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952B -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952B
CN106457952B CN201580033501.2A CN201580033501A CN106457952B CN 106457952 B CN106457952 B CN 106457952B CN 201580033501 A CN201580033501 A CN 201580033501A CN 106457952 B CN106457952 B CN 106457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ed air
pressure
interface
valve
switch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5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952A (zh
Inventor
迪特尔·弗兰克
弗兰克·迈斯纳
乌韦·施塔贝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b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bco GmbH filed Critical Wab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457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02Air treatmen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02Air treatment devices
    • B60T17/004Draining and dry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05Filling or draining of fluid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8Arrangements for compressed air preparation, e.g. comprising air driers, air condensers, filters, lubricators or pressure reg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02Supply or exhaust flow rates; Pump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3Distributor valve units comprising several elements, e.g. valves, pump or accum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4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s for air-springs
    • B60G2500/2042Air fill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4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s for air-springs
    • B60G2500/2044Air exhaust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5Air-compressor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50Pressure control
    • F15B2211/505Press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essure control means
    • F15B2211/50509Press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essure control means the pressure control means controlling a pressure upstream of the pressure control means
    • F15B2211/50536Press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essure control means the pressure control means controlling a pressure upstream of the pressure control means using unloading valves controlling the supply pressure by diverting fluid to the return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80Other types of control related to particular problems or conditions
    • F15B2211/885Control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fluid, e.g. specific to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 F15B2211/8855Compressible fluids, e.g. specific to pneuma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气动设施尤其具有存储器(92)或类似的压缩空气存储容器和一定数量的气囊(93)或类似的压缩空气腔室,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在压力介质输送部侧,具有压缩机(31)的充气设备(30)联接到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具有通向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以及‑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的气动主管路(60),并且‑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放气接口(3)之间的放气管路(70)。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是,‑给压缩空气输送部(1)配属了转换阀(40),其中,‑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打开,并且,‑借助能够从充气设备(30)至主管路(60)产生的流动压力(p),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尤其是排出接口(43)是打开的,而‑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流体连接,尤其是排出接口(43)是关闭的。

Description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气动设施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以及一种气动系统和一种用于控制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在压力介质输送部侧,具有压缩机的充气设备联接到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压缩空气供应设施还具有通向气动设施的压缩空气接口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以及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与压缩空气接口之间的气动主管路和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与放气接口之间的放气管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和气动设施的气动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通常利用形式为压缩空气的压力介质运行。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运行并不局限于利用形式为压缩空气的压力介质的运行;原则上,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也可以利用其他压力介质作为压缩空气来运行。优选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可以用在所有类型的车辆中用来给车辆的气动设施供应压缩空气。
在DE 81 09 217 U1中描述了一种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为了可以给其气动主管路自动放气,这例如对于无压力的压缩机启动是有利的,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放气阀,放气阀由所配属的压力开关操作。压力开关自身与配属于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压缩空气存储器气动连接并且在压缩空气存储器内达到预定压力时进行切换。此外,由现有技术公知了如下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各自的气动主管路通过受电磁驱控的放气阀进行放气。
根据现有技术的这样的和类似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例如都具有用于给各自的气动主管路放气的可用的解决方案,然而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因此,例如在受电磁驱控的放气阀的情况下特别易受电干扰或电缆断裂的影响。此外,还始终需要相应的驱动级以及在所配属的控制单元中的控制逻辑。视扩充级相同而定地,这可能会造成成本提高或者需要复杂性较高的控制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说明一种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一种气动系统和一种用于控制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得到改进且经过简化。尤其应当说明一种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一种气动系统和一种用于控制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它们可相对简单地被控制,优选地能够实现对气动主管路的相对简单的放气。
该任务在压缩空气供应设施方面以如下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来解决,即:
一种用于运行气动设施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
-压缩空气输送部,在压力介质输送部侧,具有压缩机的充气设备联接到压缩空气输送部上,
-通向气动设施的压缩空气接口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以及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与压缩空气接口之间的气动主管路、和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与放气接口之间的放气管路,其特征在于,
-给压缩空气输送部配属了转换阀,其中,
-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输送部经由转换阀至主管路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并且
-借助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地能够从充气设备至主管路产生的流动压力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至放气管路流体连接,而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至放气管路不流体连接,其中,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的转换阀就联接气动主管路的第一部分而言布置在压力控制接口上,并且就联接气动主管路的第二部分而言布置在出入接口上,并且就联接放气管路而言布置在排出接口上,并且其中,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转换阀能够与施加给压力控制接口的压力有关地和/或与压缩空气的从压力控制接口流动到气动主管路中的体积流量有关地转换。
根据本发明,在开头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中简短复述地设置的是,
-给压缩空气输送部分配属了转换阀,其中,
-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输送部经由转换阀至主管路开放或是能打开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设置的是,
-借助能够从充气设备至主管路产生的流动压力,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至放气管路流动连接,尤其地,排出接口能打开,而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接口至放气管路不流动连接,尤其地,排出接口能关闭。
本发明还提及如下的气动系统;该起动系统具有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以及气动设施。优选地,气动设施联接在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压缩空气接口上。气动系统可以根据针对压缩空气供应设施所述的改进方案进行改进。
该任务在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方面利用如下的方法来解决,即:
一种用于运行根据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其中,
-在充气运行下,由充气设备压缩经抽吸的压缩空气并且经由转换阀将压缩空气输送给气动主管路,
-在放气运行下,将压缩空气从气动主管路经由转换阀引出到放气管路中,其中,
-在充气运行下,转换阀至放气管路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保持关闭,
其中,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的转换阀就联接气动主管路的第一部分而言布置在压力控制接口上,并且就联接气动主管路的第二部分而言布置在出入接口上,并且就联接放气管路而言布置在排出接口上,并且其中,
-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转换阀与施加在压力控制接口上的压力有关地和/或与压缩空气的从压力控制接口流动到气动主管路中的体积流量有关地转换。
根据本发明,在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中,设置有如下步骤:
-在充气运行下,压缩来自充气设备的经抽吸的压缩空气并且经由转换阀输送给气动主管路,
-在放气运行下,将压缩空气从气动主管路经由转换阀排出到放气管路中,其中,
-在充气运行下,转换阀至放气管路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来保持关闭。
本发明的概念还提及了一种控制和调节装置,其被构造成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受驱控地运行气动系统。为此,可以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模块设置控制和调节装置,它们被构造成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
本发明已了解,以该方式可以相对简单地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和/或气动系统,优选能够实现对气动主管路的相对简单的放气。尤其地,在该类型的阀设备中,相应的驱动级以及在所配属控制单元内的控制逻辑是可以可有可无的或者至少被简化。因此,也可以消除上述的在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复杂性和费用方面的缺点。基于由充气设备自身引起的转换阀的流动驱控,使得转换阀不需要经由不同于充气设备的气动控制源来进行外部驱控。
此外本发明已了解,持久关闭的阀容易发生粘连,也就是说,其实际的切换功能失效。此外应注意,持久关闭的放气阀容易冻结在阀座上,这在例如商用车中可能导致较高的安全风险。由于压缩空气输送部在转换阀不被加载压力的情况下(也就是当充气设备不进行压缩时)至放气管路是开放的,并且压缩空气输送部至主管路与压力无关地开放,使得实际上排除了阀的粘连。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优点通过联接到气动设施,例如车辆的空气悬架设施来得到。由于转换阀在被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使气动主管路至放气管路能够被关闭或者保持关闭,所以已经可以在气动设施内执行存储器运行,而无需在压力空气悬架设施的通路(Galerie)与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之间的附加截止阀。尤其地,可以为了以存储器的方式运行(变换成灌气(Umfüllen))而启动增压机,以便结束放气。
有利地,转换阀在联接气动主管路和放气管路的情况下布置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尤其地,转换阀在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在联接气动主管路第一部分的情况下布置在压力控制接口上,并且在联接气动主管路第二部分的情况下布置在出入接口上,并且在联接放气管路的情况下布置在排出接口上。
优选设置的是,给压缩空气输送部配属转换阀,其中,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输送部经由转换阀至主管路与压力无关地开放,其中,借助能够由充气设备至主管路产生的流动压力,使压缩空气输送部在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至放气管路打开,并且在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至放气管路关闭。换而言之,经由转换阀以如下方式使压缩空气输送部至主管路与压力有关地开放,即,借助能够由充气设备至主管路产生的流动压力,使压缩空气输送部在不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至放气管路打开,而在被加载压力的情况下至放气管路关闭。
优选设置的是,
-在放气运行下,压缩空气从气动主管路经由转换阀排出到放气管路中,其中,
-在充气运行下,转换阀至放气管路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保持关闭。
在优选的改进方案中,为了提供特别坚固的转换阀,转换阀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从其中出来的是与充气设备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与气动主管路连接的出入接口和与放气管路连接的排出接口,其中,能抵抗弹簧力运动的转换阀体在出入接口至主管路开放情况下,在压力控制接口的未被加载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使排出接口至放气管路打开,而在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排出接口至放气管路关闭。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有利的简单的结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转换阀仅经由压力控制接口进行压力介质控制。可以完全取消对转换阀的电磁驱控和为此所需的驱控电子装置。优选设置的是,压缩空气输送部经由转换阀至主管路与压力无关地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其中,转换阀仅经由压力控制接口和/或直接经由压缩机的运行来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
优选地,转换阀直接经由压缩机的运行进行压力介质控制。如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来实现无压力的压缩机启动。如果压缩机暂时息止,那么就没有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输送部流到转换阀中,从而该转换阀处于放气位置中并且气动主管路与放气管路连接。因为压缩空气输送部至气动主管路与压力无关地开放,所以由之后启动的压缩机来增压的压缩空气可以暂时仍经由放气接口漏出。同时,由于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上升而使转换阀逐渐被转换到截止位置中。在截止位置中,气动主管路和放气管路彼此气动分开。
在修改的改进方案中,被证实有利的是,压缩空气输送部经由转换阀至主管路与压力有关地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其中,转换阀经由压力控制接口和/或直接经由压缩机的运行来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其中,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尤其是压缩空气接通阀,接在压力控制接口上游和/或下游,或者利用该压缩空气接通阀来实现。由此可以有利地例如预定压力最小值和/或压力最大值,作为允许的最小压力和/或最高压力,在其中,压力控制接口允许为转换阀体加载压力。必要时也可以经由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来为压力控制接口预定另外的压力过程。
转换阀可以被构造成其依赖于施加在压力控制接口上的压力和/或依赖于从压力控制接口流到气动主管路中的体积流量地进行转换。如下能够实现转换阀的各种不同运行方式。为了例如防止在与压缩空气供应设施连接的气动设施内出现不允许的过压,转换阀可以被构造成,当超过施加在压力控制接口上的最高压力时,连接出入接口与排出接口连接。替选或附加地,转换阀可以被构造成,当低于穿流过压力控制接口的最小体积流量时,连接出入接口与排出接口连接。
压缩空气接通阀被连在转换阀上游,其中,压缩空气接通阀优选被构造成,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上被施加最小压力时才被接通。如此可以改善转换阀朝其截止位置方向的切换动态。启动的压缩机与之相应地暂时抵抗上升至最小压力的反压力地工作。如果达到所述最小压力,则接通压缩空气接通阀,从而压缩空气在从现在起更高的初始压力下流入到转换阀中并且该初始压力突然发生转变。不言而喻如下选择压缩空气接通阀的最小压力,即,确保顺利启动压缩机。
在另外的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转换阀具有与转换阀体作用连接的阀弹簧。优选地,阀弹簧的阀弹簧力被设计成,如果压缩机息止时,克服在压力控制接口侧所施加在转换阀体上的气体压力。
压缩机和/或排出接口可以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不密封的,然而在流动条件下动态地被看作是密封的,以便能够实现对转换阀的转换来自动地对能联接到压缩空气接口的气动设施进行放气。
优选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空气干燥器。空气干燥器可以连入在转换阀与压缩空气接口之间的气动主管路内。这已被证实特别有利于提供空气干燥器的结构上特别简单的再生。
被证实有利的是,气动主管路具有主节流阀,其布置在压缩空气接口与转换阀之间。优选地,主节流阀连入在空气干燥器与压缩空气接口之间。放气节流阀优选设置在转换阀与放气接口之间的放气管路内。对于简单且坚固的结构实施方案有利的是,如下这样地设置放气节流阀,即,其同时充当与转换阀体作用连接的阀弹簧的弹簧支撑。
优选地,空气干燥器联接在转换阀与压缩空气接口之间。为了提供特别紧凑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被证实有利的是,放气管路至少区段式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展开的容积内。
为了便于转换阀体从放气位置运动到截止位置中,转换阀体可以能同轴相对于放气管路运动地布置。如果需要将转换阀功能摆脱放气管路内的可能的滞止压力(Staudruck),那么替选地,转换阀体可以能横向相对于放气管路运动地布置。
关于方法,充气运行尤其被用于对能联接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上的气动设施灌气。在充气运行下,经由抽吸接口抽吸压缩空气,以便随后被充气设备压缩。经压缩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转换阀流动到气动主管路中并且从那里经由压缩空气接口流动到气动设施中。如果气动设施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气囊和/或压力存储器,则也可以经由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气动主管路给它们进行灌气。在充气运行下,气动主管路与放气管路之间的气动连接通过转换阀保持截止。
放气运行被用于对气动主管路放气。位于气动主管路内的压缩空气在放气运行下经由转换阀朝向放气管路导出并且之后经由排出接口被导出到外部环境中。如果例如将气动设施联接在压缩空气接口上,则该气动设施恰好也可以在放气运行下被放气。如果气动设施例如具有带通路的阀体,则在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放气运行下,也可以经由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气动主管路给通路放气。如果气动设施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气囊和/或压力存储器,则也可以经由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气动主管路给它们放气。
在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压缩机启动运行先于充气运行发生,在其中,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的上升的流动压力将转换阀至放气管路关闭。
已被证实有利的是,仅如下这样地快速关闭转换阀至放气管路,即,产生流动压力的压缩机基本上无压力地启动。这对压缩机的或充气设备的耐久性有积极影响。只要转换阀至放气管路没有完全关闭,通过压缩机压缩的压缩空气的一小部分就会经由放气管路漏出。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气动主管路在先于放气运行发生的压缩机停机运行下被预先放气,从而转换阀至放气管路被打开。这例如可以通过充气设备与气动主管路之间的被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气动路径来发生。压缩机停机运行可以紧跟着充气运行进行并且在时间方面在充气设备或压缩机息止瞬间开始。不管怎样,当通过惯性运转的压缩机产生的流动压力已经不再足够时,压缩机停机运行可以在时间方面与充气运行重叠,以便将转换阀保持在截止位置中。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在所有运行方式和/或方法步骤中,充气设备与气动主管路之间的气动路径与压力无关地开放。这明显便于方法运用。
为了在方法中有效避免对转换阀的错误驱控,已被证实有利的是,转换阀至放气管路仅仅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关闭。
在联接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上的气动设施的存储器运行之前可以进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充气运行和/或启动运行。
原则上本发明概念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其中一些在附图中被具体阐述。
附图说明
现在下面结合附图与同样部分示出的现有技术相比来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这些附图不一定尺寸精确地示出实施方式,而是将被用于阐述的附图以示意性和/或稍微失真的形式来实施。有关由附图可直接得到的教导的补充内容,参见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此要考虑到,可以对实施方式的形式和细节进行相关的各种改型或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一般思路。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征,无论是单独地,还是任意组合地,都对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特征的所有组合都落入到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一般思路不局限于以下所示和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确切形式或细节。就设定的测量范围而言,在所述提到的极限范围内的值也应当作为极限值公开,并且可以任意使用,并且受到权利保护。相同或类似部分或者功能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那里出于简单目的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并结合附图而得到。其中详细地:
图1示出具有在放气运行下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和例如是车辆的空气悬架设施的气动设施的气动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在充气运行下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具有在压缩机停机运行下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和例如是车辆的空气悬架设施的气动设施的气动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在排空运行下的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以结构细节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以结构细节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以结构细节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以结构细节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以结构细节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示出转换阀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以如下方式受压力介质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输送部能够经由转换阀被调整至主管路和放气管路;
图11示出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优选方法流程。
下面参照图1至图9阐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变型方案。针对相同或类似的特征,或者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特征在下面使用相同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未详细示出的车辆1000,气动系统100在图1中具有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和在此是形式为示意性指明的空气悬架设施1090的气动设施90。是在此未完整示出的、具有空气悬架设施1090的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一部分的气动设施90在当前具有两个气囊阀93,它们联接到通路95上。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在压力介质输送部侧,具有用于产生压缩空气DL的压缩机31的充气设备30被联接到该压缩空气输送部上,压缩空气在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处等待处理。
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还包括其上联接着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以及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压缩机31在抽吸侧与抽吸接口0连接,抽吸接口在当前与放气接口3重合;这两者在抽吸侧被连在过滤器0.31上游。
气动主管路60具有转换阀40,转换阀利用压力控制接口41经由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联接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因此,压力控制接口41经由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与充气设备30连接,从而可以将压力p施加在压力控制接口41上。转换阀40还具有出入接口42,出入接口联接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上。转换阀40还具有排出接口43,排出接口联接到放气管路70上。放气管路70具有放气节流阀74,放气节流阀在放气管路70中布置在排出接口43与放气接口3之间。
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在压缩空气分配腔中布置了具有相对于阀座48’共同作用的阀弹簧47的转换阀体48。在转换阀40的出入接口42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空气干燥器62在气动主管路60内与接口62.1、62.2联接。转换阀40的出入接口42经由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与空气干燥器62的第一接口62.1连接。
在空气干燥器62的第二接口62.2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主节流阀64布置在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三部分60.3中。
在当前,转换阀40仅经由压力控制接口41进行压力介质控制。因为转换阀40直接被接在压缩机31下游,所以转换阀40直接经由压缩机31的运行进行压力介质控制。
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开放,也就是说,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气动主管路60,亦即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气动连接与转换阀体48的各自的位置无关。在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图1中示出,气动主管路60经由转换阀40与放气管路70气动连接。只有在压缩机发动时,才有气流涌向与体积流量有关的转换阀40,并且因此抵抗弹簧力F被操作,也就是说,被关闭。由此,在此是图1的附图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实现了具有自密封的空气干燥器输出端的干燥器线路,也就是说,从空气干燥器62的第一接口62.1借助转换阀体48至排出接口43;在取消放气磁体情况下这根据下面的线路。
然而,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上游和/或下游可选在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内连有压缩空气接通阀40’,该压缩空气接通阀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被施加最小压力p_min的情况下才能够被接通;也就是说,打开。于是,只有基于最小压力p_min相对静态压力有相应的压力差时才导致体积流量,然后,该体积流量引起转换阀40转换,也就是说,在转换阀体48抵抗弹簧力F地向阀座48’地操作的情况下关闭该转换阀,也就是说,低于最小压力p_min的静态压力并不足以引起转换阀40转换。
转换阀40自身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借助该转换阀使出入接口42与排出接口43保持连接;亦即排出接口43针对穿流过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缩空气DL低于最小体积流量V_min的情况时保持打开。转换阀40具有与转换阀体48作用连接的阀弹簧47,其阀弹簧力F被构造成在压缩机31息止的情况下克服在压力控制接口侧被施加在转换阀体48上的由气体压力G和摩擦力构成的合力。因此,压缩机31基于其运行来通过如下方式保持空气干燥器输出端关闭,即,转换阀体48压到其阀座48’,而当压缩机停机时,转换阀体48由于缺少气体压力G的流体涌向力而通过弹簧力F从其阀座48’离开并回落到初始位置中。由此,空气干燥器输出端,也就是说,从空气干燥器62的第一接口62.1至排出接口43,借助阀座48’上的转换阀体48打开。空气干燥器62,尤其是气动设施90的通路95,被完全放气。
下面将详细阐述图1中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功能。当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处于放气运行时,参照转换阀40的在图1中所示的放气位置。在放气运行下,充气设备30的压缩机31息止,没有压缩空气从充气设备30经由压力控制接口41流入到转换阀40的压缩空气分配腔49中。相应地,在压力控制接口侧没有流体涌向布置在压缩空气分配腔49内的转换阀体48,因此提供了气动主管路60与放气管路70之间的气动连接,这是因为转换阀体48基于阀弹簧47的阀弹簧力F而保持从其底座抬离,并且因此使排出接口43从压缩空气分配腔49至放气管路70开放。位于气动主管路内的或者经由压缩空气接口2从气动设施回流进入压缩空气供应设施中的压缩空气经由放气管路70引出。通过阀弹簧47保持打开气动主管路60与放气管路70之间的该气动连接。气囊阀93,在当前被构造为2位2通换向阀,位于截止位置中,从而压缩空气无法从气囊阀93下游的气囊91漏出。
图2示出在充气运行下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在充气运行下,经由抽吸接口0抽吸的压缩空气被压缩机31压缩,并且因此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处等待处理;压缩空气DL可以如箭头所示的那样经由压力控制接口41被输送给转换阀40以及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经由压力控制接口41在压力p下流入到转换阀40中的压缩空气分配腔49的压缩空气涌向转换阀体48。在转换阀体48上造成的流动压力大于通过阀弹簧47所传播的复位力并且将该转换阀体压到其阀座48’上。相应地,转换阀体48在阀座48’上封闭了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与放气管路70之间的气动连接。连续有气流涌向转换阀体48导致的是,在充气运行下,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通过被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p保持关闭。
同样在图2中示出地,压缩空气输送部1至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与压力无关地开放。通过压缩机31压缩的压缩空气DL相应如箭头所示那样经由转换阀40的出入接口42流动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中。在进一步过程中,压缩空气DL通过空气干燥器62和具有主节流阀64的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三部分60.3到达至压缩空气接口2。
在当前,气动设施90的气囊阀93处于开放位置中,从而从压缩机31输送给压缩空气接口2的压缩空气DL可以流入气囊91中。如果气动设施90是车辆1000的、例如具有水平调整系统的所标识的空气悬架设施1090的一部分,这例如导致车辆抬升。
与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有区别地,图3的气动系统100具有气动设施90,其具有由四个气囊阀93和与存储器92连接的存储器阀94构成的5格阀块,其中,这些阀联接到通路95上。关于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自身,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应于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
如所述,在当前,转换阀40自身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的构成,即,针对穿流过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缩空气DL低于最小体积流量V_min这种情况,借助该转换阀,使出入接口42与排出接口43保持连接。替选或附加地(图1和图2中未示出),尤其附加地,转换阀40自身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针对压力控制接口41内存在静态压力超过允许的最高压力p_max这种情况,借助该转换阀,使出入接口42与排出接口43连接。因此有利地,在压力限制阀功能范围内实现了过压保护,该过压保护防止了空气干燥器62和气动设施90免受过压并且代替该过压在放气管路70内被消减。
阀弹簧47可以以如下方式被设计成用于实现转换阀40的压力限制阀功能,即,当压力控制接口41内存在的静态压力在充气运行下已经超过允许的最高压力p_max时,出入接口42与排出接口43连接,也就是说,在允许的最高压力p_max之上时,转换阀体48从其阀座48’抬离并落回到初始位置中,并且阻止空气干燥器62和/或气动设施90内进一步建压。在最高压力p_max之上的如此高压情况下,穿流过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缩空气DL的体积流量大多又是小的;也就是说,穿流过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缩空气DL往往低于最小体积流量V_min,由此使压缩空气DL的作用到转换阀体上的流动力减弱。因而由于缺少抵抗弹簧力F的流体涌向力,转换阀体48落回到初始位置中并且打开了放气管路70,也就是说,出入接口42与排出接口43连接起来。
结合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阐述压缩机停机运行。图3的压缩机停机运行在时间方面直接跟在参照图2所述的充气运行之后。在压缩机停机运行下,压缩空气输送部1至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开放,而气动主管路60至放气管路70截止。
基于刚刚结束的压缩机运行,在气动路径,尤其是气动主管路60内,在压缩机3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存在有相对于环境压力提高的系统压力。通过该提高的系统压力而作用到转换阀体48上的压力大于通过阀弹簧47传播的压力。因而,气动主管路60至放气管路70暂时仍被封闭;转换阀40仍位于截止位置中,如其在图2中所示。
现在为了引起通过阀弹簧47驱动转换阀体48返回到放气位置中,其如在图3中所示地,必须使压缩空气分配腔49内存在的系统压力被引导回环境压力。为了实现这种情况,压缩机31被设计成是静态不密封的。替选或附加地,也可以将排出接口43或者其他的布置在压缩机31和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的气动路径内的组件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通过所述的静态不密封性可以直接在压缩机停机运行开始时将存在的系统压力逐步消减到环境压力,由此,转换阀40占据放气位置。也就是说,降低通过系统压力作用到转换阀体48上的压力并且最终使其小于通过阀弹簧47所传播的力;因而,图3中所示的转换阀体48被示出在其已从阀座48’抬离的位置中。
图4示出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其中,转换阀40现在位于放气位置中(车辆下降)。位于气动主管路60内的压缩空气DL或者经由压缩空气接口2从气动设施90回流进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中的压缩空气DL现在可以如箭头所示那样经由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三部分60.3和转换阀40流到放气管路70中并且从那里离开地流向放气接口3。在该放气运行下,在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三部分60.3内的空气干燥器62同时再生。
图5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结构上设计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压缩机31在压力介质供应侧被包含到压缩空气输送部上。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通向未示出的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以及抽吸接口0,抽吸接口在当前与放气接口3重合。压缩机31经由抽吸管路20与抽吸接口连接。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在此,气动主管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2,气动主管路60延伸穿过空气干燥器62。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其中,放气管路70区段式地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62展开的容积内。另外,压缩空气输送部具有转换阀40,经由该转换阀,压缩空气输送部1至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开放。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运动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该压缩空气分配腔内。另外,转换阀具有与充气设备30的空气压缩机31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通过转换阀体48的部分伸入到放气管路70中的阀座48’限定了放气节流阀74。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下游或上游连有(在此示例性地被构造为膜片阀的)充当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的压缩空气接通阀40’,(在此利用该压缩空气接通阀来实现),该压缩空气接通阀如下这样地构造,即,其仅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施加最小压力p_min情况下才能被接通。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被打开。
因而在当前情况下,放气节流阀74由狭窄位置48”形成。放气节流阀74可以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同时形成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此外,转换阀体48能同轴相对于放气管路70运动地布置。阀弹簧47关于放气节流阀74如下这样地布置,即,使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平行于弹簧力F定向。
下面详细探讨图5中所示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功能。示出了在放气运行中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也就是说,没有压缩空气经由抽吸接口0被抽吸并且经由压缩机31被压缩。相应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不被加载压力,没有空气涌向转换阀体48,并且从其阀座48’抬离。相应地,转换阀40位于放气位置中,也就是说,经由压缩空气接口2进入的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压缩空气分配腔49进入放气管路70中,以便从那里离开地输送给放气接口3。同样由图5可见,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打开。也就是说,与转换阀体48的各自的位置无关地,压缩空气可以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朝向压缩空气接口2流动。如果现在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被置于压缩机启动运行中,则开始经由抽吸接口0抽吸压缩空气并且将所抽吸的压缩空气经由抽吸管路20输送给压缩机31。现在经由压缩机31压缩的压缩空气经由压力控制接口41(例如压力阀)流到压缩空气分配腔49中并且有气流涌向碟状的转换阀体48。
通过有气流涌向转换阀体48的压缩空气的流动压力,使得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被挤压到其阀座48’上,借此隔离了压缩空气分配腔49至放气管路70。现在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流入到压缩空气分配腔49中的压缩空气只能经由具有空气干燥器62的气动主管路朝向压缩空气接口2流动。如果压缩机31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没有新的压缩空气被压缩,则转换阀体48在阀座48’上暂时保持在其关闭的位置中。由于压缩机31被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所以压缩空气分配腔49内存在的过压可以经由压缩空气输送部1和压缩机31流回到放气管路20中。下面,通过张开的阀弹簧47使转换阀体48运动到放气位置中,也就是说,又从其阀座48’抬离。
图6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替选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另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通向未示出的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在此,气动主管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2,气动主管路60延伸穿过空气干燥器62。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其中,放气管路70区段式地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62展开的容积内。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放气节流阀74,其布置在放气管路70内。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还具有带有与压缩空气输送部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的转换阀40、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下游连有被构造为膜片阀的并且充当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的压缩空气接通阀40’,该压缩空气接通阀如下这样地构造,即,其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被施加最小压力p_min的情况下才能被接通。因而,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打开。
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运动的在当前呈碟状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其内。转换阀体48能同轴相对于放气节流阀74的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运动地布置。阀弹簧47关于放气节流阀74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平行于弹簧力F定向。放气节流阀74同时形成转换阀体48的阀座48’以及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当前所示的不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在该状态下,转换阀40通过阀弹簧47的弹簧力F保持打开;也就是说,转换阀体48从其阀座48’抬离。通过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加载,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运动并被压到其阀座48’上;因而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被封闭,即,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
图7示出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另外的替选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通向未示出的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在此,气动主管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2,气动主管路60延伸穿过空气干燥器62。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其中,放气管路70区段式地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62展开的容积内。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放气节流阀74,其布置在放气管路70内。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还具有带有与压缩空气输送部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的转换阀40、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下游连有被实施为膜片阀的并且充当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的压缩空气接通阀40’,该压缩空气接通阀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其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施加最小压力p_min情况下才能被接通。因而,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打开。
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运动的在当前呈罩状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其内。转换阀体48能同轴相对于放气节流阀74的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运动地布置。阀弹簧47关于放气节流阀74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平行于弹簧力F地定向。放气节流阀74同时形成转换阀体48的阀座48’以及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在当前所示的不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在该状态下,转换阀40通过阀弹簧47的弹簧力F保持打开;也就是说,转换阀体48从其阀座48’抬离。
通过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加载,也就是说,随着开始充气运行,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朝向其阀座48’方向运动以便以如下方式封闭转换阀40,即,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为了在该运动开始时便于转换阀体48从图7中所示位置离开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抬离,转换阀40具有辅助压缩空气分配腔49’。在对压缩空气输送部1进行压缩空气加载时,压缩空气DL的一部分进入到辅助压缩空气分配腔49’中并且造成分力,该分力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定向。在充气运行过程中,转换阀体48被压到其阀座48’上;因而,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被封闭,即,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
图8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另外的替选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另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通向未示出的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在此,气动主管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2,气动主管路60延伸穿过空气干燥器62。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放气管路70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62展开的容积之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放气节流阀74,该放气节流阀布置在放气管路70内。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还具有带有与压缩空气输送部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的转换阀40、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下游连有被构造为膜片阀的并且充当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的压缩空气接通阀40’,该压缩空气接通阀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其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施加最小压力p_min情况下才能被接通。因而,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打开。
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运动的在此呈碟状构造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其内。转换阀体48能同轴相对于放气节流阀74的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运动地布置。阀弹簧47关于放气节流阀74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平行于弹簧力F地定向。放气节流阀74同时形成转换阀体48的阀座48’以及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在当前所示的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在该状态下,转换阀40通过阀弹簧47的弹簧力F保持打开。通过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加载,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运动并被压到其阀座48’上;因而,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被封闭,即,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
图9示出了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另外的替选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压缩空气输送部1。另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通向未示出的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气动主管路6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延伸。在此,气动主管路60具有空气干燥器62,气动主管路60延伸穿过空气干燥器62。放气管路70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放气接口3之间延伸。放气管路70布置在由空气干燥器62展开的容积之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具有放气节流阀74,该放气节流阀布置在放气管路70内。此外,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还具有带有与压缩空气输送部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的转换阀40、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在转换阀40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下游连有被构造为膜片阀的并且充当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的压缩空气接通阀40’,该压缩空气接通阀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其只有在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施加最小压力p_min情况下才能被接通。因而,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打开。
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运动的在当前呈套筒状构成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其内。转换阀体48能横向相对于放气节流阀74的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运动地布置。阀弹簧47关于放气节流阀74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横向于弹簧力F地定向。转换阀体48的阀座48’在当前被构造为凸缘,其成形于转换阀40上。空气干燥器62形成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在当前所示的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在该状态下,转换阀40通过阀弹簧47的弹簧力F保持打开。通过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加载,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运动并被压到其阀座48’上;因而,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被封闭,即,压缩空气接口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
图10示出了转换阀40的示例性的结构上的实现方案,其具有与压缩空气输送部1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与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以及与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该转换阀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压缩空气DL从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的引导是可调节的。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开放。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能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运动的在此呈冲模状构成的转换阀体48布置在其内。阀弹簧47以如下方式布置在转换阀40内,即,压缩空气放气方向E平行于弹簧力F地定向。与转换阀体48接触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由转换阀40自身形成,转换阀体48的阀座48’在当前通过转换阀40的密封环实现。
在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在当前图10中所示的未加载压力的状态下,压缩空气接口42至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在该状态下,转换阀40通过阀弹簧47的弹簧力F保持打开。也就是说,转换阀体48从阀座48’抬离。通过压缩空气输送部1的、(未示出的)压缩空气加载,转换阀体48抵抗阀弹簧47的弹簧力F地运动并被压到形成阀座48’的密封环上;因而,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被封闭,即,压缩空气接口42至放气管路70不再流体连接。
图11示出了示例性的方法流程,在其中,在第一步骤S1中,在时间方面先于充气运行的压缩机启动运行中,
-转换阀40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提升的流动压力p至放气管路70被关闭。在此,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仅如下这样地快速关闭,即,产生经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p的压缩机31基本上无压力启动。
在第二步骤S2中,在充气运行下压缩从充气设备30抽吸的压缩空气DL并且经由转换阀40输送给气动主管路60。在充气运行下,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保持关闭。
在先于发生的第三步骤S3.1的、先于放气运行发生的压缩机停机运行中,通过气动主管路60的设计成静态密封的第一部分60.1在充气设备30与气动主管路60第二部分60.2之间进行预放气,并且因此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被打开。在第三步骤S3中,在放气运行下,压缩空气DL从气动主管路60离开经过转换阀40被引出到放气管路70中。
在所有运行方式或者步骤S1、S2、S3.1、S3中,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在充气设备30与气动主管路60第二部分60.2之间与压力无关地保持打开。
附图标记列表
0 抽吸接口
1 压缩空气输送部
2 压缩空气接口
3 放气接口
0.31 过滤器
10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
20 抽吸管路
30 充气设备
31 压缩机
32 供给管路
40 转换阀
40’ 压缩空气接通阀
41 压力控制接口
42 出入接口
43 排出接口
47 阀弹簧
48 转换阀体
48’ 转换阀体的阀座
48” 狭窄位置
49 压缩空气分配腔
49’ 辅助压缩空气分配腔
60 主管路
60.1、60.2、60.3 气动主管路的第一、第二、第三部分
60.1-60.2 被设计成静态密封的气动路径
62 空气干燥器
62.1、62.2 空气干燥器的第一、第二接口
64 主节流阀
70 放气管路
74 放气节流阀
74’ 弹簧支撑
90 气动设施
92 存储器
93 气囊阀
94 存储器阀
95 通路
100 气动系统
DL 压缩空气
P 流动压力
p_max 最高压力
p_min 最小压力
V_min 最小体积流量
E 压缩空气放气方向
F 弹簧力
G 气体压力
S1 压缩机启动运行的运行方式
S2 充气运行的运行方式
S3.1 压缩机停机运行的运行方式
S3 放气运行的运行方式

Claims (23)

1.一种用于运行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所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具有:
-压缩空气输送部(1),在压力介质输送部侧,具有压缩机(31)的充气设备(30)联接到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上,
-通向所述气动设施(90)的压缩空气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放气接口(3)、以及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之间的气动主管路(60)、和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与所述放气接口(3)之间的放气管路(70),其特征在于,
-给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配属了转换阀(40),其中,
-所述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所述转换阀(40)至主管路(60)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并且
-借助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地能够从所述充气设备(30)至主管路(60)产生的流动压力(p)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至所述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而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至所述放气管路(70)不流体连接,其中,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的转换阀(40)就联接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而言布置在压力控制接口(41)上,并且就联接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而言布置在出入接口(42)上,并且就联接所述放气管路(70)而言布置在排出接口(43)上,并且其中,所述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所述转换阀能够与施加给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力(p)有关地和/或与压缩空气(DL)的从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流动到所述气动主管路(60)中的体积流量有关地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至所述放气管路(70)流体连接,其中排出接口(43)能打开,而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至所述放气管路(70)不流体连接,其中所述排出接口(43)能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40)具有压缩空气分配腔(49),从其中出来的是与所述充气设备(30)连接的压力控制接口(41)、与所述气动主管路(60)连接的出入接口(42)和与所述放气管路(70)连接的排出接口(43),其中,
能抵抗弹簧力(F)运动的转换阀体(48)在所述出入接口(42)至所述主管路(60)开放情况下,
在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的未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排出接口(43)至所述放气管路(70)打开,而
在被加载压力的状态下,使所述排出接口(43)至所述放气管路(70)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主管路(60)与压力无关地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其中,所述转换阀(40)仅经由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和/或直接经由所述压缩机(31)的运行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经由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主管路(60)与压力有关地开放或是能打开的,其中,所述转换阀(40)经由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和/或直接经由所述压缩机(31)的运行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其中,用于压力限制的器件被连在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上游和/或下游,或者利用所述压缩空气接通阀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针对施加在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上的压力(p)超过最高压力(p_max)的情况和/或穿流过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的压缩空气(DL)低于最小体积流量(V_min)的情况,借助所述转换阀能够连接所述出入接口(42)与所述排出接口(4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上游和/或下游连有压缩空气接通阀(40’),所述压缩空气接通阀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只有当所述压缩空气接通阀(40’)上施加最小压力(p_min)时才能被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40)具有与所述转换阀体(48)作用连接的阀弹簧(47),所述阀弹簧的阀弹簧力(F)被构造成,针对所述压缩机(31)停止的情况,克服在压力控制接口侧施加在所述转换阀体(48)上的气体压力(G)。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1)的和/或所述排出接口(43)被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从而在转换所述转换阀(40)情况下,能够实现联接到所述压缩空气接口(2)的气动设施(90)自动放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体(48)相对于所述放气管路(70)能同轴或横向运动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具有放气节流阀(74),所述放气节流阀同时被充当与所述转换阀体(48)作用连接的阀弹簧(47)的弹簧支撑(74’),所述放气节流阀由所述转换阀体(48)的部分伸入到所述放气管路(70)中的阀座(48’)作为狭窄位置(48”)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设施具有存储器(92)和若干气囊(93)。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设施具有压缩空气储备容器和压缩空气腔室。
14.一种气动系统(100),其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和气动设施(90),所述气动设施联接在所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压缩空气接口(2)上并且具有存储器(92)或类似的压缩空气储备容器和若干气囊(93)或类似的压缩空气腔室。
15.一种用于运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供应设施的方法,其中,
-在充气运行(S2)下,由充气设备(30)压缩经抽吸的压缩空气并且经由转换阀(40)将压缩空气输送给气动主管路(60),
-在放气运行(S3)下,将压缩空气从所述气动主管路(60)经由所述转换阀(40)引出到放气管路(70)中,其中,
-在充气运行下,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放气管路(70)通过经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p)保持关闭,
其中,
-在所述压缩空气输送部(1)上的转换阀(40)就联接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而言布置在压力控制接口(41)上,并且就联接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而言布置在出入接口(42)上,并且就联接所述放气管路(70)而言布置在排出接口(43)上,并且其中,
-所述转换阀(40)以如下方式受压缩空气控制地构成,即,所述转换阀与施加在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上的压力(p)有关地和/或与压缩空气(DL)的从所述压力控制接口(41)流动到所述气动主管路(60)中的体积流量有关地转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间方面先于充气运行的压缩机启动运行(S1)下,
-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放气管路(70)通过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提升的流动压力(p)关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放气管路(70)仅如下地快速被关闭,即,产生经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p)的压缩机(31)基本上无压力启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于放气运行(S3)的压缩机停机运行(S3.1)下,所述气动主管路(60)通过被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气动路径(60.1-60.2)在所述充气设备(30)与所述气动主管路(60)之间进行预放气,并且因此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放气管路(70)打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气动主管路(60)的在所述充气设备(30)与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之间的被设计成静态不密封的第一部分(60.1)进行预放气,并且因此所述转换阀(40)至所述放气管路(70)打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有运行方式下,所述充气设备(30)与所述气动主管路(60)之间气动路径(60.1-60.2)与压力无关地保持开放。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有运行方式(S1、S2、S3.1、S3)下,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一部分(60.1)在所述充气设备(30)与所述气动主管路(60)的第二部分(60.2)之间与压力无关地保持开放。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40)至放气管路(70)仅仅通过压缩的压缩空气(DL)的流动压力(p)关闭。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到所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气动设施(90)上的压缩机停机运行(S3.1)之前进行所述压缩空气供应设施(10)的充气运行(S2)。
CN201580033501.2A 2014-06-25 2015-06-16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Active CN1064579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9418 2014-06-25
DE102014009418.9 2014-06-25
DE102014010956.9 2014-07-24
DE102014010956.9A DE102014010956B4 (de) 2014-06-25 2014-07-24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CT/EP2015/001219 WO2015197170A1 (de) 2014-06-25 2015-06-16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952A CN106457952A (zh) 2017-02-22
CN106457952B true CN106457952B (zh) 2019-01-04

Family

ID=5483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501.2A Active CN106457952B (zh) 2014-06-25 2015-06-16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7336B2 (zh)
EP (1) EP3160780B1 (zh)
JP (1) JP2017519953A (zh)
KR (1) KR20170023957A (zh)
CN (1) CN106457952B (zh)
DE (1) DE102014010956B4 (zh)
WO (1) WO2015197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0956B4 (de) 2014-06-25 2023-06-15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DE102015118744A1 (de) 2015-11-02 2017-05-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CN106239371B (zh) * 2016-09-26 2018-10-16 天津华海清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修整器进气系统以及抛光机
DE102017011527A1 (de) * 2017-12-13 2019-06-13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zum Betreiben einer Pneumatikanlage. Verfahren und Fahrzeug
DE102017011905A1 (de) * 2017-12-21 2019-06-27 Wabco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pneumatischen Systems mit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einer Luftfederanlage und pneumatisches System mit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einer Luftfederanlage sowie Fahrzeug
EP3863870B1 (en) * 2018-10-11 2022-02-23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venting a pneumatic system of a vehicle, pneumatic system and vehicle
DE102019001855A1 (de) * 2019-03-15 2020-09-17 Hydac Mobilhydraulik Gmbh Feder-Dämpfer-System
US11813916B2 (en) 2021-10-14 2023-11-14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Integrated air supply un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403A1 (de) * 1996-07-06 1998-01-08 Wabco Gmbh Druckgasanlage
US6098967A (en) * 1997-06-12 2000-08-0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Level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having air springs
EP2098429A1 (de) * 2008-03-07 2009-09-0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icherheitsablassventil für eine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CN102666152A (zh) * 2009-12-23 2012-09-12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悬架设备的阀装置
WO2013152867A2 (de) * 2012-04-13 2013-10-1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f?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CN103687768A (zh) * 2011-07-14 2014-03-26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处理设备和用于运行压缩空气处理设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6508A (en) * 1967-08-09 1969-02-11 Doyle Wayne Mcgrath Filter unit for air systems
US3680283A (en) * 1970-09-21 1972-08-01 Gen Motors Corp Air dryer assembly for vehicle leveling system
CH590420A5 (zh) 1975-04-16 1977-08-15 Lucifer Sa
JPS5542001Y2 (zh) 1975-10-21 1980-10-02
DE3011725C2 (de) 1980-03-26 1982-09-16 Knorr-Bremse GmbH, 8000 München Lufttrockner für eine Druckluftanlage
DE8109217U1 (de) 1981-03-28 1985-05-09 Condor-Werk Gebr. Frede GmbH & Co KG Elektro- und Maschinenfabrik, 4722 Ennigerloh Steuereinrichtung fuer eine einen elektromotorisch getriebenen kompressor, einendruckkessel, eine druckleitung und eine steuerleitung beinhaltende druckluftan lage
JPS58156783A (ja) * 1982-03-11 1983-09-17 Honda Motor Co Ltd 逆止弁
JPS58155463U (ja) 1982-04-14 1983-10-17 日本ピストンリング株式会社 急速排気弁における逆止弁
JPS58169272U (ja) 1982-04-16 1983-11-11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急速排気弁
DE3523403A1 (de) 1985-06-29 1987-01-02 Wabco Westinghouse Fahrzeug Einrichtung zum trocknen eines gasstroms
US4664141A (en) * 1985-11-01 1987-05-12 Eaton Corporation Minimum pressure retention valve
JPH0442608Y2 (zh) 1986-11-21 1992-10-08
US5595588A (en) * 1995-07-24 1997-01-21 Alliedsignal Truck Brake Systems Co. Air dryer cartridge mounting system
US5711150A (en) * 1995-07-31 1998-01-2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eight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GB9724444D0 (en) * 1997-11-19 1998-01-14 Dunlop Ltd Vehicle suspension gas supply system
DE19835491C2 (de) * 1998-08-06 2000-05-25 Continental Ag Niveauregel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mit Luftfedern
DE19918157C1 (de) * 1999-04-22 2000-10-26 Continental Ag Niveauregel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mit Luftfedern
DE10055108A1 (de) * 2000-11-07 2002-05-08 Daimler Chrysler Ag Luftfederung mit geschlossenem Druckluftsystem
DE20102436U1 (de) * 2001-02-13 2001-06-21 Mueller Arnold Gmbh Co Kg Druckluftregeleinrichtung
DE10231251C1 (de) * 2002-07-11 2003-08-14 Continental Ag Geschlossene Niveauregelanlage mit zwei Druckspeichern für Fahrzeuge
DE10240357B4 (de) * 2002-09-02 2016-10-06 Wabco Gmbh Luftfederungs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DE10240358A1 (de) * 2002-09-02 2004-03-11 Wabco Gmbh & Co. Ohg Luftfederungs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DE10322578B3 (de) * 2003-05-20 2004-09-0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Luftversorgungs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03396A1 (de) * 2009-01-28 2010-07-2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Regenerationszyklen für einen Lufttrockner in einer geschlossenen Niveauregelanlage für Fahrzeuge
DE102009003472A1 (de) * 2009-02-12 2010-08-1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Geschlossene Niveauregelanlage für Fahrzeuge
US8434774B2 (en) * 2009-05-29 2013-05-07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icle suspension and pneumatic systems
DE102009029898A1 (de) * 2009-06-23 2010-12-30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en Druckluftverbraucherkreis, insbesondere für ein Luftfederungssystem
DE102011109500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neumatikanlage
DE102010054713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DE102010054699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pneumatisches System
DE102010054712B4 (de) * 2010-12-16 2023-06-07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pneumatisches System
DE102010054704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pneumatisches System
DE102011083614A1 (de) * 2011-03-01 2012-09-0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Trocknerschaltung für eine pneumatische Regel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12001736A1 (de) * 2012-01-31 2013-08-01 Wabco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bzw. eines pneumatischen Systems
DE102014010956B4 (de) 2014-06-25 2023-06-15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DE102014009419B4 (de) * 2014-06-25 2023-06-07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pneumatisch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sanlage
JP6378228B2 (ja) * 2016-03-14 2018-08-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高調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403A1 (de) * 1996-07-06 1998-01-08 Wabco Gmbh Druckgasanlage
US6098967A (en) * 1997-06-12 2000-08-0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Level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having air springs
EP2098429A1 (de) * 2008-03-07 2009-09-0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icherheitsablassventil für eine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versorgungsanlage
CN102666152A (zh) * 2009-12-23 2012-09-12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悬架设备的阀装置
CN103687768A (zh) * 2011-07-14 2014-03-26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处理设备和用于运行压缩空气处理设备的方法
WO2013152867A2 (de) * 2012-04-13 2013-10-1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f?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952A (zh) 2017-02-22
WO2015197170A1 (de) 2015-12-30
US10717336B2 (en) 2020-07-21
US20170129300A1 (en) 2017-05-11
DE102014010956B4 (de) 2023-06-15
EP3160780B1 (de) 2018-10-10
JP2017519953A (ja) 2017-07-20
DE102014010956A1 (de) 2015-12-31
KR20170023957A (ko) 2017-03-06
EP3160780A1 (de)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952B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施及其运行方法以及气动系统
CN106470855B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以及其控制方法和气动的系统
JP4334294B2 (ja) 2個の蓄圧器を備えた車両用閉鎖型車高調整装置
CN102458888B (zh) 用于压缩空气负载回路、尤其是空气弹簧系统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CN103270320B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方法
CN105604919B (zh) 一种车用空压机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13237B (zh)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574645B (zh) 用于乘用车空气悬挂系统的气动线路
CN106458191B (zh) 在电能故障时具有弹簧储能制动器的自动通风的电气动制动控制装置
CN101196150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系统
JP2009505905A (ja) タイヤ充填装置
CN201715234U (zh)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及其管路系统、控制系统
CN202657018U (zh) 一种驻车制动系统
CN107206992A (zh) 用于给商用车供给压缩空气的设备和方法
CN106687307A (zh) 尤其用于商用车挂车的机械式驱动的轮胎压力调节设备
CN104973035A (zh)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
CN108025650B (zh) 对车辆进行主空气供给和辅助空气供给的方法和设备
CN203713465U (zh) 一种空气弹簧充放气控制系统
CN200989262Y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系统
CN201573651U (zh) 铁路自翻车气液增压型倾翻控制机构
CN106476775A (zh) 机车空气制动系统及机车
CN107035732A (zh) 真空发生器装置
CN208138857U (zh) 自动调压lng加液系统
CN110303828A (zh) 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供气气路
CN109319158A (zh) 燃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nover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WABCO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7

Address after: Brussels,Belgium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Europe 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