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8656A - 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8656A
CN106468656A CN201610675676.XA CN201610675676A CN106468656A CN 106468656 A CN106468656 A CN 106468656A CN 201610675676 A CN201610675676 A CN 201610675676A CN 106468656 A CN106468656 A CN 106468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sure
sample
space
box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5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8656B (zh
Inventor
数村公子
土屋广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amatsu Photonics KK
Original Assignee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amatsu Photonics KK filed Critical Hamamatsu Photonics KK
Publication of CN106468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8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8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8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5Specially adapted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fluori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测定装置(1)在主体盒(20)内的测定空间(10)具备试样台(11)、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等,另外,具备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主体盒(20)包含包围测定空间(10)的内侧盒(21)、包围该内侧盒(21)的外侧盒(22),相对于外部对测定空间(10)进行遮光密闭。加热部(30)被配置于内侧盒(21)与外侧盒(22)之间,经由内侧盒(21)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气体供给部(40)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例如空气)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并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由此,就能够实现能够进行正确测定的测定装置。

Description

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测定在试样上所产生的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测定在试样上所产生的光(例如荧光或化学发光)从而对该试样进行分析的装置的发明被公开在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发明的装置是一种测定作为试样的血液中的在特定成分上所产生的光并且根据其光测定值测定该特定成分浓度的测定装置。在这些发明中,以进行更高精度的测定为目的,通过用盒子(case)覆盖配置有试样等的测定空间从而以杂散光不会从外部进入到测定空间的形式进行遮光,并且管理试样的温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551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37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58-1377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正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装置,就通过测定在放置于被盒子覆盖的测定空间的试样(例如血液)上所产生的光从而对该试样进行分析的装置而言发现存在有以下所述问题。
例如,在测定对象的试样为含有如血液那样的液体(血浆)以及固体(血球)的试样的情况下,如果对测定来说需要长时间的话则在测定其间随着液体蒸发而试样浓度发生变化,因而测定结果会变得不正确。另外,在测定其间会有固体在试样中凝集于一部分区域的情况,在那情况下也同样测定结果果会变得不正确。为了解决该凝聚问题而考虑了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发明那样对试样喷射气体来搅拌试样,由此而使试样均匀化。但是,液体由该气体喷射而蒸发从而试样浓度发生变化,因而测定结果会变得不正确。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之结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正确测定的测定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测定装置具备:(1)载置试样的试样台;(2)对在试样上所产生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3)对试样喷射气体并搅拌试样的喷嘴、(4)包含包围配置有试样台和受光部以及喷嘴的测定空间的内侧盒、包围该内侧盒的外侧盒并相对于外部对测定空间进行遮光的主体盒;(5)被配置于内侧盒与外侧盒之间并经由内侧盒调整测定空间内温度的加热部;(6)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内并调整测定空间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气体供给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放置有试样的测定空间维持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湿度从而就能够抑制试样蒸发,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测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加热部30的构成例的截面图以及平面图。
图3是表示加热要素31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2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参照附图并就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在附图的说明中将相同的符号标注于相同的要素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测定装置1在主体盒20内的测定空间10具备试样台11、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等。另外,测定装置1具备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
试样台11载置测定対象的试样91。试样91优选被放入到容器,或者以被放置于容器上的状态被载置于试样台11。作为容器从提高测定效率这一点上优选使用板型容器[例如载玻片90]。
激发部12对于试样91照射激发光,例如激发包含于试样91中的荧光指示剂,并从该荧光指示剂使荧光产生。受光部13受光并检测在试样91上所产生的光。受光部13进行受光的光是一种例如从包含于试样91中的荧光指示剂产生的荧光或者是一种从包含于试样91中的化学发光指示剂产生的化学发光。
激发部12优选从下方对试样91照射激发光,受光部13优选在下方对试样91产生的光进行受光。相对于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被设置于试样91的上方,激发部12以及受光部13被设置于试样91的下方,由此这些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各自的配置就变得容易。另外,能够抑制由试样91进行的光的吸收的影响,并且能够进行更加正确的测定。另外,一般来说优选激发部12从一方侧对试样91照射激发光,受光部13在一方侧对试样91产生的光进行受光。
另外,在测定空间10内,优选在从激发部12到试样91为止的激发光的传播路径上不存在气体。同样,优选在从试样91到受光部13为止的光的传播路径上不存在气体。因为通过这样进行配置从而即使例如在测定空间10内产生结露也不会在光路上产生结露,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测定。
还有,在激发部12产生激发光的成为激发光源的发光元件(例如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以及在受光部13将光转换成电信号的成为光检测器的受光元件(例如光电二极管)既可以被配置于测定空间10内也可以被配置于主体盒20的外部。配置如果是后者的情况下,从主体盒20的外部的发光元件输出的激发光被入射到激发部12的光纤的输入端,由该光纤被引导到测定空间10内,继而从该光纤的射出端射出并被照射到试样91。另外,在试样91上产生的光被受光部13的光纤的入射端受光,由该光纤被引导到主体盒20的外部,继而从该光纤的射出端射出并被受光元件检测出。还有,不进行荧光测定等而不使用激发光的情况下激发部12是不需要的。
刺激剂赋予嘴14由被配置于主体盒20外部的注射器和管子而被连接,和这些一起就构成了对试样91赋予刺激剂的刺激剂赋予部。通过操作注射器从而就能够从刺激剂赋予嘴14的前端对试样91赋予刺激剂。试样91会有光产生量由刺激剂的赋予而发生变化的情况,通过测定该光产生量的变化从而就能够分析试样91。另外,通过测定光产生量的变化从而就能够评价刺激剂的效果。还有,在不将刺激剂赋予试样91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刺激剂赋予嘴14。
喷嘴15A,15B与空气泵15C以及管子15D一起构成了对试样91喷射气体(例如空气)并搅拌试样91的喷射部。在喷射部也可以使用1个喷嘴,但是优选使用多个喷嘴。喷嘴15A,15B从互相不同的方向(多个方向)喷射从空气泵15C经管子15D被提供的气体。空气泵15C既可以被配置于测定空间10内也可以被配置于主体盒20的外部。在空气泵15C被配置于测定空间10内的情况下,能够使测定空间10内的气体循环。
在试样91中,通过来自喷嘴15A,15B的凭借气体喷射进行的搅拌就能够促进例如刺激剂的混合,另外,能够防止或解除试样91内的固体成分的凝集。喷嘴15A,15B优选间歇地对试样91喷射气体,在此情况下就能够防止在试样91中形成旋涡。
另外,喷嘴15A,15B优选对试样91喷射温度或者湿度被管理的气体,更加优选对试样91喷射温度以及湿度都被管理的气体。在此情况下,与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一起就能够将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湿度维持在恒定。
主体盒20包含包围试样台11、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等被配置的测定空间10的内侧盒21、以及包围该内侧盒21的外侧盒22。主体盒20相对于外部对测定空间10进行遮光密闭。主体盒20的密闭程度只要能够管理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话即可。在主体盒20上也可以设置为了从外部向测定空间10内导入被管理成一定温度以及一定湿度的气体的导入口。另外,在主体盒20上对应于必要也可以设置为了从测定空间10向外部进行排气的排气口。
主体盒20能够与基底部和上盖部进行分离。在基底部上安装试样台11、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等。通过卸下上盖部从而就能够进行例如将试样91载置于试样台11的操作等。还有,主体盒20的基底部以及上盖部双方都包含内侧盒和外侧盒。
加热部30被配置于内侧盒21与外侧盒22之间,通过内侧盒21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为此,内侧盒21的热导率优选大于外侧盒22。内侧盒21优选由热导率大的材料(例如铜和铝等金属、氧化铝等陶瓷)构成。另外,外侧盒22优选由热导率小的材料(例如树脂、木材)构成。
加热部30参照图2A以及图2B如后面所述优选包含被分散配置于内侧盒21周围的多个加热元件31并在内侧盒21的多个地方进行温度管理。内侧盒21如果是长方体的话则优选加热部30分别在内侧盒21的6个面上在多个地方由加热元件31来进行温度管理。通过这样实施从而即使是内侧盒21的热导率不大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对内侧盒21整体的温度分布进行均匀化,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分布进行均匀化。
各个加热元件31优选为包含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根据凭借该温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控制凭借加热器进行的加热的控制部的自主温度控制型的加热元件。由于加热元件31是这样的自主温度控制型的加热元件,所以分散配置于内侧盒21周围的工作变得容易。关于细节将会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气体供给部40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例如空气)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并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气体供给部40包含被设置于主体盒20外部的加湿部41、调整部42以及空气泵43,由这些就生成了温度以及湿度被管理的气体,并将该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根据像这样的气体供给部40,能够有效地生成规定温度以及规定湿度的气体,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测定空间10内的氛围气体设定到规定温度以及规定湿度。
加湿部41将加热部41B设置于容器41A周围,被放入到容器41A内的水41C由加热部41B而被加热保持在规定温度T1。另外,调整部42将加热部42B设置于容器42A周围,被放入到容器42A内的水42C由加热部42B而被加热保持在规定温度T2。加热部41B,42B优选为自主温度控制型的加热部。
从管子44A纳入到空气泵43的气体经管子44B从管子44B的前端喷嘴向加湿部41的容器41A内的水41C中以气泡进行放出。滞留于加湿部41的容器41A内的上部的气体经管子44C从管子44C的前端喷嘴向调整部42的容器42A内的水42C中以气泡进行放出。然后,滞留于调整部42的容器42A内的上部的气体经管子44D被导入到测定空间10内。
温度T2低于温度T1。从加湿部41被送到调整部42的气体其温度为T1,其湿度较高。该气体的湿度被控制到气体温度从T1降低到T2的时候产生结露的程度。被送到调整部42的气体随着温度降低到T2而湿度能够上升并成为100%。调整部42也可以作为结露捕集器进行工作。从调整部42被导入到测定空间10内的气体其温度为T2,其湿度成为100%。
优选将绝热包覆45C设置于从加湿部41将气体送到调整部42的管子44C的周围。另外,优选将绝热包覆45D设置于从调整部42将气体送到测定空间10的管子44D的周围。通过这样进行配置从而就能够抑制被加热的气体被管子输送期间的温度发生下降。
空气泵43的被连接于气体纳入口的管子44A的另一端既可以被放置于主体盒20的外部也可以被放置于测定空间10内。在属于后者的情况下因为能够使被加温·加湿的气体循环,所以能够提高能耗效率,另外,能够减少废气处理的问题。
例如,在试样91为血液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细胞的活性而优选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为37℃,另外,为了抑制蒸发而优选测定空间10内的湿度为100%。因此,被放入到调整部42的容器42A内的水42C的温度T2被设定为37℃,并且被放入到加湿部41的容器41A内的水41C的温度T1被设定为例如40℃。另外,从喷嘴15A,15B进行喷射的气体优选其温度为37℃且其湿度为100%。
除了温度为37℃以及湿度为100%的气体由气体供给部40而被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之外,由被配置于内侧盒21与外侧盒22之间的加热部30就能够通过内侧盒21将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维持在37℃。在此情况下,包括内侧盒21、存在于测定空间10内的所有物质的温度成为大致均匀的37℃,测定空间10内的气体的湿度成为100%。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试样91中的液体发生蒸发,并且能够抑制试样浓度的变化。另外,为了在试样91中促进刺激剂的混合或者为了防止或解决试样91内的固体成分的凝集,所以在由来自喷嘴15A,15B的气体的喷射来搅拌试样91并使试样91均匀化的时候能够抑制由于气体喷射引起的液体蒸发,并且能够抑制试样浓度的变化。由此,根据以上所述结构的测定装置1,能够将放置有试样91的测定空间10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以及恒定的湿度从而就能够抑制试样91的蒸发,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测定。
接着,使用图2A和图2B以及图3来就加热部30的结构例子作如下说明。还有,加热部41B,42B也能被制成同样的结构。
图2A是内侧盒21以及加热部30的截面图。图2B是表示加热部30中的多个加热元件31的配置的平面图。这两图表示构成内侧盒21的多个面中的1个面上的加热部30的构成例子。加热部30如图1所示被配置于内侧盒21与外侧盒22之间,通过内侧盒21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加热部30是通过多个(在图2A以及图2B中为4×6个)加热元件31被二维排列于基板32上来构成的。基板32其多个贯通中继孔被设置于设置有加热元件31的一方的主面与接触于内侧盒21的另一方主面之间。加热元件31的加热器的热通过基板32的贯通中继孔以及内侧盒21被传导到测定空间10。基板32优选由热导率大的材料(例如氧化铝等陶瓷)构成。
图3是表示加热元件31的构成例子的示意图。各个加热元件31在例如20mm×20mm左右的矩形区域中具有多个(在图3中为12个)加热器31A和温度传感器31B以及控制部31C,并被构成为自主温度控制型。控制部31C根据由温度传感器31B获得的温度测定结果控制由各个加热器31A进行的加热。在各个加热元件31中,温度传感器31B被配置于中央部,在该温度传感器31B的周围配置多个加热器31A,由此就能够均匀地进行加热。各个加热器31A是由被表面贴装的贴片电阻构成。
接着,就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的测定例子作如下说明。在以下进行说明的测定例子中,使用含有全血的相同试样来同时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活性以及超氧化物(superoxide)(O2 -)产生活性,从而根据这些测定数据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嗜中性粒细胞是白血球细胞的一种。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对侵入到生物体内的细菌以及真菌类实施吞噬杀菌并防止感染。嗜中性粒细胞以由嗜中性粒细胞质膜包裹细菌等的形式进行活动并将细菌等取入到嗜中性粒内从而形成吞噬体。接着,该吞噬体与颗粒相融合,颗粒内容物被放出到吞噬体内。由被形成于细胞膜(吞噬体的膜)的NADPH氧化酶类而产生活性氧(超氧化物、过氧化氢),该活性氧对细菌等实施杀菌。另外,由包含于颗粒内容物中的髓过氧化物酶(EC号1.11.2.2)的酶反应而从过氧化氢(H2O2)以及氯离子(Cl-)生成次氯酸(HOCl),该次氯酸对细菌等实施杀菌。因此,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超氧化物产生活性作为指标,从而就能够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试样91包含全血。所谓“全血”是指从生物体采集到的血液。试样91既可以是全血也可以是用生理盐水和缓冲液等来稀释全血的全血稀释液。在进行稀释的情况下稀释率可以做适当设定,例如稀释到100倍左右。可以使用糖尿病患者在每天测定血糖值的时候所使用的采血器具(刺血针),也可以从指尖等采集微量末梢血(2~3μL)作为试样91来使用。因为如果是这样的微量血液量的话则负载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成为可能。
添加了荧光指示剂以及化学发光指示剂的试样91被放置于载玻片90上并被载置于试样台11上。作为荧光指示剂例如是使用APF(Aminopheny Fluorescein)。因为荧光指示剂APF如果与HOCl发生反应的话则由波长490nm左右的激发光的照射而产生波长515nm左右的荧光,所以通过检测该波长的荧光从而就能够测定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化学发光指示剂例如可以使用MCLA{2-Methyl-6-(4-methoxyphenyl)-3,7-dihydroimidazo[1,2-a]pyrazine-3-one}。因为化学发光指示剂MCLA如果与超氧化物发生反应的话则产生最大发光波长465nm左右的化学发光,所以通过检测该波长的化学发光从而就能够测定超氧化物产生活性。
如果试样91被载置于试样台11,则将上盖部放置于主体盒20的基底部并且对测定空间10进行遮光密闭。之后,测定空间10被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维持在温度为37℃以及湿度为100%,继而开始进行测定。还有,在试样91被载置于试样台11之前优选预先将测定空间10调整到温度为37℃以及湿度为100%。
从激发部12断续地对被载置于试样台11的试样91照射激发光。激发光的照射时间段和非照射时间段以恒定周期进行重复。在激发光的照射时间段,在试样91上产生的荧光以及化学发光被受光部13受光,并获得对应于该受光量的电信号值V1。在非照射时间段,在试样91上产生的化学发光被受光部13受光,并获得对应于该受光量的电信号值V2。荧光强度(即,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值)是根据从电信号值V1减去电信号值V2的值获得的。化学发光强度(即,超氧化物产生活性的测定值)是根据电信号值V2获得。这样,在本测定例子中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同时测定两个活性,并且能够更加正确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在测定时间段的途中,对应于必要从刺激剂赋予嘴14将刺激剂赋予试样91。该刺激剂如果是能够使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例如游离、吞噬)活性化的物质的话即可。作为嗜中性粒刺激剂例如可以使用fMLP(N-formyl-L-methionyl-L-leucyl-phenylalanine)。通过将嗜中性粒刺激剂添加到试样91,从而将疑似刺激赋予试样91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并引起自然免疫反应(生物体防御反应),因而能够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感染防御能力。相对于此,在不赋予该疑似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评价存在于末梢血内的嗜中性粒细胞的所保持的状态,例如能够早期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由于剧烈运动以及抽烟等而过度活性化并放出活性氧的那样的状态(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再有,能够评价由在生物体内的饮食品引起的嗜中性粒过度活性化抑制能(也可称作为抗氧化能或者氧化应激防止能)。
遍布进行这样测定的整个时间段,因为测定空间10由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而被维持在温度为37℃以及湿度为100%,所以试样91的蒸发被抑制。另外,试样91通过由来自喷嘴15A,15B的气体喷射而被搅拌,从而刺激剂的混合被促进,另外,能够防止或者解除试样91内的固体成分(血球)的凝集。因此,能够正确测定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超氧化物产生活性,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测定值正确评价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2的结构的示意图。测定装置2在主体盒20内的测定空间10具备试样台11、激发部12、受光部13、刺激剂赋予嘴14、以及喷嘴15A,15B等。另外,测定装置2具备加热部30以及气体供给部40。如果与图1所表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的结构相比较的话则图4所表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2就在测定空间10具备气体供给部40这一点而言有所不同。
气体供给部40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例如空气)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并调整测定空间10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气体供给部40包含被设置于测定空间10内的加湿部46以及空气泵43,由此而生成温度以及湿度被管理的气体,将该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10内。加湿部46将加热部46B设置于容器46A的周围,放入到容器46A的水46C由加热部46B而被保持在规定温度。加热部46优选为自主温度控制型加热部。
测定空间10的气体经管子44被取入到空气泵43,进一步经管子44B而从管子44B的前端喷嘴作为气泡向加湿部46的容器46A内的水46C中放出。该气泡作为被加温加湿的气体被放出至测定空间10。
第2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2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进行作用并取得同样的效果。在第2实施方式中,因为能够使加温加湿了的气体循环,所以能够提高能耗效率,另外能够减少废气处理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结构例子,各种各样的变形都是可能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装置中,其构成为:具备:(1)载置试样的试样台;(2)对在试样上所产生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3)对试样喷射气体从而搅拌试样的喷嘴、(4)包含包围配置有试样台和受光部以及喷嘴的测定空间的内侧盒、包围该内侧盒的外侧盒并相对于外部对测定空间进行遮光的主体盒;(5)被配置于内侧盒与外侧盒之间并经由内侧盒调整测定空间内温度的加热部;(6)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内并调整测定空间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气体供给部。
在此,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加热部包含被分散配置于内侧盒周围的多个加热元件。另外,在此情况下,作为构成也可以是多个加热元件各自为包含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根据由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测定结果控制加热器的加热的控制部的自主温度控制型加热器。
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气体供给部取入主体盒外部的空气并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内。另外,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气体供给部取入测定空间内的空气并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提供给测定空间内。
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进一步具备被配置于测定空间内并对试样照射激发光的激发部。另外,在此情况下作为构成也可以是激发部从一方侧对试样照射激发光,受光部在上述一方侧对试样发出的光进行受光。
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进一步具备被配置于测定空间内并对试样赋予刺激剂的刺激剂赋予嘴。
在以上所述的测定装置中,作为构成也可以是喷嘴从多个方向对试样喷射气体。另外,作为构成也可以是喷嘴间歇地对试样喷射气体。另外,作为构成也可以是喷嘴对试样喷射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
本发明作为能够进行正确测定的测定装置来进行利用是可能的。

Claims (11)

1.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试样台,载置试样;
受光部,对在所述试样上所产生的光进行受光;
喷嘴,对所述试样喷射气体并搅拌所述试样;
主体盒,包含:包围配置有所述试样台和所述受光部以及所述喷嘴的测定空间的内侧盒,以及包围该内侧盒的外侧盒,并且所述主体盒相对于外部对所述测定空间进行遮光;
加热部,配置于所述内侧盒与所述外侧盒之间并经由所述内侧盒调整所述测定空间内的温度;
气体供给部,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供给至所述测定空间内并调整所述测定空间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包含被分散配置于所述内侧盒的周围的多个加热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加热元件分别为包含加热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的控制部的自主温度控制型加热元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供给部取入所述主体盒的外部的空气并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供给至所述测定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供给部取入所述测定空间内的空气并将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供给至所述测定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被配置于所述测定空间内并对所述试样照射激发光的激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发部从一方侧对所述试样照射激发光,所述受光部在所述一方侧对所述试样进行受光。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被配置于所述测定空间内并对所述试样赋予刺激剂的刺激剂赋予嘴。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从多个方向对所述试样喷射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间歇地对所述试样喷射气体。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对所述试样喷射温度以及湿度已被管理的气体。
CN201610675676.XA 2015-08-17 2016-08-16 测定装置 Active CN106468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0319 2015-08-17
JP2015160319A JP6438364B2 (ja) 2015-08-17 2015-08-17 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8656A true CN106468656A (zh) 2017-03-01
CN106468656B CN106468656B (zh) 2020-08-18

Family

ID=58157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5676.XA Active CN106468656B (zh) 2015-08-17 2016-08-16 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26595B2 (zh)
JP (1) JP6438364B2 (zh)
CN (1) CN106468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7274A1 (en) * 2019-11-13 2021-05-20 Senseonics,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of degradative speci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758A (ja) * 1982-02-10 1983-08-16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血液撹拌装置
US20100260422A1 (en) * 2007-12-20 2010-10-14 Nikon Corporation Image-processing method, image-processing program and image-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time-lapse image
CN103201614A (zh) * 2010-09-08 2013-07-10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具有可控气氛的酶标仪、其相应方法及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3393B2 (ja) * 1991-07-19 1998-08-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大気中の霧水量を測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502240B2 (ja) * 1992-04-14 1996-05-29 株式会社第一科学 恒温恒湿槽の結露防止方法
JP3889334B2 (ja) * 2002-07-31 2007-03-07 独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化学発光および蛍光の経時変化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255121B2 (ja) 2003-12-10 2009-04-15 旭化成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US7531363B2 (en) * 2003-12-30 2009-05-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article detection using fluorescence
JP2006125981A (ja) * 2004-10-28 2006-05-18 Arkray Inc 分析装置
DE102005034175A1 (de) * 2005-07-21 2007-01-25 Roche Diagnostic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Feuchtluftstromes mit definierter relativer Feuchte
EP2048498B1 (en) 2006-08-04 2012-10-03 ARKRAY, Inc.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sis apparatus
JP5047669B2 (ja) * 2007-04-04 2012-10-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走査型共焦点顕微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758A (ja) * 1982-02-10 1983-08-16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血液撹拌装置
US20100260422A1 (en) * 2007-12-20 2010-10-14 Nikon Corporation Image-processing method, image-processing program and image-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time-lapse image
CN103201614A (zh) * 2010-09-08 2013-07-10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具有可控气氛的酶标仪、其相应方法及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52109A1 (en) 2017-02-23
JP6438364B2 (ja) 2018-12-12
CN106468656B (zh) 2020-08-18
US9726595B2 (en) 2017-08-08
JP2017040473A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913B2 (en) Method for liberating and detecting nitric oxide from nitrosothiols and iron nitrosyls in blood
US10688312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radiation delivery
Kitazaki et al. Plasma induced long-term growth enhancement of Raphanus sativus L. using combinatorial atmospheric ai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s
CN110123339B (zh) 一种无创血糖测量装置与方法
US20190209012A1 (en) Biological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iological measurement method
CN106104259B (zh) 成分测定装置、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2003194714A (ja) 生体組織血液量測定装置
Kim et al. A comparison of singlet oxygen explicit dosimetry (SOED) and singlet oxygen luminescence dosimetry (SOLD) for photofrin-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EP3394581A1 (en) Temperature sensor
CN106468656A (zh) 测定装置
JP6795516B2 (ja) 血中グルコース濃度を非侵襲的に決定する方法
US10094763B2 (en) Microviable particle counting system and microviable particle counting method
JP2017192341A (ja) 遺伝子解析用前処理キット、核酸分析用チップ、遺伝子解析システム
JP2014098645A (ja) 体液成分分析装置および体液成分分析方法
KR20220027985A (ko) 매체의 멀티 파라미터 분석을 위한 센서 모듈
JP2019522777A (ja) 全血so2センサ
Hamada et al. Continuous optical monitoring of red blood cells during a photosensitization reaction
Dzimitrowicz et al. Multivariate optimization of the FLC-dc-APGD-based reaction-discharge system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 plasma-activated liquid of defined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phytopathogenic properties
CN107748152A (zh) 微生物检测装置和方法
US10702865B2 (en) Measurement container
CN106039593A (zh) 基于组织血氧检测的激光照射系统
US20230046072A1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biological effect of far infrared
Barco et al. Polyatomic Liquid Oxygen (PLO®): A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RONS) to be applied in medical treatments
Ramirez et al. Predicting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e with Hemodynamic Parameters from Diffus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Diffuse Optical Spectroscopy
JP6271407B2 (ja) 細胞評価統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