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2207B -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2207B
CN106572207B CN201610939202.1A CN201610939202A CN106572207B CN 106572207 B CN106572207 B CN 106572207B CN 201610939202 A CN201610939202 A CN 201610939202A CN 106572207 B CN106572207 B CN 106572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e
side frame
contact points
hand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92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2207A (zh
Inventor
张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92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2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2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2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1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single handed use or left/right hand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用户在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根据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终端功能的日益丰富,为了能更好地给用户提供视觉效果,其屏幕也在不断地增大。对大屏幕的手机,通常需要双手去操作,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双手操作,比如,用户在提着东西的时候,突然后电话过来,那么在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单手操作接听电话,由于屏幕过大,导致用户接听时无法进行全屏的滑动,只能在靠近手掌的一侧进行滑动。
为了而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存在手机单手操作的操作模式,手机的单手模式通常包括左手模式和右手模式,为了方便操作,在手机上针对左手模式和右手模式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单手小屏,比如左手模式下,将缩小后的小屏显示在手机屏幕的左侧,右手模式下,将缩小后的小屏显示在手机屏幕的右侧。但是,目前对于用户左手或右手握持的识别并不十分准确,并且每次需要单手操作之前,必须在手机的设置选项中选择开启单手操作模式的功能,不能实现自动的识别处理,并在开启后还需要在屏幕上进行输入左手操作或右手操作的控制指令才能实现屏幕的缩小显示,由此无法准确匹配对应的小屏,更重要的是该操作方式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同时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监测到接触点时,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竖屏模式下,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以及用于在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横屏模式下,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以及用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
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
对于同时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监测到接触点,则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竖屏模式下,所述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包括:
对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对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横屏模式下,所述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包括:
对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对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该方法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在用户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通过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竖屏模式下的接触点位置的检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横屏模式下的接触点位置的检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上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分布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20、输出单元130、存储器140、控制器150和电源单元16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以下载应用等。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111、无线互联网模块112中的至少一个。
移动通信模块111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2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用户输入单元12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传感器(例如本发明涉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模块13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输出单元13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31等。显示模块13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模块13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模块13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模块13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模块13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模块13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模块(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模块(未示出)和内部显示模块(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存储器14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5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垃圾文件列表、系统文件/加密文件列表、白名单添加对象的列表等等)。而且,存储器14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4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4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5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5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5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51,多媒体模块15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5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50分离。控制器15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在本发明中,控制器150可以实现获取模块21、确定模块22和模式控制模块23的功能。
电源单元160在控制器15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5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40中并且由控制器15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的实施例,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确定模块22和模式控制模块23,其中,
获取模块21用于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模式控制模块23用于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握持状态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单手握住手机的惯用手势,一般的手势为至少握住手机的两侧边框上,通过拇指操作手机的屏幕,对于手势是否接触手机的背面,这可作为一个可选的判断条件,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握持状态指的是用户需要同时接触终端的背面和两侧面的情况下,确定模块22才将用户当前操作终端时的状态为握持状态。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传感器、与传感器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的如下:
根据电容C=(εS)/d可知:
在图6a所示的场景下,没有用户手指靠近传感器,传感器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6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传感器,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
在图6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6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因此可以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按压程度(轻按或者重按);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可以基于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按压、按压大小、握持状态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手机内部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图9所示的黑色圆球),其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假设分别设置在手机2个侧面的n个传感器,分别沿着两侧边进行均匀分布,可选的,分别设置于手机两侧的下部以及中上部位置上,其中通过两侧边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握持手机时两侧边的接触位置参数,这些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用户在握持手机时对手机的按压等操作;
设置在手机背面的n个传感器,组成如图9中的倾斜形矩阵,可选的将这些传感器设置在手机背面的下部位置,通过该传感器判断用户是否接触背面,这些传感器主要通过检测用户的按压等操作来判断;
在此基础上,获取模块21用于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面的接触位置参数,例如通过侧面上设置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按压操作,通过背面上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有在按压两侧边框的前提下也接触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识别装置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检测到接触点时,则确定该终端当前的状态为握持状态,在该握持状态下检测两侧边框中的各传感器的按压情况,也即是获取传感器上检测到的按压时的压力值,可选的,从检测到有压力值的所有传感器中选择压力值较大5个作为计算结算接触位置参数的标准。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标识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用户按压时,所按压的传感器的具体位置参数,根据电容出现的时长来确定用户的操作类型,如长按/重按等,在本申请中,对于单手操作,应当选择长按作为标准进行检测,而握持的两侧边框的具体接触位置参数则通过计算同一侧边上所有长按的传感器的位置参数的平均位置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是左手模式还是右手模式之前,所述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还需要确定该终端当前是竖屏模式还是横屏模式,具体的竖屏模式和横屏模式通过手机上的陀螺仪来确定,当终端为竖屏模式时,其单手模式的检测方式为,首先分别获取两侧边框上的所有被长按按压的传感器位置参数以及压力值,然后从所述所有传感器中选择5个压力值较大的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参数,可选的,对于选择传感器的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限定只能选择5个;进一步的,根据选择的传感器的位置参数计算出两侧边框被按压的传感器的平均位置,并以该平均位置作为用户握持状态时,对应的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即是计算得到的平均位置);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和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确定两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关系,根据该位置关系确定终端的单手操作模式。
具体的,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当所述终端为横屏模式时,其单手模式的检测方式与竖屏模式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竖屏模式判断的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位置关系,而横屏模式下,判断的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位置关系,其具体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当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的切换位移运动参数为线性滑动运动参数时,位移运动参数包括:线性滑动方向、线性滑动长度、线性滑动的速度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那么:
线性滑动方向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
线性滑动长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
线性滑动的速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滑动时间t1(t1=T2-T1)的商v=L1/t1。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的切换位移运动参数为轨迹运动参数时,位移运动参数包括:运动的轨迹、轨迹的长度、运动的速度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在T3时刻,检测到传感器3被按压,那么:
运动的轨迹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
轨迹的长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2之和L(L=L1+L2);
运动的速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2之和L与滑动时间t2(t2=T3-T1)的商v’=L/t2。
按压的传感器的平均位置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和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平均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出了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获取模块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确定模块根据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模式控制模块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中的控制器150可以包括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21、屋顶模块22和模式控制模块23的功能。此时,上述实施例可以为:
首先,控制器150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然后,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在用户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通过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发明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至少包括:输入输出(IO)总线31、处理器32、RAM 33、内存34和传感器35。其中,
输入输出(IO)总线31分别与自身所属的终端的其它部件(处理器32、存储器33、内存34和显示装置35)连接,并且为其它部件提供传送线路。
处理器32通常控制自身所属的服务器的总体操作。例如,处理器32执行计算和确认等操作。其中,处理器3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2至少需要具备这样的功能: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RAM 33存储处理器可读、处理器可执行的软件代码,其包含用于控制处理器32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指令(即软件执行功能)。在本实施例中,RAM 33至少需要存储有实现处理器32执行上述功能需要的程序。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数据通道切换装置中,实现获取模块21、屋顶模块22和模式控制模块23功能的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33中,并由处理器32执行或编译后执行。
内存34,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内存34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传感器35,其设置如图9所示,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对应的电容,并传输到处理器32。
在图3所示的终端构件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这样工作:
先设置传感器在终端上的位置,优选的,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传感器35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处理器32根据传感器35获取到的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为握持状态,该握持状态的确定需要同时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监测到接触点才能确定为握持状态。
处理器32分别计算所述终端的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以及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
处理器32根据左右侧两边框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确定两者的具体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确定终端当前状态下的单手操作模式。
在本实施中,在竖屏模式下,当处理器32判断终端的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则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当处理器32判断终端的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在竖屏模式下,当处理器32判断终端的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当处理器32判断终端的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在用户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通过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三实施例:
如图4所示,提出本发明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S402: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S403,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握持状态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单手握住手机的惯用手势,一般的手势为至少握住手机的两侧边框上,通过拇指操作手机的屏幕,对于手势是否接触手机的背面,这可作为一个可选的判断条件,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握持状态指的是用户需要同时接触终端的背面和两侧面的情况下,确定模块22才将用户当前操作终端时的状态为握持状态。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传感器、与传感器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的如下:
根据电容C=(εS)/d可知:
在图6a所示的场景下,传感器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6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传感器,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
在图6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椭圆区域)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6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可以基于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按压、按压大小、握持状态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手机内部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图9所示的黑色圆球),其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假设分别设置在手机2个侧面的n个传感器,分别沿着两侧边进行均匀分布,可选的,分别设置于手机两侧的下部以及中上部位置上,其中通过两侧边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握持手机时两侧边的接触位置参数,这些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用户在握持手机时对手机的按压等操作;
设置在手机背面的n个传感器,组成如图9中的倾斜形矩阵,可选的将这些传感器设置在手机背面的下部位置,通过该传感器判断用户是否接触背面,这些传感器主要通过检测用户的按压等操作来判断;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面的接触位置参数,例如通过侧面上设置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按压操作,通过背面上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有在按压两侧边框的前提下也接触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识别装置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检测到接触点时,则确定该终端当前的状态为握持状态,在该握持状态下检测两侧边框中的各传感器的按压情况,也即是获取传感器上检测到的按压时的压力值,可选的,从检测到有压力值的所有传感器中选择压力值较大5个作为计算结算接触位置参数的标准。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标识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用户按压时,所按压的传感器的具体位置参数,根据电容出现的时长来确定用户的操作类型,如长按/重按等,在本申请中,对于单手操作,应当选择长按作为标准进行检测,而握持的两侧边框的具体接触位置参数则通过计算同一侧边上所有长按的传感器的位置参数的平均位置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是左手模式还是右手模式,所述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还需要确定该终端当前是竖屏模式还是横屏模式,具体的竖屏模式和横屏模式通过手机上的陀螺仪来确定,当终端为竖屏模式时,其单手模式的检测方式为,首先分别获取两侧边框上的所有被长按按压的传感器位置参数以及压力值,然后从所述所有传感器中选择5个压力值较大的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参数,可选的,对于选择传感器的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不限定只能选择5个;进一步的,根据选择的传感器的位置参数计算出两侧边框被按压的传感器的平均位置,并以该平均位置作为用户握持状态时,对应的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即是计算得到的平均位置);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和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确定两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关系,根据该位置关系确定终端的单手操作模式。
具体的,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当所述终端为横屏模式时,其单手模式的检测方式与竖屏模式的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竖屏模式判断的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位置关系,而横屏模式下,判断的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位置关系,其具体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当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预设的切换位移运动参数为轨迹运动参数时,位移运动参数包括:运动的轨迹、轨迹的长度、运动的速度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在T3时刻,检测到传感器3被按压,那么:
运动的轨迹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
轨迹的长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2之和L(L=L1+L2);
运动的速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2之和L与滑动时间t2(t2=T3-T1)的商v’=L/t2。
按压的传感器的平均位置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和传感器3对应的位置的平均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出了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根据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四实施例;
如图5所示,提出本发明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在手机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两侧边框的电容式传感器具体是沿着两侧边进行均匀分布,可选的,分别设置于手机两侧的下部以及中上部位置上,背面的则设置在手机背面的上部和/或下部位置。
S502:获取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手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接触位置参数指的是,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手握终端两侧边框的具体接触点的位置参数,以及手接触背面的接触点的位置参数。
S503:确定终端当前状态为竖屏模式握持状态或者横屏模式握持状态;若为竖屏模式握持状态或,则执行S504;若为横屏模式握持状态或,则执行S505;
S504:确定终端的左右两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关系;
在该步骤中,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S505,确定终端的上下两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位置关系;
在该步骤中,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当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预先在终端的背面和两侧设置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在用户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通过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手握状态,在该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用户在使用终端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获取用户手握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根据该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征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在握持状态下,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该识别方法用户仅需要通过手在终端上手握姿势即可实现左手模式或者右手模式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单手模式的自动识别,且单手模式切换复杂的问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包括所述对应面上的N个被长按按压传感器的位置参数的平均位置,N大于0且为正整数;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握持状态时,竖屏模式下,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以及用于在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同时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监测到接触点时,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横屏模式下,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以及用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5.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使用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分别获取因握持终端而在对应面产生的接触位置参数;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包括所述对应面上的N个被长按按压传感器的位置参数的平均位置,N大于0且为正整数;
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
在握持状态时,竖屏模式下,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包括:
对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下方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对于在终端左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右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上方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时域上的变化特性确定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
对于同时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上都监测到接触点,则确定终端处于握持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屏模式下,所述根据在终端两侧边框产生的所述接触位置参数在空间上的位置特性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或右手模式包括:
对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左侧时,确定终端为右手模式;
对于在终端上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位于下侧边框上的接触点的平均位置的右侧时,确定终端为左手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位于终端背面中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位于终端背面中下部的至少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CN201610939202.1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06572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9202.1A CN10657220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9202.1A CN10657220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2207A CN106572207A (zh) 2017-04-19
CN106572207B true CN106572207B (zh) 2020-09-04

Family

ID=5853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9202.1A Active CN106572207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22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655A (zh) * 2017-06-27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调节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97751A (zh) * 2017-10-26 2018-03-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握持手势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66607A (zh) * 2018-03-30 2020-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1756907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74990A (zh) * 2019-04-23 2019-08-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屏幕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99582A (zh) * 2021-02-23 2021-05-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终端的握持姿态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211A (zh) * 2011-06-23 2011-11-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手持式终端设备用户界面自动切换方法及手持式终端设备
JP2014032511A (ja) * 2012-08-02 2014-02-20 Sharp Corp 携帯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拡大表示方法
CN104731339A (zh) * 2015-03-31 2015-06-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468269A (zh) * 2014-08-15 2016-04-0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左右手握持的移动终端和实现方法
CN105554255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4827A (ja) * 2006-06-19 2007-12-27 Sony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CN104991641B (zh) * 2015-06-17 2019-04-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2211A (zh) * 2011-06-23 2011-11-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手持式终端设备用户界面自动切换方法及手持式终端设备
JP2014032511A (ja) * 2012-08-02 2014-02-20 Sharp Corp 携帯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拡大表示方法
CN105468269A (zh) * 2014-08-15 2016-04-0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左右手握持的移动终端和实现方法
CN104731339A (zh) * 2015-03-31 2015-06-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554255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2207A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2207B (zh) 一种终端单手模式的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KR101199618B1 (ko) 화면 분할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428969B (zh) 双屏终端的边缘触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U2687037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быстрого разделения экрана,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i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носитель хранения
KR102129795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228835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equipment
KR102085309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스크롤 장치 및 방법
CN106569713B (zh) 一种触控区域调整装置、方法及终端
KR101251761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간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 장치
CN108415643B (zh)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8073380B (zh) 电子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290591B2 (en) Dial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598418A (zh) 一种终端软键盘切换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77788B (zh) 一种文件查找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6027478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application thereof
JP2013246614A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を有する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タッチ検出機能を有する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US9563346B2 (en) Method for scrolling a displayed image in a touch system
CN104407774B (zh) 一种屏幕切换设备、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630376A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572245B (zh) 一种防误触装置及方法
KR20190008949A (ko) 터치 패널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터치 응답 방법 및 장치 및 그 단말
CN106775307B (zh) 一种终端属性操作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06569714A (zh) 移动终端及触摸操作处理方法
US20150234546A1 (en) Method for Quickly Displaying a Skype Contacts List and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Using the Same
CN108021313B (zh) 一种图片浏览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