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0335A - 工业纺织品 - Google Patents

工业纺织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0335A
CN106460335A CN201580031117.9A CN201580031117A CN106460335A CN 106460335 A CN106460335 A CN 106460335A CN 201580031117 A CN201580031117 A CN 201580031117A CN 106460335 A CN106460335 A CN 106460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roup
industrial fabrics
seam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11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阿利亚斯
J.亚伯拉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460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3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 B65G15/34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with reinforcing layers, e.g. of fabric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54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10Wire-cloths
    • D21F1/12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2Dr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纤维网成形和/或加工机器中的工业纺织品,其具有网接触侧和机器接触侧并且在其两个纵向端部处具有横向边缘片段,横向边缘片段可以接合在一起以使纺织品连续,织物包括由MD‑纱线与CD‑纱线交织制成的织物,MD‑纱线布置成至少两个相邻MD‑纱线的组(MD‑纱线组),每个MD‑纱线组的MD‑纱线并排编织,以与CD‑纱线编织路径相同,每个MD‑纱线组包括第一MD‑纱线和第二MD‑纱线,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MD‑纱线彼此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与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不相邻,并且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与所述相邻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不相邻。

Description

工业纺织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中的工业纺织品,该机器用于成形和/或加工纤维网,如纸或非织造材料,如纺粘或熔喷网。
本发明优选地涉及用作造纸机中的干燥器织物的工业织物。
背景技术
工业纺织品在其制造期间或在网加工和/或成形机器中制成平坦的并可连续接合。在后一种情况,它们被称为机上可缝合(on-machine seamable)织物或纺织品。作为示例,在纺织品的每个横向端处形成接缝圈。为了使工业纺织品在被拉入机器时是连续的,将两个横向边缘片段方在一起并且在不同横向边缘片段处的接缝圈相互交叉以形成公共通道,接缝扣针被拉动通过该公共通道以将两个横向边缘片段接合。在许多情况下,每一个接缝圈形成在分别的横向边缘片段处形成,这通过编织MD-纱线和CD-纱线、超过最接近横向边缘片段的CD-纱线、通过形成线圈以及通过将至少一些CD-纱线编织回到织物中来实现。
接缝区域是织物最弱的部分,因为接缝的拉伸强度显著低于织物主体的抗张强度。更进一步,由于相对于织物主体的接缝区域的不同结构,接缝区域趋向于造成在其上形成和/或加工的纤维网的液压和/或地形标记(hydraulic and/or topographic marking)。
在过去,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一方面改善接缝的抗张强度,另一方面减少接缝上的标记。
例如,现有技术文献EP 1054097描述了一种接缝结构,其中形成接缝圈的MD-纱线编织回到相邻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这种解决方案的接缝结构显示了几个缺点,其由编织回相邻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形成线圈时MD-纱线的极度弯曲导致。形成线圈时MD-纱线的极度弯曲给予了这些MD-纱线增加的应变,使得一方面线圈倾向于在网的平面和织物的机器侧面在直立位置倾斜,另一方面增加沿着织物的横向端部布置的线圈之间的间距。这种线圈的倾斜以及线圈之间的间距的增加导致地形标记的增加。线圈之间的间距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接缝区域相对于主体的渗透性。这导致由于蒸发速度和强度的差异引起的干燥标记的增加。由于应变增加,这种接缝结构还进一步显示出相对弱的抗张强度,因为MD-纱线的背部编织部分可以相对容易地拉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少的标记和加强的接缝强度的接缝结构。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纤维网成形和/或加工机器的工业纺织品来解决,该工业纺织品具有网接触侧和机器接触侧,并且在其每个纵向端部具有横向边缘片段。为了使纺织品连续,两个横向端部片段可以接合在一起。该纺织品包括由MD-纱线和CD纱线交织的织物,其中MD-纱线以至少两个相邻的MD-纱线的组(MD-纱线组)布置。每个MD-纱线组的MD纱并排编织,与CD-纱线编织路径相同。每个MD-纱线组包括第一MD-纱线和第二MD-纱线,其在各自的MD-纱线组中彼此相邻。此外,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与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不相邻地布置,并且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与所述相邻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不相邻地布置。
本发明的工业纺织品的特征在于,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第一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一线圈并且编织回到第二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其中第二MD-纱线组与第一MD-纱线组相邻。
通过提供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工业纺织品,提供了一种接缝结构,其给予形成线圈的MD-纱线少得多的弯曲和因此较少的应变,如同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接缝结构的情况。因此,接缝线圈倾向于更少倾斜,这提供了与织物主体相比具有更平衡间距的更光滑的接缝。
术语“织物主体”由编织结构的最大均匀区域限定。例如,织物主体在横向端部片段处不包括织物的接缝区域,并且可以排出沿着织物的纵向边缘的片段。
措辞“MD-纱线形成线圈并且编织回到其它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意味着所考虑的MD-纱线在形成线圈后返回织物时首先在横向边缘片段处与数根CD-纱线编织。在这种情况下,MD-纱线与一些CD-纱线在形成线圈之后的编织在应该被其它MD-纱线占据的位置处进行。这意味着MD-纱线与一些CD-纱线而不是与其它MD-纱线编织。在返回到织物中与CD-纱线编织一定距离之后,CD-纱线与MD-纱线的编织停止,并且其它MD-纱线接替与剩余的CD-纱线编织。
本发明的优选改进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形成第二线圈并且编织回第二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预见,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织物提供多个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其布置成使得,单个的第二MD-纱线组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MD-纱线组之间,单个的第一MD-纱线组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之间。
第一和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可以限定成对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
每个MD-纱线组可以仅由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成。可替代地,每个MD-纱线组可由比第一和第二MD-纱线更多的MD-纱线组成。具体来说,每个MD-纱线组可以由第一、第二和第三MD-纱线和可选地的第四MD-纱线组成。
通过这样做,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均匀地分布在横向边缘片段的整个长度延伸上,这是织物和/或工业纺织品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工业纺织品包括接缝线圈,一些接缝线圈布置在一个横向边缘片段处,而零一些接缝线圈布置在另一横向边缘片段处,以使工业纺织品连续,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可以被方在一起并且不同横向边缘片段的接缝线圈可以相互交叉,以形成公共通道,接缝扣针可以被拉动通过该公共通道以接合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第一和/或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些形成接缝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工业纺织品可能包括接缝固定线圈,一些接缝线圈布置在一个横向边缘片段处,而另一些接缝线圈布置在另一横向边缘片段处,接缝固定线圈围绕最靠近分别的横向边缘片段的CD-纱线或CD-纱线组通过,以将该CD-纱线或CD-纱线组保持到位。
可能的是,至少一些第二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并且至少一些第一线圈形成接缝线圈。更优选地,可能的是,所有第二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并且所有第一线圈形成接缝线圈。
可替代地,可能的是,至少一些第一线圈成接缝固定线圈,并且至少一些第二线圈形成接缝线圈。更优选地,可能的是,所有第一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并且所有第二线圈形成接缝线圈。
在上述情况中,成对的MD-纱线组中的其中一个线圈(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形成接缝线圈,通过该接缝线圈可以拉出扣针,并且其它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以使最接近分别的横向边缘片段的CD-纱线或CD-纱线组保持到位。
还可能的是,对于至少某些对,优选地对于所有对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各个对的第一和第二线圈形成接缝线圈。在这种情况下,接缝强度可以显著增加,因为作用在接缝上的拉伸应变分布到每对的两个接缝线圈中,具体来说,分布到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各个对中的第一和第二线圈。此外,由于每对的两个接缝线圈,接缝处的渗透性降低。如果织物的主体具有低的渗透性,这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织物主体和织物接缝之间的渗透性没有大的差别。
根据另一实施例,可以预见,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第三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三线圈,并且编织回到第三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或反之亦然。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结合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成对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的至少一些,优选地对于所有成对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形成两个接缝线圈(第一MD-纱线和第一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形成接缝线圈)。具体来说,可以预见,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织物提供多个第一、第二和第三MD-纱线组,其布置成使得相邻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形成成对的MD-纱线组,其中单个的第三MD-纱线组位于成对的两个相邻的MD-纱线组。在这种情况下,邻近MD-纱线组的序列可以是,第一MD-纱线组相邻于第三MD-纱线组,第二MD-纱线组相邻于所述第一纱线组。该序列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重复数次。
优选地,至少一些第三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基于这一点,有可能的是,每对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形成第一和第二线圈,并且第三MD-纱线组位于成对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之间,形成接缝固定线圈,从而使最靠近各个横向边缘片段的CD-纱线或CD-纱线组保持到位。
作为接缝线圈的替代,依据的工业纺织品可以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包括接缝元件。为了使工业纺织品连续,当将两个横向边缘片段放在一起时,位于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的接缝元件可以接合。每个接缝元件可以由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些保持。
更优选地,织物仅包括保持接缝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线圈,因此没有第三线圈。接缝元件可以包括螺旋件或钩阵列或拉链,其布置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上并且沿着各自的横向边缘片段的长度延伸。如果接缝元件是螺旋件,则螺旋件位于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为了使工业纺织品连续,两个螺旋件相互交叉以形成公共通道,通过该公共通道可拉出扣针。
优选地,织物是平织的。织物可以是单层织物,以提供容易清洁和容易制造的结构。织物主体可以具有小于145cfm的渗透性,优选在135cfm至55cfm之间,最优选在130cfm和45cfm之间。
此外,CD-纱线可以布置成至少两个相邻的CD-纱线的组(CD-纱线组),其中每个CD-纱线组的CD-纱线并排编织,与MD-纱线编织路径相同。就这一点而言,可能的是每个CD-纱线组由第一和第二CD-纱线组成。
至少一些CD-纱线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布置成CD-纱线组的CD-纱线优选地具有圆形横截面。根据一个实施例,所有CD-纱线被分组。至少一些CD-纱线可以是平坦的CD-纱线,具有双峰的或椭圆形的或矩形的横截面。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有CD-纱线具有平坦的横截面。宽度与高度的纵横比可以为1,7:1至6:1,优选地为1,7:1至4:1。作为平坦CD-纱线的CD-纱线优选地不布置成CD-纱线组。
MD-纱线可具有圆形横截面或矩形横截面。如果MD-纱线具有矩形横截面,则它们可以具有在1,4:1至2,0:1之间的宽高比纵横比。
MD-纱线和/或CD-纱线优选地是单丝。单丝可以来自PET、PPS、PCTA。还可能的是,MD-纱线和/或CD-纱线的第一部分是来自PET的单丝,而MD-纱线的第二部分是来自PPS的单丝。优选地30%至70%之间的MD-纱线和/或CD-纱线是来自PET的单丝,而70%至30%之间的MD-纱线和/或CD-纱线是来自PPS的单丝。
或者,MD-纱线和/或CD-纱线的第一部分是来自PPS的单丝,而MD-纱线的第二部分是来自PCTA的单丝。
工业织物优选地是用于造纸机中的干燥器织物或用于纺粘网(spun-bond web)或熔喷网(melt-blown web)制造机中的传送带织物。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基于示意图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图2是沿形成相邻线圈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所取的两个横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图4是沿形成相邻线圈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所取的两个横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上的俯视图,
图6是沿形成相邻线圈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所取的三个横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图8是沿形成相邻线圈的MD-纱线的编织路径所取的五个横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且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图1至10中所示的所有实施例,工业纺织品100主要由织物103组成。这意味着,工业纺织品除了比如棉絮或薄膜层的编织织物之外不具有任何附加层。除了作为编织织物结构的一部分的MD-纱线(MD-yarns)形成的接缝线圈(seam loops)之外,织物可以在其纵向边缘处具有边缘密封涂层或类似物并且在其横向边缘片段具有接缝元件。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织物可以是平织物并且是单层结构,意味着不具有两个不同的MD-纱线层和/或不具有两个不同的CD-纱线层。
所示织物主体可具有小于135cfm、优选在130cfm至55cfm之间的渗透性。
如果MD-纱线被分组,它们可以具有圆形以及平坦横截面。
如果CD-纱线分组,它们优选地具有圆形横截面。如果CD-纱线是平坦的,则它们优选地不布置在CD-纱线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web contactingside)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工业纺织品1沿着第一MD-纱线2和4以及第二MD-纱线1和3的编织路径截取的两个横截面图。
工业纺织品100具有网接触侧102和相对的机器接触侧。工业纺织品100还在其两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具有横向边缘片段101。这些横向端部片段中的一个在当前图1和图2中示出。
纺织品100包括由MD-纱线1至28与CD-纱线1s至10s交织制成的织物103。可以看出,MD-纱线1至28布置成两个相邻的MD-纱线的组(MD-纱线组)。每个MD-纱线组的MD-纱线并排编织,与CD-纱线1s至10s编织路径相同。例如,MD-纱线1,2形成MD-纱线组,且MD-纱线3,4形成另一MD-纱线组。此外,CD-纱线以两个相邻的CD-纱线的组布置,两个相邻的CD-纱线并排编织,与MD-纱线1至28编织路径相同。例如,CD-纱线1s,2s形成CD-纱线组,且CD-纱线3s,4s形成另一个CD-纱线组。
每个MD-纱线组包括第一MD-纱线2,4,6,8,10,...28(偶数的MD-纱线)和第二MD-纱线1,3,5,7,...。27(奇数的MD-纱线),其被布置使得:
i)一组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彼此相邻,
ii)所述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与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不相邻,并且
iii)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与所述相邻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不相邻。
例如,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8与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7相邻。所述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8与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6不相邻,并且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7与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5不相邻。
可以看出,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101,第一和第二MD-纱线以第一MD-纱线组1g1至1g7和第二MD-纱线组2g1至2g7分组。例如,第一MD-纱线4和第二MD-纱线3形成第一MD-纱线组1g1,而第一MD-纱线2和第二MD-纱线1形成第二MD-纱线组2g1。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1g1至1g7、2g至2g7布置使得,在相邻的两个第一MD-纱线组1g之间,一个单个的第二MD-纱线组2g位于其中,并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2g之间,一个单个的第一MD-纱线组1g位于其中。
对于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1g1至1g7、2g1至2g7,可以看出,第一MD-纱线组1g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一线圈1l1至1l7,并且编织回到相邻第二MD-纱线组2g的第一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进一步,分别的第一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形成第二线圈2l1至2l7,并且编织回到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2g1至2g7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例如,第一MD-纱线组1g1的第一MD-纱线4形成第一线圈1l1,并且编织回到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2g1的第一MD-纱线2的编织路径中,这通过在形成第一线圈1l1并返回到织物103之后、编织CD-纱线7s至10s完成。在位置A处,第一MD-纱线组1g1的第一MD-纱线4回编结束,并由第二MD-纱线组2g1的第一MD-纱线2接替。
第一MD-纱线组1g1的第二MD-纱线3形成第二线圈2l1,并且编织回相邻第二MD-纱线组2g1的第二MD-纱线1的编织路径中,其通过在形成第二线圈2l1并返回到织物103之后,编织CD-纱线7s至10s完成。在位置B处,第一MD-纱线组1g1的第二MD-纱线3回编结束,并由第二MD-纱线组2g1的第二MD-纱线1接替。
第一线圈1l1至1l7形成接缝线圈,第二线圈2l1至2l7形成接缝固定线圈。
为了使工业纺织品100连续,布置在两个横向边缘片段101中的每一个处的接缝线圈可以被放到一起并且相互交叉以形成公共通道,接缝扣针(seam pintle)可以被拉动通过该公共通道以接合两个横向边缘片段101。接缝固定线圈围绕最靠近分别的横向边缘片段101的CD-纱线组9s、10s,通过以使CD-纱线组9s和10s保持到位。如图2所示的线圈布置的序列重复数次以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形成接缝。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工业纺织品100,其沿着第一MD-纱线2和4以及第二MD-纱线1和3的编织路径截取的两个横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仅讨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可以看出,工业纺织品100包括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101处(只有一个横向边缘片段101是可见的)的以螺旋件104形状的接缝元件。为了使工业纺织品100连续,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可以放在一起,并且两个螺旋件可以相互交叉以形成公共通道,接缝扣针可以拉动通过该公共通道。可以看出,螺旋件104由第一线圈1l1至1l7和第二线圈2l1至2l7保持。如图4所示的线圈布置的序列被重复数次以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形成接缝。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工业纺织品100,沿着第一MD-纱线2和4以及第二MD-纱线1和3以及第三MD-纱线5和6的编织路径截取的三个横截面。
在下文中,将仅讨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可以看出,横向边缘片段101还包括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1g1至1g5、2g1至2g5,第三MD-纱线组3g1至3g5。在第三MD-纱线组3g1至3g5中的每一个中,分别的第三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三线圈3l1至3l5,并且编织回到该第三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例如。第三MD-纱线组3g1的第一MD-纱线6形成第三线圈3l1并且编织回到该第三MD-纱线组3g1的第二MD-纱线5的编织路径中。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101处(图5和6中只有一个可见),织物103提供多个第一、第二和第三MD-纱线组1g1至1g5、2g1至2g5,其布置成使得相邻布置的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形成成对的MD-纱线组1pg至5pg,其中在相邻的两对MD-纱线组1pg至5pg之间,一个单个的第三MD-纱线组3g1至3g5位于其中。在此例中,邻近的MD-纱线组的顺序可以是,第一MD-纱线组1g1至1g5相邻于第三MD-纱线组3g1至3g5,第二MD-纱线组2g1至2g5相邻于MD-纱线组1g1至1g5。该顺序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101处重复数次。比如,邻近的MD-纱线组的顺序是,第一MD-纱线组1g1相邻于与第三MD纱线组3g1,第二MD-纱线组2g1相邻于与第一MD-纱线组1g1。
可以看出,第一线圈1l1至1l5和第二线圈2l1至2l5形成接缝线圈,而第三线圈3l1至3l5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如图6所示的线圈布置的顺序重复数次以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形成接缝。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图8示出图7的工业纺织品100,沿着第一MD-纱线2和4以及6和8以及第二MD-纱线1和3以及5和7的编织路径所截取的五个横截面。
在下文中,将仅讨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l1,1l2,1l4,1l5和1l7以及第二线圈2l1,2l3,2l4,2l6和2l7形成接缝线圈,而第一线圈1l3,1l6和第二线圈2l2,2l5形成接缝固定线圈。如图8所示的线圈布置的顺序重复数次以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形成接缝。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在下文中,将仅讨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每个CD-纱线组包括并排编织的三个CD-纱线,与MD-纱线1至28编织路径相同。作为示例,第一CD-纱线组包括CD-纱线1s到3s。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工业纺织品100的网接触侧的俯视图。
以下将仅讨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CD-纱线1s至5s未分成组。CD-纱线1s至5s具有浮凸横截面,其具有双峰的或椭圆形的或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可具有1,7:1至4:1之间的宽高纵横比。

Claims (15)

1.一种用在纤维网成形和/或加工机器中的工业纺织品,其具有网接触侧和机器接触侧并且在其两个纵向端部处具有可以接合在一起以使纺织品连续的横向边缘片段,所述纺织品包括由MD-纱线与CD-纱线交织制成的织物,MD-纱线布置成至少两个相邻MD-纱线的组(MD-纱线组),每个MD-纱线组的MD-纱线并排编织,与CD-纱线编织路径相同编织,每个MD-纱线组包括第一MD-纱线和第二MD-纱线,被布置成使得第一MD-纱线和第二MD-纱线彼此相邻,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与相邻的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不相邻,并且所述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与所述相邻的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不相邻,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第一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一线圈并且编织回到第二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第二MD-纱线组与第一MD-纱线组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第一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形成第二线圈并且编织回到第二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织物提供多个第一和第二MD-纱线组,其被布置成使得,一个单个的第二MD-纱线组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MD-纱线组之间,一个单个的第一MD-纱线组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MD-纱线组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纺织品包括接缝线圈,接缝线圈中的一些布置在一个横向边缘片段处,而接缝线圈中的另一些布置在其它横向边缘片段处,为了使工业纺织品连续,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可被放在一起并且不同横向边缘片段的接缝线圈可被相互交叉用以形成公共通道,接缝扣针可以被拉动通过该公共通道,用于将两个横向边缘片段接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些形成接缝线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纺织品包括接缝固定线圈,接缝线圈中的一些布置在一个横向边缘片段处,而接缝线圈中的另一些布置在另一个横向边缘片段处,接缝固定线圈围绕最靠近相对应的横向边缘片段的CD-纱线或CD-纱线组通过以将该CD-纱线或CD-纱线组保持到位。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些形成接缝固定线圈。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第三MD-纱线组的第一MD-纱线形成第三线圈,并且编织回到第三MD-纱线组的第二MD-纱线的编织路径中,反之亦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些线圈形成接缝固定线圈。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纺织品包括可被接合在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处的接缝元件,以使所述工业纺织品连续,所述两个横向边缘片段可被放在一起,每个接缝元件由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些保持。
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缝元件包括沿着每个横向边缘片段延伸的螺旋件或钩阵列或拉链。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是平织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是单层织物。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具有小于135cfm、优选地在130cfm至55cfm之间的渗透性。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工业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织物是用在造纸机中的干燥器织物或用在纺粘网或熔喷网制造机中的传送带织物。
CN201580031117.9A 2014-05-09 2015-04-07 工业纺织品 Pending CN1064603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8744.9 2014-05-09
DE102014208744 2014-05-09
PCT/EP2015/057450 WO2015169520A1 (en) 2014-05-09 2015-04-07 Industrial texti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0335A true CN106460335A (zh) 2017-02-22

Family

ID=5282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1117.9A Pending CN106460335A (zh) 2014-05-09 2015-04-07 工业纺织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9976B2 (zh)
EP (1) EP3140226A1 (zh)
CN (1) CN106460335A (zh)
WO (1) WO20151695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0230A1 (de) * 2016-01-12 2017-08-17 Voith Patent Gmbh Trockensieb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6834A (ja) * 2010-05-25 2011-12-08 Daiwabo Holdings Co Ltd ドライヤーカンバスの継手
WO2014016364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Voith Patent Gmbh Dryer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8815A (en) * 1974-09-27 1977-10-12 Scapa Porritt Ltd Providing loops at a fabric end
SE468052B (sv) * 1991-03-05 1992-10-26 Scandiafelt Ab Skarv foer vaevnader
DE19923088C1 (de) 1999-05-20 2000-10-12 Heimbach Gmbh Thomas Josef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insbesondere als Trockensieb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6834A (ja) * 2010-05-25 2011-12-08 Daiwabo Holdings Co Ltd ドライヤーカンバスの継手
WO2014016364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Voith Patent Gmbh Dryer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40226A1 (en) 2017-03-15
US10179976B2 (en) 2019-01-15
US20170121907A1 (en) 2017-05-04
WO2015169520A1 (en)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6502C1 (ru) Пластиковая сетка с двойными цепочками
JPH04506687A (ja) 構造的に編成された織物状布帛
RU2007139455A (ru) Многоосная ткань с уменьшенным интерференционным узором
CN105189863B (zh) 具有包含不同浮纱长度的横向纱线的运行侧的造纸机筛网
PL199670B1 (pl) Tekstylna struktura siatki, zwłaszcza geosiatki
UA57715C2 (uk) Прокладна тканина підвищеної стійкості, зміцнений одяг або предмет одягу та комірець
US20210086470A1 (en) Spacer fabric provided with removable yarns
ES2278500A1 (es) Malla para bolsas o envases.
US20130139555A1 (en) Knitted velcro sleeve
CN205603959U (zh) 造纸织物
CN206970995U (zh) 干燥织物
CN106884257B (zh) 适用于纬编针织物应变传感器的编织方法
JP3944613B2 (ja) 立体構造状ネット
CN106460335A (zh) 工业纺织品
CN102197176A (zh) 成型网
CN113123009B (zh) 一种用于五明治织物的山角机构、织造方法及其织物
TWM557271U (zh) 雙面圓編彈性織品及其製造系統
CN102822415A (zh) 用于制造幅面材料尤其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织物带
JP7199820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KR101012909B1 (ko) 내부 연결 요소를 갖는 블리스터 패브릭
RU2341600C2 (ru) Трикотажное полотно и одежд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кровососущих насекомых
JP2020063545A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筒状編地
CN112430885B (zh)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JP7293099B2 (ja) 製紙用シームフェルト
RU2361024C1 (ru) Эластичное полотн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