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4671B -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4671B
CN106574671B CN201580042772.4A CN201580042772A CN106574671B CN 106574671 B CN106574671 B CN 106574671B CN 201580042772 A CN201580042772 A CN 201580042772A CN 106574671 B CN106574671 B CN 106574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unlock
switching element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4671A (zh
Inventor
M·赫尔曼
J·豪普特
H·勒格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657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4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48/0206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in a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30Hydraulic or pneumatic motors or related fluid control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8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 F16K15/182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K15/1823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for ball check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09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characterised by fluid valves having control pistons, e.g. sp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21Valves for clutch control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24Details of conduits, connectors or the adaptor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utch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27Source of pressure producing the clutch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action within a circuit; Means for initiating command action in power assisted devices
    • F16D2048/0233Source of pressure producing the clutch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action within a circuit; Means for initiating command action in power assisted devices by rotary pump act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2Control by fluid pressure
    • F16D2048/0257Hydraulic circuit layouts, i.e. details of hydraulic circuit elements or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 F16D2048/0281Complex circuits with more than two valves in series or special arrangemen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in previous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F16D2500/10System to be controlled
    • F16D2500/108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306/00Shif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100),包括多个用于可切换地传输扭矩的切换元件(10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和至少一个截止阀(101),所述切换元件(106)分别具有用于其操作的切换元件油缸(107)。截止阀(101)设置在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和相应切换元件油缸(107)之间并且可液压地借助控制压力(p_S)的变化在至少两个切换位置中切换。在第一切换位置中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通过截止阀(101)与切换元件油缸(107)液压连接并且在第二切换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107)可通过截止阀(101)相对于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和因此相对于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密封地封闭。根据本发明,所述截止阀(101)构造为可解锁的止回阀并且包括止回阀(120)和解锁装置(110),该解锁装置可借助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的控制压力(p_S)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和一种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例如由DE 19858541 A1公开的、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中,通过切换元件来调节传动级,所述切换元件在下面可理解为离合器或制动器。可抗扭连接两个可转动元件的离合器和可抗扭连接可旋转元件与静止元件或者说变速器壳体的制动器在公开的自动变速器中构造为片式切换元件。
原则上自动变速器的切换元件既可构造为摩擦锁合的片式切换元件也可构造为形锁合的切换元件、如牙嵌式切换元件。在自动变速器中至少部分切换元件构造成摩擦锁合的,以便能够进行带负载切换、即无牵引力中断的传动级变换。
在已知的自动变速器中,液压地、即通过油缸-活塞单元形式的致动器操作、即闭合切换元件以便传输扭矩,所述致动器被加载压力油。由活塞和油缸形成操作压力室,该操作压力室为了操作切换元件被加载处于操作压力下的压力油。压力油通过发动机驱动的、作为压力源的泵输送并且必须在自动变速器整个运行持续时间中保持在这样的压力水平上,该压力水平在切换元件中产生足够用于传输扭矩的摩擦片压紧力。用于借助液压泵产生压力的能量必须由机动车发动机提供,因此液压功率的产生提高了油耗和因此CO2的排放,或者说通过功率损耗减少了可用于驱动车辆的能量。因此也降低了变速器效率。
另外,在密封位置上、如变速器壳体的压力油供应装置上通过所谓的旋转式油供应装置——其借助间隙密封装置、如滑动轴承和/或矩形环——产生流入旋转变速器轴的泄漏损失。该泄漏损失要求在切换元件闭合时持续地向致动器中补充油压力或者说补充泄漏量,以便使切换元件保持闭合。
为了使致动器中的压力独立于泵压力并且最小化泄漏损失,可通过不同的锁止机构闭锁活塞室,以便保持活塞室中的压力并且不需要另外输送油。阀仅在切换过程中打开并且随后被填充相应压力。本申请人的DE 10205411 A1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借助该液压控制装置在希望的扭矩传输下通过压力加载可闭合的片式切换元件在切换以外通过锁止装置锁止,在其中截止阀在切换元件的供应区域中封闭。由此保持用作致动器的操作油缸中的压力并且因此维持摩擦片之间的压紧力,且变速器泵无需产生切换元件操作压力高度上的液压压力。
根据应用情况可这样构造截止阀,使得其在系统压力为环境压力的水平时保持封闭(“常闭”)或打开(“常开”)。
因此待由变速器泵产生的压力可相对于封入切换元件中的操作压力下降。虽然理论上可能,但泵不完全关断或者说变为无压,因为在切换元件闭合和锁止时在变速器中仍存在低压力水平的油需求,例如用于冷却和润滑或为切换过程作准备的切换元件预填充。通过由此可能的压力降低显著减少了变速器油泵的功率消耗,该功率消耗作为所输送的体积流和产生的压差的乘积计算出。借助较小的变速器泵功率消耗提高了变速器的总效率,因为只需为液压分出较少的发动机功率作为无功功率并且用于车辆驱动。
但当在截止阀和因此切换元件闭合状态中必须如此提高变速器待传输的扭矩,以至于也必须提高封入的操作压力时,那么这只可能在截止阀打开时才能实现,这引起切换元件压力室中的压力突降并且因此不利地引起切换元件的暂时打开或者说牵引力中断。作用于摩擦锁合切换元件的操作压力的适配因此也无法在理论上可能出现的不希望的泄漏时进行,这种泄漏可导致操作压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可液压操作的截止阀,该截止阀以简单且功能可靠的方式密封地封闭在操作压力下闭合的切换元件的操作压力室并且因此使切换元件独立于由变速器泵产生的压力保持闭合并且能够在不引起切换元件中压力突降的情况下提高操作压力。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来解决。
该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在此包括多个用于可切换地传输扭矩的切换元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和至少一个截止阀。所述切换元件分别具有切换元件油缸,该切换元件油缸为了传输扭矩可被加载来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的供应压力。截止阀设置在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和相应切换元件油缸之间并且可液压地借助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的控制压力在至少两个切换位置中切换。在截止阀的第一切换位置中第一压力调节装置通过截止阀与切换元件油缸液压连接,使得供应压力等于切换元件油缸中的切换元件压力。在截止阀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可通过截止阀相对于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和因此相对于第一压力调节装置这样密封地封闭,使得处于切换元件油缸中的切换元件压力不能下降到规定值以下,即使来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的供应压力小于切换元件油缸中的切换元件压力。
根据本发明,所述截止阀构造为可解锁的止回阀并且包括止回阀和解锁装置,该解锁装置可借助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的控制压力被操作。
这种液压控制装置的优点一方面在于,供应控制装置的泵压力无须达到保持切换元件闭合的高度。由此减少了泵的输入功率。此外,借助本发明截止阀可在要求于切换元件上传输更高扭矩时通过止回阀提高压力,且不会出现压力突降和切换元件打开。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中,止回阀包括可运动的封闭体并且解锁装置包括可运动的解锁体,所述封闭体可在一个封闭位置和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封闭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相对于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封闭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朝向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打开。解锁体在该方案中可在中性位置和解锁止挡上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中性位置中解锁体不与封闭体作用连接并且在解锁位置中解锁体这样作用于封闭体,使得封闭体借助解锁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此外,解锁装置可具有压簧并且解锁体可从一侧被加载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的控制压力并且从另一侧被加载压簧的力。
在该方案中优选解锁体可通过控制压力的作用移动到解锁位置中。如此作用的截止阀被称为“常闭”的,因为在无压的液压控制装置时该截止阀关闭。
在一种替代方案中,当作用于解锁体的控制压力只有如此之高,以至于由控制压力作用于解锁体的力小于压簧的力时,解锁体可通过压簧的力作用移动到解锁位置中。如此作用的截止阀被称为“常开”的,因为在无压的液压控制装置时该截止阀打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中,解锁体具有一个解锁活塞和一个挺杆,所述挺杆可借助解锁活塞沿轴向至少朝向止回阀的封闭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止回阀构造为座阀。座阀比滑阀具有更高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解锁活塞并且挺杆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挺杆直径小于解锁活塞直径。挺杆在此从解锁活塞的一个端面沿轴向方向延伸。在该方案中截止阀包括构造在壳体中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的阀孔,这些阀孔按顺序依次包括解锁圆柱孔、挺杆孔、供应孔和封闭体孔。在此通往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的控制压力接口和通往无压区域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沿轴向相互间隔开地通入解锁圆柱孔中。“低压”在此情况下可理解为小于控制压力和切换元件压力的压力。在自动变速器中通常冷却和润滑称为低压区域。通往第一压力调节装置的供应压力接口通入供应孔中,并且通往切换元件油缸的切换元件接口通入封闭体孔中。在供应孔和封闭体孔之间构造有阀座。在解锁圆柱孔中解锁活塞在两个止挡位置、即中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并且被预紧的压簧在卸压接口侧上加载该压簧的力。挺杆在此在挺杆孔中被导向。在封闭体孔中封闭体可沿轴向移动并且当来自切换元件压力的作用于封闭体上的力大于由供应压力引起的力时在封闭位置中压到阀座上。该方案的优点在于解锁装置各构件简单的可制造性,因为解锁装置只需要外部加工并且可通过车削制造并且基于紧凑的结构只需较小的安装空间。
在截止阀的一种“常闭”方案中,这样选择解锁活塞直径和因此被控制压力加载的作用面,使得控制压力即使在最小压力下——该最小压力在切换元件油缸被闭锁时由泵产生——也足够用于使封闭体借助解锁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作为替代方案,在截止阀的一种“常开”方案中,这样选择所述解锁活塞的解锁活塞直径和因此被控制压力加载的作用面,使得控制压力即使在最小压力下——该最小压力在切换元件油缸被闭锁时由泵产生——也足够用于使解锁体克服压簧的力保持在中性位置中。这样选择压簧的特性曲线和封闭体的被切换元件压力加载的作用面,使得压簧的力足够用于确保解锁体即使在出现最大切换元件压力时也可借助解锁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在一种有利方案中,截止阀设置在变速器的轴中。由此截止阀可无须附加安装空间地安装在变速器中。
优选封闭体构造为座阀活塞并且其面向阀座的端部构造成球形或锥形的。这样的优点在于座阀活塞在可靠导向时的可轴向移动性以及止回阀通过封闭端部的球形设计的密封封闭。
在此情况下构造为压簧的阀弹簧可预紧地设置在座阀活塞和封闭体孔的与阀座相反的端部之间,该阀弹簧的力朝向阀座方向作用于座阀活塞。由此有利地确保止回阀可靠且密封的封闭。
这样构造一种优选方案,使得解锁圆柱孔、挺杆导向部、供应孔和封闭体孔以及解锁活塞和挺杆相互同心。有利的是由此它们可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此外通过同心设置、尤其是与设有截止阀的轴的同心设置避免了不平衡度。
在此这样选择其轴向位置和长度,使得在解锁活塞的解锁位置中挺杆这样远地伸入封闭体孔中,以致挺杆构成用于封闭体的止挡,从而封闭体处于打开位置中。
这样构造液压控制装置的一种有利方案,截止阀包括壳体,解锁装置和止回阀设置在该壳体中,以致截止阀构成模块化单元。有利的是截止阀可作为整体预装。壳体具有圆柱形外轮廓,该圆柱形外轮廓具有一个外径或具有不同外径的多个圆柱形区段,使得截止阀可插入相应构造的阀容纳孔中。其中应插入截止阀的相应变速器构件的加工在圆柱形状——无论是分阶还是连续的——的情况下是简单且低成本的。此外圆形横截面形状可简单地借助密封环密封。壳体的外部轮廓构成与相应变速器构件、如轴或壳体的接口,这涉及液态工作介质的传输。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替代方案中规定,一个截止阀的封闭体和解锁活塞构造成环形的。解锁活塞在此设置在空心圆柱形的解锁活塞室中并且封闭体设置在空心圆柱形的封闭体室中,解锁活塞室和封闭体室构造在包围轴的壳体之内。截止阀在此包括多个挺杆。封闭体借助弹簧元件预紧到环形阀座上。在解锁活塞和解锁活塞室的一个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压簧元件。这样构造和设置挺杆,使得它们可在解锁活塞移动到解锁位置中时借助解锁活塞至少朝向封闭体方向移动,并且可在解锁活塞处于中性位置中时通过封闭体向相反方向移动。此外在该方案中规定,控制压力接口、供应压力接口、切换元件接口和卸压接口从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通入封闭体室和解锁活塞室中。
控制压力接口和供应压力接口在此分别与两个压力调节装置中的一个连接。切换元件接口与切换元件油缸连接并且卸压接口与无压区域或低压区域连接。有利的是截止阀由此可节省空间地设置在变速器中,因为基于空心圆柱形或套筒形设计径向尺寸很小。
压簧元件优选可构造为螺旋弹簧。这在成本和安装方面具有优势。
优选结合解锁活塞在解锁位置中的轴向位置和阀座的轴向位置,这样选择挺杆的长度,使得挺杆穿过阀座这样远地伸入封闭体室中,以致挺杆构成用于封闭体的止挡,从而封闭体处于打开位置中。
此外,自动变速器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如上所述构造。由于借助截止阀可减少由泵产生的压力,因而可降低油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详细说明。附图如下:
图1为一种构造为“常闭”的截止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构造为“常开”的截止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设置在轴中的截止阀方案(“常闭”);
图4为一种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中的截止阀方案;
图5a为一种围绕轴设置的截止阀方案的第一局部图;
图5b为一种围绕轴设置的截止阀方案的第二局部图;
图6为本发明截止阀在运行中根据待由切换元件传输的发动机扭矩的时间压力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液压控制装置100的示意图。该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切换装置102、切换元件106和截止阀101,该截止阀液压地设置在液压切换装置102和切换元件106之间。液压切换装置102因此可通过截止阀101与切换元件106连接或可借助于截止阀分离。
截止阀101构造为可解锁的止回阀并且包括解锁装置110和止回阀120,止回阀120仅允许一个方向上的通流并且阻断来自另一方向的通流。借助解锁装置110可解除阻断,这在下面也称为解锁。
在任意壳体108中构造阀孔,该阀孔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这些孔区段在下面称为解锁圆柱孔114、挺杆导向部115、供应孔124和封闭体孔123。
在解锁装置110区域中构造解锁圆柱孔114,其具有直径d_1,该直径大于挺杆导向部115的直径d_2,挺杆导向部连接到解锁圆柱孔114上。在解锁圆柱孔114内圆柱形解锁活塞111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117和118之间,所述止挡位置是解锁圆柱孔114的端部。一个止挡位置称为中性位置117并且第二止挡位置称为解锁止挡118。在解锁活塞111的端面112上设有一个挺杆113,该挺杆也具有圆柱形状。挺杆113和解锁活塞111构成解锁体119。该解锁体在图1所示示例中一体构造。但挺杆和解锁活塞也可以是分开的构件,它们相互作用连接。在解锁活塞111和解锁止挡118之间设有压簧116,该压簧朝向中性止挡117的方向向解锁活塞111施加力。
挺杆导向部115连接供应孔124,供应孔具有直径d_3,该直径大于挺杆导向部的直径d_2和因此挺杆113的直径。供应孔124通入封闭体孔123中,封闭体孔具有直径d_4,该直径大于供应孔124的直径d_3。供应孔124到封闭体孔123的过渡部构成阀座125。
在封闭体孔123内,构造为球的封闭体121至少在阀座125和封闭体孔123的远离阀座125的第二端部之间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当封闭体贴靠在阀座125上并且因此相对于封闭体孔123封闭供应孔124时,封闭体121在此可占据封闭位置。因此止回阀120构造为座阀。座阀与滑阀相比的优点在于高密封性,因为基于理论上球形封闭体121在圆形阀座125上的无间隙贴靠不会出现泄漏。阀弹簧126预紧地设置在封闭体121和封闭体孔123第二端部之间,该阀弹簧的力朝向阀座125方向作用于封闭体121。
解锁圆柱孔114在构成用于解锁体119中性位置的止挡117的端部上径向被控制压力接口131贯穿,控制压力接口与液压切换装置102的压力调节装置104连接。压力调节装置104调节控制压力p_S,控制压力经由控制压力接口131到达解锁圆柱孔114中。在那里控制压力p_S加载解锁活塞111并且在控制压力p_S的力大于压簧116的力时使解锁活塞克服压簧116的力移动到解锁止挡118上的解锁位置中。在解锁圆柱孔114的构成解锁止挡118的另一端部上,解锁圆柱孔114径向被压力室132贯穿,该压力室与无压区域105连接。术语“无压”在此情况下可理解为至少大致相应于周围大气的环境压力p_0的压力。
供应孔124径向被供应压力室133贯穿。供应压力室与液压切换装置102的压力调节装置103连接,借助压力调节装置103调节或控制供应压力p_V。封闭体孔123在其到供应孔124的过渡部上径向被切换元件压力室134贯穿,切换元件压力室直接与切换元件106的切换元件油缸107连接。
该视图示出截止阀101的各元件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无压状态中所占据的位置。无压状态例如存在于泵停止时,当在所有压力室中至少大致存在环境压力时。由于控制压力p_S是无压的,解锁体119在预紧压簧116的作用下被压到止挡117上的中性位置中。球形封闭体121在阀弹簧126的力作用下被压到阀座125上,从而止回阀120关闭。如此构造的截止阀101根据该特性被称为“常闭”的,其在液压切换装置的无压状态中或者说在泵停止时并且因此在无液压操作时关闭,以致切换元件油缸107与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液压分离。
现在应从解锁体119和封闭体121的所示位置起进行切换,在切换时为了闭合切换元件106而填充切换元件油缸107并且加载切换元件压力p_K,液态工作介质、优选液压油从压力调节装置103流入供应压力室133和供应孔124中。控制压力p_S被压力调节装置104设定为无压的,使得解锁活塞111在压簧116的力下保持在止挡117上的中性位置中。由于止回阀120关闭,上述分支中的供应压力p_V增加直至压力(该压力由供应压力p_V和封闭体121的被加载供应压力的、直径为d_3的圆形表面的乘积求出)大于将封闭体121压到阀座125上的阀弹簧126的力。供应压力p_V的高度由压力调节装置103调节。止回阀120现在打开并且切换元件油缸107通过切换元件压力室134填充。借助压力调节装置103将切换元件压力p_K调节到希望的高度上,切换元件压力于是加载切换元件油缸107并且使切换元件106闭合以便传输扭矩。
在该时刻相应于供应压力p_V的切换元件压力p_K从所有空间方向作用于球形封闭体121,以致这些压力平衡并且封闭体被阀弹簧126的力压到阀座125上,因此封闭体121占据封闭位置,在该位置中压力调节装置103和切换元件106之间的液压连接中断。
因此切换元件压力p_K被封入切换元件106或者说切换元件油缸107中并且与供应压力p_V无关,供应压力现在可减少或理论上甚至变为无压的。当供应压力p_V小于切换元件压力p_K时,作为两个压力的差与直径为d_3的圆形投影面的乘积计算出的压力封闭地、即朝向阀座125方向作用于封闭体121。因此变速器泵无须再产生切换元件压力p_K高度上的压力,因此泵驱动装置现在对变速器驱动功率的功率消耗需求减少。
当现在应打开切换元件106时,例如在传动级变化并且为了形成该传动级切换元件不应再闭合时,止回阀120须解锁或者说打开,使得切换元件油缸107与压力调节装置103连接并且可通过该压力调节装置进入无压状态中。
为此解锁活塞111在控制压力室131中被压力调节装置104加载控制压力p_S并且朝向止回阀120方向移动到解锁止挡118上。控制压力p_S的力克服压簧116的力和在供应压力p_V并未被压力调节装置103调节为无压时来自供应压力p_V的力,供应压力作用于直径为d_2的挺杆113的靠近止回阀120的端部上。
这样选择挺杆113长度,使得挺杆在解锁体119向解锁位置移动且在解锁活塞111贴靠在解锁止挡118上之前接触封闭体121。当解锁活塞111到达解锁止挡118时,挺杆113使封闭体121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切换元件油缸107与压力调节装置103液压连接。在封闭体打开或者说在解锁活塞111移动到解锁止挡118上时,控制压力p_S的力必须克服压簧116、阀弹簧126的力以及供应压力p_V和切换元件压力p_K的压力。
当由泵产生的压力相应于在切换元件闭锁时下降的供应压力p_V水平时,控制压力p_S不能更大。因此这样选择解锁活塞111的直径d_1,使得供应压力p_V高度上的控制压力p_S足够用于使解锁活塞111克服所述力移动到解锁止挡118上。
这样选择挺杆113长度,使得当解锁活塞111位于解锁止挡118上的解锁位置中时,封闭体121不能贴靠在阀座125上。止回阀120因此解锁、即打开。这样选择挺杆113的直径d_2和供应孔124的直径d_3,使得由直径d_2和d_3的差产生的、围绕伸入供应孔124中的挺杆113的环形面足够大,以致不能产生节流位置,这种节流位置可能因过大的通流阻力阻碍由压力调节装置103填充切换元件油缸107。
解锁体也可构造成多件式的,在此挺杆和解锁体是两个构件,它们不彼此连接。这是可能的,因为在解锁活塞向解锁位置移动时挺杆——其在挺杆导向部中可轴向移动地被导向——被解锁活塞压到封闭体上。如果解锁活塞回移到中性位置中,那么当封闭体朝向阀座移动时挺杆被封闭体向解锁活塞移动。
在截止阀101的另一种方案中省却阀弹簧126。这是可能的,因为在填充切换元件油缸107并且供应压力p_V下降后,工作介质、优选油在从切换元件油缸107回流向供应孔124时通过动态效应使封闭体移动到阀座125上。一旦封闭体封闭阀座125,切换元件压力p_K在轴向投影中作用于封闭体121的、直径为d_3的圆形面上并且将封闭体121压到阀座上。通过省却阀弹簧有利地减少了止回阀的结构长度,由此截止阀总体上变短。另一优点在于,在由压力调节装置103填充切换元件时止回阀在较小的供应压力p_V时打开。
图2示出液压控制装置200的示意图。该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切换装置202、切换元件206和截止阀201,该截止阀液压地设置在液压切换装置202和切换元件206之间。液压切换装置202因此可通过截止阀201与切换元件206连接或可借助其分离。
截止阀201构造为可解锁的止回阀并且包括解锁装置210和止回阀220。止回阀220仅允许一个方向上的通流并且阻断来自另一方向的通流。借助解锁装置210可解除阻断,这在下面也称为解锁。
在任意壳体208中构造阀孔,该阀孔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这些孔区段在下面称为解锁圆柱孔214、挺杆导向部215、供应孔224和封闭体孔223。
在解锁装置210区域中构造解锁圆柱孔214,其具有直径d_1,该直径大于挺杆导向部215的直径d_2,挺杆导向部连接到解锁圆柱孔214上。在解锁圆柱孔214内圆柱形解锁活塞211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217和218之间,所述止挡位置是解锁圆柱孔214的端部。一个止挡位置称为中性位置止挡217并且第二止挡位置称为解锁止挡218。在解锁活塞211的一个端面212上设有一个挺杆213,该挺杆也具有圆柱形状。挺杆213和解锁活塞211构成解锁体219。该解锁体在图2所示示例中一体构造。但挺杆和解锁活塞也可以是分开的构件,它们相互作用连接。在解锁活塞211和中性位置止挡217之间设有压簧216,该压簧朝向解锁止挡218方向向解锁活塞211施加力。
挺杆导向部215连接供应孔224,供应孔具有直径d_3,该直径大于挺杆导向部的直径d_2和因此挺杆213的直径。供应孔224通入封闭体孔223中,封闭体孔具有直径d_4,该直径大于供应孔224的直径d_3。供应孔224到封闭体孔223的过渡部构成阀座225。
挺杆213在挺杆导向部215内以间隙配合被导向,该间隙配合一方面实现大致无径向间隙的导向并且另一方面相对于控制压力室231密封供应压力室233。
在封闭体孔223内至少在阀座225和封闭体孔223的远离阀座225的第二端部之间可轴向移动地设有构造为球的封闭体221。当封闭体贴靠在阀座225上并且因此相对于封闭体孔223封闭供应孔224时,封闭体221在此可占据封闭位置。因此止回阀220构造为座阀。座阀与滑阀相比的优点在于高密封性,因为基于理论上球形封闭体221在圆形阀座225上的无间隙贴靠不会出现泄漏。阀弹簧226预紧地设置在封闭体221和封闭体孔223的第二端部之间,该阀弹簧的力朝向阀座225方向作用于封闭体221。
解锁圆柱孔214在构成用于解锁体219解锁位置的解锁止挡218的端部上径向被控制压力室231贯穿,控制压力室与液压切换装置202的压力调节装置204连接。压力调节装置204调节控制压力p_S,解锁活塞211可被加载控制压力并且克服压簧216的力从解锁位置移动到中性位置止挡217上。在解锁圆柱孔214的构成中性位置止挡217的另一端部上,解锁圆柱孔214径向被压力室232贯穿,该压力室与无压区域205连接。术语“无压区域”在此可理解为存在环境压力p_0或近似于环境压力p_0的压力的区域。术语“无压”在此情况下可理解为至少大致相应于周围大气的环境压力p_0的压力。
供应孔224径向被供应压力室233贯穿。供应压力室与液压切换装置202的压力调节装置203连接,借助压力调节装置203调节或控制供应压力p_V。封闭体孔223在其进入供应孔224的过渡部上径向被切换元件压力室234贯穿,切换元件压力室直接与切换元件206的切换元件油缸207连接。
该视图示出截止阀201的各元件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无压状态中所占据的位置。无压状态例如存在于泵停止时,当至少在液压切换装置202中并且在泵的压力侧上至少大致存在环境压力p_0时。由于由压力调节装置204调节的控制压力p_S也是无压的,因此解锁体219在预紧压簧216的作用下被压到解锁止挡218上的解锁位置中。挺杆213在解锁体211的解锁位置中穿过供应孔224和阀座225伸入封闭体孔223中并且在那里形成止挡,球形封闭体121被阀弹簧226的力压到该止挡上,因而封闭体不能贴靠在阀座225上并且因此止回阀220打开。由此切换元件油缸207与其余的液压控制装置200或者说液压切换装置202连接并且因此也是无压的。如此构造的截止阀被称为“常开”的,其在液压切换装置的无压状态中或在泵停止时打开。
现在应从解锁体219和封闭体221的所示位置起进行切换,在切换时为了闭合切换元件206而填充切换元件油缸207并且加载切换元件压力p_K,液态工作介质、优选液压油从压力调节装置203流入供应压力室233和供应孔224中。控制压力p_S被压力调节装置204至少调节到这样高,以致控制压力使解锁活塞211克服压簧216的力保持在止挡217上的中性位置中。由于止回阀220关闭,供应压力室233和供应孔224中的供应压力p_V增加直至压力大于将封闭体221压到阀座225上的阀弹簧226的力,所述压力由供应压力p_V和封闭体221的被加载供应压力的、直径为d_3的圆形表面的乘积求出。供应压力p_V的高度由压力调节装置203调节。止回阀220现在打开并且切换元件油缸207通过切换元件压力室234填充。借助压力调节装置203将切换元件压力p_K调节到希望的高度上,切换元件压力于是加载切换元件油缸207并且使切换元件206闭合以便传输扭矩。
在该时刻相应于供应压力p_V的切换元件压力p_K从所有空间方向作用于球形封闭体221,以致这些压力被平衡并且封闭体被阀弹簧226的力压到阀座225上,由此封闭体221占据封闭位置,在该位置中压力调节装置203和切换元件206之间的液压连接中断。
因此切换元件压力p_K被封入切换元件206中或者说切换元件油缸207中并且与供应压力p_V无关,供应压力现在可减小,但不应低于最小值。该最小值这样确定,即始终仍需可将控制压力p_S调节到如此之高,以致控制压力结合由直径d_1确定的端面212将解锁活塞211克服压簧216的力保持在止挡217上的中性位置中,因为否则止回阀220解锁。由此切换元件油缸207将与液压切换装置202连接并且切换元件压力p_K将下降到减小的供应压力p_V上,这会导致切换元件206不希望地打开。
当供应压力p_V小于切换元件压力p_K时,作为两个压力的差与直径为d_3的圆形投影面的乘积计算出的压力封闭地、即所产生的压力向阀座225方向作用于封闭体221。因此变速器泵无须再产生在切换元件压力p_K高度上的压力,因此泵驱动装置现在与仍待产生的供应压力p_V高度相对应地对于供应给变速器的驱动功率的功率消耗需求减少。
当现在应打开切换元件206时,例如在传动级变化并且为了形成该传动级不应再闭合切换元件时,止回阀220须解锁或者说打开,使得切换元件油缸207与压力调节装置203连接并且可通过该压力调节装置进入无压状态中。
为此借助压力调节装置204使存在于控制压力室231中的控制压力p_S变为无压,即下降到环境压力p_0,以致压簧216的力使解锁体219移动到解锁位置中并且因此打开止回阀220。也可想到,控制压力p_S不变成无压,而是下降到一个压力上,其向解锁活塞211施加的力小于压簧216的力。
这样选择挺杆213长度,使得当解锁活塞211位于解锁止挡218上的解锁位置中时封闭体221不能贴靠在阀座225上。止回阀220因此解锁或者说打开。这样选择挺杆213的直径d_2和供应孔224的直径d_3,使得由直径d_2和d_3的差产生的、围绕伸入供应孔224中的挺杆213的环形面足够大,以致不能产生节流位置,这种节流位置可能因过大的通流阻力阻碍由压力调节装置203填充切换元件油缸207。
这样设计压簧216,使得其预紧力在解锁活塞211最大偏移时,即当解锁活塞处于解锁止挡218上的解锁位置中时足够用于使封闭体221克服作用于其的、由切换元件压力p_K和供应压力p_V产生的合力从阀座225上抬起并使其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在截止阀201的另一种方案中省却阀弹簧226。这是可能的,因为在填充切换元件油缸207并且供应压力p_V下降后,工作介质、优选油在从切换元件油缸207回流向供应孔224时通过动态效应使封闭体221移动到阀座225上。一旦封闭体封闭阀座225,切换元件压力p_K在轴向投影中作用于封闭体221的、直径为d_3的圆形面上并且将封闭体221压到阀座225上。省却阀弹簧的优点已在图1中被说明。
图3示出截止阀301一种方案的纵剖面图,该截止阀设置在变速器的轴340中。截止阀301包括解锁装置310和止回阀320。截止阀301示意性相应于图1的截止阀101并且其作用方式也是“常闭”的。
解锁装置310包括解锁体319和压簧316。解锁体319一体构造并且具有解锁活塞311和挺杆313,它们相互同心设置。解锁活塞311在解锁圆柱孔314中并且挺杆313在挺杆导向部315中可轴向移动地被导向。控制压力接口331在解锁圆柱孔314的远离止回阀320并且构成中性位置止挡317的端部上通入解锁圆柱孔314中。解锁圆柱孔314和挺杆导向部315构造在壳体308中。朝向解锁圆柱孔314的、靠近止回阀320的另一端部318,冷却油和润滑油接口332径向通入解锁圆柱孔314中。
压簧316在解锁活塞311和解锁止挡318之间预紧并且同心地围绕挺杆313卷绕地设置。与图1中理想化示意性显示的截止阀101相反,解锁活塞311本身在解锁位置中不贴靠在作为解锁止挡的端部318上,而是贴靠在压并的压簧316上,即在解锁位置中压簧316的线圈相互并紧。挺杆313伸入构造在壳体308中的供应孔324中,同样构造在壳体308中的供应压力接口333径向通入供应孔中,通过供应压力接口处于供应压力p_V下的工作介质从未示出的压力调节装置经由构造在轴340中的供应通道353进入止回阀320中。邻接供应孔324地,在壳体308中构造有封闭体孔323,止回阀320的封闭体321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封闭体孔中。从较窄的供应孔324到封闭体孔323的过渡部形成锥形阀座325。
壳体308的外表面是圆柱形的,其在图3的实施例中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外径的圆柱形壳体区段361、362、363。但原则上壳体的圆柱形外轮廓也可仅具有一个外径。
封闭体321构造为座阀活塞,其包括空心圆柱形活塞区段327和球形活塞区段328。球形活塞区段面向阀座325并且在止回阀320的封闭位置中贴靠在锥形阀座325上。同样构造在壳体308中的切换元件接口334沿径向通入封闭体孔323中。切换元件接口334经由构造在轴340中的切换元件通道354通往未示出的切换元件。
在空心圆柱形活塞区段327内阀弹簧326预紧地设置在封闭体321和止回阀封闭件329之间。通过活塞区段327中径向定向的窗口322,封闭体321的内部经由切换元件接口334和切换元件通道354与切换元件连接,从而存在于切换元件中的切换元件压力p_K可朝向阀座325方向作用于封闭体321。
基于截止阀301具有壳体308或者说分阶或连续的壳体308圆柱形外轮廓以及所有设置在壳体308内的构件的方案,截止阀301可作为封闭的单元用于相应安装位置中,在此情况下即轴340中为其设置的、可简单制造的阀容纳孔341中。这简化了安装并且允许一体截止阀设置在不同位置上。在当前情况下,解锁体319和封闭体321同心于壳体308设置。壳体308或者说截止阀301作为整体同心于轴340的轴线A设置在该轴中。
为避免泄漏,在从截止阀301到轴340的液压传输位置之间设有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优选构造为密封环342、343、344。因此在冷却油接口332过渡到冷却油通道352的位置和供应压力接口333过渡到供应通道353中的位置之间设置密封环343。在供应压力接口333过渡到供应通道353中的位置和切换元件接口334过渡到切换元件通道354中的位置之间设置密封环344,从而避免各单个接口之间基于压差的泄漏流。在切换元件接口334过渡到切换元件通道354中的位置和设有止回阀封闭件329的截止阀301端部之间设置密封环342,由此可避免处于切换元件压力p_K下的工作介质泄漏,这种泄漏会导致切换元件压力p_K不希望地下降。密封环342、343和344通常由橡胶弹性材料制成。
图4以变速器的局部纵剖面图示出截止阀401的另一安装位置,该截止阀401大致与图3中的截止阀301构造相同。同样以纵剖面图示出的截止阀401在多件式变速器壳体460的中间板461中设置在被变速器壳体460包围的变矩器壳体463区域中的阀容纳孔441中。原则上也可构造在变速器壳体的任何其它部件中,只要可在那里制出阀容纳孔或在该部件中存在足够的材料。仅可见液力变矩器462的部分截面。
具有切换元件油缸407的切换元件406与截止阀401直接相邻地设置,切换元件可通过截止阀401闭锁。截止阀401类似于图3中的截止阀301包括壳体408,在该壳体中构造有解锁装置410和止回阀420。解锁装置410包括解锁体419,该解锁体具有压簧416、解锁活塞411和挺杆413。止回阀420包括封闭体421和阀弹簧426。在中间板461中构造有截止阀401的通道和接口,其中示出控制压力通道451、冷却油通道452和供应通道453。如此模块化构造的截止阀401可有利地设置在变速器或变速器壳体的不同位置上,且无须改造解锁装置和止回阀的内部元件、即解锁体和封闭体。“模块化结构”在此可理解为接口、即阀容纳孔441——截止阀401在壳体中插入其中——始终相同并且由壳体408的外部形状规定。截止阀401在壳体408内部可与安装位置无关地始终构造相同,解锁装置410和止回阀420的可动部件也是如此。此外截止阀401可预装并且完全安装地被使用。通过使用同类件可低成本地制造这种截止阀。
图5a和5b示出其它方案的截止阀501。特殊之处在于,该截止阀在当前示例中围绕轴540、同心于轴540的轴线A设置。在图5a和5b中分别示出同一截止阀501的纵剖面图,在此两个纵剖面图在截止阀的圆周上以一定角度彼此隔开并且分别转入图平面中。
图5a示出截止阀501、被其包围的轴540和设置在截止阀501径向之外的切换元件的切换元件油缸507。截止阀501包括解锁装置510和止回阀520。解锁装置510包括一个环形的解锁活塞511和多个分布在圆周上的挺杆513。在解锁活塞511上设置密封元件546。
解锁活塞511在空心圆柱形解锁活塞室514中可沿轴向、即沿轴线A移动地设置,解锁活塞室构造在外壳体508a和内壳体508b之间。外壳体508a在此设置在环形解锁活塞511径向之外并且内壳体508b大致设置在解锁活塞511径向之内。挺杆513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构造在壳体508b中的挺杆导向部515中并且不与解锁活塞511连接。解锁活塞511和挺杆513因此构成两件式的解锁体519。挺杆513具有止挡肩部513a和挺杆尖部513b。解锁活塞室514在截止阀501一个端部上的边界是封闭件549,该封闭件封闭解锁活塞室514并且其靠近解锁活塞511的一侧构成中性位置止挡517。
图5b示出多个在圆周上并分布的且预紧地设置在解锁活塞511和内壳体508b之间的压簧516之一。在无压状态中解锁活塞511被压簧516压到封闭件549上并且因此压到中性位置止挡517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解锁活塞511构造为钢板环,该钢板环在轮廓中具有这样的形状,其径向向内朝向内壳体508b且沿轴向朝向止挡517敞开并且沿轴向朝向挺杆513且径向向外朝向外壳体508a封闭。在内壳体508b中构造有通口,该通口与构造在轴540中的控制压力通道551连接,使得工作介质可从未示出的、用于调节控制压力p_S的压力调节装置到达构造在解锁活塞511中的控制压力室531。在挺杆513区域中内壳体508b径向向内通过冷却油接口532与构造在轴540中的冷却油通道552连接,通过该冷却油通道冷却油和润滑油可从未示出的液压控制装置区域流出。
为了避免从控制压力室531向冷却油通道552的泄漏,解锁活塞511具有密封元件546,该密封元件径向向内在解锁活塞511和内壳体508b之间密封。在内壳体508b中还构造有解锁止挡518和锥形阀座525。
在内壳体508b的阀座525和外壳体508a之间构造有封闭体室523,在封闭体室内环形封闭体521在一个封闭位置和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与封闭体室523相邻地在阀座525另一侧上在内壳体508b内设置供给通道524,该供给通道与供应压力接口533连接,供应压力接口径向向内与构造在轴540中的供应通道553连接。
供应压力接口533可被未示出的压力调节装置加载供应压力p_V。内壳体508b具有多个分布在圆周上的供应压力接口533。图5b示出这样的剖面,在其中虽然可见供给通道524,但与之连接的供应压力接口533不可见。封闭体521在封闭体室523内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座525和外壳体或者说预紧地设置在封闭体521和外壳体508a之间的环形阀弹簧526之间。封闭体室523通过切换元件接口534与切换元件油缸507连接,切换元件接口534构造在外壳体508a中并且径向向外延伸,切换元件油缸在未示出的切换元件的操作状态中被加载切换元件压力p_K。切换元件油缸507借助两个密封环544和545密封。
在液压控制装置的无压状态中或者说在泵停止时,不仅供应压力p_V、控制压力p_S而且冷却/润滑压力p_KS相应于环境压力,从而在压簧516的作用下解锁活塞511位于中性位置止挡517上并且封闭体521在阀弹簧526和可能被封入的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作用下贴靠在阀座525上并且闭锁未示出的切换元件。因此图5a和5b所示的截止阀501方案构造为“常闭”的。
解锁活塞511和挺杆513之间不需要耦合,因为在加载解锁活塞511时解锁活塞使挺杆513或者说其挺杆尖部513b压到封闭体521上并且使封闭体从阀座525上抬起。解锁活塞511在控制压力p_S的作用下带动挺杆513和因此通过挺杆513移动的封闭体521朝向其打开位置方向移动,直至止挡肩部513a贴靠在解锁止挡518上。
如应再次关闭止回阀520,则减小控制压力p_S,由此解锁活塞511通过压簧516移动到中性位置中。由于在没有控制压力p_S的力时封闭体521再次在至少阀弹簧526的作用下移动到封闭位置中,因此挺杆513被封闭体521朝向解锁活塞511顶回。
环形封闭体521可沿轴向移动地在内壳体508b的径向外圆周上被导向,在封闭体521与内壳体508b的接触面之间存在间隙配合。基于该导向和封闭体521的环形设计,止回阀520并非纯座阀,而是座阀与滑阀的组合。阀座525仅具有一个密封侧壁,其与封闭体521的倒圆端部接触。为了密封封闭体521的内部形状需要密封环522。
控制压力p_S、供应压力p_V和冷却/润滑压力p_KS从轴540的控制压力通道551、冷却油通道552和供应压力通道553供应给截止阀501。在轴540和内壳体508b的内部轮廓之间设有密封环543,借助这些密封环相互密封所述三个通道。
图6以线图示出在切换元件的切换过程中在切换元件上由变速器驱动装置产生的发动机扭矩M、控制压力p_S、供应压力p_V和切换元件压力p_K关于时间t的曲线,在该切换元件上游设有根据“常闭”原理工作的截止阀。关于这种截止阀的实施例已在图1、3、4、5a和5b中说明。
在时刻t0摩擦锁合的切换元件仍打开,因为切换元件油缸是无压的或者说切换元件压力p_K等于零并且作用的发动机扭矩M也是如此。可由压力调节装置在液压切换装置中调节的供应压力p_V也是无压的。解锁体位于中性位置中,因为控制压力p_S等于零。
在时刻t1,发动机扭矩M升高并且发出闭合切换元件的切换命令。在液压切换装置的压力调节装置中供应压力p_V被提高到用于快速填充的压力水平上。切换元件油缸通过截止阀的止回阀填充。由此产生与扭矩M曲线相配的切换元件压力p_K升高。
从时刻t2起发动机扭矩M下降或停滞。所调节到的切换元件压力p_K足够用于传输扭矩并且供应压力p_V可下降,因为止回阀不允许封入的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下降。
在时刻t3发动机扭矩M上升,这要求切换元件压力p_K升高。为此供应压力p_V跳跃地升高至其下降前的水平上并且根据扭矩调整,即供应压力升高超过封入的切换元件压力p_K。止回阀的封闭体由此克服阀弹簧的力和切换元件压力p_K打开并且切换元件压力p_K升高。
在时刻t4发动机扭矩M再次下降或停滞,以致供应压力p_V和因此由泵产生的压力可有利地下降。封入切换元件油缸中的切换元件压力p_K足够用于传递作用的发动机扭矩M。
在时刻t5发动机扭矩M的再次升高以与时刻t3类似的方式仍要求供应压力p_V升高。切换元件压力p_K相应提高并且从时刻t6起在发动机扭矩M下降时保持在其所到达的水平上不变。
在时刻t7发出打开切换元件的切换命令,这例如在传动级变换时是需要的。为此通过解锁截止阀使切换元件压力p_K下降到零或者说变为无压的。为了实现切换元件压力p_K受控制的下降,在时刻t7供应压力p_V跳跃地升高到其下降前的水平上或者说封入的切换元件压力p_K水平上。同时也跳跃地激活控制压力p_S,这引起解锁体向解锁位置的移动和因此止回阀的解锁,由此切换元件油缸与用于供应压力p_V的压力调节装置液压连接。
由于供应压力p_V处于封入的切换元件压力p_K水平上,因此切换元件压力在止回阀解锁时不突降。在解锁后——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在时刻t7后不久切换元件压力p_K下降至环境压力p_0,因为切换元件油缸现在通过液压切换装置中的压力调节装置与无压区域连接。在时刻t8在切换元件油缸中达到环境压力p_0并且切换元件完全打开。控制压力p_S跳跃地减小或者说变为无压的,由此解锁体再次占据中性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液压控制装置
101 截止阀
102 液压切换装置
103 压力调节装置
104 压力调节装置
105 无压区域
106 切换元件
107 切换元件油缸
108 壳体
110 解锁装置
111 解锁活塞
112 端面
113 挺杆
114 解锁圆柱孔
115 挺杆孔
116 压簧
117 中性位置止挡
118 解锁止挡
119 解锁体
120 止回阀
121 封闭体、座阀活塞
123 封闭体孔
124 供应孔
125 阀座
126 阀弹簧
131 控制压力接口
132 卸压接口
133 供应压力接口
134 切换元件接口
200 液压控制装置
201 截止阀
202 液压切换装置
203 压力调节装置
204 压力调节装置
205 无压区域
206 切换元件
207 切换元件油缸
208 壳体
210 解锁装置
211 解锁活塞
212 端面
213 挺杆
214 解锁圆柱孔
215 挺杆孔
216 压簧
217 中性位置止挡
218 解锁止挡
219 解锁体
220 止回阀
221 封闭体、座阀活塞
223 封闭体孔
224 供应孔
225 阀座
226 阀弹簧
231 控制压力接口
232 卸压接口
233 供应压力接口
234 切换元件接口
301 截止阀
308 壳体
310 解锁装置
311 解锁活塞
312 端面
313 挺杆
314 解锁圆柱孔
315 挺杆孔
316 压簧
317 中性位置止挡
318 解锁止挡
319 解锁体
320 止回阀
321 封闭体、座阀活塞
322 窗口
323 封闭体孔
324 供应孔
325 阀座
326 阀弹簧
327 活塞区段
328 活塞区段
329 止回阀封闭件
331 控制压力接口
332 冷却油接口
333 供应压力接口
334 切换元件接口
340 轴
341 阀容纳孔
342 密封环
343 密封环
344 密封环
352 冷却油通道
353 供应通道
354 切换元件通道
361 壳体区段
362 壳体区段
363 壳体区段
401 截止阀
406 切换元件
407 切换元件油缸
408 壳体
410 解锁装置
411 解锁活塞
413 挺杆
419 解锁体
420 止回阀
421 封闭体、座阀活塞
441 阀容纳孔
451 控制通道
452 冷却油通道
453 供应通道
460 变速器壳体
461 中间板
462 液力变矩器
463 变矩器壳体
501 截止阀
507 切换元件油缸
508a 外壳体
508b 内壳体
510 解锁装置
511 解锁活塞
513 挺杆
513a 止挡肩部
513b 挺杆尖部
514 解锁活塞室
515 挺杆导向部
516 压簧
517 中性位置止挡
519 解锁体
520 止回阀
521 封闭体、座阀活塞
522 密封环
523 封闭体室
524 供给通道
525 阀座
526 阀弹簧
531 控制压力接口
532 冷却油接口
533 供应压力接口
534 切换元件接口
540 轴
543 密封环
544 密封环
545 密封环
551 控制压力通道
552 冷却油通道
553 供应通道
554 切换元件通道
A 轴线
d_1 解锁活塞直径
d_2 挺杆直径
d_3 阀座直径
d_4 封闭体直径
M 发动机扭矩
p_K 切换元件压力
p_KS 冷却/润滑压力
p_S 控制压力
p_V 供应压力
p_0 环境压力
t 时间
t0-t9 时刻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100、200),该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可切换地传输扭矩的切换元件(106、206),所述液压控制装置(100、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和至少一个截止阀(101、201),所述切换元件(106、206)分别具有切换元件油缸(107、207),该切换元件油缸为了传输扭矩能被加载来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p_V),并且截止阀(101、201)设置在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和相应的切换元件油缸(107、207)之间并且能液压地借助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p_S)在至少两个切换位置中切换,在截止阀(101、201)的第一切换位置中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通过截止阀(101、201)与切换元件油缸(107、207)液压连接,使得供应压力(p_V)等于切换元件油缸(107、207)中的切换元件压力(p_K),并且在截止阀(101、201)的第二切换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107、207)能通过截止阀(101、201)相对于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和因此相对于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这样密封地封闭,使得处于切换元件油缸(107、207)中的切换元件压力(p_K)不能下降到规定值以下,即使来自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p_V)小于切换元件油缸(107、207)中的切换元件压力(p_K),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101、201)构造为可解锁的止回阀,包括止回阀(120、220)和解锁装置(110、210),该解锁装置能借助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p_S)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20、220)包括可运动的封闭体(121、221)并且解锁装置(110、210)包括可运动的解锁体(119、219),所述封闭体(121、221)能在一个封闭位置和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封闭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相对于液压控制装置(100、200)的其余部分封闭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切换元件油缸(107、207)朝向液压控制装置的其余部分(100、200)打开,并且解锁体(119、219)可在中性位置和解锁止挡上的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在中性位置中解锁体(119、219)不与封闭体(121、221)作用连接并且在解锁位置中解锁体(119、219)这样作用于封闭体(121、221),使得封闭体借助解锁体(119、219)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110、210)具有压簧(116、216)并且解锁体(119、219)能从一侧被加载来自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p_S)并且从另一侧被加载压簧(116、216)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119、219)能通过控制压力(p_S)的作用移动到解锁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作用于解锁体(119、219)的控制压力(p_S)只有如此之高,以致于由控制压力(p_S)作用于解锁体(119、219)的力小于压簧(116、216)的力时,解锁体(119、219)能通过压簧(116、216)的力作用移动到解锁位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119、219)包括一个解锁活塞(111、211、311)和一个挺杆(113、213、313),所述挺杆(113、213、313)能借助解锁活塞(111、211、311)沿轴向至少朝向止回阀(120、220、320)封闭体(121、221、321)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119、219)包括一个解锁活塞(111、211、311)和一个挺杆(113、213、313),所述挺杆(113、213、313)能借助解锁活塞(111、211、311)沿轴向至少朝向止回阀(120、220、320)封闭体(121、221、321)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119、219)包括一个解锁活塞(111、211、311)和一个挺杆(113、213、313),所述挺杆(113、213、313)能借助解锁活塞(111、211、311)沿轴向至少朝向止回阀(120、220、320)封闭体(121、221、321)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体(119、219)包括一个解锁活塞(111、211、311)和一个挺杆(113、213、313),所述挺杆(113、213、313)能借助解锁活塞(111、211、311)沿轴向至少朝向止回阀(120、220、320)封闭体(121、221、321)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20、220、320)构造为座阀,并且所述解锁活塞(111、211、311、411)构造成圆柱形的并且挺杆(113、213、313、413)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挺杆直径(d_2)小于解锁活塞直径(d_1)并且挺杆(113、213、313、413)从解锁活塞(111、211、311、411)的一个端面(112、21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截止阀(101、201、301、401)包括构造在壳体(108、208、308、408)中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的阀孔,按顺序依次包括解锁圆柱孔(114、214、314)、挺杆孔(115、215、315)、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通往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接口(131、231、331)和通往无压区域(105、205)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132、232、332)沿轴向相互间隔开地通入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通往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接口(133、233、333)通入供应孔(124、224、324)中并且通往切换元件油缸(107、207)的切换元件接口(134、234、334)通入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在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之间构造有阀座(125、225、325),并且在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解锁活塞(111、211、311、4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即中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并且被预紧的压簧(116、216、316)在卸压接口(132、232、332)侧上加载压簧力,挺杆(113、213、313)在挺杆孔(115、215、315)中被导向,并且在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封闭体(121、221、321、421)能沿轴向移动并且当来自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作用于封闭体(121、221、321、421)上的力大于由供应压力(p_V)引起的力时在封闭位置中被压到阀座(125、225、32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20、220、320)构造为座阀,并且所述解锁活塞(111、211、311、411)构造成圆柱形的并且挺杆(113、213、313、413)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挺杆直径(d_2)小于解锁活塞直径(d_1)并且挺杆(113、213、313、413)从解锁活塞(111、211、311、411)的一个端面(112、21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截止阀(101、201、301、401)包括构造在壳体(108、208、308、408)中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的阀孔,按顺序依次包括解锁圆柱孔(114、214、314)、挺杆孔(115、215、315)、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通往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接口(131、231、331)和通往无压区域(105、205)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132、232、332)沿轴向相互间隔开地通入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通往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接口(133、233、333)通入供应孔(124、224、324)中并且通往切换元件油缸(107、207)的切换元件接口(134、234、334)通入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在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之间构造有阀座(125、225、325),并且在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解锁活塞(111、211、311、4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即中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并且被预紧的压簧(116、216、316)在卸压接口(132、232、332)侧上加载压簧力,挺杆(113、213、313)在挺杆孔(115、215、315)中被导向,并且在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封闭体(121、221、321、421)能沿轴向移动并且当来自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作用于封闭体(121、221、321、421)上的力大于由供应压力(p_V)引起的力时在封闭位置中被压到阀座(125、225、325)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20、220、320)构造为座阀,并且所述解锁活塞(111、211、311、411)构造成圆柱形的并且挺杆(113、213、313、413)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挺杆直径(d_2)小于解锁活塞直径(d_1)并且挺杆(113、213、313、413)从解锁活塞(111、211、311、411)的一个端面(112、21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截止阀(101、201、301、401)包括构造在壳体(108、208、308、408)中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的阀孔,按顺序依次包括解锁圆柱孔(114、214、314)、挺杆孔(115、215、315)、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通往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接口(131、231、331)和通往无压区域(105、205)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132、232、332)沿轴向相互间隔开地通入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通往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接口(133、233、333)通入供应孔(124、224、324)中并且通往切换元件油缸(107、207)的切换元件接口(134、234、334)通入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在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之间构造有阀座(125、225、325),并且在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解锁活塞(111、211、311、4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即中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并且被预紧的压簧(116、216、316)在卸压接口(132、232、332)侧上加载压簧力,挺杆(113、213、313)在挺杆孔(115、215、315)中被导向,并且在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封闭体(121、221、321、421)能沿轴向移动并且当来自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作用于封闭体(121、221、321、421)上的力大于由供应压力(p_V)引起的力时在封闭位置中被压到阀座(125、225、325)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120、220、320)构造为座阀,并且所述解锁活塞(111、211、311、411)构造成圆柱形的并且挺杆(113、213、313、413)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挺杆直径(d_2)小于解锁活塞直径(d_1)并且挺杆(113、213、313、413)从解锁活塞(111、211、311、411)的一个端面(112、212)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截止阀(101、201、301、401)包括构造在壳体(108、208、308、408)中的、具有不同直径的孔区段的阀孔,按顺序依次包括解锁圆柱孔(114、214、314)、挺杆孔(115、215、315)、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通往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04、204)的控制压力接口(131、231、331)和通往无压区域(105、205)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132、232、332)沿轴向相互间隔开地通入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通往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03、203)的供应压力接口(133、233、333)通入供应孔(124、224、324)中并且通往切换元件油缸(107、207)的切换元件接口(134、234、334)通入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在供应孔(124、224、324)和封闭体孔(123、223、323)之间构造有阀座(125、225、325),并且在解锁圆柱孔(114、214、314)中解锁活塞(111、211、311、4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止挡位置、即中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并且被预紧的压簧(116、216、316)在卸压接口(132、232、332)侧上加载压簧力,挺杆(113、213、313)在挺杆孔(115、215、315)中被导向,并且在封闭体孔(123、223、323)中封闭体(121、221、321、421)能沿轴向移动并且当来自切换元件压力(p_K)的作用于封闭体(121、221、321、421)上的力大于由供应压力(p_V)引起的力时在封闭位置中被压到阀座(125、225、325)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所述解锁活塞直径(d_1)和因此被控制压力(p_S)加载的作用面,使得控制压力(p_S)即使在最小压力下,也足够用于使封闭体(121)借助解锁体(119)移动到打开位置中,该最小压力在切换元件油缸(107)被闭锁时由泵产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所述解锁活塞(211)的解锁活塞直径(d_1)和因此被控制压力(p_S)加载的作用面,使得控制压力(p_S)即使在最小压力下也足够用于使解锁体(219)克服压簧(216)的力保持在中性位置中并且这样选择压簧(216)的特性曲线和封闭体(221)的被切换元件压力(p_K)加载的作用面,使得压簧(216)的力足够用于确保解锁体(219)即使在出现最大切换元件压力(p_K)时也可借助解锁体(219)移动到打开位置中,该最小压力在切换元件油缸(207)被闭锁时由泵产生。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301)设置在变速器的轴(34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体构造为座阀活塞(321)并且封闭体的靠近阀座(325)的端部(328)构造成球形或锥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构造为另外的压簧的阀弹簧(326)预紧地设置在座阀活塞(321)和封闭体孔的与阀座(325)相反的端部(329)之间,该阀弹簧的力朝向阀座(325)方向作用于座阀活塞(321)。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圆柱孔(314)、挺杆孔(315)、供应孔(324)和封闭体孔(323)以及解锁活塞(311)和挺杆(313)相互同心并且这样选择它们的轴向位置和长度,使得在解锁活塞(311)的解锁位置中挺杆(313)这样远地伸入封闭体孔(323)中,以致挺杆(313)构成用于封闭体(321)的止挡,从而封闭体处于打开位置中。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301、401)包括壳体(308、408),解锁装置(310、410)和止回阀(320、420)设置在该壳体中,以致截止阀(301、401)构成模块化单元,所述壳体(308、408)具有圆柱形外轮廓,该圆柱形外轮廓具有一个外径或具有不同外径的多个圆柱形区段,使得截止阀(301、401)能被插入阀容纳孔(341、441)中。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截止阀(501)的封闭体(521)和解锁活塞(511)构造成环形的并且解锁活塞(511)设置在空心圆柱形解锁活塞室(514)中并且封闭体(521)设置在空心圆柱形封闭体室(523)中,解锁活塞室(514)和封闭体室(523)构造在包围轴(540)的壳体(508、509)之内,并且截止阀(501)包括多个挺杆(513),并且封闭体(521)借助弹簧元件(526)被预紧到环形阀座(525)上,并且在解锁活塞(511)和解锁活塞室(514)的一个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压簧(516),并且这样构造和设置挺杆(513),使得挺杆能在解锁活塞(511)移动到解锁位置中时借助解锁活塞(511)至少朝向封闭体(521)方向移动,并且能在解锁活塞(511)处于中性位置中时通过封闭体(521)向相反方向移动,分别通往两个压力调节装置之一的控制压力接口(531)和供应压力接口(533)、通往切换元件油缸(507)的切换元件接口(534)和通往无压区域或低压区域的卸压接口从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通入封闭体室(523)和解锁活塞室(514)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解锁活塞(511)在解锁位置中的轴向位置和阀座(525)的轴向位置相结合,这样选择所述挺杆(513)长度,使得挺杆(513)穿过阀座(525)这样远地伸入封闭体室(523)中,以致挺杆(513)构成用于封闭体(521)的止挡,从而封闭体处于打开位置中。
23.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
CN201580042772.4A 2014-08-21 2015-07-21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574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6580.6A DE102014216580A1 (de) 2014-08-21 2014-08-21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DE102014216580.6 2014-08-21
PCT/EP2015/066588 WO2016026636A1 (de) 2014-08-21 2015-07-21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4671A CN106574671A (zh) 2017-04-19
CN106574671B true CN106574671B (zh) 2018-12-07

Family

ID=5367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772.4A Active CN106574671B (zh) 2014-08-21 2015-07-21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95384B2 (zh)
EP (1) EP3183477B1 (zh)
CN (1) CN106574671B (zh)
DE (1) DE102014216580A1 (zh)
WO (1) WO20160266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3079A1 (de) * 2015-02-20 2016-08-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ntil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Automatik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Ventilvorrichtung
DE102017009955A1 (de) * 2017-10-26 2019-05-02 Borgwarner Inc. Drehdurchführung für ein Fluid und Kupplungs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Drehdurchführung
CN108644253A (zh) * 2018-05-17 2018-10-1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控制阀和离合器控制油路及车辆
DE102018122386A1 (de) * 2018-09-13 2020-03-1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oppelkupp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vollhydraulischer Betätigung
DE102018219321A1 (de) * 2018-11-13 2020-05-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ntil für ein Schaltelement eines Automatikgetriebes
CN109560440B (zh) * 2018-12-04 2020-05-2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一种液压压接工具
CN109708953B (zh) * 2019-01-31 2021-06-22 河南城建学院 卸压窗口可调型三轴加载样品缸及其实验方法
DE102019208614A1 (de) * 2019-06-13 2020-12-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Druckhalteventil
DE102019129140A1 (de) * 2019-10-29 2021-04-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sches Aktoriksystem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antrieb mit zusätzlichem Sperrventil; sowie Antriebseinhe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5699A1 (de) * 1974-09-25 1976-04-08 Meier & Freimuth Ohg Hydraulisch entsperrbares rueckschlagventil
DE2705674A1 (de) * 1977-02-11 1978-08-17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Anordnung eines ventils in einem hydraulischen arbeitssystem
US4620417A (en) * 1983-10-24 1986-11-04 Hydromatik Gmbh Control device for a hydrostatic gear driven by a drive engine
DE10205411A1 (de) * 2002-02-09 2003-08-28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Getriebes
CN101147014A (zh) * 2005-03-22 2008-03-1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来控制自动变速器及起动件的供油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45951A1 (de) * 1969-09-11 1971-03-25 Kloeckner Werke Ag Entsperrbares Rueckschlagventil
DE2033170A1 (de) * 1970-07-04 1972-01-13 Rostock Dieselmotoren Vorrichtung zur Zuführung von Druckol in eine rotierende Welle
CH514790A (de) * 1970-07-09 1971-10-31 Rostock Dieselmotoren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Druckmittelstromes zur Betätigung eines sich mit einer Welle drehenden hydraulischen Servomotors
US3626968A (en) * 1970-09-08 1971-12-14 Twin Disc Inc Pressure rise delay valve
JPS63145866A (ja) * 1986-12-09 1988-06-17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式伝動装置
NO902057L (no) * 1990-05-09 1991-11-11 Kongsberg Automotive As Kraftforsterkningsinnretning til inn- og utkobling av kjoeretoeyclutcher.
DE19858541A1 (de) 1998-12-18 2000-06-21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Elektronisch-hydraulische Steuerung für Antriebssysteme von Fahrzeugen mit automatischen Gangwechsel
DE102009033023A1 (de) * 2008-07-04 2010-01-07 Suzuki Motor Corp., Hamamatsu-Shi Brenngaszuführvorrichtung für Brennstoffzellensystem
JP6173321B2 (ja) * 2011-09-27 2017-08-02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ー・ゲ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クラッチ用の逆止め弁アセンブリ、及び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のクラッチ
DE102013221038A1 (de) * 2013-10-17 2015-04-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5699A1 (de) * 1974-09-25 1976-04-08 Meier & Freimuth Ohg Hydraulisch entsperrbares rueckschlagventil
DE2705674A1 (de) * 1977-02-11 1978-08-17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Anordnung eines ventils in einem hydraulischen arbeitssystem
US4620417A (en) * 1983-10-24 1986-11-04 Hydromatik Gmbh Control device for a hydrostatic gear driven by a drive engine
DE10205411A1 (de) * 2002-02-09 2003-08-28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Getriebes
CN101147014A (zh) * 2005-03-22 2008-03-1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来控制自动变速器及起动件的供油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68659A1 (en) 2017-09-21
WO2016026636A1 (de) 2016-02-25
CN106574671A (zh) 2017-04-19
DE102014216580A1 (de) 2016-02-25
US9995384B2 (en) 2018-06-12
EP3183477A1 (de) 2017-06-28
EP3183477B1 (de) 2018-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4671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US10161509B2 (en)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5659007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5358879B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和自动变速器
US20150352911A1 (en) Rotary feedthrough for a vehicle wheel
US9297462B2 (en) Switch valve
CN105715781A (zh)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
US20140026985A1 (en) Electro-proportional pilot operated poppet valve with pressure compensation
US8528600B2 (en) Hydraulic valve
WO2008030948A2 (en) Elbow plug external sleeve valve
WO2007022614A1 (en) Solenoid isolation valve
KR20070118960A (ko) 압력 조절 밸브
CN106062382B (zh) 阀组件
CN115516231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回路以及用于运行该液压回路的方法
US5435782A (en) Timing control device hav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timing position between two end of stroke positions
US20070157979A1 (en) Fluid-control system
US9032986B2 (en) Volume booster with variable asymmetry
US20180195627A1 (en) Combination valve and bidirectional flow control valve using the same
US4987927A (en) Direct-drive valve
TW201700889A (zh) 流路單元及切換閥
CN218178003U (zh)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CN111156216A (zh) 带有整体式机械先导单向阀及电液比例控制的多路阀
WO2023032576A1 (ja) 圧力補償弁
CN110319204A (zh) 双阀体波纹管压力舱驱动芯管阀
EP4012177B1 (en) Motor and hydraulic pump device comprising the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