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3247A -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 Google Patents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3247A
CN106573247A CN201580031466.0A CN201580031466A CN106573247A CN 106573247 A CN106573247 A CN 106573247A CN 201580031466 A CN201580031466 A CN 201580031466A CN 106573247 A CN106573247 A CN 10657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entioned
wear
end ring
resis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14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3247B (zh
Inventor
河龙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14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 B02C13/18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 B02C13/1807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 B02C13/1835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by means of beater or impeller elements fixed in between an upper and lower rotor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02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horizontal rotor shaft
    • B02C13/06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horizontal rotor shaft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 B02C13/09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horizontal rotor shaft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and throwing the material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14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14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 B02C13/18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 B02C13/1807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14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 B02C13/18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 B02C13/1807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 B02C13/1835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by means of beater or impeller elements fixed in between an upper and lower rotor disc
    • B02C13/1842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with vertical rotor shaft, e.g. combined with sifting devices with beaters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the material to be crushed being thrown against an anvil or impact plate by means of beater or impeller elements fixed in between an upper and lower rotor disc with dead bed protected beater or impell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26Details
    • B02C13/28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beater elements
    • B02C13/2804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beater elements the beater elements being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r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3/00Disintegrating by mills having rotary beater elements ; Hammer mills
    • B02C13/26Details
    • B02C13/286Feeding or discharge
    • B02C2013/28618Feeding means
    • B02C2013/28681Feed distributor plate for vertical mi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210/00Codes relat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disintegrating devices
    • B02C2210/02Features for generally used wear parts on beaters, knives, rollers, anvils, linings and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转子内部形成由被破碎物体粒子形成的转子保护层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本发明的转子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对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上板(55),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以及圆形孔(541),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作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的出口。

Description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设置于高速旋转的垂直轴上端的转子来使岩石或矿物被高速加速并与静止的壁面相碰撞,由此破碎岩石或矿物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更详细地,涉及在转子内部形成由破碎物体的多个粒子形成的转子保护层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
背景技术
使岩石或矿物与具有相对速度的物体相碰撞,并借助此时所发生的冲击力对岩石或矿物进行破碎,而并非利用压缩力的机械称之为冲击破碎机。冲击破碎机具有多种,且这些冲击破碎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
在这些冲击破碎机内设置有高速旋转的垂直轴,在上述垂直轴的上端设置转子,在向转子内部投入所要破碎的物体并进行高速加速之后,使其与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处于比较慢速状态的物体相碰撞来对上述物体进行破碎,这种机械称之为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在此情况下,转子向水平方向设置并旋转,且所要破碎的物体最终也向水平方向得到加速,从而脱离转子并进行碰撞。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分为所要破碎的物体直接与形成转子的物体相接触来接收冲击力的形态和因在转子内部具有由被破碎的物体粒子形成的转子保护层而以与上述转子保护层相接触的方式接收冲击力的形态。
在第一种形态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中,用于构成转子的击打板被岩石中所含有的石英成分而以惊人的速度被磨损,因此,限制性地用于破碎尺寸较大的粒子,或者用于破碎石灰石等硬度极低的岩石或矿物。
在具有在转子内部形成有用于保护转子的保护层的第二种形态的破碎机中,因存在保护层,因此当破碎硬度高的岩石或矿物时,磨损程度也不会太严重,从而以更加精细地破碎粒子较小的物体(例如,生产沙子)用途来被广泛使用。
但是,即使在上述转子中,位于保护层末端部分的转子部件也仍然被严重磨损,为了承受磨损,普遍由超硬合金等硬度高的物质来制造这些部件并使用。
但是,超硬合金的价格极为昂贵,从而为了延长上述部件的使用寿命而投入了许多努力。例如具有如下方法,即,将超硬合金部件分成3等分或4等分来进行组装,若在超硬合金部件中的一部分首先发生磨损,则通过改变排列顺序来由磨损少的部分替换磨损大的部分。
但是,即使使用上述方法,也在分解部件并改变上述排列顺序的过程中会消耗很长的时间,并且,在改变排列之后,由于保护层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转子的动态均衡被破坏,因此在找回平衡方面需要很长时间等存在诸多困难,从而实际情况为大大降低作业效率。
参照图1,详细说明上述情况。作为表示用于以往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转子的图,图1为通过去除转子的上部盖来以可以观察内部的方式示出的图。
转子80包括转子底板81、被划分为多个壁的转子主壁82及隔板83。被划分的转子主壁82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821厚且坚硬,在上述前端部821的外侧部向铅垂方向形成有四角柱形状的凹陷部8211,从而使得用于使结合转子端板822与前端部821相结合的结合螺栓823的头部(位于主壁的外侧方向)被埋入于凹陷部内。由此防止因从转子的外部间歇性地朝向转子飞来的破碎物与结合螺栓的头部相碰撞而使结合螺栓的头部被磨损。并且,在前端部821的内侧面形成有平面部8212,从而使相对应的平面形状的转子端板822借助结合螺栓823坚固地得到附着。
转子端板822的前端部8221的厚度厚于平板形状部的厚度,在上述前端部8221形成有四角杆形状的槽,从而使超硬合金端板8222以插入于上述槽内的方式坚固地与槽相结合。
向转子内部投入的粒子形状的岩石等被离心力所强力推向隔板83并与隔板83相碰撞,一侧末端(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部分)被隔板83的垫板831支撑,另一侧末端(旋转方向部分)被转子端板822支撑,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经过碰撞的岩石形成特有的波浪形状的曲面并形成保护层84。上述保护层84向转子外部得到加速,从而不会脱离,而以堆积于转子内部的状态与转子一同持续旋转。上述保护层84的波浪形状的曲面形状由离心力与离子型被破碎物之间的内部摩擦角度而定。
在形成上述保护层84之后,重新向转子内部投入岩石,借助离心力来得到加速的岩石在与保护层84相碰撞之后,沿着保护层84的曲面向旋转方向移动,之后在保护层的另一侧末端向转子外部加速脱离。
超硬合金端板8222形成保护层84的旋转方向部分的末端部分,由于被破碎物粒子因离心力而强力与上述部分发生碰撞并高速经过上述部分,因此上述部分露出在强力的磨损环境中。
但是,根据发明人多年来使用上述转子并进行观察的结果,发现了如下情况,即,超硬合金端板8222完全不会沿着具有向上下方向长的形状的超硬合金端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地受到磨损,而起初以如图2(图2为示出图1的超硬合金端板的初期磨损状态的立体图)所示的方式开始磨损,此时可预测最初开始磨损的部分W1的大致位置,但无法确定准确的位置,若一旦从一部分开始磨损,则在向被磨损的超硬合金端板部分W1后侧形成的保护层84部分也形成呈以与被磨损部分相对应的形状凹陷的凹部,像这样,若在保护层形成凹部,则呈现粒子形状的被破碎物因离心力而集中于上述保护层84的凹部并进行流动的倾向。最终,超硬合金端板逐渐以如图3(图3为示出图2的超硬合金端板的磨损持续状态的立体图)所示的形状在最初开始磨损的位置集中形成不均匀的深槽W2并急剧发生磨损。上述局部磨损成为阻碍有效使用超硬合金端板的最大因素,还具有使保护层的层叠形状变得不均匀的倾向,由此使高速旋转的转子引发剧烈的振动,从而不得不频繁更换超硬合金端板8222。
除上述问题之外,上述转子80还存在如下问题,即,从上部向转子80内部下落的被破碎物首先在与分散锥85相接触之后下落并与转子底板81相接触,之后与底板相摩擦并与上述保护层84相碰撞,因此,转子底板也会被快速磨损。为了防止上述磨损,在转子底板81配置多个防磨损垫板86,但是这种板86也需要经常更换,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已被公知的以往的转子有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13-6306号、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545788号、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997-61364号及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3-13913号等中所公开的转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除在转子内部形成保护层的上述以往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即,反向利用当形成山谷形状的保护层时被破碎物粒子集中于上述凹部并流动的现象,使得山谷形状的保护层并未因转子内规定部件的磨损而偶然产生并发达,而是在规定部位恒定形成,由此,可在转子内部按意图准确控制被破碎物的动作。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即,以与转子的旋转中心相对应的方式恒定形成上述保护层的形状,从而使转子即使以高速旋转也不会发生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即,将转子保护层设计为呈规定形状,由此,预测集中发生磨损的部位,并使耐磨端板的磨损仅在上述局部部位发生,从而通过缩小耐磨端板自身的大小来实现经济性,或者使耐磨端板整体发生均匀的磨损,从而可使耐磨端板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仅使位于可易于更换的部位的部件暴露于可能发生磨损的环境中,由此容易进行维护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可用于使耐磨端板被均匀磨损的耐磨端板设置结构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更换发生磨损的部件,并且即使更换部件,也不会使形成于转子内部的保护层被破坏,从而在更换部件之后,在没有额外的稳定化过程的情况下,可直接用于破碎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转子及具有其的垂直抽冲击破碎机,即,为了防止被破碎物在最初与形成于转子主壁的保护层相接触之前与转子底部相接触而磨损转子底部的现象,在转子的中心部,即,在被破碎物从上部下落并与转子内部相接触的位置形成小型漏斗形状的保护层,从而使与上述漏斗形状的保护层相接触的被破碎物获得轻微速度并借助离心力具有向上上升的速度向量,由此,使被破碎物无法与转子底部相接触,并使脱离上述漏斗形状保护层的被破碎物经过空中并准确放置于在主壁凹陷而成的山谷形状的保护层的凹部部分,从而准确调节被破碎物所经过的路径来防止转子底部的磨损,而且,还可准确调节超硬合金端板中被磨损的部位。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转子,即,上述转子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地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用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上板,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以及圆形孔541,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作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的出口。
其中,转子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在当转子旋转时不引起振动的范围内,可采用三角形、四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形态。并且,可以形成与上述多角形的边数相对应数量的圆形孔。
其中,上述圆形孔541可沿着转子主壁54的外周以等间隔形成于相同高度的位置。
其中,可在上述圆形孔541的至少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与圆形孔的弧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耐磨端板。
其中,可在上述圆形孔541的周围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与圆形孔的圆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耐磨端环546,上述耐磨端环能够以与上述圆形孔541的方位角不同的方位角来设置。
其中,耐磨端环546的内径小于圆形孔541的内径。
其中,通过使上述耐磨端环546与耐磨端环外罩543相结合,并使耐磨端环外罩543紧固于圆形孔541的周围,从而最终可使上述耐磨端环546设置于圆形孔的周围。
其中,耐磨端环546在耐磨端环外罩543的内径部与靠近转子的中心的端部相结合。
其中,可在上述圆形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端孔5421,在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形成有多个螺栓孔5431,由于即使改变耐磨端环546的方位角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的方位角,多个端孔5421和多个螺栓孔5431中的至少一部分也相一致,从而通过上述相一致的孔紧固结合螺栓545,由此可将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设置于圆形孔的周围。
其中,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相结合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可在上述圆形孔541的内径部位与转子主壁54紧固为一体。
其中,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可从转子主壁54的外部紧固于圆形孔541的周围。
其中,可在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转子主壁54的圆形孔541周围或圆形孔541周围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与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相向的面之间夹持有隔板环544。
其中,上述隔板环544的外径可大于圆形孔541或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圆形孔541周围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径可小于圆形孔541或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圆形孔541周围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径可以与耐磨端环546的内径相同或小于耐磨端环546的内径。
其中,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分散管56,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的高度低于圆形孔541的中心。
其中,上述分散管56可包括下部分散管561;以及上部分散管562,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分散管561相结合。
其中,在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可设置有硬度高于分散管硬度的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
其中,上述分散管可具有分散管底板5613,在上述分散管底板5613中心部的上部面可设置由分散管底部衬垫5615。
并且,在本发明中,可以形成正多边形孔59,来代替上述圆形孔541的形状,并且当向垂直方向观察时,可在上述正多边形孔59与转子上板55之间及上述正多边形孔59与转子下板53之间的区域可存在转子主壁54区域。
并且,与设置有圆形孔的情况相同,尺寸小于正多边形孔59的尺寸的耐磨端环546能够以与正多边形孔59相层叠的形态来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正多边形孔59的周围,上述耐磨端环546呈与正多边形孔59相对应的形状,上述耐磨端环能够以与上述正多边形孔59的方位角不同的方位角来设置。
并且,与设置有圆形孔的情况相同,可在转子主壁54的正多边形孔59的周围与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相向的面之间夹持有隔板环544,隔板环544的外周大于正多边形孔59,隔板环544的内周小于正多边形孔59,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周与耐磨端环546的内周相同或者小于耐磨端环546的内周。
并且,与设置有圆形孔的情况相同,可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分散管56,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的高度可低于转子下板53与转子上板55之间高度的1/2的高度。
并且,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转子,上述转子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对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用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上板,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孔541、59,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作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的出口;以及分散管56,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上述分散管56包括下部分散管561及以可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分散管相结合的上部分散管562或上部环563。
其中,可在上述上部分散管562或上部环563的上端设置有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
其中,可在上述下部分散管561的上端向外部方向形成有结合凸缘5611,可在上述上部分散管562的下端或上述上部环563的外径侧以与上述凸缘5611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有结合凸缘5621或结合面5631。
并且,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即,上述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包括:上述转子;轴42,与上述转子的中心下部相结合并向垂直方向设置,上述轴42与上述转子旋转为一体;上部框架11,以隔开的方式设置于上述转子的外侧部;下部框架12,直径小于上述上部框架11的直径,上述下部框架12设置于上述上部框架11的下部;以及阶梯部111,设置于上述上部框架的直径与下部框架的直径之差部分。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与以往转子相比,高价的超硬合金端板更换周期被延长数倍。
第二,预防转子发生振动。
第三,防止除转子开口部之外的转子各个部位被磨损。
第四,可进行有效率的生产作业。
第五,转子的结构简单,因此减少制造成本。
第六,维护简单且容易。
除上述效果之外,本发明的具体效果将在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过程中一同记述。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用于以往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转子的图,且为通过去除转子的上部盖来以可以观察内部的方式示出的图。
图2为表示图1的超硬合金端板的初期磨损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2的超硬合金端板的被持续磨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剖视图。
图5为在沿着图4的A-A线切割转子后从上方俯视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7为示出图6的耐磨端环外罩与超硬合金端环相结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为在沿着图7的C-C线切割后的剖视图。
图9为图4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转子的另一实施例。
图12为设置于本发明的转子的分散管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和用于其的转子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体现为多种不同形态,本实施例仅用于完整地公开本发明,并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说明本发明的范畴而提供。
图4为本发明优选一实施例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剖视图,图5为在沿着图4的A-A线切割转子后从上方俯视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转子的主视图,图7为示出图6的耐磨端环外罩与超硬合金端环相结合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为在沿着图7的C-C线切割后的剖视图,图9为图4的B部分的放大图。
框架
参照图4,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呈圆筒形状,上部框架11的直径大于下部框架12的直径。并且,在上部框架11的下端形成有阶梯部111,上述阶梯部111的长度相当于上述上部框架11的直径与下部框架12直径之差。如上所述,在上述阶梯部111的上部形成上部框架11的静止保护层112,上述上部框架11的静止保护层112由在后述的转子中得到加速而被排出的被破碎物层叠而成。
上部框架11的上部与用于阻隔上部框架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的上部盖2相结合。上部盖2包括:上部盖板21,端部紧固于上部框架的上端;漏斗22,形成于上部盖板的中央部,用于向框架内部引导被破碎物;以及投入滑道23,从漏斗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而成,起到用于向后述的转子5的内部投入被破碎物的引导件作用。
在下部框架12的下端部121的内部具有呈通道倒立形状的滑轮室3,在滑轮室3的一侧端部形成有下部框架12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开口部(未图示),从而使V型带(未图示)从位于框架外部的动力单元进入滑轮室3并与位于滑轮室3内部的滑轮6相连接。在滑轮室3的上侧部分形成有作为坚硬铁板的滑轮室上板31,用于覆盖滑轮室,在上述滑轮室上板31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滑轮室上板孔311。
旋转轴组装体
旋转轴组装体4借助轴承外罩组装用螺栓415与滑轮室上板31坚固地相结合。严密地讲,旋转轴组装体4包括垂直配置的轴42和包围上述轴42的轴承外罩41,形成于轴承外罩的下端部412凸缘与滑轮室上板31借助轴承外罩组装用螺栓415相互紧固,由此,旋转轴组装体4坚固地固定于滑轮室上板31。如图4所示,形成于轴承外罩下端部412的凸缘形成向下突出的台阶,若使上述台阶插入于滑轮室上板孔311,则使轴承外罩41的位置更加容易地对准与滑轮室上板31之间的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加轴承外罩41与滑轮上板31之间的紧固力。
在轴承外罩41的上端部设置有上部轴承413,在轴承外罩41的下端部412设置有下部轴承414,插入于轴承外罩41内的轴4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上部轴承413和下部轴承414支撑,并在轴承外罩41内部进行旋转。
并且,与轴承外罩41的上端和下端相比,插入于轴承外罩41内的轴42的上端和下端更向上方或下方突出。
在向下方突出的轴42的下端设置有滑轮6,上述滑轮6通过上述滑轮室孔311配置于滑轮室3的内部。配置于滑轮室3的内部的滑轮6借助滑轮室上板31与框架1的内部空间相隔开,因此可防止在上部框架11的静止保护层112附近破碎的被破碎物向滑轮室3内部入侵并对滑轮6的运行产生影响的现象。
后述的转子5紧固于向上方突出的轴42的上端。
另一方面,在轴承外罩41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等设置有用于防止灰尘的迷宫式密封部或用于维持润滑的油密封部等,这些为广泛使用于旋转轴结构的通常的实施方式,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转子
转子5以与其中心与轴的旋转轴相对齐的方式与轴42的上端相结合。因此,作为转子5中心的旋转轴的位置以与轴42的旋转轴相一致的方式得到对准,转子5与轴42一同旋转为一体。
具体观察上述转子5与轴42的结合结构,在转子5的下端中央部设置转子轴套52,轴结合螺栓521使上述转子轴套52与轴42相结合。由于转子下板53借助转子结合螺栓51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与轴42相结合的转子轴套52相结合,因而最终,转子5与轴42相结合。如图4所示,转子轴套52的下端呈覆盖轴承外罩41的上端部411的形状,从而防止被破碎的岩石的碎片等向轴承外罩41内部入侵。当然,转子轴套52的下端与轴承外罩41的上端部411隔开微细间隔,因而当转子轴套进行旋转时,转子轴套52的下端和轴承外罩41的上端部互不干扰。
转子轴套52具有向上部突出的台阶,如图4所示,环形转子下板53的内周面以插入的方式与上述台阶相结合。这种结构与上述轴承外罩下端部412的台阶和滑轮室上板孔311的结合结构类似,从而同样具有可以容易地对准位置的优点以及可提高两种结构的紧固力的优点。
圆柱形态的转子主壁54通过通常的方法与圆形的转子下板53的周围相结合,圆形(严密地讲为环形)的转子上板55的端部通过通常的方法与转子主壁54的上端相结合。在转子主壁54的周围,多个圆形孔541以等间隔形成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在转子上板55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转子上板孔551,如图4所示,上述投入滑道23略微插入于上述转子上板孔551。投入滑道23处于固定状态,转子上板55处于旋转状态,因此,优选地,投入滑道23和转子上板55的转子上板孔551的内周面不相互接触或者互不干扰。
分散管56借助分散管结合用螺栓5614坚固地与位于投入滑道23的正下方的转子轴套52的上部面相结合。分散管56呈底部封闭且在周围具有圆柱形态的侧壁的形状。分散管结合螺栓5614通过贯通形成于用于形成上述分散管56底部的分散管底板5613的螺栓孔,来紧固于转子轴套52的上部面。其中,分散管结合螺栓5614贯通分散管底板5613并靠近侧壁。在此情况下,分散管结合螺栓5614的头部埋入于后述的分散管保护层564的内部,从而可防止分散管结合螺栓5614的头部因向转子内部投入的被破碎物而被磨损的现象。
如图9所示,形成分散管56的侧壁的部分分为下部分散管561和上部分散管562。而且,在下部分散管561与上部分散管562相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分别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结合凸缘5611、5621。因此,下部分散管561和上部分散管562通过上下分散管结合螺栓5666紧固结合凸缘5611、5621,从而以上下层叠的方式相结合。结合凸缘形成于低于上部分散管上端的位置的外侧,因此不存在被破碎物飞向结合凸缘并与结合凸缘相碰撞的隐患。
若在使转子旋转驱动的过程中投入被破碎物,则在分散管56的内部借助离心力堆积如图4所示的漏斗形状的被破碎物,从而形成分散管保护层564。上述分散管保护层564完全阻隔被破碎物与转子底部相接触的机会,从而防止转子底部的磨损。
如图4所示,在分散管底板5613的中央部不形成分散管保护层564而是向外部露出,可通过在上述部分的上部面形成由超硬合金等制成的分散管底部衬垫5615,来防止分散管底板5613的中央部因通过投入滑道23投入的被破碎物而被磨损的现象。
并且,在分散管56的垂直管部位中,在上部分散管562的上端内周面也形成由超硬合金等形成的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由于分散管的直径不大,因此,即使在转子5以正常速度旋转的情况下,主速度(分散管的垂直管部分的线速度)也不快。因此,因被破碎物的碰撞而引起的磨损作用也微弱。最终,套在分散管56的超硬合金等硬质衬垫5615、5622的寿命极长。但是,若执意比较寿命,则可视为从转子的中心稍微隔开的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的磨损稍微更快。如上所述,将分散管的侧壁部位分为上部分散管和下部分散管的原因在于,在形成于上述上部分散管562的上端内周面的衬垫5622被磨坏的情况下,不更换整个分散管56,而是可以仅更换上部分散管部分。其中,需要留意的技术特征在于,若如同本发明,使分散管56包括上部分散管和下部分散管,并使上部分散管形成额外的部件,则不仅具有仅需更换分散管上端的方便性,而且无需为了靠近埋在分散管保护层564的分散管结合螺栓5614的头部而拆除已形成的分散管保护层564。无论如何,通过适用仅更换分散管的上端部分的结构,从而在因磨损而更换分散管的过程中,可使对已形成的分散管保护层564的破坏达到最小化。最终,本发明根据各个上述两种硬质衬垫的磨损程度,分别更换相应的部分,由此可提高衬垫的使用效率,且因得到改善的结构,更换和维护极为方便。
图4和图9示出分散管56包括呈管状的两个部分,即,示出分散管56包括下部分散管561和上部分散管562的状态,但是,通过分割需要更换的部分来将分散管56分为两个部分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假设如图12所示,分散管也可由下部分散管561和上部环563构成。图12所示的分散管与图4及图9所示的分散管不同之处在于,构成上部的上部环563和上部分散管562的形状存在差异。上部环563呈平板的圆形环状,在环的外径侧形成有紧固于下部分散管561的结合凸缘5611的结合面5631,上部环563的内径等于或小于下部分散管561的内径,在上部环563的内径部的上端边缘,沿着上述周面形成有环状的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上述形态的分散管56也同样执行以与如图4及图9所示的分散管相同的功能,主要是更加便于制造需要更换的部件(上部环),这一点需要留意。另一方面,若一旦借助分散管56来形成分散管保护层564,则向转子5的中心投入的被破碎物因接收离心力而即便稍微远离转子的中心,也直接会沿着分散管保护层564的斜面上升并在分散管的上端再次接收离心力后得到加速,从而飞向转子主壁54侧。因此,若设置分散管56,则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形成分散管保护层564,从而可防止转子下板53的上部面通过直接与被破碎物相接触而发生的磨损,由此,在不更换转子下板的情况下,可永久使用转子下板;第二,可通过调节分散管56的上端高度来确定借助离心力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的飞向,因此,如图4及图6所示,若分散管的上端位于稍微低于转子主壁54高度的1/2的位置,则可将向转子5的中心投入的被破碎物因经过加速而飞去的方向大约控制在转子主壁高度的1/2附近的规定区域。脱离分散管的上端的粒子飞向分散管保护层564的斜面方向的向量与粒子所接收的离心力方向的向量之和方向。
接着,参照图5至图8,对形成于转子主壁的圆形孔和相关结构进行观察。相对于转子的旋转中心,放射状的4个圆形孔541以等间隔形成于转子主壁54。在圆形孔541的周围,具有端孔5421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通过焊接等方法以一体的方式坚固地紧固于主壁。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端孔5421沿着圆形孔541的周围以等间隔形成4个或6个(图中为6个)等多个。环形态的内磨端环外罩543从外侧面紧固于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耐磨端环外罩543也在与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端孔5421相对应的位置具有螺栓孔5431,从而能够以如图所示的方式通过结合螺栓545相互紧固。并且,形成于耐磨端环外罩543的螺栓孔5431的数量与端孔5421的数量相同,或者可以为端孔5421数量的2倍以上。在端孔5421的数量为4个,且螺栓孔5431的数量也为4个的情况下,可从4个角度使耐磨端环外罩563紧固于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但是,在端孔5421的数量为4个,且螺栓孔5431的数量为12个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可从12个角度使耐磨端环外罩543紧固于内膜端环外罩支撑环542。
在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部分的内侧边缘部收纳有由超硬合金等耐磨性材质制成的耐磨端环546。因此,当从转子的内侧通过圆形孔541观察外侧时,在作为与通过圆形孔541向外部加速排出的粒子相接触的部位的圆形孔541内周面具有耐磨端环546,从而可保护在转子中有可能发生的磨损部位。
借助转子的离心力被加速排出的被破碎物沿着转子的旋转方向在圆形孔541的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脱离,因此,位于相应位置的耐磨端环546部位会被集中磨损。具体观察如下,在圆形孔541的内周面,借助离心力来向转子的内部空间侧形成以圆形孔为中心的漏斗形保护层,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的漏斗形保护层借助圆形孔541的圆的形状(圆的1/2高度部分成为离转子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和离心力的作用,在圆形孔541的中心高度部分如山谷般凹陷,由此,凹陷部分成为离转子的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因此,从分散管56脱离并放置于转子保护层57的被破碎物借助离心力向上述凹陷部分移动,并再次接收离心力来向圆形孔侧移动,因此,被破碎物在圆形孔541的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脱离。根据上述结构,最初与转子保护层相接触的部分无关地,被破碎物借助离心力始终经过转子保护层的凹陷部分并引向圆形孔的3点或9点钟方向位置,从而在与由超硬合金形成的内磨端环相接触的过程中脱离转子。因此,耐磨端环被磨损的部位和磨损程度在所有开口部均相同,从而可防止高速旋转的转子中发生振动。
若转子5向图6所示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则在耐磨端环546的周围部位中,图中的9点钟方向部位会被集中磨损。在耐磨端环部位经过磨损并被磨损至临界点的情况下,若松开结合螺栓545并旋转耐磨端环外罩543相当于一个螺栓孔5431间隔来再次紧固耐磨端环外罩543,则未被磨损的耐磨端环546部位重新回到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由此可均匀地使用耐磨端环,从而可显著增加耐磨端环的使用期间。可实现上述方式的原因在于,第一,由于上述孔为圆形孔541,因此粒子通过规定位置(3点钟或9点钟方向)集中加速移动,第二,紧固于圆形孔的内膜端环外罩也为圆形,因此能够以旋转的方式使耐磨端环外罩543与圆形孔541相紧固。
如上所述,如图4及图5所示,在被转子主壁54、靠近主壁的转子上板55和转子下板53部分包围的转子5的内部空间形成有由向转子5投入的被破碎物借助离心力堆积而成的转子保护层57。若形成规定形状的转子保护层57,则借助离心力,从转子5的中心飞向转子主壁54的粒子不直接与主壁或上板、下板相碰撞,而是与转子保护层57相碰撞,因此可防止主壁或上板、下板因与粒子相碰撞而被磨损的现象。与上述说明的形成于以往转子的波纹保护层不同,上述转子保护层57与以圆形孔541为中心的漏斗形状类似,因此,保护层不仅覆盖转子主壁54,而且还覆盖至分别在上、下与转子主壁相连的转子上板55和转子下板53部位,从而不仅可保护转子的主壁,而且还可借助保护层彻底地保护底部和天花板。
根据本发明,在耐磨端环外罩543和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之间夹持有垫圈形状的隔板环544,如图5所示,隔板环544的内径小于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且大致与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相同,从而在隔板环544的内部面部分形成有由被破碎物形成的转子保护层57,而并非在耐磨端环外罩543的内部面形成上述转子保护层57。形成转子保护层57的被破碎物含有很多微细粒子以及水分,因此,若被从转子5发生的强力的离心力所强化,则会形成相当坚固的保护层,并且,由于具有粘结性,因此,若转子保护层一旦得到强化,则以相当坚固的粘结性附着于与转子保护层相接触的部件。如上所述,若因耐磨端环546的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部分的磨损严重,从而为了通过使耐磨端环外罩543旋转规定角度来重新进行设置,则需要分解耐磨端环外罩543,但是,若耐磨端环外罩543直接与粘着性如此强的转子保护层57相接触,则很难从耐磨端环外罩543拆下耐磨端环外罩543。考虑到有可能发生上述状况,在本发明中,在耐磨端环外罩543与转子保护层57之间设置了隔板环544。在本发明中,借助隔板环544来无法使转子保护层57与耐磨端环外罩543直接相相接,因此,当使发生磨损的耐磨端环546旋转或所要进行更换时,可容易进行分离,并且,在拆开耐磨端环外罩543的情况下,由于隔板环544以粘结于转子保护层57的状态支撑转子保护层57,从而,即使分离耐磨端环外罩543,转子保护层57也不会被破损,由此,即使分解、结合耐磨端环外罩543,也可使转子5的动态均衡不会被破坏。并且,隔板环544的内径与耐磨端环外罩543的内径相同,因此,通过耐磨端环外罩543的分解、结合,即使耐磨端环546的磨损部位位于其他方向,而并非位于3点或9点钟方向,相应部分的隔板环544也在维持其形态的状态下按原状支撑转子保护层57,因此,即使分解、结合耐磨端环外罩543,也可进一步防止转子保护层57的均衡被破坏。相反,隔板环544的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部分有可能随着转子的旋转发生磨损,但是,通过耐磨端环546的分解、旋转及结合,未发生磨损部分的耐磨端环546支撑其后部面,从而不会对转子保护层57的均衡产生其他影响。由于无法排除根据需要更换上述隔板环57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发明中,与耐磨端板外罩支撑环542分别设置了隔板环544。并且,如图5所示,若使隔板环544的外径与形成于内磨损外罩支撑环542的阶梯部的内径大体相同,则可容易设定隔板环的设置位置。
为了在发生磨损较多的转子的运行环境中保护孔541的边缘部分而设置了上述耐磨端环546。若反过来理解,在不频繁发生磨损的运行环境中,假如因所要破碎的被破碎物的体积相对较大而使成为被磨损原因的装置与被破碎物之间的摩擦面积变小,则无需必须由超硬合金材质形成耐磨端环,也可以不设置耐磨端环。但是,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可通过圆形孔的形状来完全控制被破碎物在转子中经过的轨迹,因此,当与以往的转子进行比较时,明显容易进行与磨损相关的加强或采取其他措施,因此,与耐磨端环的有效使用无关地,圆形孔自身的技术含义就很大。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上述转子保护层57与转子主壁54之间设置隔板58,从而减少形成于转子5内部空间的转子保护层57的质量,由此可减少转子5的旋转所需要的动力(若没有隔壁,则因隔壁而空出的空间全部由被破碎物堆积,从而其质量只能变大)。
通过进一步改善上述技术特征,可按图11所示的形态构成转子上板55和转子下板53及转子主壁54。即,在图5及图6所示的转子5中,转子上板55和转子下板53为圆形,转子主壁54为圆筒气缸形态,在转子主壁54内额外形成隔壁58,但是,如图11所示,使转子上板(未图示)和转子下板53呈正四角形形态,并在上述正四角形的顶点部分配置圆形孔541,使转子主壁54呈如图所示的隔壁58的形态,由此可更加简单并以轻量的方式构成转子的外罩。
以下,对上述说明的转子及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的运行进行说明。
向漏斗22供给的被破碎物经过规定直径的投入滑道23以规定的供给速度向转子5的内部投入。
通过旋转中的转子5的上板55中央部向内部投入的被破碎物接收离心力远离中心,并在与形成于分散管56内部的分散管保护层564相碰撞之后,沿着分散管保护层564的斜面上升并得到加速,在从分散管56的上端脱离之后通过与转子保护层57相碰撞而被急剧加速,从而沿着转子保护层57的表面向圆形孔541的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移动(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根据转子的旋转方向而定),并高速脱离转子5(线速度在转子的端部最快)。
脱离转子组装体2的粒子在具有转子外径的切线方向的速度向量的状态下飞离并强烈地与形成于上部框架11和阶梯部111的静止保护层112相碰撞来发生破碎。
破碎物沿着静止保护层112的斜面向重力方向滑落并下落到下部框架12,并通过接收滑道等的引导来向外部排出。
观察上述被破碎物的移动路径,上述被破碎物具有如下的移动路径,即,向转子5的中央部投入的被破碎物以与分散管保护层564相接触的方式向外部移动,并且,在根据分散管56的高度来得到控制的位置与转子保护层57相碰撞,从而再次被加速,并沿着转子保护层57进行移动并飞向外部,且再次与静止保护层112并被破碎。因此,向转子5投入的被破碎物与破碎机的结构直接相接触的区域仅有分散管底部衬垫5615部分、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部分及耐磨端环546的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部分。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子的结构来按意图准确控制上述被破碎物的移动路径,从而使被破碎物与转子的内部结构直接相接触的部位最小化,由此,可显著增加转子的寿命,且容易进行维护,并且,使保护层保持原状,由此,在经过维护之后,也无需经过长时间稳定化的过程,这一点可通过结构自身来明确理解,此外,即使存在未说明的效果,也可以充分推测出由本发明的结构所明确发生的效果。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即使代替上述圆形孔541形成正多边形孔59(如图10所示的正六角形孔),也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若在正多边形孔59与转子下板53及转子上板55之间的区域(参照图10的阴影部分)配置转子主壁54,则同样在正多边形孔59的周边形成漏斗形状的转子保护层57,在上述转子保护层57部分中,在转子主壁高度的1/2附近位置形成凹部,由此被破碎物从孔59的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脱离,因此发挥出不亚于呈圆形孔541形状时的效果,因此,并非局限于圆形,而即使是正多边形形状的孔,在转子主壁高度的1/2附近位置形成有凹部,由此具有使被破碎物从孔59的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脱离的作用效果,对形状的这种变更程度可可视为与呈圆形孔541形状的情况属于等同的范围。并且,图4示出具有由被破碎物形成的静止保护层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但是也可以将如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将多个铁砧以圆形配置于与转子相隔开的位置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上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即使并未以明示的方式记载并说明本发明结构的作用效果,也应根据相应的结构来认定可预测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上述转子和利用其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在破碎领域中的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5)

1.一种转子,其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对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用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上板(55),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
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
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以及
圆形孔(541),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作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的出口,
随着转子的旋转,在转子内部空间的上述圆形孔(541)的周边形成以上述圆形孔(541)为中心的漏斗形状的转子保护层(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孔(541)沿着上述转子主壁(54)的外周以等间隔形成于具有相同高度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圆形孔(541)的至少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有与圆形孔的弧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耐磨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圆形孔(541)的周围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有与圆形孔的圆状相对应的形状的耐磨端环(546),上述耐磨端环能够以与上述圆形孔(541)的方位角不同的方位角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耐磨端环(546)的内径小于上述圆形孔(541)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耐磨端环(546)与耐磨端环外罩(543)相结合,并使耐磨端环外罩(543)紧固于圆形孔(541)的周围,从而最终使上述耐磨端环(546)设置于上述圆形孔(541)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耐磨端环(546)在上述耐磨端环外罩(543)的内径部与靠近转子的中心侧的端部相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圆形孔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端孔(5421),在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形成有多个螺栓孔(5431),由于即使改变耐磨端环(546)的方位角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的方位角,多个端孔(5421)和多个螺栓孔(5431)中的至少一部分也相一致,从而通过上述相一致的孔紧固结合螺栓(545),由此将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设置于圆形孔的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相结合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在上述圆形孔(541)的内径部位与转子主壁(54)紧固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上述耐磨端环(546)的上述耐磨端环外罩(543)从上述转子主壁(54)的外部紧固于圆形孔(541)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上述转子主壁(54)的圆形孔(541)周围或圆形孔(541)周围的上述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与上述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上述耐磨端环(546)的上述耐磨端环外罩(543)相向的面之间夹持有隔板环(54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板环(544)的外径大于圆形孔(541)或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圆形孔(541)周围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
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径小于圆形孔(541)或以一体的方式紧固于圆形孔(541)周围的耐磨端环外罩支撑环(542)的内径,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径与耐磨端环(546)的内径相同或小于耐磨端环(546)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分散管(56),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的高度低于上述圆形孔(541)的中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散管(56)包括:
下部分散管(561);以及
上部分散管(562),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分散管(561)相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设置有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散管具有分散管底板(5613),在上述分散管底板(5613)的中心部的上部面设置有分散管底部衬垫(5615)。
17.一种转子,其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对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用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上板(55),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
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
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
出口,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于使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以及
分散管(56),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上述分散管(56)包括下部分散管(561)及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下部分散管相结合的上部分散管(562)或上部环(56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散管(562)或上部环(563)的上端设置有分散管上端衬垫(5622)。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分散管(561)的上端向外部方向形成有结合凸缘(5611),在上述上部分散管(562)的下端或上述上部环(563)的外径侧以与上述凸缘(5611)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有结合凸缘(5621)或结合面(5631)。
20.一种转子,其为以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来旋转而借助离心力对被破碎物进行加速的垂直轴冲击破碎机用转子(5),上述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上板(55),具有作为向转子内投入的被破碎物的投入口的转子上板孔(551),上述转子上板用于形成转子的上部;
转子下板(53),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的下部,用于形成转子的底部;
转子主壁(54),通过配置于上述转子上板与转子下板之间来分别与上述转子上板及转子下板相连接,上述转子主壁(54)配置于从转子的旋转中心隔开的位置;以及
正多边形孔(59),形成于上述转子主壁(54),用作在转子中得到加速的被破碎物从转子排出的出口,
当向垂直方向观察时,在上述正多边形孔(59)与转子上板(55)之间及上述正多边形孔(59)与转子下板(53)之间的区域存在转子主壁(54)区域,随着转子的旋转,在转子内部空间的上述正多边形孔(59)的周边形成以上述正多边形孔(59)为中心的漏斗形状的转子保护层(57),在正多边形孔的1/2高度附近形成有凹部,为了使被破碎物以从孔(59)的3点钟方向部分或9点钟方向部分脱离,而将上述孔(59)配置成正多边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尺寸小于正多边形孔(59)的尺寸的耐磨端环(546)以与正多边形孔(59)相层叠的形态来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正多边形孔(59)的周围,上述耐磨端环(546)呈与正多边形孔(59)相对应的形状,上述耐磨端环能够以与上述正多边形孔(59)的方位角不同的方位角来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转子主壁(54)的正多边形孔(59)的周围与耐磨端环(546)或紧固有耐磨端环(546)的耐磨端环外罩(543)相向的面之间夹持有隔板环(544)。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环(544)的外周大于正多边形孔(59),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周小于正多边形孔(59),上述隔板环(544)的内周与耐磨端环(546)的内周相同或者小于耐磨端环(546)的内周。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下板(53)的中心与端部之间的规定位置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分散管(56),上述分散管(56)的上端的高度低于转子下板(53)与转子上板(55)之间高度的1/2的高度。
25.一种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向水平方向配置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13、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20至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子。
CN201580031466.0A 2014-06-11 2015-06-10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Active CN106573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70685 2014-06-11
KR1020140070685A KR101476958B1 (ko) 2014-06-11 2014-06-11 수직축 충격 파쇄기 및 그 회전자
PCT/KR2015/005824 WO2015190825A1 (ko) 2014-06-11 2015-06-10 수직축 충격 파쇄기 및 그 회전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3247A true CN106573247A (zh) 2017-04-19
CN106573247B CN106573247B (zh) 2019-03-26

Family

ID=5268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1466.0A Active CN106573247B (zh) 2014-06-11 2015-06-10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7285B2 (zh)
EP (1) EP3156129B1 (zh)
JP (1) JP6425804B2 (zh)
KR (1) KR101476958B1 (zh)
CN (1) CN106573247B (zh)
WO (1) WO20151908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1292A (zh) * 2018-10-31 2019-01-25 郑州市正升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247798B2 (en) 2014-04-14 2018-02-22 Ergotron, Inc. Height adjustable desktop work surface
US10792663B2 (en) * 2015-10-05 2020-10-06 West Salem Machinery Company Multi-blade hammer assembly
US11192116B2 (en) 2016-06-29 2021-12-07 Superior Industries, Inc.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CN109395832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碎煤机防冲止飞异型壳体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3919A (en) * 1983-11-18 1985-04-30 Acrowood Corporation Feed arrangement for a centrifugal rock crusher
US5145118A (en) * 1990-08-29 1992-09-08 Canada Larry D Centrifugal impactor for crushing rocks
JPH0780333A (ja) * 1993-09-17 1995-03-28 Kobe Steel Ltd 破砕機
JP2003290675A (ja) * 2002-04-02 2003-10-14 Kotobuki Giken Kogyo Kk 遠心破砕機
CN1640546A (zh) * 2004-01-13 2005-07-20 许弘淳 旋转器端板及具有该端板的垂直轴撞击破碎机
KR100545788B1 (ko) * 2004-05-24 2006-01-24 하용간 수직축 충격파쇄기
CN101152635A (zh) * 2006-09-28 2008-04-02 日本阿尔斯泰克 立式离心破碎机及其运转方法
US20090194623A1 (en) * 2008-02-06 2009-08-06 Jason Knueven Floating tubular rotors for an impact crush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99449A (zh) * 1968-12-26 1970-07-15
GB1320641A (en) * 1971-03-29 1973-06-20 Vacu Blast Ltd Impelling wheel for particulate material
US3995784A (en) * 1975-03-21 1976-12-07 Consejo Nacional De Ciencia Y Tecnologia Rotary mill for micronic grinding
BE1010037A3 (fr) 1996-02-27 1997-12-02 Magotteaux Int Enclume pour concasseur a impact centrifuge et cercle d'enclumes equipe de telles enclumes.
US6032889A (en) * 1996-10-09 2000-03-07 Thrasher; Allen R. Rock crusher (balance and pins)
US5863006A (en) * 1996-10-09 1999-01-26 Texas Crusher Systems, Inc. Rock crusher
SE523598C3 (sv) * 2002-08-28 2004-06-09 Sandvik Ab Hållare för en slitdel i en kross
EP1855805A1 (en) * 2004-05-24 2007-11-21 Yong Gan Ha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US8272247B2 (en) * 2006-05-18 2012-09-25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reakage properties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US8020791B2 (en) * 2008-02-06 2011-09-20 Eagle Crusher Co. Inc. Pivoting shoes for an impact crushing apparatus
US7854407B2 (en) * 2008-02-06 2010-12-21 Stedman Machine Company Low-profile housing for an impact crushing apparatus
US8632029B1 (en) * 2010-05-12 2014-01-21 James Cato Material crusher
KR20130013913A (ko) 2011-07-29 2013-02-06 주식회사 한강이앰피 수직 충격 파쇄기용 로터
KR20130006306U (ko) 2013-08-23 2013-10-31 주식회사 한강이앰피 수직 충격 파쇄기용 로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3919A (en) * 1983-11-18 1985-04-30 Acrowood Corporation Feed arrangement for a centrifugal rock crusher
US5145118A (en) * 1990-08-29 1992-09-08 Canada Larry D Centrifugal impactor for crushing rocks
JPH0780333A (ja) * 1993-09-17 1995-03-28 Kobe Steel Ltd 破砕機
JP2003290675A (ja) * 2002-04-02 2003-10-14 Kotobuki Giken Kogyo Kk 遠心破砕機
CN1640546A (zh) * 2004-01-13 2005-07-20 许弘淳 旋转器端板及具有该端板的垂直轴撞击破碎机
KR100545788B1 (ko) * 2004-05-24 2006-01-24 하용간 수직축 충격파쇄기
CN101152635A (zh) * 2006-09-28 2008-04-02 日本阿尔斯泰克 立式离心破碎机及其运转方法
US20090194623A1 (en) * 2008-02-06 2009-08-06 Jason Knueven Floating tubular rotors for an impact crush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1292A (zh) * 2018-10-31 2019-01-25 郑州市正升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砂机转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76958B1 (ko) 2014-12-24
WO2015190825A1 (ko) 2015-12-17
JP6425804B2 (ja) 2018-11-21
US20170106374A1 (en) 2017-04-20
EP3156129A4 (en) 2018-02-21
EP3156129B1 (en) 2021-06-09
CN106573247B (zh) 2019-03-26
US11027285B2 (en) 2021-06-08
EP3156129A1 (en) 2017-04-19
JP2017517396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3247A (zh) 垂直轴冲击破碎机及其转子
US7533837B2 (en) Comminuting device
US20170021359A1 (en) Grinding mill
CN104707701B (zh) 一种立轴冲击式制砂机
CN105170276A (zh)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US4844354A (en) Centrifugal refining crusher
CN104549647A (zh) 一种双转子立轴式破碎机
US9914128B2 (en) Rotor for a rock crusher
CN104722358A (zh) 立轴冲击制砂机
JP6665547B2 (ja) 竪型粉砕機
US20120061497A1 (en) Impactor ring for updraft classifiers
CA2122008A1 (en) Improved centrifugal impactor for crushing rocks
CN205925915U (zh) 双转子单立轴破碎机
RU2499632C1 (ru) Ударно-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дробилка
EP1855805A1 (en)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
CN106607145A (zh) 冲击式破碎机
CN104722374B (zh) 一种制砂机上的破碎腔总成
US5257743A (en) Quarry pulverizer
CN205386472U (zh) 一种多级破碎机
CN2925609Y (zh) 高效离心粉磨机
CN103586110B (zh) 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RU2438784C2 (ru) Способ дезинтеграции кускового сырья
WO2011128854A2 (en) Vertical shaft impact crushers
CN208583405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护盘的制砂机
RU173615U1 (ru) Дробилка зер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