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27600A -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27600A
CN106627600A CN201611152026.3A CN201611152026A CN106627600A CN 106627600 A CN106627600 A CN 106627600A CN 201611152026 A CN201611152026 A CN 201611152026A CN 106627600 A CN106627600 A CN 106627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afety
signal
safety system
clearance channel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20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飞
夏德春
陈栋
于鑫
阚庭明
董博
蔡晓蕾
杜呈欣
汪晓臣
吴卉
孟宇坤
孙同庆
魏耀南
郭顺利
王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16111520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27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27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7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涉及公共交通安全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安装于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或站台安全线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目标探测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连接;目标识别装置,安装于间隙通道的另一端;控制装置,与目标识别装置连接。通过本发明,能够协助司机判断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有利于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安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际铁路和地铁向着高流量、公交化的方向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行车追踪间隔不断加密、最小发车间隔将会逐步缩短,对站台候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运营中产生过多起安全事故。
目前,由于国内已有的许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没有采用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在城际铁路上已经应用的安全防护设备在设置、结构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争议。因此,研发适应现代轨道交通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协助司机判断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从而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目标探测装置、目标识别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安装于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或站台安全线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用于接收列车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门的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与所述列车门对应的屏蔽门的第二关闭锁紧信号;
所述目标探测装置,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所述第二关闭锁紧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间隙通道的一端发送探测信号贯穿所述间隙通道;
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发送的贯穿所述间隙通道的探测信号,并对所述探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及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指令,以使得列车停止发车。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的中央控制盘发送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中央控制盘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停止发车指令。
可选地,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与预设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处理结果相对于所述预设的结果是否发生变化,若是,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若否,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结果为对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时的探测信号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站台的控制室发送报警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移除所述间隙通道中的所述目标物。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移除所述目标物。
可选地,所述目标探测装置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微光夜视装置、激光测距装置、毫米波装置、微波装置、激光雷达装置、声探测装置以及紫外探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目标识别装置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射频识别装置、条码识别装置以及图形识别装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停止工作。
可选地,在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出现异常情况的情况下,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切换至隔离模式,等待检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安装于间隙通道中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列车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门的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与所述列车门对应的屏蔽门的第二关闭锁紧信号,目标探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所述第二关闭锁紧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间隙通道的一端发送探测信号贯穿所述间隙通道,目标识别装置接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发送的贯穿所述间隙通道的探测信号,并对所述探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及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控制装置在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指令,以使得列车停止发车,能够协助司机判断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从而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目标探测装置2、目标识别装置3、信号接收装置1和控制装置4,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安装于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或站台安全线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用于接收列车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门的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与所述列车门对应的屏蔽门的第二关闭锁紧信号;所述目标探测装置2,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所述第二关闭锁紧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间隙通道的一端发送探测信号贯穿所述间隙通道;所述目标识别装置3,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发送的贯穿所述间隙通道的探测信号,并对所述探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及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3连接,用于在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指令,以使得列车停止发车。藉此,能够协助司机判断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从而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其中,所述目标识别装置3,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与预设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处理结果相对于所述预设的结果是否发生变化,若是,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若否,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
其中,所述预设的结果为对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时的探测信号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4,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的中央控制盘发送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中央控制盘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停止发车指令。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4,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站台的控制室发送报警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移除所述间隙通道中的所述目标物。藉此,可向车站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站务工作人员到该检测区域进行处理,以保证旅客和车辆运输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移除所述目标物。藉此,能够对通长间隙通道进行实时监视,发现间隙内有障碍物(人体或物体)滞留时现场发出声光报警。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探测装置2可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微光夜视装置、激光测距装置、毫米波装置、微波装置、激光雷达装置、声探测装置以及紫外探测装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识别装置3可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射频识别装置、条码识别装置以及图形识别装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4,还用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停止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出现异常情况的情况下,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切换至隔离模式,等待检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站台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目标探测装置、目标识别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其中,目标探测的手段有微光夜视、激光测距、毫米波、微波、激光雷达、声探测、紫外探测等主被动探测装置,覆盖了从紫外到无线电波的宽广的电磁波谱所有手段。目标探测装置将相应的信号传输给目标识别装置,目标识别装置主要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和图形识别技术等手段判断和识别出疑似目标。目标探测装置主要由目标探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组成,主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实时探测并把所探测到目标信号传输给目标识别装置,目标识别装置对目标探测装置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判断间隙通道中是否存在目标物;控制装置将下达有出疑似目标的信号分别传输给报警装置和信号系统或其他装置的中央控制装置,报警装置接收到疑似目标进行报警。站台安全防护系统通过从控制装置实现系统级、站台级和紧急情况下的三级控制完成对站台异物的探测和防护,并完成报警。通过结构设计、系统通讯、参数设计、EMC测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完成站台安全防护系统,为新一代站台安全防护系统提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支撑。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对通长间隙空间进行实时监视,发现间隙内有障碍物滞留时现场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可向车站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站务工作人员到该检测区域进行处理,以保证旅客和车辆运输的安全。具体地,站内无车时,安全防护系统处于待机工作状态。列车进站停靠后,列车门开启至乘客上下完毕,列车门和对应的屏蔽门闭合,安全防护系统立刻进入安全防护状态。门闭合,其闭合锁紧信号即控制输入信号,传输至安全防护系统的目标探测装置,站台安全防护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安全防护系统在设定探测时间(建议探测时间可调)内没有探测到目标物,则安全防护系统自动停止工作。恢复初始待机和等待下一列车到来状态。在安全防护系统在设定探测时间(建议探测时间)内,发现可疑目标物,在相应的报警装置上发出红光闪烁报警;直至可疑目标物清除,可疑目标物清除后延迟,电源自动停止供电,系统退出工作状态。恢复初始待机和等待下一列车到来状态。安全防护系统出现故障,安全防护系统处于隔离模式,等待检修。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不存在柱子的情况下,目标探测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的一端,目标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的另一端。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存在柱子的情况下,目标探测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中的一根柱子上,目标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中的另一根柱子上,且目标探测装置与目标识别装置处于相互对视的位置。
随着我国城际铁路和地铁向着高流量、公交化的方向发展,激光检测与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站台安全防护作为轨道交通中不可缺少的安全防护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实践证实采用激光方案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检测可靠性高;2)能够协助司机判断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有利于确保乘客人身安全;3)提升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目标探测装置、目标识别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安装于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或站台安全线所构成的间隙通道中,用于接收列车信号系统发送的列车门的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与所述列车门对应的屏蔽门的第二关闭锁紧信号;
所述目标探测装置,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闭锁紧信号和所述第二关闭锁紧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间隙通道的一端发送探测信号贯穿所述间隙通道;
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间隙通道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发送的贯穿所述间隙通道的探测信号,并对所述探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及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是否存在目标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指令,以使得列车停止发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列车的中央控制盘发送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中央控制盘向所述列车信号系统发送停止发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与预设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处理结果相对于所述预设的结果是否发生变化,若是,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若否,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结果为对所述间隙通道不存在所述目标物时的探测信号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向所述站台的控制室发送报警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移除所述间隙通道中的所述目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移除所述目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探测装置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微光夜视装置、激光测距装置、毫米波装置、微波装置、激光雷达装置、声探测装置以及紫外探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射频识别装置、条码识别装置以及图形识别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所述目标识别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识别得到所述间隙通道存在所述目标物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探测装置停止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出现异常情况的情况下,所述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切换至隔离模式,等待检修。
CN201611152026.3A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Pending CN106627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2026.3A CN106627600A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2026.3A CN106627600A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7600A true CN106627600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23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2026.3A Pending CN106627600A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2760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469A (zh) * 2018-01-02 2018-06-12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站台门横向按压式解锁防夹装置
CN108372861A (zh) * 2018-04-16 2018-08-07 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
CN109658652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铁路车站站台立体化防护系统
CN109839638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保定市天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铁路站台防护方法和设备
CN110816597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隙探测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247024A (zh) * 2021-06-21 2021-08-13 北京宏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毫米波检测的非接触式车门防夹报警装置
CN114084171A (zh) * 2021-11-02 2022-02-2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摇臂式站台间隙智能监控报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382705A (zh) * 2023-12-07 2024-01-12 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fao运行等级列车的间隙探测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45558B3 (de) * 2004-09-15 2005-09-08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koordinierten Betrieb von Fahrzeugtüren schienen- oder spurgebundener Fahrzeuge und korrespondierenden Bahnsteigleitsystemen, insbesondere Bahnsteigtüren
CN101463691A (zh) * 2009-01-14 2009-06-24 沈阳西东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地铁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激光障碍物监测控制系统
KR20090074103A (ko) * 2008-01-01 2009-07-06 명관 이 출입문 모니터링 스크린도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204279411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夹物的装置
CN104527650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深圳市方大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应用于轨道交通站台的防夹系统
CN104691559A (zh) * 2015-03-24 2015-06-10 江苏科技大学 监测站台安全门与车门区间安全的辅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724128A (zh) * 2014-12-05 2015-06-24 四川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地铁安全感应系统
CN204496027U (zh) * 2015-04-08 2015-07-22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门与安全门之间的双层红外对射探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45558B3 (de) * 2004-09-15 2005-09-08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koordinierten Betrieb von Fahrzeugtüren schienen- oder spurgebundener Fahrzeuge und korrespondierenden Bahnsteigleitsystemen, insbesondere Bahnsteigtüren
KR20090074103A (ko) * 2008-01-01 2009-07-06 명관 이 출입문 모니터링 스크린도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101463691A (zh) * 2009-01-14 2009-06-24 沈阳西东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地铁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激光障碍物监测控制系统
CN204279411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夹物的装置
CN104527650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深圳市方大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应用于轨道交通站台的防夹系统
CN104724128A (zh) * 2014-12-05 2015-06-24 四川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地铁安全感应系统
CN104691559A (zh) * 2015-03-24 2015-06-10 江苏科技大学 监测站台安全门与车门区间安全的辅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496027U (zh) * 2015-04-08 2015-07-22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门与安全门之间的双层红外对射探测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9638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保定市天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铁路站台防护方法和设备
CN108146469A (zh) * 2018-01-02 2018-06-12 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站台门横向按压式解锁防夹装置
CN108146469B (zh) * 2018-01-02 2024-01-16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站台门横向按压式解锁防夹装置
CN108372861A (zh) * 2018-04-16 2018-08-07 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
CN108372861B (zh) * 2018-04-16 2024-03-22 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
CN109658652B (zh) * 2018-12-20 2021-09-1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铁路车站站台立体化防护系统
CN109658652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铁路车站站台立体化防护系统
CN110816597B (zh) * 2019-10-29 2021-11-1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隙探测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816597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隙探测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247024A (zh) * 2021-06-21 2021-08-13 北京宏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毫米波检测的非接触式车门防夹报警装置
CN113247024B (zh) * 2021-06-21 2021-10-08 北京宏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毫米波检测的非接触式车门防夹报警装置
CN114084171A (zh) * 2021-11-02 2022-02-2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摇臂式站台间隙智能监控报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084171B (zh) * 2021-11-02 2024-02-2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摇臂式站台间隙智能监控报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382705A (zh) * 2023-12-07 2024-01-12 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fao运行等级列车的间隙探测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7600A (zh) 一种站台安全防护系统
CN103463789B (zh) 消防栓状态远程监控系统
CN102529981B (zh)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安全门安全防护系统
CN104847211B (zh) 一种站台安全门与车门区间安全的辅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847210B (zh) 一种屏蔽门开关控制装置及车门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
CN202816102U (zh) 带电作业安全区域警示系统
CN202049541U (zh) 车辆及司乘人员信息监管系统
CN102092404B (zh) 预防和探测铁道上物体坠落的设备和探测物体坠落的方法
CN201970997U (zh) 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安全门安全防护系统
CN10400283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记点及定位系统
CN104691575B (zh) 一种铁轨故障在线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6683412A (zh) 一种应急车道通行装置
CN104049281A (zh) 曲线地铁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间异物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DE102013001307B4 (de)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r Kraftwagenumgebung
CN205943007U (zh) 一种营运客车非法中途载客的报警系统
WO2018059141A1 (zh) 一种用于轨交车辆防撞预警雷达系统
CN203172621U (zh) 轨道交通屏蔽门红外线危险探测警示设施
CN110466562A (zh)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和微波的平交道口存在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04608802A (zh) 一种铁路调车场列车接近自动报警系统
CN104778849A (zh) 一种交通枢纽用的智能交通系统
CN109658652A (zh) 铁路车站站台立体化防护系统
CN106864463A (zh) 一种地铁站台门与车门之间顶置式异物检测系统
CN204279411U (zh) 一种防止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夹物的装置
CN207068238U (zh) 一种应急车道通行装置
CN106353763A (zh) 一种具有铁道轨面异物扫描功能的激光雷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