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6137A -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6137A
CN106606137A CN201510706301.0A CN201510706301A CN106606137A CN 106606137 A CN106606137 A CN 106606137A CN 201510706301 A CN201510706301 A CN 201510706301A CN 106606137 A CN106606137 A CN 106606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ttached
adjusting device
hole
fixe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63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宜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C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C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C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C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63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6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6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6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安装于一座椅的一中柱并用以承载二扶手,其包含一接合机构、二水平臂以及二调节机构。该接合机构形成一固定孔,该固定孔适以套设于该中柱。该等水平臂各具有一接合端及一调节端,且该接合端与该调节端相对,该接合端与该接合机构接合。各该等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的该调节端,各该等调节机构的另一端用以设置其中一扶手。

Description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特别是指可附设于座椅中柱的扶手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式的座椅中,有一类被称为办公椅或旋转椅,其特色在于椅面下具有一中柱与座椅的底座连接,且椅面可以中柱为转轴进行转动。此外,中柱内还设有气压装置,便于使椅面进行高度的调整。
通常这种办公椅或旋转椅会安装扶手,且扶手也可相对于椅面进行调整。然而,如何将扶手安装于座椅上便是个问题。现今惯用的手法是:在座椅中柱安装一铁件,而扶手设置于铁件上。由于现今各具特色的设计座椅推陈出新,不同厂商的座椅往往使用不同的铁件与中柱结合,而若为这些不同的铁件逐一设计相应的扶手结合装置,不仅耗时还费工。然而不使用与铁件相应的扶手结合装置,即有可能造成扶手松脱,尤其是在使用者倚靠于扶手时更容易发生危险。
扶手结合装置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可调整的自由度不高。大多数的扶手结合装置仅能调整扶手与椅面的相对高度,但对于需要常在座椅上维持特定姿势的工作者来说,扶手如何帮助工作者维持特定姿势也是迫切的需求。举例而言,医师在对患者进行局部的诊疗或小规模的手术时(例如牙科医师对患者进行洗牙及显微镜辅助手术),通常仅需通过手腕小幅度地移动器材即可完成,若没有对手臂适当的支撑,不但医师容易感到疲劳,诊疗或手术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可安装于座椅的中柱,并可于多个自由度上调整并固定扶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安装于一座椅的一中柱并用以承载二扶手,该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包含接合机构、二水平臂及二调节机构。接合机构形成一固定孔,固定孔用以套设于中柱。二水平臂各具有接合端及调节端,且接合端与调节端相对,接合端与接合机构接合。二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的调节端,二调节机构的另一端用以设置其中一扶手。
因此,本发明通过接合机构的固定孔直接将整组扶手安装至座椅中柱,而不需要额外安装铁件。此外,本发明还能通过具有多个自由度的调节机构调整扶手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以固定,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接合机构与座椅中柱接合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接合机构与另一座椅中柱接合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接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一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二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三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三调节部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活动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活动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100 接合机构
101 间隙 102 固定孔
110 接合部 110a 盲孔
111 接合块 112 固锁螺丝
120 凸块 120a 通孔
130 接合螺丝 200 水平臂
210 接合端 210a 固锁孔
220 调节端 300 调节机构
301 第一杆件 302 第二杆件
310 第一调节部 311 第一管体
311a 第一穿孔 312 第一柱体
313 朝上齿冠 314 朝下齿冠
314a 第二穿孔 315 第一固定单元
316 第二固定单元 320 第二调节部
321 第二管体 3211 凸轨
322 第二柱体 3221 凹槽
3222 止挡件 323 第三固定单元
330 第三调节部 331 万向接头
3311 外壳 3312 球状部
3313 固定螺丝 332 第四固定单元
340 第四调节部 341 固定板
342 承载座 3421 滑轨
343 第五固定单元 2 座椅
21 中柱 22 扶手
θ 夹角A~F自由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及使用示意图。
本发明所提出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1(以下简称调整装置1),可安装于一座椅2的一中柱21并用以承载二扶手22。调整装置1包含一接合机构100、二水平臂200及二调节机构300。接合机构100用以将调整装置1接合于中柱21,各调节机构300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200,各扶手22分别设置于其中一调节机构300的另一端。
接着请参考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接合机构与座椅中柱接合后的示意图及另一示意图。其中,为了方便理解,图3及图4为俯视图,且将中柱21接合处以上的部位省略,以清楚显示接合机构100与中柱21的关系。接合机构100包含一接合部110、一凸块120及至少一接合螺丝130。凸块120与接合部110之间具有一间隙101,凸块120与接合部110共享形成一固定孔102,固定孔102适以套设于中柱21。
由于凸块120的根部与接合部110相连,且间隙101与固定孔102连通,因此当间隙101的间距大小改变时会连带改变固定孔102的口径大小。若中柱21的管径等于固定孔102的口径,即如图3所示,不改变固定孔102的口径即可进行安装。又如图4所示,若中柱21的管径小于固定孔102的口径,便须使间隙101的间距减小,以使固定孔102的口径相应缩小。反之,若中柱21的管径大于固定孔102的口径,只要使间隙101的间距增加即可以使固定孔102的口径相应扩大。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接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为了便于改变间隙101的间距大小,接合机构100还包含至少一盲孔110a、至少一通孔120a。通孔120a设置于凸块120并与间隙101垂直。盲孔110a设置于接合部110并与通孔120a正对,且盲孔110a具有内螺纹(图未绘示)。接合螺丝130设置于通孔120a及盲孔110a内。换言之,接合螺丝130穿过通孔120a、间隙101而锁固于盲孔110a中,当接合螺丝130锁得越紧时,便会把凸块120往靠近接合部110的方向拉近,因此减小间隙101的间距大小。于本实施例中,盲孔110a及接合螺丝130的数量等于通孔120a的数量,都各为两个,但并不在此限。
接着请同样参考图1及图5以说明水平臂200的具体结构。水平臂200各具有一接合端210及一调节端220,且接合端210与调节端220相对。接合端210与接合机构100接合,调节端220与调节机构300接合。接合部110具有二接合块111,接合块111各具有一固锁螺丝112,接合端210分别套设于其中一接合块111,且固锁螺丝112将水平臂200固定于接合块111。接合端210具有一固锁孔210a,且固锁孔210a的口径小于固锁螺丝112头部的直径。
具体而言,是先将固锁螺丝112锁入固锁孔210a,再将接合端210套设于接合块111,最后把固锁螺丝112旋出并使固锁螺丝112头部抵靠于水平臂200的固锁孔210a的周缘。因此,通过固锁螺丝112头部抵靠于水平臂200所产生的摩擦力,接合端210不会自接合块111松脱。
另外,为使安装扶手的位置更符合人体工学,二水平臂200不互相平行,于本实施例中二水平臂200间的夹角θ可等于120度,但不在此限。通过此结构,当调整装置1安装于座椅2,水平臂200向座椅2后方延伸(如图2所示),因此使用者的脚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而不致于被调整装置1所阻碍。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6,图6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一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各调节机构300包含一第一杆件301及一第二杆件302。第一杆件301设置于其中一调节端220;第二杆件302设置于第一杆件301的上端,第二杆件302的一端用以设置其中一扶手。第一杆件301与第二杆件302可不平行,而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件301与第二杆件302互相垂直,但不在此限。
第一杆件301可为一第一调节部310,第一调节部310具有一第一管体311、一第一柱体312、一朝上齿冠313、一朝下齿冠314、一第一固定单元315及一第二固定单元316。
第一管体311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200的调节端220,第一柱体312可相对转动及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管体311内。具体而言,第一管体311为一圆管,而第一柱体312为一圆柱,且第一柱体312以第一管体311的轴心为转轴转动或沿该轴心移动。
第一管体311的中段具有一第一穿孔311a,而第一固定单元315设置于第一管体311的中段,且贯穿第一穿孔311a并抵靠第一柱体312,但第一固定单元315选择性地抵靠于第一柱体312。当第一固定单元315不抵靠于第一柱体312时,第一柱体312可相对第一管体311转动及移动;当第一固定单元315抵靠于第一柱体312时,第一固定单元315适以固定第一柱体312与第一管体311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换言之,当第一固定单元315对第一柱体312进行固定后,第一柱体312即无法相对于第一管体311转动或移动。
朝上齿冠313设置于第一管体311的上端,而朝下齿冠314可相对转动及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柱体312。具体而言,朝下齿冠314以第一柱体312的轴心为转轴转动或沿该轴心移动。此外,朝下齿冠314恰可与朝上齿冠313啮合。
朝下齿冠314的侧面具有一第二穿孔314a,而第二固定单元316设置于朝下齿冠314,且贯穿第二穿孔314a并抵靠第一柱体312,但第二固定单元316选择性地抵靠于第一柱体312。当第二固定单元316不抵靠于第一柱体312时,朝下齿冠314可相对第一柱体312转动及移动;当第二固定单元316抵靠于第一柱体312时,第二固定单元316适以固定朝下齿冠314与第一柱体312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换言之,当第二固定单元316对朝下齿冠314进行固定后,朝下齿冠314即无法相对于第一柱体312转动或移动。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7,图7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二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第二杆件302可为一第二调节部320,该第二调节部320具有一第二管体321、一第二柱体322及一第三固定单元323。第二管体321设置于第一杆件301的上端。第二柱体322可相对转动或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管体321内。第三固定单元323设置于第二管体321,第三固定单元323适以固定第二柱体322与第二管体321的相对位置及角度。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321为一圆管,而第二柱体322为一圆柱,且第二管体321及第二柱体322的活动方式类似于第一管体311及第一柱体312,而第三固定单元323的操作方式类似于第一固定单元315,在此便不加赘述。
为简化操作及减少多余的活动范围,本实施例的另一态样中,第二管体321的内侧面具有一凸轨3211,第二柱体322的外侧面具有一凹槽3221。凹槽3221与凸轨3211相配合,即第二柱体322通过凹槽3221跨设于凸轨3211。因此,本态样中第二柱体322仅能相对于第二管体321移动,而无法相对转动。藉此可避免操作时第二柱体322因扶手22的重量影响而自行向下转动。
于本态样中凹槽3221的末端具有一止挡件3222。该末端可两两端或是远离扶手的该末端。止挡件3222相对于凹槽3221较为突出,因此可限制第二柱体322相对于第二管体321移动的范围,减少第二柱体322脱离第二管体321的机会。详细而言,止挡件3222除可为凹槽3221本身凸起的形状外,亦可为一外加的组件。于本态样中即为锁于该末端的一螺丝,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态样中,组装时先将第二柱体322放入第二管体321,再将该螺丝锁于凹槽3221的该末端。
本实施例另一可能的态样中,类似于前一态样,但差异在于不具有凸轨3211或凹槽3221,且第二管体321非圆管,第二柱体322非圆柱。因此本态样亦可达到避免第二柱体322自行转动的目的。由于此态样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因此不另再绘示于图面。
接着继续说明本发明基本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8及图9,图8及图9分别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第三调节部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图。
调节机构300更包含一第三调节部330及一第四调节部340。第三调节部330设置于该第二杆件302的一端。详细而言,第三调节部330具有一万向接头331,万向接头331设置于第二杆件302的一端。其中一扶手22通过第四调节部340设置于万向接头331,以使扶手22适以相对于万向接头331转动。详细而言,万向接头331具有一外壳3311、一球状部3312容置于外壳3311及一固定螺丝3313,固定螺丝3313的一端固锁于球状部3312,另一端固锁于第四调节部340。因此,扶手22可相对于球状部3312的中心进行转动。
第三调节部330更可选择性地具有一第四固定单元332,设置于万向接头331,具体而言设置于外壳3311外,第四固定单元332适以固定其中一扶手22相对于万向接头331的角度。详言之,第四固定单元332抵靠于球状部3312,且可选择性地不抵靠于球状部3312。当第四固定单元332不抵靠于球状部3312时,球状部3312可相对外壳3311转动;当第四固定单元332抵靠于球状部3312时,第四固定单元332适以固定球状部3312与外壳3311的相对角度。换言之,当第四固定单元332对球状部3312进行固定后,球状部3312即无法相对于外壳3311转动。因此,第四固定单元332适以固定扶手22相对于万向接头331的角度。
第四调节部340具有一固定板341、承载座342。固定板341设置于固定螺丝3313非固锁于球状部3312的一端。承载座342用以承载扶手22,且具有一滑轨3421,而固定板341设置于承载座342内并能沿滑轨3421移动。第四调节部340更可选择性地具有一第五固定单元343,第五固定单元343设置于固定螺丝3313非固锁于球状部3312的该端,且位于固定板341与球状部3311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五固定单元343可为一旋钮,当第五固定单元343旋转时可改变第五固定单元343与固定板341间的距离,因此可选择性地夹紧或放松承载座342。当第五固定单元343与固定板341夹紧承载座342,承载座342即无法相对固定板341移动。反之,若第五固定单元343与固定板341放松承载座342,承载座342即可相对于固定板341移动。因此,第五固定单元343适以固定承载座342与固定板341的相对位置。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自由度。请参考图10及图11,其分别为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的调节机构的活动侧视图及活动俯视图。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310垂直于地面,因此通过第一调节部310可调整扶手22(图未绘示)的高度(请见图10的自由度A)。调整时,先将第一固定单元315及第二固定单元316松开(即非抵靠于第一柱体312),即可调整朝下齿冠314与第一柱体312的相对位置。当朝下齿冠314与第一柱体312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便将朝下齿冠314啮合于朝上齿冠313,即可确定第一柱体312与第一管体311的相对位置,换言之亦确定了扶手2的高度。此外,亦可同时确定朝下齿冠314与第一柱体312及第一柱体312与第一管体311的相对位置。最后,再将第一固定单元315及第二固定单元316抵靠于第一柱体312便完成调整。
由于第一调节部310的第一管体311与第一柱体312可相对转动,因此还可带动扶手22以第一管体311的轴心为转轴进行大幅度的转动(请见图10及图11的自由度B)。此外,通过朝上齿冠313及朝下齿冠314,第一管体311与第一柱体312以刻度式的方式相对转动。因此除了可每次转动都可确保转动相同角度外,请他人协助转动时也不会产生理解上的落差。例如,只要说明“顺时针转动三个刻度”即不致让人产生误会。
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部320平行于地面,因此可通过第二调节部320可调整扶手22的与椅面的距离(请见图10的自由度C)。在不设有凸轨3211及凹槽3221的态样中,或第二管体321为圆管且第二柱体322为圆柱的态样中,还可以调整扶手22的侧向倾角(请见图11的自由度D)。调整时,先将第三固定单元323松开(即非抵靠于第二柱体322)即可进行调整。确定扶手22与椅面的距离或扶手的倾角后再将第三固定单元323抵靠于第二柱体322便完成调整。
本实施例还可通过第三调节部330可调整扶手22相对于万向接头331的角度(请见图10的自由度E)。调整时,先将第四固定单元332松开(即非抵靠于球状部3312,图未绘示)即可进行调整。确定扶手22的角度后再将第四固定单元332抵靠于球状部3312便完成调整。
本实施例还可通过第四调节部340同样可调整扶手22与椅面的距离(请见图10的自由度F)。调整时,先将第五固定单元343松开(即非夹紧承载座342)即可进行调整。确定扶手22与椅面的距离后再将第五固定单元343与固定板341(图未绘示)夹紧承载座342便完成调整。
总结而言,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通过接合机构100的固定孔102直接将整个扶组手安装置座椅中柱21,而不需要额外安装铁件,不仅更不占空间,也大幅降低了组装的步骤。此外,本发明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藉由调节机构300即可调整扶手的高度、水平位置及即角度,可调整扶手22改变位置及角度并加以固定,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的支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本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一座椅的一中柱并用以承载二扶手,该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包含:
一接合机构,该接合机构形成一固定孔,该固定孔适以套设于该中柱;
二水平臂,该等水平臂各具有一接合端及一调节端,且该接合端与该调节端相对,该接合端与该接合机构接合;以及
二调节机构,各该等调节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的该调节端,各该等调节机构的另一端用以设置其中一扶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等调节机构包含:
一第一杆件,设置于其中一调节端;以及
一第二杆件,设置于该第一杆件的上端,该第二杆件的一端用以设置其中一扶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杆件为一第一调节部,该第一调节部具有:
一第一管体,设置于其中一水平臂的该调节端;
一第一柱体,可相对转动及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管体内;
一朝上齿冠,设置于该第一管体的上端;
一朝下齿冠,可相对转动及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柱体,该朝下齿冠与该朝上齿冠啮合;
一第一固定单元,设置于该第一管体,该第一固定单元适以固定该第一柱体与该第一管体的相对位置及角度;以及
一第二固定单元,设置于该朝下齿冠,该第二固定单元适以固定该朝下齿冠与该第一柱体的相对位置及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杆件为一第二调节部,该第二调节部具有:
一第二管体,设置于该第一杆件的上端;
一第二柱体,可相对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管体内;以及
一第三固定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管体,该第三固定单元适以固定该第二柱体与该第二管体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的内侧面具有一凸轨,该第二柱体的外侧面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与该凸轨相配合,且该凹槽的末端具有一止挡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等调节机构更包含一第三调节部,该第三调节部设置于该第二杆件的一端,且具有一万向接头,其中一扶手可相对转动地设置于该万向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调节部更具有一第四固定单元,该第四固定单元设置于该万向接头,且适以固定其中一扶手相对于该万向接头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杆件与该第二杆件不平行。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合机构包含:
一接合部;
一凸块,与该接合部的间具有一间隙,且与该接合部共同形成该固定孔;
至少一通孔,设置于该凸块并与该间隙垂直;
至少一盲孔,设置于该接合部并与该至少一通孔正对,且该至少一盲孔的数量等于该至少一通孔的数量,该至少一盲孔具有内螺纹;及
至少一接合螺丝,设置于该至少一通孔及该至少一盲孔内,且与该至少一盲孔相螺合,该至少一接合螺丝的数量等于该至少一通孔的数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具有二接合块,该等接合块各锁固有一固锁螺丝,该接合端具有一固锁孔且该接合端分别套设于其中一接合块,该固锁孔的口径小于该固锁螺丝的头部的直径,该固锁螺丝位于该接合端内且抵靠于该固锁孔的周缘。
CN201510706301.0A 2015-10-27 2015-10-27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Pending CN106606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301.0A CN106606137A (zh) 2015-10-27 2015-10-27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301.0A CN106606137A (zh) 2015-10-27 2015-10-27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6137A true CN106606137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6301.0A Pending CN106606137A (zh) 2015-10-27 2015-10-27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61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7900A (zh) * 2021-11-19 2022-01-1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师座椅
CN113952042A (zh) * 2021-11-19 2022-01-2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医师座椅的扶手调节结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9197Y (zh) * 1993-07-19 1994-03-23 缪东生 上颌窦半自动拉钩座
CN2374079Y (zh) * 1999-04-16 2000-04-19 苏文法 改良的座椅扶手装置
CN101433403A (zh) * 2008-11-24 2009-05-20 刘阳 百变电脑桌
CN201341633Y (zh) * 2008-12-01 2009-11-11 成都汇鸿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椅子扶手调节向心装置
CN101835407A (zh) * 2007-08-23 2010-09-15 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可调节扶手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12230U (zh) * 2010-12-07 2011-08-03 上海曦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室专用移动伸缩摇杆式摄录装置
CN202726508U (zh) * 2012-06-06 2013-02-13 行冈靖典 多向可调工作台
CN202842958U (zh) * 2012-10-22 2013-04-03 叶彩云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扶手
CN104544977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深圳市万康服饰有限公司 折叠式可调支架
CN205144041U (zh) * 2015-10-27 2016-04-13 锐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9197Y (zh) * 1993-07-19 1994-03-23 缪东生 上颌窦半自动拉钩座
CN2374079Y (zh) * 1999-04-16 2000-04-19 苏文法 改良的座椅扶手装置
CN101835407A (zh) * 2007-08-23 2010-09-15 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可调节扶手及其使用方法
CN101433403A (zh) * 2008-11-24 2009-05-20 刘阳 百变电脑桌
CN201341633Y (zh) * 2008-12-01 2009-11-11 成都汇鸿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椅子扶手调节向心装置
CN201912230U (zh) * 2010-12-07 2011-08-03 上海曦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室专用移动伸缩摇杆式摄录装置
CN202726508U (zh) * 2012-06-06 2013-02-13 行冈靖典 多向可调工作台
CN202842958U (zh) * 2012-10-22 2013-04-03 叶彩云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扶手
CN104544977A (zh) * 2015-01-19 2015-04-29 深圳市万康服饰有限公司 折叠式可调支架
CN205144041U (zh) * 2015-10-27 2016-04-13 锐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7900A (zh) * 2021-11-19 2022-01-1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师座椅
CN113952042A (zh) * 2021-11-19 2022-01-2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医师座椅的扶手调节结构
CN113907900B (zh) * 2021-11-19 2023-03-10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师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9699U (zh) 手术用医生座椅
JP3148195U (ja) モニター支持装置
US7367623B2 (en) Ergonomic chair
CN107468477B (zh) 一种脑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04540420B (zh) 用于保护脊椎和腰部的椅子
CN104602639B (zh) 具有接头组件的平台转接器
CN106606137A (zh)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CN106108451A (zh) 一种坐垫可拆卸式靠背可调节学生椅
JP6178899B2 (ja) エルゴノミックな時計業者用の作業ステーション
US3338626A (en) Dentist's stool or the like
JP4933670B1 (ja) カメラ用三脚に用いて雲台を水平にする装置
CN205777319U (zh) 网络架空地板用支架
CN205698057U (zh) 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的拉钩装置器
CN205144041U (zh) 可附设于座椅的扶手调整装置
CN104235572B (zh) 一种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三点式支撑调节机构
CN206994951U (zh) 手游椅
CN205459096U (zh) 脊柱脊髓内镜机械臂系统
CN107594961A (zh) 新型电动调节美容椅
US8926011B2 (en) Dental patient s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d rest and tool staging arm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8347173U (zh) 一种可调式柱体固定装置
TWI601500B (zh) Can be attached to the seat armrest adjustment device
KR200466423Y1 (ko) 회전 및 높이조절기능을 갖는 의자 또는 휠체어 팔걸이
CN207514525U (zh) 一种承重型桌面三脚架
CN109793449A (zh) 一种多功能助浴机器人的安全辅助机构
CN109745202A (zh) 一种耳鼻喉科一体化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