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96075A -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 Google Patents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96075A
CN106496075A CN201610792985.5A CN201610792985A CN106496075A CN 106496075 A CN106496075 A CN 106496075A CN 201610792985 A CN201610792985 A CN 201610792985A CN 106496075 A CN106496075 A CN 106496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
crude product
feed liquid
citrull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29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96075B (zh
Inventor
张家国
张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7929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96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9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6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96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6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73/00Preparation of urea or its derivativ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73/18Preparation of urea or its derivativ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of substituted ureas
    • C07C273/189Purification, separ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L‑瓜氨酸料液和由L‑瓜氨酸料液制得L‑瓜氨酸粗品;对粗品进行精制,得到L‑瓜氨酸成品。由于本发明方法在生产L‑瓜氨酸粗品时不用乙醇,因此该方法具有生产条件温和,浓缩时间短,产品纯度高,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背景技术
1914年右贺太郎等从西瓜榨汁中第一次分离得到了瓜氨酸,此后由和田光德认出它是一种氨基酸。瓜氨酸以游离态存在于葫芦科植物的种子中,至今为止,人们已成功从西瓜榨汁中,野西瓜叶中,核桃仁,核桃幼苗及种子中分离得到了瓜氨酸H1。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国外科学家在瓜氨酸方面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在国内,对瓜氨酸的研究却还只是处于认识阶段,生产方法没有相应的报道对其检测方法和生理功能研究的也不多,只有少量的文献报道。岳瑞等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天花粉中瓜氨酸的含量。在研究粗糙孢霉突变株诱导与培养时,发现了瓜氨酸对此突变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郑春福等研究发现增加细胞外源的L瓜氨酸可明显提高活化巨噬细胞诱生的NO产量,进而降低活化巨噬细胞的感染率,并抑制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曾小峰等发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瓜氨酸具有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关节运动的机能,平衡正常的血糖水平,含丰富的抗氧化剂吸收有害的自由基,帮助保持胆固醇的正常水平。它也可以使人的血管获得松弛,用于增强男性性功能,以及治疗性功能障碍。还可以维护建康的肺功能以及提高脑力清晰度,降低压力和克服沮丧情绪,有帮助脑神经细胞具贮藏与调回讯息的功能。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生物化学制品市场也得到了持续增加,世界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美元。因此对很多生物制品如酶类,疫苗,抗体等的保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瓜氨酸清除羟基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研究表明瓜氨酸对DNA和酶具有抗羟基保护。瓜氨酸作为抗氧化剂,可以用于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营养强化剂,同时还可对厌氧物质提供保护。因此,人们对瓜氨酸越来越重视,并寄希望于开发出新型的功能食品和功能药物。
在瓜氨酸的生理功能方面,国外科学家已研究得出瓜氨酸具有一些很重要的药理功能,如自由基清除作用,在人体的健康保健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血管舒张作用,这有望成为治疗内毒症、脓毒症的良药。日本一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瓜氨酸新多肽,并将该新多肽研究发展成抗艾滋病药物。同时瓜氨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这一功能已应用于化妆品、药物、保健食品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瓜氨酸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清除自由基,异体排斥效应指示剂,血管舒张作用,稳定血压以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抗氧化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瓜氨酸的制备方法上主要有三种,国外主要采用发酵法和酶法生产,分离纯化多数使用离子交换等常用的分离方法。
(1)化学法:是指碱性条件下水解L-精氨酸得L-瓜氨酸,过程控制比较困难,产品中含有旋光对映体D-瓜氨酸,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但化学法是国内目前L-瓜氨酸工业化生产的唯一方法。
(2)发酵法生产的难点在于单位体积L-瓜氨酸产率低,最高仅为1.7g/L,从发酵液中提取L-瓜氨酸的成本较高。发酵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产量高,产物的纯度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有毒物质的产生,给产物后加工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成本。目前,对发酵法生产瓜氨酸研究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这方面的研究,到了60年代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3)酶法:是指在精氨酸脱亚胺酶的作用下,L-精氨酸被转化为L-瓜氨酸,生产条件温和,不产生有毒物质,转化体系中杂质较少,提取工艺简单,污染少。该法是以专一性强、转化率高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催化剂,催化精氨酸脱亚胺基生成L-瓜氨酸。利用酶法合成瓜氨酸,大多采用一步酶促反应,因而可避免瓜氨酸全合成途径中复杂的反馈调节作用,使瓜氨酸可以积累到较高的浓度。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分离催化精氨酸脱亚胺基生成的L-瓜氨酸,会使得制备成本提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对催化精氨酸脱亚胺基生成的L-瓜氨酸浓缩液添加乙醇结晶的办法制备L-瓜氨酸粗品,再对粗品进行精制,制得L-瓜氨酸成品。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的乙醇,生产成本增高,另外添加乙醇还会对一线的生产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另外析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母液,也无法再次进行结晶,因为在将乙醇从母液中分离时,需要大量的蒸汽,高温会对残留在母液中的L-瓜氨酸造成破坏,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即便采用树脂,也很难将L-瓜氨酸分离出来,这给实际生产带来了不便,所以,对于改进制备L-瓜氨酸粗品的步骤中的工艺,对于实际中的生产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瓜氨酸粗品,该方法对于浓缩后的L-瓜氨酸料液直接结晶,具有生产条件温和,浓缩时间短,产品纯度高,产量高,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L-瓜氨酸粗品制备的L-瓜氨酸成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L-瓜氨酸料液;
(2)由L-瓜氨酸料液制得L-瓜氨酸粗品;
优选的,步骤(1)所述L-瓜氨酸料液为由L-精氨酸菌种制得的L-瓜氨酸转化液。
优选的,步骤(2)所述由L-瓜氨酸料液制得L-瓜氨酸粗品包括由L-瓜氨酸料液经浓缩、结晶制得L-瓜氨酸粗品。
优选的,所述由L-瓜氨酸料液浓缩、结晶制得L-瓜氨酸粗品具体包括:
a.对制备得到的L-瓜氨酸料液进行脱色、浓缩得到第一批L-瓜氨酸浓缩液;
b.对步骤a得到的第一批L-瓜氨酸浓缩液进行结晶得到第一批L-瓜氨酸粗品和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
c.对步骤b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进行浓缩得第二批L-瓜氨酸浓缩液;
d.对步骤c得到的第二批L-瓜氨酸浓缩液进行结晶得到第二批L-瓜氨酸粗品和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所述结晶的条件与步骤b中的结晶条件相同;
e.重复步骤c和d制得第三批L-瓜氨酸粗品。
优选的,步骤a所述脱色为用活性炭对制备得到的L-瓜氨酸料液进行脱色;包括向L-瓜氨酸料液加入活性炭,然后将加入活性炭后的L-瓜氨酸料液在70-80℃的温度下保温30min,过滤,得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加入的活性炭的量为L-瓜氨酸料液质量的0.5-0.6wt%。
优选的,步骤a所述浓缩为在70-80℃的温度和-0.08~0.07MPa的真空条件下搅拌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当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的波美度达到1.085-1.095时,停止搅拌得L-瓜氨酸浓缩液;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90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r/min。
优选的,步骤b所述的结晶为将L-瓜氨酸浓缩液的温度降到0-5℃,在降温的同时以30-40r/min的转速搅拌浓缩液得到L-瓜氨酸粗品。优选的,步骤c所述浓缩为在70-80℃的温度和-0.08~0.07MPa的真空条件下搅拌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当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的波美度达到1.250-1.325时,停止搅拌得L-瓜氨酸浓缩液;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90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r/min。
优选的,步骤b所述第一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73-75%;步骤d所述第二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12-15%;步骤e所述第三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5-7%;所述L-瓜氨酸粗品的总收率为90-97%。
一种L-瓜氨酸,所述L-瓜氨酸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L-瓜氨酸粗品经过精制制得;所述L-瓜氨酸的旋光度为25.75-26.0°;透光率大于99%;精制得到的所述L-瓜氨酸中的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铵盐的含量皆为50-100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方法在生产L-瓜氨酸粗品时不用乙醇,浓缩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直接进行结晶,具有生产条件温和,浓缩时间短,产品纯度高,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说的L-瓜氨酸粗品收率指的是在每次粗品结晶得到的粗品与….的比率。
实施例1
制备L-瓜氨酸粗品
1.制备L-瓜氨酸转化液
向转化釜里按质量比5:1加入纯水和L-精氨酸,然后用盐酸将混合液的Ph值调为6.0,且L-精氨酸全部溶于水,将混合液的温度升到38℃左右,再向转化釜里加入L-瓜氨酸菌种进行转化,加入的L-管氨酸菌种的质量为L-精氨酸质量1.5wt%,转化时间为4天,直至检测得L-瓜氨酸的转化率为99%时结束转化,进行下一步生产;
2.脱色
将转化到位的L-瓜氨酸料液(转化液)通过高速离心机除去菌体,然后将除去菌体的L-瓜氨酸料液置于脱色釜中,同时加入所述料液量0.5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加入活性炭后的料液加热到70℃,然后保温30分钟,之后开始过滤,得到脱色后的料液,进行下一步生产;
3.浓缩
将脱色后的液料液转入浓缩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浓缩设备选择浓缩罐,开启加热系统,并将系统内的压力控制在0.05MPa的真空条件下,在并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达到使料液浓缩的目的,搅拌的转速控制在80转/分,当料液浓缩到波美度为1.085时,停止浓缩,准备下一步粗品结晶;
4.粗品结晶
将浓缩到位的浓缩液置于结晶设备内,本实施例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开始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将搅拌的转速控制在30转/分,控制料液慢慢的降温结晶,温度降到3℃时关闭降温系统,进行离心操作,得L-瓜氨酸固体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73%;
5.再次浓缩
将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的料液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与步骤3相同,浓缩到料液的波美度为1.250时,停止浓缩;
6.再次粗品结晶
与步骤4的操作条件相同,结晶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13%;
7.重复浓缩和结晶
重复步骤5和6,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6%;
经过多次浓缩和结晶,L-瓜氨酸粗品得率可以达到92%;
制备L-瓜氨酸成品
1.精制
按2:1的质量比将纯化水和L-瓜氨酸粗品置于粗品脱色设备内,再加入L-瓜氨酸粗品质量的0.5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脱色后的料液置于结晶设备内,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当温度降到3℃时,进行离心操作,得湿品L-瓜氨酸固体精品,对得到的固体精品进行干燥,得L-瓜氨酸成品,本实施例的脱色设备选择脱色罐,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
本实施例制得的L-瓜氨酸成品的旋光度为25.8°;透光率为99.1%;L-瓜氨酸成品中的氯化物含量为60ppm,硫酸盐含量为70ppm,铁盐含量为50ppm,铵盐的含量为65ppm。
实施例2
制备L-瓜氨酸粗品
1.制备L-瓜氨酸转化液
向转化釜里按质量比5:1加入纯水和L-精氨酸,然后用盐酸将混合液的Ph值调为6.5,且L-精氨酸全部溶于水,将混合液的温度升到38℃左右,再向转化釜里加入L-瓜氨酸菌种进行转化,加入的L-管氨酸菌种的质量为L-精氨酸质量1.5wt%,转化时间为5天,直至检测得L-瓜氨酸的转化率为99%时结束转化,进行下一步生产;
2.脱色
将转化到位的L-瓜氨酸料液(转化液)通过高速离心机除去菌体,然后将除去菌体的L-瓜氨酸料液置于脱色釜中,同时加入所述料液量0.6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加入活性炭后的料液加热到80℃,然后保温30分钟,之后开始过滤,得到脱色后的料液,进行下一步生产;
3.浓缩
将脱色后的液料液转入浓缩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浓缩设备选择浓缩罐,开启加热系统,并将系统内的压力控制在0.02MPa的真空条件下,并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达到使料液浓缩的目的,搅拌的转速控制在80转/分,当料液浓缩到波美度为1.095时,停止浓缩,准备下一步粗品结晶;
4.粗品结晶
将浓缩到位的浓缩液置于结晶设备内,本实施例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开始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将搅拌的转速控制在40转/分,控制料液慢慢的降温结晶,温度降到5℃时关闭降温系统,进行离心操作,得L-瓜氨酸固体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75%;
5.再次浓缩
将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的料液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与步骤3相同,浓缩到料液的波美度为1.325时,停止浓缩;
6.再次粗品结晶
与步骤4的操作条件相同,结晶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15%;
7.重复浓缩和结晶
重复步骤5和6,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7%;
经过多次浓缩和结晶,L-瓜氨酸粗品得率可以达到97%;
制备L-瓜氨酸成品
1.精制
按2:1的质量比将纯化水和L-瓜氨酸粗品置于粗品脱色设备内,再加入L-瓜氨酸粗品质量的0.6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脱色后的料液置于结晶设备内,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当温度降到5℃时,进行离心操作,得湿品L-瓜氨酸固体精品,对得到的固体精品进行干燥,得L-瓜氨酸成品,本实施例的脱色设备选择脱色罐,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
本实施例制得的L-瓜氨酸成品的旋光度为26°;透光率为99.2%;L-瓜氨酸成品中的氯化物含量为55ppm,硫酸盐含量为65ppm,铁盐含量为50ppm,铵盐的含量为58ppm。
实施例3
制备L-瓜氨酸粗品
1.制备L-瓜氨酸转化液
向转化釜里按质量比5:1加入纯水和L-精氨酸,然后用盐酸将混合液的Ph值调为6.3,且L-精氨酸全部溶于水,将混合液的温度升到38℃左右,再向转化釜里加入L-瓜氨酸菌种进行转化,加入的L-瓜氨酸菌种的质量为L-精氨酸质量1.5wt%,转化时间为4.5天,直至检测得L-瓜氨酸的转化率为99%时结束转化,进行下一步生产;
2.脱色
将转化到位的L-瓜氨酸料液(转化液)通过高速离心机除去菌体,然后将除去菌体的L-瓜氨酸料液置于脱色釜中,同时加入所述料液量0.55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加入活性炭后的料液加热到75℃,然后保温30分钟,之后开始过滤,得到脱色后的料液,进行下一步生产;
3.浓缩
将脱色后的液料液转入浓缩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浓缩设备选择浓缩罐,开启加热系统,并将系统内的压力控制在0.07MPa的真空条件下,并在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达到使料液浓缩的目的,搅拌的转速控制在80转/分,当料液浓缩到波美度为1.090时,停止浓缩,准备下一步粗品结晶;
4.粗品结晶
将浓缩到位的浓缩液置于结晶设备内,本实施例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开始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将搅拌的转速控制在35转/分,控制料液慢慢的降温结晶,温度降到4℃时关闭降温系统,进行离心操作,得L-瓜氨酸固体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74%;
5.再次浓缩
将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的料液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与步骤3相同,浓缩到料液的波美度为1.300时,停止浓缩;
6.再次粗品结晶
与步骤4的操作条件相同,结晶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14%;
7.重复浓缩和结晶
重复步骤5和6,得到L-瓜氨酸粗品,此步骤的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5%;
经过多次浓缩和结晶,L-瓜氨酸粗品得率可以达到93%;
制备L-瓜氨酸成品
1.精制
按2:1的质量比将纯化水和L-瓜氨酸粗品置于粗品脱色设备内,再加入L-瓜氨酸粗品质量的0.55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脱色后的料液置于结晶设备内,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当温度降到4℃时,进行离心操作,得湿品L-瓜氨酸固体精品,对得到的固体精品进行干燥,得L-瓜氨酸成品,本实施例的脱色设备选择脱色罐,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
本实施例制得的L-瓜氨酸成品的旋光度为25.75°;透光率为99.5%;L-瓜氨酸成品中的氯化物含量为54ppm,硫酸盐含量为68ppm,铁盐含量为70ppm,铵盐的含量为68ppm。
对比例1
制备L-瓜氨酸粗品
1.制备L-瓜氨酸转化液
向转化釜里按质量比5:1加入纯水和L-精氨酸,然后用盐酸将混合液的Ph值调为6.0-6.5,且L-精氨酸全部溶于水,将混合液的温度升到38℃左右,再向转化釜里加入L-瓜氨酸菌种进行转化,加入的L-管氨酸菌种的质量为L-精氨酸质量1.5wt%,转化时间为4-5天左右,直至检测得L-瓜氨酸的转化率为99%时结束转化,进行下一步生产;
2.脱色
将转化到位的L-瓜氨酸料液(转化液)通过高速离心机除去菌体,然后将除去菌体的L-瓜氨酸料液置于脱色釜中,同时加入所述料液量0.5-0.6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加入活性炭后的料液加热到70-80℃,然后保温30分钟,之后开始过滤,得到脱色后的料液,进行下一步生产;
3.浓缩
将脱色后的液料液转入浓缩设备中,本实施例的浓缩设备选择浓缩罐,开启加热系统,并将系统内的压力控制在0.03MPa的真空条件下,并在7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达到使料液浓缩的目的,搅拌的转速控制在70-80转/分,当料液浓缩到波美度为1.142-1.145时,停止浓缩,准备下一步粗品结晶;
4.粗品结晶
将浓缩到位的浓缩液置于结晶设备内,本实施例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在向结晶设备内加入浓缩液质量2-2.5倍的已经升温到45℃的乙醇溶液,待L-瓜氨酸粗品结晶析出后,开启降温和搅拌系统,当温度降到0-5℃时开始进行离心操作,得到L-瓜氨酸粗品;
此步骤L-瓜氨酸粗品的得率为75%;
5.精制
按2:1的质量比将纯化水和L-瓜氨酸粗品置于粗品脱色设备内,再加入L-瓜氨酸粗品质量的0.5%-0.6wt%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将脱色后的料液置于结晶设备内,开启搅拌和降温系统,当温度降到0-5℃时,进行离心操作,得湿品L-瓜氨酸固体精品,对得到的固体精品进行干燥,得L-瓜氨酸成品,本实施例的脱色设备选择脱色罐,结晶设备选择结晶罐。
由于在粗品结晶步骤采用乙醇,制备1吨L-瓜氨酸粗品,就需要乙醇8.5-9吨,而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对提取粗品后的料液中的乙醇进行回收,回收率一般只有85%,所以,制备1吨L-瓜氨酸粗品,消耗掉乙醇为1.25-1.30吨,而一吨乙醇的价格为7000元/吨,所以,使用乙醇得到粗品的方法,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另外由于进行乙醇回收是利用高温将乙醇蒸发出来进行收集,所以,回收乙醇的温度及方式对提取过一次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造成极大破坏,因为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残留在料液中的L-瓜氨酸很难再被提取出来,这就造成实际生产中,原料消耗大,成本高,而L-瓜氨酸成品的收率低的问题,且蒸发出来的乙醇,对操作人员也造成健康损害。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L-瓜氨酸料液;
(2)由L-瓜氨酸料液制得L-瓜氨酸粗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L-瓜氨酸料液为由L-精氨酸菌种制得的L-瓜氨酸转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由L-瓜氨酸料液制得L-瓜氨酸粗品包括由L-瓜氨酸料液经浓缩、结晶制得L-瓜氨酸粗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L-瓜氨酸料液浓缩、结晶制得L-瓜氨酸粗品具体包括:
a.对制备得到的L-瓜氨酸料液进行脱色、浓缩得到第一批L-瓜氨酸浓缩液;
b.对步骤a得到的第一批L-瓜氨酸浓缩液进行结晶得到第一批L-瓜氨酸粗品和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
c.对步骤b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进行浓缩得第二批L-瓜氨酸浓缩液;
d.对步骤c得到的第二批L-瓜氨酸浓缩液进行结晶得到第二批L-瓜氨酸粗品和分离出L-瓜氨酸粗品后的料液;所述结晶的条件与步骤b中的结晶条件相同;
e.重复步骤c和d制得第三批L-瓜氨酸粗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脱色为用活性炭对制备得到的L-瓜氨酸料液进行脱色;包括向L-瓜氨酸料液加入活性炭,然后将加入活性炭后的L-瓜氨酸料液在70-80℃的温度下保温30min,过滤,得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加入的活性炭的量为L-瓜氨酸料液质量的0.5-0.6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浓缩为在70-80℃的温度和-0.08~0.07MPa的真空条件下搅拌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当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的波美度达到1.085-1.095时,停止搅拌得L-瓜氨酸浓缩液;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90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结晶为将L-瓜氨酸浓缩液的温度降到0-5℃,在降温的同时以30-40r/min的转速搅拌浓缩液得到L-瓜氨酸粗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浓缩为在70-80℃的温度和-0.08~0.07MPa的真空条件下搅拌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当所述脱色后的L-瓜氨酸料液的波美度达到1.250-1.325时,停止搅拌得L-瓜氨酸浓缩液;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90r/min,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第一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73-75%;步骤d所述第二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12-15%;步骤e所述第三批L-瓜氨酸粗品的收率为5-7%;所述L-瓜氨酸粗品的总收率为90-97%。
10.一种L-瓜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L-瓜氨酸由权利要求1制备的L-瓜氨酸粗品经过精制制得;所述L-瓜氨酸的旋光度为25.75-26.0°;透光率大于99%;精制得到的所述L-瓜氨酸中的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铵盐的含量皆为50-100ppm。
CN201610792985.5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Active CN106496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2985.5A CN106496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2985.5A CN106496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6075A true CN106496075A (zh) 2017-03-15
CN106496075B CN106496075B (zh) 2018-09-14

Family

ID=5829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2985.5A Active CN106496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960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0317A (zh) * 2020-12-07 2021-03-16 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瓜氨酸精制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2813A1 (en) * 2007-08-20 2009-06-04 Hua Bai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citrulline
CN10222039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上海聚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精氨酸发酵联合酶转化制备瓜氨酸的方法
CN104418774A (zh) * 2013-09-11 2015-03-18 安阳天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栝楼瓤微生物发酵提取l-瓜氨酸的方法
CN104789489A (zh) * 2015-03-09 2015-07-22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4805144A (zh) * 2015-05-07 2015-07-29 江南大学 一种高效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
CN105017086A (zh) * 2015-07-01 2015-11-04 滨州市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瓜氨酸分离纯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2813A1 (en) * 2007-08-20 2009-06-04 Hua Bai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citrulline
CN102220390A (zh) * 2010-04-15 2011-10-19 上海聚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精氨酸发酵联合酶转化制备瓜氨酸的方法
CN104418774A (zh) * 2013-09-11 2015-03-18 安阳天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栝楼瓤微生物发酵提取l-瓜氨酸的方法
CN104789489A (zh) * 2015-03-09 2015-07-22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4805144A (zh) * 2015-05-07 2015-07-29 江南大学 一种高效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
CN105017086A (zh) * 2015-07-01 2015-11-04 滨州市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l-瓜氨酸分离纯化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0317A (zh) * 2020-12-07 2021-03-16 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瓜氨酸精制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6075B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3120B (zh) 一种味精的生产工艺
CN102690846A (zh) 谷氨酸生物固相酶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1705253B (zh) 一种木糖母液的处理方法
CN101456822A (zh) 一种提取苏氨酸的新工艺
CN109134468A (zh) 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维生素b2产量的方法
CN107475320A (zh) L‑天门冬氨酸的绿色生产方法
CN107099563A (zh) 一种利用等电技术制备味精的方法
CN104480075B (zh) 一种催化合成丙谷二肽的生物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96075B (zh) 一种l-瓜氨酸粗品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l-瓜氨酸
CN105779522B (zh) 一种微生物酶转化法生产l‑4‑羟基异亮氨酸的方法
CN106244638B (zh) 一种生物质循环发酵生产乳酸的综合利用工艺
CN113980090B (zh) 利用生物医药发酵菌渣回收生物源蛋白的方法
CN101016421A (zh) 栀子蓝色素的生产工艺方法
CN101086001A (zh) 从发酵液中提取l-谷氨酰胺粗结晶的方法
CN110468169A (zh) 一种玉米芯生产l-阿拉伯糖的方法
CN110655547A (zh) 一种降低单一相关杂质含量的腺苷提取方法
CN104000162A (zh) 一种大米制备味精工艺
CN101857886B (zh) 一种木糖醇联产l-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
CN110272924A (zh) 一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CN107916282A (zh) 一种生物法制备l‑瓜氨酸和l‑鸟氨酸的方法
CN110540499B (zh) 一种二元酸胺盐的提取纯化方法
CN107012181A (zh) 一种苏氨酸发酵培养基及苏氨酸清洁生产工艺
CN108220351B (zh) 一种生物酶法制备L-精氨酸-α-酮戊二酸的方法
CN110079565A (zh) 一种可提高转化率的豆腐黄浆水发酵生产氨基酸的方法
CN102676598A (zh) 谷氨酸钠生物固相酶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