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3098A -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3098A
CN106463098A CN201680000704.6A CN201680000704A CN106463098A CN 106463098 A CN106463098 A CN 106463098A CN 201680000704 A CN201680000704 A CN 201680000704A CN 106463098 A CN106463098 A CN 106463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signal
mainboard
low speed
spe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7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3098B (zh
Inventor
梁欣
严星
石英官
栗建华
费玉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3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3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3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3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3Generation or supply of pow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levision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02Graphics controller able to handle multiple formats, e.g. input or output forma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主板、显示面板、适配电路和连接线。主板包括处理电路、信号传输接口和信号转换接口。信号转换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适配电路与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第一接口与主板的处理电路电性连接,第二接口与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和显示面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这样,既可以保持单一主板适配多种面板,而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主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也仅需使用一组连接线连接,成本更为低廉。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的生产制造中,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厂家会推出多种不同的机型,例如选用不同的尺寸、外观、显示面板等。从规模化生产的角度,当电视机的品类较多时,尽可能减少电路复杂度最高的主板的种类,将有助于提高生产、销售、售后和维修服务的效率,也有利于品质控制。
但是,对于使用不同显示面板的电视机,统一使用一种主板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各个面板厂家生产的显示面板,虽然其信号传输接口与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线是标准的,但是包括线序定义、控制接口和信号电平极性等信号特性却是不统一的,且各个面板厂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统一。如果针对每种显示面板单独开发设计一种主板,会造成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并且这样的主板无法共线生产,对生产流程控制、库存管理、备件和维修等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主板、显示面板、适配电路和连接线;
所述主板包括处理电路、信号传输接口和信号转换接口,所述信号转换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适配电路与所述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信号线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高速信号线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低速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低速信号线与所述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高速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一低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低速信号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
可选地,所述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所述低速信号为除所述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可选地,所述适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预定义接口和/或第二预定义接口;
所述第一预定义接口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所述显示面板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预定义接口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预定义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适配电路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
可选地,所述适配电路通过预定方式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适配电路通过连接器插接在所述主板的所述信号转换接口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处理电路、信号传输接口和信号转换接口,所述信号转换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信号线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高速信号线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低速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低速信号线与所述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高速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一低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低速信号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
可选地,所述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所述低速信号为除所述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主板上增加设置信号转换接口,并通过适配电路与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将需要传输给显示面板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通过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传输给显示面板,或者将从显示面板接收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传输给主板的处理电路;既可以保持单一主板适配多种面板,而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主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也仅需使用一组连接线连接,成本更为低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一种标准的主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相关技术提供的主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示出了标准的主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包括主板11、显示面板12和连接线13。
主板11是显示设备运行的核心,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各项功能,如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主板11的构造及其电路、零部件的组成,决定了主板11所能实现的功能。主板11包括处理电路111和信号传输接口112。处理电路111是主板11的核心处理组件,例如该处理电路111可以是主板11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各项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以显示设备是电视机为例,电视机的主板的处理电路可以包括电源适配电路、驱动板、高压板和TV(television)板。其中,电源适配电路用于提供电源,将市电转换为电视机的工作电压。驱动板用于驱动控制显示面板,使其显示信号,驱动板主要包括面板控制电路、亮度控制电路、DC-DC转换电路、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信号传输电路等部分组成。高压板用于将电视机的工作电压升压,以点亮显示面板的背光灯。TV板用于接收、解调和解码电视信号。
处理电路111通过信号线与信号传输接口112电性连接,通过信号传输接口112将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12。处理电路111向显示面板12传输的信号可依据信号频率分为高速信号和低速信号。在一个示例中,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包括但不限于V-by-One信号、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等;低速信号为除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信号、控制信号、状态信号等。
主板11的信号传输接口112和显示面板12的信号传输接口121之间通过连接线13电性连接。可选地,主板11的信号传输接口112和显示面板12的信号传输接口121为TCON(Timing Control,时序控制)接口。两者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通过标准的连接线连接。
在上文已经介绍,各个面板厂家生产的显示面板,虽然其信号传输接口与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的连接线是标准的,但是包括线序定义、控制接口和信号电平极性等信号特性却是不统一的。
为了适配多种不同的显示面板,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做法是在主板上做兼容设计,通过电阻跳线使得主板适配不同的面板。这样虽然能够实现主板设计的单一型号,但却对实际生产、库存管理、备件和维修等环节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这些环节来说,仍然相当于是完全不同的主板,无法互相替换。而且,当需要适配的显示面板的数量较多时,电阻跳线的设计就会非常麻烦。所以这种方案只适合适配少数种类确定的显示面板,且无法适配后续可能引入的新的显示面板。
相关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做法是在主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增加一块转接板。该转接板针对各种不同的显示面板的信号传输接口进行专门定制,用于将线序定义、控制接口和信号电平极性等信号特性进行转换,从而实现主板的标准化。
结合参考图2,其示出了该方案涉及的主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显示设备包括主板21、显示面板22、转接板23、第一连接线24和第二连接线25。主板21包括处理电路211和信号传输接口212。处理电路211通过信号线与信号传输接口212电性连接,通过信号传输接口212将信号传输给转接板23。转接板23包括第一信号传输接口231、适配电路232和第二信号传输接口233。主板21的信号传输接口212与转接板23的第一信号传输接口2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24电性连接。适配电路232分别与第一信号传输接口231和第二信号传输接口233电性连接。适配电路232用于将线序定义、控制接口和信号电平极性等信号特性进行转换。例如,主板21支持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显示面板22支持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则适配电路232将从主板21获取的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之后,传输给显示面板22。转接板23的第二信号传输接口233与显示面板22的信号传输接口22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25电性连接。上述主板21的信号传输接口212、转接板23的第一信号传输接口231、转接板23的第二信号传输接口233和显示面板22的信号传输接口221可以是TCON接口。
在上述另一种方案中,需要在显示面板上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且需要使用两组连接线。并且,对于诸如视频信号这样的高速信号,经过转接板之后,至少多引入了阻抗不连续点,信号质量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甚至可能导致显示不正常,同时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特性也会变差。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既可以保持单一主板适配多种面板,还可以避免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受损,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成本更为低廉。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和说明。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显示设备包括:主板31、显示面板32、适配电路33和连接线34。
主板31包括处理电路311、信号传输接口312和信号转换接口313。信号转换接口313包括第一接口313a和第二接口313b。
适配电路33与信号转换接口313电性连接。第一接口313a与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电性连接,第二接口313b与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电性连接。
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之间通过连接线34电性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A所示,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经第一信号线314与第一接口313a电性连接,第二接口313b经第二信号线315与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板31上增加设置信号转换接口313,适配电路33通过信号转换接口313与主板31之间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与主板31之间信号的传输。适配电路33用于将线序定义、控制接口和信号电平极性等信号特性进行转换。
假设主板31支持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显示面板32支持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主板31向显示面板32传输信号的过程如下:处理电路311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经第一信号线314和第一接口313a传输给适配电路33,适配电路33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适配电路33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经第二接口313b和第二信号线315传输给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经连接线34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32。显示面板32向主板31传输信号的过程如下:显示面板32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经信号传输接口321和连接线34传输给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15和第二接口313b传输给适配电路33,适配电路33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适配电路33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信号经第一接口313a和第一信号线314传输给处理电路31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在主板上增加设置信号转换接口,并通过适配电路与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将需要传输给显示面板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通过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传输给显示面板,或者将从显示面板接收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传输给主板的处理电路;既可以保持单一主板适配多种面板,而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主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也仅需使用一组连接线连接,成本更为低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接口包括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转换接口所包括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是按逻辑划分的两个接口,信号转换接口实际为一个硬件接口,而非包括两个不同的硬件接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转换接口所包括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是按物理划分的两个接口,也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为两个不同的硬件接口,信号转换接口包括上述两个硬件接口。
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显示设备包括:主板31、显示面板32、适配电路33和连接线34。
主板31是显示设备运行的核心,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各项功能,如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主板31的构造及其电路、零部件的组成,决定了主板31所能实现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主板31包括处理电路311、信号传输接口312和信号转换接口313。处理电路311是主板31的核心处理组件,例如该处理电路311可以是主板31的CPU,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各项功能。
信号转换接口313包括第一接口313a和第二接口313b。适配电路33与信号转换接口313电性连接。第一接口313a与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电性连接,第二接口313b与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电性连接。
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之间通过连接线34电性连接。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的类型不作限定,能够用于传输主板31和显示面板32之间所需交互的信号即可。在一个示例中,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为TCON接口。两者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通过标准的连接线连接。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上述信号传输接口也可由诸如TCON接口的其它标准化类型的接口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与图3A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主板31的信号传输接口312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
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经高速信号线316与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电性连接。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经第一低速信号线317与第一接口313a电性连接,第二接口313b经第二低速信号线318与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电性连接。
主板31与显示面板32之间传输的信号可依据信号频率分为高速信号和低速信号。例如,高速信号是指信号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信号,低速信号是指信号频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信号。高速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第一低速信号线和第二低速信号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在一个示例中,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包括但不限于V-by-One信号、LVDS等;低速信号为除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信号、控制信号、状态信号等。
对于高速信号,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直接将高速信号经高速信号线316和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传输给显示面板32。也即,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将高速信号经高速信号线316传输给主板31的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主板31的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经连接线34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将高速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32。
对于低速信号,假设主板31支持第一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显示面板32支持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主板31向显示面板32传输信号的过程如下:主板31的处理电路311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经第一低速信号线317和第一接口313a传输给适配电路33,适配电路33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适配电路33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经第二接口313b和第二低速信号线318传输给主板31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主板31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经连接线34和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传输给显示面板32。显示面板32向主板31传输信号的过程如下:显示面板32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经信号传输接口321和连接线34传输给主板31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主板31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经第二低速信号线318和第二接口313b传输给适配电路33,适配电路33将第二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适配电路33将第一信号特性的低速信号经第一接口313a和第一低速信号线317传输给处理电路311。
可选地,显示面板32的信号传输接口321也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传输线34相应包括高速信号传输线和低速信号传输线。主板31的高速信号传输接口312a通过高速信号传输线与显示面板32的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传输高速信号;主板31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312b通过低速信号传输线与显示面板32的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传输低速信号。
在图3A所示实施例中,并未对高速信号和低速信号进行区分,所有信号均通过适配电路33的转换。考虑到诸如视频信号这样的高速信号,经适配电路33转换之后会使得信号质量受损,且各个面板厂家对于高速信号的传输接口的管脚定义通常是一致的,各个面板厂家对于低速信号的传输接口的管脚定义存在差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仅对低速信号进行转换,并未对高速信号进行转换,以避免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受损。
可选地,适配电路33还包括:第一预定义接口和/或第二预定义接口。第一预定义接口用于向主板31提供显示面板33的相关信息。例如,第一预定义接口用于向主板31提供显示面板33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以使得主板31获知其当前所适配的显示面板33的类型,然后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或者显示操作。显示面板33的相关信息(如ID)可预先配置于适配电路33中。第二预定义接口用于向主板31提供预定义控制信号,例如一些额外的自定义的控制信号。上述第一预定义接口和第二预定义接口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阻、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增加一些常见信号之外的辅助信号,扩展和提高显示设备的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3的相关信息除了面板ID,还可以包括且不限于画质调整参数、Gamma曲线的信息
可选地,适配电路33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适配电路33提供电源,例如从主板31获取电能并转换为适合适配电路33使用的电源。
另外,适配电路33可以是一个小电路板,也可以是线束,或者其它实现形式。适配电路33可以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通过连接器插接在主板31的信号转换接口上即可。
可选地,适配电路33通过预定方式与显示面板32相连。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上述预定方式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适配电路33通过柔性线与显示面板32相连。例如,该柔性线可以是绳子。在另一示例中,适配电路33通过固定组件与显示面板32相连。例如,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螺丝,固定件的一端通过螺丝与适配电路33相连,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显示面板32相连。当然,适配电路33与显示面板32之间还可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以使得两者绑定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用于确保适配电路33出厂后可以绑定显示面板32的防呆设计,避免适配电路33与显示面板32之间搭配混乱,且有助于确保售后维修人员在更换主板或显示面板时能够正确的使用与显示面板相绑定的适配电路。
在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是电视机。当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显示设备的其它实现形式,显示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主板和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显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在主板上增加设置信号转换接口,并通过适配电路与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将需要传输给显示面板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通过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传输给显示面板,或者将从显示面板接收的信号经过适配电路的转换之后再传输给主板的处理电路;既可以保持单一主板适配多种面板,而且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转接板的固定位置,主板和显示面板之间也仅需使用一组连接线连接,成本更为低廉。
另外,还通过将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分为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主板的处理电路经高速信号线与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低速信号线与第一接口电性连接,第二接口经第二低速信号线与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对高速信号和低速信号进行区分处理,仅对低速信号进行转换,并未对高速信号进行转换,以避免高速信号的信号质量受损。
另外,还通过在适配电路中增加预定义接口,从而增加一些常见信号之外的辅助信号(如显示面板的ID或者额外的控制信号),扩展和提高显示设备的性能。
另外,还通过采用柔性线连接适配电路和显示面板,提供一种用于确保适配电路出厂后可以绑定显示面板的防呆设计。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主板41包括处理电路411、信号传输接口412和信号转换接口413。信号转换接口413包括第一接口413a和第二接口413b。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A所示,主板41的处理电路411经第一信号线414与第一接口413a电性连接,第二接口413b经第二信号线415与主板41的信号传输接口413a电性连接。
图4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与图4A所示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主板41的信号传输接口412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412a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412b。主板41的处理电路411经高速信号线416与高速信号传输接口412a电性连接。主板41的处理电路411经第一低速信号线417与第一接口413a电性连接,第二接口413b经第二低速信号线418与低速信号传输接口412b电性连接。
可选地,高速信号线416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第一低速信号线417和第二低速信号线418用于传输低速信号。在一个示例中,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低速信号为除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可选地,主板41的信号传输接口412为TCON接口。
有关上述主板的实施例中为披露的细节,可参照上述显示设备的实施例中的介绍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主板、显示面板、适配电路和连接线;
所述主板包括处理电路、信号传输接口和信号转换接口,所述信号转换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适配电路与所述信号转换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信号传输接口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信号线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高速信号线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低速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低速信号线与所述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一低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低速信号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所述低速信号为除所述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电路还包括:第一预定义接口和/或第二预定义接口;
所述第一预定义接口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所述显示面板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预定义接口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预定义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电路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电路通过预定方式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电路通过连接器插接在所述主板的所述信号转换接口上。
10.一种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处理电路、信号传输接口和信号转换接口,所述信号转换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信号线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信号传输接口包括高速信号传输接口和低速信号传输接口;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高速信号线与所述高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主板的处理电路经第一低速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经第二低速信号线与所述低速信号传输接口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一低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低速信号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信号为视频信号,所述低速信号为除所述视频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CN201680000704.6A 2016-07-26 2016-07-26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Active CN106463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1703 WO2018018410A1 (zh) 2016-07-26 2016-07-26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3098A true CN106463098A (zh) 2017-02-22
CN106463098B CN106463098B (zh) 2018-11-23

Family

ID=5821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704.6A Active CN106463098B (zh) 2016-07-26 2016-07-26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4985B2 (zh)
EP (1) EP3276609A1 (zh)
CN (1) CN106463098B (zh)
WO (1) WO201801841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667A (zh) * 2017-03-17 2017-09-26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体补偿测试自动化装置
CN108055534A (zh) * 2017-12-28 2018-05-18 苏州广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moled pg新型接口
CN109147649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卡
CN110087008A (zh) * 2019-04-01 2019-08-02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onless接口的兼容装置
CN112037725A (zh) * 2020-08-28 2020-12-04 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2530379A (zh) * 2019-09-18 2021-03-19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接口类型选择方法
CN11265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67310A (zh) * 2021-12-28 2022-04-01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Tconless显示屏的驱动装置
CN114999415A (zh) * 2022-05-23 2022-09-02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主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2241A1 (ja) * 2019-07-04 2021-0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12486621B (zh) * 2020-12-07 2022-05-06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o电平的横竖屏适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27727A (zh) * 2022-09-27 2024-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屏系统和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516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与多个适配卡联合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203931460U (zh) * 2014-06-03 2014-11-05 深圳市显创光电有限公司 高性能工控系统底板
US20150042879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chip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205016216U (zh) * 2015-09-22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接口转换装置以及智能手表
CN105702187A (zh) * 2016-01-15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电路、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0174A (en) * 1995-02-03 1997-05-13 Cirrus Logic, Inc. Adapter for detecting whether a peripheral is standard or multimedia type format and selectively switching the peripheral to couple or bypass the system bus
JP4265087B2 (ja) * 2000-06-29 2009-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換装置及び方法、データ送受信装置及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6618781B1 (en) * 2000-09-21 2003-09-09 Tatung Co., Ltd. Computer add-on card capable of outputting different type of digital TV signals
JP3804665B2 (ja) * 2004-03-12 2006-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US20060242669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Jupiter Systems Display node for use in an audiovisual signal rout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KR100751454B1 (ko) * 2005-09-07 2007-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9284047A (ja) * 2008-05-20 2009-12-03 Panasonic Corp ソース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及びソース装置用アダプ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EP2610857A1 (en) * 2011-12-30 2013-07-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pgrading apparatus, 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304544B2 (en) * 2013-06-24 2016-04-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yste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extern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516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与多个适配卡联合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2879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chip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203931460U (zh) * 2014-06-03 2014-11-05 深圳市显创光电有限公司 高性能工控系统底板
CN205016216U (zh) * 2015-09-22 2016-0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接口转换装置以及智能手表
CN105702187A (zh) * 2016-01-15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电路、测试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667A (zh) * 2017-03-17 2017-09-26 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体补偿测试自动化装置
CN109147649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卡
CN108055534A (zh) * 2017-12-28 2018-05-18 苏州广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moled pg新型接口
CN110087008A (zh) * 2019-04-01 2019-08-02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onless接口的兼容装置
CN112530379A (zh) * 2019-09-18 2021-03-19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接口类型选择方法
CN112037725A (zh) * 2020-08-28 2020-12-04 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265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67310A (zh) * 2021-12-28 2022-04-01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Tconless显示屏的驱动装置
CN114999415A (zh) * 2022-05-23 2022-09-02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主板
CN114999415B (zh) * 2022-05-23 2024-01-23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主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8410A1 (zh) 2018-02-01
CN106463098B (zh) 2018-11-23
US10084985B2 (en) 2018-09-25
US20180035070A1 (en) 2018-02-01
EP3276609A1 (en) 201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3098A (zh) 显示设备和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主板
US1000210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533379B (zh) 具有用于向外部装置或用户发出已存储的电缆数据或其它信息的电路的电缆
CN105047134B (zh) Led灯板、灯板模组以及led显示屏控制系统
EP2146286B1 (en) Converter and control system
CN110377553A (zh) 一种检测硬盘背板与主板port对应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6062A (zh) 一种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166672A1 (zh) 异步收发传输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复用电路及电路板
CN102055634B (zh) 一种基于光纤的can节点互联装置
CN103105895A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显示卡及该系统进行图形处理的方法
CN212811669U (zh) 机型识别装置及系统
CN205263790U (zh) 一种显示控制板
CN107197188B (zh) 多设备级联系统和具有视频接口的设备
CN111625491A (zh) 多机串行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N102495554A (zh) 一种程控矩阵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58044U (zh) 一种多功能Transfer板
CN105095033B (zh) 一种服务器上的调试装置及方法
CN205847425U (zh) 一线通传输装置
CN205945996U (zh) 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的复用电路
CN101621549B (zh) 基于神经元芯片的LonWorks节点多I/O设备
CN110096180A (zh) 触摸一体机双安卓触摸
CN216622983U (zh) 机车仿真装置以及机车仿真系统
CN220357788U (zh) 多屏供电电路、主板、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3870747B (zh) 转接板及点屏系统
CN203535933U (zh) Led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