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9339A -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9339A
CN106569339A CN201610979736.7A CN201610979736A CN106569339A CN 106569339 A CN106569339 A CN 106569339A CN 201610979736 A CN201610979736 A CN 201610979736A CN 106569339 A CN106569339 A CN 106569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s
distance
pressure
subject
us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97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9339B (zh
Inventor
李绍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97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93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3086 priority patent/WO2018086223A1/zh
Priority to US16/347,875 priority patent/US1111284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569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9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027/0192Supplementary 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VR头戴设备和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VR头戴设备包括唤醒/休眠控制电路、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的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是指所述VR头戴设备被佩戴以后与用户脸部邻近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VR头戴设备,为其自动进行唤醒/休眠控制提供了硬件基础。

Description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R头戴设备以及一种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VR头戴设备也越来越普及。在现有技术中,VR头戴设备的休眠一般为通过休眠开关进行判定,用户打开休眠开关,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状态,用户关闭休眠开关,就唤醒VR头戴设备,这种方式比较繁琐,并且需要用户主动打开开关,导致用户体验性并不好。因此,有必要针对VR头戴设备的休眠/唤醒控制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头戴设备,为其自动进行唤醒/休眠控制提供硬件基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为VR头戴设备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能够自动唤醒/休眠VR头戴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VR头戴设备,所述VR头戴设备包括唤醒/休眠控制电路、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的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是指所述VR头戴设备被佩戴以后与用户脸部邻近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集成在所述VR头戴设备的处理器中。
可选地,所述VR头戴设备还包括系统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与所述系统电源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设有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入所述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下边框。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的左右两端和下边框的左右两端。
可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左透镜和右透镜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数据以及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数据;
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休眠条件,如果满足休眠条件则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
可选地,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还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唤醒条件,如果满足唤醒条件则唤醒所述VR头戴设备;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
可选地,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休眠条件,如果满足休眠条件则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小于设定的第一压力阈值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还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唤醒条件,如果满足唤醒条件则唤醒所述VR头戴设备;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大于设定的第二压力阈值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
本发明提供的VR头戴设备,为其自动进行唤醒/休眠控制提供了硬件基础。本发明通过在VR头戴设备上添加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来优化VR头戴设备的休眠/唤醒方案,由于压力传感器可以方便快速的监测到用户对VR头戴设备的操作情况,辅助距离传感器监测与用户脸部距离的变化,综合判定后自动控制VR头戴设备唤醒/休眠,不需要用户做例如打开休眠开关的额外动作,操作简单方便,给用户提供了很好的使用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在VR头戴设备上添加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利用距离传感器监测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同时利用该压力数据和该距离数据判断用户对VR头戴设备的操作,从而控制VR头戴设备自动进入唤醒/休眠状态。具体来说:
在VR头戴设备开机后,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地监测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以及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
读取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数据以及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数据。当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大时,可能是用户握住VR设备;当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小时,可能是用户放开VR头戴设备;当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小时,可能是用户正在佩戴VR头戴设备;当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大时,可能是用户正在摘下VR头戴设备。
根据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来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由于同时考虑了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用户的使用情况,防止误操作。本发明提供两种方式,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
在第一种方式中,根据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变化情况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变化情况,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
理论上,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大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小都满足,说明用户将要使用VR头戴设备,但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大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小可能不是同步发生的;例如,用户先握住VR头戴设备,此时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大,然后用户移动VR头戴设备至脸部进行佩戴,在移动佩戴VR头戴设备这段时间内,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小但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可能是保持不变的。同理,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小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大都满足,说明用户将要停用VR头戴设备,但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变小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变大很可能不是同步发生的。
第一种方式是根据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来唤醒/休眠VR头戴设备。具体来说:
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则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即,VR头戴设备的休眠条件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
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则唤醒VR头戴设备,即,VR头戴设备的唤醒条件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
第一种方式中,VR头戴设备的休眠条件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VR头戴设备的唤醒条件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能够提高唤醒/休眠操作的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当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只有一个满足时,VR头戴设备的状态并不会改变。同样的,当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只有一个满足时,VR头戴设备的状态也不会改变。
例如,VR头戴设备原本处于唤醒状态,监测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但是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不是压力变小时,说明VR头戴设备远离用户头部但是用户并没有放开VR头戴设备,用户有可能只是调整佩戴姿态,VR头戴设备保持之前的唤醒状态不变。
例如,VR头戴设备原本处于唤醒状态,监测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但是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不是距离变大时,说明用户放开VR头戴设备但是并没有摘下VR头戴设备,VR头戴设备保持之前的唤醒状态不变。
例如,VR头戴设备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监测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但是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不是距离变小时,说明用户握住VR头戴设备但是VR头戴设备并没有靠近用户脸部,说明用户并没有要佩戴VR头戴设备,VR头戴设备保持之前的休眠状态不变。
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误操作,可以将休眠条件进一步扩展为: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第一距离阈值例如可以为4cm。
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误操作,可以将唤醒条件进一步扩展为: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第二距离阈值例如可以为2cm。
在第二方式中,判断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与第一压力阈值、第二压力阈值的关系,以及判断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与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的关系,来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具体来说:
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小于设定的第一压力阈值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说明用户没有在使用VR头戴设备,则控制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大于设定的第二压力阈值并且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说明用户想要使用VR头戴设备,则唤醒VR头戴设备,
第二种方式中的第一、第二压力阈值,以及第一、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在出厂时已经设定好,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第一距离阈值例如可以为4cm,第二距离阈值例如可以为2cm。
为了防止误操作,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小于设定的第一压力阈值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只有一项满足,VR头戴设备保持之前的状态保持;如果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大于设定的第二压力阈值和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只有一项满足,VR头戴设备保持之前的状态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VR头戴设备,为其自动进行唤醒/休眠提供硬件基础,参考图1-5进行说明:
参考图1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R头戴设备,VR头戴设备包括唤醒/休眠控制电路300、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100,以及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200;压力传感器100和距离传感器200分别与唤醒/休眠控制电路300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休眠控制电路300与系统电源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从而按照前述方法控制系统进入唤醒或者休眠状态。
参见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休眠控制电路可以集成在VR头戴设备的处理器400中,也即,VR头戴设备的处理器400具有控制处理器400外围的模块及处理器400本身进入休眠和唤醒状态的功能。VR头戴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控制处理器400进行相应操作以实现前述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0与系统电源控制模块500的控制端电连接。
从图3-图5中可以看出,压力传感器100均匀分布在VR头戴设备1的上边框11和下边框12的位置。可以在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11上和下边框12上设置凹槽,压力传感器100嵌入凹槽中并且嵌入以后和上边框11或下边框12形成平整表面。距离传感器200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可以设置于VR头戴设备1的内侧并且位于VR头戴设备1的左透镜3和右透镜4之间,其中,VR头戴设备1的内侧是指VR头戴设备1被佩戴以后与用户脸部邻近的一侧。
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下边框的位置,是由于用户通常习惯用大拇指和其余手指分别握住上边框和下边框,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这些位置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只设置在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的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也可以只设置在VR头戴设备的下边框的位置。在其它的实施例中,VR头戴设备中可以只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其它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为多个,均匀分布于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的左右两端和下边框的左右两端。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200位于VR头戴设备1的左透镜3和右透镜4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还可以位于VR头戴设备1的左透镜左侧或右透镜右侧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VR头戴设备,为其自动进行唤醒/休眠控制提供了硬件基础。本发明通过在VR头戴设备上添加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来优化VR头戴设备的休眠/唤醒方案,由于压力传感器可以方便快速的监测到用户对VR头戴设备的操作情况,辅助距离传感器监测与用户脸部距离的变化,综合判定后自动控制VR头戴设备唤醒/休眠,不需要用户做例如打开休眠开关的额外动作,操作简单方便,给用户提供了很好的使用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头戴设备包括唤醒/休眠控制电路、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的位置,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所述VR头戴设备的内侧是指所述VR头戴设备被佩戴以后与用户脸部邻近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集成在所述VR头戴设备的处理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头戴设备还包括系统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唤醒/休眠控制电路与所述系统电源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设有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入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和下边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上边框的左右两端和下边框的左右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VR头戴设备的左透镜和右透镜之间。
8.一种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数据以及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数据;
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休眠条件,如果满足休眠条件则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小、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大,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还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唤醒条件,如果满足唤醒条件则唤醒所述VR头戴设备;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的最后一次变化为压力变大、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的最后一次变化为距离变小,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当前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休眠条件,如果满足休眠条件则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所述休眠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小于设定的第一压力阈值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距离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和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控制所述VR头戴设备进入休眠/唤醒状态,还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唤醒条件,如果满足唤醒条件则唤醒所述VR头戴设备;所述唤醒条件为所述VR头戴设备受到的外部压力大于设定的第二压力阈值并且所述VR头戴设备与用户脸部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第二距离阈值。
CN201610979736.7A 2016-11-08 2016-11-08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569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9736.7A CN106569339B (zh) 2016-11-08 2016-11-08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PCT/CN2016/113086 WO2018086223A1 (zh) 2016-11-08 2016-12-29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US16/347,875 US11112848B2 (en) 2016-11-08 2016-12-29 VR headset with pressure sensor and distance sens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R heads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9736.7A CN106569339B (zh) 2016-11-08 2016-11-08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9339A true CN106569339A (zh) 2017-04-19
CN106569339B CN106569339B (zh) 2019-11-15

Family

ID=5854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9736.7A Active CN106569339B (zh) 2016-11-08 2016-11-08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2848B2 (zh)
CN (1) CN106569339B (zh)
WO (1) WO2018086223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465A (zh) * 2017-04-21 2017-10-03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vr主机的唤醒头戴显示器的方法、装置及vr主机
CN108132709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头显设备
CN108227933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眼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54942A (zh) * 2018-01-30 2018-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眼镜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8803865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实境装置及其虚拟实境外挂装置
CN109445601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111078306A (zh) * 2019-12-16 2020-04-28 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r设备防误触休眠方法及系统
CN112099387A (zh) * 2019-06-17 2020-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0790A1 (ko) * 2017-06-13 2018-12-20 주식회사 비햅틱스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KR20210053554A (ko) * 2019-11-04 2021-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8506A1 (en) * 2001-02-28 2002-08-29 Yoshihiro Saito Mounting mechanism suitable for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and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5070308A (ja) * 2003-08-22 200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CN102346306A (zh) * 2010-07-29 2012-02-08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可自动切换运作模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EP2660643A2 (en) * 2012-05-04 2013-11-0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Limited Head mountable display system
CN103885588A (zh) * 2014-03-05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5106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与动态感测控制的系统与方法
US20150301337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Lg Electronics Inc. Hmd device providing notific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CN105159592A (zh) * 2015-09-09 2015-12-16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
CN204989666U (zh) * 2015-06-24 2016-01-2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眼镜
CN105278691A (zh) * 2015-11-04 2016-01-27 上海理工大学 距离感应器
CN105501121A (zh) * 2016-01-08 2016-04-20 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5662371A (zh) * 2014-11-21 2016-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700661A (zh) * 2014-12-09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节电控制方法及提供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5843499A (zh) * 2015-09-29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显示状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5867635A (zh) * 2016-04-26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5912260A (zh) * 2016-04-28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80958A (zh) * 2013-09-17 2016-09-28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在双低电力处理器配置中延长设备锁定的不活动超时
CN105975061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柄
CN206301075U (zh) * 2016-11-08 2017-07-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头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5727B2 (en) * 2005-09-30 2011-10-25 Atmel Corporation Headset power management
GB0611484D0 (en) * 2006-06-09 2006-07-19 Sinvent As Plasmid RK2-based broad-host-range cloning vector useful for transfer of metagenomic libraries to a variety of bacterial species
JP5512884B2 (ja) * 2010-07-20 2014-06-04 エンパイア テクノロジー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ルエルシー 拡張現実の近接感知
WO2013063316A1 (en) * 2011-10-25 2013-05-02 Daylight Solutions, Inc. Infrared imaging microscope
CN103838372A (zh) * 2013-11-22 2014-06-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的智能功能开启/关闭方法和开启/关闭系统
CN104808777B (zh) * 2014-01-24 2018-01-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WO2015127146A1 (en) 2014-02-19 2015-08-27 Evergaz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ugmenting or enhancing vision
JP2015156610A (ja) * 2014-02-21 2015-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CN104461640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自动休眠方法
CN105183138A (zh) * 2015-09-15 2015-12-23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转入休眠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DE102016106121A1 (de) * 2016-04-04 2017-10-05 Carl Zeis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stimmen von Parametern zur Brillenanpassung
CN105912109A (zh) * 2016-04-06 2016-08-31 众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可视设备的屏幕自动开关装置和头戴式可视设备
CN105929926A (zh) * 2016-04-08 2016-09-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Vr眼镜及其省电方法
KR102522502B1 (ko) * 2016-04-26 2023-04-17 매직 립, 인코포레이티드 증강 현실 시스템들을 사용한 전자기 추적
EP3320829A1 (en) * 2016-11-10 2018-05-16 E-Health Technical Solutions, S.L. System for integrally measuring clinical parameters of visual function
WO2018103072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06365527U (zh) * 2016-12-09 2017-08-01 点子建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智能头戴式设备
CN106932904A (zh) * 2017-02-27 2017-07-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US20180364790A1 (en) * 2017-06-19 2018-12-20 Uviaus, Llc Content control sensing in augmented reality or virutal reality viewer
US10459234B2 (en) * 2017-08-29 2019-10-29 Facebook, Inc. Controlling a head-mounted display system in low power situations
US10521942B2 (en) * 2017-09-07 2019-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Low power virtual reality presence monitoring and no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8506A1 (en) * 2001-02-28 2002-08-29 Yoshihiro Saito Mounting mechanism suitable for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and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5070308A (ja) * 2003-08-22 200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CN102346306A (zh) * 2010-07-29 2012-02-08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可自动切换运作模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EP2660643A2 (en) * 2012-05-04 2013-11-0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 Limited Head mountable display system
CN105980958A (zh) * 2013-09-17 2016-09-28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在双低电力处理器配置中延长设备锁定的不活动超时
CN103885588A (zh) * 2014-03-05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5106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与动态感测控制的系统与方法
US20150301337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Lg Electronics Inc. Hmd device providing notific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refor
CN105662371A (zh) * 2014-11-21 2016-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700661A (zh) * 2014-12-09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节电控制方法及提供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204989666U (zh) * 2015-06-24 2016-01-2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眼镜
CN105159592A (zh) * 2015-09-09 2015-12-16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
CN105843499A (zh) * 2015-09-29 2016-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显示状态的方法和终端
CN105278691A (zh) * 2015-11-04 2016-01-27 上海理工大学 距离感应器
CN105501121A (zh) * 2016-01-08 2016-04-20 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5867635A (zh) * 2016-04-26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5975061A (zh) * 2016-04-26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柄
CN105912260A (zh) * 2016-04-28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6301075U (zh) * 2016-11-08 2017-07-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Vr头戴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465A (zh) * 2017-04-21 2017-10-03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vr主机的唤醒头戴显示器的方法、装置及vr主机
CN107229465B (zh) * 2017-04-21 2021-02-05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vr主机的唤醒头戴显示器的方法、装置及vr主机
CN108803865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实境装置及其虚拟实境外挂装置
CN108132709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头显设备
CN108227933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眼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54942A (zh) * 2018-01-30 2018-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眼镜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445601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109445601B (zh) * 2018-11-16 2024-03-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112099387A (zh) * 2019-06-17 2020-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8306A (zh) * 2019-12-16 2020-04-28 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r设备防误触休眠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9339B (zh) 2019-11-15
US11112848B2 (en) 2021-09-07
US20190354161A1 (en) 2019-11-21
WO2018086223A1 (zh) 2018-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9339A (zh) Vr头戴设备以及vr头戴设备的控制方法
US11216054B2 (en)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computing device sleep states using onboard sensors and learned user behaviors
CN104676854A (zh) 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
CN105249948A (zh) 基于睡眠监测的电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968122A (zh) 一种通过穿戴设备自动识别并管理调节的智能系统
CN104764137A (zh) 一种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
CN10540723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穿戴智能设备
WO2016095353A1 (zh) 终端功耗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3900191A (zh) 一种空调器节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86962A (zh) 低功耗唤醒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4152A (zh) 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
CN206301075U (zh) Vr头戴设备
CN106792308A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和耳机
CN107422849A (zh) 穿戴式设备的松紧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3138A (zh) 自动转入休眠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40277A (zh) 一种智慧节能空调
CN110515462A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
CN105897520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智能家居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WO2023273655A1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
CN109982226B (zh) 骨导助听装置的状态切换方法、佩戴检测单元及助听装置
CN106970710A (zh) 一种基于脑电波的开/关机方法及头戴式设备
US11381096B2 (en) Power management scheme for vibration harvester sensor
CN107315352A (zh) 一种判断人是否产生睡眠行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51935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传感器阵列的唤醒装置
CN106681470A (zh) 头盔式虚拟现实设备及头盔式虚拟现实设备的节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Shaox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Bin

Inventor before: Li Shaox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