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5443B -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5443B
CN106465443B CN201580031686.3A CN201580031686A CN106465443B CN 106465443 B CN106465443 B CN 106465443B CN 201580031686 A CN201580031686 A CN 201580031686A CN 106465443 B CN106465443 B CN 106465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essage
communication
type
pe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16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5443A (zh
Inventor
周润泽
舒林
朱奋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92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6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5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第一UE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Description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新的业务类型,例如手机上网、即时聊天等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的普遍使用提高了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为:D2D)通信允许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可以在小区网络的控制下与小区用户共享频谱资源,有效的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目前,D2D通信已经应用于LTE网络系统中。
D2D通信包括一对多通信(One to many communication),即群组通信,以及一对一通信(One to one communication)。在上述一对一通信中,发送方UE与接收方UE进行D2D通信需要获知接收方UE的地址,具体包括接收方UE的层二地址,即为接收方UE的设备地址,以及接收方UE的网络地址,即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具体地,层二地址用于D2D通信的双方UE进行信令交互,IP地址用于D2D通信的双方进行数据交互,接收方UE的层二地址可以由发送方UE通过D2D发现或者预先配置的方式获取,此时,发送方UE通过与接收方UE进行信令交互使得D2D通信的一方UE获取另一方UE的IP地址。
现有技术中,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都可以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也可以同时作为IP地址的接收者。当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时,会出现IP地址重复分配的问题,例如,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可以同时作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DHCP)服务器,分配IPv4类型的IP地址;或者,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可以同时作为IP路由器(IP router),分配IPv6类型的IP地址。当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同时作为IP地址的接收者,会出现IP地址的未分配的问题。上述两种问题均会导致D2D通信的连接建立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接收方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的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以提升D2D通信的连接建立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UE为所述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PDN类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第一UE支持所述第二PDN类型,则为所述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UE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若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第一UE不支持所述第二PDN类型,则向所述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原因值,且不包含所述第二PDN类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UE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所述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UE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若所述第一UE不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向所述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所述原因值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为所述第二UE分配所述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并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UE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不包含所述第二PDN类型,所述原因值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UE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所述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所述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UE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若所述第一UE不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类型和所述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向所述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所述身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UE获取所述第二UE的第二PDN类型;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UE的所述第二PDN类型,为所述第二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三消息;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二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UE为所述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所述第二UE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UE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或者,
若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所述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第二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或者,
若所述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UE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所述第二UE接收所述第一UE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身份标识,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所述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UE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UE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UE为所述第二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中,第一用户设备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第二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中,第一用户设备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第二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得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PDN类型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IP地址为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PDN类型添加的。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UE为所述对端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
根据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PDN类型时,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UE支持所述第二PDN类型时,为所述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处理器分配的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对端UE建立所述对端UE与所述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二PDN类型;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原因值,且不包含所述第二PDN类型时,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所述UE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时,为所述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处理器分配的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对端UE建立所述对端UE与所述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UE不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所述原因值还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用于为所述对端UE分配所述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对端UE建立所述对端UE与所述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根据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不包含所述第二PDN类型,所述原因值还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在所述UE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所述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时,为所述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对端UE建立所述对端UE与所述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UE不支持除所述第一IP地址类型和所述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
则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所述身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根据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获取所述对端UE的第二PDN类型;所述UE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对端UE的所述第二PDN类型,为所述对端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根据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器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UE还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对端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对端UE为所述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或者,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以及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或者,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以及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所述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包含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所述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所述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或者,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UE支持所述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向所述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
根据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UE建立所述UE与所述对端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或者,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根据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身份标识,则所述UE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对端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所述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根据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对端UE为所述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所述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第二IP地址,所述UE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对端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所述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第二IP地址,所述UE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得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与所述对端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PDN类型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IP地址为所述对端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PDN类型添加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第一UE通过向第二UE发送包括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第一消息,明确指示了该第一UE和第二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的职责,即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第二UE为IP地址的接收者,从而使得第二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返回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即该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对端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还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U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适应LTE网络系统对高密集用户和高吞吐量的需要,通常在UE之间使用D2D通信,即允许UE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所述的UE均为可以执行D2D通信的UE,该UE在小区网络的控制下,可以与小区用户共享资源,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另外,D2D通信还包括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移动终端的电池功耗、增加比特速率、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等优点,同时还可以支持小范围内点对点的数据服务。
目前通常使用的D2D通信例如包括:蓝牙(Bluetooth)和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为:Wi-Fi)直连,即Wi-Fi Direct。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所述的D2D通信为基于LTE网络系统的D2D通信,通常包括LTE网络中的D2D通信(LTE-D2D)和近距离业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简称为:ProSe),上述LTE-D2D和ProSe均可应用于直接通信的UE之间,同时UE可以在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从应用场景上划分,D2D通信包括群组通信和一对一通信,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适用于一对一通信,具体地,UE1希望与UE2进行D2D通信,UE1向UE2发起通信建立请求消息,在该请求消息中携带UE2的层二地址,即Layer-2地址,该Layer-2地址填写在协议栈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层,作为MAC层的报文头,该Layer-2地址例如可以为UE1通过D2D发现获取的,或者预先配置在UE1中的;UE2收到请求消息后,可以对UE1的身份进行验证。然而,建立D2D通信的一端UE还需要获取对端UE的IP地址,才能实现数据传输,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IP地址分配方式中,UE1或者UE2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接收者,这样会出现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从而导致D2D通信的连接建立失败。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执行IP地址分配的分配者和接收者可以仅涉及两个UE,不涉及网络设备,例如演进型网络基站基站(E-UTRAN Node B,简称为:eNB),即本发明各实施例涉及到的网元只有UE。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建立D2D通信的双方UE分配IP地址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UE来执行,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且在其发起D2D通信时,可以为第二UE分配了用于建立D2D通信的第一IP地址,因此,该第一UE已知其自身的IP地址,同时可知D2D通信的对端UE,即第二UE的IP地址,即该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D2D通信的发起者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具体将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携带在发送给第二UE的第一消息,相应地,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在预置协议中规定,第一UE和第二UE通过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元,确认各自在D2D通信的IP地址分配过程中的职责,本实施例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则可确定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从而该第二UE可以通过分配的第一IP地址和已知的Layer-2地址,对第一UE的身份进行验证,进而实现D2D通信的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UE发送通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分配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为IP地址分配消息。
S120,第一UE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UE发送的请求消息第一消息时,获取到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此时,第二UE可知该第一IP地址是否为其自身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是第一UE在分配第一IP地址时,对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是不可知的,即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第一UE根据其自身的能力随机分配的,因此,第二UE在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在第二UE不支持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例如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IPv6类型,第二UE并不支持IPv6类型的IP地址,则第二UE无法通过该第一IP地址与第一UE建立D2D通信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时,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不进行IP地址分配的任务,而是具体向第一UE返回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的指示消息,以指示第一UE进行后续的IP地址分配工作;并且此时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分组数据网(PacketData Network,简称为: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原因值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具体地,第二UE通过在第二消息中携带信元,向第一UE指示第一IP地址的分配情况,上述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都可以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
本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的分配方法,第一UE和第二UE明确自身在D2D通信建立过程中的职责,一方面,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主动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另一方面,即便是第二UE已知不支持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时,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而是向第一UE反馈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的至少一项,以向第一UE指示该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因此,执行D2D通信的双方UE,并不存在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同时作为IP地址接收者的情况,从而避免了IP地址的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第一UE通过向第二UE发送包括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第一消息,明确指示了该第一UE和第二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的职责,即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第二UE为IP地址的接收者,从而使得第二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返回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即该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对端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在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具体携带有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第二PDN类型具体指明了第二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若第二消息中仅包括原因值,虽然没有明确指示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由于IP地址类型目前通常包括IPv4类型和IPv6类型,即隐含指示了第二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并且考虑到UE可以兼容不同IP地址类型的因素,即便是第二UE不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第一UE也可能具备为该第二UE分配其可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能力。举例来说,第一UE支持IPv6地址类型,第二UE支持IPv4地址类型,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即IPv6类型的地址就不能被第二UE所支持;由于第一UE的兼容性更高,还可以分配IPv4类型的地址,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二UE还可以通过向IP地址的分配者,即第一UE发送用于指示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信元的方式,指示第一UE为其重新分配第二IP地址,即第二PDN类型,因此第一UE可以根据第二消息中的信元进行后续的IP地址分配工作。
可选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S120中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第二PDN类型,则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30,若第一UE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UE支持第二PDN类型,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在其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中具体携带有第二PDN类型,第一UE根据该第二PDN类型可以获知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的类型,也可以知道其自身是否兼容该第二PDN类型的IP地址,即在该第一UE可以兼容该第二PDN类型的IP地址时,第一UE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可以重新为第一UE分配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的类型即为第二PDN类型所指示的IP地址类型。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140,若第一UE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UE不支持第二PDN类型,则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获取到第二UE返回的第二PDN类型时,确定其自身不能兼容该第二PDN类型的IP地址时,即第一UE可知其分配的IP地址均不能被第二UE所支持,也就是说,第二UE无法通过第一UE分配的IP地址建立D2D通信的连接,此时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以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30和S140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两种可选地执行方式,为选择其一执行的。
可选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S120中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不包含第二PDN类型时,则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30,若第一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在其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中具体携带有原因值,由于建立通信连接中通常使用的IP地址类型包括IPv4类型和IPv6类型,若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为IPv6类型,第二UE不支持IPv6类型时,在第二消息中携带原因值进行反馈,指示第二UE不支持IPv6类型的地址,即说明该第二UE支持IPv4类型的地址;同时,若第一UE也支持IPv4类型的地址,第一UE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可以重新为第一UE分配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的类型为IPv4类型。本实施例中第一UE通过第二消息中的原因值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可以判断出第二UE所支持的第二PDN类型,从而在自身可以兼容该第二PDN类型时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140,若第一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获取到第二UE返回的原因值时,同样根据该原因值和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可以确定出第二UE所支持的第二PDN类型,然而,在第一UE不能兼容该第二PDN类型时,即第一UE可知其分配的IP地址均不能被第二UE所支持时,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以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30和S14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两种可选地执行方式,为选择其一执行的。
进一步地,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PDN类型,即在第一UE发送第一消息时就向第二UE指示该第一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则当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第一UE的处理方式与上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有所不同。
可选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S110中的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PDN类型,S120中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该原因值还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则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30,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并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可以不是第一PDN类型的IP地址,例如第一PDN类型为IPv6类型,但第一UE分配了IPv4类型的第一IP地址,同时第二UE的第二PDN类型为IPv6类型,并且该第二UE不兼容IPv4类型;此时,返回的原因值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由于第二UE可以从接收的第一消息中获知第一UE所支持的第一PDN类型与该第二UE支持的第二PDN类型相同,即第二UE判断出其自身可以支持第一PDN类型,从而通过原因值来指示上述判断结果,因此,在原因值还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所述第一PDN类型时,第一UE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第一UE还可以为第二UE分配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
可选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还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S110中的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PDN类型,S120中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不包括第二PDN类型,该原因值还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则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30,若第一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并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UE支持的第一PDN类型和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均为IPv6类型,第二UE仅支持IPv4类型,则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第二UE可知直接判断出其自身不支持该第一PDN类型;此时,考虑到第一UE的兼容性,在第一UE可以兼容IPv4类型的IP地址时,第一UE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可以为第二UE分配第一PDN类型以外的其它类型的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的类型为IPv4类型。
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140,若第一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5所示实施例的S130中的情况为例予以说明,第一UE支持的第一PDN类型和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均为IPv6类型,第二UE仅支持IPv4类型,则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第二UE可知直接判断出其自身不支持该第一PDN类型;此时,在第一UE不能兼容IPv4类型的IP地址时,即第一UE可知其分配的IP地址均不能被第二UE所支持时,则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以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30和S140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两种可选地执行方式,为选择其一执行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身份标识,该身份标识例如可以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元IP role(角色),其值被设置为Server(服务器)时指示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相应地,第二UE在读取第一消息中的IProle时,确定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根据该IP role确定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身边标识的方式明确指定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双方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进一步地保证了IP地址分配的可实施性。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S110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一UE获取第二UE的第二PDN类型;该第二PDN类型的获取可以是第一UE和第二UE在近距离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的,从而第一UE可以根据已获取的第二PDN类型得知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并且在其自身可以兼容该第二PDN类型时为第二UE分配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即为第二PDN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UE均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承担分配IP地址的任务;另外,D2D通信的发起者同样可以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具体实现方式例如为,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S110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一UE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一UE根据该第三消息为第二UE分配第一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具体为D2D通信的发起者,该D2D通信的发起者实际上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建立D2D通信的双方UE分配IP地址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UE来执行,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第二UE接收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与上述图1到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同样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在第二UE接收到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同时接收到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从而明确的得知D2D通信的发起者,即第一UE具体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在预置协议中规定,第一UE和第二UE通过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已分配的IP地址,确认各自在D2D通信的IP地址分配过程中的职责,本实施例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则可确定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从而该第二UE可以通过分配的第一IP地址和已知的Layer-2地址,对第一UE的身份进行验证,进而实现D2D通信的连接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接收到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分配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分配消息。
S220,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获取到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并且该第二UE可知该第一IP地址是否为其自身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是第一UE在分配第一IP地址时,对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是不可知的,即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第一UE根据其自身的能力随机分配的,因此,第二UE在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在第二UE不支持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例如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IPv6类型,第二UE并不支持IPv6类型的IP地址,则第二UE无法通过该第一IP地址与第一UE建立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二UE接收到的第一消息时携带有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即建立D2D通信的双方UE均明确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因此,即便是第二UE不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而是通过向第一UE返回的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的指示消息,来指示第一UE进行后续的IP地址分配工作;并且此时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第二UE通过在第二消息中携带信元的方式,向第一UE指示第一IP地址的分配情况,上述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都可以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明确自身在D2D通信建立过程中的职责,一方面,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主动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另一方面,即便是第二UE已知不支持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时,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而是向第一UE反馈第二PDN类型,以向第一UE指示该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因此,执行D2D通信的双方UE,并不存在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同时作为IP地址接收者的情况,从而避免了重复分配IP地址或者未分配IP地址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第二UE通过接收第一UE发送包括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第一消息,明确获知第一UE和该第二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的职责,即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第二UE为IP地址的接收者,从而使得在第二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返回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即该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也不会执行分配IP地址的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对端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第二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以及第一消息中可能携带的第一PDN类型进行判断,确定返回的第二消息中的指示信息。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在图6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230,若第二UE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向第一UE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S240,若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本实施例中第二UE直接根据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第二UE的能力即可判断出是否支持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此时,可以由第一UE根据其自身的兼容能力判断是否可以继续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具体地,若该第一UE可以支持第二PDN类型,则可以为第二UE分配第二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若第一UE不能支持第二PDN类型,则发送反馈消息,指示D2D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30和S240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两种可选地执行方式,为选择其一执行的。
进一步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在图6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230,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第二UE支持第一PDN类型,则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第二UE支持第一PDN类型。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考虑到第一UE可以兼容不同IP地址类型的因素,即便是第二UE不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第一UE还可能具备为该第二UE分配其可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能力,例如第一UE支持IPv6类型且兼容IPv4类型,第二UE支持IPv6类型且不兼容IPv4类型,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为IPv4类型,则不能被第二UE所支持,然而第二UE通过第一消息获知其自身可以支持第一PDN类型,则通过发送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UE分配与第一PDN类型相同的第二IP地址。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S240,第二UE接收第一UE发送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S250,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第二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则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第一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第二消息包含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第二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本实施例中,同样考虑到第一UE的兼容性,第二UE在确定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后,还进一步确定是否支持第一PDN类型,例如第一IP地址为IPv6类型,第一PDN类型同样为IPv6类型,第二UE仅能支持IPv4类型的IP地址,因此,在发送第二消息时,可以在原因值中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不支持第一PDN类型;此时,可以由第一UE根据其自身的兼容能力判断是否可以继续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具体地,若该第一UE可以兼容第二PDN类型,则可以为第二UE分配第二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若第一UE不能兼容第二PDN类型,则发送反馈消息,指示D2D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30~S240与S250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两种可选地执行方式,为选择其一执行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身份标识,该身份标识例如可以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元IP role,其值可以被设置为Server,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UE根据身份标识,确定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身边标识的方式明确指定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双方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进一步地保证了IP地址分配的可实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UE均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由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承担分配IP地址的任务;类似地,D2D通信的发起者同样可以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具体实现方式例如为,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S210之前还可以包括: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所述第一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具体为D2D通信的发起者,该D2D通信的发起者实际上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实施例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建立D2D通信的双方UE获取IP地址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UE来执行,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0,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一IP地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二UE根据第一IP地址建立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中预先配置有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有第二IP地址,举例来说,第一UE和第二UE在进行D2D通信前进行过群组通信,其各自分别具备已配置的IP地址;此时,第一UE和第二UE若要进行D2D通信,则可以不分配IP地址,直接使用群组通信中已配置的IP地址即可,具体地,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其发起D2D通信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了自身配置的第一IP地址之外,还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被设置为Pre-configured(预配置)时,指示第一UE使用第一IP地址,第二UE使用第二IP地址,并且第二UE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和第一IP地址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E通过第一消息指示第二UE通过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建立D2D通信的连接,该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发送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发送消息。
S320,第一UE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时,获取到该第一消息中的第一IP地址,由于第一UE和第二UE之前进行过群组通信,即第二UE可以支持第一IP地址,可以通过该第一IP地址建立与第一UE的D2D通信的连接,因此,向第一UE返回用于指示连接建立成功的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明确自身在D2D通信建立过程中的职责,一方面,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在其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使用各自已配置的IP地址;另一方面,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了第一IP地址,还指示了第二UE为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因此,执行D2D通信的双方UE,由指定的UE获取到对端配置的IP地址,并通过从对端UE获取的IP地址和其自身配置的IP地址建立D2D通信。显然地,并不存在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同时作为IP地址接收者的情况,从而避免了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第一UE通过向第二UE发送包括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通过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UE使用预配置的第一IP地址,第二UE使用预配置的第二IP地址,从而使得第二UE通过第一消息和其携带的第一IP地址建立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该第一消息中明确指示了该第一UE和第二UE在D2D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以及建立D2D通信的职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对端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实施例四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建立D2D通信的双方UE获取IP地址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UE来执行,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0,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一IP地址,该指示信息还用指示第二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
与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中预先配置有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有第二IP地址,举例来说,第一UE和第二UE在进行D2D通信前进行过群组通信,其各自分别具备已配置的IP地址;此时,第一UE和第二UE若要进行D2D通信,则可以不分配IP地址,直接使用群组通信中已配置的IP地址即可,具体地,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其发起D2D通信时,例如通过将设置指示信息为Pre-configured(预配置),指示第一UE使用第一IP地址,指示第二UE使用第二IP地址,还通过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为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也就是说,第一UE需要获取D2D通信中对端UE的IP地址,即指示第二UE向该第一UE发送第二UE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
S420,第一UE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IP地址,以使得第一UE根据该第二IP地址建立与第二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时,通过指示信息的内容可知由第一UE建立D2D通信的连接,因此,该第二UE将其自身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携带在第二消息中发送给第一UE,从而使得第一UE在获取到该第二IP地址后,通过该第二IP地址和自身预配置的第一IP地址建立与第二UE直接的D2D通信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通过接收到的包括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将其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用于建立D2D通信的连接,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发送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发送消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PDN类型,具体为第一UE所支持的PDN类型,该PDN类型指示第二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则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二IP地址为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PDN类型添加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中均可能预先配置了多个IP地址,并且可以为不同类型的IP地址,因此,当第一UE向第二UE发起D2D通信请求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UE可以兼容的PDN类型,指定第二UE向其返回第二消息时,将与该PDN类型相同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明确自身在D2D通信建立过程中的职责,一方面,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在其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使用各自已配置的IP地址;另一方面,第一消息中的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一UE为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因此,执行D2D通信的双方UE,由指定的UE获取到对端配置的IP地址,并通过从对端UE获取的IP地址和其自身配置的IP地址建立D2D通信。显然地,并不存在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同时作为IP地址接收者的情况,从而避免了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第二UE通过接收第一UE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通过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UE使用预配置的第一IP地址,第二UE使用预配置的第二IP地址,并通过指示信息指示第一UE为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使得第二UE将其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从而第一UE根据第二IP地址建立与第二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在该第一消息中明确指示了该第一UE和第二UE在D2D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以及建立D2D通信的职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D2D通信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由于发送方UE和对端UE可能同时作为IP地址的分配者和接收者,造成IP地址重复分配或者未分配的情况,相应地提高了建立D2D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中,适用于直接进行D2D通信的UE之间,无需通过网络设备执行消息的转发,因此,即便是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应用场景下,例如由于地震、海啸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损坏时,无法通过网络设备为待执行D2D通信的UE分配IP地址,采用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则可以保证D2D通信中IP地址的顺利分配。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双方UE,即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通信的协议栈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该协议栈类似于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TCP/IP)的协议栈,控制面的作用是连接建立时的请求、鉴权、分配通信参数等信令交互,用户面的作用是实际的收发数据。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以及反馈消息均是通过双方U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发送的,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U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其中,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层协议、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简称为:RLC)层协议、MAC层协议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简称为:PHY)层协议,其中,PC5-U(控制面的协议控制型号)表示双方UE之间的控制面接口;D2D通信的双方要实现用户面的数据发送,必须建立用户层的连接,即通过IP地址建立连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获取IP地址的作用即是为了实现D2D通信中数据的发送。
实施例五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由用于建立D2D通信连接的第一UE和第二UE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UE发送通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分配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为IP地址分配消息。
S502,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UE发送的请求消息第一消息时,获取到第一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此时,第二UE可知该第一IP地址是否为其自身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是第一UE在分配第一IP地址时,对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是不可知的,即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第一UE根据其自身的能力随机分配的,因此,第二UE在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第二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在第二UE不支持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例如第一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IPv6类型,第二UE并不支持IPv6类型的IP地址,则第二UE无法通过该第一IP地址与第一UE建立D2D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S503,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确定该第二UE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S502中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还包括:S504,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二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则S502中的第二消息具体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则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第二PDN类型具体指明了第二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若第二消息中仅包括原因值,虽然没有明确指示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由于IP地址类型目前通常包括IPv4类型和IPv6类型,即隐含指示了第二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并且考虑到UE可以兼容不同IP地址类型的因素,即便是第二UE不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第一UE也可能具备为该第二UE分配其可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能力。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第一UE接收到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的第二消息后的执行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情况,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第二PDN类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505,第一UE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UE支持第二PDN类型,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
S506,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
S507,第二UE通过该第二IP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种情况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508,第一UE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UE不支持第二PDN类型。
S509,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第二种情况,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不包含第二PDN类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510,第一UE判断出该第一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
S511,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
S512,第二UE通过该第二IP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第二种情况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513,第一UE判断出该第一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
S514,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S501中发送的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PDN类型,即在第一UE发送第一消息时就向第二UE指示该第一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则当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第一UE的处理方式与上述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三种情况,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该原因值还用于指示第二UE支持第一PDN类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515,第一UE为第二UE分配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
S516,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
S517,第二UE通过该第二IP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第四种情况,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不包括第二PDN类型,该原因值还用于指示第二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518,第一UE判断出该第一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则为第二UE分配第二IP地址。
S519,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IP地址。
S520,第二IP地址用于第二UE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第四种情况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S521,第一UE判断出该第一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
S522,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情况到第四种情况,以及每种情况的各种可能实现方式,均为选择性执行的,仅能择一而执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S501中第一UE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身份标识,该身份标识例如可以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元IP role,其值被设置为Server时指示第一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相应地,S502中第二UE在获取第一消息中的IProle时,确定第一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根据该IP role确定第二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S501之前还可以包括:S523,第一UE获取第二UE的第二PDN类型;该第二PDN类型的获取可以是第一UE和第二UE在近距离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的,从而第一UE可以根据已获取的第二PDN类型得知第二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并且在其自身可以兼容该第二PDN类型时为第二UE分配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即为第二PDN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UE均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承担分配IP地址的任务;另外,D2D通信的发起者同样可以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具体实现方式例如为,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S501之前还可以包括:S524,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的第三消息;S525,第一UE根据该第三消息为第二UE分配第一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具体为D2D通信的发起者,该D2D通信的发起者实际上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实施例六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一种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建立D2D通信连接的第一UE和第二UE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一IP地址,该指示信息还用指示第二UE使用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S601中的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IP地址,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S602,第二UE根据第一IP地址建立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S603,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消息时,由于该第一消息中已包括第一IP地址,因此,第二UE可以作为D2D通信的建立者,建立与第一UE的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S601中的第一消息中没有携带第一IP地址,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UE为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S604,第二UE根据第一消息将该第二UE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添加到第二消息中;S605,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S606,第一UE根据该第二IP地址建立与第二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E在接收到第一消息时,由于该第一消息中的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一UE为D2D通信的建立者,因此第二UE将其自身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使得第一UE建立与第二UE的D2D通信的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PDN类型,具体为第一UE所支持的PDN类型,该PDN类型指示第二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则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二IP地址为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PDN类型添加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E和第二UE中均可能预先配置了多个IP地址,并且可以为不同类型的IP地址,因此,当第一UE向第二UE发起D2D通信请求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UE可以兼容的PDN类型,指定第二UE向其返回第二消息时,将与该PDN类型相同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
实施例七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UE适用于建立D2D通信时为对端UE分配IP地址。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UE具体包括:接收器12和发送器11。
其中,发送器11,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UE为对端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UE为对端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该UE发送通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分配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为IP地址分配消息。
接收器12,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对端UE在接收到UE发送的请求消息第一消息时,获取到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此时,对端UE可知该第一IP地址是否为其自身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是UE在分配第一IP地址时,对对端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是不可知的,即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UE根据其自身的能力随机分配的,因此,对端UE在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对端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时,具体携带有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第二PDN类型具体指明了对端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若第二消息中仅包括原因值,虽然没有明确指示对端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由于IP地址类型目前通常包括IPv4类型和IPv6类型,即隐含指示了对端UE可以支持的IP地址类型。并且考虑到UE可以兼容不同IP地址类型的因素,即便是对端UE不支持已分配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本实施例提供的UE也可能具备为该对端UE分配其可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能力。举例来说,UE支持IPv6地址类型,对端UE支持IPv4地址类型,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即IPv6类型的地址就不能被对端UE所支持;由于UE的兼容性更高,还可以分配IPv4类型的地址,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端UE还可以通过向IP地址的分配者,即UE发送用于指示对端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的信元的方式,指示UE为其重新分配第二IP地址,即第二PDN类型,因此UE可以根据第二消息中的信元进行后续的IP地址分配工作。
可选地,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接收器14接收的第二消息具体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并且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第二PDN类型,则在图14所示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UE还包括:处理器13,用于在根据第二消息确定UE支持第二PDN类型时,为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处理器13分配的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用于对端UE建立对端UE与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在图15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3,还用于根据第二消息确定UE不支持第二PDN类型;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若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器12接收的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原因值,且不包含第二PDN类型时,图15所示UE的具体执行方式为:一方面,处理器13,用于在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时,为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处理器13分配的第二IP地址,第二IP地址用于对端UE建立对端UE与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另一方面,处理器13,用于确定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若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器11发送的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接收器12接收的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原因值还用于指示对端UE支持第一PDN类型时,图15所示UE的具体执行方式为:处理器13,用于为对端UE分配第一PDN类型的第二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用于对端UE建立对端UE与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可选地,若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器11发送的第一消息包含第一PDN类型,接收器12接收的第二消息包含所述原因值且不包含所述第二PDN类型,该原因值还用于指示对端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时,图15所示UE的具体执行方式为:一方面,处理器13,用于在UE支持除第一IP地址的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时,为对端UE分配第二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11,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用于对端UE建立对端UE与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另一方面,处理器13,还用于确定UE不支持除第一IP地址类型和第一PDN类型之外的其它类型IP地址;相应地,发送器,还用于向对端UE发送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2到图5,以及图1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发送器11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身份标识,该身份标识例如可以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元IP role,其值被设置为Server时指示UE为IP地址的分配者,相应地,对端UE在读取第一消息中的IP role时,确定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根据该IP role确定对端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身边标识的方式明确指定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双方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进一步地保证了IP地址分配的可实施性。
更进一步地,上述图15所示各实施例中的接收器12,还用于在发送器11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获取对端UE的第二PDN类型;则处理器13,还用于根据对端UE的第二PDN类型,为对端UE分配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的类型即为第二PDN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UE均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承担分配IP地址的任务;另外,D2D通信的发起者同样可以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具体实现方式例如为,在上述图13所示各实施例中,接收器12,还用于在发送器11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三消息;则处理器13,还用于根据第三消息为对端UE分配第一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E具体为D2D通信的发起者,该D2D通信的发起者实际上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4和图15所示各实施例中的UE为上述图1到图8,以及图12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一UE,图14和图15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对端UE为上述图1到图8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二UE。
实施例八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UE适用于建立D2D通信时作为IP地址的接收者。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UE具体包括:接收器21和发送器22。
其中,接收器21,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对端UE为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UE接收到对端UE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对端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分配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分配消息。
发送器22,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或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UE获取到对端UE为其分配的第一IP地址,并且该UE可知该第一IP地址是否为其自身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但是对端UE在分配第一IP地址时,对UE所支持的IP地址类型是不可知的,即第一IP地址的类型是对端UE根据其自身的能力随机分配的,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UE在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该UE在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返回的第二消息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U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的类型,以及第一消息中可能携带的第一PDN类型进行判断,确定返回的第二消息中的指示信息。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在图15所示实施例基础上的进一步地描述,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UE还包括处理器23,则发送器22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具体包括:一方面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的情况,即发送器2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23确定该UE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向对端UE发送所述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成功。另一方面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的情况,包括:第一种情况,发送器2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23根据第一消息确定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时,向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第二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第二种情况,发送器22,具体用于在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以及处理器23根据第一消息确定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UE支持第一PDN类型时,向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UE支持第一PDN类型;第三种情况,发送器22,具体用于在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PDN类型,以及处理器23根据第一消息确定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时,向对端UE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其中,第一PDN类型用于指示对端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第二消息包含第二PDN类型和原因值中的至少一项,原因值用于指示UE不支持第一IP地址的类型且UE不支持第一PDN类型,第二PDN类型用于指示UE支持的IP地址类型。
在上述第一IP地址分配失败的三种情况中,具体由对端UE根据其自身的兼容能力判断是否可以继续为本实施例提供的UE分配第二IP地址,判断的具体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具体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则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器21,还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用于UE建立UE与对端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或者,接收器21,还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接收器21接收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身份标识,则处理器23,还用于根据身份标识,确定对端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分配者或者UE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身边标识的方式明确指定建立D2D通信连接的双方UE,在IP地址分配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进一步地保证了IP地址分配的可实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UE均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由对端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并承担分配IP地址的任务;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地,D2D通信的发起者同样可以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具体实现方式例如为,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发送器22,还用于在接收器21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前,向对端UE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对端UE为UE分配第一IP地址。本实施例提供的UE具体为D2D通信的发起者,该D2D通信的发起者实际上作为D2D通信中IP地址的接收者。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6和图17所示各实施例中的UE为上述图1到图8,以及图12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二UE,图16和图17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对端UE为上述图1到图8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一UE。
实施例九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所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UE适用于进行D2D通信。该UE可以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可以集成在该UE的存储器中,例如集成在处理器芯片中,供处理器调用执行。本实施例的UE具体包括:发送器31和接收器32。
其中,发送器31,用于向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使用第一IP地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对端UE使用第二IP地址,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对端UE根据第一IP地址建立与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UE中预先配置有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有第二IP地址,举例来说,UE和对端UE在进行D2D通信前进行过群组通信,其各自分别具备已配置的IP地址;此时,UE和对端UE若要进行D2D通信,则可以不分配IP地址,直接使用群组通信中已配置的IP地址即可,具体地,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其发起D2D通信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了自身配置的第一IP地址之外,还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被设置为Pre-configured时,指示第一UE使用第一IP地址,第二UE使用第二IP地址,并且对端UE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和第一IP地址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UE通过第一消息指示对端UE通过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建立D2D通信的连接,该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发送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发送消息。
接收器32,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图1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器31发送的第一消息中仅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使用第一IP地址,还用指示对端UE使用第二IP地址,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UE需要获取D2D通信中对端UE的IP地址,即指示对端UE向该UE发送第二UE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
相应地,接收器32,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具体包括第二IP地址,以使得UE根据第二IP地址建立与对端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对端UE通过接收到的包括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将其预先配置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UE,用于建立D2D通信的连接,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发送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发送消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器31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PDN类型,具体为第一UE所支持的PDN类型,该PDN类型指示对端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则该第二消息中的第二IP地址为对端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PDN类型添加的。在本实施例中,UE和对端UE中均可能预先配置了多个IP地址,并且可以为不同类型的IP地址,因此,当UE向对端UE发起D2D通信请求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UE可以兼容的PDN类型,指定对端UE向其返回第二消息时,将与该PDN类型相同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第一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8所示各实施例中的UE为上述图9、图10和图13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一UE,图18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对端UE为上述图9、图10和图13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二UE。
在本实施例中,UE中预先配置有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有第二IP地址,举例来说,UE和对端UE在进行D2D通信前进行过群组通信,其各自分别具备已配置的IP地址;此时,UE和对端UE若要进行D2D通信,则可以不分配IP地址,直接使用群组通信中已配置的IP地址即可,具体地,第一UE作为D2D通信的发起者,其发起D2D通信时,在第一消息中携带了自身配置的第一IP地址之外,还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被设置为Pre-configured时,指示第一UE使用第一IP地址,第二UE使用第二IP地址,并且对端UE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和第一IP地址建立第二UE与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UE通过第一消息指示对端UE通过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IP地址建立D2D通信的连接,该第一IP地址可以是携带在发起D2D通信的通信建立消息中,也可以是在UE发送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发送的,例如携带在IP地址发送消息中发送,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通信建立消息,或者为IP地址发送消息。
接收器32,用于接收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用于执行本发明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8所示各实施例中的UE为上述图9、图10和图13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一UE,图18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对端UE为上述图9、图10和图13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第二UE。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网络协议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用户设备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置 第二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2.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网络协议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用户设备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置 第二IP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
所述第一UE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得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PDN类型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IP地址为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PDN类型添加的。
4.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置第二IP地址,所述UE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对端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5.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中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对端UE中预先配置第二IP地址,所述UE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对端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UE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连接的建立者;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对端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得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与所述对端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分组数据网络PDN类型,所述PDN类型指示所述对端UE使用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二IP地址为所述对端UE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PDN类型添加的。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位于第一用户设备UE中,所述第一UE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置 第二IP地址,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接收所述第二UE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和第二UE;其中,所述第一UE预先配置第一IP地址,第二UE中预先配置 第二IP地址;
所述第一UE,用于向所述第二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UE使用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UE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连接;
所述第二UE,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二UE与所述第一UE之间的D2D通信的连接,并向所述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D2D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CN201580031686.3A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465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287.9A CN111147622A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9209 WO2016183781A1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287.9A Division CN111147622A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443A CN106465443A (zh) 2017-02-22
CN106465443B true CN106465443B (zh) 2020-01-17

Family

ID=5731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287.9A Withdrawn CN111147622A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CN201580031686.3A Active CN106465443B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287.9A Withdrawn CN111147622A (zh) 2015-05-18 2015-05-18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8054B2 (zh)
EP (1) EP3264852A4 (zh)
JP (1) JP6606193B2 (zh)
KR (1) KR101922041B1 (zh)
CN (2) CN111147622A (zh)
BR (1) BR112017023406A2 (zh)
CA (1) CA2980952A1 (zh)
RU (1) RU2679184C1 (zh)
WO (1) WO2016183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70588B2 (en) * 2019-11-01 2023-01-31 Apple Inc. SMS enhancement for new radio
WO2021233200A1 (en) * 2020-05-22 2021-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0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与网络节点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12068728A1 (zh) * 2010-11-24 201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用户的ip地址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3024737A (zh) * 2011-09-23 2013-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元、接入移动网络及去附着方法
WO2014193557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e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368B2 (en) * 2001-09-28 2005-11-22 Rockwell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ies, Llc Streaming announcements to agents of an ACD
US7342894B2 (en) 2002-04-03 2008-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obile IP registration within PPP negotiation
US20040054781A1 (en) * 2002-07-30 2004-03-18 Heng-Chien Ch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oint to point or point to multiple points internet connection(s)
JP2004343526A (ja) * 2003-05-16 2004-12-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4468113B2 (ja) * 2003-08-25 2010-05-26 Kddi株式会社 ISATAPを用いてIPv4コンポーネント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モバイルIPv6通信を可能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20050080858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050203851A1 (en) * 2003-10-25 2005-09-15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Corruption and its deterrence in swarm downloads of protected files in a file sharing network
US7536467B2 (en) * 2004-04-20 2009-05-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er-to-peer (P2P) mobility system, and method
JP3892031B2 (ja) * 2004-06-30 2007-03-14 株式会社吉田鎌ヶ迫 ピアツーピア通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881916B (zh) * 2005-06-17 2012-07-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设备间实现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FI20051061A0 (fi) * 2005-10-21 2005-10-21 Nokia Corp Vertaisyhteyden luominen
US20080159266A1 (en) * 2006-12-30 2008-07-03 Arcsoft (Shanghai) Technology Company, Ltd Determining Pairings of Telephone Numbers and IP Addresses from Caching and Peer-To-Peer Lookup
JP4958611B2 (ja) * 2007-04-10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40697B2 (en) * 2008-03-17 2011-05-1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ition between IP protocol versions
CA2757668C (en) * 2008-04-11 2021-03-02 Desire2Learn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US8040809B2 (en) * 2008-11-25 2011-10-18 Broadcom Corporation Client QoS based connection session jogging
US8452290B2 (en) * 2009-03-31 2013-05-28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ession soft handover
WO2011001628A1 (ja) * 2009-07-03 2011-01-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ション管理方法、コネク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パケットデータゲートウェイ並びに移動管理ゲートウェイ
US20110087775A1 (en) * 2009-10-12 2011-04-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Peer-to-peer control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overlay management method
WO2012044085A2 (en) * 2010-10-01 2012-04-05 Lg Electronics Inc. Attention commands enhancement
JP5971488B2 (ja) * 2010-10-15 2016-08-1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の割り当て
JP5597624B2 (ja) * 2010-12-29 2014-10-01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短距離通信を介したネットワーク設定
TWI429308B (zh) * 2011-02-14 2014-03-01 Wistron Corp 建立點對點傳輸的方法及行動通訊系統
WO2012111971A2 (en) * 2011-02-15 201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050259B2 (ja) * 2011-02-19 2016-12-2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Nfcピアツーピア通信環境における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ip)データ通信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2144820A2 (en) 2011-04-19 2012-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p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906410B1 (ko) * 2011-04-19 2018-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푸쉬 서비스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방법에 대한 프로그램 소스를 저장한 기록 매체
CN102869116B (zh) * 2011-07-05 2015-07-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网络和实现本地网关和家庭基站建立连接的方法
KR20130025749A (ko) * 2011-09-02 2013-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것의 신호 세기에 기초한 보안 관리 방법
US9167614B2 (en) * 2011-09-28 2015-10-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consistent link information maintenance
CN105163398B (zh) * 2011-11-22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1872358B1 (ko) * 2011-11-22 2018-06-29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것의 ip 주소 연동을 통한 응용 프로그램의 실행 방법
EP2608567A1 (en) * 2011-12-13 2013-06-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vice triggering and congestion control
KR101849925B1 (ko) * 2012-02-24 2018-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디바이스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05771B1 (ko) * 2012-02-24 2019-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ip 주소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TWI626855B (zh)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WO2014029094A1 (zh) * 2012-08-23 2014-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深度包检测请求网元和深度包检测设备
EP2741475B1 (en) * 2012-12-04 2018-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to a client device
CN105027664B (zh) * 2013-01-03 2018-11-02 英特尔公司 在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连接
US9100942B2 (en) * 2013-03-14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Fi Direct connection using machine-readable labels
JP6356118B2 (ja) * 2013-03-26 2018-07-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Ue、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140331296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 for gateway discovery layer-2 mobility
CN104144403B (zh) * 2013-05-10 2017-1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5247947B (zh) 2013-05-14 2019-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中用于ip会话连续性的系统和方法
US9647735B2 (en) * 2013-05-31 2017-05-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ybrid digital and analog beamforming for large antenna arrays
WO2015081971A1 (en) * 2013-12-02 2015-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p address assignment for a ue in 3gp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0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与网络节点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12068728A1 (zh) * 2010-11-24 201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用户的ip地址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3024737A (zh) * 2011-09-23 2013-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信任非3gpp接入网元、接入移动网络及去附着方法
WO2014193557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e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77112A1 (en) 2018-03-15
CN111147622A (zh) 2020-05-12
WO2016183781A1 (zh) 2016-11-24
CA2980952A1 (en) 2016-11-24
JP6606193B2 (ja) 2019-11-13
CN106465443A (zh) 2017-02-22
EP3264852A4 (en) 2018-04-18
US10798054B2 (en) 2020-10-06
BR112017023406A2 (zh) 2018-07-17
RU2679184C1 (ru) 2019-02-06
KR20170128587A (ko) 2017-11-22
EP3264852A1 (en) 2018-01-03
KR101922041B1 (ko) 2018-11-26
JP2018518887A (ja)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7927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JPWO2018084199A1 (ja) 通信方法
US103902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WO2018058636A1 (zh) 一种传输响应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768186B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WO2016202227A1 (zh) 一种层2链路标识的选择、通知方法及装置
WO2017024909A1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01209A1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81314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3206894A (zh) Dns服务器的发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9260A1 (zh) 多播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5109543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65443B (zh) D2d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用户设备
JP2023536000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および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515091A (zh) 网络地址转换方法、中继设备、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KR20230094174A (ko) 사이드링크 릴레이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사이드링크 릴레이
CN107534847B (zh) 一种发现方法及设备
CN105191460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6070615A1 (zh) 设备到设备d2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d2d ue
CN10780977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主基站、辅基站及核心网
WO2023185992A1 (zh) 中继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19192364A1 (zh) 地址分配方法、装置、核心网、节点、网络系统及介质
CN116847314A (zh) 远端终端的识别符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7101017A1 (zh) 上行多用户传输应答方法、装置和设备
KR20070059343A (ko) 무선 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 연결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