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8003U -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8003U
CN218178003U CN202122733510.8U CN202122733510U CN218178003U CN 218178003 U CN218178003 U CN 218178003U CN 202122733510 U CN202122733510 U CN 202122733510U CN 218178003 U CN218178003 U CN 218178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piston
actuator
valv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35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拉岑·博班
爱德华·克莱默尔
奥利弗·圣思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 Holding 1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co Holding 1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 Holding 1 GmbH filed Critical Eco Holding 1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8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8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1Sliding valves
    • F16K31/0613Sliding valve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其包括阀壳体(2)、在所述阀壳体(2)中沿着纵轴线(L)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3)以及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3)的电磁的致动器(4),其中,所述阀壳体(2)具有径向的接口(P、A、T),所述接口从所述致动器(4)出发,在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轴向方向上以压力介质接口(P)、工作接口(A)和油箱接口(T)的顺序布置,其中,所述阀活塞(3)构造成具有回馈面(37)的多级活塞,所述回馈面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

Description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背景技术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是已知的。例如,它们服务于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的液压控制。这些压力调节阀在阀壳体中具有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该阀活塞设置用于打开和/或关闭呈P—A—T的接口排序的径向接口。借助于电磁的致动器来轴向移动阀活塞。为了适配电磁的致动器的致动力,已知的压力调节阀在构造成由电磁的致动器背离的活塞末端上,具有被称为针的销,该销容纳在活塞的容纳开口中。所述销位于阀壳体的与活塞末端对置的壁面上,该壁面构造为销的止挡,在活塞运动时,阀活塞和销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据此构造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可从两篇公开文献DE10241449A1和 EP1762765A2中得到。
通过活塞的轴向移动,在销和容纳开口之间构成的容积发生变化,借此能够实现活塞移动的阻尼,因为该容积至少部分地由液压流体填充。因此可在阀活塞上形成力平衡。然而在压力调节器运行中存在负荷状态,例如接口中的压力振荡,这能够在磁体通电时以及在随后发生的阀活塞移动时引起销从壁面的脱离。
仅从系统中出现的振荡同样能够负面地激发压力调节阀,从而销脱离壁面。
一方面成问题的是,销会经受猛烈的加速并且撞击壁面。除了例如通过破裂使壁面损坏,这还会在阀壳体中使用的壁面上引起壁面的向外破开,并借此引起压力调节阀的失灵。
当所谓的针式压力调节器此外应用于以较低的工作压力运行的系统中时,针的直径必须增大,以便借助更大的直径平衡较低的压力,这导致压力调节阀的安装空间内的空间需求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因此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前述缺点在该压力调节阀的运行中被消除。
该任务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实施方式1的特征的压力调节阀解决。本实用新型具有合目的的、非平常的变型方案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各从属实施方式中给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包括阀壳体、在所述阀壳体中沿着纵轴线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以及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的电磁的致动器。阀壳体具有径向的接口,所述接口从所述致动器出发,在所述压力调节阀的轴向方向上以压力介质接口、工作接口和油箱接口的顺序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阀活塞构造成具有回馈面的多级活塞,所述回馈面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
阀活塞上的回馈面使在没有压力调节阀更高的空间需求的情况下,对致动器致动力的调节成为可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实施方案,阀活塞具有三个配属给所述接口的活塞部段,所述活塞部段密封地、可被承受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壳体的壳体部段中,其中,配属给供应接口的第一活塞部段具有较大的第一外直径,配属给油箱接口的第三活塞部段具有较小的第二外直径,并且其中,所述回馈面在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的第二活塞部段上构造。
借此在第二开关位置中,回馈面使相关于工作接口上存在的工作压力来进行调节成为可能,在第二开关位置中,工作接口与压力介质接口相连。
所述第二活塞部段优选地具有由所述第一外直径和第二外直径形成的梯级,以便构造所述回馈面,其中,所述第一外直径构造成面向所述致动器,并且所述第二外直径构造成背离所述致动器。借助该构造,可有利地相关于施加在工作接口上的工作压力,建立致动器致动力的反作用力,在预定的压力达到时,该反作用力关闭工作接口和压力介质接口的连接。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案,致动器具有包围电磁线圈的致动器壳体和布置在所述致动器壳体的壳体容纳开口中的磁极组,其中,所述磁极组具有至少一个极芯和极管,并且其中,在所述磁极组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电枢,并且其中,所述电枢借助于在所述磁极组中支承的、可轴向移动地容纳于所述磁极组中的销,构造成能够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其中,具有第三外直径的所述销直接贴靠在所述电枢的电枢端面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枢移动。换而言之,销在没有其它元件的中间连接的情形下贴靠在电枢上,并且并不与电枢相连,借此能够降低对致动器的污染危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有利的变型方案,电枢具有和销同轴构造的、完全贯穿所述电枢的穿通开口,所述穿通开口具有小于所述销的面向所述致动器的第三外直径的直径。
换而言之,这表明销将电枢的穿通开口覆盖。当电枢在以液压流体填充的磁极组中移动时,穿通开口允许电枢的顺畅移动。该穿通开口具有相对大的直径,通常借助于防贴附元件或者设置用于止挡阻尼的元件将所述直径部分地封闭。为了能够使销安全可靠地贴靠在电枢上,销具有大于穿通开口的直径的第三外直径。销的较大的第三外直径此外允许防脱开件 (Verliersicherung)的存在,所述防脱开件在装配过程中将销安全可靠地保持在磁极组的轴承垫圈中。
销优选地在其背离所述电枢的末端上具有第四外直径,所述第四外直径构造于所述磁极组中的销的支承的区域内。借助于第四外直径,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磁极组中的销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构造,销在其面向所述电枢的末端上,以第三外直径呈圆片状地构造,其中,为了实现止挡阻尼,所述第三外直径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枢的穿通开口可通流地设置的凹部。
这样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液压流体阻尼地从电枢引出或者引入电枢。
凹部优选不具有由销造成的指向向外的材料边界。通过这样构造的阻尼元件能够实现理想的、几乎没有厚度的挡片,借此能够将阻尼的基于其中存在的液压流体而产生的温度相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
当冲程很大时,销的留空此外自动允许绕流,从而阻尼基本也几乎不与电枢位置相关。
因此通过电枢和销中的凹部实现止挡阻尼,从而又能够低成本地省去另一处理步骤。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构造有至少两个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在周向上均匀布置。当销中的凹部的数量为偶数时,所述凹部便优选地对称布置。凹部彼此间的该布置有益于电枢和销的通流,并且该布置更偏向益于销的纯轴向移动,以实现液压阀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此外,销的圆片状的第三外直径能够优选地作为防贴合圆片来发挥作用,所述防贴合圆片阻碍电枢在磁极组上的磁性贴合。
附图说明
后文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书以及借助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说明书前文提到的特征与特征组合以及后文在附图详述中提到的特征与特征组合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与特征组合,不仅能够在分别给出的组合中应用、而且能够在其它组合或者单独的情形中应用,而不会偏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出于概览性的原因,可能不会在所有附图中为各元件配以附图标记,但不会失去其系统性。图中:
图1以纵剖面图示出第一开关位置中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压力调节阀的放大的部分截面;
图3示出第二开关位置中的压力调节阀的放大的部分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前述描述由此尤其包括通过后续被连续编号的实施方式所限定的各种特征组合:
1.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包括阀壳体(2)、在所述阀壳体(2)中沿着纵轴线(L)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3) 以及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3)的电磁的致动器(4),其中,所述阀壳体(2) 具有径向的接口(P、A、T),所述接口从所述致动器(4)出发,在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轴向方向上以压力介质接口(P)、工作接口(A)和油箱接口(T)的顺序布置,其中,所述阀活塞(3)构造成具有回馈面(37)的多级活塞,所述回馈面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
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阀活塞(3)具有三个配属给所述接口(P、A、T)的活塞部段(28、29、30),所述活塞部段密封地、可被承受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壳体(2)的壳体部段(31、32、33、34)中,其中,配属给供应接口(P)的第一活塞部段(28)具有较大的第一外直径(D1),配属给油箱接口(T)的第三活塞部段(30)具有较小的第二外直径(D2),并且其中,所述回馈面(37)在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的第二活塞部段(29)上构造。
3.根据实施方式2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第二活塞部段(29)具有由所述第一外直径和第二外直径(D1、D2)形成的梯级 (41),以便构造所述回馈面(37),其中,所述第一外直径(D1)构造成面向所述致动器(4),并且所述第二外直径(D2)构造成背离所述致动器 (4)。
4.根据实施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致动器(4)具有包围电磁线圈(7)的致动器壳体(8)和布置在所述致动器壳体(8)的壳体容纳开口中的磁极组(9),其中,所述磁极组(9) 具有至少一个极芯(10)和极管(11),并且其中,在所述磁极组(9)的内部空间(18)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电枢(6),并且其中,所述电枢(6) 借助于在所述磁极组(9)中支承的、可轴向移动地容纳于所述磁极组(9) 中的销(20),构造成能够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3),其中,具有第三外直径(D3)的所述销(20)直接贴靠在所述电枢(6)的电枢端面(38)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枢(6)移动。
5.根据实施方式4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电枢 (6)具有和所述销(20)同轴构造的、完全贯穿所述电枢的穿通开口(39),所述穿通开口具有小于所述销(20)的面向所述致动器(4)的第三外直径 (D3)的直径(D5)。
6.根据实施方式5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销(20) 在其背离所述电枢(6)的末端上具有第四外直径(D4),所述第四外直径构造于所述磁极组(9)中的销(20)支承的区域内。
7.根据实施方式6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其中,所述销(20) 在其面向所述电枢(6)的末端上,以第三外直径(D3)呈圆片状地构造,其中,为了实现止挡阻尼,所述第三外直径(D3)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枢(6)的穿通开口(39)可通流地设置的凹部(40)。
图1以纵剖面图示出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1,所述压力调节阀例如服务于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的液压控制。
根据图1在起始位置中示出的压力调节阀1具有阀壳体2、在所述阀壳体2的阶梯状的孔5中沿着阀壳体2的纵轴线L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3。借助于压力调节阀1的电磁的致动器4,所述阀活塞3是可移动的。作为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磁体部分的所述致动器4具有和所述阀活塞3有效连接的电枢6,相对于所述阀壳体2同轴地设置所述电枢。此外,借助于包围电枢6 的电磁线圈7,所述电枢6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致动器4的致动器壳体8中,其中,所述电枢6设置成能够在磁极组9中轴向移动。
容纳于所述致动器壳体8的壳体容纳开口中的所述磁极组9包括至少一个极芯10和极管11。极芯10和极管11借助于连接条12相连,其中,极芯 10和极管11以有利的方式一体构造。可借此排除同轴误差。所述极芯10 构造成面向所述阀活塞3,而所述极管11构造成由所述阀活塞3背离,所述极管在所述磁极组9的构造成由阀活塞3背离的端面上、借助于端盖13几乎封闭地实施。
所述磁极组9和连接条12设计为空心圆柱形,其中,所述连接条12在其面向所述极芯10构造的侧上,与极芯锥部14连接。所述连接条12同样在其面向所述极管11构造的侧上,与所述极管11的极管锥部15连接。同样可仅构成锥部14、15的其中一个锥部。所述电枢6在所述压力调节阀1 的纵轴线L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磁极组9的被称为电枢室的内部空间18中。
为简化装配,所述致动器壳体8构造为空心圆柱形,并且在其面向所述阀活塞3构造的末端的区域中具有包围所述极芯10的极片16,所述极片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成支撑在所述电磁线圈7的支撑体17上和所述致动器壳体8上。所述极片16同样可压入所述致动器壳体8中。
优点在于,所述致动器壳体8可呈帽状,或者换而言之可构成为锅状,并且其中,支撑所述电磁线圈7的支撑体17能够简单地置入所述致动器壳体8中,并且可借助用于容纳磁极组9的所述极片16将所述致动器壳体8 覆盖。
以液压流体填充的所述内部空间18相对所述阀活塞3,借助于轴承垫圈 19而基本封闭。同样被称作极塞的所述轴承垫圈19设置在所述电枢6的轴向移动的界限旁,以便避免容纳于所述内部空间18的液压流体过量地流出。借此,所述液压流体虽然能够通过相应的移动间隙越过液压活塞和/或其壳体,但借助于所述轴承垫圈19防止过度排空或者完全排空,所述液压流体设置用于低摩擦移动并且用于所述电枢6的阻尼。
所述阀活塞3借助于可轴向移动地容纳并支承在所述磁极组9中的销20,也能够轴向移动。所述电磁线圈7的通电使所述阀活塞3轴向移动,其中,布置在所述阀活塞3的背离所述致动器4的端面上的约束元件21向所述阀活塞3施加约束力,相抗于该约束力,所述阀活塞3是可移动的。在该实施例中构造成螺旋压缩弹簧形式的所述约束元件21支撑在弹簧盖22上,所述弹簧盖以压配合在所述阀壳体2的由所述致动器4背离的壳体端面的区域中布置。
在运行中,所述电磁线圈7激发并产生磁场,所述磁场将所述极芯10、电枢6、极管11和致动器壳体8磁化。
借助于密封元件23-26,所述阀壳体2密封地设置在例如传动器构件27 中,并且具有径向的接口P、A、T,所述接口与所述传动器构件27的接口相连。
从所述致动器4出发,所述接口在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轴向方向上以压力介质接口P、工作接口A和油箱接口T的顺序布置。
所述压力介质接口P用于引入液压流体,所述油箱接口T用于导出液压流体。由图1可看出,所述传动器构件27可分别具有多个作为油箱接口的径向接口。
所述接口P、A、T分别作为环形槽在所述阀壳体2中设置,所述阀壳体借助于密封元件23-26彼此密封。
所述阀活塞3此外具有三个配属于所述接口P、A、T的活塞部段28、29、 30,所述活塞部段密封地、可被承受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壳体2的相应的壳体部段31、32、33、34中。配属给供应接口P的第一活塞部段28在此具有较大的第一外直径D1,配属给油箱接口T的第三活塞部段30具有较小的第二外直径D2。
所述阀活塞3以有利的方式构造成多级活塞,并且在配属于所述工作接口A的所述第二活塞部段29上具有梯级41,所述梯级由所述阀活塞3的第一外直径D1和第二外直径D2形成。由此产生的环面构成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的回馈面37。
梯级的所述阀壳体2在配属于所述第二活塞部段29的壳体部段32、33 之间具有梯级42,所述梯级42与所述阀活塞3的梯级41相对应。如例如可从图2中明确得知的那样,所述阀壳体2的梯级42设置在所述工作接口A 的区域之外。
所述电磁线圈7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起始位置中没有通电,从而所述阀活塞3位于其左侧的终点位置中。所述阀活塞3在所述终点位置通过所述约束元件21在致动器4方向上的挤压而贴靠在所述轴承垫圈19上。在该位置上,所述工作接口A通过构造于所述活塞部段29、30之间的环状的环形槽35与所述油箱接口T连接并借此不承压。借此,在所述工作接口A的区域内设置的所述回馈面37同样不承压。借助虚线箭头标明接口A与接口T 之间的流体连接。
所述电磁线圈7通电时,所述电枢6和所述阀活塞3借此借助于所述销 20移动进入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工作接口A通过构造于所述活塞部段29、28之间的环状的环形槽36与所述压力介质接口P连接。借助虚线箭头标明接口P与接口A之间的流体连接。
在该位置中借助于所述回馈面37进行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调节,所述回馈面37尚且位于所述工作接口A的区域中,并且作为所述活塞部段29的背离所述致动器4的环面,被施以所述工作接口A上的工作压力。相关于所述工作接口A上的工作压力,施加到所述回馈面37上的所述压力造成所述致动器4的致动力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造成的是,在预定的压力达到时,所述阀活塞3相抗于致动器压力而在致动器4的方向上移动,直至压力介质接口P和工作接口A之间的的液压连接关闭。一旦所述阀活塞3因致动器压力而再次在相反于所述致动器4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回馈面37便重新被施以所述工作压力,所述阀活塞3在致动器4的方向上移动。该调节进行的时长与所述致动器4通电的时长一致。
所述回馈面37和压力介质阀1的借此改进的调节可在不提升空间需求的情形下实现。
如此外可从图1可知的那样,所述销20以第三外直径D3构造为圆片状,并直接贴靠在所述电枢6的电枢端面38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枢6移动。所述销因此在没有其它元件的中间连接的情形下贴靠在所述电枢6上,并且并不与所述电枢相连,借此降低对所述致动器4的污染危险。所述电枢6此外具有和所述销20同轴构造的、完全贯穿所述电枢的穿通开口39,所述穿通开口具有小于所述销20的面向所述致动器4的第三外直径D3的直径D5。
借此覆盖了所述电枢6的穿通开口39。当所述电枢6在以液压流体填充的所述磁极组9中移动时,所述穿通开口39允许所述电枢6的顺畅移动。
此外可看出的是,所述销20在其背离所述电枢6的末端上具有显著小于所述第三外直径D3的第四外直径D4,所述第四外直径D4构造在所述磁极组9中的销20支承的区域内,即构造在所述轴承垫圈19中。借助于所述第四外直径D4,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支承,并且同时借助于间隙密封在所述磁极组9中实现对所述销20的密封。装配后,所述磁极组9中的所述销20 此外通过所述第三外直径D3处于防掉失的状态。
为了实现止挡阻尼,所述销20的圆片状的第三外直径D3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枢6的穿通开口39可通流地设置的凹部40,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液压流体阻尼地从所述电枢6引出或者引入所述电枢6。
所述凹部40不具有由所述销20造成的指向向外的材料边界,借此能够实现理想的、几乎没有厚度的挡片。借此能够将阻尼的基于其中存在的液压流体而产生的温度相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
当冲程很大时,所述销20的留空40此外自动允许绕流,从而阻尼基本也几乎不与电枢位置相关。
因此通过在电枢6和销20中的凹部实现止挡阻尼,从而又能够低成本地省去另一处理步骤。
所述圆片状的第三外直径D3此外能够作为防贴合圆片来发挥作用,所述防贴合圆片阻碍所述电枢6在所述磁极组9上的磁性贴合。

Claims (7)

1.一种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具有至少两个开关位置,其包括阀壳体(2)、在所述阀壳体(2)中沿着纵轴线(L)可轴向移动的阀活塞(3)以及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3)的电磁的致动器(4),其中,所述阀壳体(2)具有径向的接口(P、A、T),所述接口从所述致动器(4)出发,在所述压力调节阀(1)的轴向方向上以压力介质接口(P)、工作接口(A)和油箱接口(T)的顺序布置,其中,所述阀活塞(3)构造成具有回馈面(37)的多级活塞,所述回馈面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活塞(3)具有三个配属给所述接口(P、A、T)的活塞部段(28、29、30),所述活塞部段密封地、可被承受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壳体(2)的壳体部段(31、32、33、34)中,其中,配属给压力介质接口(P)的第一活塞部段(28)具有较大的第一外直径(D1),配属给油箱接口(T)的第三活塞部段(30)具有较小的第二外直径(D2),并且其中,所述回馈面(37)在配属给所述工作接口(A)的第二活塞部段(29)上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部段(29)具有由所述第一外直径和第二外直径(D1、D2)形成的梯级(41),以便构造所述回馈面(37),其中,所述第一外直径(D1)构造成面向所述致动器(4),并且所述第二外直径(D2)构造成背离所述致动器(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4)具有包围电磁线圈(7)的致动器壳体(8)和布置在所述致动器壳体(8)的壳体容纳开口中的磁极组(9),其中,所述磁极组(9)具有至少一个极芯(10)和极管(11),并且其中,在所述磁极组(9)的内部空间(18)中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电枢(6),并且其中,所述电枢(6)借助于在所述磁极组(9)中支承的、可轴向移动地容纳于所述磁极组(9)中的销(20),构造成能够轴向移动所述阀活塞(3),其中,具有第三外直径(D3)的所述销(20)直接贴靠在所述电枢(6)的电枢端面(38)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枢(6)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6)具有和所述销(20)同轴构造的、完全贯穿所述电枢的穿通开口(39),所述穿通开口具有小于所述销(20)的面向所述致动器(4)的第三外直径(D3)的直径(D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在其背离所述电枢(6)的末端上具有第四外直径(D4),所述第四外直径构造于所述磁极组(9)中的销(20)支承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0)在其面向所述电枢(6)的末端上,以第三外直径(D3)呈圆片状地构造,其中,为了实现止挡阻尼,所述第三外直径(D3)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枢(6)的穿通开口(39)可通流地设置的凹部(40)。
CN202122733510.8U 2020-12-18 2021-11-09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Active CN2181780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4123.7 2020-12-18
DE102020134123.7A DE102020134123A1 (de) 2020-12-18 2020-12-18 Elektromagnetisches Druckregelventi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8003U true CN218178003U (zh) 2022-12-30

Family

ID=78267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3510.8U Active CN218178003U (zh) 2020-12-18 2021-11-09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8003U (zh)
DE (2) DE102020134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3579A1 (de) 2022-04-08 2023-10-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steuerbares Druckregelventil und Hydrauliksystem eines Automatgetriebes mit einem vorsteuerbaren Druckregel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11861A1 (de) 1977-03-18 1978-09-21 Elmeg Anordnung zur reduzierung der stroemungskraefte in ventilen
US4971114A (en) 1988-11-21 1990-11-20 Diesel Kiki Co., Ltd. Electromagnetic proportional pressure control valve
US5513673A (en) 1994-05-23 1996-05-07 Lectron Products, Inc. Electrically modulated pressure regulator valve with variable force solenoid
DE10241449A1 (de) 2002-09-06 2004-03-18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magnetisches Druckregelventil
US20070056644A1 (en) 2005-09-13 2007-03-15 Boddy Douglas E Damper spool
DE102017124485A1 (de) 2017-10-19 2019-04-25 Eto Magnetic Gmbh Elektromagnetische Aktuator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1105415U1 (de) 2021-11-04
DE102020134123A1 (de)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84613B1 (ko) 복합 밸브
US9115730B2 (en) Valve device
US9297437B2 (en) Adjustable damping valve arrangement
KR20090042805A (ko) 유압 장치의 하류에 연결된 냉각기를 위한 바이 패스 밸브
JP6465983B2 (ja) 緩衝器
KR20120021258A (ko) 완충기
KR20120022061A (ko) 개선된 댐핑 거동을 갖는 게이트형 압력 조절 밸브
EP2853794B1 (en) Electromagnetic valve
US10352390B2 (en) Damp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damper
JP4778204B2 (ja) 電磁作動式の弁
CN107975507B (zh) 电磁调压阀
EP3098493B1 (en) Solenoid valve
CN218178003U (zh) 电磁的压力调节阀
KR20130009672A (ko) 비상 작동 밸브를 구비한 조정식 감쇠 밸브 장치
US10584801B2 (en) Valve, in particular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JP2004069069A (ja) ソレノイド作動圧力制御弁
JP5993000B2 (ja) 弁、特に圧力調整弁又は圧力制限弁
US3874406A (en) Control valve assembly
US10066678B2 (en) Hydrostatically operated clutch system
US20180195627A1 (en) Combination valve and bidirectional flow control valve using the same
US20040173269A1 (en) Electromagnet valve, in particular for automatic gearboxes
KR20210045481A (ko) 밸브
US20090065075A1 (en) Pressure control valve
US20210293344A1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valve device, valve device having an actuating device of this kind, controllable vibration damper comprising an actuating device of this kind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 vibration damper of this kind
US20190162319A1 (en) Device for flow force compens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