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5226A -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75226A CN106475226A CN201611007322.4A CN201611007322A CN106475226A CN 106475226 A CN106475226 A CN 106475226A CN 201611007322 A CN201611007322 A CN 201611007322A CN 106475226 A CN106475226 A CN 1064752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ashing
- air
- area
- electric field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74—Cleaning the electro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36—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除尘环保领域,提供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器,除尘器内各电场中至少末电场的电极依次划分出若干可独立清灰的清灰区,对应于各清灰区,至少对应于末电场清灰区,至少设置有一个其气流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各气流控制装置操作的不同组合,仅将不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下一工序或放散至环境。在末电场各清灰区后,设置有将流经该位置气流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连通的回路管道。回路管道包括回路支管和回路总管。在所述回路管道上设置有风机,可将分离出的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引回,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混合。本发明基本消除电除尘器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对除尘效果的影响;适用于各种电除尘器干式清灰方式;方案简单可靠,与现有电除尘技术完全兼容,适合改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尘气体除尘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会产生含尘气体,含尘气体要经过除尘设施除去大量粉尘达标后,向大气排放。
精除尘设施主要有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由于布袋除尘器不耐高温和水,阻力较大,且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材质为玻璃纤维、氟美斯等,会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在很多领域并不适合。而静电除尘器因阻力小、除尘效率高、耐温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静电除尘器清灰时产生二次扬尘问题,严重降低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着我国治污治霾局势的严峻紧迫,急需要一种技术可靠,除尘效率为原有技术十倍甚至百倍的除尘器。因此以现有电除尘器的原理为基础,找到一种可靠的方法解决二次扬尘问题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除尘器,在现有除尘器工作原理基础上,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本发明的方法部分如下: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尘方法,包括进风口、本体、阴极、阳极、高压电源、清灰系统、出风口、灰斗等,其特征在于:除尘器内各电场中至少末电场的电极依次划分出若干可独立清灰的清灰区,可以在各个电场设置独立清灰区,也可只在后部的几级电场设置,但末端电场必须设置。对应于各清灰区,至少对应于末电场清灰区,至少设置有一个其气流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阀,也可以是翻板结构的风门,但不限于以上所述。通过对所述各气流控制装置操作的不同组合,比如一组截止阀或风门开闭,也可以是一个或一组换向阀的动作等。仅将不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下一工序或放散至环境。
优选的,在末电场各清灰区后,将受清灰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引回,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在各电场中可以划分独立清灰区,这些独立清灰区由单个电极或数个电极组成。所述清灰区的划分是相对应的,即这些清灰区的边界可以设置为完全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电场划分大小不同的清灰区,但这些清灰区的边界是对齐的。
本发明的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尘方法,包括进风口、本体、阴极、阳极、高压电源、清灰系统、出风口、灰斗等,其特征在于:除尘器内各电场中至少末电场的电极依次划分出若干可独立清灰的清灰区,可以在各个电场设置独立清灰区,也可只在后部的几级电场设置,但末端电场必须设置。对应于各清灰区,至少对应于末电场清灰区,至少设置有一个其气流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是阀,也可以是翻板结构的风门,但不限于以上所述。通过对所述各气流控制装置操作的不同组合,比如一组截止阀或风门开闭,或一个或一组换向阀的动作等。仅将不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下一工序或放散至环境。
进一步,优选的,在末电场各清灰区后,设置有将流经该位置气流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连通的回路管道。回路管道包括回路支管和回路总管。在所述回路管道上设置有风机,可将分离出的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引回,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在各电场中可以划分独立清灰区,这些独立清灰区由单个电极或数个电极组成。所述清灰区的划分是相对应的,即这些清灰区的边界可以设置为完全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电场划分不同大小的清灰区,但这些清灰区的边界是对齐的。
进一步,可选的,在末电场后的空间内,对应末电场相应清灰区设置气流隔离区,气流隔离区分界在俯视阳极板延伸处。根据清灰区的大小,相应的设置气流隔离区的大小。但不论气流隔离区大小,其边界是与末电场相应清灰区的边界阳极板延伸线对齐的。目的是让流经各清灰区,受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在相应气流隔离区被分离。
可选的,在末电场后的空间内,对应末电场相应清灰区设置气流隔离区,气流隔离区分界在俯视平行于阳极板的阴极列延伸处。根据清灰区的大小,相应的设置气流隔离区的大小。但不论气流隔离区大小,其边界是与末电场相应清灰区的边界阴极列延伸线对齐的。目的是让流经各清灰区,受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在相应气流隔离区被分离。
进一步,可选的,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分界通过在同一箱体内设置隔板实现。
可选的,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分界通过各自设有方变圆管道实现。
进一步,可选的,在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在通向除尘器出风口与通向回路管道交口处,设置两位三通换向阀。这样,该气流隔离区的气流要么流向回路管道,要么流向除尘器出风口。
可选的,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所述的控制装置在通向除尘器出风口处为截止阀,在通向回路管道处为截止阀。
可选的,前面所述气流控制装置设在末电场每相邻两阳极俯视末端,闭阀时与其两相邻阳极形成槽形区,以拦截清灰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出风口。
进一步,在所述的各俯视槽形区上方设有清灰区气流返回通道,通过其设有的截止阀与所述的回路管道连通。
针对所有划分独立清灰区的电场,优选的,后电场中清灰区的清灰周期是前电场相应清灰区的整数倍。
优选的,在回路管道上设有冷风阀。当没有清灰区工作时,回路管道与气流隔离区的连通断开,这时打开冷风阀,使空气进入回路管道,保证回流风机的正常工作。
可选的,在各清灰区任意电场之间维修通道的分区界两相邻电场阳极形成的空隙设旋转挡板。这样可以在各电场中的各清灰区周围,形成一个相应的静态空间。所述静态空间中基本没有流动气流,为二次扬尘沉降到灰斗或再次吸附于极板上创造良好条件。
可选的,在所述气流隔离区内,设置电极,目的是将所述电极的清灰二次扬尘被完全隔离在相应气流隔离区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基本消除电除尘器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对除尘效果的影响。
2、适用于各种电除尘器干式清灰方式。
3、方案简单可靠,与现有电除尘技术完全兼容,适合改造。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附图3页,共7幅:
图1是实施例1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顶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立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顶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侧面出口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立面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的顶视剖面示意图
1-进风口 2-本体 3-阳极板 4-阴极线 5-出风口 6-灰斗 7-隔板 8-气流控制装置(截止阀) 9-回路支管 10-回路支管截止阀 11-回路总管 12-回流风机 13-回路总管出口 14-末端电场 15-气流控制装置(两位三通换向阀) 16-方变圆管道 17-气体出口支路18-翻板式风门 19-气流隔离区 20-冷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加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尘器,包括进风口1、本体2、出风口5、灰斗6等,在除尘器本体2内设置由若干电场,每个电场由阳极板3和阴极线4组成。
本实施例中,各电场均有9个阳极板和8行阴极线组成。在一个电场中,每个阳极板和每行阴极线都是一个清灰区。在末端电场14的后面,设有气流控制装置8。本实施例中气流控制阀8为截止阀。
清灰区以阳极板为界划分。气流控制阀8气体进口一侧的空间中,除靠近本体壁的两端以本体壁延伸以外,其余以清灰区边界阳极板延伸为起点,以所述末端气流控制阀门为终点,设置隔板7。本实施例中隔板7共有7块,与本体壁两端的延伸结合,共形成了从A至H的8个气流隔离区19。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设置隔板7的空间延气流流动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箱体的顶部,相对应A至H气流隔离区,分别设置回路支管9。在回路支管9汇集到回路总管11的交连处设置有回路支管截止阀10。回路管道(包括回路支管和回路总管)将各气流隔离区19与除尘器入口1通过回路总管出口13联通,回路总管上设有回流风机12和冷风阀20。
本实施例工作时,当末端电场14的1号阳极进入清灰工况时,由于末电场14中的清灰区的清灰周期为之前电场相应清灰区的整数倍,所以这时的经过1号阳极板的气流可能同时携带有前面清灰区的二次扬尘。这些二次扬尘正是传统电除尘器的致命弱点。这时将A区所对应的气流控制截止阀8关闭,同时打开A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在回流风机12的吸力作用下,携带大量二次扬尘的气流经过A区的回路支管9进入回路总管11,最终回到除尘器进风口1,和来自扬尘源来的气体混合,再次通过除尘器除尘。当该清灰区和相应气流隔离区中的气流符合排放条件时,A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关闭,气流控制阀截止阀8打开,使气流隔离区A和B与气体出口5相连通。
同理,例如当2号阳极板清灰时,将A和B区所对应的气流控制截止阀8关闭,同时打开A和B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在回流风机12的作用下,携带大量二次扬尘的气流经过A和B区的回路支管9进入回路总管11,最终回到除尘器进风口1。当该清灰区气流符合排放条件时,A和B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关闭,气流控制截止阀8打开,使A和B气流隔离区与出风口5相连通。
当一行阴极线进行清灰时,例如4、5号阳极板之间的阴极线进入清灰工况,则将D区所对应的气流控制截止阀8关闭,同时打开D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在回流风机12的吸力作用下,携带二次扬尘的气流经过D区的回路支管9进入回路总管11,最终回到除尘器进风口1。当该清灰区气流符合排放条件时,D区对应的回路支管截止阀10关闭,气流控制截止阀8打开,使D区与出风口5相连通。
当没有清灰区工作时,回路支管截止阀10全部关闭,整个回路管道与气流隔离区的连通断开,这时打开冷风阀20,使空气进入回路总管11,保证回流风机12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2,如图3~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
在末端电场14的后面,设有气流控制装置15。本实施例中,气流控制装置15为两位三通换向阀。
在两位三通换向阀15气体进口一侧的空间中,除靠近本体壁的两端以本体壁延伸以外,其余以阴极线排列方向的延伸为起点,以两位三通换向阀15为终点,设置9个方变圆管道16。本实施例中方变圆管道16就形成了A至I的气流隔离区19。
如图6所示,A至I对应的9个方变圆管道16的出口可以高低交错排列,这样有利于阀门组件的安装和维护。方变圆管道A至I的顶部,分别设置回路支管9。各回路支管9最终汇集到回路总管11。回路管道将A至I气体隔离区与除尘器进风口1通过回路总管出口13联通,回路总管上设有回流风机12。
本实施例工作时,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当末端电场14的1号阳极板进入清灰工况时,这时将气流隔离区A区所对应的两位三通换向阀15换向,使方变圆管道A与回路总管11联通,在回流风机12的作用下,携带大量二次扬尘的气流经过A区的回路支管9进入回路总管11,最终回到除尘器进风口1。当该清灰区气流符合排放条件时,I区两位三通换向阀15换向,使A区与相应的气体出口支路17相连通。
同理,当末端电场14的2号阳极板进入清灰工况时,这时将气流隔离区B区所对应的两位三通换向阀15换向,使方变圆管道B与回路总管11联通,在回流风机12的作用下,携带大量二次扬尘的气流经过B区的回路支管9进入回路总管11,最终回到除尘器进风口1。当该清灰区气流符合排放条件时,B区两位三通换向阀15换向,使B区与相应的气体出口支路17相连通。
当阴极列清灰区需要清灰时,例如,3、4极板间的阴极线需要清灰,它可以设定为和C区同时清灰。除尘器所有动作和末端电场14的3、4号阳极板进入清灰工况时相同。由于阴极线积灰远远低于阳极板,其扬尘对除尘器除尘效果影响较小。
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可以从实施例1的有关说明中加以解读。
实施例3,如图6~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
在所有阳极板的两端,都设有翻板式风门18,在除尘器箱体2的顶部相对应每个翻板式风门18的位置,设有翻板式风门驱动装置。
工作时,将受清灰二次扬尘影响区域的翻板式风门18关闭,形成一个静态的区域,使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重新吸附于极板上,或沉降与灰斗内。当清灰区二次扬尘影响消除后,重新打开相应的翻板式风门18,使该区极板重新投入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个案,它的作用之一是对本发明起解释的作用,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尘方法,包括进风口、本体、阴极、阳极、高压电源、清灰系统、出风口、灰斗等,其特征在于:除尘器内各电场中至少末电场的电极依次划分出若干可独立清灰的清灰区,对应于各清灰区,至少对应于末电场清灰区,至少设置有一个其气流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各气流控制装置操作的不同组合,仅将不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下一工序或放散至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末电场各清灰区后,将受清灰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引回,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混合。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其特征在于:各电场的清灰区的划分是相对应的。
4.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电除尘器,包括进风口、本体、阴极、阳极、高压电源、清灰系统、出风口、灰斗等,其特征在于:除尘器内各电场中至少末电场的电极依次划分出若干可独立清灰的清灰区,对应于各清灰区,至少对应于末电场清灰区,至少设置有一个其气流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各气流控制装置操作的不同组合,仅将不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下一工序或放散至环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将末电场各清灰区后气流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连通的回路管道,其上设置有风机,可将分离出的受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引回,与进入除尘器的气流混合。
6.如权利要求4、5所述,其特征在于:各电场的清灰区的划分是相对应的。
7.如权利要求4、5、6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空间对应清灰区设置气流隔离区,气流隔离区分界在俯视阳极板延伸处。
8.如权利要求4、5、6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空间对应清灰区设置气流隔离区,气流隔离区分界在俯视平行于阳极板的阴极列延伸处。
9.如权利要求4、5、6、7、8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分界通过在同一箱体内设置隔板实现。
10.如权利要求4、5、6、7、8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分界通过各自设有方变圆管道实现。
11.如权利要求4、5、6、7、8、9、10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在通向除尘器出风口与通向回路管道交口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两位三通换向阀。
12.如权利要求4、5、6、7、8、9、10所述,其特征在于:末电场后各气流隔离区所述的控制装置在通向除尘器出风口处为截止阀,在通向回路管道处为截止阀。
13.如权利要求4、5、6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设在末电场每相邻两阳极俯视末端,闭阀时与其两相邻阳极形成拦截清灰二次扬尘影响的气流流入出风口的槽形区。
14.如权利要求4、5、6、13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各俯视槽形区上方设有清灰区气流返回通道,通过其设有的截止阀与所述的回路管道连通。
15.如权利要求4、5、6、7、8、9、10、11、12、13、14所述,其特征在于:后电场中清灰区的清灰周期是前电场相应清灰区的整数倍。
16.如权利要求4、5、6、7、8、9、10、11、12、13、14、15所述,其特征在于:在回路管道上设有冷风阀。
17.如权利要求4、5、6、7、8、9、10、11、12、13、14、15、16所述,其特征在于:在各清灰区任意电场之间维修通道的分区界两相邻电场阳极形成的空隙设旋转挡板。
18.如权利要求4、5、6、7、8、9、10、11、12、15、16、17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流隔离区内,设置电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07322.4A CN106475226A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07322.4A CN106475226A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75226A true CN106475226A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827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07322.4A Pending CN106475226A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7522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2673A (zh) * | 2018-07-18 | 2018-11-02 | 浙江佳环电子有限公司 | 负载可调的高频电源调试模拟电场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928U (zh) * | 1991-11-14 | 1992-07-22 | 江阴晶体管厂 | 半导体发光器 |
CN1586727A (zh) * | 2004-09-24 | 2005-03-02 | 东北大学 | 一种带有外循环系统的电除尘器及其应用方法 |
CN1644243A (zh) * | 2005-01-18 | 2005-07-27 | 孙熙 | 分室停风振打电除尘方法 |
CN101147912A (zh) * | 2007-09-03 | 2008-03-26 | 邢毅栋 | 无形分隔空间的方法和装置及相应的除尘器分区清灰技术 |
CN203525869U (zh) * | 2013-11-13 | 2014-04-09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振打清灰电除尘器 |
CN103736589A (zh) * | 2013-12-17 | 2014-04-23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墙式除尘装置 |
CN203578006U (zh) * | 2013-11-13 | 2014-05-07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清灰装置及电除尘器 |
EP2868880A1 (en) * | 2012-05-15 | 2015-05-06 |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imited |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 using fuel of lower quality than heavy oil |
CN205182951U (zh) * | 2015-07-08 | 2016-04-27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 |
-
2016
- 2016-11-16 CN CN201611007322.4A patent/CN1064752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928U (zh) * | 1991-11-14 | 1992-07-22 | 江阴晶体管厂 | 半导体发光器 |
CN1586727A (zh) * | 2004-09-24 | 2005-03-02 | 东北大学 | 一种带有外循环系统的电除尘器及其应用方法 |
CN1644243A (zh) * | 2005-01-18 | 2005-07-27 | 孙熙 | 分室停风振打电除尘方法 |
CN101147912A (zh) * | 2007-09-03 | 2008-03-26 | 邢毅栋 | 无形分隔空间的方法和装置及相应的除尘器分区清灰技术 |
EP2868880A1 (en) * | 2012-05-15 | 2015-05-06 |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imited |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 using fuel of lower quality than heavy oil |
CN203525869U (zh) * | 2013-11-13 | 2014-04-09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振打清灰电除尘器 |
CN203578006U (zh) * | 2013-11-13 | 2014-05-07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清灰装置及电除尘器 |
CN103736589A (zh) * | 2013-12-17 | 2014-04-23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墙式除尘装置 |
CN205182951U (zh) * | 2015-07-08 | 2016-04-27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电除尘器进出口烟道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2673A (zh) * | 2018-07-18 | 2018-11-02 | 浙江佳环电子有限公司 | 负载可调的高频电源调试模拟电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40022Y (zh) | 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109794486A (zh) | 一种节能可靠的收尘管网系统 | |
CN105999889B (zh) | 袋式除尘器的导流装置 | |
CN106475226A (zh) | 一种消除因清灰导致的二次扬尘的方法及相应电除尘器装置 | |
CN202237582U (zh) | 一种管道预除尘装置 | |
CN203890563U (zh) | 粗纱机分段式吸尘装置 | |
CN100448547C (zh) | 分室停风振打电除尘方法 | |
CN202387346U (zh) | 一种透镜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 |
CN204522588U (zh) | 袋式除尘器进风流场调整装置 | |
CN109926207A (zh) | 一种炭附强化的超细颗粒凝并器 | |
CN202387558U (zh) |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 |
CN215876601U (zh) | 一种袋式除尘器 | |
CN104264613A (zh) | 筒式涡流吸尘装置 | |
CN205220478U (zh) | 一种吸运车储料斗 | |
CN104475255A (zh) | 电除尘进气罩内烟气分流装置 | |
CN101890268B (zh) | 用于布袋除尘器的空气炮多点振荡清灰装置 | |
CN207146788U (zh) | 一种静电除尘新风装置 | |
CN102553720B (zh) |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 |
CN209680769U (zh) | 除尘设备 | |
CN203507685U (zh) | 除尘器的沉降室 | |
CN204429494U (zh) | 电除尘进气罩内烟气分流装置 | |
CN108671646A (zh) | 一种利用电除尘器改造的袋式除尘器 | |
CN205654461U (zh) | 一种机车车辆用内燃机进气滤清窗及空调发电车 | |
CN219274001U (zh) | 一种实验用通风柜 | |
CN221361812U (zh) | 有限产尘空间控尘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