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5866B -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5866B
CN106505866B CN201611094277.0A CN201611094277A CN106505866B CN 106505866 B CN106505866 B CN 106505866B CN 201611094277 A CN201611094277 A CN 201611094277A CN 106505866 B CN106505866 B CN 106505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anode
cathode
tim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42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5866A (zh
Inventor
姚川
吴浩伟
李鹏
汪文涛
金翔
李小谦
邓磊
刘鹏
李锐
蔡凯
欧阳晖
姜波
李可维
周樑
金惠峰
邢贺鹏
徐正喜
陈涛
魏华
罗伟
雷秉霖
张辉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6110942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5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5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5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5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e.g. by masking incorrect turn-on or turn-off signals, e.g. due to current spikes in current mod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本发明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变压器副边整流侧可直接采用低压二极管实现高压输出,且同时消除直接串联二极管因反向恢复不一致导致的不均压问题;开关周期大部分时间内,副边整流二极管被副边飞跨电容箝位,无需额外增加辅助电路就可消除二极管上的电压振荡和尖峰,有利于减小体积和提高变换效率;副边整流桥输出电压有一定的直流偏置,较常规整流电路可以输出更高的电压,且输出滤波电感上的电流脉动也更小,因此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和功率密度,从而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电能变换装置,具体涉及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的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能变换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和低成本已经成为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很多场合,如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船舶电气、高速铁路电气、轨道交通电气等,它们的输入或输出电压都较高,且一般都需要电气隔离,如果采用传统的隔离型变换器,如正激、反激、推挽、半桥和全桥等,则需要选择高电压定额的开关管。高压的MOSFET开关管,通态电阻大,导通损耗大,不利于提高变换器效率;高压的IGBT开关管,电流拖尾现象严重,限制开关频率的提高,不利于减小变压器和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开关管串联,需要较复杂的电路和控制来保证串联开关管之间较好同步控制和均压。
因此,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依然是当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亟需相应地解决方案或措施来满足工业发展的进一步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本发明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具有高频电气隔离功能,并将低电压定额、可快速开关的器件应用到高压、大功率领域,从而大大降低了装置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本发明的变压器副边整流侧采用带有箝位二极管和飞跨电容的三电平结构,可以对二极管电压进行箝位,有效抑制二极管上的电压尖峰和振荡,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损耗和体积都较大的吸收电路。此外,本发明还有利于减小电路中的占空比丢失,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在轻载情况下,还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提高装置的效率。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所述三电平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隔直电容Cb、谐振电感Lr、变压器T、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和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和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串联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Uin之间,其中点为O,所述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与中点O之间,所述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中点O与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之间,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还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还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和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阴极,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阴极,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阳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阴极都连接至中点O,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和谐振电感Lr的第一端,谐振电感Lr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和隔直电容Cb的第一端,隔直电容Cb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阳极和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阳极和第八开关管Q8集电极,
变压器T的副边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整流二极管DR2阳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的阴极,变压器T的副边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的阳极和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的阴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的阴极分别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阳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阴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正极,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的阴极分别连接至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的阳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阴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正极,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阴极和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的阴极共同连接至第一滤波电感Lf1的第一端,第一滤波电感Lf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的正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正极,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的正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阳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阴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阳极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阴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中点,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的阳极分别连接至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的阴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阳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负极,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的阳极分别连接至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的阴极、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阳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负极,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的阳极和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的阳极共同连接至第二滤波电感Lf2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感Lf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的负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负极,
其中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和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的容值相等,第一分压输出电容Co1和第二分压输出电容Co2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容值相等,第一滤波电感Lf1和第二滤波电感Lf2的感值相等,且可以采用耦合电感的形式。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还包含连接在第一箝位二极管Dc1阴极和第二箝位二极管Dc2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以及连接在第三箝位二极管Dc3阴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即,这里提出了一种上述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对本发明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原边开关管进行控制:
(1)、分别将用于控制第一至第八开关管的控制信号G1、G2、……、G8输送至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8,其中,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1/2开关周期的一预定时间段——固定时间T,控制信号G1、G4、G5、G8的最大导通时间小于所述固定时间T
(2)、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2、G3、G6、G7使得内管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互补导通,第六开关管Q6和第七开关管Q7互补导通;
(3)、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1、G2、……、G8使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同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同时导通;
(4)、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
(5)、采样获得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与中点O之间的第一电容电压uCin1以及中点O与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之间的第二电容电压uCin2
(6)、判断第一电容电压uCin1与第二电容电压uCin2之间的大小关系;
(7)、当uCin1>uCin2时,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减少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Δt=Δv×(kp+ki/s),其中,Δv为uCin1和uCin2的电压偏差,其等于uCin1–uCin2,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kp和ki为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8)、当uCin1<uCin2时,同时减小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同样为Δt=Δv×(kp+ki/s);
(9)、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其中,Ton由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调节信号得到,大小为Ton=(Uoref–Uof)×(kp1+ki1/s),其中Uoref为输出电压给定信号,Uof为输出电压Uo的采样反馈信号,其中,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kp1和ki1为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10)、对控制信号G1、G4、G5、G8最终导通时间进行限幅,保证导通时间都一直小于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
若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省去连接在第一箝位二极管Dc1阴极和第二箝位二极管Dc2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以及连接在第三箝位二极管Dc3阴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如果不采用上述控制方式,则在这两个位置处需要安装飞跨电容,既使体积变大,又增加成本。由于本发明是应用于高压领域,这种飞跨电容需要占用体积和成本都很高。
本发明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优点在于:
(1)变压器副边整流侧可直接采用低压二极管实现高压输出,且同时消除直接串联二极管因反向恢复不一致导致的不均压问题;
(2)开关周期大部分时间内,副边整流二极管被副边飞跨电容箝位,无需额外增加辅助电路就可消除二极管上的电压振荡和尖峰,有利于减小体积和提高变换效率;
(3)副边整流桥输出电压有一定的直流偏置,较常规整流电路可以输出更高的电压,且输出滤波电感上的电流脉动也更小,因此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和功率密度,从而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4)由于整流桥输出电压直流偏置和谐振电感的存在,变压器原边开关管可以近似实现零电流的开关工作,减小变换器的开关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图;
图2是驱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控制信号时序图;
图3是图2所示驱动控制信号中导通时间调节的控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流二极管两端电压和谐振电感电流的波形;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驱动控制信号下整流二极管两端电压比较波形;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驱动控制信号下滤波电感电流比较波形;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驱动控制信号下输出电压比较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隔直电容Cb;谐振电感Lr、变压器T、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和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其中,第一至第四开关管Q1~Q4、第一箝位二极管Dc1和第二箝位二极管Dc2构成第一个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五至第八开关管Q5~Q8、第三箝位二极管Dc3和第四箝位二极管构成第二个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一至第四整流二极管DR1~DR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构成第一个二极管三电平桥臂,第五至第八整流二极管DR5~DR8、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构成第二个二极管三电平桥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和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的容值相等,第一分压输出电容Co1和第二分压输出电容Co2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容值相等,第一滤波电感Lf1和第二滤波电感Lf2的感值相等。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其中G1、G2、……、G8分别为输送至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8的驱动控制信号,其中Q1、Q4、Q5和Q8为装置中的外管,Q2、Q3、Q6和Q7为装置中的内管。图2所示驱动控制信号的具体时序为:G1与G2同时开通,G1较G2提前关断,即G1与G2上升沿重合,G1较G2下降沿超前,类似的,G4与G3上升沿重合,G4较G3下降沿超前,G5与G6上升沿重合,G5较G6下降沿超前,G8与G7上升沿重合,G8较G7下降沿超前。图2中驱动控制信号G1、G2、G7、G8同样为同时开通,上升沿重合,驱动控制信号G3、G4、G5、G6为同时开通,上升沿重合,且满足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此外,图2所示控制信号还满足G2和G3互补导通,即G2为高电平时,G3必为低电平,G2为低电平时,G3必为高电平,不存在G2和G3同为高电平的时间,类似的,G6和G7也互补导通。图2所示控制信号中,G2、G3、G6、G7的导通时间为T,为一小于1/2开关周期的固定值,G1、G4、G5、G8的导通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Ton,另一部分为图中阴影区域部分所示的Δt,即最终导通时间等于Ton+Δt或Ton–Δt,需要说明的是,G1、G4、G5、G8的最终导通时间依然需要保证小于G2、G3、G6、G7的导通时间为T
图3是图2所示驱动控制信号中导通时间调节的控制示意图,由于图2中已述内管驱动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固定为T,因此图3中只给出外管驱动控制信号G1、G4、G5、G8导通时间调节的示意图。图3中,驱动控制信号G1、G4、G5、G8导通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输出电压给定和反馈的误差经过输出电压反馈比例积分控制器得到,记为Ton=(Uoref–Uof)×(kp1+ki1/s),其中Uoref为输出电压给定信号,Uof为输出电压Uo的采样反馈信号,kp1和ki1为输出电压反馈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G1、G4、G5、G8导通时间的另一部分是由电容电压偏差Δv=uCin1–uCin2经电容电压偏差比例积分控制器得到,记为Δt=Δv×(kp+ki/s),其中kp和ki为电容电压偏差比例积分控制器中的比例和积分系数。图3中控制信号G1、G8最终的导通时间记为Ton1=Ton+Δt,G4、G5最终的导通时间记为Ton2=Ton–Δt。为了保证器件的均压性能,Ton1和Ton2还需进行限幅处理,保证其最大值都小于G2、G3、G6、G7的固定导通时间T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图2所示驱动控制信号下的主要工作波形,其中iLr为谐振电感电流,VDR3为副边整流二极管DR3阴极对阳极的电压,VDR4为副边整流二极管DR4阴极对阳极的电压。可以看出,串联的两个整流二极管上电压振荡尖峰较小,且电压应力基本一致。下面结合图4,简要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在t0时刻,对管Q1和Q8、Q2和Q7全部导通,输入电压减去飞跨电容电压加在谐振电感两端,谐振电感电流线性上升,此时负载电流由谐振电感电流和副边飞跨电容放电电流共同提供;在t1时刻,谐振电感电流大于负载电流,并开始与副边飞跨电容Css1、Css2、整流二极管DR3~DR6的结电容谐振工作;在t2时刻,上述谐振过程的谐振电流到零,飞跨电容退出谐振过程,但谐振电感与整流二极管的结电容继续谐振工作,谐振频率较高,但由于飞跨电容的箝位作用,整流二极管上的振荡电压同样被箝位,承受的应力较低;在t3时刻,外管Q1和Q8关断,飞跨电容电压加在谐振电感两端,谐振电感电流线性下降;在t4时刻,内管Q2和Q7关断,谐振电感电流继续线性下降;在t5时刻,桥臂另外的对管Q5和Q4、Q6和Q3导通,由于轻载情况下,谐振电感电流很小,下降很快,因此,在t4和t5时刻动作的开关管都近似为零电流开通或关断,开关损耗较小,t5时刻后将重复上面的工作过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和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驱动控制信号下,整流二极管上的电压波形。可以看出,传统变换装置副边整流二极管上电压振荡严重,其最高电压接近本发明实施例最高电压的两倍,这也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抑制整流二极管上的电压振荡和尖峰,降低电压应力和提高效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和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驱动控制信号下,滤波电感的电流波形。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电感电流的脉动更小,因此在满足相同的脉动电流指标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滤波电感可以更小,有利于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和传统变换装置在相同的驱动控制信号下,输出电压的波形。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更高,说明本发明的直流电压利用率更高,有利于减小占空比丢失。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数如下:输入电压Uin=1200VDC;输出电压Uo=900VDC;输出电流Io=90A;输入分压电容Cin1=Cin2=1450μF;输出分压电容Co1=Co2=1450μF;变压器T的变比为1:1,谐振电感Lr=12μH;隔直电容Cb=150μF;滤波电感Lf1=Lf2=225μH;开关管Q1、Q2、Q3、Q4、Q5、Q6、Q7和Q8皆为IGBT;整流二极管DR1、DR2、DR3、DR4、DR5、DR6、DR7和DR8皆为快恢复二极管;箝位二极管Dc1、Dc2、Dc3、Dc4、Dc5、Dc6、Dc7和Dc8皆为快恢复二极管;飞跨电容Css1=Css2=6.6μF;开关频率fs=10kHz;开关周期Ts=100μs。

Claims (3)

1.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所述三电平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隔直电容Cb、谐振电感Lr、变压器T、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和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和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串联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Uin之间,其中点为O,所述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与中点O之间,所述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中点O与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之间,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还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还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和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阴极,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阴极,所述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阳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阴极都连接至中点O,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和谐振电感Lr的第一端,谐振电感Lr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和隔直电容Cb的第一端,隔直电容Cb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阳极和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阳极和第八开关管Q8集电极,
变压器T的副边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整流二极管DR2阳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的阴极,变压器T的副边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的阳极和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的阴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的阴极分别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阳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阴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正极,第六整流二极管DR6的阴极分别连接至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的阳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阴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正极,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阴极和第五整流二极管DR5的阴极共同连接至第一滤波电感Lf1的第一端,第一滤波电感Lf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的正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正极,第一输出分压电容Co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的正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阳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阴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阳极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阴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中点,第三整流二极管DR3的阳极分别连接至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的阴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阳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负极,第七整流二极管DR7的阳极分别连接至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的阴极、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阳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负极,第四整流二极管DR4的阳极和第八整流二极管DR8的阳极共同连接至第二滤波电感Lf2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感Lf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出分压电容Co2的负极,并作为输出端Uo的负极,
其中第一输入分压电容Cin1和第二输入分压电容Cin2的容值相等,第一分压输出电容Co1和第二分压输出电容Co2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容值相等,第一滤波电感Lf1和第二滤波电感Lf2的感值相等,且可以采用耦合电感的形式,
采用下述方式对所述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原边开关管进行控制:
(1)、分别将用于控制第一至第八开关管的控制信号G1、G2、……、G8输送至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8,其中,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1/2开关周期的一预定时间段——固定时间T,控制信号G1、G4、G5、G8的最大导通时间小于所述固定时间T
(2)、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2、G3、G6、G7使得内管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互补导通,第六开关管Q6和第七开关管Q7互补导通;
(3)、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1、G2、……、G8使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同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同时导通;
(4)、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
(5)、采样获得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与中点O之间的第一电容电压uCin1以及中点O与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之间的第二电容电压uCin2
(6)、判断第一电容电压uCin1与第二电容电压uCin2之间的大小关系;
(7)、当uCin1>uCin2时,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减少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Δt=Δv×(kp+ki/s),其中,Δv为uCin1和uCin2的电压偏差,其等于uCin1–uCin2,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kp和ki为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8)、当uCin1<uCin2时,同时减小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同样为Δt=Δv×(kp+ki/s);
(9)、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其中,Ton由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调节信号得到,大小为Ton=(Uoref–Uof)×(kp1+ki1/s),其中Uoref为输出电压给定信号,Uof为输出电压Uo的采样反馈信号,其中,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kp1和ki1为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10)、对控制信号G1、G4、G5、G8最终导通时间进行限幅,保证导通时间都一直小于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还包含连接在第一箝位二极管Dc1阴极和第二箝位二极管Dc2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以及连接在第三箝位二极管Dc3阴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阳极两端的飞跨电容。
3.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采用下述方式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原边开关管进行控制:
(1)、分别将用于控制第一至第八开关管的控制信号G1、G2、……、G8输送至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8,其中,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1/2开关周期的一预定时间段——固定时间T,控制信号G1、G4、G5、G8的最大导通时间小于所述固定时间T
(2)、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2、G3、G6、G7使得内管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互补导通,第六开关管Q6和第七开关管Q7互补导通;
(3)、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1、G2、……、G8使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同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同时导通;
(4)、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
(5)、采样获得直流输入电压Uin正极与中点O之间的第一电容电压uCin1以及中点O与直流输入电压Uin负极之间的第二电容电压uCin2
(6)、判断第一电容电压uCin1与第二电容电压uCin2之间的大小关系;
(7)、当uCin1>uCin2时,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减少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Δt=Δv×(kp+ki/s),其中,Δv为uCin1和uCin2的电压偏差,其等于uCin1–uCin2,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kp和ki为对输入电容电压偏差Δv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8)、当uCin1<uCin2时,同时减小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或者同时增加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导通时间变化量同样为Δt=Δv×(kp+ki/s);
(9)、控制信号G1和G8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控制信号G4和G5的导通时间等于Ton–Δt,其中,Ton由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调节信号得到,大小为Ton=(Uoref–Uof)×(kp1+ki1/s),其中Uoref为输出电压给定信号,Uof为输出电压Uo的采样反馈信号,其中,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kp1和ki1为对输出电压给定与输出电压反馈的误差进行比例积分所采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
(10)、对控制信号G1、G4、G5、G8最终导通时间进行限幅,保证导通时间都一直小于控制信号G2、G3、G6、G7的导通时间。
CN201611094277.0A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Active CN106505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277.0A CN106505866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277.0A CN106505866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5866A CN106505866A (zh) 2017-03-15
CN106505866B true CN106505866B (zh) 2018-08-14

Family

ID=5833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4277.0A Active CN106505866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58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613A (zh) * 2019-05-31 2019-07-23 芜湖康爱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电路
CN110474550B (zh) * 2019-08-21 2020-11-1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跨电容型npc三电平拓扑
WO2020106352A2 (en) * 2019-09-11 2020-05-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hree-level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224565B (zh) * 2019-11-29 2021-12-07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 一种多路串联充电桩的输出均压方法及系统
CN111987914A (zh) * 2020-08-03 2020-11-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隔离全桥变换器
CN114070042A (zh) * 2020-08-06 2022-02-18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三电平谐振dcdc变换器及均压控制方法
CN112564524A (zh) * 2020-09-24 2021-03-26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的有源自适应辅助网络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913A (zh) * 2009-08-14 2010-01-20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变换器
CN101656480A (zh) * 2009-09-04 2010-02-24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三电平llc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
CN105226957A (zh) * 2015-10-08 2016-01-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无工频变压器的三相-单相变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8194B2 (ja) * 2015-05-26 2019-03-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913A (zh) * 2009-08-14 2010-01-20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谐振变换器
CN101656480A (zh) * 2009-09-04 2010-02-24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三电平llc变换器的pwm控制方法
CN105226957A (zh) * 2015-10-08 2016-01-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无工频变压器的三相-单相变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零电压开关PWM全桥三电平变换器;张之梁、阮新波;《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0831;第25卷(第16期);第17-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5866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5866B (zh)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CN106685231B (zh) 一种原边钳位型软开关全桥变换器及其不对称控制方法
CN100353654C (zh) 级联式双向dc-dc变换器
CN101854120B (zh) 一种高效率多功能反激变换器
CN105305829B (zh) 电流型单向dc‑dc变换器及对称双pwm加移相控制方法
CN109217681A (zh) 一种双向谐振变换器
CN101668369A (zh) 一种高效率恒流led驱动器
CN101860216B (zh) 加耦合电感的倍流整流方式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1847936B (zh) 滞后臂并联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2917083Y (zh) 正激-反激合并式dc/dc隔离变换器
CN110071640A (zh) 一种三倍流整流llc三相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1604916B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11478611A (zh) 一种相位关联磁化电流双向复位的辅助谐振换流极逆变器
CN104009645A (zh) 一种串并联混合式双输出llc谐振变换器
CN106487259B (zh) 一种用于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中点电压平衡方法
CN103208927A (zh) 一种隔离型软开关高升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38932A (zh) 一种多谐振变换器
CN209170230U (zh) 基于同步整流模式的dc-dc开关电源
CN109586583B (zh) 一种软开关电流馈推挽式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9302078A (zh) 基于同步整流模式的dc-dc开关电源
CN103296896B (zh) 一种软开关隔离型升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41690B (zh) 高频交流侧串联实现紧调整输出的组合变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24605B (zh) 一种全桥变换电路
CN101478247B (zh) 具有电压反馈的单级ac-dc变换电路
CN104967325A (zh) 绕组箝位单管正激谐振软开关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