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3595A -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3595A
CN106613595A CN201710014761.6A CN201710014761A CN106613595A CN 106613595 A CN106613595 A CN 106613595A CN 201710014761 A CN201710014761 A CN 201710014761A CN 106613595 A CN106613595 A CN 106613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vegetable
cellular zone
seedling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4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3595B (zh
Inventor
谢俊
谢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ap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ap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ap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ap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47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3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3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3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3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3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该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为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在温室大棚工厂内的生产和运用,包含以下步骤工厂化育秧、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机械化移栽、养殖设施配套准备、投放种苗、田间管理、稻田鸭捕捉、鱼蟹收获、机械化收稻、水稻机械化秸秆粉碎、蔬菜机械作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多种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解决了工厂化“稻‑畜‑菜”种养循环的问题,将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同时能够避免大田作业时由于天气带来的影响。

Description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一直采用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产品,不仅使地越种越薄,还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土地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危及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价格普遍不高,但同时农业生产成本处在上升通道,包括人工、农机作业、土地流转等费用上涨很快,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也不便宜,导致众多的业主经济效益很低、可持续经营十分困难,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利用稻田养鱼、养蟹或者养鸭是效益较高的一种农业综合生产模式,在各地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现有的生产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种植和养殖都是单一的经营模式,资源利用率低且经济效益不高,水稻种植与蔬菜种植并没有有机结合,将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有所脱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也引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粗犷经营方式导致产品质量差,引起农产品售价低;2、大田水稻和蔬菜经常在生长期间因遭遇水旱灾、狂风等恶劣天气造成减产甚至绝收;3、目前农业人工生产面临着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劳动力成本高和用工矛盾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能够解决工厂化“稻-畜-菜”种养循环的问题,将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同时能够避免大田作业时由于天气带来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该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为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在温室大棚工厂内的生产和运用,包含以下步骤:
S1、工厂化育秧:将谷种经48小时浸种后进行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后将秧盘放到30-35℃的催苗室中催苗36-48小时,待出齐苗后开窗通风降温至自然温度炼苗2-4小时;
S2、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将温室大棚内上一周年蔬菜种植后田块中加入4厘米~6厘米的浅水,然后每亩50-80kg生物肥的标准施肥,用旋耕机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将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其中,所述的生物肥为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按照重量份1.5-2:0.5-1:4-5:0.1的比例混合发酵而成,所述的温室大棚内的田块按照3-5亩的标准划分为单元区,单元区与单元区之间预留有机械作业道,单元区中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S3、机械化移栽:用移栽机将秧苗从催苗室中移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中进行机插秧作业,温室大棚内温度维持在20-35℃;
S4、养殖设施配套准备:利用开沟机在单元区的四周开挖宽1.5-2.0米,深0.8-1.0米的鱼蟹沟,田间开挖与鱼蟹沟连通的“丰”型鱼蟹道,鱼蟹道宽0.8-1.0米,深50-60厘米,保证秧厢的宽度为1.8米-3米,其中,单元区的一角搭建鸭舍并设置鸭食投放点,单元区的其余角上开挖有与鱼蟹沟连通的收集池并设置有鱼蟹食投放点,所述鱼蟹沟的沟底两侧设置有50-70cm宽,40-60cm高的泥筑体;
S5、投放种苗:待秧苗生长15-30天,在鱼蟹沟中按照以下标准投放种苗:1500-2000只/亩蟹苗,蟹苗投放2-3天后投放草食性鱼苗2000-3000尾/亩,待鱼苗投放7-15天后在鱼蟹道中按照10-12只/亩的标准投放10-25日龄、个体重100-200克的雏鸭,其中,蟹苗投放10天后开始在鱼蟹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雏鸭投放后在鸭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鱼蟹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鱼蟹重量的3-5%,雏鸭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雏鸭重量的5-10%,投放时间为上午8-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1/4-1/3,下午7-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2/3-3/4;
S6、田间管理:雏鸭投放后在单元区的四周放置防逃板,大棚温室内温室控制在25-35℃,每隔7天换新水,保持稻田内水深20-35cm;
S7、稻田鸭捕捉:水稻稻穗灌浆后,即可进行稻田鸭的捕捉,当水稻稻穗灌浆后,随着穗重的增加,慢慢地会变得穗弯下垂,这时由于稻穗上的谷粒将要成熟变得饱满,为鸭子所喜食,鸭群在这个时期会频频喙食稻穗上的谷粒,所以要及时把长足个体的鸭子赶出稻田,避免造成水稻损失,同时要将长得足够大的鸭子出售;
S8、鱼蟹收获:水稻成熟前10-15天,排干单元区中的积水并将鱼、蟹赶至收集池中进行捕捞,捕捞完成后注水直至水深5-10cm;
S9、机械化收稻:水稻成熟即可机收水稻,在水稻机收前,拆除防逃板,排干水田中的积水,采用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对单元区里的水稻进行机收作业,并将秸秆的1/3还田,2/3用于生物肥的制作;
S10、水稻机械化秸秆粉碎:水稻机收完成后,在单元区内加入生物腐熟剂,并采用秸秆粉碎机将单元区内的秸秆粉碎还田,静置3-5天,保持温室大棚内温度25-35℃;
S11、蔬菜机械作业:单元区内的泥土含水量达到20-30%即可进行蔬菜机械化直播作业,在直播前3-5天采用旋耕机进行深耕翻地1-2次,然后用精整地机精细整地1-2次,选用早熟品种蔬菜品种,确定蔬菜种植2-3茬,用直播机进行直播,开厢起垄,并在单元区内设置诱虫灯和黄板,防逃板上安装防虫网,单元区内安装2-3个诱虫灯,3-4个黄板,防虫网的目数为15-25目,其中,播种后出苗前温室大棚内保持15-25℃,进行定期肥水管理,第一茬蔬菜成熟后进行机收作业,机收后将蔬菜秸秆储存用于生物肥的制作,然后进行第2-3茬的蔬菜机械直播作业,当最后一茬蔬菜机收完成以后,即可进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步骤。
所述的生物肥将按照重量份为1.5-2:0.5-1:4-5:0.1的比例均匀混合的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打堆,待物料温度升至50-55℃后,翻堆,然后物料温度维持50-55℃,重复翻堆直至肥料颜色变为深褐色。
田养鸭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一项综合型、环保型生态农业技术,是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配套技术。在稻田里不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按摩、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无公害的水稻。特别是对有机稻米生产和效益农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栽培技术不可比拟的诸多优点,稻田养鸭不仅能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也为种植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中,适合养鸭的水稻品种一定要茎秆粗壮,叶片坚挺,而且具有较强分蘖能力,植株集散要适中,因为鸭子稻田间活动,如果太密就容易造成稻茎的折断,影响水稻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尽可能选择抗逆性好的优质品种。 品种选好后,要对种子进行精选,然后再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晒种,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好后,利用风力选种或是水选,经过选种后,保留优质的种子,利于苗齐苗壮。在播前还要用浸种灵稀释液浸种,达到消毒的目的,防止病害的发生。雏鸭选择生活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如滨湖麻鸭、建昌鸭等,以适应水稻栽培特点,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有条件的可选择野鸭和家鸭的杂交种。同时,要做好疾病防疫。雏鸭未开食前要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油乳疫苗,放养前再皮下注射鸭瘟疫苗,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提高雏鸭的成活率。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蟹,既可获得鱼蟹产品,又可利用鱼蟹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可以增加水稻产量。
工厂化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及湿度控制系统等;供水系统自动适时适量供给水分;温控系统包括排风扇、热风扇、温度感应器及恒温系统控制箱,以适时调节温度;辅助照明系统包含植物灯及反射镜,于无日光时提供照明,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经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呈现出美丽景观;湿度控制系统配合排风扇而调节湿度及降低室内温度。
本发明提出的工厂化“稻-畜-菜”种养循环模式,将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较常规种植显著提高,同时是对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另外可以解决目前农业人工生产面临着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和用工矛盾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极端气候天气对作物的伤害,确保了粮食、经济作物的供给。本发明的实施和推广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所述的机械作业道的宽度为2-3米,便于单元区内机械化作业的方便。
所述的鱼蟹沟上设置有用于机械作业的盖板,便于农业机械的通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单元区为矩形分布,便于施工与管理。
所述的收集池的宽度为2-3米,长度为2-3米,深度为1.0-1.5米。
所述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温室大棚内的灌溉系统相连,所述的排水口连通至排水沟,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鱼蟹饲料由玉米粉和豆饼粉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而成,其中玉米粉和豆饼粉的颗粒大小为0.1-0.5mm。
所述的雏鸭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玉米40-45份,麦麸20-30份,稻谷5-10份,豆饼10-20份,食盐0.2-0.5份。
所述的草食性鱼苗为草鱼苗、鲢鱼苗的其中一种或者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多种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既有效的解决了茬口衔接的时间矛盾,又开展了多种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2)、本发明利用工厂化方式的机械化作业和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工厂化设施栽培通过遮阳、避雨,以及温度、湿度、水分和光照控制等技术手段,有效的避免了极端气候天气对作物的伤害,抗风险能力强。
(3)、本发明利用单元区内种植的水稻和蔬菜秸秆为生物肥原料,同时田间放养的鸭子、鱼和蟹,均为不采用任何化学肥料和激素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好自然产品售价就高,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使用腐熟剂和秸秆发酵生成的生物有机肥料,同时不使用农药,是因为在大棚相对密闭的空间设施栽培,切断了病虫害田块之间的互相窜动,同时配合诱虫灯、防虫网、黄板等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温室大棚内的田块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鱼蟹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作业道,2-鱼蟹沟,3-鱼蟹道,4-秧厢,5-鸭舍,6-收集池,7-泥筑体,8-进水口,9-排水口,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该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为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在温室大棚工厂内的生产和运用,包含以下步骤:
S1、工厂化育秧:将谷种经48小时浸种后进行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后将秧盘放到30-35℃的催苗室中催苗36-48小时,待出齐苗后开窗通风降温至自然温度炼苗2-4小时;
S2、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将温室大棚内上一周年蔬菜种植后田块中加入4厘米~6厘米的浅水,然后每亩50-80kg生物肥的标准施肥,用旋耕机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将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其中,所述的生物肥为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按照重量份1.5-2:0.5-1:4-5:0.1的比例混合发酵而成,所述的温室大棚内的田块按照3-5亩的标准划分为单元区,单元区与单元区之间预留有机械作业道1,单元区中设置有进水口8和排水口9;
S3、机械化移栽:用移栽机将秧苗从催苗室中移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中进行机插秧作业,温室大棚内温度维持在20-35℃;
S4、养殖设施配套准备:如图1、图2所示,利用开沟机在单元区的四周开挖宽1.5-2.0米,深0.8-1.0米的鱼蟹沟2,田间开挖与鱼蟹沟2连通的“丰”型鱼蟹道3,鱼蟹道3宽0.8-1.0米,深50-60厘米,保证秧厢4的宽度为1.8米-3米,其中,单元区的一角搭建鸭舍5并设置鸭食投放点,单元区的其余角上开挖有与鱼蟹沟2连通的收集池6并设置有鱼蟹食投放点,所述鱼蟹沟2的沟底两侧设置有50-70cm宽,40-60cm高的泥筑体7;
S5、投放种苗:待秧苗生长15-30天,在鱼蟹沟2中按照以下标准投放种苗:1500-2000只/亩蟹苗,蟹苗投放2-3天后投放草食性鱼苗2000-3000尾/亩,待鱼苗投放7-15天后在鱼蟹道3中按照10-12只/亩的标准投放10-25日龄、个体重100-200克的雏鸭,其中,蟹苗投放10天后开始在鱼蟹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雏鸭投放后在鸭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鱼蟹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鱼蟹重量的3-5%,雏鸭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雏鸭重量的5-10%,投放时间为上午8-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1/4-1/3,下午7-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2/3-3/4;
S6、田间管理:雏鸭投放后在单元区的四周放置防逃板,大棚温室内温室控制在25-35℃,每隔7天换新水,保持稻田内水深20-35cm;
S7、稻田鸭捕捉:水稻稻穗灌浆后,即可进行稻田鸭的捕捉;
S8、鱼蟹收获:水稻成熟前10-15天,排干单元区中的积水并将鱼、蟹赶至收集池6中进行捕捞,捕捞完成后注水直至水深5-10cm;
S9、机械化收稻:水稻成熟即可机收水稻,在水稻机收前,拆除防逃板,排干水田中的积水,采用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对单元区里的水稻进行机收作业,并将秸秆的1/3还田,2/3用于生物肥的制作;
S10、水稻机械化秸秆粉碎:水稻机收完成后,在单元区内加入生物腐熟剂,并采用秸秆粉碎机将单元区内的秸秆粉碎还田,静置3-5天,保持温室大棚内温度25-35℃,生物腐熟剂是一种常见的高效生物菌剂,生物腐熟剂能使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变成绿色无公害生物秸秆饲料进行禽畜养殖,畜禽粪便、城乡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又能通过神采生物菌剂快速变成高效生物有机肥料进入绿色种植。神采生物发酵剂可将各种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污泥垃圾等废弃物快速变成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发酵一吨成品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只需用1公斤生物复合发酵剂,少则一周,多则二周,所有废弃物均可变成绿色无公害生态肥料和生物饲料;
S11、蔬菜机械作业:单元区内的泥土含水量达到20-30%即可进行蔬菜机械化直播作业,在直播前3-5天采用旋耕机进行深耕翻地1-2次,然后用精整地机精细整地1-2次,选用早熟品种蔬菜品种,确定蔬菜种植2-3茬,用直播机进行直播,开厢起垄,并在单元区内设置诱虫灯和黄板,防逃板上安装防虫网,单元区内安装2-3个诱虫灯,3-4个黄板,防虫网的目数为15-25目,其中,播种后出苗前温室大棚内保持15-25℃,进行定期肥水管理,第一茬蔬菜成熟后进行机收作业,机收后将蔬菜秸秆储存用于生物肥的制作,然后进行第2-3茬的蔬菜机械直播作业,当最后一茬蔬菜机收完成以后,即可进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步骤。
申请人选择大白菜、菜心以及菠菜作为三茬蔬菜机播的种类,大白菜播种前整地时每亩施生物肥3000-4000kg深翻,采用垄上双行穴播覆膜种植,垄宽45cm、沟宽25 cm、垄高15 cm,垄上覆盖70 cm宽的地膜。播种时按照穴距25 cm,垄上行距35cm破膜点种,每穴点播种子3~4粒,亩保苗2500-4000株左右,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3℃以上;出苗后10天开始间苗,二叶一心期每穴留2~3颗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颗苗,播种后即在沟内灌水。出苗后轻浇二水。间苗、定苗后亩追施复合肥50kg,浇第三次水,及时中耕、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进入莲座期浇第四次水,结合灌水亩施冲施肥20kg。进入结球期结合浇水,亩施亩施冲施肥20kg;结球后期控制灌水,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收获后对单元区进行深翻并施加每亩施生物肥1000-1500,然后进行菜心的机播,菜心的田间管理按照菜心的要求进行,菜心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和菜薹形成适温为15~20℃,菜心生育期短,根系浅,吸收能力差,底肥要施足,菜厢1.5米宽,菜心株行距为13厘米×16厘米,以畦作为主,采用条播,收获后对单元区进行深翻并施加每亩施生物肥500-1000kg,然后进行菠菜的机播,菠菜收获后即可进行水稻移栽的工序。
所述的生物肥将按照重量份为1.5-2:0.5-1:4-5:0.1的比例均匀混合的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打堆,待物料温度升至50-55℃后,翻堆,然后物料温度维持50-55℃,重复翻堆直至肥料颜色变为深褐色。
所述的机械作业道1的宽度为2-3米。
所述的鱼蟹沟2上设置有用于机械作业的盖板10。
所述的单元区为矩形分布。
所述的收集池6的宽度为2-3米,长度为2-3米,深度为1.0-1.5米。
所述的进水口8通过进水管与温室大棚内的灌溉系统相连,所述的排水口9连通至排水沟,进水口8和排水口9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鱼蟹饲料由玉米粉和豆饼粉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而成,其中玉米粉和豆饼粉的颗粒大小为0.1-0.5mm。
所述的雏鸭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玉米40-45份,麦麸20-30份,稻谷5-10份,豆饼10-20份,食盐0.2-0.5份。
所述的草食性鱼苗为草鱼苗、鲢鱼苗的其中一种或者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为水稻、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与畜牧养殖农艺的有机结合在温室大棚工厂内的生产和运用,包含以下步骤:
S1、工厂化育秧:将谷种经48小时浸种后进行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后将秧盘放到30-35℃的催苗室中催苗36-48小时,待出齐苗后开窗通风降温至自然温度炼苗2-4小时;
S2、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将温室大棚内上一周年蔬菜种植后田块中加入4厘米~6厘米的浅水,然后每亩50-80kg生物肥的标准施肥,用旋耕机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将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其中,所述的生物肥为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按照重量份1.5-2:0.5-1:4-5:0.1的比例混合发酵而成,所述的温室大棚内的田块按照3-5亩的标准划分为单元区,单元区与单元区之间预留有机械作业道(1),单元区中设置有进水口(8)和排水口(9);
S3、机械化移栽:用移栽机将秧苗从催苗室中移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中进行机插秧作业,温室大棚内温度维持在20-35℃;
S4、养殖设施配套准备:利用开沟机在单元区的四周开挖宽1.5-2.0米,深0.8-1.0米的鱼蟹沟(2),田间开挖与鱼蟹沟(2)连通的“丰”型鱼蟹道(3),鱼蟹道(3)宽0.8-1.0米,深50-60厘米,保证秧厢(4)的宽度为1.8米-3米,其中,单元区的一角搭建鸭舍(5)并设置鸭食投放点,单元区的其余角上开挖有与鱼蟹沟(2)连通的收集池(6)并设置有鱼蟹食投放点,所述鱼蟹沟(2)的沟底两侧设置有50-70cm宽,40-60cm高的泥筑体(7);
S5、投放种苗:待秧苗生长15-30天,在鱼蟹沟(2)中按照以下标准投放种苗:1500-2000只/亩蟹苗,蟹苗投放2-3天后投放草食性鱼苗2000-3000尾/亩,待鱼苗投放7-15天后在鱼蟹道(3)中按照10-12只/亩的标准投放10-25日龄、个体重100-200克的雏鸭,其中,蟹苗投放10天后开始在鱼蟹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雏鸭投放后在鸭食投放点定点喂食,鱼蟹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鱼蟹重量的3-5%,雏鸭饲料每天投放量为雏鸭重量的5-10%,投放时间为上午8-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1/4-1/3,下午7-9点,投放量为每天投放量的2/3-3/4;
S6、田间管理:雏鸭投放后在单元区的四周放置防逃板,大棚温室内温室控制在25-35℃,每隔7天换新水,保持稻田内水深20-35cm;
S7、稻田鸭捕捉:水稻稻穗灌浆后,即可进行稻田鸭的捕捉;
S8、鱼蟹收获:水稻成熟前10-15天,排干单元区中的积水并将鱼、蟹赶至收集池(6)中进行捕捞,捕捞完成后注水直至水深5-10cm;
S9、机械化收稻:水稻成熟即可机收水稻,在水稻机收前,拆除防逃板,排干水田中的积水,采用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对单元区里的水稻进行机收作业,并将秸秆的1/3还田,2/3用于生物肥的制作;
S10、水稻机械化秸秆粉碎:水稻机收完成后,在单元区内加入生物腐熟剂,并采用秸秆粉碎机将单元区内的秸秆粉碎还田,静置3-5天,保持温室大棚内温度25-35℃;
S11、蔬菜机械作业:单元区内的泥土含水量达到20-30%即可进行蔬菜机械化直播作业,在直播前3-5天采用旋耕机进行深耕翻地1-2次,然后用精整地机精细整地1-2次,选用早熟品种蔬菜品种,确定蔬菜种植2-3茬,用直播机进行直播,开厢起垄,并在单元区内设置诱虫灯和黄板,防逃板上安装防虫网,单元区内安装2-3个诱虫灯,3-4个黄板,防虫网的目数为15-25目,其中,播种后出苗前温室大棚内保持15-25℃,进行定期肥水管理,第一茬蔬菜成熟后进行机收作业,机收后将蔬菜秸秆储存用于生物肥的制作,然后进行第2-3茬的蔬菜机械直播作业,当最后一茬蔬菜机收完成以后,即可进入温室大棚工厂化稻田地的准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肥将按照重量份为1.5-2:0.5-1:4-5:0.1的比例均匀混合的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秆、蔬菜秸秆、鸭粪以及粪便发酵剂打堆,待物料温度升至50-55℃后,翻堆,然后物料温度维持50-55℃,重复翻堆直至肥料颜色变为深褐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作业道(1)的宽度为2-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蟹沟(2)上设置有用于机械作业的盖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区为矩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6)的宽度为2-3米,长度为2-3米,深度为1.0-1.5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8)通过进水管与温室大棚内的灌溉系统相连,所述的排水口(9)连通至排水沟,进水口(8)和排水口(9)上均设置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蟹饲料由玉米粉和豆饼粉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而成,其中玉米粉和豆饼粉的颗粒大小为0.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雏鸭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玉米40-45份,麦麸20-30份,稻谷5-10份,豆饼10-20份,食盐0.2-0.5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食性鱼苗为草鱼苗、鲢鱼苗的其中一种或者组合。
CN201710014761.6A 2017-01-10 2017-01-10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Active CN106613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4761.6A CN106613595B (zh) 2017-01-10 2017-01-10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4761.6A CN106613595B (zh) 2017-01-10 2017-01-10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3595A true CN106613595A (zh) 2017-05-10
CN106613595B CN106613595B (zh) 2020-06-05

Family

ID=5884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4761.6A Active CN106613595B (zh) 2017-01-10 2017-01-10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359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4449A (zh) * 2017-08-31 2017-12-22 张志全 一种蛙稻立体养殖技术
CN107950435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跑道式养鲈鱼与稻田套养小龙虾结合的方法
CN110612851A (zh) * 2019-10-22 2019-12-27 大理市人间仙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水果种植方法
CN110692598A (zh) * 2019-11-14 2020-01-17 尹华粤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11247102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寒冷地区大规格河蟹的稻田-池塘养殖方法
CN113115861A (zh) * 2021-05-11 2021-07-16 冯玉莉 一种农业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062A (zh) * 2008-09-28 2010-03-31 陈启龙 一种在水稻田中混合投放鱼、鸭的养殖方法
CN104969752A (zh) * 2015-06-29 2015-10-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针对日光温室连作土壤的水旱轮作栽培方法
CN105210746A (zh) * 2015-08-29 2016-01-06 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106234099A (zh) * 2016-09-30 2016-12-21 贵州尚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鲤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062A (zh) * 2008-09-28 2010-03-31 陈启龙 一种在水稻田中混合投放鱼、鸭的养殖方法
CN104969752A (zh) * 2015-06-29 2015-10-1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针对日光温室连作土壤的水旱轮作栽培方法
CN105210746A (zh) * 2015-08-29 2016-01-06 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106234099A (zh) * 2016-09-30 2016-12-21 贵州尚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鲤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洪玉等: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水产科学》 *
梁毅等: "稻鱼菜、稻鱼鸭复合生态模式综合效益的试验", 《淡水渔业》 *
王兴礼: "稻田鱼鸭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渔业致富指南》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4449A (zh) * 2017-08-31 2017-12-22 张志全 一种蛙稻立体养殖技术
CN107950435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跑道式养鲈鱼与稻田套养小龙虾结合的方法
CN107950435B (zh) * 2017-11-20 2021-02-0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跑道式养鲈鱼与稻田套养小龙虾结合的方法
CN110612851A (zh) * 2019-10-22 2019-12-27 大理市人间仙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水果种植方法
CN110692598A (zh) * 2019-11-14 2020-01-17 尹华粤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110692598B (zh) * 2019-11-14 2024-01-30 尹华粤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11247102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寒冷地区大规格河蟹的稻田-池塘养殖方法
CN113115861A (zh) * 2021-05-11 2021-07-16 冯玉莉 一种农业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3595B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8965B (zh) 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CN103493706B (zh) 一种有机水稻生产方法
CN102405812B (zh) 一种连栋大棚葡萄园立体循环种养方法
CN103461049B (zh) 水稻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
CN106613595A (zh) 工厂化“稻‑畜‑菜”周年循环机械化生产方法
CN210900695U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CN106613589A (zh) 一种稻虾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6233996A (zh) 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9673436A (zh) 一种绿色水稻种植与鱼混养方法
CN105379548A (zh) 皇竹草的硒富集栽培方法
CN114931074A (zh) 补水管道及对应的养殖系统
CN112219660A (zh) 一种稻蟹生态种养方法
CN104663204B (zh) 膜侧种植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技术
CN108283115A (zh) 一种稻田养殖鲤鱼的方法
CN106233997A (zh) 一种长季节辣椒的水旱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6258421A (zh) 一种早熟茄子的水旱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11820091A (zh) 稻鳖鸭共作立体种养方法
CN106258423A (zh) 茄子、水稻、蚕豆、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9874617A (zh) 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CN112715438B (zh) 一种基于双季稻的稻虾轮作方法
CN108293747A (zh) 一种水稻生态种植方法
CN105009856A (zh) 藏木香的种植方法
CN106171489A (zh) 长季节茄子、碗豆、早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6234000A (zh) 秋辣椒与碗豆、早稻、荸荠、毛豆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5766330B (zh) 有机鸡毛菜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