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1307A -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1307A
CN106611307A CN201611221407.2A CN201611221407A CN106611307A CN 106611307 A CN106611307 A CN 106611307A CN 201611221407 A CN201611221407 A CN 201611221407A CN 106611307 A CN106611307 A CN 106611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lassification
consumption
ci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14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显旭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kang 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kang 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kang 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kang 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14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1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1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7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characterised in that multiple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g. to the p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4Transactions dependent on location of M-de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根据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若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第二卡片进行排序。该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第一匹配单元,用于获取与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类别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读卡应用端的类别获取第二卡片;排序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第二卡片进行排序。本发明能根据所在位置、读卡应用端的相关信息,提供最适宜的刷卡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出行及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各样卡片的应用,例如付款需要用借记卡、信用卡或会员卡等;上班有工卡;停车有停车卡;出行需要公交卡或ETC卡;出入住所可能需要门禁卡;因此,人们身边常常需要各种各样的卡片,但每张卡都是独立的,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从多张卡中进行翻找,既麻烦又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旨在对各类卡片提供智能管理,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
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
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
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其中,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还包括:
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
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若是,则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若是,则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
可选地,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或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
类别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
排序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
可选地,所述排序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其中,所述排序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还包括付款单元,用于:
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
可选地,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提示单元,用于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并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
可选地,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物品分类单元,用于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
可选地,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或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本发明提出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能根据地理位置及读卡应用端种类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卡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S11、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S12、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
例如,若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是某商城中,则该第一卡片列表包括该商城的会员卡、各种银行卡等;若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是某停车场中,则该第一卡片列表中可以包括停车卡;
S13、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
一般地,消费类别是指需要支付金钱的卡片,除了消费类卡片外,还包括团体认证类卡片,例如工卡、门禁卡等仅需要进行识别,而不需要支付金钱的卡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读卡应用端除了可以现金刷卡机、停车卡刷卡器、门禁卡刷卡器、公交卡刷卡器、高速公路刷卡器外,还可以是采用线上支付的虚拟刷卡器;
S14、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
具体来说,在同一地理位置上可能既有商店又有门禁卡刷卡处,此时,在第一卡片列表中会同时包括该商店的会员卡、银行卡以及该地理位置对应的门禁卡;此时需要获取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才能进一步对第一卡片列表进行筛选;
S15、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
例如在需要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时,银行卡一般包括借记卡与信用卡,且用户身上都不止一张,此时,需要对该些银行卡进行排序。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步骤S15中的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具体可以包括:
S21、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S22、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S23、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S24、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S25、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在步骤S15之后,还包括:
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直到完成付款或所有卡片的余额都使用完。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在具体实施时,若第一顺位的卡足够支付发起并完成支付,则记录相关数据;若第一顺位的卡不足够支付,则先扣除该卡可用于支付部分,剩余部分使用第二顺位的卡进行支付,依次类推。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也就是说,按使用频率对第二卡片进行排序,先使用排列在前的卡片。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先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卡片的排序方法,再按照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在同一顺位的情况下,按其使用的频率大小进行排序。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先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卡片的排序方法,再按照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在同一顺位的情况下,按其对应的优惠信息进行排序。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先按照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进行排序,再按照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5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
其中,该线下消费例如是实体店消费;该离线支付软件例如是Apple Pay或三星支付等;
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
其中,物流信息表中包括快递或物流的名称、费用、速度等信息。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5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若是,则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通过该还款账单及时提醒还款日还款;
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5之后,还包括:
S31、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进入步骤S32;若否,则如步骤S35所示,结束进程;
S32、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S33、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S34、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
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同时参考该物品的数量及购买时间间隔来进行消息的推送。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S11至S15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将卡片添加至预设卡片列表中加时,需要完成卡内信息的获取。同时需要从各自的服务接口端完成身份审核验证,以保证卡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若添加卡片时所在地网络不通,可以先完成卡的添加,但该卡不可使用。待网络连接后从后台开始卡认证,认证通过后卡才可以正常使用。
对于所添加的卡片,信息先通过加密保存于终端内部,如网络通畅,将终端内部信息和云端同步。在同步时,可以以那端数据时间最新和数据内容更多作为相互备份。信息在云端存储方式以账号、密码的方式登记保存。并且需要保留有效的身份信息,同时在公安系统备案防止信息外泄。
卡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可以包含用于网络交流的网络昵称,但该昵称不等同于网络登陆账号。不体现其他敏感信用及个人隐私信息。
此外,还可以根据认证通过的卡片种类自动匹配相应的社交群组。通过昵称标识网络身份;群组内部可以发起讨论,交流及使用心得;在线发起该卡的使用相关的组团优惠等。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进行描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其中,位置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一匹配单元20用于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例如,若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是某商城中,则该第一卡片列表包括该商城的会员卡、各种银行卡等;若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是某停车场中,则该第一卡片列表中可以包括停车卡。
类别识别单元30用于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一般地,消费类别是指需要支付金钱的卡片,除了消费类卡片外,还包括团体认证类卡片,例如工卡、门禁卡等仅需要进行识别,而不需要支付金钱的卡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读卡应用端除了可以现金刷卡机、停车卡刷卡器、门禁卡刷卡器、公交卡刷卡器、高速公路刷卡器外,还可以是采用线上支付的虚拟刷卡器。
第二匹配单元40用于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具体来说,在同一地理位置上可能既有商店又有门禁卡刷卡处,此时,在第一卡片列表中会同时包括该商店的会员卡、银行卡以及该地理位置对应的门禁卡;此时需要获取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才能进一步对第一卡片列表进行筛选。
排序单元50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例如在需要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时,银行卡一般包括借记卡与信用卡,且用户身上都不止一张,此时,需要对该些银行卡进行排序。
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第五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排序单元50具体用于: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还包括付款单元,用于: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直至完成付款或所述卡片的余额都使用完。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第五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也就是说,排序单元50具体用于按使用频率对第二卡片进行排序,先使用排列在前的卡片。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排序单元50还可以先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卡片的排序方法,再按照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在同一顺位的情况下,按其使用的频率大小进行排序。
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第五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排序单元50还可以先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卡片的排序方法,再按照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在同一顺位的情况下,按其对应的优惠信息进行排序。
在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排序单元50还可以先按照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进行排序,再按照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对最终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61,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第二判断单元62,用于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其中,该线下消费例如是实体店消费;该离线支付软件例如是Apple Pay或三星支付等;
第三判断单元63,用于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其中,物流信息表中包括快递或物流的名称、费用、速度等信息。
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71,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提示单元72,用于若为购物消费,则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并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还可以通过该还款账单及时提醒还款日还款;
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81,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物品分类单元82,用于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统计单元83,用于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推送单元84,用于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同时参考该物品的数量及购买时间间隔来进行消息的推送。
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提出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位置获取单元10、第一匹配单元20、类别识别单元30、第二匹配单元40、排序单元50相同,具体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卡片添加管理单元,用于在将卡片添加至预设卡片列表中加时,需要完成卡内信息的获取。同时需要从各自的服务接口端完成身份审核验证,以保证卡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若添加卡片时所在地网络不通,可以先完成卡的添加,但该卡不可使用。待网络连接后从后台开始卡认证,认证通过后卡才可以正常使用。
对于所添加的卡片,信息先通过加密保存于终端内部,如网络通畅,将终端内部信息和云端同步。在同步时,可以以那端数据时间最新和数据内容更多作为相互备份。信息在云端存储方式以账号、密码的方式登记保存。并且需要保留有效的身份信息,同时在公安系统备案防止信息外泄。
卡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可以包含用于网络交流的网络昵称,但该昵称不等同于网络登陆账号。不体现其他敏感信用及个人隐私信息。
此外,卡片添加管理单元还可以根据认证通过的卡片种类自动匹配相应的社交群组。通过昵称标识网络身份;群组内部可以发起讨论,交流及使用心得;在线发起该卡的使用相关的组团优惠等。
本发明提供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有网络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卡的使用权限、有效期、使用范围等信息更新。获取所述商户的优惠提醒,消费习惯匹配等信息,自动获取相关的更新及优惠活动供参考。识别对于有缴费使用需求的卡类,根据到期时间、使用优惠最大化、使用期限最长策略进行自动充值或者提供充值对比方案供参考。
本发明提供的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能根据所在位置、读卡应用端的相关信息,提供最适宜的刷卡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
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
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
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其中,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还包括:
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
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若是,则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若是,则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或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7.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预设卡片列表中获取与所述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卡片列表;
类别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读卡应用端的类别,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包括消费类别;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从所述第一卡片列表中获取第二卡片;
排序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卡片为多张,则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卡片进行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获取收款的商户;
将所述商户的会员卡排列在第一顺位;
将针对所述商户有折扣的银行卡排列在第二顺位;
将信用卡排在第三顺位;
将借记卡排在第四顺位;
其中,所述排序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顺位中,若所述银行卡为多张,则按照折扣的大小进一步排序;在所述第三顺位中,若所述信用卡为多张,则按还款时间长度进一步排序;
还包括付款单元,用于:
若需要进行付款,则优先使用排列在第一顺位中的卡片;若所述第一顺位中的卡片中的余额不能完成付款,则不足的部分由所述第二顺位中的卡片支付,依此类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当前消费是在线消费还是线下消费;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为线下消费,则根据所述地理位置判断为境内消费还是境外消费;若为境外消费,则推荐离线支付软件;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若为在线消费,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若是,则提供物流信息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提示单元,用于生成相应的购物清单及还款账单,并通过统计和搜寻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购物清单的购物情况提示是否重复购物。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类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读卡应用端的类别为消费类别,则判断是否为购物消费;
物品分类单元,用于对购置的物品按预设类别进行分类,所述预设类别包括日用品;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分类结果为所述日用品的物品的购买时间间隔及品牌;
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购买时间间隔推送消息,以提醒购买相应的物品。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卡片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第二卡片对应的优惠信息或所述第二卡片使用的频率大小。
CN201611221407.2A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06611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1407.2A CN106611307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1407.2A CN106611307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1307A true CN106611307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3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1407.2A Pending CN106611307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130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969A (zh) * 2017-07-05 2017-12-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同商户的智能支付移动终端
CN107424005A (zh) * 2017-07-05 2017-12-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同商户的智能支付方法
CN107657689A (zh) * 2017-09-08 2018-02-02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开锁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038364A (zh) * 2017-12-22 2018-05-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证件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665269A (zh) * 2018-05-17 2018-10-16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交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18257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电子卡片的方法、推荐电子卡片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4647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卡片的推荐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272399A (zh) * 2018-09-18 2019-01-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58959A (zh) * 2019-01-18 2019-06-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用卡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7371A (zh) * 2019-04-29 2019-09-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钱包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775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深圳市雪球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虚拟卡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794A (zh) * 2007-09-07 2010-09-22 朴琇民 用于提供最佳卡推荐服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及其支付装置和组合卡支付终端
CN103544635A (zh) * 2013-10-14 2014-01-29 沈阳拉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费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93859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N205644634U (zh) * 2016-05-03 2016-10-12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卡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794A (zh) * 2007-09-07 2010-09-22 朴琇民 用于提供最佳卡推荐服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及其支付装置和组合卡支付终端
CN103544635A (zh) * 2013-10-14 2014-01-29 沈阳拉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费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93859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N205644634U (zh) * 2016-05-03 2016-10-12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卡管理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647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卡片的推荐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118257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电子卡片的方法、推荐电子卡片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423969A (zh) * 2017-07-05 2017-12-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同商户的智能支付移动终端
CN107424005A (zh) * 2017-07-05 2017-12-01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不同商户的智能支付方法
CN107657689A (zh) * 2017-09-08 2018-02-02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开锁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038364A (zh) * 2017-12-22 2018-05-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证件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665269A (zh) * 2018-05-17 2018-10-16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交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72399A (zh) * 2018-09-18 2019-01-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58959A (zh) * 2019-01-18 2019-06-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用卡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7371A (zh) * 2019-04-29 2019-09-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钱包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775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深圳市雪球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虚拟卡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837752B (zh) * 2021-08-18 2023-10-03 深圳市雪球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虚拟卡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1307A (zh) 一种多卡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3765452B (zh) 利用携带用终端机的复合支付系统及复合支付方法
US9183480B1 (en) Using temporary data with a magnetic stripe card
AU2011239331B2 (en) Determining companion and joint cards in transit
Angeloni A tourist kit ‘made in Italy’: An ‘intelligent’system for implementing new generation destination cards
CN104798092A (zh) 用于在近场交易中处理优惠券的方法及系统
Slettemeås RFID—The “next step” in consumer–product relations or Orwellian nightmare? Challenges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CN110827141A (zh) 一种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216944A (zh) 使用移动钱包系统进行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AU20182015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coordinate processing among a plurality of separate computing systems
CN101689272A (zh) Omaha-用户价格激励模型
JP2010092311A (ja) 店舗端末、及び情報処理サーバ
CN102044112A (zh) 一种用于集团内部自动售货机销售物品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US8249927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cking and automatically making payments for recyclable items deposited at reverse vending machines
KR102198800B1 (ko) 재활용에 대한 보상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DE202012100169U1 (de) Elektronisches Transaktions- und Logistik-System
Magnier-Watanabe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mobile payment adoption: The case of Japan
MX2015001257A (es)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proporcionar, recargar y finiquitar tarjetas de valor almacenado usadas en aplicaciones de transito.
CN103617541A (zh) 通过众包获取智能卡交易终端信息的方法
Joshi et al. Credibility and portability? Lessons from CORE PDS reforms in Chhattisgarh
KR20200121965A (ko) 텀블러 공유 시스템
CN102842191A (zh) 电子记账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40164090A1 (en) Green lif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Brakewood et al. Modeling transit rider preferences for contactless bank cards as fare media: transport for London and the Chicago, Illinois, transit authority
Storm-Mathisen RFID in toll/ticketing–a user-centric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