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11A - 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11A
CN1066111A CN92102761A CN92102761A CN1066111A CN 1066111 A CN1066111 A CN 1066111A CN 92102761 A CN92102761 A CN 92102761A CN 92102761 A CN92102761 A CN 92102761A CN 1066111 A CN1066111 A CN 1066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fuel
combustion zone
air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02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87C (zh
Inventor
君·A·加西-莫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 filed Critical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5/00Disposition of burners with respect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to one another; Mounting of burners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6/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bustion chambers or combustion zones, e.g. for staged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7/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air supply
    • F23C7/02Disposition of air supply not passing through bur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ir; Combustion processes therefor
    • F23C2900/05081Disposition of burner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creating specific heat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一种燃烧低挥发分燃炉装置和方法,其中第一和 第二燃烧器用来输送颗粒、空气悬浮燃料进入燃烧室 的主和次燃烧区。第二燃烧器的方向可以进行调节 以使由第二燃烧器排出的燃料和空气流吸入由主燃 烧区的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燃烧产物,以点燃第二燃烧 器排出的燃料。二次风通过一对空气室来维持燃料 的燃烧。在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装有一个中间燃烧 器来吸入来自主燃烧器排出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烧产 物,并且它自身的燃烧产物被吸入第二燃烧器排出的 燃烧中。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煤粉的燃炉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到用于大型拱型燃烧单元和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装置和方法。
多年来,已开发了很多种用来处理和燃烧粉状燃料的燃烧器和炉子的设计。在一个典型的燃煤炉子中,悬浮在一次风中的燃料从磨煤机或磨粉机中输进煤粉燃烧器或喷咀中,且二次风提供足够的氧以支持燃烧。在用高能电弧点火器或小的油或气体的传统枪式点火器开始点火后,后进入的煤由先进入的煤粉燃烧而产生的热气体的一部分回流进入到后喷入的燃料流中而被点燃。
低挥发分燃料,例如:无烟煤、无烟煤泥渣和石油焦炭具有比其它燃料的挥发分的三分之一还少的挥发分物质,且它们要有更长的时间来点燃且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燃烧或接近完全燃烧。上述的自维持方法,由于相对大量的燃料仍没有被燃烧掉,而成为一种无效的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方法,除非采用拱形装置。在拱型装置中,这种自维持火焰由进入炉子的煤下降燃烧且引入二次风进一步使之下降而得到。这种过程能通过采用传统的旋流燃烧器用少量悬浮空气将燃料送入炉中而得到强化。
为了增加在拱型燃烧炉中燃尽的低挥发分燃料的百分比,拱的长度应使燃料能有更长的燃烧时间而加长。但对拱的长度有物理和经济上的限制。当受到这些限制时,就要采用多个拱,但将多个拱衬入炉中,由于每个拱均要有燃料和空气输入口以及用传统的点火器进行初始点火,会大大提高建筑和运行炉子的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过现行设计提高燃烧效率的为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新的和改进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有多个燃烧器的大型炉子的运行费用的新的和改进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在不损害其性能的条件下,提供一种新的和改进的能提高炉子燃烧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本发明的燃炉装置和方法中包括:各有一排一次燃烧器和二次燃烧器;一次燃烧器以燃料直接向下输送方式在靠近燃烧室顶部装设;二次燃烧器位于一次燃烧器下方调整成能吸入一部分一次燃烧器的燃料流燃烧产生的燃烧产物。二次风由一对空气室来供给,用来支持每个燃烧器喷出的燃料的燃烧;中排燃烧器,与空气室在一起,可位于一次和二次燃烧器排的中间以产生更长的燃烧时间。
以上简述以及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以下本发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示实施例作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燃烧装置截面剖视图;和
图2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
参照附图,标号10表示一个标准炉子。炉子具有炉罩11,它由底墙12和12a、对侧墙14和14a、前后墙(未示出)和拱顶墙16和16a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尽管图中未表示,但应明白墙12、12a、14、14a、16和16a(及未示出的)包括有适当的绝热材料。
如图1所示的炉子10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所示的所有结构镜相对称,因此对左半部不作详细描述。
炉子炉罩11的侧墙14由一个下部的垂直段18从底墙12向上延伸,在底墙12上面的中间水平空间处,从段18处上部延伸出一向上向内收缩段20,从收缩段20向上延伸的向外倾斜段22及从向外倾斜段22到拱顶墙16的向上延伸的上部垂直段24组成。
炉罩11的底墙12和12a不相接,而是由从前墙到后墙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开口25分开。从开口25的周边向下延伸出两个垂直的彼此隔开的墙26和26a,它们形成一个到灰坑(未示出)的通道。同样,两个拱顶墙16和16a彼此隔开形成一个从前墙到后墙在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开口27。从开口27的周边向上延伸出两个垂直的且彼此隔开的墙28和28a,它们形成进入上部炉子的通道(未示出)。
燃烧室30位于炉罩11内且由两个底墙32和32a、前后墙(未示出)和两侧墙34和34a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侧墙34由从底墙32向上向外倾斜延伸段36,从向外倾斜段36向上垂直延伸段38,从垂直段38向上向内倾斜延伸段40及从向内倾斜段40向上延伸且与墙28成一个封闭空间的垂直段42形成。
确定燃烧室30的墙32、32a、34、34a及前后墙用锅炉管道形成,穿过这些管道的热交换液体以传统方式进行循环。
如附图所示,底墙32和32a的上端部空间分开以形成开口33,该开口与开口25对准以助于形成通向灰坑(未示出)的通道。
一系列导管44穿过贯穿拱顶墙16和侧墙段40而形成的调准的开口来延伸。主燃烧器46装在导管44中并被调准以输送悬浮在通常称为一次风的空气上的燃料,通常以向下的方向进入燃烧室30的主燃烧区Z1。燃烧器46是一种最佳类型,它在燃料被输进燃烧室30之前排放掉一部分悬浮燃料的一次风,通过减少主燃烧区Z1中的一次风量改善燃料的燃烧。旋流燃烧器就是这样一种燃烧器。出于描述的方便,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应明白可使用各种能够提供在短时间内点燃主燃烧器46中输出燃料颗粒的点火能量的常规装置。
空气送气室48位于侧墙段38和24,拱顶墙16,后墙(未示出)之间,由在沿墙24和墙42间且平行于它们的方向延伸着墙50,及从墙24到墙38延伸的斜墙52来限定。一对隔墙54和56将送气室48分成三个分室48a、48b和48c。空气输入管58穿过侧墙段24延伸且与送气室48连接以从外部源(未示出)到送气室输送通常称之为二次风的空气。多孔空气分配板60盖住侧墙38上的开口38a,将来自送气室48和开口38a的带压空气输进燃烧室30的主燃烧区Z1以支持从主燃烧器46中放出的燃料的燃烧。
空气调节挡板62在分气室48a、48b和48c中各装一个以控制通过分气室的二次风量。调节档板62要适当地装在分气室48a、48b和48c上,使其对应外部控制动作绕其中心轴作枢轴转动以变换送气室的有效开度,因而控制了穿过送气室的二次风量。由于这些空气调节板62采用传统设计,对它们将不作任何更详细地说明。
从主燃烧器46中放出的燃料燃烧引起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的流型如附图中的箭头所述。由于主燃烧器46中放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火焰开始以向下的方向进入主燃烧区Z1,如流动箭头A所示。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分配板60的燃烧支持空气的冲力,火焰、热燃烧气体和各种未燃烧完的物质转向并向上流动基本上如箭头B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由此向上且上升到炉子的上部区域,如流动箭头C所示,在那里它们的热能可被用于生产。然而,一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的燃料进入到主燃烧器46排出的燃料和空气喷射流中,如流动箭头D所示。被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主燃烧器46排放的燃料,因而能使主燃烧器46射入的燃料和吸入的未燃尽燃料产生燃烧,而减少在系统初始启动点火后从点火装置附加点火能量的需要。
至此,我们大致了解了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发明,一系列导管64穿过侧墙段22和38上形成的校准的通孔而延伸。次燃烧器66装在导管64内且与之校准以输送悬浮在空中的燃料,最好以向下的方向进入在主燃烧区Z1下方的在燃烧室30中延伸的次燃烧区Z2。燃烧器66也是最佳类型的,如旋流燃烧器,在燃料被输入燃烧室30前排放掉部分悬浮燃料的一次风。应该知道,次燃烧器66可以是固定的,或可调节的,以引导需要有从主燃烧区Z1吸入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的燃料,如流动箭头E所示流动的燃料位置。这些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从次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而不必要装与次燃烧器装在一起的点火装置了。
两个斜墙68和70沿墙段18和36延伸且与段18和36及前后墙(未示出)构成送气室72。一对隔板74和76将送气室72分成三个分室72a、72b和72c。空气输入口78穿过侧墙段18延伸且与送气室72相连以分配从外部源(未示出)到空气室的二次风。多孔空气分配板80盖在侧墙段36上开口36a上以输送来自送气室72和开口36a的带压空气进入燃烧室30的次燃烧区Z2来维持从次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的燃烧。
空气挡板82分别装在分气室72a、72b和72c中来控制通过分气室的二次风量。档板82适当地装在分气室72a、72b和72c中以对应外部控制(未示出)的动作绕其中心轴作枢轴转动,来改变送气室的有效开度,从而控制了穿过送气室的二次风的流量。由于这些调整板82采用传统设计,对它们将不作任何更详细的描述。
在这个最佳实施例中,从次燃烧器66中放出的燃料进入燃烧室30的次燃烧区Z2中燃烧产生包括火焰、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的形态,如流动箭头F和G所示。由于次燃烧器66放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火焰在开始时向下方,如流动箭头F所示,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燃烧支持空气分配板80的空气冲力使由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形成的火焰转向,向上流动,基本上如流动箭头G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向上上升到炉子的上部区域,如流动箭头C所示,但是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进入主燃烧器46排出的燃料和空气射流中,如流动箭头D所示。
在运行中,悬浮在空气中的燃料,通过主燃烧器46进入燃烧室30的主燃烧区Z1中。开始这些燃料要用装置、如高能拱点火器或小的油或气体传统枪点火器(未示出)来点燃。产生火焰和燃烧气体,由于燃料流的动量而向下运动,如流动箭头A所示。燃烧支持风从空气室48穿过侧墙段38上的开口38a和分配板60被输进主燃烧区Z1。燃烧支持风通过控制空气挡板62以适应低挥发分燃料的缓慢燃烧。
在这点上,燃烧产物的路径靠二次风和次燃烧器66是否被点燃来定。如果次燃烧器66不点火,本发明的炉子10与已有技术的炉子一样运行。特别是,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分配板60的燃烧支持风的冲击,从主燃烧区Z1来的火焰、燃烧气体和任何未燃尽的燃料开始转向向上流动,如流动箭头B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沿向上的方向升到炉子上部区域,如流动箭头C所示。在那,它们的热量能被用于生产。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进入主燃烧器66喷出的燃料和空气流中,如流动箭头D所示。已进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从主燃烧器46放出的燃料及所带的未燃尽燃料,进行燃烧而不必在初始系统启动后附加给点火装置以能量。
如果本发明的次燃烧器66点火燃烧,从主燃烧区Z1来的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进入次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空气流中,如流动箭头E所示,因而为未燃尽燃料提供一个更长的燃烧时间。已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次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因此不用附加任何与该燃烧器联在一起的点火器装置。如果主燃烧区Z1中的燃烧产物被吸入次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空气流中太少或太多,调节次燃烧器66能改变被吸入的燃烧产物的量。
次级燃烧区Z2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由于次级燃烧器66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较好地向下方运动。燃烧支持风穿过在侧墙段36上的开口36a和分配板80从空气室72被输到次燃烧区Z2。通过空气调整挡板82控制燃烧支持风流,以适应低挥发分燃料的缓慢燃烧特性。
由燃烧气体和已吸入的未燃尽燃料产生的火焰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送气室72的燃烧支持风的冲力产生转向且向上运动,如流动箭头G所示。由于对流力,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沿箭头路径上升。然而,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被吸入主燃烧器46排出的燃料和空气射流中,如流动箭头B所示。
燃料燃烧产生的灰通过并排的孔25和23降落且通过墙26和26a形成的通道而储存在灰坑中(未示出)。
上面所述会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将未燃尽燃料吸入次燃烧区Z2的通道可以使低挥发分燃料、例如无烟煤或焦炭由于有较长的燃烧时间而被充分地燃烧。另外,在大型炉中,使用主燃烧器和次燃烧器可超过采用由于物理和经济原因尺寸受限制的单拱所能达到的燃料量进行燃烧。本发明由于引导燃烧气体从一个燃烧区进入另一燃烧区而不必为每个燃烧器设启动点火器,因此也比传统的多拱燃烧器更经济。
本发明的一个改型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标号83基本代表位于炉子10内的燃烧室。燃烧室83由两个底墙84和84a、前后墙(未示出)及侧墙86和86a一起形成一个连续和完整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所描述的所有结构成镜相对称,故尔不对其左半部作详细描述。
侧墙86由从底墙84向上延伸的向外倾斜段88、从向外倾斜段88向上延伸的垂直段90,从垂直段90向上延伸的向内倾斜段92、从向内倾斜段92向上延伸的垂直段94及从垂直段94向上延伸的向内倾斜段96和由该处向上延伸的垂直段98构成。确定燃烧室83的墙84、86、88、90、92、94、96和98及前后墙由锅炉管子构成,热交换液体以传统方式循环在其中。
导管102穿过侧墙段96上的开口而延伸,且主燃烧器104对准地装在导管102内并将悬浮在一次风中的燃料以大致向下的方向输送到燃烧室83中主燃烧区Z1’中。尽管出于描述方便在图中未示出,但能够明白可使用各种能提供产生在短时间内点燃主燃烧器104放出的燃料颗粒的点火能量的常规装置。
送气室106通过盖住侧墙段94上开口94a的多孔空气分配板108输送从外部源(未示出)进入燃烧室83中以支持从主燃烧器104排到主燃烧区Z1中的燃料的燃烧。空气调整板(未示出)控制前述穿过送气室106的二次风流量。
从主燃烧器104排放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燃烧气体的流态同主燃烧器46产生的完全一样,此处图2中用流动箭头H,I,J和K来描述。同前面一样,流动箭头K表示的被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主燃料器104排放的燃料又可使被吸入的未燃尽燃料燃烧,产生燃烧,不必在系统初始启动后对点火装置附加点火能量。
导管110穿过侧墙段92的开口延伸且包纳一个次燃烧器112,该燃烧器与导管110对准并输送悬浮在一次风中的燃料以向下的最佳方向进入在主燃烧区Z1下且在燃烧室83内延伸的次燃烧区Z2’中。应明白,次燃烧器112能够是固定的、或可调整的以引导其燃料达到从主燃烧区Z1’吸入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目的,如流动箭头L所示。这些被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从次燃料器112排放的燃料,该燃烧器不用设与次燃烧器联在一起的点火装置。
送气室114将来自从外部源(未示出)来的流过罩住侧墙段90的孔90a的多孔空气分配板116的二次空气输到燃烧室83以维持次燃烧器112排进次燃烧区Z2’的燃料的燃烧。如前所述,穿过送气室114的二次风可由空气调整档板来控制(未示出)。
在此实施例中,从次燃烧器112排入燃烧室83的次燃烧区Z2’的燃料的燃烧产生包括火焰、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的形态,如流动箭头M和N所示。由于次燃烧器112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火焰开始向下方,如流动箭头M所示。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空气室114的助燃空气的冲力,火焰、产生的燃烧气体和任何未燃尽燃料因此而转向且向上方的路径流动,如流动箭头N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沿着向上方向升到炉子的上部,如流动箭头J所示,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被吸至主燃烧器104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射流中,如箭头K所示。
第三根导管118穿过侧墙段90上的孔口延伸且包纳第三级燃烧器120,该燃烧器与该管对准且输送悬浮在一次风中燃料以向下的最佳方向进入在次级燃烧区Z2’之下且在燃烧室83中延伸的第三级燃烧区Z3’。应明白,第三级燃烧器120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调整的以引导其燃料从次级燃烧区Z2’吸入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如流动箭头O所示。这些被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从第三燃烧器120排出的燃料,免去了要与第三燃烧器联合的点火装置。
送气室122将从外部源(未示出)来的穿过侧墙段88上的罩住孔口88a的多孔空气分配板124的二次风分布到燃烧室83中以维持第三次燃烧器120排入第三燃烧区Z3’中的燃料的燃烧。
从第三燃烧器120排入第三燃烧区Z3’中的燃料的燃料产生了包括火焰、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的形态,如流动箭头P和Q所示。由于从第三燃烧器120排放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火焰大致以水平方向开始,如流动箭头P所示。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空气室122的助燃空气的冲击,火焰、产生的燃烧气体和任何未燃尽的燃料因此而转向且沿大致向上的方向运动,如流动箭头Q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沿向上方向升至炉子的上部,如流动箭头J所示,但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被吸入主燃烧器104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射流中,如流动箭头K所示。
图2所示的改型设计同前面的实施例采用相同的方式运行。然而,如果本发明的第三燃烧器120点燃了,来自第二级燃烧区Z2’的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被吸入由第三燃烧器120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射流中,由流动箭头O来表示,因此为未燃尽的燃料提供了甚至更长的燃烧时间。该被吸入的燃烧气体的热足够点燃从第三级燃烧器120中排出的燃料,省掉了任何与该燃烧器联合的点火器装置,如果来自第二级燃烧区Z2’的燃烧产物被吸入第三级燃烧器120排出的燃料和空气射流中的量太少或太多,可以通过对第三燃烧器120的调整可以改变被吸入的燃烧产物的量。
由于第三级燃烧器120排出的燃料和空气的动量,第三级燃烧区Z3’的燃烧气体的火焰以大致水平的较佳方向上。助燃空气穿过侧墙段88上的孔口88a和分配板124、从送气室122中输到第三级燃烧区Z3’中。助燃空气流可通过空气调整挡板(未示出)来加以控制以适应低挥发分燃料的缓慢燃烧特性。
由于对流的自然力和来自空气室122的助燃入射空气流的冲力,火焰、产生的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燃料因此产生转向且向上运动,如流动箭头Q所示。大部分燃烧气体继续沿流动箭头J的路径上升。然而一部分燃烧气体和未燃尽的燃料、被吸入到来自主燃烧器104排放的燃料和空气射流中,如流动箭头K所示。
除前面实施例的好处外,图2所示实施例通过将未燃尽燃料输送到多个燃烧区而产生甚至更长的燃烧时间。可以安装任意数目的中间燃烧器,只要使得它们在燃烧室的排放能产生多拱,每个与自己的助燃空气来配套,这样就进一步加长了燃烧时间。
应当理解,上述的发明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范围下实现一些变化,例如,主燃烧器46和次燃烧器66可以采用传统的喷咀或旋流燃烧器。
其它的改型、变化或替代物都在前面公开的范围内,而且尽管发明是参考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前面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公开实施例的各种改型以及本发明的替代应用,通过前述的说明书和图示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是有建议性的。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构成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燃烧颗粒燃料的装置包括:
确定燃烧燃料燃烧室的装置;
一个伸进所述燃烧室用于向所述的燃烧室的主燃烧区排放第一燃料流的第一排放装置;和
一个伸入所述的燃烧室用于向所述的燃烧室的次燃烧区排放第二燃料流的第二排放装置,所述的第二个排放装置的位置为使得所述的第二燃料流吸入所述的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排放装置的方向可以进行调节以改变所述第二股燃料流吸入的所述的燃烧产物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的输送空气进入所述主和次燃烧区中以维持所述燃料的燃烧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中:
所述燃烧室有一对在该处贯通的开口;且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燃烧室装配在一起的空气室以使所述助燃空气穿过所述开口流入所述燃烧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放装置包括喷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放装置包括接受悬浮在空气中的所述燃料流并且在向所述燃烧室中输送所述燃料流之前排放一部分所述悬浮用的空气的燃烧器。
7、一种燃烧颗粒燃料的装置,包括:
确定一个燃烧燃料的燃烧室装置,所述燃烧室带有一对从该处贯穿延伸的开口;
一个用来输送第一股颗粒、空气悬浮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主燃烧区内的第一燃烧器;
一个用于输送第二股颗粒、空气悬浮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次燃烧区内的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的方向是可调节的以使所述第二股燃料流吸入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且
一对装在所述燃烧室上的通过所述燃烧室的开口引导空气进入所述主和次燃烧区内以维持所述燃料燃烧的空气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中所述燃烧器包括接受所述颗粒、空气悬浮燃料流的装置和在输送所述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之前排放掉一部分所述悬浮空气的装置。
9、一种改进的颗粒燃料燃烧装置,其中一股燃料被排入燃烧室的主燃烧区中,其改进包括:
延伸进所述燃烧室用来排放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次燃烧区的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是这样定位以使排放进所述次燃烧区的燃料流从主燃烧区吸入燃烧产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排放装置的方向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排入所述次燃烧区的所述燃料流吸入所述燃烧产物的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来输送空气进入所述主和次燃烧区以维持所述燃料流燃烧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中;
所述燃烧室带有一对从该处贯穿延伸的开口;且
所述输送空气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燃烧室装配在一起的空气室以使所述助燃空气穿过开口进入所述的燃烧室。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排放装置包括喷咀。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接受所述悬浮在空气中的燃料流和在所述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之前排放掉部分所述悬浮空气的燃烧器。
15、一种燃烧颗粒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第一股燃料流进入燃烧室的主燃烧区;
点燃所述第一股燃料流;
输送第二股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第二燃烧区;且
调整所述第二股燃料流使得所述第二股燃料流能吸入来自所述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引导空气进入主和次燃烧区以维持所述的燃料的燃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调节所述二次燃料流方向来控制进入所述次燃烧区的所述燃烧产物的量。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排放第三股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第三燃烧区中;且
调整所述第三燃料流使所述第三燃料流吸入来自所述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且使所述第二股燃料流吸入来自所述第三燃烧区的燃烧产物。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输导空气进入所述主次和第三燃烧区内以维持所述的燃料进行燃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分别调整所述第二和第三股燃料流的方向控制被吸入所述第二和第三燃烧区的燃烧产物量。
21、一种燃烧颗粒燃料的方法中,其中燃料被排放到燃烧室的主燃烧区并且被点燃,其改进之处包括:
排放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次燃烧区;且,
调整排入所述次燃烧区的所述燃料流而使得排放到所述次燃烧区的燃料流吸入来自所述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输送空气进入主和次燃烧区以维持所述燃料燃烧。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调节进入所述次燃烧区的所述燃料流的方向控制所述次燃烧区内吸入的所述燃烧产物的量。
24、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排放燃料流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第三燃烧区;且
调整排入所述第三燃烧区的所述燃料流,以使排入所述第三燃烧区的燃料流吸入来自所述主燃烧区的燃烧产物且使排放到所述第二燃烧区的所述燃料流吸入来自所述第三燃烧区的燃烧产物。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输送空气进入主、次和第三燃烧区以维持所述燃料的燃烧。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分别调整进入所述第二和第三燃烧区的燃料流的方向控制吸入所述次和第三燃烧区的燃烧产物的量。
CN921027613A 1991-03-25 1992-03-25 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941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7/673,918 US5199357A (en) 1991-03-25 1991-03-25 Furnace fi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rning low volatile fuel
US673,918 1991-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11A true CN1066111A (zh) 1992-11-11
CN1094187C CN1094187C (zh) 2002-11-13

Family

ID=2470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02761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4187C (zh) 1991-03-25 1992-03-25 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199357A (zh)
EP (1) EP0513980B1 (zh)
JP (1) JP2628957B2 (zh)
CN (1) CN1094187C (zh)
CA (1) CA2062584A1 (zh)
ES (1) ES2097867T3 (zh)
MX (1) MX92012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099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抚州孙氏兄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炉料位控制设计方法及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2913948A (zh) * 2011-08-04 2013-02-06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火焰锅炉的点火装置
CN105258111A (zh) * 2015-10-22 2016-01-20 太原理工大学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炉
CN107002988A (zh) * 2014-10-13 2017-08-01 日蚀公司 旋射流燃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4571C2 (de) * 1992-07-24 1994-06-16 Babcock Anlagen Gmbh Drehrohrofen
US5525053A (en) * 1994-12-01 1996-06-11 Wartsila Diesel,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US6837702B1 (en) 1994-12-01 2005-01-04 Wartsila Diesel,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RU2067724C1 (ru) * 1994-12-29 1996-10-10 Мал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внедренческ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олитехэнерго" Низкоэмиссионная вихревая топка
US5678499A (en) * 1995-07-03 1997-10-21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eheating fuel
US5746143A (en) * 1996-02-06 1998-05-05 Vatsky; Joel Combustion system for a coal-fired furnace having an air nozzle for discharging air along the inner surface of a furnace wall
US5727480A (en) * 1996-04-17 1998-03-17 Foster Wheeler International, Inc. Over-fire air control system for a pulverized solid fuel furnace
RU2107223C1 (ru) 1996-08-15 1998-03-20 МГВП "Политехэнерго" Топка
US5809913A (en) * 1996-10-15 1998-09-22 Cinergy Technology, Inc. Corrosion protection for utility boiler side walls
US6269755B1 (en) 1998-08-03 2001-08-07 Independent Stave Company, Inc. Burners with high turndown ratio
CN1556876B (zh) * 2001-08-31 2012-01-18 Nano-C公司 富勒烯的燃烧合成方法
CA2500142C (en) * 2002-07-03 2012-05-22 Nano-C, Inc.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ullerenes
US20090305179A1 (en) * 2005-06-03 2009-12-10 Za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Otes-Sibir' Steam-Generator Furnace
CN101986028B (zh) * 2010-11-18 2012-04-04 浙江大学 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
GB2513389A (en) 2013-04-25 2014-10-29 Rjm Corp Ec Ltd Nozzle for power station burner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16984E (en) * 1928-06-05 Btjbneb asx mexhqjb of burning jpoel
US1661408A (en) * 1921-07-21 1928-03-06 Chapman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of burning powdered coal
US2707444A (en) * 1949-09-15 1955-05-03 Directie Staatsmijnen Nl Cyclone furnace
US2883948A (en) * 1952-08-07 1959-04-28 Babcock & Wilcox Co Combustion chamber with combined pulverized fuel and gas firing
GB823401A (en) * 1955-06-24 1959-11-11 Prvni Brnenska Strojirna Zd Y A furnace for the combustion of pulverised fuel
DE1451580B2 (de) * 1964-03-17 1971-09-30 Mehrstufige schmelzkammerfeuerung fuer einen dampferzeuger
US4316420A (en) * 1978-11-06 1982-02-2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Furnace heat absorption control
JPS5623615A (en) * 1979-08-06 1981-03-06 Babcock Hitachi Kk Burning method for low nox
US4517904A (en) * 1984-02-28 1985-05-21 Riley Stoker Corporation Furnace, burner and method for burning pulverized coal
DE3531571A1 (de) * 1985-09-04 1987-03-05 Steinmueller Gmbh L & C Verfahren zum verfeuern von brennstoffen unter reduzierung der stickoxidbelastung und feuer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S4627366A (en) * 1985-09-16 1986-12-09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Primary air exchange for a pulverized coal burner
JPS62268904A (ja) * 1986-05-06 1987-11-21 コンバッション・エンヂニアリング・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蒸気発生器用燃焼装置
US4902221A (en) * 1987-05-12 1990-02-20 Control Systems Company Burner assembly for coal fired furnaces
JP2515807B2 (ja) * 1987-06-18 1996-07-10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燃焼用空気供給法
US5020454A (en) * 1990-10-31 1991-06-04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Clustered concentric tangential firing 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3948A (zh) * 2011-08-04 2013-02-06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火焰锅炉的点火装置
CN102913948B (zh) * 2011-08-04 2015-12-09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火焰锅炉的点火装置
CN102541099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抚州孙氏兄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炉料位控制设计方法及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7002988A (zh) * 2014-10-13 2017-08-01 日蚀公司 旋射流燃烧器
CN105258111A (zh) * 2015-10-22 2016-01-20 太原理工大学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炉
CN105258111B (zh) * 2015-10-22 2017-07-25 太原理工大学 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的煤粉燃烧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513980A3 (en) 1993-02-24
ES2097867T3 (es) 1997-04-16
EP0513980A2 (en) 1992-11-19
CN1094187C (zh) 2002-11-13
US5199357A (en) 1993-04-06
JPH05133504A (ja) 1993-05-28
CA2062584A1 (en) 1992-09-26
JP2628957B2 (ja) 1997-07-09
EP0513980B1 (en) 1997-02-12
MX9201277A (es) 199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87C (zh) 燃烧低挥发分燃料的燃炉装置和方法
CN1110645C (zh) 低no.的联合切向燃烧系统
CN104791772B (zh) 具有两级烟气再循环的低氮燃烧链条炉
CN200975663Y (zh) 燃烧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Z280436B6 (cs) Skupinový soustředný tengenciální spalovací systém
WO2002012791A1 (en) Solid fuel burner and combustion method using solid fuel burner
PL193565B1 (pl) Sposób stycznego opalania stałym paliwem pyłowym paleniska
CN107044632B (zh) 立式煤粉锅炉
JPH0268403A (ja) 固体燃料燃焼装置
CN101586805B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装置
IL171017A (en) Air-separated air systems for heaters fed with crushed coal
US4434747A (en) Burner-tilt drive apparatus for a pulverized coal fired steam generator
CN107023824B (zh) 立式煤粉锅炉
CN1082164A (zh) 流化床煤粉预燃加热燃烧器
CN1088818C (zh) 一种燃料燃烧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燃烧器
US5311829A (en)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sulfur oxides and particulates in coal combustion exhaust gases
CN101806452B (zh) 一种可提高初始点火热量的微油量点燃煤粉燃烧装置
CN2286282Y (zh) 链条炉排加煤粉复合燃烧锅炉
CN211204051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
CN2217760Y (zh) 滑动式连续燃烧炉
CN205002105U (zh) 具有两级烟气再循环的低氮燃烧链条炉
CN204555599U (zh) 一种物料烘干机
CN215062010U (zh) 一种复合燃烧炉床及对应的锅炉
CN220017352U (zh) 一种低氮高效煤气燃烧器
CN2294385Y (zh) 燃煤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