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206B -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206B
CN106464206B CN201580033137.XA CN201580033137A CN106464206B CN 106464206 B CN106464206 B CN 106464206B CN 201580033137 A CN201580033137 A CN 201580033137A CN 106464206 B CN106464206 B CN 106464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rtion
terminal box
contact surface
photovoltaic panel
box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1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4206A (zh
Inventor
霍尔格·罗兰·绍尔察普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 Tao Bill electronic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 Tao Bill Electronic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 Tao Bill Electronic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 Tao Bill Electronic Connec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4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4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2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02S40/345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with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e.g.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or applied to the junction b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01R13/6395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for wall or panel outl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用于光伏板(4)的接线盒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其中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第一接触面(5),通过第一接触面能够将第一外壳部分(1)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光伏板(4)的表面(7)上,并且其中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第二接触面(6),通过第二接触面能够将第二外壳部分(2)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光伏板(4)的另一表面(8)上,并且其中第一接触面(5)与第二接触面(6)间隔开,使得由第一接触面(5)和第二接触面(6)提供用于容纳光伏板(4)的槽(9),其特征在于,两个外壳部分(1、2)经由至少一个引导件(10)彼此连接,并且设计为能够沿组装运动(M)相对于彼此移位,使得能够调节槽(9)的厚度(D)。

Description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样的接线盒用于容纳旁路二极管,使得在太阳能电池或光伏板被部分关闭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发生与之相关的问题。
能够放置在光伏模块的侧向边缘区域中的接线盒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例如,WO 2009/058231公开了这样的接线盒。根据WO 2009/058231的接线盒能够设置在具有不同厚度的不同光伏模块上。为此提供有多种接线盒盖,其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成本和仓储方面都体现出缺点。此外,还不能够补偿光伏模块的厚度公差。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接线盒外壳。特别是要提出一种在仓储和成本方面有利的接线盒外壳。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能够灵活使用的接线盒外壳。
该目的通过接线盒外壳而得以实现。据此,一种用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分和第二外壳部分,其中第一外壳部分具有第一接触面,通过第一接触面能够将第一外壳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光伏板的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二外壳部分具有第二接触面,通过第二接触面能够将第二外壳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光伏板的另一表面上。换言之,各个接触面与相应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间隔开,使得由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提供用于容纳光伏板的槽。光伏板突出到该槽中,或者接线盒外壳通过该槽围绕光伏板的一部分。两个外壳部分经由至少一个引导件彼此连接,并且设计为能够由引导件引导沿组装运动相对于彼此移位,使得能够调节槽的厚度。
槽的厚度因此能够匹配于光伏板的厚度。由此能够将接线盒外壳安装在不同厚度的光伏板上。接线盒外壳因此能够在厚度方面通用于不同类型的光伏板上,这对于仓储而言意味着,不再必须针对每种板类型都库存有特定的外壳。此外,由于接线盒外壳能够以精准配合调节至光伏板的厚度,所以能够灵活安装接线盒外壳。此外,能够容易地补偿光伏板的厚度公差。
引导件优选是各外壳部分的整体组成部分。在此,引导件的一部分被分配给第一外壳部分,并且另一部分被分配给第二外壳部分。在组装状态下,引导件优选位于光伏板外部,特别是光伏模块侧面的外部。
由于光伏板的两个表面被所述接触面接触,因此光伏板的所述部分被夹持在接线盒外壳中。从侧面观察,接线盒外壳优选以夹持件的方式实现,并且围绕光伏板。
槽优选具有2到10毫米范围内的厚度。槽的厚度被限定为两个接触面之间在与接触面呈直角的方向上的距离。由第一外壳部分的部分和/或第二外壳部分的部分提供的槽的底部抵靠在光伏板的侧面上。换言之,槽的底部能够设置在光伏板的侧面上,或者光伏板的侧面能够接触到槽的底部。
在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触面通过另外的元件、例如密封剂或者从接触面延伸的间隔元件抵靠在相应表面上。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触面直接抵靠在相应表面上。
两个接触面优选平行于彼此延伸。
优选地,组装运动相对于所述接触面或者所述表面呈角度地、尤其是呈直角地倾斜延伸。
优选地,引导件包括设置在外壳部分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件容纳部和设置在外壳部分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引导元件突出到引导件容纳部中并且以能够沿着组装方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引导件容纳部中。
引导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引导件容纳部和引导元件优选设置在接触面的侧向边界区域上,使得在组装位置中,引导件在侧向边缘附近位于光伏板外侧。
特别优选地,引导件容纳部和引导元件相对于各自的接触面呈角度地、尤其呈直角地倾斜定向。
引导件容纳部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优选地,引导件容纳部包括至少一个引导面,引导元件与所述引导面接触并且能够相对于其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引导件容纳部包括至少两个或者至少三个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能够具有平面或者弯曲的设计。
优选地,外壳部分特别是在引导件的区域中具有相互配合工作的制动元件。特别优选地,多个制动元件设置为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特别是以规则间距间隔开。制动元件一方面能够在两个外壳部分之间提供机械连接,另一方面能够在受控的运动步骤中实现组装运动。
优选地,第一外壳部分包括由壁界定的用于容纳功能元件的内部空间,其中壁提供第一接触面并且在第一接触面的区域中具有接入开口。通过接入开口能够实现功能元件和光伏板之间的电接触。
特别优选地,接入开口延伸到与第一接触面相邻设置的壁中。因此提高了组装的自由度。
特别优选地,接入开口的位于第一接触面的平面中的部分在安装位置相对于光伏板的表面定向。接入开口的位于相邻壁中的部分优选与接入开口的位于平面中的部分呈直角延伸。接入开口的位于相邻壁中的部分由第二外壳部分闭合。
优选地,引导件设置在相邻壁中的接入开口的区域中。可替代地,引导件由相邻壁中的接入开口来提供。例如,引导件能够由接入开口本身提供。
优选地,第二外壳部分具有在其上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的基部,其中壁部与接触面基本呈直角地远离基部延伸,壁部优选提供设置在第二外壳部分上的引导部分、特别是引导元件,并且壁部优选将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壁中的接入开口闭合。当在组装位置中时,基部与光伏板的表面接触,并且引导元件平行于光伏板的一侧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元件同时提供槽的底部。槽因此由两个接触面和引导元件限定。
优选地,接触面中的每个都具有用于容纳紧固单元的容纳区域,通过紧固单元能够将各个外壳部分紧固和/或密封到光伏板的相应表面,其中容纳区域优选以完整地围绕所述接入开口延伸的方式设置。
紧固单元不仅具有密封作用,而且还具有粘合作用。紧固单元优选为在液体状态下施加并且然后硬化的硅胶密封件。
接线盒外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外壳部分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至少两个耦接点,其中耦接点具有用于容纳匹配连接器的连接器表面。耦接点将功能元件的一部分从内部空间向外引导并且使其能够在耦接点的区域中导电连接到外部的导电元件,例如线缆。
接线盒外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外壳部分和/或第二外壳部分特别是在引导件的区域中分别具有止动面,所述止动面在达到组装位置时以最小槽厚度相互接触。
接线盒外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外壳部分和/或第二外壳部分具有填充开口,通过所述填充开口能够将密封剂填充到内部空间中,并且第一外壳部分和/或第二外壳部分具有检查窗口或者检查开口,通过检查开口能够看到密封剂,并且通过密封剂能够指示内部空间的完全填充。密封剂还能够称为灌封胶。密封剂优选为硅胶。检查开口在组装位置中高于填充开口。
接线盒外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界定内部空间的一些或全部侧壁具有加强筋,其中加强筋优选设置在相对于内部空间的外侧。加强筋具有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小壁厚度而对外部影响的抗性保持不变。因此,能够节省材料并且能够更好地从接线盒外壳导热。
接线盒外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内部空间中设置有金属冷却体,其中所述金属冷却体优选平行于接线盒外壳的三个侧壁延伸。优选地,冷却体被实现为U形,并且在组装位置中平行于光伏板的两个表面和侧面。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根据以上描述的接线盒外壳和为导出由光伏板产生的电能而设置在接线盒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的功能元件。功能元件优选包括联接元件、旁路元件和连接元件,其中联接元件用于实现到光伏板和旁路元件的导电连接,并且其中连接元件用于实现旁路元件和外部元件、例如线缆的导电连接。
旁路元件优选为旁路二极管或者旁路开关。优选地,旁路元件为肖特基二极管或冷却旁路开关。
所述连接元件优选突出通过耦接点或者进入耦接点,其然后能够在此接触到外部元件,例如线缆或者连接器。
所述联接元件优选从内部空间突出到接入开口之外,或者以可通过接入开口接近联接元件的方式设置。
优选地,联接元件中的每个具有光伏板的连接带所能够连接到的至少一个接触部,其中接触部能够从组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其中接触部在组装位置中平行于所述接触面定向并且由此平行于光伏板的表面定向。在连接位置中,接触部优选与接触面呈直角倾斜。因此,接触部从组装位置转动90°进入连接位置。
特别优选地,联接元件具有与接触部邻接的底部,联接元件通过所述底部安放在外壳部分中的一个上,其中接触部通过预定弯曲点连接到底部。此外,预定弯曲点优选具有通孔。通孔产生用于引导连接带的自由空间。连接带能够尤其在连接位置中部分地突出通过该通孔。
一种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板和根据以上描述的至少一个接线盒,其中光伏模块包括限定所述表面的至少两个载体层、安放在载体层之间的太阳能电池和电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的至少一个连接带,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带在其组装位置中通过板的侧面在这两个载体层之间平行于表面被引导到载体层之外。在侧面的区域中,连接带然后会接触到接线盒外壳的相应功能元件。
两个外壳部分优选通过粘合连接来连接到光伏板。粘合连接同时提供密封。
优选地,被引导到一个载体层或多个载体层之外的连接带在侧面和自由端之间具有卷边。卷边用于连接带的长度补偿和应变消除。卷边因此使得能够避免由于接触部的转动而产生的张力。
一种用于提供上述光伏模块的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步骤中,以使其接触面位于光伏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方式放置第一外壳部分,
在第二步骤中,将至少一个连接带导电连接到至少一个联接元件,
在第三步骤中,将连接带与联接元件弯曲到内部空间中,
在第四步骤中,通过引导件将第二外壳部分连接到第一外壳部分,和
在第五步骤中,用密封剂填充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仅用于解释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附图中示出:
图1连接于光伏板的接线盒外壳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2在较薄设计的光伏板上的根据图1的接线盒外壳;
图3俯视的根据图1的配置;
图4俯视的根据图2的配置;
图5侧视的根据图1的配置;
图6侧视的根据图2的配置;
图7根据图1的外壳部分分离的接线盒外壳的立体图;
图8根据图1的外壳部分分离的接线盒外壳的立体图;
图9根据图1的外壳部分分离的接线盒外壳的立体图;
图10在组装位置和连接位置中通过接线盒外壳的剖视图;和
图11在组装位置和连接位置中通过接线盒外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11示出用于光伏板4的接线盒外壳3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接线盒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利用这两个外壳部分1和2,接线盒外壳3围绕光伏板4的边缘区域。在此,接线盒外壳3通过第一外壳部分1与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7接触,并且通过第二外壳部分2与光伏板4的第二表面8接触。此外,接线盒外壳3通过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通过第二外壳部分2与连接第一表面7和第二表面8的、光伏板4的侧面32接触。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示出的实施例中,接线盒外壳3基本以夹持件的形式实现并且通过槽9容纳光伏板4的一部分。槽9由两个外壳部分1、2提供。
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第一接触面5。通过第一接触面5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光伏板4的表面7。因此通过第一接触面5能够将第一外壳部分1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表面7上。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第二接触面6。通过第二接触面6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光伏板4的表面8。因此通过第二接触面6能够将第二外壳部分1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表面8上。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触面5、6与相应的表面7、8直接接触。在间接接触的情况下,接触面5、6通过另外的元件、例如密封件或者间隔件与相应的表面7、8接触。
第一接触面5与第二接触面6间隔开,使得由第一接触面5和第二接触面6提供或限定用于容纳光伏板4的槽9。两个外壳部分1、2通过至少一个引导件10彼此连接。通过该引导件10,所述两个外壳部分1、2能够沿着组装运动M相对于彼此移位。这种可移位性使得能够对槽9的厚度D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将槽9的厚度D调节至光伏板4的厚度。这由图1到6清楚示出。图1、3和5示出与图2、4和6的光伏板4相比厚度更大的光伏板4。厚光伏板4和薄光伏板4两者都连接到相同的接线盒3。因此,由于两个外壳部分1、2之间的引导件10,能够使接线盒外壳3适配于不同厚度的光伏板4。
所述组装运动M相对于两个外壳部分1、2的所述接触面5、6呈角度地、特别是呈直角地倾斜延伸。换言之,组装运动M相对于光伏板4的所述表面7、8呈角度地、特别是呈直角地倾斜延伸。
图7到9示出彼此分离的两个外壳部分1、2。现在基于这些图示更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接线盒外壳3的具体特征。
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之间的引导件10包括至少一个引导件容纳部11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2。引导元件12与引导件容纳部11配合工作。在所示实施例中,引导件容纳部11设置在第一外壳部分1上,并且引导元件12设置在第二外壳部分2上。还能够考虑相反的布置。在所示实施例中,引导件容纳部11由第一外壳部分1上的凹口提供。引导元件12突出到该凹口中并且能够在其中移动。引导元件12在此被实现为在其形状方面对应于所述凹口的平板。引导件容纳部11和引导元件12具有彼此相应的形状。也可以考虑引导件10的其他实现方式,例如套管-插销连接。
引导元件12突出到引导件容纳部11中,并且安装为能够在其中沿着组装运动M移位。两个外壳部分1、2因此能够通过成对的引导元件12和引导件容纳部11相对于彼此移位。
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外壳部分1、2在引导件10的区域中包括制动元件13。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件容纳部11上的制动元件13与引导元件12上的制动元件13配合工作。特别优选地,多个制动元件13被设置为在组装运动的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由此能够在组装期间实现具有限定间隔的受限运动。特别优选地,制动元件以规则的间隔相对于彼此布置。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引导件的左侧和右侧布置有两对制动元件13,因此,在此涉及一种制动元件13关于引导件10基本对称的布置,这对于引导件10在安装期间的性能而言是有利的。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外壳部分1包括由壁16界定的内部空间14。内部空间14用于容纳功能元件15。功能元件15例如是导电元件,例如旁路元件和电导体。以下描述具体示例。在所示实施例中,壁16提供第一接触面5。壁16以侧壁34与接触面5呈直角地从该接触面5延伸并且在接触面5之上限定内部空间16。换言之,所述侧壁34从接触面5延伸,其中侧壁34通过闭合壁33而相对于接触面5闭合。接触面5、侧壁34和闭合壁33在此限定内部空间14。在第一接触面5的区域中,第一外壳部分1包括接入开口17。经由该接入开口17可以接入内部空间14。
然而,接入开口17不仅设置在第一接触面5的区域中,而且部分地延伸到与第一接触面5相邻的壁18中。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入开口延伸到侧壁34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外壳部分1由壁18延伸到光伏模块的侧面31中,因此接入开口也延伸到侧面31的区域中。由此在侧面31的区域中有效地接触光伏模块的连接带30所要连接到的联接元件27。
经由接入开口17能够从外部接入内部空间14。这意味着在组装期间,经由接入开口17能够在接线盒外壳3内部、在此为在第一外壳部分1内部进行操作。在操作完成之后,接入开口17向外闭合。在本实施例中,接入开口17由第二外壳部分2并且由光伏板4的表面7闭合。因此,在安装位置中,接入开口17的一部分位于光伏板4的表面7上,并且接入开口的设置在相邻壁18中的部分由第二外壳部分2闭合。这清楚地示出于图1到4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开口也能够仅由第二外壳部分2闭合。
在所示第一外壳部分1中,内部空间14以使其基本位于光伏板4的表面7之上的方式设置。
根据对图7的观察能够得知,第二外壳部分2被从下方朝向已经接触到第一接触面5的第一外壳部分1的方向推动。由此能够将第二外壳部分2推入第一外壳部分1中。两个外壳部分1、2在此通过引导件10彼此连接。第二外壳部分2然后被推入第一外壳部分中,直到第二外壳部分2的接触面6接触到光伏板4的第二表面8。两个接触面4、5之间的槽因此自动地适配于光伏板4的厚度。
关于接入开口17,具有引导件容纳部11和引导元件12的引导件被放置在接入开口17的区域中,所述接入开口17设置在相邻壁18中。但是,引导件还可以由接入开口17本身来提供。例如,接入开口17在相邻壁的区域中可以具有相应的引导元件。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具有基部26,第二接触面6设置在该基部处。与第一外壳部分1的设计不同,第二外壳部分2不具有内部空间。壁部35从基部26延伸。基部26或者第二接触面6与壁部35基本呈直角。当在横向上观察时,第二外壳部分2基本被实现为L形。壁部35提供设置在第二外壳部分2上的引导部分,特别是引导元件12。在连接状态下,壁部35还使设置在相邻壁18中的接入开口17闭合,使得不再能够通过接入开口17接入内部空间。换言之,壁部35为第一外壳部分1中的内部空间14提供壁区域。因此,壁部也能够被称为盖。
从图7中还能够看出,第一外壳部分1在接入开口17一侧通过壁区域42部分地沿着光伏板4的侧面31延伸。此处,壁区域42通过前边缘抵靠在第一外壳部分上,并且除此之外与侧面31间隔开。由此产生的自由空间是容纳空间11的一部分。
图8和9清楚地示出,接触面5、6中的每个都具有用于容纳紧固单元的容纳区域19。紧固单元用于紧固相应的外壳部分1、2和/或密封两个接触面5、6与光伏板4的两个表面7、8之间的间隙。但是,紧固单元还提供第一外壳部分1与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5之间以及第二外壳部分2与光伏板4的第二表面8之间的材料结合连接。优选使用硅胶密封件作为紧固单元。紧固单元放置于其上的容纳区域19优选以完整地围绕所述接入开口17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所述接入开口17向外密封。紧固单元用于间接布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接触面5、6中的每个都包括远离接触面5、6延伸的间隔元件36。这些间隔元件36在此是接触面5、6的一部分,并且接线盒外壳3通过这些间隔元件36与光伏板4接触。虽然间隔元件36是优选的,但是其是可选的。
现在参照全部的图1到9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盒外壳的其它特征。
此处,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两个耦接点20。耦接点20分别具有连接器表面21。具有连接器表面21的耦接点20设计用于容纳匹配的连接器。因此,具有匹配的连接器的线缆能够经由耦接点20连接到接线盒外壳3以及设置在内部空间14中的功能元件。
此外,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分别具有,尤其是在引导件10的区域中分别具有止动面22。通过该止动面22能够限定最小槽厚度。
第一外壳部分1还具有填充开口23。通过填充开口23能够将密封剂填充到内部空间14中。在组装接线盒外壳3之后以及在连接功能元件15之后将密封剂填充到内部空间14中。密封剂还能够称为灌封胶。密封剂或者灌封胶还额外地用作热导体。此外,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检查窗口24。通过检查窗口24,能够在填充密封剂期间或者之后检查密封剂是否已经完全填充内部空间14。因此通过能够是简单开口的检查窗口还能够检查内部空间14是否完全填充有密封剂。检查窗口在填充操作期间还用于排气。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界定内部空间的一些侧壁、特别是闭合壁33和侧壁34的一部分具有加强筋25。在此,加强筋25设置在相应壁的外侧,并且具有蜂窝的形式。通过这些加强筋25,相应壁能够在冲击方面得以加强。此外,壁在强度保持不变的同时还能够被制造得更薄,从而能够更好地导热。
此外,能够在内部空间14中设置金属冷却体。金属冷却体在此优选平行于接线盒外壳3的三个壁16延伸,并且设置为基本平行于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7、第二表面8和侧面32定向。通过这样的冷却体能够容易地导出功能元件15的废热。
具有根据以上描述的接线盒外壳3的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外壳3的内部空间14中的功能元件15。功能元件用于导出由光伏板2产生的电能。功能元件15优选包括联接元件27、旁路元件和连接元件28。联接元件27基本用于实现到光伏板2和旁路元件的导电连接。还可以称为续流元件的旁路元件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此外,旁路元件然后通过连接元件28电连接到外部元件。连接元件28在此突出到耦接点20中或者通过耦接点20突出到内部空间14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在耦接点20的区域中建立对线缆或者连接器的电接触。
在与接触面4、5呈直角的方向上观察时,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的范围对于两个外壳部分1、2而言基本相同。换言之,两个接触面4、5基本具有相同的尺寸。
如图9到11所示,接触元件27包括至少一个接触部29。接触部29能够连接到光伏板4的连接带30。当位于图10的最左侧所示的组装位置时,接触部29平行于所述接触面5、6或者光伏板4的表面7、8。一旦接触部29导电连接到光伏板4的连接带30,接触部29就弯转。这示出于图10的右边两个图中。在此,接触部29以及连接带30与所述接触面5、6呈直角地定向。
此外,联接元件27在此包括与接触部29邻接的底部37。接触部29能够从组装位置转动到连接位置中以至该底部37。在此,底部37突出到内部空间14中,并且在那里通过相应的支承点38连接到第一外壳部分1。在底部37和接触部29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设置有预定弯曲点39。该预定弯曲点39充当接触部29和底部37之间的铰链,使得接触部29能够转动到固定的底部37。在底部37和接触部29之间的过渡区域中,预定弯曲点39能够设置为例如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通孔。
在组装位置中,联接元件27以延伸到接触面5之外的方式定位,使得在第一外壳部分位于光伏模块4上时,联接元件27位于侧面32的区域中。
对于利用接触部29进行的连接操作以及随后的转动操作而言,还有利的是连接带30也以相应的方式制成。图7中清楚示出连接带30在侧面32的区域中具有的卷边。该卷边40以与预定弯曲点39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卷边40所具有的优点在于使连接带30的载荷较小。此外,卷边40的作用还清楚地示出于图10和11中。在如图10所示的较薄光伏板4的情况下,底部37能够将连接带轻微向下压回,这然后能够由卷边40补偿。同样,在例如图11所示的较厚光伏板4的情况下,通过卷边40能够容易地补偿接触部29与连接带30脱离出光伏板4的点之间的距离。
转动能够通过单独的工具、例如机器人,或者通过第二外壳部分2、特别是通过侧壁34来实现。
优选地,底部37通过其面向光伏板的一侧抵靠在侧面32上。
在宽度上,连接带30优选窄于接触部29。如能够在图10的细节X中看出的,连接带30优选被引导穿过预定弯曲点39的区域中的暴露区域。该暴露区域由预定弯曲点39的区域中的通孔或者开口生成。
附图中示出的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板4和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具有接线盒外壳3和相应的功能元件。在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中,光伏板4包括限定所述表面7、8的至少两个载体层31、放置在载体层31之间的太阳能电池和电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的至少一个连接带30。连接带30在侧面32之上从光伏板4突出。在其组装位置中,至少一个连接带30在这两个载体层31之间平行于所述表面被引导到载体层31之外。但是,光伏板4还可以具有不同的设计。
一种用于组装光伏模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步骤中,以使其接触面5位于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7上的方式放置第一外壳部分1,
在第二步骤中,将至少一个连接带30导电连接到至少一个联接元件27,
在第三步骤中,将连接带3与联接元件27弯曲到内部空间14中,
在第四步骤中,通过引导件10将第二外壳部分2连接到第一外壳部分1,和
在第五步骤中,用密封剂填充内部空间1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步骤和第四步骤之前,相应的外壳部分1、2或者外壳部分1、2所处的光伏板4的区域中的表面具有密封剂,所述密封剂提供在外壳部分1、2和光伏板4之间的材料结合连接。
附图标记列表
1 第一外壳部分
2 第二外壳部分
3 接线盒外壳
4 光伏板
5 第一接触面
6 第二接触面
7 第一表面
8 第二表面
9 槽
10 引导件
11 引导件容纳部
12 引导元件
13 制动元件
14 内部空间
15 功能元件
16 壁
17 接入开口
18 相邻侧壁
19 容纳区域
20 耦接点
21 连接器表面
22 止动面
23 填充开口
24 检查开口
25 加强筋
26 基部
27 联接元件
28 连接元件
29 接触部
30 连接带
31 载体层
32 侧面
33 闭合壁
34 侧壁
35 壁部
36 间隔元件
37 底部
38 支承点
39 预定弯曲点
40 卷边
41 通孔
42 壁区域
M 组装运动
D 厚度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光伏板(4)的接线盒外壳(3),其包括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第一接触面(5),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能够将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7)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第二接触面(6),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将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光伏板(4)的第二表面(8)上,和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5)与所述第二接触面(6)间隔开,使得由所述第一接触面(5)和所述第二接触面(6)提供用于容纳所述光伏板(4)的槽(9),
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第二外壳部分(2)经由至少一个引导件(10)彼此连接,并且设计为能够由所述引导件(10)引导沿组装运动(M)的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使得能够将所述槽(9)的厚度(D)调节成所述光伏板的厚度,其中所述光伏板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运动(M)相对于所述接触面(5、6)或者所述第一表面(7)和所述第二表面(8)呈角度地倾斜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0)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部分(1;2)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件容纳部(1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部分(2;1)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2),其中所述引导元件(12)突出到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中并且以能够沿着组装方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和所述引导元件(12)相对于各自的接触面(5、6)呈角度地倾斜定向。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1、2)具有相互配合工作的制动元件(13),其中多个所述制动元件(13)设置为相对于彼此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包括由壁(16)界定的用于容纳功能元件(15)的内部空间(14),其中所述壁(16)提供所述第一接触面(5)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面(5)的区域中具有接入开口(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开口(17)延伸到与所述第一接触面(5)相邻设置的相邻侧壁(18)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开口(17)的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5)的平面中的部分在安装位置相对于所述光伏板(4)的所述第一表面(7)或所述第二表面(8)定向,并且所述接入开口的位于所述相邻侧壁(18)中的部分由所述第二外壳部分闭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相邻侧壁(18)中的所述接入开口(17)的区域中,或者由所述相邻侧壁(18)中的所述接入开口(17)来提供。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在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接触面(6)的基部(26),其中壁部(35)与所述第二接触面(6)基本呈直角地远离所述基部(26)延伸,所述壁部(35)提供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上的引导件,并且所述壁部(35)将设置在所述相邻侧壁(18)中的所述接入开口(17)闭合。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5、6)中的每个都具有用于容纳紧固单元的容纳区域(19),通过所述紧固单元能够将各个外壳部分(1、2)紧固和/或密封到所述光伏板(4)的相应表面,其中所述容纳区域(19)以完整地围绕所述接入开口(17)延伸的方式设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9)的底部由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提供,其中光伏模块的侧面(32)能够接触到所述槽(9)的底部;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至少一个耦接点(20),其中所述耦接点(20)具有用于容纳匹配连接器的连接器表面(21),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分别具有止动面(22),所述止动面(22)在达到组装位置时以最小槽厚度相互接触,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填充开口(23),通过所述填充开口(23)能够将密封剂填充到所述内部空间(14)中,并且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检查窗口或者检查开口(24),通过所述检查开口能够看到所述密封剂,并且通过所述密封剂能够指示所述内部空间的完全填充,
和/或
界定所述内部空间的一些或全部壁(16)设置有加强筋(25),其中所述加强筋(2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14)的外侧,
和/或
在所述内部空间(14)中设置有金属冷却体,其中所述金属冷却体平行于所述接线盒外壳(3)的三个壁(16)延伸,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在所述接入开口(17)一侧通过壁区域(42)部分地沿着所述光伏板(4)的侧面(32)延伸,其中所述壁区域(42)通过前边缘抵靠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并且除此之外与所述侧面(32)间隔开,使得由此产生的自由空间是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的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运动(M)相对于所述接触面(5、6)或者所述第一表面(7)和所述第二表面(8)呈直角地延伸。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和所述引导元件(12)相对于各自的接触面(5、6)呈直角地定向。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1、2)在所述引导件(10)的区域中具有相互配合工作的制动元件(13),其中多个所述制动元件(13)设置为相对于彼此以规则间距间隔开。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在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接触面(6)的基部(26),其中壁部(35)与所述第二接触面(6)基本呈直角地远离所述基部(26)延伸,所述壁部(35)提供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上的所述引导元件(12),并且所述壁部(35)将设置在所述相邻侧壁(18)中的所述接入开口(17)闭合。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9)的底部由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提供,其中所述光伏板的侧面(32)能够接触到所述槽(9)的底部;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具有至少两个耦接点(20),其中所述耦接点(20)具有用于容纳匹配连接器的连接器表面(21),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在所述引导件(10)的区域中分别具有止动面(22),所述止动面(22)在达到组装位置时以最小槽厚度相互接触,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填充开口(23),通过所述填充开口(23)能够将密封剂填充到所述内部空间(14)中,并且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部分(2)具有检查窗口或者检查开口(24),通过所述检查开口能够看到所述密封剂,并且通过所述密封剂能够指示所述内部空间的完全填充,
和/或
界定所述内部空间的一些或全部壁(16)设置有加强筋(25),其中所述加强筋(2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14)的外侧,
和/或
在所述内部空间(14)中设置有金属冷却体,其中所述金属冷却体平行于所述接线盒外壳(3)的三个壁(16)延伸,
和/或
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在所述接入开口(17)一侧通过壁区域(42)部分地沿着所述光伏板(4)的侧面(32)延伸,其中所述壁区域(42)通过前边缘抵靠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并且除此之外与所述侧面(32)间隔开,使得由此产生的自由空间是所述引导件容纳部(11)的一部分。
18.一种光伏接线盒,其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外壳(3)和为导出由光伏板(4)产生的电能而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外壳(3)的内部空间(14)中的功能元件(15),其中所述功能元件(15)包括联接元件(27)、至少一个旁路元件和连接元件(28),其中所述联接元件(27)用于实现到所述光伏板(4)和所述旁路元件的导电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28)用于实现所述旁路元件和外部元件的导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27)中的每个具有所述光伏板的连接带(30)所能够连接到的至少一个接触部(29),其中所述接触部(29)能够从组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其中所述接触部(29)在所述组装位置中平行于所述接触面(5、6)定向并且由此平行于所述光伏板(4)的所述第一表面(7)和所述第二表面(8)定向。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27)在所述组装位置中通过所述接触部(29)突出到所述内部空间(14)之外,并且在所述连接位置中突出到所述内部空间(14)中。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之一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27)具有与所述接触部(29)邻接的底部(37),所述联接元件(27)通过所述底部安放在所述外壳部分(1)中的一个上,其中所述接触部(29)通过预定弯曲点(39)连接到所述底部(37),其中所述预定弯曲点(39)具有通孔(41)。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元件和外部元件是线缆。
23.一种光伏模块,其包括光伏板(4)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到2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块包括限定所述第一表面(7)和所述第二表面(8)的至少两个载体层(31)、安放在所述载体层(31)之间的太阳能电池和电连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至少一个连接带(3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带(30)在其组装位置中在两个所述载体层(31)之间平行于所述表面被引导到所述载体层(31)之外,其中被引导到所述载体层(31)之外的所述连接带(30)在侧面(32)和自由端之间具有卷边(40)。
24.一种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伏模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步骤中,以使其接触面(5)位于所述光伏板(4)的第一表面(7)上的方式放置第一外壳部分(1),
在第二步骤中,将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带(30)导电连接到至少一个联接元件(27),
在第三步骤中,将所述连接带(30)与所述联接元件(27)弯曲到内部空间(14)中,
在第四步骤中,通过引导件(10)将第二外壳部分(2)连接到所述第一外壳部分(1),和
在第五步骤中,用密封剂填充所述内部空间(14)。
CN201580033137.XA 2014-07-25 2015-07-16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4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78576.6 2014-07-25
EP14178576 2014-07-25
PCT/EP2015/066304 WO2016012344A1 (de) 2014-07-25 2015-07-16 Anschlussdose für ein photovoltaikmodu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206A CN106464206A (zh) 2017-02-22
CN106464206B true CN106464206B (zh) 2019-05-07

Family

ID=5122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13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4206B (zh) 2014-07-25 2015-07-16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6861B2 (zh)
EP (1) EP3172834A1 (zh)
JP (1) JP2017524326A (zh)
CN (1) CN106464206B (zh)
WO (1) WO2016012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02861S1 (en) 2018-02-27 2020-11-24 Sta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Housing connector
CN115296612B (zh) * 2022-10-08 2022-12-27 赫冉新能源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6796A (en) * 1997-02-14 2000-05-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olar cell module
CN101842913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泰科电子公司 小型光电边缘连接器
CN101894869A (zh) * 2009-05-22 2010-11-24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连接器组成
CN202332892U (zh) * 2011-10-21 2012-07-11 常熟市冠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适于安装至太阳能光伏模组侧面的接线盒
CN102947950A (zh) * 2010-06-18 2013-02-27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光伏模块的连接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0558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Robert Stancel Edg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US20090114261A1 (en) * 2007-08-29 2009-05-07 Robert Stancel Edg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EP2058867A3 (en) * 2007-11-12 2009-07-22 Multi-Holding AG Junction box for a photovoltaic solar panel
DE102008022908B4 (de) * 2008-05-09 2014-11-27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Anschlußdose, Verwendungen einer Anschlußdose und Verfahren
US9912288B2 (en) * 2015-06-29 2018-03-0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ble termination for solar junction box
CN107040202A (zh) * 2015-08-04 2017-08-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接线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6796A (en) * 1997-02-14 2000-05-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olar cell module
CN101842913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泰科电子公司 小型光电边缘连接器
CN101894869A (zh) * 2009-05-22 2010-11-24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连接器组成
CN102947950A (zh) * 2010-06-18 2013-02-27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光伏模块的连接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02332892U (zh) * 2011-10-21 2012-07-11 常熟市冠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适于安装至太阳能光伏模组侧面的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56861B2 (en) 2018-08-21
EP3172834A1 (de) 2017-05-31
US20170237392A1 (en) 2017-08-17
JP2017524326A (ja) 2017-08-24
WO2016012344A1 (de) 2016-01-28
CN106464206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9829B2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152536B2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on to a solar module and solar module comprising such connection device
US9090172B2 (en) Charging stations for use in charg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and related methods
TWI453937B (zh) 用於光電太陽能板的連接盒
CN103858286B (zh) 能够外部连接的电子电路单元
US78623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olar module assembly
US20130112551A1 (en) Cover for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contac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of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KR102263304B1 (ko) 배터리 셀 연결보드
CN104821385A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模块
CN100544037C (zh) 太阳能电池模件用端子箱
US20130008712A1 (en) Wiring tool and wiring harness
CN106464206B (zh) 用于光伏模块的接线盒
CN107690706B (zh) 用于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接线盒
CN105308788A (zh) 电池传感器的定位工具、具备该定位工具的电池传感器组件和电池传感器
US9692171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9228678B2 (en) Door harness attaching structure
US20180351273A1 (en) Electric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20167905A (ja) 電力供給装置
JP3140226U (ja) 裏面にケーブルクランプを具備す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4696274U (zh) 电连接器
US20160301361A1 (en) Housing for Solar Panel Electric Connection
JP2012033826A (ja) 筐体
JP5285529B2 (ja) スライド式携帯電子機器
JP4452997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KR20200092828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09

Address after: Swiss Bonneville

Applicant after: Gao Tao Bill electronic connec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Bonneville

Applicant before: Multi Holding A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