判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从而,变得不需要高精度地检测电流值,从而使得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上述配置,甚至在尽管暗电流处于正常范围内,但由于长期停车等所以电池耗尽而导致存在发动机不能启动的可能性时,也能够通过断开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来抑制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关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
图8是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的整体配置的实例的配置图。
图8图示出包括四个电源单元P1-P4的电源控制系统1A的实例。顺便提及,电源单元的数量可以选择任意数量,而不限于图7中的两个或图8中的四个。
各个电源单元P1-P4与图7所示的电源单元P1具有相同的配置。
在图8所示的实例中,对于电力系统,二次电池300与电源单元P1-P4通过电力线PL1-PL4互相连接。
对于信号系统,电流传感器SN与设置在各个电源单元P1-P4中的CPU 100通过数据线DL1-DL4互相连接。
利用具有以上配置的电源控制系统1A,在各个电源单元P1-P4中,能够检测在无通信的ECU中发生异常的情况。并且,能够基于相对于各个路径的电流值来判断异常的发生,并且另外,能够通过进行上电复位进行ECU的从异常的恢复操作。
(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将参考图9-11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执行的、在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
这里,图9是图示出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执行的、在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此外,图10是图示出与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对应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而图11是图示出与上电复位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为了方便说明,假设电源控制系统1A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利用电源单元P1的CPU100执行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当开始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时,首先在步骤S100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即,当设置在二次电池300中的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比预设的车辆暗电流大的消耗电流时(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情况),通过数据线DL1将检测结果传送到CPU 100。从而,在该步骤,执行判断CPU 100是否已经收到检测结果的信号(即,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
然后,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完成处理而不作出改变。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执行用于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的子程序。
这里,将参考图10的流程图描述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的步骤。顺便提及,利用图12的表格图示出在执行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时的各个开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在步骤S1101中,进行接通第一开关SW0的ON(接通)再设定处理。从而,如图12所示,在各个路径(路径#1-#3)的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中,开关SW0维持在“ON”(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1102中,执行接通第二开关SW1-SWn(n:整数;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n=3)的ON(接通)设定处理。因此,一次将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设定为ON(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1103中,将路径号“i”设定为1(路径i=1),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4中,进行开关SWi的OFF(断开)设定处理。从而,在图12的“路径#1”中,仅第二开关SW1断开,而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的开关SW2、SW3接通。
在步骤S1105中,利用连接于第一开关SW0的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进行电流检测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1106中,基于电流的检测结果,进行暗电流异常判断处理。即,如果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超过预设的暗电流异常的阈值,则给出“异常”的判断。而如果检测结果不超过该阈值,则给出“正常”的判断。
然后,在“异常”的判断的情况下,处理进入进行异常路径记录处理的步骤S1107。即,如果判断路径#1是“异常”,则将这样的信息存储在例如连接于CPU 100的非易失存储器(未示出)等中,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108。
或者,在步骤S1106中的“正常”的判断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执行开关SWi(即,SW1)的ON(接通)设定处理的步骤S1108,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109。
在步骤S1109,通过判断不等式i≥n是否已经成立,而进行确认异常路径判断是否完成的处理。然后,如果判断不等式i≥n尚未成立(“否”的情况),则处理进入将路径号“i”增加“1”的步骤S1110,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1104。以这种方式,重复执行步骤S1104至S1109的处理,直到路径号“i”达到预定号(在图7所示的配置中,i=3)。
即,如图12所示,顺次地执行下述的一个判断处理和另一个判断处理;其中,所述一个判断处理是:在仅第二开关SW2断开且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接通的状态下,判断在“路径#2”中的暗电流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所述另一个判断处理是:在仅第二开关SW3断开且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2接通的状态下,判断在“路径#3”中的暗电流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
因此,能够无遗漏地检测在哪个路径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9中判断不等式i≥n已经成立(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步骤S1111,在步骤S1111执行断开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的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返回图10的主处理。
返回图10的流程图,在步骤S120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然后,如果判断没有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否”的情况),则处理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进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130。
这里,将参考图11的流程图描述上电复位处理的步骤。顺便提及,利用图13的表格图示出了在执行上电复位处理时的各个开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在步骤S1301中,进行接通第二开关SW1-SWn(n:整数;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n=3)的ON(接通)设定处理。因此,一次将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设定为ON(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1302中,执行断开第一开关SW0的OFF(断开)设定处理。
接着,在步骤S1303中,将路径号“i”设定为1(路径i=1),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4中,执行判断路径i(即,此处为路径#1)是否是异常路径。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8。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5。
在步骤S1305中,执行断开开关SWi(即,此处为SW1)的OFF(断开)设定处理。
从而,如图13所示,在“路径#1”中,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断开,而第二开关SW2、SW3接通。
在步骤S1306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经过了预定时间(即,上电复位时间)的时间经过确认处理。这里,执行等待准备,直到时间达到上电复位时间。然后,如果达到上电复位时间,则执行上电复位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307。
在步骤S1307中,进行接通开关SWi的ON(接通)设定处理,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8。
在步骤S1308中,通过判断不等式i≥n是否已经成立,而进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完成的确认处理。
然后,如果判断不等式i≥n尚未成立(“否”的情况),则处理进入将路径号“i”增加“1”的步骤S1309,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4。以这种方式,重复执行步骤S1304至S1308的处理,直到路径号“i”达到预定号(在图7所示的配置中,i=3)。
即,如图13所示,顺次执行如下的一个上电复位处理和另一个上电复位处理;其中,所述一个上电复位处理是:在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2断开且第二开关SW1、SW3接通的状态下,关于“路径#2”的上电复位处理;所述另一个上电复位处理是:在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3断开且第二开关SW1、SW2接通的状态下,关于“路径#3”的上电复位处理。
因此,能够无遗漏地对属于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ECU进行上电复位。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08中判断不等式i≥n已经成立(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步骤S1310,在步骤S1310执行接通第一开关SW0的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返回步骤S1311。
在步骤S1311中,执行接通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的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返回图9的处理结束的主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即使在无通信的ECU中出现异常,也能够检测到这种情况。并且,能够基于相对于各个路径的电流值来判断异常的发生,并且另外,能够通过进行上电复位而进行从异常的恢复操作。
此外,当电源单元P1等被如下配置时,即,在电源单元P1在尚未发生暗电流异常的状态下,检测各个路径的电流值;将检测到的电流值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等中;并且参考记录值与检测到的电流值之间的差值来进行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判断时,变得不需要高精度地检测电流值,从而使得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三实施例)
将参考图14至16描述第三实施例。
(关于: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配置实例)
图14是图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B的电路配置的实例的电路图。在第三实施例中,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第二实施例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它们的重复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B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A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电流检测电路400从各个电源单元(P1等)移除。即,省略了构成电流检测电路400的与第一开关SW0串联连接的检测电阻器R、和比较器200。
以这种方式,由于不存在用于检测电流的电阻器(检测电阻器R),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开关SW0的路径来供给ECU(ECU 1等)的工作所需的电力。因此,如果在第二开关SW1-SW3中出现异常,则能够通过第一开关SW0进行电力的供给(备用)。
在第三实施例中并不进行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判断,但是在暗电流异常发生时对各个路径进行上电复位处理,从而执行从暗电流异常的恢复处理。
(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参考图15和16所示的流程图,描述了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B执行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步骤的实例。
这里,图15是图示出由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B执行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此外,图16是图示出与上电复位处理相关的子程序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为了方面说明,假设电源控制系统1B安装在车辆上,并且由图14所示的电源单元P1的CPU 100执行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当开始图15的流程图所示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时,首先在步骤S200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即,当设置在二次电池300中的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比预设的车辆的暗电流大的消耗电流时(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情况),通过数据线DL1将检测结果传送到CPU 100。从而,在步骤200中,执行判断CPU 100是否已经收到检测结果的信号(即,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完成处理而不做出改变。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执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210。
这里,将参考图16的流程图描述上电复位处理的处理步骤。
在步骤S2101中,进行接通第二开关SW1-SWn(n:整数;在图14所示的实例中,n=3)的ON(接通)设定处理。因此,一次将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设定为ON(接通)状态。接着,在步骤S2102中,执行断开第一开关SW0的OFF(断开)设定处理。
接着,在步骤S2103中,将路径号“i”设定为1(路径i=1),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2104。
在步骤S2105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即,上电复位时间)的时间经过确认处理。这里,执行等待准备,直到时间达到上电复位时间。然后,如果达到上电复位时间,则执行上电复位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06。在步骤S2106中,执行接通第二开关SWi(即,SW1)的ON(接通)设定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07。
在步骤S2107中,通过判断不等式i≥n是否已经成立,而进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完成的确认处理。然后,如果判断不等式i≥n尚未成立(“否”的情况),则处理进入将路径号“i”增加“1”的步骤S2108,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04。以这种方式,重复执行步骤S2104至S2107的处理,直到路径号“i”达到预定号(在图14所示的配置中,i=3)。
因此,能够无遗漏地对属于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ECU进行上电复位。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07中判断不等式i≥n已经成立(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执行接通第一开关SW0的ON(接通)设定处理的步骤S2109,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10。
在步骤S2110中,执行断开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的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返回图15的处理结束的主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B,能够判断(检测)是否在任意ECU 1-ECU 4中发生暗电流异常。另外,能够使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ECU 1-ECU 4进行从异常的恢复操作。
(第四实施例)
将参考图17至28描述第四实施例。
(关于: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配置实例)
图17是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的电路配置的实例的电路图。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包括:控制单元(ECU 1-ECU4、ECU 10、ECU 11等,在下面称为ECU),其能够将多个电子设备(未示出,例如车载手表、安全系统等)的操作改变为运行状态(也称为“唤醒状态”)和省电状态(也称为“休眠状态”),运行状态控制由各个电子设备进行的操作,省电状态停止控制;两个以上的电源单元(在第四实施例中是两个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单元P1和第二电源单元P2)),其对各个ECU 1-ECU 4供给一个路径或两个以上路径驱动电力;二次电池300,其包括用于对各个电源单元P1、P2供给电力的诸如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电流传感器SN,其用于检测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和驱动控制器(包括CPU、逻辑IC等,在下文中将称为“CPU”)100,其控制ECU 1-ECU 4和电源单元P1、P2的驱动。电源单元P1、P2分别包括:第一开关SW0,其用于进行对ECU的电力供给;和第二开关SW1-SW3,其进行用于ECU的电力供给系统的分类。
另外,在第一开关SW0或其附近(在第四实施例中,在第一开关SW0与连接器C4-C6之间,如图17等所示),存在电流检测电路400,其检测ECU 1-ECU 4的流经第一开关SW0的消耗电流。
然后,CPU 100基于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已经在任意ECU 1-ECU 4中发生暗电流异常。另外,通过控制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的接通和断开状态,以测量属于各个电力供给系统的各个ECU 1-ECU 4的消耗电流,CPU 100还基于测量结果判断在哪些ECU(任意ECU 1-ECU 4)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
这里,例如,利用图25的表格图示出了在测量ECU 1-ECU 4的消耗电流时的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在描述图25和26的表格的内容之前,将参考图18描述电源控制系统1C的整体配置。
(关于: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
图18是图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的整体配置的实例的配置图。
图18图示出包括两个电源单元P1、P2的电源控制系统1C的实例。顺便提及,电源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并且可以选择为例如三个以上的任意数量。
在图18所示的实例中,ECU 1、ECU 4和ECU 2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单元P1。
此外,ECU 3、ECU 4和ECU 1分别通过配线L21-L23连接于第二电源单元P2。
对于信号系统,电流传感器SN与各个电源单元P1、P2中的CPU100通过数据线DL1、DL2互相连接。
(关于: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控制状况)
接着,将参考图25和26的表格描述开关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的控制状况。
如图25的表格所示,对于ECU 1,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N(接通)、OFF(断开)、ON、ON”状态,而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N、OFF”状态。
另外,对于ECU 2,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N、ON、ON、OFF”状态。在第二电源单元P2中,由于ECU 2结果不影响暗电流检测,所以开关可以呈现ON状态或OFF状态。
另外,对于ECU 3,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N、OFF、ON、ON”状态。在第一电源单元P1中,由于ECU 3结果不影响暗电流检测,所以开关可以呈现ON状态或OFF状态。
对于ECU 4,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N、ON、OFF、ON”状态,而控制第二电源装置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FF、ON”状态。
从而,能够无遗漏地对属于各个电力供给系统的各个ECU 1-ECU4进行消耗电流的测量,并且还能够精确地检测在哪些ECU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
此外,CPU 100能够控制第一开关SW0或第二开关SW1中的ON和OFF状态的切换,从而中断对被判断为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电力供给系统的电力供给。
因此,防止从二次电池300不必要地供给电力,使得能够抑制二次电池300的无用消耗(所谓的“电池耗尽”状态)。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安装在车辆等上的布置中,能够抑制发生由于电池耗尽而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情况。
CPU 100还能够控制第一开关SW0或第二开关SW1中的ON和OFF状态的切换,从而进行初始化处理(上电复位),用于使属于被判定发生暗电流异常的电力供给系统的ECU(任意ECU 1-ECU 4)返回正常状态。
这里,例如,利用图26的表格图示出在对各个ECU 1-ECU 4进行上电复位时的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的ON和OFF状态的控制状况。
即,对于ECU 1,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FF、ON、ON”状态,而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N、OFF”状态
另外,对于ECU 2,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N、OFF”状态。在第二电源单元P2中,由于ECU 2结果不影响上电复位处理,所以开关可以呈现ON状态或OFF状态。
另外,对于ECU 3,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FF、ON、ON”状态。在第一电源单元P1中,由于ECU 3结果不影响上电复位处理,所以开关可以呈现ON状态或OFF状态。
对于ECU 4,控制第一电源单元P1,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FF、ON”状态,而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使得开关SW0、SW1、SW2、SW3分别呈现“OFF、ON、OFF、ON”状态。
从而,能够无遗漏地对属于各个电力供给系统的各个ECU 1-ECU4执行上电复位处理,从而解决暗电流异常的问题。
另外,稍后将参考流程图描述与暗电流异常的检测相关的详细处理步骤。
(关于: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的具体配置实例)
参考图17,将利用第一电源单元P1作为实例描述更具体的配置。在这里假设诸如第二电源单元P2这样的其它电源单元也具有大致相同的配置。
如图17所示,二次电池300通过电力线PL1连接于第一电源单元P1的连接器C3。电力线PL1在电源单元P1内部分支,并且进一步通过熔断器150和电力线PL2连接于外部的第二电源单元P2。
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通过结点N1与从熔断器151延伸的电力线并联连接。
第一开关SW0被配置为通常维持其接通状态,并从而使各个控制单元(ECU 1-ECU4等)通电。同时,在第二开关SW1-SW3连接于预定的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的情况下,这些开关被配置为使得能够根据各种情况而切换它们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第一开关SW0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400,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检测流经第一开关SW0的电流。
更具体地,电流检测电路400包括:检测电阻器R,其串联连接于第一开关SW0;以及比较器200,其连接于从检测电阻器R的两端延伸的配线L2、L3。然后,基于由流经检测电阻器R的电流所引起的电压降而从比较器200产生信号,该信号通过配线L4输入到CPU 100的A/D(模拟数字转换)端子107。利用该配置,以上电流检测电路能够检测流经第一开关SW0的电流。
此外,检测电阻器R在第一开关SW0的相反侧上经由结点N2而连接于回流防止二极管D1a-D1c,并且进一步经由结点N4-N6和连接器C4-C6连接于ECU 1、ECU 2和ECU 4。
更具体地,ECU 1连接于连接器C4,同时ECU 4通过配线L50连接于连接器C5,并且ECU 2连接于连接器6。
顺便提及,第二电源单元P2分别通过配线L21、L22和L23连接于ECU 3、ECU 4和ECU1。
从而,在图17所示的实例中,ECU 2和ECU 3通常连接于电力供给系统的一个路径(或者是电源单元P1或者是电源单元P2),而ECU1和ECU 4通常连接于电力供给系统的两个路径(电源单元P1和电源单元P2二者)。另外,在采用三个以上的电源单元的情况下,电力供给系统的三个以上路径可以连接于单个ECU。
此外,第二开关SW1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4之间。另外,第二开关SW1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5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4。
此外,第二开关SW2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5之间。另外,第二开关SW2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6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5。
再者,第二开关SW3连接于结点N1与结点N6之间。另外,第二开关SW3具有控制端子,该控制端子通过配线L7连接于CPU 100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106。
此外,电流传感器SN通过接口I/F 201、连接器C1和数据线DL1连接于CPU 100的通信端子101,从而使得CPU 100能够接收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检测结果。
此外,接口I/F 202、连接器C2和其它外部装置(未示出)连接于CPU 100的通信端子102。
将参考图25和26描述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操作的具体实例。
依照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电流传感器SN测量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并且因此,该系统能够通过休眠状态期间的充电和放电电流,而检测到任意ECU(ECU 1-ECU 4中的任意一个)尚未进行向休眠状态的转换的情况。
此外,各个电源单元P1、P2的CPU 100控制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以测量连接于各个电力供给系统的各个ECU(ECU1-ECU 4)的消耗电流,从而使得能够判断在哪些ECU(ECU 1-ECU4)中已经发生异常。
另外,如上所述地参考图25的表格描述了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控制状况的实例。
(关于:ECU的配置)
图19是图示出ECU的示意性配置的示意性配置图,ECU形成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的一部分。
顺便提及,图17和18所示的各个ECU 1-ECU 4与图19所示的ECU具有相似的配置。
ECU包括:连接器40,其连接于第一电源单元P1或第二电源单元P2;以及连接器C30、C40,其连接于各种外部电子设备。
连接器40通过二极管D2、D3和电容器CA 10连接于电源IC 30。
进行各种控制处理等的CPU 31连接于电源IC 30,并且还经由接口32和连接器C30、C40连接于各种电子设备。
利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甚至能够分别在电源单元P1、P2中检测到在无通信的ECU中发生异常的情况。此外,能够通过对具有暗电流异常的ECU进行上电复位而完成ECU从异常的恢复操作。
为了提高供给电力的可靠性,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中,ECU 1和ECU 4供给有来自电力供给系统的两个路径(第一电源单元P1和第二电源单元P2二者)的电力。因此,仅仅利用只是确认其自身的电力供给系统的各个电源单元P1、P2,难以检测暗电流异常,并从而,不能进行上电复位。
因此,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中,多个电源单元中的一个电源单元(例如,作为主电源单元的第一电源单元P1)进行整个车辆的电源控制[例如,第一电源单元P1不仅掌握从其自身单元供给的电力的电源情况,而且掌握其它电源单元(例如,作为副电源单元的第二电源单元P2)的电源情况,并且还控制第二电源单元P2的电力供给。
即,从第一电源单元P1和第二电源单元P2对ECU 1和ECU 4供给电力,并且因此,当进行测量ECU 1和ECU 4的各自的消耗电流并且实施上电复位处理时,第一电源单元P1首先停止第二电源单元P2将电力供给到目标ECU(即,ECU 1和ECU 4)的操作,并且随后执行如上所述的电力供给的处理。
顺便提及,第一电源单元P1可以被配置为:首先停止将电力供给到目标ECU,并且随后使得第二电源单元P2能够进行暗电流的测量和上电复位处理的实施。
此外,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中,电流传感器SN可以被配置为:将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检测结果传送到用于监控二次电池300的充电状态的监控装置(例如,外部服务器等)。
再者,该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当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比预定的车辆的暗电流大的消耗电流时,通过通信来启动电源单元P1、P2或控制单元(ECU 1-ECU 4等)。
或者,ECU 1-ECU 4等可以被配置为:假设由于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而使ECU 1-ECU 4等启动,则将暗电流异常的发生通知给电源单元P1、P2。
当接收到表示暗电流异常的发生的信号时,电源单元P1、P2可以控制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另外,电源单元P1、P2或ECU 1-ECU 4等可以控制电流传感器SN,以在进行上电复位处理之后转变为休眠状态。
利用上述配置,甚至当尽管暗电流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是存在由于长期停车等所以电池耗尽而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时,也能够通过断开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来抑制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将参考图20至24所示的流程图和图25至28所示的表格描述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所执行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
这里,图20是图示出由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执行的、在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为了方面说明,假设电源控制系统1C安装在车辆上,并且通过图17等所示的第一电源单元P1的CPU 100执行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
当开始图20的流程图所示的暗电流异常发生时的处理时,首先在步骤S300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即,当设置在二次电池300中的电流传感器SN检测到比预设的车辆的暗电流大的消耗电流时(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情况),通过数据线DL1将检测结果传送到CPU 100。从而,在步骤S300中,执行判断CPU 100是否已经接收到检测结果的信号(即,表示暗电流异常发生的信号)。
然后,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完成处理而不做出改变。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判断是否已经确认多个电源对象。即,判断系统是否具有像图17等所示的ECU 1和ECU 4一样的多个电力供给系统。
然后,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进行电力供给系统单独化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320。
这里,将参考图21的流程图描述电力供给系统单独化处理的处理步骤。
利用图15的表格图示出当测量暗电流时的各个开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另外,因为连接于第一电源单元P1的ECU 3和连接于第二电源单元P2的ECU 2结果不影响暗电流的检测结果,所以它们可以是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
在电力供给系统单独化处理中,在步骤S321中,首先执行将初始值设定为k=2,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22。
在步骤S322中,对电源单元k(在第四实施例中,对应于等式k=2的第二电源单元P2)进行电力供给中断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23。
在步骤S323中,进行确认要供给的电源的数量的处理。然后,如果电源的数量等于1,则处理返回图20的主处理。如果电源的数量多于1,则处理进入将k增加“1”的步骤S324,并且而后处理返回步骤S322。
从而,根据电源的数量,即,电力供给系统的数量,能够中断诸如电源单元P1、P2这样的的电源。
返回图20的流程图,如果在步骤S31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进入执行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330。
这里,将参考图22的流程图描述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的处理步骤。
这里,术语“暗电流异常路径”表示与“电力供给系统”不同的概念,并从而,其是指具有暗电流异常的ECU所属于的路径。
即,在第一电源单元P1中,存在ECU 1属于的“路径#1”,ECU4属于的“路径#2”、和ECU 2属于的“路径#3”。
相似地,在第二电源单元P2中,假设存在ECU 3属于的“路径#1”和ECU 1属于的“路径#3”。
利用图27的表格图示出当执行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时的各个开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在步骤S3301中,进行接通第一开关SW0的ON(接通)再设定处理。从而,如图27所示,在对于各个路径(路径#1-#3)的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中,开关SW0维持在“ON(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3302中,执行接通第二开关SW1-SWn(n:整数;在图17所示的实例中,n=3)的ON(接通)设定处理。因此,一次将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设定为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3303中,将路径号“i”设定为1(路径i=1),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3304。
在步骤S3304中,进行开关SWi的OFF(断开)设定处理。从而,在图27的“路径#1”中,仅第二开关SW1断开,而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2、SW3接通。
在步骤S3305中,利用连接于第一开关SW0的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进行电流检测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3306中,基于电流的检测结果,进行暗电流异常判断处理。即,如果电流检测电路400的检测结果超过预设的暗电流异常的阈值,则给予“异常”的判断。而如果检测结果不超过该阈值,则给予“正常”的判断。
然后,在“异常”的判断的情况下,处理进入进行异常路径记录处理的步骤S3307。即,如果判断路径#1是“异常”,则将这样的信息存储在例如连接于CPU 100的非易失存储器(未示出)等中,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308。
或者,在步骤S3306中的“正常”的判断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执行开关SWi(即,SW1)的ON(接通)设定处理的步骤S3308,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309。
在步骤S3309中,通过判断不等式i≥n是否已经成立,而进行确认异常路径判断的完成的处理。然后,如果判断不等式i≥n尚未成立(“否”的情况),则处理进入将路径号“i”增加“1”的步骤S3310,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304。以这种方式,重复执行步骤S3304-S3309的处理,直到路径号“i”达到预定号(在图17所示的配置中,i=3)。
即,如图22所示,顺次地执行如下的一个判断处理和另一个判断处理;所述一个判断处理是:在仅第二开关SW2断开且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接通的状态下,关于在“路径#2”中的暗电流异常的存在/不存在的判断处理;所述另一个判断处理是:在仅第二开关SW3断开且其它开关,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2接通的状态下,关于在“路径#3”中的暗电流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处理。
因此,能够无遗漏地检测在哪个路径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309中判断不等式i≥n已经成立(即,“是”的情况),处理进入执行断开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的处理的步骤S3311,并且其后,处理返回图20的主处理。
返回图20的流程图,在步骤S120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然后,如果判断没有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否”的情况),则处理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进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130。
这里,将参考图23的流程图描述上电复位处理的步骤。顺便提及,利用图28的表格中图示出了在执行上电复位处理时的各个开关(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SW3)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在步骤S3501中,进行接通第二开关SW1-SWn(n:整数;在图17所示的实例中,n=3)的ON(接通)设定处理。因此,一次将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设定为ON(接通)状态。
接着,在步骤S3502中,执行断开第一开关SW0的OFF(断开)设定处理。
接着,在步骤S3503中,将路径号“i”设定为1(路径i=1),而后处理进入步骤S3504。
在步骤S3504中,执行判断路径i(即,这里的路径#1)是否是异常路径。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508。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3505。
在步骤S3505中,执行断开开关SWi(即,此处为SW1)的OFF(断开)设定处理。
从而,如图28所示,在“路径#1”中,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1断开,而第二开关SW2、SW3接通。
在步骤S3506中,执行判断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即,上电复位时间)的时间经过确认处理。此处,执行等待准备,直到时间达到上电复位时间。然后,如果达到上电复位时间,则执行上电复位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507。
在步骤S3507中,进行接通开关SWi的ON(接通)设定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508。
在步骤S3508中,通过判断不等式i≥n是否已经成立,而进行确认上电复位处理的完成的处理。
然后,如果判断不等式i≥n尚未成立(“否”的情况),则处理进入将路径号“i”增加“1”的步骤S3509,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504。以这种方式,重复执行步骤S3504至S3508的处理,直到路径号“i”达到预定号(在图17所示的配置中,i=3)。
即,如图28所示,顺次执行如下的一个上电复位处理和另一个上电复位处理;其中,所述一个上电复位处理是:在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2断开且第二开关SW1、SW3接通的状态下,关于“路径#2”的上电复位处理;所述另一个上电复位处理是:在第一开关SW0和第二开关SW3断开且第二开关SW1、SW2接通的状态下,关于“路径#3”的上电复位处理。
因此,能够无遗漏地对属于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的路径的ECU进行上电复位。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508中判断不等式i≥n已经成立(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执行接通第一开关SW0的处理的步骤S3510,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3511。
在步骤S3511中,执行断开所有的第二开关SW1-SWn的处理,并且其后,处理返回图20的处理结束的主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24的流程图描述电源单元(例如,第一电源单元P1)的暗电流异常检测处理的处理步骤。
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已经确认多个电源对象。即,判断系统是否具有像图17等所示的ECU 1和ECU 4一样的多个电力供给系统。
然后,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21,在步骤S21进行上述“电力供给系统”单独化处理的子程序,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22。
并且,如果步骤S2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执行上述暗电流异常路径检测处理的子程序,并且其后,处理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判断是否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然后,如果判断没有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否”的情况),则处理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已经检测到暗电流异常路径(即,“是”的情况),则处理进入进行上电复位处理的子程序的步骤S24,并且其后,处理将结束。
利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能够检测即使在无通信的ECU中的异常的发生。
此外,能够基于各个路径的电流值判断在任意ECU中已经发生暗电流异常。
此外,对于具有暗电流异常的ECU,能够通过上电复位处理进行异常恢复操作。
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与暗电流异常的存在或不存在相对应的电流值的差,来检测异常的发生,所以不需要提高电流值的检测精确度,从而消除增加制造成本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通过多个电力供给系统供给电力的ECU,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暗电流异常的发生。
对于通过多个电力供给系统供给电力的ECU,能够通过上电复位处理有效地进行异常恢复操作。
虽然已经如上描述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1C,但是可以利用具有相似功能的任意配置替换该系统的各个部分的配置。
例如,该系统可以被配置为省略用于检测二次电池300的充电和放电电流的电流传感器SN,如图17至19所示。
在如此配置的电源控制系统中,当在例如电源单元P1、P2等转换为休眠状态之后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时,可以使用电流检测电路400实施暗电流异常的检测。
例如,可以根据上述图24的流程图执行以上情况的处理步骤。

Claims (2)

1.一种控制器的电源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从电源到负载的电力供给,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
电力供给线,所述电力供给线连接于所述电源,并且在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器的情况下,电流流经所述电力供给线;
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布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上,并且所述旁路开关使得能够通过断开所述旁路开关,而中断从所述电力供给线到所述控制器的电力供给;
电流测量单元,所述电流测量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力供给线上,以比所述旁路开关更靠近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电流测量单元能够利用分流电阻器测量在所述旁路开关的接通期间流经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流;
电流供给线,所述电流供给线在所述电源与所述旁路开关之间从所述电力供给线分支,并且所述电流供给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以形成与所述旁路开关和所述分流电阻器并联的电路;
电流供给开关,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设置在所述电流供给线上,并且所述电流供给开关使得能够通过断开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而中断从所述电流供给线到所述控制器的电力供给;和
异常判断单元,该异常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在停止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之后所述控制器进行向省电状态的转换的系统断开模式下,该异常判断单元根据在保持所述旁路开关接通的同时,所述电流测量单元在接通或断开所述电流供给开关时所测量的电流的变化,来判断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所述控制器连接于包括所述电流供给开关的所述电流供给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设置了:多个所述控制器;以及对应于所述多个控制器的多组电流供给线和所述电流供给开关,并且
所述异常判断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在保持所述旁路开关接通的同时顺次接通各个组中的所述电流供给开关,而顺次地判断在所述系统断开模式下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省电状态的转换中的异常。
CN201580038841.4A 2014-07-15 2015-07-15 电源控制系统 Active CN106660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5177A JP6374248B2 (ja) 2014-07-15 2014-07-15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145177 2014-07-15
JP2014-180904 2014-09-05
JP2014180904 2014-09-05
JP2015-002813 2015-01-09
JP2015002813A JP6379046B2 (ja) 2015-01-09 2015-01-09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PCT/JP2015/070252 WO2016010070A1 (ja) 2014-07-15 2015-07-15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0497A true CN106660497A (zh) 2017-05-10
CN106660497B CN106660497B (zh) 2019-03-29

Family

ID=5507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8841.4A Active CN106660497B (zh) 2014-07-15 2015-07-15 电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1084B2 (zh)
CN (1) CN106660497B (zh)
DE (1) DE112015003256B4 (zh)
WO (1) WO20160100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3347A (zh) * 2018-07-18 2020-01-31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低功耗休眠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US11642968B2 (en) 2021-05-14 2023-05-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vehicle equipped with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0286B2 (ja) * 2013-11-12 2017-09-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KR101714518B1 (ko) * 2015-09-11 2017-03-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텔레매틱스 단말에서의 암전류 초과 방지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JP6807165B2 (ja) * 2016-04-28 2021-0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6958090B2 (ja) 2016-08-23 2021-11-02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過電流検出装置および蓄電装置
JP7094670B2 (ja) * 2017-07-03 202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US10122256B1 (en) 2017-07-13 2018-11-0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zero-current switching control in switched-capacitor converters
US10680512B2 (en) * 2017-07-19 2020-06-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ed-capacitor converters with capacitor pre-charging
US10224803B1 (en) 2017-12-20 2019-03-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 with compensation inducto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1801A (ja) * 1996-03-18 1997-10-03 Yazaki Corp 車両用負荷の電源接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027009A (ja) * 1996-07-10 1998-0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制御装置の暴走対策装置
JP2007203929A (ja) * 2006-02-02 2007-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両用暗電流測定装置及び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JP200723786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JP2009292333A (ja) * 2008-06-05 2009-12-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3154759A (zh) * 2010-10-14 2013-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的诊断装置、诊断方法以及蓄电装置
CN105722728A (zh) * 2013-11-12 2016-06-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0158B2 (ja) * 2005-06-01 2010-1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子制御装置
JP2009081948A (ja) 2007-09-26 2009-04-16 Denso Corp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2009292330A (ja) * 2008-06-05 2009-12-17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車載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710516B2 (ja) * 2012-02-08 2015-04-30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1801A (ja) * 1996-03-18 1997-10-03 Yazaki Corp 車両用負荷の電源接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027009A (ja) * 1996-07-10 1998-0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制御装置の暴走対策装置
JP2007203929A (ja) * 2006-02-02 2007-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両用暗電流測定装置及び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JP200723786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JP2009292333A (ja) * 2008-06-05 2009-12-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3154759A (zh) * 2010-10-14 2013-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的诊断装置、诊断方法以及蓄电装置
CN105722728A (zh) * 2013-11-12 2016-06-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3347A (zh) * 2018-07-18 2020-01-31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低功耗休眠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0733347B (zh) * 2018-07-18 2023-09-15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低功耗休眠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US11642968B2 (en) 2021-05-14 2023-05-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vehicle equipped with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device, on-board equipment diagnostic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1084B2 (en) 2019-07-16
DE112015003256B4 (de) 2023-06-29
US20170106820A1 (en) 2017-04-20
DE112015003256T5 (de) 2017-04-06
CN106660497B (zh) 2019-03-29
WO2016010070A1 (ja)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0497B (zh) 电源控制系统
US7634329B2 (en) Intelligent aircraft secondary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US9288289B2 (en) Portable device maintenance suppor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AU2011218144B2 (en) Sensor-powered wireless cable leak detection
JP5691891B2 (ja) 太陽光発電用接続箱
US9711961B2 (en) Protection device with communication bus fault diagnosis fun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7970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open connections between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 multi-cell battery pack
CN107850643A (zh) 用于诊断开关元件的故障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22728B (zh) 电源控制系统
CN207232324U (zh) 一种低边驱动的故障诊断电路
CN108068729A (zh) 包括具有同时开关状态检测功能的多重模拟开关监测系统的车辆
CN102915033A (zh) 车辆故障诊断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05842554A (zh) 智能终端的硬件故障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智能终端
JP2022521923A (ja) 電池抵抗診断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4101643U (zh) 三相电状况检测装置和电机系统
CN105445604B (zh) 一种usb3.1 type‑c型线缆自动测试方法
KR101362934B1 (ko) 활선 상태에서 차단기 동작 특성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24066A (zh) 用于高电流脉冲电源的短路控制
CN106953412A (zh) 一种基于开关执行器的电能监控方法、系统及开关执行器
US20120306612A1 (en) Electric Line Interface System
CN113852184A (zh) 一种防误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及方法
CN107912060A (zh) 用于识别蓄能器设备故障的测量设备
CN105044488B (zh) 一种串行的信号检测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3193265U (zh) 电网优先脱扣控制设备
CN113567896B (zh) 电池包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