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6266A - 用于处理载波聚合中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载波聚合中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76266A CN106576266A CN201580041514.4A CN201580041514A CN106576266A CN 106576266 A CN106576266 A CN 106576266A CN 201580041514 A CN201580041514 A CN 201580041514A CN 106576266 A CN106576266 A CN 1065762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cell
- frame structure
- wireless terminal
- fdd
- harq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终端(1),其基于无线终端(1)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FDD服务小区(32)而监视TDD服务小区(31)的下行链路(DL)控制信道,来确定在FDD服务小区(32)中接收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这有助于例如在配置了FDD‑TDD载波聚合(FDD‑TDD CA)并且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恰当地确定在FDD服务小区中发送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处理载波聚合中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将描述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版本8(被称为长期演进(LTE))及后续版本所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中的无线帧结构和HARQ。接着,将描述3GPP版本10(被称为高级LTE)中新引入的载波聚合(CA)及其调度。此外,将描述3GPP版本12(被称为LTE-B)中新引入的TDD-FDD载波聚合。
首先,将描述LTE无线帧结构。在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即,LTE)中,规定了两种无线帧结构。一种称为帧结构类型1,帧结构类型1应用于频分双工(FDD)。另一种称为帧结构类型2,帧结构类型2应用于时分双工(TDD)。如图1所示,在帧结构类型1和帧结构类型2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毫秒,并且一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在TDD的情况下,前5个子帧(#0至#4)和后5个子帧(#5至#9)各自被称为半帧。半帧的长度为5毫秒。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毫秒。一个子帧分成两个时隙,其中各时隙具有0.5毫秒的长度。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符号(即,上行链路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和下行链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因此,一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14个符号。
图2示出TDD LTE所支持的七个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TDD UL/DL配置)。在TDDLTE的情况下,上行链路子帧(UL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DL子帧)共存于一个无线帧中。TDDUL/DL配置表示一个无线帧中的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的设置。在图2中,“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以及“S”表示特殊子帧。TDD LTE在无线帧的周期(即,10毫秒)中重复使用图2所示的TDD UL/DL配置的任意之一。
UL子帧是进行从无线终端(用户设备(UE))到基站(eNodeB(eNB))的上行链路(UL)发送的子帧。DL子帧是进行从基站到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DL)发送的子帧。在半帧中的第二子帧(即,子帧#1或#6)处进行从DL发送(DL子帧)到UL发送(UL子帧)的切换。图3示出特殊子帧的结构示例。特殊子帧由进行DL发送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不进行发送的保护时间段(GP)和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构成。
随后,将描述包括HARQ操作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中的数据发送处理。在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中,在PDSCH上发送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与下行链路通信有关的控制信息。与下行链路通信有关的控制信息包括表示针对无线终端的PDSCH资源的分配的下行链路(DL)授权(grant)。响应于对表示DL授权的PDCCH进行解码,无线终端在PDSCH上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检查该下行链路数据中是否存在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并且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发送CRC结果(即,确认(ACK)或否定ACK(NACK))。
在接收到ACK时,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下一个新数据。在接收到NACK时,基站进行先前已经发送的数据的重传。注意,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支持增量冗余(IR)HARQ,因此要重传的数据包括与第一次发送的数据(包括通过turbo编码获得的系统位(systematicbit)和部分奇偶校验位(parity bit))中的奇偶校验位不同的附加奇偶校验位。具体地,基站对存储通过进行turbo编码、子块交织(subblock interleaving)和位收集(bitcollection)而获得的码块的循环缓冲器(CB)进行管理,并且基站为了发送系统位而针对初始发送选择与CB的开头相对应的偏移(即,冗余版本(RV)=0)。RV规定CB中的开始位置,从而开始从CB读出位以进行发送。在重传中,基站选择与初始传输中使用的RV不同的RV来进行增量冗余(IR),并且因此发送初始发送中不包括的附加奇偶校验位。
众所周知,HARQ是诸如turbo编码等的前向纠错编码与原始ARQ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HARQ中,用户数据和CRC位由纠错码(ECC)保护。纠错码的添加增加了冗余度,从而提高了HARQ中的发送成功概率,但是这减少了要发送的数据内的用户数据的百分比(即,导致编码率降低)。为此,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支持增量冗余(IR)HARQ,并且在发送时的速率匹配处理期间对循环缓冲器中所存储的编码后的代码块数据进行位选择和删余。
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采用停止等待(SAW)HARQ。具体地,在DL发送中,基站发送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然后在从无线终端接收到反馈(即,ACK或NACK)之前,停止新的发送并且等待。在从无线终端接收到ACK时,基站发送新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在从无线终端接收到NACK(或者已经经过预定时段而没有接收到任何反馈)时,基站对该传输块进行重传。这种简单的SAW操作降低了发送效率,使得难以高效地使用发送资源(DL无线帧)。因此,使用多过程HARQ。在多过程HARQ中,独立的HARQ过程在时间上相交织,使得可以高效地使用所有发送资源。各HARQ过程负责独立的SAW操作,并且如后面所述,使用软缓冲器中的独立的分区。
图4示出FDD操作中的下行链路中的一个HARQ过程。在图4的示例中,在子帧#0中,基站在PDCCH上发送DL授权,并且在PDSCH上发送DL数据。无线终端在子帧#0中接收PDSCH上的DL数据,从DL数据解码出传输块,并且对该传输块进行CRC测试。此外,无线终端在子帧#4的PDCCH或PUSCH上发送针对在子帧#0中发送来的传输块的CRC结果(ACK或NACK)。从DL数据发送到ACK/NACK发送的延迟时间(T_UL_ACK)规定为四个子帧(4毫秒)。
基站在子帧#4中接收来自无线终端的ACK/NACK,并且(在NACK的情况下)在子帧#m中进行重传或者(在ACK的情况下)发送新的传输块。注意,在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的下行链路中,采用异步(异步)HARQ,并且重传或后续发送可以在初始发送之后的任意时间发生,因此从ACK/NACK发送到后续发送或重传的延迟时间(T_eNB_processing)依赖于基站的处理时间。然而,假定T_eNB_processing的典型长度为四个子帧(4毫秒)。因此,在FDD的情况下,典型的下行链路HARQ往返时间(RTT)是八个子帧(8毫秒)。因此,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规定FDD操作中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为8。如图4所示,HARQ RTT表示在一个HARQ过程(SAW操作)中从DL传输块的初始发送到后续发送或重传之间的间隔(即,T_UL_ACK+T_eNB_processing)。图5示出在FDD的情况下并行使用八个HARQ过程的情况。这八个HARQ过程在时间上相交织并且根据八个子帧的HARQ RTT来工作。
如上所述,在FDD操作中,在某个UL子帧#n中发送的HARQ-ACK/NACK表示位于四个子帧前的DL子帧#(n-4)中的发送数据的CRC结果。换句话说,在FDD操作的情况下,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与位于四个子帧前的DL子帧一一对应地映射。然而,在TDD操作的情况下,如从图2所示的TDD UL/DL配置可以清楚地看出,UL子帧并非始终位于DL子帧(或者可以进行DL发送的特殊子帧)的四个子帧之后。此外,DL子帧和UL子帧的设置根据TDD UL/DL配置而变动。因此,FDD操作中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仅一种关系不能适用于TDD操作。因此,各TDD UL/DL配置具有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特有映射。此外,TDD操作中的HARQ RTT通常比FDD操作中的HARQ RTT更长。
表1示出针对七个TDD UL/DL配置各自所规定的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参见3GPP TS 36.213 V12.2.0的第10.1.3.1章节)。例如,在TDD UL/DL配置0的情况下,UL子帧#2中所发送的HARQ-ACK/NACK表示位于6个子帧前的DL子帧(即,先前无线帧中的DL子帧#6)中所发送的DL数据的CRC结果。同样地,在TDD UL/DL配置0的情况下,UL子帧#4中所发送的HARQ-ACK/NACK表示位于四个子帧前的DL子帧(即,同一无线帧中的DL子帧#0)中所发送的DL数据的CRC结果。图6示出在TDD UL/DL配置0中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映射。
[表1]
表1-用于TDD的下行链路联合
如从表1所示的TDD UL/DL配置中所使用的映射可以看出,TDD操作中的HARQ RTT通常比FDD操作中的HARQ RTT更长。这是因为,TDD操作中从DL数据发送到ACK/NACK发送的延迟时间(T_UL_ACK)等于或大于FDD操作中的该延迟时间(即,四个子帧)。如上所述,HARQRTT(即T_UL_ACK+T_eNB_processing)依赖于T_UL_ACK。例如,在TDD UL/DL配置0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_UL_ACK的最大值为6。因此,假定T_eNB_processing的典型长度为四个子帧(4毫秒),则TDD UL/DL配置0中的最长HARQ RTT被假定为10个子帧(10毫秒)。此外,在TDD UL/DL配置5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_UL_ACK的最大值为13。因此,TDD UL/DL配置5中的最长HARQRTT被假定为17个子帧(17毫秒)。
TDD操作中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应基于各TDD UL/DL配置中的最长HARQ RTT和存在于该最长HARQ RTT内的DL子帧和特殊子帧的总数来确定。因此,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根据TDD UL/DL配置而变动。表2示出3GPP TS 36.213 V12.2.0的第7章节中规定的各TDD UL/DL配置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表2]
表2-用于TDD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TDD UL/DL配置 |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
0 | 4 |
1 | 7 |
2 | 10 |
3 | 9 |
4 | 12 |
5 | 15 |
6 | 6 |
此外,3GPP版本10和后续版本规定了载波聚合(CA)。在载波聚合中,无线终端通过基站而配置有不同频率上的多个载波(称为分量载波(CC)),并且可以使用这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上行链路通信、下行链路通信或者这两者。版本10规定载波聚合最多有五个CC。
多个CC包括一个主CC和一个或多个次级CC。主CC也被称为主频率,次级CC被也称为次级频率。主CC是用于主小区(PCell)的CC。在主CC上工作的主小区(PCell)是如下的小区,其中在该小区中,无线终端进行初始连接建立、无线终端进行连接重建立或者在切换过程中被表示为主小区。在次级CC上工作的次级小区(SCell)与PCell不同。通常,次级小区(SCell)是无线终端已在主小区中建立了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附加配置的,并用于向无线终端提供附加无线资源。无线终端可以同时使用包括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次级小区的多个服务小区。
此外,在CA中,可以使用自调度或跨载波调度。自调度是如下的调度方法:在与无线终端针对DL数据接收或UL数据发送所使用的分量载波相同的分量载波上发送调度授权(DL授权或UL授权)。跨载波调度是如下的调度方法:在与无线终端针对DL数据接收或UL数据发送所使用的分量载波不同的分量载波上发送调度授权。具体地,在自调度的情况下,为了使某服务小区的调度高效,无线终端被配置成监视在该服务小区上发送的PDCCH。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为了使某服务小区(例如,SCell)的调度高效,无线终端被配置成监视在另一服务小区(例如,PCell)上发送的PDCCH。
注意,在3GPP版本10中,可以仅聚合FDD分量载波或者仅聚合TDD分量载波。另一方面,3GPP版本12及后续版本规定了FDD分量载波(FDD CC)与TDD分量载波(TDD CC)的CA。FDDCC(或FDD小区)是针对FDD使用帧结构类型1的小区。TDD CC(或TDD小区)是针对TDD使用帧结构类型2的小区。在本说明中,这种载波聚合被称为“FDD-TDD聚合”,或简单地称为“FDD-TDD”。
在FDD-TDD载波聚合中,主小区可以是FDD CC(FDD小区)或TDD CC(TDD小区)。在FDD-TDD中,在主小区是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即,次级小区)是FDD小区的情况下,该FDD服务小区(次级小区)所用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预期大于未配置CA的情况下的FDD小区的该值。这是因为,在根据TDD主小区的UL/DL配置来发送响应于FDD服务小区(次级小区)上的DL发送的UL ACK/NACK的情况下,FDD服务小区中的HARQ RTT变得比未配置CA的情况下更大。
具体地,3GPP TS 36.213 V12.2.0规定,如果配置了FDD-TDD CA、如果主小区是TDD CC(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是FDD CC(FDD小区)、并且如果针对次级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自调度,则次级小区的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映射应当遵循下面的表3(参见3GPP TS 36.213 V12.2.0的第10章节)。注意,表3中的“DL-参考UL/DL配置”表示主小区的UL/DL配置。
[表3]
表3-针对FDD-TDD和服务小区帧结构类型1所用的下行链路联合
例如,在TDD主小区的UL/DL配置(DL-参考UL/DL配置)是配置0的情况下,在UL子帧#2中,根据表3的定义来发送针对六个子帧前和五个子帧前所发送的两个DL传输块的HARQ反馈(ACK/NACK)。假定如上所述T_eNB_processing的典型长度为四个子帧(4毫秒),则在TDD主小区具有UL/DL配置0的情况下,FDD服务小区中的典型的最长HARQ RTT为10个子帧(10毫秒)。同样地,在TDD主单元具有UL/DL配置1至6的情况下,FDD服务小区中的典型的最长HARQ RTT分别为11、12、15、16、17和12。
因此,3GPP TS 36.213 V12.2.0规定,如果配置了FDD-TDD CA以及如果主小区是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即,次级小区)是FDD小区,则根据下表4来确定服务小区所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参见3GPP TS 36.213 V12.2.0的第7章节)。注意,表4中的“DL-参考UL/DL配置”表示主小区的UL/DL配置。
[表4]
表4-针对FDD-TDD、主小区帧结构类型2和服务小区帧结构类型1所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3GPP TS 36.213 V12.2.0的第7章节规定了如下的其它类型的CA中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在FDD CA的情况下,每个服务小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为8。在TDD CA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的用于TDD的表2来确定每个服务小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如果配置了FDD-TDD CA以及如果主小区是FDD CC(FDD小区),则每个服务小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为8。如果配置了FDD-TDD CA以及如果主小区是TDD CC(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是TDD CC(TDD小区),则根据上述的用于TDD的表2来确定服务小区所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返回到下行链路HARQ操作的描述,如上所述,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增量冗余(IR)HARQ。因此,无线终端需要将与已经检测到CRC错误的接收数据有关的软位(例如,对数似然比(LLR))存储在存储器中,以将软位与重传数据相结合。该存储器被称为“软缓冲器”或“软位缓冲器”。此外,无线终端同时管理多个HARQ过程。也就是说,无线终端中所包括的软缓冲器需要存储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软位。因此,无线终端需要至少基于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来划分软缓冲器并且针对HARQ过程确保软缓冲器内的分区。
下面将描述用于划分无线终端中所包括的软缓冲器的方法。在3GPP TS 36.213V12.2.0的第7.1.8章节和3GPP TS 36.212 V12.1.0的第5.1.4.1.2章节中规定了用于划分软缓冲器的方法。根据以下公式(1)至(3)来确定每个码块的缓冲器大小nsb。
[式1]
在公式(1)至(3)中,nsb和Ncb各自表示每个码块在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NIR表示每个传输块在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N'soft和Nsoft各自表示无线终端中所包括的的软缓冲器的总大小。C表示传输块划分成的码块的数目。Ncells DL表示对于CA而言无线终端中所配置的CC的总数。KMIMO表示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的数目。Kw表示基站中所设置循环缓冲器的长度,并且Kw与进行了turbo编码、子块交织和位收集之后的码块长度相对应。KC由以下方式确定:如果Nsoft=35982720,则KC=5;如果Nsoft=3654144并且无线终端能够支持最大不超过两个的空间层,则KC=2;否则KC=1。Mlimit是等于8的常数。MDL_HARQ表示服务小区中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作为软缓冲器的总大小的N'soft或Nsoft被称为软信道位(soft channel bit)的总数,并且N'soft或Nsoft依赖于无线终端的能力(即,UE类别)。表5示出3GPP TS 3GPP TS36.306 V12.1.0的第4.1章节中所规定的各UE类别的无线终端中应包括的软信道比特的总数(即,软缓冲器的总大小)。
[表5]
表5-按UE类别设置的软信道位的总数
UE类别 | 软信道位的总数 |
类别1 | 250368 |
类别2 | 1237248 |
类别3 | 1237248 |
类别4 | 1827072 |
类别5 | 3667200 |
类别6 | 3654144 |
类别7 | 3654144 |
类别8 | 35982720 |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57529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176981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275397号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88952号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343239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6 V12.1.0(2014-06)″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User Equipment(UE)radioaccess capabilities(版本12)″,2014年6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 V12.1.0(2014-06)″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coding(版本12)″,2014年6月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 V12.2.0(2014-06)"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版本12)",2014年6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3GPP TS 36.213 V12.2.0规定,如果配置了FDD-TDD CA以及如果主小区是TDD CC(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是FDD CC(FDD小区),则应根据上述的表4来确定服务小区中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然而,在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该限定可能不妥。这是因为,在FDD-TDD CA中,在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可以在FDD服务小区中调度DL发送的子帧受限制,这可能使得难以并行地操作多达表4所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的HARQ过程。
注意,专利文献1至4公开了在CA期间划分软缓冲器的方法。专利文献5公开了假定在FDD-TDD CA中进行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映射的修改。然而,专利文献1至5并未公开如下的技术:如果配置了FDD-TDD CA以及如果主小区是TDD CC(TDD小区)并且服务小区是FDD CC(FDD小区),则根据是否针对FDD服务小区上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来改变在FDD服务小区中发送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3GPP版本12中,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存在没有恰当地确定在FDD服务小区中发送的DL传送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可能性。没有恰当地确定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例如对软缓冲器的分区具有不利的影响。如从公式(1)至(3)可以清楚看出,在nsb、Ncb和NIR的计算中,将软缓冲器的总大小N'soft或Nsoft除以min(MDL_HARQ,Mlimit)。这是因为,软缓冲器的分区是针对各HARQ过程来确保的。因此,如果FDD服务小区中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被确定为不恰当的大的值,则存在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各HARQ过程的各分区的大小被不恰当地减小的可能性。
因此,要通过在此公开的实施例来实现目的是提供如下的装置、方法和程序,其中该装置、方法和程序有助于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恰当地确定在FDD服务小区中发送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根据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其它目的或问题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无线终端中进行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即下行链路HARQ的方法,所述无线终端通过基站而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在第二方面,一种无线终端,其包括处理器和用作被配置成存储针对下行链路HARQ的软位的软缓冲器的存储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进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第三方面,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b)通过使用符合所述最大数目的多个HARQ过程来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
在第四方面,一种基站,其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这些处理器和收发器被配置成进行根据上述的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第五方面,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是否需要改变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以下确定所要使用的表: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在第六方面,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使无线终端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上与所述无线终端通信,其中,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与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控制信息相同,根据第六方面的控制信息表示是否需要改变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以下确定所要使用的表: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在第七方面,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中,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变动的所述最大数目。
在第八方面,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使无线终端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上与所述无线终端通信。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与根据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控制信息相同,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控制信息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在第九方面,一种程序,其包括在被加载到计算机中的情况下使得计算机进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一组指令(软件代码)。
在第十方面,一种程序,其包括在被加载到计算机中的情况下使得计算机进行根据上述第三、第五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的一组指令(软件代码)。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如下的装置、方法和程序,其中该装置、方法和程序有助于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恰当地确定在FDD服务小区中发送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LTE的无线帧结构和子帧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针对TDD LTE定义的七个UL-DL配置的表;
图3是示出针对TDD LTE定义的特殊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4是下行链路HARQ过程(停止等待(SAW)过程)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八个下行链路HARQ过程在时间上相交织并使用的状态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在TDD UL/DL配置0中HARQ-ACK/NACK所用的UL子帧和DL子帧之间的映射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A是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或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DL发送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9B是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自调度的情况下的DL发送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0A是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 P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软缓冲器的分区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0B是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FDD SCell中的PDCCH的自调度的情况下的软缓冲器的分区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表选择信息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从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要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将根据需要省略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7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该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例如语音通信或分组数据通信或这两者等的通信服务。参考图7,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终端1和基站2。将假定该无线通信系统是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的系统来描述本实施例。具体地,无线终端1对应于用户设备(UE),并且基站2对应于eNodeB。无线终端1和基站2支持FDD-TDD载波聚合(CA)。无线终端1通过基站2而配置有如下的FDD-TDD CA,其中在该FDD-TDD CA中,主小区(PCell)31使用TDD(即,帧结构类型2),并且次级小区(SCell)32使用FDD(即,帧结构类型1)。
以下,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进行的用于在SCell 32中接收DL传输块的方法。图8的流程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1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操作的示例。在步骤S11中,无线终端1配置PCell 31使用TDD并且SCell 32使用FDD的FDD-TDD载波聚合。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基站2而配置有如下的FDD-TDD CA,其中在该FDD-TDD CA中,包括PCell 31和SCell 32及至少一个附加SCell的三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聚合。至少一个附加SCell可以是TDD小区或FDD小区。
在步骤S12中,无线终端1基于是否针对作为FDD小区的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PCell 31或附加TDD SCell)的跨载波调度,来确定在SCell32中接收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具体地,在针对FDD SCell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针对SCell 32的DL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可以被设置为与没有配置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即,自调度的情况下)相比更小的值。更具体地,在无线终端1被配置成为了调度FDD SCell32中的DL发送而监视TDD服务小区(即,PCell 31或附加TDD SCell)中的PDCCH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根据用于TDD的上述表2来确定在FDD SCell 32中接收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在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31或附加TDD SCell)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FDD SCell 32通常可以仅在某些DL子帧中进行向无线终端1的发送,其中这些DL子帧位于一个无线帧中的十个DL子帧之中与TDD服务小区内的特殊子帧和UL子帧相对应的位置处。注意,不考虑在TDD服务小区的一个子帧(UL子帧或特殊子帧)中发送针对多个DL子帧的多个DL授权的情况。此外,无线终端1通常可以仅在TDD服务小区的UL子帧中发送与FDD SCell 32中的DL接收有关的HARQ ACK/NCAK。注意,不考虑在FDD SCell 32的UL子帧中发送基于在TDD服务小区上发送来的针对FDD SCell 32的DL授权对DL发送作出响应的HARQ-ACK/NACK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代替表4而根据表2来确定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这是恰当的。这是因为,SCell 32中的DL发送的机会依赖于TDD服务小区的DL/UL配置。
图9A示出在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 PCell 31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DL发送的示例。如图9A所示,TDD PCell 31具有UL/DL配置0。在图9A的示例中,可以在TDD PCell 31的DL子帧#0和#5以及特殊子帧#1和#6中发送DL授权。因此,无线终端1在FDD SCell 32中可以仅在DL子帧#0、#1、#5和#6中进行接收。因此,可以根据表1所示的映射在TDD PCell 31的UL子帧#2、#4、#7和#9中发送HARQ反馈(ACK/NACK)。在图9A中,四种阴影表示四个在时间上交织的DL HARQ过程(SAW过程)。也就是说,在图9A的示例中,并行使用多达四个DL HARQ过程(SAW过程)。
另一方面,在无线终端1被配置成为了调度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监视FDDSCell 32中的PDCCH的情况下(即,在针对SCell 32中的DL发送配置自调度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根据上述表4确定在SCell服务小区中接收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图9B示出在配置了包括监视FDD SCell 32中的PDCCH的自调度的情况下的FDDSCell 32中的DL发送的示例。在图9B的示例中,TDD PCell 31具有UL/DL配置0。在图9A的示例中,可以在FDD SCell 32的所有DL子帧#0至#9中发送DL授权。因此,无线终端1可以在FDDSCell 32中的所有DL子帧#0至#9中进行接收。因此,可以根据表3所示的映射在FDD SCell32的UL子帧#2至#4和#7至#9中发送HARQ反馈(ACK/NACK)。在与两个或更多个DL子帧相关联的UL子帧#2、#3、#7和#8中,使用HARQ-ACK/NACK捆绑。在图9B的示例中,并行使用多达十个DL HARQ过程(SAW过程)。
参考回图8,继续进行说明。在步骤S13中,无线终端1根据步骤S12中确定出的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在SCell 32中进行DL接收。例如,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使用步骤S12中确定出的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来确定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SCell 32中接收的各DL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即NIR、Ncb或nsb)。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使用步骤S12中确定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根据上述公式(3)来计算软缓冲器中的每个传输块的分区大小NIR。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使用步骤S12中确定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根据上述公式(2)来计算软缓冲器中的每个码块的分区大小Ncb。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使用步骤S12中确定出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根据上述公式(1)来计算软缓冲器中的每个码块的分区大小nsb。
图10A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的软缓冲器的分区的具体示例。在图10A的示例中,两个服务小区(CC)(即TDD PCell 31和FDD SCell)聚合。因此,Ncells DL等于2。为了便于说明,假定Kc=1且KMIMO=1。此外,在图10A的示例中,与图9A中相同,TDD PCell 31具有UL/DL配置0。因此,基于上述表2,将SCell32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确定为4。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终端1中所包括的(总大小为Nsoft的)软缓冲器的一半区域用于PCell31中的DL接收,并且软缓冲器的另一半区域用于SCell 32中的DL接收。此外,用于SCell 32中的DL接收的区域针对最多四个DL HARQ过程被划分为四个分区801。这从公式(1)至(3)所示的nsb、Ncb和NIR的计算中可以理解,其中在公式(1)至(3)中,将软缓冲器的总大小N'soft或Nsoft除以min(MDL_HARQ,Mlimit)。Mlimit是等于8的常数。
图10B示出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FDD SCell 32中的PDCCH的自调度的情况下的软缓冲器的分区的具体示例。在10B的示例中,与图10A的示例中相同,两个服务小区(CC)(即TDD PCell 31和FDD SCell)聚合。因此,Ncells DL等于2。为了便于说明,假定Kc=1且KMIMO=1。此外,在图10B的示例中,与图9B中相同,TDD PCell 31具有UL/DL配置0。因此,基于上述表4,将SCell 32上的DL传输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确定为10。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终端1中所包括的(总大小为Nsoft)的软缓冲器的一半用于PCell 31中的DL接收,并且软缓冲器的另一半用于SCell 32中的DL接收。此外,用于SCell 32中的DL接收的区域针对最多10个DL HARQ过程被划分为8个分区802。这从公式(1)至(3)所示的nsb,Ncb和NIR的计算中可以理解,其中在公式(1)至(3)中,将软缓冲区的总大小N'soft或Nsoft除以min(MDL_HARQ,Mlimit)。Mlimit是等于8的常数。
如从以上描述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是否配置了FDD-TDD CA以及是否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 31或另一TDD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来确定SCell32所用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因此,如果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服务小区(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则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可以恰当地确定在FDD服务小区(FDD SCell 32)中发送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
在一个实现中,例如,在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SCell 32所用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可以被设置为与没有配置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即,自调度的情况下)相比更小的值。由于该实现,例如,与自调度的情况相比,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可以向SCell 32中的一个DL HARQ过程分配更大的软缓冲器分区(例如,图10A所示的分区801)。
在一个实现中,在无线终端1被配置成为了调度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监视TDD服务小区(即,PCell 31或附加TDD SCell)中的PDCCH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根据用于TDD的上述表2来确定在FDD SCell 32中接收的DL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由于该实现,例如,与根据用于FDD-TDD的表4来确定SCell 32所用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情况相比,可以向SCell 32中的一个DL HARQ过程分配更大的分区(例如,图10A所示的分区801)。
在一个实现中,在配置了FDD-TDD CA并且针对FDD SCell 32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Cell 32所用的实际(有效)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如果使用基于自调度得出的过大的最大数目MDL_HARQ,而与是否配置了跨载波调度无关,则恒定地确保与八个DLHRAQ过程相对应的分区(例如,图10B所示的分区802)。然后,例如,在PCell 31使用UL/DL配置0并且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PCell 31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实际上仅使用八个分区中的四个分区,使得不能高效地使用无线终端1的软缓冲器。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高效地使用无线终端1的软缓冲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确定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方法的变形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7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从基站2接收表选择信息。该表选择信息表示在无线终端1确定配置了FDD-TDD CA的情况下的FDD服务小区(例如,SCell 32)所用的DL HRA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时,是否需要选择性地使用针对TDD定义了MDL_HARQ的第一表(例如,上述表2)以及针对FDD-TDD定义了MDL_HARQ的第二表(例如,上述表4)。在所接收到的表选择信息表示不需要选择性地使用第一表和第二表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从用于FDD-TDD的第二表确定FDD SCell 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而与无线终端1是否被配置成为了FDD SCell 32的DL调度而监视FDD SCell 32的PDCCH或者TDD服务小区(例如,TDD PCell 31或另一TDDSCell)的PDCCH无关。
另一方面,在所接收到的表选择信息表示需要选择性地使用第一表和第二表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按以上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式进行操作。具体地,在针对FDD SCell32的DL调度而配置了监视TDD服务小区(例如,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从用于FDD-TDD的第二表确定FDD SCell 32所用的DL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此外,在针对FDD SCell 32的DL调度而配置了监视FDD SCell32的PDCCH的自调度的情况下,无线终端1可以从第一表确定FDD SCell 32的MDL_HARQ。
无线终端1基于根据表选择信息而选择的表来确定FDD SCell 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此外,例如,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使用所确定出的MDL_HARQ来计算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FDD SCell 32中接收的各DL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即,NIR、Ncb或nsb)。
图11的流程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由无线终端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操作的示例。在步骤S21中,无线终端1从基站2接收表选择信息。该表选择信息表示在无线终端1确定配置了FDD-TDD CA的情况下的FDD服务小区(例如,SCell 32)所用的DL HRA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时,是否需要选择性地使用针对TDD定义了MDL_HARQ的第一表(例如,上述表2)以及针对FDD-TDD定义了MDL_HARQ的第二表(例如,上述表4)。
在步骤S22中,无线终端1确定表选择信息是否表示选择性地使用表。在表选择信息表示选择性地使用表的情况下(步骤S22中为“是”),无线终端1根据是否针对FDD SCell32的DL调度而配置了监视TDD服务小区(例如,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来改变为了针对FDD SCell 32确定MDL_HARQ而要使用的表。另一方面,在表选择信息表示不需要选择性地使用表的情况下(步骤S22中的“否”),无线终端1使用相同的表(例如,上述表4)来确定FDD SCell 32的MDL_HARQ,而与是否配置了跨载波调度无关。
表选择信息可以从基站2直接或间接地发送到无线终端1。例如,可以通过TDDPCell 31或FDD SCell 32中的基站2和无线终端1之间的专用更高层信令(诸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等)来发送表选择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TDD PCell 31或FDD SCell 32特有的系统信息,将表选择信息广播到TDD PCell 31或FDD SCell 32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1。例如,表选择信息可以是系统信息块其中之一(例如,SIB2)中定义的新的信息元素。
图12是示出用于发送表选择信息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在图12的示例中,通过用于将FDD SCell 32添加到无线终端1以配置FDD-TDD CA的RRC信令来发送表选择信息。在步骤S31中,基站2经由与PCell 31中的无线终端1的RRC连接来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以将FDD SCell 32添加到无线终端1。用于添加SCell 32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SCell 32的标识信息、与SCell 32中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这两者有关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用于报告与SCell 32相关的HARQ ACK/NACK的PUCCH配置信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表选择信息。在步骤S32中,无线终端1基于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来配置SCell 32,并将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返回至基站2。
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2可以指定无线终端1要使用的用以在配置了FDD-TDD CA的情况下确定FDD服务小区(例如,SCell 32)所用的DL HRA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表。因此,例如,不具有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切换功能的无线终端1可以被配置成使用相同的表(例如,上述表4)来确定FDD SCell 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而与是否配置了跨载波调度无关。另一方面,具有如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切换功能的无线终端1可以被配置成根据是否配置跨载波调度来在为了确定FDD SCell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而要使用的两个表(例如,上述表2和表4)之间切换。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确定FDD服务小区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方法的变形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7相同。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所进行的操作的示例。在步骤S41中,无线终端1配置PCell 31使用TDD并且SCell 32使用FDD的FDD-TDD载波聚合。无线终端1可以通过基站2而配置有FDD-TDD CA,其中在FDD-TDD CA中,包括PCell 31和SCell 32及至少一个附加SCell的三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聚合。至少一个附加SCell可以是TDD小区或FDD小区。
在步骤S42中,无线终端1从基站2接收如下的控制信息,其中该控制信息表示在配置了FDD-TDD CA的情况下,FDD服务小区(例如,SCell 32)所使用的DL HRAQ处理的最大数目(MDL_HARQ)。在步骤S43中,无线终端1根据从基站2接收到的最大数目MDL_HARQ,在SCell 32中进行DL接收。例如,无线终端1可以计算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FDD SCell 32中接收的各DL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即NIR、Ncb或nsb)。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2中从基站2发送到无线终端1的MDL_HARQ的值可以根据是否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监视TDD服务小区(例如,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而表示不同的值。因此,可以根据是否配置了跨载波调度来针对FDD SCell 32使用不同的MDL_HARQ值。因此,例如,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FDD SCell32的各DL 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即,NIR、Ncb或nsb)可以根据是否配置了跨载波调度而变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2可以明确地指定FDD SCell 32的MDL_HARQ的值。因此,代替设置MDL_HARQ的理论(形式)上限值,基站2可以将FDD SCell 32中实际使用的(有效)HARQ过程的数目设置在要发送到无线终端1的针对FDD SCell 32的MDL_HARQ的值中。例如,即使MDL_HARQ的理论(形式)上限值为4,但是在由于向无线终端1的DL发送不频繁发生因而实际使用的有效HARQ过程的数目为2的情况下,代替值“4”,基站2可以向无线终端1通知MDL_HARQ中的值“2”。由于该实现,例如,无线终端1可以增加软缓冲器中用于FDD SCell 32的每个DL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因此可以通过HARQ重传提高增益。
表示MDL_HARQ的控制信息可以从基站2直接或间接地发送到无线终端1。例如,可以通过TDD PCell 31或FDD SCell 32中的基站2和无线终端1之间的专用更高层信令(诸如RRC信令等)来发送控制信息。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TDD PCell 31或FDD SCell 32特有的系统信息,将表示MDL_HARQ的控制信息广播到TDD PCell 31或FDD SCell 32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1。例如,控制信息可以是系统信息块其中之一(例如,SIB2)中定义的新的信息元素。
图14是示出用于发送表示MDL_HARQ的控制信息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在图14的示例中,在用于将FDD SCell 32添加到无线终端1以配置FDD-TDD CA的RRC信令中发送表选择信息。在步骤S51中,基站2经由与PCell 31中的无线终端1的RRC连接来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以将FDD SCell 32添加到无线终端1。用于添加SCell 32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SCell 32的标识信息、与SCell 32中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或这两者有关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以及用于报告与SCell 32相关的HARQ ACK/NACK的PUCCH配置信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还包括表示MDL_HARQ的控制信息。在步骤S52中,无线终端1基于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来配置SCell 32,并将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返回至基站2。
最后,下面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和基站2的结构示例。图15是示出无线终端1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在图15的示例中,无线终端1包括处理器101和收发器102。收发器102包括用作存储针对DL HARQ的软位的软缓冲器的存储器103。收发器102可以基于与基站2的信令而配置有聚合TDD PCell 31和FDD SCell 32的FDD-TDD CA。收发器102通过使用由划分存储器103中的存储区域而获得的多个分区来接收DL传输块并发送与多个HARQ过程相关的HARQ ACK/NACK。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器101确定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处理器101可以确定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FDD SCell 32中接收的各DL传输块所使用的各DL HARQ过程的分区大小(即NIR、Ncb或nsb)。处理器101可以向收发器102通知所确定出的软缓冲器中的每个分区的大小,以执行软缓冲器的分区。
图16是示出基站2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在图16的示例中,基站2包括处理器201和收发器202。收发器202进行无线终端1的信令,并且使无线终端1配置有聚合TDD PCell 31和FDD SCell 32的FDD-TDD CA。收发器202使用FDD-TDD CA与无线终端1通信。
处理器201基于是否配置了FDD-TDD CA以及是否针对FDD SCell 32中的DL发送而配置了包括监视TDD服务小区(即,TDD PCell 31或另一TDD SCell)中的PDCCH的跨载波调度,来确定FDD SCell 32所用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为了使得恰当地操作FDD SCell 32所用的多个DL HARQ过程,处理器201可以在与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由无线终端1进行的用于确定FDD SCell 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中,确定FDD SCell 32的最大数目MDL_HARQ。将所确定出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MDL_HARQ)从处理器201发送到收发器202。收发器202通过使用处理器201所确定出的FDD SCell 32所用的DL 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来进行与多个HARQ过程相关的发送和重传操作。
其它实施例
使用无线终端1利用基站2配置CA的具体示例来描述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然而,基站2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具体地,无线终端1可以配置有聚合了多个基站所服务的两个或更多个小区的CA。使用多个基站所服务的多个服务小区的这种CA被称为站点间CA或双连接。
主要使用与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的系统(即,LTE、LTE-A和LTE-B系统)相关的具体示例描述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然而,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其它通信系统,特别是采用与3GPP版本8及后续版本的TDD-FDD载波聚合相同的TDD-FDD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
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终端1和基站2的操作可以通过使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PU)或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具体地,包含使计算机进行与参考图8至16等所述的无线终端1或基站2相关的算法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提供给计算机。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a)来存储这些程序并且将这些程序提供给计算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a)。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或硬盘驱动器等);磁光记录介质(例如,磁光盘);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膜ROM、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EPROM(Erasable PROM,可擦除PROM)、闪速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这些程序提供至计算机。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气信号、光学信号和电磁波。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提供至计算机。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这些技术思想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4年7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15403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 无线终端
2 基站
31 主小区(PCell)
32 次级小区(SCell)
101 处理器
102 收发器
201 处理器
202 收发器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在无线终端中进行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即下行链路HARQ的方法,所述无线终端通过基站而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最大数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TDD定义的第一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以及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FDD-TDD载波聚合定义的第二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是否需要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表和所述第二表的信号;以及
在所述信号表示不需要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表和所述第二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表中确定所述最大数目,而与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是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无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最大数目的步骤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所述最大数目的信号,其中所述最大数目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变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最大数目来确定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分区的大小的步骤包括根据以下公式(1)至(3)确定所述分区的大小nsb:
其中,nsb和Ncb各自表示每个码块在所述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
NIR表示每个传输块在所述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
N'soft和Nsoft各自表示所述软缓冲器的总大小;
C表示传输块被划分成的码块的数量;
Ncells DL表示所述多个分量载波的总数;
KMIMO表示多输入多输出层即MIMO层的数量;
Kw表示基站中所设置的循环缓冲器的长度,并且Kw与进行了turbo编码、子块交织和位收集之后获得的码块长度相对应;
KC按以下方式来确定:在Nsoft=35982720的情况下,KC=5;在Nsoft=3654144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能够支持两个以下的空间层的情况下,KC=2;否则Kc=1;
Mlimit表示等于8的常数;以及
MDL_HARQ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7.一种无线终端,其通过基站而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无线终端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TDD定义的第一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以及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FDD-TDD载波聚合定义的第二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
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是否需要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表和所述第二表的信号;以及
在所述信号表示不需要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表和所述第二表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表中确定所述最大数目,而与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是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无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从所述基站接收表示所述最大数目的信号以确定所述最大数目,其中所述最大数目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变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还包括用作软缓冲器的存储器,所述软缓冲器被配置成存储针对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即下行链路HARQ的软位,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所述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根据以下公式(1)至(3)确定所述分区的大小nsb:
其中,nsb和Ncb各自表示每个码块在所述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
NIR表示每个传输块在所述软缓冲器中的分区大小;
N'soft和Nsoft各自表示所述软缓冲器的总大小;
C表示传输块被划分成的码块的数量;
Ncells DL表示所述多个分量载波的总数;
KMIMO表示多输入多输出层即MIMO层的数量;
Kw表示基站中所设置的循环缓冲器的长度,并且Kw与进行了turbo编码、子块交织和位收集之后获得的码块长度相对应;
KC按以下方式来确定:在Nsoft=35982720的情况下,KC=5;在Nsoft=3654144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能够支持两个以下的空间层的情况下,KC=2;否则Kc=1;
Mlimit表示等于8的常数;以及
MDL_HARQ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13.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
通过使用符合所述最大数目的多个HARQ过程来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最大数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TDD定义的第一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以及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FDD-TDD载波聚合定义的第二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
15.一种基站,其被配置成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通过使用符合所述最大数目的多个HARQ过程来发送下行链路传输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TDD定义的第一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以及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2且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所述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在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第二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从针对FDD-TDD载波聚合定义的第二表中选择所述最大数目。
17.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中,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是否需要改变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以下确定所要使用的表: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终端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以基于所述最大数目来确定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特有的系统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广播到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即RRC信令来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21.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使无线终端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上与所述无线终端通信,其中,
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是否需要改变所述无线终端进行以下确定所要使用的表: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终端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以基于所述最大数目来确定软缓冲器中要分配给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各HARQ过程的分区的大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特有的系统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广播到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小区或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即RRC信令来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25.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针对无线终端分配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基站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中,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
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变动的所述最大数目。
26.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使无线终端配置有包括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所述收发器在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上与所述无线终端通信,其中,
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控制信息,
在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一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时分双工即T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2且使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工作的第二服务小区的帧结构是频分双工即FDD所用的帧结构类型1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息表示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块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过程即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最大数目,以及
所述控制信息表示根据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被配置成为了调度所述第二服务小区而监视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第一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变动的所述最大数目。
27.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根据权利要求13、14、17~20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54035 | 2014-07-29 | ||
JP2014154035 | 2014-07-29 | ||
PCT/JP2015/002116 WO2016017052A1 (ja) | 2014-07-29 | 2015-04-17 |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でのダウンリンクharq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76266A true CN106576266A (zh) | 2017-04-19 |
Family
ID=5521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1514.4A Pending CN106576266A (zh) | 2014-07-29 | 2015-04-17 | 用于处理载波聚合中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57818B2 (zh) |
JP (1) | JP6304382B2 (zh) |
CN (1) | CN106576266A (zh) |
WO (1) | WO201601705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0949A (zh) * | 2018-07-05 | 2020-01-1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13922935A (zh) * | 2020-07-09 | 2022-01-1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跨载波harq管理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22077386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Apple Inc. | Harq codebook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1248B (zh) * | 2015-01-30 | 2020-0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发送的方法及数据接收端 |
US10862630B2 (en) * | 2015-02-13 | 2020-12-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iguous HARQ memory management with memory splitting |
US10342026B2 (en) * | 2015-04-17 | 2019-07-0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Rate matching for a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
CN106533611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卷积码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5664583A (zh) | 2017-01-09 | 2023-01-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8289010B (zh) * | 2017-01-09 | 2022-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EP3646502A1 (en) | 2017-08-10 | 2020-05-06 | Ofinno, LLC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
KR102642585B1 (ko) * | 2018-04-27 | 2024-02-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기반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965602B2 (en) * | 2019-03-14 | 2021-03-30 | Intel Corporation | Software assisted hashing to improve distribution of a load balancer |
WO2021016976A1 (en) * | 2019-08-01 | 2021-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ss carrier feedback |
US20230091901A1 (en) * | 2021-09-17 | 2023-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oft-information to help base station with duplex configuration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19078A1 (ko) * | 2012-02-09 | 2013-08-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harq 프로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89231A1 (en) * | 2006-02-14 | 2007-08-16 | Chang Li F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bufferless HARQ processor |
US8726121B2 (en) * | 2007-03-27 | 2014-05-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ircular buffer based rate matching |
US9686044B2 (en) * | 2007-03-27 | 2017-06-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te matching with multiple code block sizes |
KR101749346B1 (ko) | 2009-03-25 | 2017-06-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2060842A1 (en) * | 2010-11-05 | 2012-05-1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rq soft bit buffer partition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WO2012091663A1 (en) * | 2010-12-28 | 2012-07-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Weighted soft buffer handling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891466B2 (en) | 2011-04-29 | 2014-11-18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handling soft buff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938693B (zh) * | 2011-08-15 | 2015-09-23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Lte-a tdd不同上下行配比的反馈方法 |
US9602253B2 (en) * | 2012-04-23 | 2017-03-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RQ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
US9497747B2 (en) | 2012-06-22 | 2016-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
US8879506B1 (en) * | 2012-10-29 | 2014-11-04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scheduled tuneaway |
KR20150074494A (ko) * | 2013-12-24 | 2015-07-02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Tdd-fdd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소프트버퍼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9577793B2 (en) * | 2014-09-23 | 2017-02-21 | Intel Corporation | Soft buffer management |
WO2016053057A1 (ko) * | 2014-10-04 | 2016-04-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버퍼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
US10080134B2 (en) * | 2015-07-03 | 2018-09-1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2015
- 2015-04-17 US US15/329,858 patent/US102578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4-17 WO PCT/JP2015/002116 patent/WO20160170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17 CN CN201580041514.4A patent/CN1065762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4-17 JP JP2016537718A patent/JP6304382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19078A1 (ko) * | 2012-02-09 | 2013-08-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harq 프로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ATT: "PDSCH timing with TDD as PCell for FDD-TDD C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R1-135072》 * |
HUAWEI,HISILICON: "Clarification on determination on soft buffer size",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7 R1-142766》 * |
LG ELECTRONICS: "Remaining RAN1 specification details for TDD-FDD C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BIS R1-141336》 * |
RENESAS MOBILE EUROPE LTD: "Remaining Issues for soft buffer handling for cc Specific TDD configuration",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1 R1-125046》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0949A (zh) * | 2018-07-05 | 2020-01-1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10690949B (zh) * | 2018-07-05 | 2022-04-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13922935A (zh) * | 2020-07-09 | 2022-01-1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跨载波harq管理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13922935B (zh) * | 2020-07-09 | 2024-04-23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跨载波harq管理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22077386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Apple Inc. | Harq codebook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2068859B2 (en) | 2020-10-15 | 2024-08-20 | Apple Inc. | HARQ codebook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257849A1 (en) | 2017-09-07 |
JP6304382B2 (ja) | 2018-04-04 |
JPWO2016017052A1 (ja) | 2017-05-25 |
US10257818B2 (en) | 2019-04-09 |
WO2016017052A1 (ja) | 2016-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76266A (zh) | 用于处理载波聚合中的下行链路harq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581987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5210320B (zh) | 通信系统 | |
CN107592182B (zh) | 非预期的下行链路子帧的harq-ack处置方法 | |
EP304759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rq operation and scheduling in joint tdd and fdd carrier aggregation | |
JP6194422B2 (ja)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
CN107623951A (zh) | 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允许不同服务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314024B2 (en)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storing downlink data,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US20180176939A1 (en) |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US10374773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
WO2016133107A1 (ja) | ユーザ装置、及びバッファ制御方法 | |
CN103155470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10007126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347823B (zh) | 应答信息的合并反馈及其指示方法、装置 | |
CN107113110A (zh) |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 |
US2024012178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327905A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4982000A (zh) |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396171A (zh) | 载波聚合情景下的ack/nak比特绑定 | |
CN104969501A (zh) |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37980B (zh) | 多载波系统中ack/nack信息数量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 |
JP6129917B6 (ja) | データ受信状態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JP6129917B2 (ja) | データ受信状態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