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93175A -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93175A
CN106493175A CN201610512139.3A CN201610512139A CN106493175A CN 106493175 A CN106493175 A CN 106493175A CN 201610512139 A CN201610512139 A CN 201610512139A CN 106493175 A CN106493175 A CN 106493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block
fixed
mentioned
outsid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2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93175B (zh
Inventor
新保健太郎
后藤利夫
桥本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93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3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93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3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2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2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 B21B31/04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with tie rods in frameless stands, e.g. prestressed tie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装置,即便在改变了壳体的间隔的情况下,也能够赋予适当的预应力,可靠性较高,且分解、组装也容易。在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中,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固定衬垫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部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具有多个槽的梳齿状卡合部。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收纳于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多个槽的大小的多个突条。

Description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变更壳体的间隔的预应力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1所示,伴随着由轧辊101产生的横向负荷F、上下方向的轧制反力等,对连接在壳体102与103之间的拉杆104施加力矩M。
因此,已知有如下的预应力装置:沿使壳体102与103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向常时对预应力杆105进行拉伸,对拉杆104赋予预应力,由此提高由壳体102、103以及拉杆104等构成的构造体的刚性。
此外,还已知有能够使壳体103移动而变更壳体102与103之间的间隔的轧钢机,但是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35006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虽然在壳体间隔较窄时能够赋予预应力,但是没有成为在扩大了壳体间隔时能够赋予适当的预应力的构造。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09090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成为在改变衬垫的长度而扩大了壳体间隔时也能够赋予预应力的构造。
但是,需要在热、水、水锈等的影响较强烈的左右的壳体间设置较大的旋转衬垫及其旋转装置,可靠性存在问题。
此外,在由于维护等而进行衬垫的分解、组装的情况下,在衬垫上部存在压下装置、盖板等障碍物,因此起重机等的操纵较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35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090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并提供一种预应力装置,即便在改变了壳体的间隔的情况下也能够赋予适当的预应力,可靠性较高且分解、组装也较容易。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上述固定衬垫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部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具有多个槽的梳齿状卡合部,上述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收纳于上述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槽的大小的多个突条。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应力装置中,通过驱动设备使上述活动衬垫围绕中心轴转动,由此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上述固定位置以及上述固定解除位置。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活动衬垫,该外侧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预应力杆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应力装置中,上述外侧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在上述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上述外侧活动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预应力装置中,具备使上述活动衬垫以及上述外侧活动衬垫转动的外侧驱动装置,该外侧驱动装置具有经由同步轴连结的动力传递部和用于使上述活动衬垫以及上述外侧活动衬垫同步转动的一个驱动部。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并且在上述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固定衬垫,该外侧固定衬垫为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在上述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上述外侧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预应力装置中,上述预应力杆能够通过转动装置而围绕中心轴转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因此在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
而且,如果在使一方的壳体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位置,则能够在所希望的壳体间隔通过预应力杆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此外,固定衬垫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部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具有多个槽的梳齿状卡合部,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收纳于上述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槽的大小的多个突条,因此活动衬垫的突条与固定衬垫的槽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解除位置,而能够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活动衬垫的突条与固定衬垫的槽不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位置,而不能够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
因此,仅通过使活动衬垫转动形成于固定衬垫的槽的间距的一半,就能够使其从固定位置朝固定解除位置移动或者从固定解除位置朝固定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驱动设备使活动衬垫围绕中心轴转动,由此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因此能够使活动衬垫容易地转动。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因此能够在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
而且,如果在使一方的壳体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位置,则能够在所希望的壳体间隔通过预应力杆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此外,在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活动衬垫,外侧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预应力杆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因此不使预应力杆本身移动就能够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
并且,在由于维护等而进行固定衬垫等的分解、组装的情况下,如果使外侧活动衬垫以及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解除位置,则能够将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向其轴向拉拔,因此不用在意处于固定衬垫上部的压下装置、盖板等障碍物,就能够进行预应力装置的分解、组装。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外侧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在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外侧活动衬垫上所形成的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因此外侧活动衬垫的突条与预应力杆的槽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解除位置,而能够使一方的壳体以及外侧活动衬垫沿着预应力杆的轴向移动,外侧活动衬垫的突条与预应力杆的槽不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位置,而无法使一方的壳体以及外侧活动衬垫沿着预应力杆的轴向移动。
因此,仅通过使外侧活动衬垫转动预应力杆上所形成的槽的间距的一半,就能够使外侧活动衬垫从固定位置朝固定解除位置移动或者从固定解除位置朝固定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具备使活动衬垫以及外侧活动衬垫转动的外侧驱动装置,外侧驱动装置具有经由同步轴连结的动力传递部和用于使活动衬垫以及外侧活动衬垫同步转动的一个驱动部,因此仅通过一个驱动部就能够使活动衬垫以及外侧活动衬垫同时从固定位置朝固定解除位置移动或者从固定解除位置朝固定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因此在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使一方的壳体沿着固定衬垫的轴向移动。
而且,如果在使一方的壳体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使活动衬垫移动到固定位置,则能够在所希望的壳体间隔通过预应力杆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此外,在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固定衬垫,外侧固定衬垫为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在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外侧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因此外侧固定衬垫的突条与预应力杆的槽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解除位置,而能够使一方的壳体以及外侧固定衬垫沿着预应力杆的轴向移动,外侧固定衬垫的突条与预应力杆的槽不一致的位置成为固定位置,而无法使一方的壳体以及外侧固定衬垫沿着预应力杆的轴向移动。
因此,仅通过使外侧固定衬垫转动预应力杆上所形成的槽的间距的一半,就能够使外侧固定衬垫从固定位置朝固定解除位置移动或者从固定解除位置朝固定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预应力装置,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具备使预应力杆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装置,因此能够使预应力杆容易地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的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3A-图3D是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的构造图。
图5是图4的B-B线截面图。
图6是图4的C-C线截面图。
图7是图4的D-D线截面图。
图8是图4的E-E线截面图。
图9是图4的F-F线截面图。
图10A-图10D是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的组装方法说明图。
图11是具备预应力装置的轧钢机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附图左侧表述为一端侧,将附图右侧表述为另一端侧。
【实施例1】
如图1的构造图所示,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包括预应力杆1、固定衬垫2、四个活动衬垫3、四个外侧活动衬垫4、操作侧壳体5、驱动侧壳体6、四个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四个外侧活动衬垫驱动装置8、预应力缸9、驱动缸10以及螺母11等。
预应力杆1具有设置于一端部的大径部12、在大径部12上设置于四个部位的外侧凹部13、以及设置于另一端部的螺纹槽14,外侧活动衬垫4能够相对于外侧凹部13嵌合或脱离。
此外,预应力杆1能够贯通驱动侧壳体6、预应力缸9以及驱动缸10,并在螺纹槽14拧入螺母11而进行组装。
固定衬垫2为圆筒状,具有设置于一端侧的厚壁部15、设置于厚壁部15的一端的四个部位的切口部16、以及设置于厚壁部15的另一端侧的四个部位的内侧凹部17,预应力杆1能够贯通该固定衬垫2的内部,并且活动衬垫3能够相对于切口部16以及内侧凹部17嵌合或者脱离。
此外,固定衬垫2的另一端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设置在驱动侧壳体6的一端侧的面上的圆筒状的安装部件19。
然后,在活动衬垫3嵌合于切口部16的状态(图1的状态)或者嵌合于内侧凹部17的状态、且外侧活动衬垫4嵌合于外侧凹部13的状态(图1的状态)或者卡合于大径部12的另一端侧的状态下,当从泵(未图示)朝处于预应力缸9与驱动缸10之间的空气室18送入适量的空气时,螺母11被驱动缸10推压,能够对固定衬垫2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另外,图1的状态为壳体间隔较大的状态,外侧活动衬垫4卡合于大径部12的另一端侧的状态、且活动衬垫3嵌合于内侧凹部17的状态(图3D的状态)为壳体间隔较窄的状态。
如图1的A-A线截面图即图2所示,四个活动衬垫3以及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均等地配置在设置于操作侧壳体5的孔20的另一端侧的周围,通过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的工作而活动衬垫3能够沿箭头方向移动,并相对于四个部位的切口部16(在壳体间隔较窄的状态下为四个部位的内侧凹部17)嵌合,或者朝厚壁部15的外侧移动。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四个外侧活动衬垫4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装置8也是与活动衬垫3以及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相同的构造,均等地配置在设置于操作侧壳体5的孔20的一端侧的周围。
操作侧壳体5以及驱动侧壳体6为适当形状的柱状体,相对于轧钢机的设置面垂直地设置。
而且,操作侧壳体5在上下的适当部位具有预应力杆1以及固定衬垫2能够通过的大小的孔20,并且能够移动以便扩大或者缩小与驱动侧壳体6之间的间隔。
因此,在四个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分别移动到厚壁部15以及大径部12的外侧的状态下,将螺母11从预应力杆1拆卸并使其朝操作侧壳体5的外侧移动,由此能够将预应力杆1以及固定衬垫2拉出。
此外,驱动侧壳体6在与操作侧壳体5的孔20为相同高度的部位具有预应力杆1的另一端部能够通过的大小的孔。
如图3所示,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能够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应对壳体间隔的变更。
图3A表示壳体间隔较大时的预应力装置的状态。活动衬垫3嵌合于切口部16,外侧活动衬垫4嵌合于外侧凹部13。
图3B为使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沿箭头方向移动,而使其位于厚壁部15以及大径部12的外侧。
图3C为使操作侧壳体5朝缩窄与驱动侧壳体6之间的间隔的方向移动,使活动衬垫3位于内侧凹部17的外侧,并使外侧活动衬垫4位于大径部12的另一端侧。
图3D为使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沿箭头方向移动,使活动衬垫3嵌合于内侧凹部17,并且使外侧活动衬垫4位于能够与大径部12卡合的部位。
而且,当朝空气室18送入适量的空气时,外侧活动衬垫4被大径部12的另一端侧的面朝另一端侧推压,固定衬垫2被活动衬垫3的另一端侧的面朝另一端侧推压,而对固定衬垫2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实施例2】
如图4的构造图所示,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包括预应力杆21、固定衬垫22、活动衬垫23、外侧活动衬垫24、操作侧壳体25、驱动侧壳体26、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预应力缸29、驱动缸30以及螺母31等。
预应力杆21具有设置于一端部的大径部32、设置于大径部32的外侧凹部33、以及设置于另一端部的螺纹槽34。
而且,如图4的B-B线截面图即图5所示,大径部32具有8个槽41且截面成为梳齿状。
此外,预应力杆21能够贯通驱动侧壳体26、预应力缸29以及驱动缸30,并在螺纹槽34拧入螺母31而进行组装。
固定衬垫22为圆筒状,具有设置于一端侧的厚壁部35、设置于厚壁部35的一端的切口部36、以及设置于厚壁部35的另一端侧的内侧凹部37,预应力杆21能够贯通该固定衬垫22的内部。
而且,如图4的C-C线截面图即图6所示,厚壁部35具有8个槽42且截面成为梳齿状。
此外,固定衬垫22的另一端部能够拆装地固定于设置在驱动侧壳体26的一端侧的面上的圆筒状的安装部件39。
另外,图4的状态为壳体间隔较大的状态,外侧活动衬垫24卡合于大径部32的另一端侧的状态、且活动衬垫23嵌合于内侧凹部37的状态为壳体间隔较窄的状态。
活动衬垫23以及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配置在操作侧壳体25上所设置的孔40的另一端侧的周围,如图4的D-D线截面图即图7所示,活动衬垫23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能够收纳于在固定衬垫22的厚壁部35上形成的8个槽42的大小的8个突条43。
此外,在活动衬垫2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啮合的齿轮部(未图示)。
而且,如果通过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的转动使活动衬垫23转动而成为突条43进入槽42的位置,则能够使操作侧壳体25以及活动衬垫23沿着固定衬垫22的轴向移动,反之,如果成为突条43不进入槽42的位置,则突条43与厚壁部35的槽42之间的部分碰撞,因此无法使操作侧壳体25以及活动衬垫23沿着固定衬垫22的轴向移动。
外侧活动衬垫24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配置在设置于操作侧壳体25的孔40的一端侧的周围,如图4的E-E线截面图即图8所示,外侧活动衬垫24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收纳于在预应力杆21的大径部32上形成的8个槽41的大小的8个突条44。
此外,在外侧活动衬垫2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啮合的啮合部(未图示)。
而且,如果通过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的转动使外侧活动衬垫24转动而成为突条44进入槽41的位置,则能够使操作侧壳体25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沿着预应力杆21的轴向移动,反之,如果成为突条44不进入槽41的位置,则突条43与大径部32的槽41之间的部分碰撞,因此无法使操作侧壳体25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沿着预应力杆21的轴向移动。
另外,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只要能够分别转动突条43以及突条44的间距的一半(在图7以及图8的情况下为22.5度),则能够取得突条43以及突条44进入槽42以及槽41的位置以及不进入的位置,但是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当然也可以转动上述转动以上。
关于操作侧壳体25以及驱动侧壳体26,由于为与实施例1的操作侧壳体5以及驱动侧壳体6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说明。
图4的F-F线截面图即图9是表示用于使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同步转动的驱动装置的图,该驱动装置包括贯穿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的中心轴的轴部45、设置于该轴部45的中间部的小齿轮部46、与小齿轮部46啮合的齿条部47、以及使齿条部47上下移动的一个驱动部48。
如图10所示,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组装。
图10A为在操作侧壳体25的孔40的另一端侧安装活动衬垫23。
图10B为将固定衬垫22从操作侧壳体25的一端侧插入,并将另一端部插入于设置在驱动侧壳体26的一端侧的面上的安装部件39。之后,在操作侧壳体25的孔40的一端侧安装外侧活动衬垫24。
图10C为将预应力杆21从外侧活动衬垫24的一端侧插入,并使另一端侧贯通驱动侧壳体26、预应力缸29以及驱动缸30,并拧入螺母31。
图10D为安装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等,使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转动,而成为突条43以及突条44分别不进入槽42以及槽41的位置。之后,当朝空气室38送入适量的空气时,预应力杆21被朝另一端侧拉动,外侧活动衬垫24被朝另一端侧推压,固定衬垫22被活动衬垫23的另一端侧的面朝另一端侧推压,而对固定衬垫22赋予适当的预应力。
关于使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应对壳体间隔的变更的步骤不进行详细说明,不同点仅在于:将实施例1的图3B以及图3D的步骤中的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的移动替换为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的转动,在变更壳体间隔时成为突条43以及突条44进入槽42以及槽41的位置,在赋予预应力时成为突条43以及突条44不进入槽42以及槽41的位置。
列举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变形例。
(1)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具备外侧活动衬垫4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装置8,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具备外侧活动衬垫24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但并不一定需要具备这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大径部12、32替换为设置于预应力杆1、21的另一端部的凸缘部,无需设置外侧凹部13、33。
此外,只要在操作侧壳体5、25上设置预应力杆1、21能够通过而凸缘部无法通过的孔即可,在缩窄壳体间隔时使预应力杆1、21与操作侧壳体5、25一起朝另一端侧移动,并将螺母11、31朝一端侧拧入而卡合于驱动缸10、30。
另外,为了能够使固定衬垫2、22沿轴向移动,并在操作侧壳体5、25中通过而拉出,只要在操作侧壳体5、25上设置固定衬垫2、22能够通过的孔,并且将预应力杆1、21的凸缘部设定得较大而无法通过该孔即可。
(2)在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中,通过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装置8使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移动,在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中,通过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等使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转动,但这些驱动设备并不是一定需要的构成,只要在预应力装置的组装、壳体间隔变更时,通过适当的机构使其移动或者转动即可。
(3)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中,分别设置了一个外侧凹部13、33以及一个内侧凹部17、37,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而且,例如在设置了两个的情况下,能够将壳体间隔变更为三个阶段。
(4)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中,使用预应力缸9、29以及驱动缸10、30,朝空气室18、38送入空气而拉动预应力杆1、21,但并不限定于空气压力,也可以成为液压式,还可以使用适当的机械机构来拉动预应力杆1、21。
(5)在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中,使固定衬垫2成为圆筒状,但只要是方筒状、椭圆筒状等预应力杆1能够贯通其内部的形状,则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6)在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中,活动衬垫3、外侧活动衬垫4、活动衬垫驱动装置7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装置8分别设置了四个,但并不限定于四个,只要设置一个以上即可。
另外,在仅设置一个的情况下,只要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成为环状或者C字状,并使其直径能够改变或者设置铰接部而能够进行开闭即可,在设置多个的情况下,优选均等地配置活动衬垫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4。
(7)在实施例1的预应力装置中,在预应力杆1的大径部12设置四个部位的外侧凹部13,在固定衬垫2的厚壁部15设置四个部位的切口部16以及四个部位的内侧凹部17,但这些部分无需与外侧活动衬垫4、活动衬垫3一一对应地设置,可以设置两个能够接纳两个外侧活动衬垫4、两个活动衬垫3的外侧凹部、切口部以及内侧凹部,也可以使大径部12的周围全部成为外侧凹部,使厚壁部15的周围全部成为切口部或者内侧凹部。
(8)在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中,在大径部32以及厚壁部35设置8个槽41以及42,在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设置8个突条43以及44,但槽41与突条43以及槽42与突条44只要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相同数量即可。另外,即使在变更了槽、突条的数量的情况下,也优选均等地配置槽、突条。
(9)在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中,在大径部32以及厚壁部35设置8个槽41以及42,在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设置8个突条43以及44,但也可以在大径部32以及厚壁部35设置突条,在活动衬垫23以及外侧活动衬垫24设置槽。
(10)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为,作为用于使活动衬垫23与外侧活动衬垫24同步转动的驱动装置,具备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7、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轴部45、小齿轮部46、齿条部47以及一个驱动部48,但也可以不通过这样的机械机构而电气地进行同步控制。此外,活动衬垫23与外侧活动衬垫24并不一定需要同步转动,也可以分别单独地设置驱动设备而使其转动。
(11)实施例2的预应力装置为,具备外侧活动衬垫24以及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但也可以替代外侧活动衬垫24而成为具有同样的突条44的外侧固定衬垫。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外侧活动衬垫驱动用齿轮28等驱动装置,但优选作为替代而设置使预应力杆21转动的转动装置,在变更壳体间隔时能够控制为突条44进入槽41的位置,在赋予预应力时能够控制为突条44不进入槽41的位置。

Claims (7)

1.一种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
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
上述固定衬垫为圆筒状,在其外周部的至少一个部位形成有具有多个槽的梳齿状卡合部,
上述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收纳于上述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槽的大小的多个突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驱动设备使上述活动衬垫围绕中心轴转动,由此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上述固定位置以及上述固定解除位置。
3.一种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
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并且
在上述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活动衬垫,
该外侧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预应力杆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侧活动衬垫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的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
在上述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上述外侧活动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上述活动衬垫以及上述外侧活动衬垫转动的外侧驱动装置,该外侧驱动装置具有经由同步轴连结的动力传递部和用于使上述活动衬垫以及上述外侧活动衬垫同步转动的一个驱动部。
6.一种预应力装置,是能够变更壳体间隔的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壳体的内侧设置活动衬垫并且设置预应力杆以及固定衬垫,
上述活动衬垫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上述固定衬垫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解除位置,并且
在上述一方的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侧固定衬垫,
该外侧固定衬垫为环状,在其内面侧形成有与中心轴平行的多个突条,
在上述预应力杆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收纳上述外侧固定衬垫上所形成的上述多个突条的大小的多个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上述预应力杆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装置。
CN201610512139.3A 2015-09-08 2016-06-30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Active CN106493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6900A JP5890932B1 (ja) 2015-09-08 2015-09-08 圧延機のプレストレス装置
JP2015-176900 2015-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3175A true CN106493175A (zh) 2017-03-15
CN106493175B CN106493175B (zh) 2018-04-13

Family

ID=5553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2139.3A Active CN106493175B (zh) 2015-09-08 2016-06-30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90932B1 (zh)
KR (1) KR101678344B1 (zh)
CN (1) CN1064931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9517A (zh) * 2022-01-05 2022-04-0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安装组件和具有该旋转安装组件的预应力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5006B2 (ja) * 1998-03-13 2004-06-0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ミル
JP3809090B2 (ja) * 2001-10-24 2006-08-1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ミルのプレストレス装置
CN2887475Y (zh) * 2006-05-19 2007-04-11 姜其平 高刚度预应力轧机
CN102335676A (zh) * 2010-07-28 2012-02-01 德阳市西川机械技术研究所 一种预应力轧钢机机架
CN102363157A (zh) * 2011-09-21 2012-02-29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辊轧机机架的预应力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1309A (ja) * 1983-12-29 1985-07-26 Nippon Steel Corp ユニバ−サル圧延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5006B2 (ja) * 1998-03-13 2004-06-0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ミル
JP3809090B2 (ja) * 2001-10-24 2006-08-1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ミルのプレストレス装置
CN2887475Y (zh) * 2006-05-19 2007-04-11 姜其平 高刚度预应力轧机
CN102335676A (zh) * 2010-07-28 2012-02-01 德阳市西川机械技术研究所 一种预应力轧钢机机架
CN102363157A (zh) * 2011-09-21 2012-02-29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辊轧机机架的预应力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9517A (zh) * 2022-01-05 2022-04-0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安装组件和具有该旋转安装组件的预应力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3175B (zh) 2018-04-13
JP5890932B1 (ja) 2016-03-22
JP2017051970A (ja) 2017-03-16
KR101678344B1 (ko) 2016-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0095B (zh) 摆线式驱动器
EP3055922B1 (de) Komprimierbare pumpe, implantier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positionieren der pumpe
CN104565101B (zh) 带有爪式端面离合器的致动器
EP2824274A3 (en) Microtunnel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2962496A (zh) 钻孔装置
CN106493175A (zh) 轧钢机的预应力装置
BR112017019853B1 (pt) Sistema e método para testemunhagem de parede lateral transversa
EP3044855B1 (de) Linearaktuator
CN105263648A (zh) 冲压设备
CN103707233A (zh) 双向做功的棘轮螺丝刀
CN103867684A (zh) 双速比回转减速机
CN108687375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向钻孔设备
CN105781436B (zh) 一种隧道支护钻孔机器人
CN108616182A (zh) 一种便于稳固安装的电气设备
EP3080382B1 (de)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werkzeugaufnahme einer drehbohranlage
KR20170033422A (ko) 펀칭 장치
CN113062749A (zh) 中空回转环形岩石巷道掘进机
DE2439063A1 (de) Vorrichtung zum grubenbau
CN107879184A (zh) 一种废旧电缆缠绕回收装置
DE102016101165B4 (de) Flexibel kämmende Zahnradvorrichtung
EP2962601B1 (en) Levell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furniture
DE2634244B2 (de) Umlauf reibungsgetriebe
CN215165576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的打桩机
CN211415478U (zh) 一种家具板材钻孔设备
CN108071411B (zh) 一种顶端打开式防脱落式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Co-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E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E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