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9938A - 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9938A
CN106469938A CN201610439720.7A CN201610439720A CN106469938A CN 106469938 A CN106469938 A CN 106469938A CN 201610439720 A CN201610439720 A CN 201610439720A CN 106469938 A CN106469938 A CN 106469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means
electric storage
power
charg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97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9938B (zh
Inventor
大津厚
岩本淳
生井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9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9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4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可根据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高效的充电。蓄电控制装置具备:第一蓄电器;多个第二蓄电器,电压比第一蓄电器低;电力转换部,对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电压转换部,与多个第二蓄电器分别对应地设有与第二蓄电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对由电力转换部转换后的电力的电压进行转换;和控制部,判定第一蓄电器及多个第二蓄电器中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控制电力转换部及电压转换部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充电。控制部控制电力转换部及电压转换部,使得根据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电力转换部及电压转换部的各动作不同的两个充电方式中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充电。

Description

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电压不同的第一蓄电器和多个第二蓄电器的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具备大容量的主电池和以定期更换为前提的小容量的副电池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子系统。该系统的电池控制装置以主电池的SOC在延长寿命的观点中为最佳值的方式,在主电池和副电池间适当进行电力的移动,以优先主电池的寿命的SOC的设定值使用副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71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系统通过将电池劣化要因集中于副电池而延长主电池的寿命,该系统中设置的副电池的数量为1个。但是,副电池被用作电动车辆的直接或间接的驱动电力源时,为了根据司机的期望延长电动车辆的续航距离,设置多个副电池的结构较为理想。另外,专利文献1的系统中,作为与在主电池和副电池间进行的电力的移动不同的处理,进行使用充电器的各电池的充电。该系统中,进行优先主电池和副电池的哪一个进行充电的控制,但未进行对各电池有效地进行充电方面的控制。而且,副电池的数量只是一个,关于怎样对多个副电池有效地进行充电并未记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有效地进行充电的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蓄电控制装置,其具备:
第一蓄电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主电池BATm);
多个第二蓄电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副电池BATs1、BATs2),其电压比所述第一蓄电器低;
电力转换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器CHG),其对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
电压转换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VCU101、103),其与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分别对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对由所述电力转换部转换后的电力的电压进行转换;和
控制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ECU107),其判定所述第一蓄电器及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之中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根据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的各动作不同的两个充电方式之中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所述两个充电方式包括: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施加恒定电压的第一充电方式和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供给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
在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是多个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压,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而生成。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一~第三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所述两个充电方式包括: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施加恒定电压的第一充电方式和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供给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
在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是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流,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通过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为阈值以上,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流,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通过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小于阈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蓄电控制装置,在本发明第八或第九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为阈值以上,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一种运输设备,其具有第一~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一种蓄电控制装置进行的蓄电控制方法,所述蓄电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蓄电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主电池BATm);
多个第二蓄电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副电池BATs1、BATs2),其电压比所述第一蓄电器低;
电力转换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充电器CHG),其对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
电压转换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VCU101、103),其与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分别对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对由所述电力转换部转换后的电力的电压进行转换;和
控制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ECU107),其判定所述第一蓄电器及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之中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充电,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根据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的各动作不同的两个充电方式之中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十一方面及第十二方面,根据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因此,在能量效率方面,在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合该情况的充电方式对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在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多个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合该情况的充电方式对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即,能够根据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进行高效的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是多个第二蓄电器,则以第一充电方式对该多个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但由于第一充电方式的充电是在恒定电压下进行,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对第二蓄电器充电时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通过控制电力转换部而获得的恒定电压,被施加于充电对象的多个第二蓄电器的每一个,因此和与各第二蓄电器对应的电压转换部分别生成恒定电压的情况相比较,能量损失少。这样,对多个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时,控制电力转换部而生成恒定电压的效率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蓄电器为单个的第二蓄电器,则以第二充电方式对该单个的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但由于第二充电方式的充电是在恒定电流下进行,因此能够提高对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时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以第二充电方式对单个的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生成恒定电流的转换部根据该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而不同。因此,能够通过对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进行在能量效率方面适合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的控制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则通过控制电力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流而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若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从多个变为单个,则从第一充电方式切换至第二充电方式,进行电力转换部生成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由此不会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则到该第二蓄电器的充电结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有上述说明的不会产生切换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在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充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情况下,相比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不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为阈值以上,则通过控制电压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而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若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从多个变为单个,则从第一充电方式切换至第二充电方式,但由于在第一充电方式中是以输出恒定电压的方式来控制电力转换部,因此,若伴随向第二充电方式的切换以生成恒定电流的方式来切换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则会产生伴随该切换的电力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伴随充电方式的切换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则上述电力损失就不会产生。因此,若控制电压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流,就会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但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为阈值以上,则该第二蓄电器的充电在短时间内就会结束,因此可享有抑制上述说明的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充电在短时间内结束,则相比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以第二充电方式对单个的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的情况下,生成恒定电流的转换部根据该第二蓄电器的电压而不同。因此,能够通过对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进行在能量效率方面适合第二蓄电器的电压的控制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电压小于阈值,则通过控制电力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流来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若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从多个变为单个,则从第一充电方式切换至第二充电方式,进行电力转换部生成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由此,不会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电压小于阈值,则到该第二蓄电器的充电结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享有上述说明的不会产生切换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在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充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情况下,相比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不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电压为阈值以上,则通过控制电压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流,从而以第二充电方式进行充电。若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数量从多个变为单个,则从第一充电方式切换至第二充电方式,但由于在第一充电方式下是以输出恒定电压的方式控制电力转换部,因此若以伴随向第二充电方式的切换而生成恒定电流的方式来切换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则会产生伴随该切换的电力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伴随充电方式的切换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上述电力损失就不会产生。因此,若控制电压转换部使其生成恒定电流,则会产生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但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单个的第二蓄电器的电压为阈值以上,则该第二蓄电器的充电在短时间内就结束,因此可以享有抑制上述说明的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第二蓄电器的充电在短时间内结束,则相比电压转换部的切换损失,不改变电力转换部的控制引起的电力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充电器对两个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控制的充电器及VCU的各动作的图。
图3是表示使用充电器对SOC小于阈值的单个的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控制的充电器及VCU的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使用充电器对SOC为阈值以上的单个的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控制的充电器及VCU的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主电池的SOC及电压较低的阶段中的、使用充电器对主电池及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被控制为充电器以CC模式进行动作时的充电器及VCU的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主电池的SOC及电压较高的阶段中的、使用充电器对主电池及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被控制为充电器以CV模式进行动作时的充电器及VCU的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ECU进行的充电控制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0 蓄电控制装置
101、103 VCU
105 开关
107 ECU
BATm 主电池
BATs1、BATs2 副电池
CHG 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电动车辆具备电动发动机(MG)11、PDU(Power Drive Unit,动力驱动单元)13、及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装置100。以下,对电动车辆所具备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电动发动机11通过从蓄电控制装置100供给的电力而产生用于电动车辆行驶的驱动力。另外,电动发动机11在再生制动时作为发电机进行动作,电动发动机11产生的电力被储存于蓄电控制装置100。PDU13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向电动发动机11供给三相电流。另外,PDU13在电动发动机11的再生动作时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蓄电控制装置100控制从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获得的电力的储存。如图1所示,蓄电控制装置100具备:主电池BATm;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充电器CHG;两个VCU(VoltageControl Unit,电压控制单元)101、103;开关105和ECU107。
主电池BATm是主要向电动发动机11供给电力的二次电池,输出例如100~200V这样的直流的高电压。主电池BATm经由开关105与充电器CHG并联连接,能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
副电池BATs1、BATs2是输出比主电池BATm电压低的直流电压的二次电池,用户可以从电动车辆上将其卸下。副电池BATs1、BATs2分别经由VCU101、103与充电器CHG并联连接,并能够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进行充电。
充电器CHG经由接线盒JB与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并联连接。充电器CHG将来自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充电器CHG输出的直流电力的电压等级或电流等级由ECU107来控制。另外,来自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的充电,不限定于以交流电力进行的普通充电,也可以是快速充电或非接触充电。
VCU101连接于副电池BATs1和充电器CHG之间,通过使两个开关元件Q1、Q2进行通断切换动作,将充电器CHG输出的直流电力保持直流不变进行降压。VCU101输出的直流电力的电压等级或电流等级由ECU107来控制。另外,ECU107通过进行不使两个开关元件Q1、Q2进行通断切换动作,而将发射极与电抗器L连接的开关元件Q1设定为接通状态、将开关元件Q2设定为断开状态的直通模式控制,从而能够将充电器CHG输出的直流电力输入副电池BATs1,而不使VCU101进行降压。另外,ECU107通过进行不使两个开关元件Q1、Q2进行通断切换动作,而将开关元件Q1设定为断开状态的停止控制,从而能够将充电器CHG与副电池BATs1之间的电流路径切断。另外,VCU101在将副电池BATs1的输出电压作为输入电压的情况下,若使两个开关元件Q1、Q2进行通断切换动作,则将副电池BATs1的输出电压升压后输出。
VCU103连接于副电池BATs2与充电器CHG之间,通过使两个开关元件Q3、Q4进行通断切换动作,将充电器CHG输出的直流电力保持直流不变进行降压。VCU103输出的直流电力的电压等级或电流等级通过ECU107来控制。另外,ECU107通过进行不使两个开关元件Q3、Q4进行通断切换动作,而将发射极与电抗器L连接的开关元件Q3设定为接通状态、将开关元件Q4设定为断开状态的直通模式控制,从而能够将充电器CHG输出的直流电力输入副电池BATs2,而不使VCU103进行降压。另外,ECU107通过进行不使两个开关元件Q3、Q4进行通断切换动作,而将开关元件Q3设定为断开状态的停止控制,能够将充电器CHG与副电池BATs2之间的电流路径切断。另外,VCU103在将副电池BATs2的输出电压作为输入电压的情况下,若使两个开关元件Q3、Q4进行通断切换动作,则将副电池BATs2的输出电压升压后输出。
开关105是设置在接线盒JB内的、开闭从主电池BATm到充电器CHG或副电池BATs1、BATs2的电流路径的开关。开关105通过ECU107的控制来开闭。
ECU107进行充电器CHG的控制、VCU101、103的控制、以及开关105的开闭控制。另外,ECU107通过电流积分方式及/或OCV(开路电压)推定方式,导出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的各剩余容量(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ECU107在使用充电器CHG的主电池BATm的充电时,若主电池BATm的SOC达到规定值以上则将开关105断开。后面对ECU107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接着,参照图2~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装置100进行的副电池BATs1、BATs2的充电控制。另外,在图2~图4所示的例子中,不进行主电池BATm的充电。
图2是表示使用充电器CHG对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107控制的充电器CHG及VCU101、103的各动作的图。如图2所示,在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不对主电池BATm进行充电而是对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ECU107对充电器CHG进行输出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力的CV模式下的控制,对VCU101、103进行使充电器CHG的输出电压降压并且流向副电池BATs1、BATs2的充电电流恒定的CC模式下的控制。
在对多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各自的SOC不同的可能性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充电器CHG以CV模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充电控制的稳定性。
图3是表示使用充电器CHG只对SOC小于阈值的副电池BATs1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107控制的充电器CHG及VCU101、103的各动作的图。如图3所示,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从不对主电池BATm进行充电而是对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的状态,转到不对主电池BATm进行充电而是只对一个副电池BATs1进行充电的状态时,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1的SOC小于阈值ths,ECU107则对充电器CHG进行输出恒定电流的直流电力的CC模式下的控制,对与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1对应的VCU101,进行将开关元件Q1设定为接通状态、将开关元件Q2设定为断开的状态的直通模式控制,对与不是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2对应的VCU103,进行将开关元件Q3设定为断开状态的停止控制。该情况下,由于充电器CHG输出恒定电流,与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1对应的VCU101使该恒定电流直接流向副电池BATs1,因此流向副电池BATs1的充电电流是恒定的。另外,由于在直通模式控制的VCU101中不进行开关元件的通断切换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切换损失的产生。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将副电池BATs1作为了充电对象,但只将副电池BATs2作为充电对象时也一样。
图4是表示使用充电器CHG只对SOC为阈值以上的副电池BATs1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由ECU107控制的充电器CHG及VCU101、103的各动作的图。如图4所示,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从不对主电池BATm进行充电而是对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的状态,转到不对主电池BATm进行充电而是只对一个副电池BATs1充电的状态时,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1的SOC为阈值ths以上,ECU107则对充电器CHG进行输出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力的CV模式下的控制,对与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1对应的VCU101,进行使充电器CHG的输出电压降压且流向副电池BATs1的充电电流为恒定的CC模式下的控制,对与不是充电对象的副电池BATs2对应的VCU103,进行将开关元件Q3设定为断开状态的停止控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将副电池BATs1作为了充电对象,但只将副电池BATs2作为充电对象时也一样。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控制装置100进行的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的充电控制,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主电池BATm及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全部经由充电器CHG通过外部电力来进行充电。
图5是表示主电池BATm的SOC及电压较低的阶段中的、使用充电器CHG对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充电器CHG被控制为以CC模式进行动作时的充电器CHG及VCU101、103的各动作的图。如图5所示,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对主电池BATm及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全部进行充电时,在主电池BATm的SOC及电压较低的阶段中,ECU107对充电器CHG进行输出恒定电流的直流电力的CC模式下的控制,对VCU101、103进行使充电器CHG的输出电压降压且流向副电池BATs1、BATs2的充电电流为恒定的CC模式下的控制。
图6是表示主电池BATm的SOC及电压较高的阶段中的、使用充电器CHG对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的电流的流动、和充电器CHG被控制为以CV模式进行动作时的充电器CHG及VCU101、103的各动作的图。如图6所示,通过来自经由充电器CHG的外部电源的电力,对主电池BATm及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全部进行充电时,在主电池BATm的SOC及电压较高的阶段,ECU107对充电器CHG进行输出恒定电压的直流电力的CV模式下的控制,对VCU101、103进行使充电器CHG的输出电压降压且流向副电池BATs1、BATs2的充电电流为恒定的CC模式下的控制。
接着,对于ECU107进行的充电控制的整体的处理,参照图7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ECU107进行的充电控制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ECU107将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的各SOC导出(步骤S101)。接着,ECU107基于在步骤S101导出的SOC,决定作为受电对象的电池(步骤S103)。接着,ECU107判断在步骤S103所决定的充电对象的电池是否包含主电池BATm(步骤S105),如果主电池BATm是充电对象,则进入步骤S107,如果主电池BATm不是充电对象,则进入步骤S113。
在步骤S107中,ECU107判断主电池BATm的SOC是否小于阈值thm,如果该SOC<thm则进入步骤S109,如果该SOC≥thm,则进入步骤S111。在步骤S109中,ECU107如下进行控制:使用充电器CHG以图5所示的充电方式对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步骤S111中,ECU107如下进行控制:使用充电器CHG以图6所示的充电方式对主电池BATm及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
此外,在步骤S107中,在步骤S109和步骤S111的条件分支点也可以使用主电池BATm的电压值,代替主电池BATm的SOC。在该情况下,如果主电池BATm的电压值小于阈值,则进入步骤S109。另一方面,如果主电池BATm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上,则进入步骤S111。
在步骤S113中,ECU107判断在步骤S103决定的充电对象的电池中包含的副电池的数量是否为多个(两个),在为多个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5,在为单个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7。在步骤S115中,ECU107如下进行控制:使用充电器CHG以图2所示的充电方式对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
在步骤S117中,ECU107判断充电对象的单个的副电池的SOC是否小于阈值ths,如果该SOC<ths,则进入步骤S119,如果该SOC≥ths,则进入步骤S121。在步骤S119中,ECU107如下进行控制:使用充电器CHG以图3所示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单个的副电池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步骤S121中,ECU107如下进行控制:使用充电器CHG以图4所示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单个的副电池进行充电。
此外,在步骤S117中,在步骤S119和步骤S121的条件分支点也可以使用该副电池的电压值,代替充电对象的单个的副电池的SOC。在该情况下,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电压值小于阈值,则进入步骤S119。另一方面,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上,则进入步骤S121。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图4或图7的步骤S113~步骤S121所示,根据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对充电对象的副电池以不同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因此,在能量效率方面,在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数量是单个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合该情况的图3或图4的充电方式对副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数量是多个的情况下,能够以适合该情况的图2的充电方式对副电池进行充电。即,能够根据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数量进行高效的充电。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电池是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则对充电器进行CV模式下的控制,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对这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的控制。另外,由于以CV模式控制充电器所获得的恒定电压被施加于充电对象的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的每一个,因此与各副电池所对应的VCU分别生成恒定电压的情况比较,能量损失少。这样,在对两个副电池BATs1、BATs2进行充电时,以CV模式控制充电器CHG而生成恒定电压的效率更高。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由于在充电对象的电池只有一个副电池的情况下,该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充电以恒定电流进行,因此能够提高对该副电池进行充电时的效率。另外,在充电对象的电池只有一个副电池的情况下,以CC模式控制的对象根据该副电池的SOC或电压而不同。即,如果如图3所示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SOC小于阈值ths,则以CC模式控制充电器CHG,如果如图4所示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SOC为阈值ths以上,则以CC模式控制VCU。另外,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电压小于阈值,则以CC模式控制充电器CHG,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电压为阈值以上,则以CC模式控制VCU。
因此,若在充电对象变为任意一个副电池时,从由于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数量是两个,因此以CV模式控制充电器的状态,切换充电器CHG的控制模式,则充电器CHG会产生电力损失。但是,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SOC或电压较低,则到该副电池的充电结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有即使从图2所示的充电方式切换为图3所示的充电方式,也不会产生VCU的切换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在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充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情况下,相比因不改变充电器CHG的控制而产生的电力损失,不产生VCU的切换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另一方面,如果伴随充电方式的切换不改变充电器CHG的控制,则不会产生上述说明的电力损失。因此,若对VCU进行CC模式下的控制,则会产生VCU的切换损失,但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SOC或电压较高,则该副电池的充电就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因此,享有上述说明的抑制因不改变充电器CHG的控制而产生的电力损失这样的效果。这样,由于如果充电对象的副电池的充电在短时间内结束,则相比VCU的切换损失,因不改变充电器CHG的控制而产生的电力损失带来的惠益更高,因此能量效率优异。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副电池,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另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只利用从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电动汽车这样的运输设备,而且也适用于具备内燃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样的运输设备。

Claims (12)

1.一种蓄电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蓄电器;
多个第二蓄电器,其电压比所述第一蓄电器低;
电力转换部,其对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
电压转换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分别对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对由所述电力转换部转换后的电力的电压进行转换;和
控制部,其判定所述第一蓄电器及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之中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根据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的各动作不同的两个充电方式之中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充电方式包括: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施加恒定电压的第一充电方式、和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供给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
在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是多个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以所述第一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压,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而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充电方式包括: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施加恒定电压的第一充电方式和对充电对象的蓄电器供给恒定电流的第二充电方式,
在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是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流,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通过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小于阈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剩余容量为阈值以上,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以所述第二充电方式获得的所述恒定电流,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通过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或所述电压转换部而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小于阈值,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其中,
若充电对象的单个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电压为阈值以上,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压转换部,生成所述恒定电流。
11.一种运输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控制装置。
12.一种蓄电控制装置进行的蓄电控制方法,所述蓄电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蓄电器;
多个第二蓄电器,其电压比所述第一蓄电器低;
电力转换部,其对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
电压转换部,其与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分别对应地设有与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对由所述电力转换部转换后的电力的电压进行转换;和
控制部,其判定所述第一蓄电器及所述多个第二蓄电器之中充电对象的蓄电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蓄电器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使得根据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以所述电力转换部及所述电压转换部的各动作不同的两个充电方式之中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充电对象的所述第二蓄电器进行充电。
CN201610439720.7A 2015-08-19 2016-06-17 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469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2046 2015-08-19
JP2015162046A JP6431829B2 (ja) 2015-08-19 2015-08-19 蓄電制御装置及び輸送機器、並びに、蓄電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938A true CN106469938A (zh) 2017-03-01
CN106469938B CN106469938B (zh) 2019-07-09

Family

ID=5820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9720.7A Active CN106469938B (zh) 2015-08-19 2016-06-17 蓄电控制装置及运输设备、以及蓄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31829B2 (zh)
CN (1) CN1064699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345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双源电池包、管理方法和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110198068A (zh) * 2019-06-28 2019-09-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4766B2 (ja) * 2018-05-15 2023-01-16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被充電機器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6734A1 (en) * 2001-07-05 2003-01-09 You Dong Ju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ortening a charging time of a multi-battery
JP2008220104A (ja) * 2007-03-06 2008-09-18 Canon Inc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装置の充電制御方法。
JP2010226868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yota Motor Corp 電動車両
JP2010259220A (ja) * 2009-04-24 2010-11-11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車両ならびに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3928974A (zh) * 2014-04-01 2014-07-16 深圳市国通世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6734A1 (en) * 2001-07-05 2003-01-09 You Dong Ju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ortening a charging time of a multi-battery
KR100793194B1 (ko) * 2001-07-05 2008-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배터리 충전방법 및 충전장치
JP2008220104A (ja) * 2007-03-06 2008-09-18 Canon Inc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装置の充電制御方法。
JP2010226868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yota Motor Corp 電動車両
JP2010259220A (ja) * 2009-04-24 2010-11-11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車両ならびに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3928974A (zh) * 2014-04-01 2014-07-16 深圳市国通世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电池系统及双电池切换、充电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345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双源电池包、管理方法和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CN110198068A (zh) * 2019-06-28 2019-09-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938B (zh) 2019-07-09
JP6431829B2 (ja) 2018-11-28
JP2017041967A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4976B (zh) 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81089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直流充电桩、系统及方法
CN104160584B (zh) 利用二次电池的电源装置及电源装置的电池模式转换方法
CN102448767B (zh) 电动车辆的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48895B (zh) 电动车辆的起动控制装置
US8598734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6926718B (zh) 用于对多个能量存储装置充电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42220B (zh) 在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中管理多个电池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85584B (zh) 燃料电池车辆
CN103889777B (zh) 包括二次电池的车辆和用于包括二次电池的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3490460B (zh) 用于传递来自能源的能量的系统和制造其的方法
CN103339005B (zh) 混合动力车辆
CN108377009A (zh) 供电系统
CN105667332B (zh) 一种车载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205970916U (zh) 模块化充电车
US104571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lectrified vehicle low-voltage battery
CN102044724A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车辆、和电源装置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03182948A (zh) 电动汽车及在充放电和驱动功能之间切换的动力系统
CN102958745A (zh) 电动汽车
CN105934866A (zh) 车载电网和用于运行车载电网的方法
CN102474125A (zh) 电源系统、装有该电源系统的电气车辆以及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034991A (zh) 车载电网和用于运行车载电网的方法
US10122177B2 (en) Power supply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5934362A (zh) 车载电网和用于运行车载电网的方法
US942571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n electric drive with electric curr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