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6229A -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6229A
CN106456229A CN201580033073.3A CN201580033073A CN106456229A CN 106456229 A CN106456229 A CN 106456229A CN 201580033073 A CN201580033073 A CN 201580033073A CN 106456229 A CN106456229 A CN 106456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disposal
energy
opening
liquo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0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6229B (zh
Inventor
小宫瑞木
谷口德
谷口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56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6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6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6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04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shock waves
    • A61B17/2201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shock wave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or very close to, the obstruction or concrement
    • A61B17/220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shock wave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or very close to, the obstruction or concrement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being inside patient's body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004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shock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42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 A61B18/1445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at the distal end of a shaft, e.g. forceps or scissors at the end of a rigid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29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 A61B2018/0003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with retur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99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non-mechanical energy or combining one or more non-mechanical energies with ultras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5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suction drainag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7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irrigation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2Irrig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7Aspi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在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和所述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位于所述中空部(46)。在所述探头(41)上,以与所述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的状态设有撞击面(96),所述撞击面(96)位于比所述抽吸口(57)和所述喷出口(56)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中空部(46)中从所述喷出口(56)喷出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所述撞击面(96)。

Description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能够传递能量的探头的顶端部设有使用传递来的能量进行处置的处置部、且在探头的内部的中空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路的能量处置单元。另外,涉及具有该能量处置单元的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探头的处置器具(能量处置器具)。探头将超声波振动作为在处置中使用的能量从基端方向向顶端方向传递,设于探头的顶端部的处置部使用传递来的超声波振动对生物体组织等处置对象进行处置。探头在处置部朝向顶端方向突出的状态下贯穿于护套。在探头与护套之间形成有空间部,在空间部中,生理盐水等液体朝向顶端方向侧供给。即,探头与护套之间的空间部成为朝向顶端方向侧供给液体的送液管路。而且,在使探头进行超声波振动的状态下,通过将从送液管路的顶端供给来的液体朝向顶端方向侧喷出,从而在探头的顶端面的附近产生气蚀。借助于气蚀,肝细胞等弹性较低的生物体组织被破碎及乳化。另外,在探头的内部,沿着长度轴线形成有中空部,中空部在探头的顶端面的开口部相对于探头的外部开口。借助气蚀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生物体组织)经由开口部被抽吸到中空部,在中空部中朝向基端方向移动。即,探头的内部的中空部成为抽吸物朝向基端方向移动的抽吸管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16205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在处置时,作为能量使用超声波振动,在处置时在探头中产生由超声波振动引起的热量。因此,探头(特别是处置部)因产生的热量而成为高温,探头的内部的抽吸管路(中空部)也成为高温。由于抽吸管路成为高温,因此经由抽吸管路抽吸的抽吸物(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等)灼热,易于粘贴于抽吸管路的内周面(探头的内周面)。由于抽吸物(被破碎的生物体组织等)粘贴于抽吸管路的内周面,因此在抽吸管路中产生堵塞。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在传递用于处置的能量的探头的内部延伸设置的抽吸管路中有效地防止堵塞产生的能量处置单元。另外,提供具有该能量处置单元的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的能量处置单元包括:探头,其具有探头顶端部和探头基端部,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形成有中空部,能够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传递能量;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探头的所述探头顶端部,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中空部相对于所述探头的外部开口的开口部,使用经由所述探头传递来的所述能量进行处置;抽吸管路,其经由所述中空部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顶端形成有位于所述中空部的抽吸口,产生从所述抽吸口朝向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抽吸力;送液管路,其经由所述中空部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顶端形成有位于所述中空部的喷出口,从所述喷出口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液体;以及撞击面,其以与所述喷出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的状态设于所述探头,并且位于比所述抽吸口和所述喷出口靠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中空部中从所述喷出口喷出来的所述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该撞击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于在传递用于处置的能量的探头的内部延伸设置的抽吸管路中有效地防止堵塞产生的能量处置单元。而且,提供具有该能量处置单元的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概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概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探头及变幅杆构件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包括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部及钳构件的能量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5是概略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管路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概略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管路单元连结于探头、保持单元及振子单元的状态下的管路单元的基端部及振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概略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管路单元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探头、保持单元及振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状态设定单元85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从第1实施方式的能量源单元以第4输出模式输出能量的状态下的、处置部的某一位置的纵向振动的随时间变化的概略图。
图10是概略表示第1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从顶端方向侧观察第1变形例的处置部的处置部顶端面得到的概略图。
图12是从顶端方向侧观察第2变形例的处置部的处置部顶端面得到的概略图。
图13是从顶端方向侧观察第3变形例的处置部的处置部顶端面得到的概略图。
图14是概略表示第4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5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包括第5变形例的处置部及钳构件的能量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6是概略表示第6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7是概略表示穿过第6变形例的处置部的开口部、且与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18是概略表示穿过第7变形例的处置部的开口部、且与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19是概略表示第8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0是概略表示第9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1是概略表示第10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2是概略表示第11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3是概略表示第12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4是概略表示第13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5是概略表示第14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6是概略表示第15变形例的探头的处置部及管路单元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7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包括第16变形例的处置部及钳构件的能量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8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包括第17变形例的处置部及钳构件的能量处置器具的顶端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9是表示第18变形例的能量操作输入部的能量操作的输入的有无、送液工作部的工作状态及抽吸工作部的工作状态的随时间变化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0是表示参照例的探头及固定有探头的探头支承件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1是概略表示参照例的处置部的与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32是概略表示与穿过参照例的探头的凸缘部及探头支承件的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1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能量处置系统1具有能量处置器具(手持件)2。能量处置器具2具有长度轴线C。在此,将与长度轴线C平行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的一侧是顶端方向(图1的箭头C1的方向),与顶端方向相反的一侧是基端方向(图1的箭头C2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处置器具2是使用超声波振动作为能量进行生物体组织等处置对象的处置的超声波处置器具,并且是使用高频电力(高频电流)作为能量进行处置对象的处置的高频处置器具。
能量处置器具2具有保持单元(手柄单元)3。保持单元3包括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的筒状壳体部5和从筒状壳体部5朝向与长度轴线C交叉的某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固定手柄6。筒状壳体部5和固定手柄6形成为一体。在筒状壳体部5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可动手柄7。通过可动手柄7以向筒状壳体部5安装的安装位置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可动手柄7相对于固定手柄6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手柄7位于比固定手柄6靠顶端方向侧的位置。另外,保持单元3具有安装于筒状壳体部5的顶端方向侧的作为旋转操作输入部的旋转操作旋钮8。旋转操作旋钮8能够相对于筒状壳体部5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进行旋转。
另外,在保持单元3的筒状壳体部5安装有作为能量操作输入部的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C。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B位于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固定手柄6所位于的一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B位于比固定手柄6靠顶端方向侧的位置。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C位于以长度轴线C、与固定手柄6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C能够相对于筒状壳体部5进行拆装。
能量处置器具2具有振子单元11。振子单元11具有振子壳体12。振子壳体12能够与旋转操作旋钮8一体地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相对于筒状壳体部5进行旋转。通过将振子壳体12从基端方向侧向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插入,振子壳体12安装于保持单元3。在振子壳体12上连接有线缆13的一端。能量处置系统1具有例如作为能量控制装置的能量源单元15。线缆13的另一端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源单元15包括超声波能量源16、高频能量源17以及控制部18。超声波能量源16和高频能量源17例如由电源及转换电路形成。控制部18例如由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的处理器形成。另外,能量源单元15电连接于作为能量操作输入部的脚踏开关等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与能量处置器具2独立设置。
图2是表示振子单元11的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振子单元11具有设于振子壳体12的内部的作为振动产生部的超声波振子21。超声波振子21具有将电流(交流电流)转换为超声波振动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压电元件22。在超声波振子21上连接有各个电路部23A、23B的一端。各个电路部23A、23B经由线缆13的内部延伸设置,各个电路部23A、23B的另一端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超声波能量源16。电路部23A、23B由在振子壳体12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在线缆13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等形成。通过从超声波能量源16经由电路部23A、23B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超声波电力(超声波能量),从而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超声波振动。即,超声波能量源16输出作为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的能量的超声波电力。而且,通过被供给超声波电力(交流电流),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超声波振动作为在处置中使用的能量。
超声波振子21安装于筒状的元件安装构件25。包括压电元件22的超声波振子21固定于元件安装构件25的外周面。在元件安装构件25的顶端方向侧连接有筒状的变幅杆构件26。变幅杆构件26连接于超声波振子21的顶端方向侧。变幅杆构件26具有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积朝向顶端方向去而减少的截面积变化部27。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向变幅杆构件26传递,在变幅杆构件26中从基端方向向顶端方向传递。传递到变幅杆构件26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在截面积变化部27中扩大。另外,由于变幅杆构件26和元件安装构件25形成为筒状,因此在变幅杆构件26的内部和元件安装构件25的内部形成有空洞部28。空洞部28从元件安装构件25的基端到变幅杆构件26的顶端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
如图2所示,在振子壳体12上设有形成振子壳体12的基端的壳体基端壁31,在壳体基端壁31上固定有筒状的连接构件32。连接构件32在振子壳体12的内部从壳体基端壁31向顶端方向突出。连接构件32经由筒状的振动衰减构件33从基端方向侧连结于元件安装构件25。另外,在与长度轴线C平行的长度方向上,振动衰减构件33被夹在连接构件32与防脱构件35之间,振动衰减构件33的相对于连接构件32和元件安装构件25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了限制。
由于连接构件32和振动衰减构件33形成为筒状,因此在连接构件32的内部和振动衰减构件33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36。空间部36从连接构件32的基端到振动衰减构件33的顶端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空间部36的顶端与在元件安装构件25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空洞部28的基端相连通。另外,空间部36的基端相对于振子单元11的外部(振子壳体12的外部)开口。
如图1所示,能量处置器具2具有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的护套40。通过将护套40从顶端方向侧向旋转操作旋钮8的内部和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插入,护套40安装于保持单元3。即,在护套40的基端方向侧连结有保持单元3。在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在振子壳体12的顶端方向侧安装有护套40。另外,能量处置器具2具有贯穿于护套40的探头(超声波探头)41。探头41从保持单元3的内部(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经由护套40的内部沿着长度轴线C朝向顶端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轴线C与探头41的中心轴线一致。探头41具有探头顶端部和探头基端部,从探头基端部朝向探头顶端部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在探头41的探头顶端部设有处置部42。在此,将探头41中的朝向探头顶端部的方向设为探头顶端部方向,将探头41中的朝向探头基端部的方向设为探头基端部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探头顶端部方向与上述顶端方向一致,探头基端部方向与上述基端方向一致。处置部42从护套40的顶端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突出。
另外,在护套40的顶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钳构件43。通过使可动手柄7相对于固定手柄6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设于护套40的可动部(未图示)沿着长度轴线C进行移动。由此,钳构件43转动,钳构件43相对于探头41的处置部42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护套40、探头41以及钳构件43能够与旋转操作旋钮8一体地相对于筒状壳体部5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进行旋转。
图3是表示探头41和变幅杆构件26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探头41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在变幅杆构件26的顶端部形成有内螺纹部45A,探头41的基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45B。通过将外螺纹部45B螺合于内螺纹部45A,探头41连接于变幅杆构件26的顶端方向侧。探头41在保持单元3的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连接于变幅杆构件26。
在探头41的内部沿着长度轴线C形成有中空部46。中空部46从探头41的探头基端部延伸设置至探头41的探头顶端部(处置部42)。中空部46在位于处置部42的外表面的开口部47相对于探头41的外部开口。开口部47使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与探头41的外部相连通。在探头41连接于变幅杆构件26的状态下,中空部46的基端与在变幅杆构件26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空洞部28的顶端相连通。因而,在探头41连接于变幅杆构件26的状态下,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与空间部36的基端之间经由中空部46、空洞部28以及空间部36相连通。
从超声波振子21传递到变幅杆构件26的振动向超声波探头41传递。然后,作为超声波探头的探头41将作为能量的超声波振动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传递。然后,处置部42使用传递来的超声波振动进行处置。此时,利用元件安装构件25、变幅杆构件26以及探头41形成传递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因超声波振动而振动的振动体单元20。另外,在位于比变幅杆构件26的截面积变化部27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元件安装构件25中,由超声波振动引起的振动的振幅未变大。另外,从元件安装构件25向探头基端部方向传递的超声波振动因振动衰减构件33而衰减。因此,超声波振动不会从元件安装构件25(振动体单元20)向连接构件32和振子壳体12传递,连接构件32和振子壳体12不会因超声波振动而振动。
振动体单元20通过传递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从而以在处置时使用的既定的振动模式(振动状态)进行振动。在既定的振动模式中,振动体单元20进行振动方向与长度轴线C(长度方向)平行的纵向振动。而且,在既定的振动模式中,振动体单元20的顶端(探头41的顶端)和振动体单元20的基端(元件安装构件25的基端)成为纵向振动的波腹位置。在此,位于振动体单元20的顶端的波腹位置A1在纵向振动的波腹位置中位于最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位于振动体单元20的基端的波腹位置A2在纵向振动的波腹位置中位于最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另外,在既定的振动模式中,振动体单元20的顶端与振动体单元20的基端之间的纵向振动的波腹位置的数量和纵向振动的波节位置的数量是确定的,在振动体单元20的顶端与振动体单元20的基端之间存在有至少一个纵向振动的波节位置。控制部18通过调整从超声波能量源16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的电流(交流电流)的频率,从而调整振动体单元20的共振频率,以既定的振动模式使振动体单元20进行纵向振动。另外,既定的振动模式(即,纵向振动的波节位置和波腹位置的数量)与所使用的振动体单元2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处置的种类等相对应地进行确定。
另外,元件安装构件25借助电路部(未图示)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高频能量源17。电路部由在振子壳体12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在线缆13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等形成。高频能量源17输出高频电力(高频能量)作为在处置中使用的能量。从高频能量源17输出来的高频电力经由电路部(未图示)、元件安装构件25、变幅杆构件26以及探头41向处置部42供给。即,利用电路部(未图示)、元件安装构件25、变幅杆构件26以及探头41形成从高频能量源17输出来的高频电力的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通过经由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向处置部42供给(传递)高频电力,处置部42作为电极发挥作用。
另外,在振子壳体12上设有导电部(未图示),振子壳体12的导电部借助护套40的导电部(未图示)电连接于钳构件43的导电部(未图示)。另外,振子壳体12的导电部借助电路部(未图示)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高频能量源17。电路部由与形成探头侧电路P1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形成,由在振子壳体12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在线缆13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布线等形成。从高频能量源17输出来的高频电力经由电路部(未图示)、振子壳体12的导电部以及护套40的导电部向钳构件43的导电部供给。即,利用电路部(未图示)、振子壳体12的导电部以及护套40的导电部形成从高频能量源17输出来的高频电力的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通过经由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向钳构件43的导电部供给(传递)高频电力,钳构件43的导电部作为电位与处置部42的电位不同的电极发挥作用。
另外,探头41借助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支承构件(未图示)被护套40支承,变幅杆构件26借助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支承构件(未图示)被振子壳体12支承。因此,可防止探头41与护套40的接触,并且可防止变幅杆构件26与振子壳体12的接触。因而,可防止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与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之间的短路。另外,上述支承构件在振动体单元20以既定的振动模式振动的状态下位于纵向振动的波节位置,支承构件由振动传递性较低、且使振动衰减的材料形成。因此,超声波振动不会从探头41和变幅杆构件26(振动体单元20)向护套40和振子壳体12传递,护套40和振子壳体12不会因超声波振动而振动。
图4是表示包括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的能量处置器具2的顶端部的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在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送液管51和抽吸管52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包括送液管51和抽吸管52的管路单元5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探头41、保持单元3以及振子单元11。另外,利用探头41和管路单元50,形成了在处置部42中使用能量进行处置的能量处置单元30。
图5是表示管路单元50的结构的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管路单元50中,在送液管51的内部贯穿有抽吸管52。在抽吸管52的内部,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抽吸管路55的中心轴线的管路轴线(抽吸管路轴线)S2与长度轴线C同轴。另外,在管路单元50中,在送液管51的内周面与抽吸管52的外周面之间,送液管路53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送液管路53的中心轴线的管路轴线(送液管路轴线)S1与长度轴线C同轴。如上所述,管路单元50连结于保持单元3和振子单元11,从而在探头41的中空部46中,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管路55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管路轴线S2)为中心的圆状,送液管路53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抽吸管路55的外周侧的筒状(圆筒状)。
在送液管路53的顶端形成有喷出口56。另外,在抽吸管路55的顶端形成有抽吸口57。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位于形成于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的顶端部。即,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至处置部42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位于比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图6是表示将管路单元50连结于探头41、保持单元3以及振子单元11的状态下的管路单元50的基端部和振子单元11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将管路单元5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探头41、保持单元3以及振子单元11的结构的图。如图6所示,在将管路单元50连结于探头41、保持单元3以及振子单元11的状态下,送液管路53(送液管51)和抽吸管路55(抽吸管52)经由形成于连接构件32的内部和振动衰减构件33的内部的空间部36以及形成于变幅杆构件26的内部和元件安装构件25的内部的空洞部28从基端方向向顶端方向延伸设置。而且,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至探头41的中空部46的顶端部。
如图5~图7所示,管路单元50具有通过粘接等固定有送液管51的基端的筒状的管固定构件(送液管固定构件)61。在管固定构件61安装有筒状的中继构件62,在中继构件62上固定有管固定构件(抽吸管固定构件)63。抽吸管52经由管固定构件61的内部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抽吸管52的基端通过粘接等固定于管固定构件63。
另外,在管路单元50中,利用管固定构件61、中继构件62以及管固定构件63形成了送液中继路径65,利用管固定构件63形成了抽吸中继路径66。送液中继路径65的顶端与送液管路53的基端相连通,抽吸中继路径66的顶端与抽吸管路55的基端相连通。另外,在管固定构件63上固定有连接管头(送液管头)67和连接管头(抽吸管头)68。
在中继构件62上形成有内螺纹部71A。另外,在振子单元11的连接构件32上形成有外螺纹部71B。在将管路单元50连结于保持单元3和振子单元11时,将送液管51(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52(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侧贯穿于空间部36和空洞部28。然后,在保持单元3的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将送液管51(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52(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侧向探头41的中空部46插入,使中继构件62的内螺纹部71A螺合于连接构件32的外螺纹部71B。由此,管路单元5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探头41、保持单元3以及振子单元11。即,中继构件62的内螺纹部71A和连接构件32的外螺纹部71B成为将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探头41和保持单元3的管路拆装部。另外,通过使内螺纹部71A与外螺纹部71B之间的紧固情况(松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在长度方向上,管路单元50整体(包括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相对于探头41进行移动。因而,通过调整内螺纹部71A与外螺纹部71B之间的紧固情况,从而在处置部42的内部(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可调整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和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相对于探头41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在中继构件62上形成有内螺纹部72A,在管固定构件61上形成有外螺纹部72B。通过将内螺纹部72A螺合于外螺纹部72B,从而中继构件62安装于管固定构件61。另外,通过使内螺纹部72A与外螺纹部72B之间的紧固情况(松弛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在长度方向上,送液管路53相对于抽吸管路55进行移动。因而,通过调整内螺纹部72A与外螺纹部72B之间的紧固情况,从而在处置部42的内部(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中,可调整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相对于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管路单元50的连接管头(送液管头)67上能够连接外置送液管73的一端。通过在连接管头67上连接外置送液管73,从而外置送液管73的内部与送液中继路径65的基端相连通。另外,在管路单元50的连接管头(抽吸管头)68能够连接外置抽吸管75的一端。通过在连接管头68上连接外置抽吸管75,从而外置抽吸管75的内部与抽吸中继路径66的基端相连通。
外置送液管73的另一端连接于送液源76。送液源76包括送液泵等送液工作部77和储液罐78。送液工作部77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控制部18,利用控制部18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通过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从而储存于储液罐78的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外置送液管73的内部和送液中继路径65向送液管路53进行供给(送液)。而且,在送液管路53中,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供给液体。
外置抽吸管75的另一端连接于抽吸源81。抽吸源81包括抽吸泵等抽吸工作部82和回收罐83。抽吸工作部82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控制部18,利用控制部18控制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通过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从而在外置抽吸管75的内部、抽吸中继路径66以及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抽吸源81的流动(抽吸力)。即,通过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从而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流动。
在筒状壳体部5的内部(保持单元3的内部),与各个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C相对应地设有开关部(未图示),各个开关部借助对应的信号路径部(未图示)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控制部18。各个信号路径部由振子壳体12的导电部(未图示)、在线缆13的内部延伸设置的电信号线(未图示)等形成。另外,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控制部18。通过利用各个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C输入能量操作(即,通过按压各个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9C),所对应的开关部关闭,经由所对应的信号路径部向控制部18传递电信号。另外,通过利用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输入能量操作(即,通过按压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从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向控制部18传递电信号。
控制部18根据能量操作的输入(传递来的电信号)控制能量(超声波电力和高频电力)自能量源单元15的输出状态。另外,控制部18根据能量操作的输入(传递来的电信号)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输入能量操作时,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1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B输入能量操作时,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2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另外,在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C输入能量操作时,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3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利用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输入能量操作时,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4输出模式输出能量。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下的能量自能量源单元15输出的输出状态以及各个输出模式下的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如后所述。
另外,如图1所示,能量处置系统1具有状态设定单元85,状态设定单元85电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的控制部18。状态设定单元85例如是触摸面板、按钮单元等。
图8是表示状态设定单元85的结构的图。如图8所示,状态设定单元85包括送液切换部86A~86D、抽吸切换部87A~87D、供给量设定部88A~88D以及供给量显示部89A~89D。在各个送液切换部86A~86D中,在对应的输出模式(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中的对应之一)下,设定是否使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例如,在送液切换部86A中,在第1输出模式下,设定是否使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另外,在各个抽吸切换部87A~87D中,在对应的输出模式(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中的对应之一)下,设定是否使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例如,在抽吸切换部87A中,在第1输出模式下,设定是否使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另外,在各个供给量设定部88A~88D中,在对应的输出模式(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中的对应之一)下使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的情况下,在对应的输出模式下设定液体自送液工作部77供给的供给量(送液量)。而且,在各个供给量设定部88A~88D中设定的液体的供给量显示于对应的供给量显示部(89A~89D中的对应之一)。例如,在供给量设定部88A中,设定在第1输出模式下使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的情况下的、第1输出模式下的液体自送液工作部77供给的供给量,所设定的供给量显示于供给量显示部89A。控制部18根据状态设定单元85中的设定在各个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中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
如图4所示,处置部42具有形成探头41的顶端的探头顶端壁91。另外,处置部42的外表面包括由探头顶端壁91形成的处置部顶端面92和从处置部顶端面92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延伸设置的处置部侧面93。处置部顶端面92形成探头41的顶端,成为探头41的顶端面。另外,处置部侧面93成为处置部42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位于探头41的处置部顶端面92。另外,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和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位于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因而,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位于比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另外,处置部侧面93具有与钳构件43相对的探头侧相对面95。探头侧相对面95朝向钳构件43的打开方向(图4的箭头Y1的方向)。另外,在图4中,箭头Y2的方向成为钳构件43的闭合方向。
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流动(抽吸力),从而产生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和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F1。另外,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在送液管路53中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供给液体,从而在中空部46中供给来的液体从喷出口56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
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设有撞击面(回流产生部)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即,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不与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相对,而是与探头顶端壁91的撞击面96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撞击面96位于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由于撞击面96与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因此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通过撞击撞击面96,从而液体的流动方向改变成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状态。即,利用撞击面96,将液体的一部分留在中空部46内。在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并产生抽吸力时,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即,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液体的流动(图4的箭头X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不撞击撞击面96,经由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4的箭头X2)。即,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并且设计撞击面96和开口部47的形状、位置、尺寸等,以便成为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的状态。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单元30、能量处置器具2以及能量处置系统1的作用和效果。在利用能量处置系统1进行生物体组织等处置对象的处置时,利用管路拆装部(将中继构件62的内螺纹部71A螺合于连接构件32的外螺纹部71)将管路单元50连结于保持单元3和振子单元11。然后,将线缆13连接于能量源单元15。另外,利用外置送液管73将管路单元50连接于送液源76,利用外置抽吸管75将管路单元50连接于抽吸源81。在该状态下,将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插入体内。
例如在某一处置中,在处置部42与钳构件43之间配置处置对象,通过使可动手柄7相对于固定手柄6进行关闭动作,从而使钳构件43相对于处置部42闭合,在处置部42与钳构件43之间把持处置对象。在该状态下,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A输入能量操作,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1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第1输出模式下,从超声波能量源16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超声波电力,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超声波振动。然后,产生的振动经由超声波探头41(振动体单元20)向处置部42传递。另外,在第1输出模式下,从高频能量源17输出高频电力。然后,经由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向处置部42供给高频电力,经由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向钳构件43的导电部(未图示)供给高频电力。由此,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的导电部作为电位彼此不同的电极发挥作用。在钳构件43与处置部42之间把持着处置对象的状态下,处置部42进行纵向振动,从而在处置部42与处置对象之间产生摩擦热量。利用摩擦热量,处置对象在凝固的同时被切开。另外,通过在钳构件43与处置部42之间把持着处置对象的状态下使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的导电部作为电极发挥作用,高频电流在处置部42与钳构件43的导电部之间经由处置对象进行流动。由此,处置对象被改性,促进凝固。
另外,在另外的某一处置中,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B输入能量操作,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2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第2输出模式下,经由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向处置部42供给高频电力,经由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向钳构件43的导电部(未图示)供给高频电力。由此,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的导电部作为电位彼此不同的电极发挥作用,进行使高频电流在处置部42与钳构件43的导电部之间经由处置对象进行流动的双极处置。另外,在第2输出模式下,不会从超声波能量源16输出超声波电力,不产生超声波振动。
另外,在另外的某一处置中,利用能量操作输入按钮9C输入能量操作,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3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第3输出模式下,经由探头侧电供给路径P1向处置部42供给高频电力,并且向配置于体外的对极板(未图示)供给高频电力。此时,不会经由钳构件侧电供给路径P2向钳构件43的导电部(未图示)供给高频电力。由此,进行使高频电流在处置部42与体外的对极板之间经由处置对象进行流动的单极处置。另外,在第3输出模式下,不会从超声波能量源16输出超声波电力,不产生超声波振动。
在状态设定单元85设定为标准设定(初始设定)的情况下,在各个第1输出模式至第3输出模式下,送液工作部77不进行工作,抽吸工作部82不进行工作。但是,通过利用状态设定单元85从标准状态变更设定,从而在各个第1输出模式至第3输出模式下,能够使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能够使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另外,在各个第1输出模式至第3输出模式下,在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能够调整液体自送液工作部77供给的供给量。
另外,也可以与能量操作输入部(9A~9C及10)相独立地设置送液操作输入部和抽吸操作输入部。送液操作输入部和抽吸操作输入部例如是设于能量处置器具2的操作输入按钮或者与能量处置器具2相独立的脚踏开关。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送液操作输入部输入送液操作,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向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此时,不会从能量源单元15输出能量,抽吸工作部82不进行工作。即,仅进行液体自喷出口56的喷出。另外,通过利用抽吸操作输入部输入抽吸操作,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流动。此时,不会从能量源单元15输出能量,送液工作部77不进行工作。即,仅进行经由抽吸口57的抽吸。
另外,在另外的某一处置中,利用能量操作输入开关10输入能量操作,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4输出模式输出能量。在第4输出模式下,从超声波能量源16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超声波电力,在超声波振子21中产生超声波振动。然后,产生的振动经由超声波探头41(振动体单元20)向处置部42传递。在状态设定单元85设定为标准设定(初始设定)的情况下,在第4输出模式下,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因此,在送液管路53中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供给液体,在中空部46中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供给来的液体从喷出口56喷出。然后,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4的箭头X2)。
在处置部42(探头41)高速进行纵向振动的状态下,向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液体,在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产生气蚀。通过在使处置部顶端面92与处置对象相对的状态下产生气蚀,处置对象被破碎及乳化。另外,在气蚀中,仅肝细胞等弹性较低的生物体组织被选择性地破碎,血管等具有弹性的生物体组织不会被破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在中空部46的内部延伸设置的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在中空部46中供给来的液体从喷出口56喷出。然后,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经由位于处置部顶端面92的开口部47从中空部46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因此,从送液源76供给来的液体不会从例如处置部42的基端部向除处置对象以外的部位滴下,而是适当地被供给至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由此,适当地产生气蚀,能够使处置对象适当地被破碎及乳化。
另外,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位于比开口部4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而,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适当地喷出。因而,可靠地供给直到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的液体,能够提高使处置对象破碎及乳化的处置的处置性。
图9表示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4输出模式输出能量的状态下的、处置部42的某一位置(与纵向振动的波节位置不同的位置)的纵向振动的随时间变化。如图9所示,在从能量源单元15以第4输出模式输出能量的状态下,处置部42的振幅随时间变化并不是恒定的。即,在第4输出模式下,利用控制部18对从超声波能量源16输出的超声波电力进行调制。例如,通过使向超声波振子21供给的电流(交流电流)的振幅、周期等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进行调制。通过调制超声波电力,从而例如在处置部42的某一位置,纵向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成以第1振幅V1振动的状态或者以比第1振幅V1小的第2振幅V2振动的状态。另外,通过调制超声波电力,从而例如纵向振动的周期随时间发生变化。另外,当纵向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成以第1振幅V1振动的状态或以第2振幅V2振动的状态时,将在恒定时间ΔT的期间以第1振幅V1振动的时间T1所占的比例或在恒定时间ΔT的期间以第2振幅V2振动的时间T2所占的比例设为占空(Duty)比。通过调制超声波电力,从而例如占空比随时间发生变化。
在因气蚀而破碎的肝细胞的内部内延伸设置有血管等。通过调制超声波电力,使处置部42的振动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即使在利用气蚀使肝细胞破碎及乳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肝细胞的内部延伸设置的血管的损伤。
另外,由于在第4输出模式下使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因此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流动。由此,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和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图4的箭头F1)发挥作用。由此,因气蚀而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经由开口部47和抽吸口57被朝向抽吸管路55抽吸。而且,在抽吸管路55中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抽吸抽吸物(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抽吸物被回收到抽吸源81的回收罐8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同于与钳构件43相对的探头侧相对面95的处置部顶端面92上设有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因此,开口部47不会被钳构件43堵塞。因而,能够将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抽吸物)经由开口部47适当地向抽吸管路55抽吸。
另外,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位于比开口部4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而,从开口部47抽吸到中空部46的抽吸物被适当地从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抽吸,能够提高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抽吸物)的抽吸性。
另外,在处置中通过使用能量(超声波振动、高频电力),在探头41中产生由上述超声波振动引起的摩擦热等热量。因此,探头41(特别是处置部42)因产生的热量而成为高温,在探头41的内部的中空部46延伸设置的抽吸管路55也成为高温。由于抽吸管路55成为高温,因此经由抽吸管路55抽吸的抽吸物被烧灼,易于粘贴于抽吸管路55的内周面(抽吸管52的内周面)。由于抽吸物(破碎了的生物体组织等)粘贴于抽吸管路55的内周面,因此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堵塞。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探头顶端壁91上设置撞击面96,使撞击面96与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因此,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液体的流动方向变更为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状态。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液体的流动(图4的箭头X1)。然后,从抽吸口57流入的液体在抽吸管路55中从探头顶端部方向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移动。另外,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不会撞击撞击面96,直接经由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流入,在抽吸管路55中从探头顶端部方向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移动。因而,在从喷出口56喷出液体的状态下,撞击到撞击面96的液体从抽吸口57流入,和/或液体不撞击撞击面96就直接从抽吸口57流入,在抽吸管路55的全长的范围内(即,从抽吸口57到抽吸管路55的基端)形成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液体的流动。由于在抽吸管路55中液体从抽吸口57(顶端)到基端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流动,因此在抽吸管路55中,抽吸物难以被烧灼。由此,可防止抽吸物向抽吸管路55的内周面粘贴,能够在抽吸管路55中有效地防止堵塞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撞击面96位于比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和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而且,送液管路53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抽吸管路55的外周侧的筒状,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位于比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使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可靠地撞击撞击面96。而且,能够使撞击到撞击面96的液体经由抽吸口57可靠地流入抽吸管路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探头41和保持单元3上拆卸管路单元50。因此,即使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探头41上拆卸管路单元50,能够去除在抽吸管路55中堵塞的抽吸物。而且,也能够将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堵塞的管路单元50更换为新的管路单元50。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器具2中,即使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应对。
(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送液管路53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抽吸管路55的外周侧的筒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仅设有一个,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第1变形例。图10表示本变形例的处置部42和管路单元50的顶端部的结构,图11表示处置部42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结构。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抽吸管52的内部贯穿有送液管51。因此,在抽吸管52的内周面与送液管51的外周面之间延伸设置有抽吸管路55。在本变形例中,也是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送液管路轴线)S1和抽吸管路55的管路轴线(抽吸管路轴线)S2与长度轴线C同轴。通过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送液管路53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管路轴线S2)为中心的圆状,抽吸管路55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送液管路53的外周侧的筒状(圆筒状)。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位于比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而且,撞击面96位于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10的箭头X1)。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同轴的长度轴线C穿过撞击面96。因此,易于使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
如图11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设有两个(多个)开口部47A、47B。中空部46在开口部47A、47B相对于探头41的外部开口。开口部47A、47B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位于长度轴线C(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开口部47A、47B相对于彼此绕长度轴线C分开大致180°地进行配置。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因气蚀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生物体组织)经由开口部47A、47B被抽吸到中空部46。在本变形例中,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开口部47A、47B位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因此可有效地防止流入到中空部46的抽吸物(生物体组织等)从喷出口56向送液管路53流入。
另外,在利用超声波振动使处置对象凝固的同时进行切开时,有时在将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向生物体组织(肝细胞)穿刺之后,使钳构件43相对于处置部42闭合,对把持着的处置对象进行处置。在该处置中,在处置部42穿刺到生物体组织的状态下,在处置部42与钳构件43之间把持处置对象,利用超声波振动使把持着的生物体组织凝固的同时进行切开。在本变形例中,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中,由于开口部47A、47B位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因此在上述处置中在将处置部42穿刺到生物体组织(肝细胞)时,可有效地防止了生物体组织从喷出口56向送液管路53侵入。
另外,作为第2变形例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处置部顶端面92设有4个开口部47A~47D。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中空部46中,送液管51贯穿于抽吸管52,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与长度轴线C同轴。各个开口部47A~47D位于与绕长度轴线C相邻设置的开口部(47A~47D中对应的两个)分开大致90°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同轴的长度轴线C穿过撞击面96。因此,撞击面96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另外,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中,开口部47A~47D位于长度轴线C(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
另外,作为第3变形例如图13所示,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也可以沿着绕长度轴线C方向设有形成为长孔状的两个开口部47A、47B。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中空部46中,送液管51贯穿于抽吸管52,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与长度轴线C同轴。各个开口部47A、47B绕长度轴线C在大致120°的角度范围内延伸设置。开口部47A、47B位于相对于彼此分开180°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同轴的长度轴线C穿过撞击面96。因此,撞击面96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另外,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中,开口部47A、47B位于长度轴线C(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送液管51和抽吸管52中的一者贯穿于送液管51和抽吸管52中的另一者,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4变形例如图14所示,在中空部46中,在送液管51的外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在抽吸管52的外部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因而,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与抽吸管路55的管路轴线S2同轴。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和抽吸管路55的管路轴线S2不与长度轴线C同轴。
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形成有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抽吸管路55的管路轴线S2穿过开口部47。因此,在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开口部47和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图14的箭头F1)的作用下,因气蚀被破碎及乳化的处置对象易于向抽吸管路55流入。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上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而且,撞击面96位于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14的箭头X1)。
另外,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穿过撞击面96,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开口部47位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流入到中空部46的抽吸物(破碎及乳化了的生物体组织等)从喷出口56向送液管路53流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47A、47B;47A~47D)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5变形例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中空部46相对于外部开口的开口部97。在本变形例中,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未设有开口部。开口部97位于处置部42的顶端部,在本变形例中,位于朝向钳构件43的闭合方向(图15的箭头Y2的方向)的部位。因而,开口部97在处置部侧面93上位于除探头侧相对面95以外的位置。因此,开口部47不会被钳构件43堵塞。因而,能够将被破碎及乳化了的处置对象(抽吸物)经由开口部47适当地向抽吸管路55抽吸。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4变形例相同地,在中空部46中,在送液管51的外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在抽吸管52的外部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送液管路53的顶端的喷出口56在与长度轴线C平行的长度方向上使位置与开口部97的基端一致。而且,抽吸管路55的顶端的抽吸口57在长度方向上使位置与开口部97的基端一致。另外,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也可以位于比开口部97的基端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上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整体(至少一部分)相对。而且,撞击面96位于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不会从开口部9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而是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15的箭头X1)。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是经由在中空部46的内部延伸设置的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供给来的液体喷出。然后,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经由位于处置部侧面93的开口部97从中空部46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15的箭头X2)。开口部97位于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部位(处置部侧面93的顶端部)。因此,从送液源76供给来的液体不会从例如处置部42的基端部向除处置对象以外的部位滴下,而是适当地供给至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
另外,作为第6变形例如图16和图17所示,也可以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两(多个)开口部97A、97B。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5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未设有开口部。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相同地,在中空部46中,在送液管51的外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在抽吸管52的外部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开口部97A、97B位于在绕长度轴线C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分开大致180°的角度位置,开口部97A、97B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致。而且,送液管路53的顶端的喷出口56在与长度轴线C平行的长度方向上使位置与开口部97A的基端(开口部97B的基端)一致。而且,抽吸管路55的顶端的抽吸口57在长度方向上使位置与开口部97A的基端一致。另外,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也可以位于比开口部97A的基端(开口部97B的基端)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开口部97A、97B在处置部侧面93上位于与探头侧相对面95不同的位置。另外,只要开口部97A、97B中的至少一者在处置部侧面93上位于与探头侧相对面95不同的位置即可。由此,开口部97A、97B中的至少一者未被钳构件43堵塞。在图16中,纸面上的铅垂上方向成为钳构件43的打开方向。另外,图17表示穿过开口部97A、97B、并且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箭头Y1的方向是钳构件43的打开方向,箭头Y2的方向是钳构件43的闭合方向。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开口部97A、97B设有多个。因此,即使在因破碎了的组织等而在开口部97A、97B中的一者中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经由开口部97A、97B中的另一者(在开口部97A、97B中未产生堵塞的一者)进行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经由送液管路53供给来的液体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对于开口部(第1开口部)97A来说,距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的距离小于距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距离。即,抽吸口57比喷出口56靠近开口部97A。因此,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开口部97A和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图16的箭头F1)大于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开口部97B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因而,开口部97A主要用作使破碎了的处置对象等抽吸物向中空部46流入的开口。
另一方面,对于开口部(第2开口部)97B来,距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距离小于距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的距离。即,喷出口56比抽吸口57靠近开口部97B。因此,在中空部45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开口部97B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16的箭头X2)。因而,开口部97B主要用作将液体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并向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液体的开口。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中,与使抽吸物从探头41的外部向中空部46流入的开口部(第1开口部)97A相独立地设有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液体的开口部(第2开口部)97B。而且,开口部97A、97B位于相对于彼此分开的位置。因此,液体向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的供给性提高,并且经由抽吸管路55的抽吸性也提高。
另外,作为第7变形例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4个(多个)开口部97A~97D。在本变形例也与第5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未设有开口部。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相同地,在中空部46中,在送液管51的外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在抽吸管52的外部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开口部97A~97D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另外,各个开口部97A~97D位于绕长度轴线C与相邻的开口部(97A~97D中对应的两个)分开大致90°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仅开口部97D位于与钳构件43相对的探头侧相对面95,开口部97A~开口部97C在处置部侧面93上位于与探头侧相对面95不同的位置。
另外,作为第8变形例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两个(多个)开口部97A、97B,开口部97A、97B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于彼此分开的位置。开口部(第1开口部)97A位于比开口部(第2开口部)97B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抽吸口57位于比喷出口56靠近开口部97A的位置,喷出口56位于比抽吸口57靠近开口部97B的位置。因而,抽吸物主要通过开口部97A向中空部46流入,液体主要通过开口部97B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在本变形例中,开口部97A、97B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彼此分开大致180°地配置,但是开口部97A、97B只要位于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彼此分开的角度位置即可,例如,开口部97A、97B也可以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彼此分开大致90°地配置。另外,开口部97A、97B中的至少一者在处置部侧面93上位于除探头侧相对面95以外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和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开口部97B的基端一致。但是,抽吸口57只要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开口部(第1开口部)97A的基端一致、或者位于比开口部97A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即可。另外,喷出口56只要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开口部(第2开口部)97B的基端一致、或者位于比开口部97B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即可。
另外,作为第9变形例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设有两个开口部47A、47B,并且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两个开口部97A、97B。开口部47A、47B以与第1变形例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10和图11)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另外,开口部97A、97B以与第6变形例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16和图17)设于处置部侧面93。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抽吸管52的内部贯穿有送液管51,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与长度轴线C同轴。另外,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开口部47A、47B位于管路轴线S1(长度轴线C)不穿过的位置,管路轴线S1穿过撞击面96。
在本变形例中,抽吸管路55的顶端的抽吸口57在长度方向上使位置与开口部97A的基端(开口部97B的基端)一致,或者位于比开口部97A的基端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另外,送液管路53的顶端的喷出口56位于比开口部97A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位于比开口部47A、47B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因而,在本变形例中,抽吸物主要从开口部97A、97B向中空部46流入(图20的箭头F1),液体主要从开口部47A、47B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20的箭头X2)。
另外,在图21所示的第10变形例中,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设有开口部47,并且在处置部侧面93上设有两个开口部97A、97B。开口部47以与第4变形例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14)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另外,开口部97A、97B以与第6变形例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16和图17)设于处置部侧面93。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第4变形例相同地在抽吸管52的外部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则送液管51的外部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另外,与第4变形例相同地,在处置部顶端面92上,开口部47位于送液管路53的管路轴线S1不穿过的位置,管路轴线S1穿过撞击面9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在中空部46中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和抽吸管52这两者,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图22所示的第11变形例,在中空部46中,仅延伸设置有抽吸管52,未设有送液管。在本变形例中,在抽吸管52的外周面与探头4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送液管路53。因而,在抽吸管52的顶端的外周侧形成有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上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另外,例如,在图23所示的第12变形例中,在中空部46中,仅延伸设置有送液管51,未设有抽吸管。在本变形例中,在送液管51的外周面与探头4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抽吸管路55。因而,在送液管51的顶端的外周侧形成有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上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另外,例如,在图24所示的第13变形例中,设有在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使送液管路53与抽吸管路55之间连通的连通部101A、101B。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送液管51的内部贯穿有抽吸管52。而且,开口部47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4)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
在本变形例中,从送液工作部77(送液源76)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经由连通部101A、101B从送液管路53向抽吸管路55流入(图24的箭头X3)。但是,从送液工作部77向送液管路53供给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不从连通部101A、101B向抽吸管路55流入,而是供给至喷出口56。而且,在中空部46中,供给至喷出口56的液体从喷出口56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即,送液工作部77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被控制部18控制成从送液工作部77供给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不从连通部101A、101B向抽吸管路55流入、而是在中空部46从喷出口56喷出的状态。
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24的箭头X1)。另外,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不撞击撞击面96,就从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24的箭头X2)。
在本变形例中,液体经由连通部101A、101B从送液管路53向抽吸管路55流入。因此,在抽吸管路55中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流动的液体的液体量增多。由此,抽吸物(破碎了的生物体组织等)的粘度降低,在抽吸管路55中进一步难以产生堵塞。另外,经由送液管路53供给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供给至喷出口56,并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然后,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并经由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流入。因此,在抽吸管路55中,在抽吸口57与连通部101A、101B之间的区域中,液体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流动。因而,即使在设置了连通部101A、101B的本变形例中,在抽吸管路55的抽吸口57与连通部101A、101B之间的区域内,可有效地防止堵塞的产生。
另外,例如,在图25所示的第14变形例中,也是设有在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使送液管路53与抽吸管路55之间连通的连通部101A、101B。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变形例相同地在抽吸管52的内部贯穿有送液管51。而且,开口部47A、47B以与第1变形例相同的位置及形状(参照图10和图11)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13变形例相同地,从送液工作部77(送液源76)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通过连通部101A、101B从送液管路53向抽吸管路55流入(图25的箭头X3)。但是,从送液工作部77向送液管路53供给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不从连通部101A、101B向抽吸管路55流入,而是供给至喷出口56。而且,在中空部46中,供给至喷出口56的液体从喷出口56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3变形例相同地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有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25的箭头X1)。另外,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不撞击撞击面96,而是从开口部47A、47B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25的箭头X2)。
另外,在像图22所示的第11变形例那样仅设有抽吸管52的结构中,在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使送液管路53与抽吸管路55之间连通的连通部(101A、101B)也可以设于抽吸管52。另外,在像图23所示的第12变形例那样仅设有送液管51的结构中,在比喷出口56和抽吸口57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使送液管路53与抽吸管路55之间连通的连通部(101A、101B)也可以设于送液管5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在探头41(处置部42)的探头顶端壁91上设有撞击面96,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第15变形例如图26所示,也可以在比探头顶端壁91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朝向探头41的内周侧设有突起部102,在突起部102上形成有撞击面96。在本变形例中,也是撞击面96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并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另外,在图27所示的第16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探头41的外部从探头基端部方向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有外部送液管103。在外部送液管103的内部形成有外部送液管路105。因而,外部送液管路105经由探头41的外部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外部送液管路105的顶端由位于探头41的外部的外部喷出口107形成。在本变形例中,外部喷出口107位于处置部42的处置部侧面93的探头侧相对面95上。因而,外部喷出口107位于比护套40的顶端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外部送液管路105(外部送液管103)经由探头41的外周面与护套40的内周面之间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延伸设置至保持单元3的内部。在本变形例中,在保持单元3上能够连接与外置送液管73相独立的外置送液管(未图示)的一端。通过在保持单元3上连接外置送液管,从而外部送液管路105的基端(一端)与外置送液管的内部相连通。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送液源76相独立地在能量处置系统1中设有送液源(未图示)。外置送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送液源。在送液源中,与送液源76相同地设有送液泵等送液工作部(未图示)和储液罐(未图示),利用控制部18控制着送液工作部的工作状态。通过使送液工作部进行工作,从而储存于储液罐的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外置送液管的内部向外部送液管路105供给(送液)。而且,在外部送液管路105中,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供给液体。由此,从外部喷出口107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供给来的液体喷出,液体向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
在本变形例中,外部喷出口107位于探头侧相对面95。因此,通过使钳构件43相对于处置部42闭合,从而从外部喷出口107喷出的液体的喷出速度增加。因此,从送液源供给来的液体不会从例如处置部42的基端部向除处置对象以外的部位滴下,而是适当地供给至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
在本变形例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送液管51的内部贯穿有抽吸管52。而且,开口部47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设于处置部顶端面92。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设于探头顶端壁91的撞击面96与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通过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在本变形例中,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也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有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27的箭头X1)。另外,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中空部46经由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图27的箭头X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从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一部分从开口部(47;47A、47B;47A~47D;97;97A、97B;97A~97D;47、97A、97B;47A、47B、97A、97B)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并向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图28所示的第17变形例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不经由开口部47向探头41的外部喷出。在本变形例中,也与第16变形例相同地与供给从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流入的液体的送液管路53相独立地设有将在处置中使用的液体向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的外部送液管路105。在本变形例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全部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有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全部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图28的箭头X1)。通过利用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来调整液体向送液管路53的喷出口56供给的供给量,从而能够使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全部经由抽吸口57流入抽吸管路55。
在本变形例中,送液管路53仅供给从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流入的液体,与送液管路53相独立地设有将在处置中使用的液体向探头41的外部的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供给的外部送液管路105。因而,通过控制向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的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向外部送液管路105供给液体的送液工作部(未图示)的工作状态,从而即使在未使用液体(生理盐水)的处置中,也能够在抽吸管路55中使液体从抽吸口57流入。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上述第1输出模式从能量源单元15输出能量的情况(即,探头41传递超声波振动、并且处置部42和钳构件43的导电部作为高频电力的电极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向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的送液工作部77进行工作,向外部送液管路105供给液体的送液工作部停止工作。由此,不从外部喷出口107喷出液体,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全部撞击撞击面96,并经由抽吸口57向抽吸管路55流入。因而,对处置对象一边进行凝固一边进行切开的处置的处置性能不会因探头41的外部的液体而降低,可防止抽吸管路55中的堵塞的产生。
另外,在第18变形例中,如图29所示,利用控制部18控制能量自能量源单元15的输出状态、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以及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图29是表示能量操作输入部(9A~9C、10)中的能量操作的输入的有无、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以及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的随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在图29中,用实线表示能量操作的输入的变化,用虚线表示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的变化,用单点划线表示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的变化。
在图29所示的一例中,在时间t1与时间t2之间,输入能量操作部(9A~9C、10中的一者)的能量操作(能量操作的输入打开状态)。在利用各个能量操作输入部(9A~9C、10)输入能量操作时,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上述输出模式(第1输出模式至第4输出模式中的一者)从能量源单元15输出在处置中使用的能量,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而且,若在时间t2使能量操作的输入停止(能量操作成为输入关闭状态),则同时送液工作部77自动进行工作,经由送液管路53供给液体(送液工作部77成为打开状态)。然后,在从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开始的(即,液体自送液源76的供给开始的)时间t2经过了预定的时间ΔW1后的时间t3,抽吸工作部82自动进行工作(抽吸工作部82成为打开状态)。
通过使送液工作部77和抽吸工作部82进行工作,如上所述,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流动。而且,送液工作部77在从时间t2(即,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开始起)经过了恒定时间ΔW2之后停止工作(送液工作部77成为关闭状态)。另外,抽吸工作部82在从时间t3(即,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开始起)经过了恒定时间ΔW2之后停止工作(抽吸工作部82成为关闭状态)。因此,在从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停止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ΔW1之后,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停止。
如上所述,通过控制送液工作部77和抽吸工作部82,可在使用了能量的处置中更有效地防止抽吸管路55中的堵塞的产生。另外,即使在取代能量操作而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时间t1与时间t2之间输入上述送液操作或抽吸操作的情况下,也在比时间t2靠后的时间後(即,送液操作或抽吸操作的输入停止之后),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如上所述随时间控制送液工作部77的工作状态和抽吸工作部82的工作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能够利用能量处置器具2在钳构件43与处置部42之间把持处置对象,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某一变形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钳构件43。在该情况下,在保持单元3上未设有固定手柄6、可动手柄7以及旋转操作旋钮8。而且,不进行利用超声波振动对在钳构件43与处置部42之间把持着的处置对象一边进行凝固一边进行切开的处置。但是,在该情况下,也是探头41传递超声波振动作为在处置中使用的能量。而且,在处置部42(处置部顶端面92的附近)中,如上所述利用气蚀使处置对象破碎及乳化,破碎及乳化了的处置对象经由抽吸管路55被抽吸。
另外,在某一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探头41不传递超声波振动,仅作为能量的高频电力经由探头41向处置部42供给。在该情况下,通过向处置部42供给高频电力,从而向处置对象流入高频电流,利用高频电流切除处置对象。而且,切除了的处置对象经由在探头41的中空部46中延伸设置的抽吸管路55被抽吸。
另外,在某一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处置部42设有热电偶等热产生物体(未图示),经由探头41向热产生物体供给电力。通过供给电力作为能量,从而在热产生物体中产生在处置中使用的热量。然后,使用产生的热量切除处置对象,切除了的处置对象经由在探头41的中空部46中延伸设置的抽吸管路55被抽吸。
另外,在某一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探头41的处置部42(探头顶端部)设有朝向与笔直的长度轴线C交叉的某一方向弯曲的探头弯曲部。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等一样,在探头41的内部,在中空部46中延伸设置有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在探头41上形成有撞击面96。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探头(41)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且能够传递能量。另外,探头(41)在顶端部具有使用传递来的能量进行处置的处置部(42),在探头(41)的内部,沿着长度轴线(C)形成有中空部(46)。中空部(46)在处置部(42)的外表面的开口部(47;47A、47B;47A~47D;97;97A、97B;97A~97D;47、97A、97B;47A、47B、97A、97B)相对于探头(41)的外部开口。而且,在中空部(46)中,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利用位于中空部(46)的抽吸口(57)形成了抽吸管路(55)的顶端,利用位于中空部(46)的喷出口(56)形成了送液管路(53)的顶端。通过在抽吸管路(55)中产生朝向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流动,从而从探头(41)的外部经由中空部(46)的开口部(47;47A、47B;47A~47D;97;97A、97B;97A~97D;47、97A、97B;47A、47B、97A、97B)和所述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抽吸力发挥作用。另外,在送液管路(53)中通过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供给液体,从而在中空部(46)中供给来的液体从喷出口(56)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在探头(41)上,以与喷出口(5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的状态设有撞击面(96)。撞击面(96)位于比抽吸口(57)和喷出口(56)靠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在中空部(46)中从喷出口(56)喷出来的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撞击面(96),撞击到撞击面(96)的液体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由此,可在中空部(46)中形成从撞击面(96)经由抽吸口(57)朝向抽吸管路(55)的液体的流动。
只要满足上述结构,就能够适当地改变开口部(47;47A、47B;47A~47D;97;97A、97B;97A~97D;47、97A、97B;47A、47B、97A、97B)的数量、形状以及中空部(46)中的送液管路(53)和抽吸管路(55)的延伸设置状态等。
(参照例)
以下,参照图30~图32说明参照例。图30是表示探头41和固定有探头41的探头支承件117的结构的图。如图30所示,在本参照例中,探头41包括顶端侧探头112和连接于顶端侧探头112的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基端侧探头113。在细长的柱状的构件形成沿着长度方向贯穿的孔的加工需要花费工时和劳力。因此,通过利用螺合等来连接两个构件(例如,顶端侧探头112和基端侧探头113),从而即使在沿着长度轴线C贯穿探头41的中空部46形成于内部的情况下,也可削减制造探头41的工时和劳力。
在本参照例中,在顶端侧探头112上设有处置部42。图31表示处置部42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如图31所示,在处置部42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利用外表面(处置部侧面93)围成的形状成为大致五角形状,不是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是非点对称的)。
另外,在基端侧探头113上设有凸缘部115。在凸缘部115上固定有探头固定构件116。另外,在护套40上设有探头支承件117。通过将探头固定构件116固定于探头支承件117,从而探头41安装于护套40。
图32表示与通过探头41的凸缘部115和探头支承件117的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如图32所示,在探头41(基端侧探头113)中,利用凸缘部115的外周面形成有卡合外周面118。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利用凸缘部115的卡合外周面118围成的形状不是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是非点对称的)。即,凸缘部115的卡合外周面118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非点对称。
在基端侧探头113连接于顶端侧探头112的探头41中,由于设计上的误差等,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外周面118(凸缘部115)相对于处置部42的角度位置因每个产品而不同。例如,在某一探头41中,相对于绕长度轴线C位于图31所示的角度位置的处置部42,卡合外周面118绕长度轴线C位于用图32的实线表示的角度位置,但是在另外某一探头41中,相对于绕长度轴线C位于图31所示的角度位置的处置部42,凸缘部115绕长度轴线C位于用图32的虚线表示的角度位置。
另外,利用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内周面形成了与卡合外周面118相卡合的卡合内周面119。通过将卡合内周面119卡合于卡合外周面118,从而探头固定构件116固定于探头41(基端侧探头113)。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卡合内周面119形成为与卡合外周面118对应的形状(能够与卡合外周面118卡合的形状)。因此,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利用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卡合内周面119围成的形状不是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是非点对称的)。即,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卡合内周面119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非点对称。
在将探头固定构件116固定于探头41的凸缘部115时,与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外周面118的角度位置相对应地将卡合内周面119的绕长度轴线C的角度位置调整为能够与卡合外周面118卡合的状态。另外,如上所述,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外周面118(凸缘部115)相对于处置部42的角度位置因每个产品而不同。因而,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内周面119相对于处置部42的角度位置因每个产品而不同。
另外,在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外周面上,绕长度轴线C在整周上形成有凹凸外周面121。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利用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凹凸外周面121围成的形状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即,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凹凸外周面121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因此,即使绕长度轴线C使卡合内周面119(探头固定构件116)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凹凸外周面121的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形状也不会发生变化。
探头支承件117具有支承件形成构件122A、122B。另外,在探头支承件117的内周面上,绕长度轴线C在整周上形成有凹凸内周面123。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凹凸内周面123形成为与凹凸外周面121对应的形状(能够与凹凸外周面121卡合的形状)。因此,在与长度轴线C垂直的截面上,利用探头支承件117的凹凸内周面123围成的形状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即,探头支承件117的凹凸内周面123形成为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
在本参照例中,凹凸外周面121和凹凸内周面123以长度轴线C为中心点对称。因此,通过将支承件形成构件122A、122B安装于探头固定构件116,从而不管绕长度轴线C卡合内周面119(探头固定构件116)的角度位置如何,凹凸内周面123都卡合于凹凸外周面121。即,不用绕长度轴线C调整凹凸内周面123相对于凹凸外周面121的角度位置,探头支承件117就固定于探头固定构件116。
由于是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在将探头41安装于探头支承件117(护套40)时,在绕长度轴线C使处置部42位于预定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使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卡合内周面119卡合于凸缘部115的卡合外周面118。此时,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外周面118和卡合内周面119的角度位置因每个产品而不同,但是不管绕长度轴线C卡合内周面119(探头固定构件116)的角度位置如何,凹凸内周面123都卡合于凹凸外周面121。因此,即使在绕长度轴线C的卡合外周面118和卡合内周面119的角度位置因每个产品而不同的情况下,探头支承件117也容易固定于探头固定构件116。
另外,在本参照例中,在将探头固定构件116固定于探头41的状态下,不需要与绕长度轴线C的探头固定构件116(凸缘部115)的角度位置相对应地对探头固定构件116进行加工。例如,在利用固定螺钉将探头支承件(117)固定于探头固定构件(116)的结构中,在将探头固定构件(116)固定于探头(41)的状态下,需要与绕长度轴线C的探头固定构件(116)的角度位置相对应地在探头固定构件(116)上形成螺纹孔。但是,在本参照例中,不必形成如上所述的螺纹孔。因而,在处置部42绕长度轴线C位于预定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探头41容易地安装(固定)于探头支承件117(护套40)。
另外,探头固定构件116的凹凸外周面121与探头支承件117的凹凸内周面123绕长度轴线C在整周上相卡合。因此,探头41牢固地固定于探头支承件117。因而,可确保探头41和探头支承件117的强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当然不脱离发明的主旨地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20)

1.一种能量处置单元,其中,该能量处置单元包括:
探头,其具有探头顶端部和探头基端部,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并且在内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形成有中空部,能够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传递能量;
处置部,其设于所述探头的所述探头顶端部,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所述中空部相对于所述探头的外部开口的开口部,使用经由所述探头传递来的所述能量进行处置;
抽吸管路,其经由所述中空部从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顶端形成有位于所述中空部的抽吸口,产生从所述抽吸口朝向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的抽吸力;
送液管路,其经由所述中空部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顶端形成有位于所述中空部的喷出口,从所述喷出口朝向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液体;以及
撞击面,其以与所述喷出口的至少一部分相对的状态设于所述探头,并且位于比所述抽吸口和所述喷出口靠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中空部中从所述喷出口喷出来的所述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撞击该撞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从所述喷出口喷出来的所述液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中空部经由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探头的所述外部喷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外表面具有形成所述探头的顶端的处置部顶端面和从所述处置部顶端面朝向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延伸设置的处置部侧面,
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处置部侧面。
4.一种能量处置器具,其中,该能量处置器具包括:
权利要求书3的能量处置单元;
护套,其在所述处置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突出的状态下供所述探头贯穿;以及
钳构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护套,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探头的所述处置部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
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处置部侧面具有与所述钳构件相对、并朝向所述钳构件的打开方向的探头侧相对面,
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处置部侧面上位于除所述探头侧相对面以外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开口部是形成于所述处置部侧面的多个开口部,
对于作为所述开口部之一的第1开口部来说,距所述抽吸管路的所述抽吸口的距离小于距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喷出口的距离,
对于作为所述开口部中的与所述第1开口部不同的开口部之一的第2开口部来说,距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喷出口的距离小于距所述抽吸管路的所述抽吸口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第1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在与所述长度轴线平行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相互分开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第1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在绕长度轴线方向上位于相互分开的角度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外表面具有形成所述探头的顶端的处置部顶端面和从所述处置部顶端面朝向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延伸设置的处置部侧面,
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处置部顶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成为所述送液管路的中心轴线的管路轴线穿过所述撞击面,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处置部顶端面上位于所述管路轴线未穿过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管路轴线与所述探头的所述长度轴线同轴,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处置部顶端面上位于所述长度轴线未穿过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该能量处置单元还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在比所述抽吸口和所述喷出口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使所述送液管路与所述抽吸管路之间连通,
通过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不从所述连通部向所述抽吸管路流入,而是向所述喷出口供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抽吸管路的与所述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所述送液管路的外周侧的筒状,
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喷出口位于比所述抽吸管路的所述抽吸口靠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送液管路的与所述长度轴线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包围所述抽吸管路的外周侧的筒状,
所述抽吸管路的所述抽吸口位于比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喷出口靠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所述送液管路的所述喷出口在与所述长度轴线平行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开口部一致,或者位于比所述开口部靠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抽吸管路的所述抽吸口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中空部的所述开口部一致,或者位于比所述开口部靠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侧的位置。
15.一种能量处置器具,其中,该能量处置器具包括:
权利要求书1的能量处置单元;
护套,其在所述处置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突出的状态下供所述探头贯穿;以及
保持单元,其连结于所述护套的探头基端部方向侧,所述探头从所述保持单元的内部经由所述护套的内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能量处置器具,其中,
该能量处置器具还具有管路拆装部,通过在所述保持单元的内部将所述送液管路和所述抽吸管路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侧向所述探头的所述中空部插入,从而该管路拆装部将所述送液管路和所述抽吸管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探头和所述保持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单元,其中,
该能量处置器具还具有外部送液管路,该外部送液管路经由所述探头的所述外部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延伸设置,在顶端形成有位于所述探头的所述外部的外部喷出口,将供给来的液体从所述外部喷出口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喷出。
18.一种能量处置器具,其中,该能量处置器具包括:
权利要求书17的能量处置单元;
护套,其在所述处置部朝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突出的状态下供所述探头贯穿;以及
钳构件,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护套,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进行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探头的所述处置部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
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外表面具有与所述钳构件相对、并朝向所述钳构件的打开方向的探头侧相对面,
所述外部送液管路经由所述探头与所述护套之间延伸设置,
所述外部送液管路的所述外部喷出口位于比所述护套的顶端靠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侧的位置,而且位于所述探头侧相对面上。
19.一种能量处置系统,其中,该能量处置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书1的能量处置单元;以及
能量源单元,其输出在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处置中使用的所述能量,输出来的所述能量经由所述探头向所述处置部传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中,
该能量处理系统还具有振动产生部,该振动产生部通过被供给电力而产生超声波振动,
所述能量源单元具有输出向所述振动产生部供给的电力作为所述能量的超声波能量源,
所述探头将在所述振动产生部中产生的所述超声波振动从所述探头基端部方向向所述探头顶端部方向传递,
所述处置部使用传递来的所述超声波振动进行所述处置。
CN201580033073.3A 2014-06-19 2015-04-28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Active CN106456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6626 2014-06-19
JP2014126626 2014-06-19
PCT/JP2015/062864 WO2015194261A1 (ja) 2014-06-19 2015-04-28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エネルギー処置具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6229A true CN106456229A (zh) 2017-02-22
CN106456229B CN106456229B (zh) 2019-06-07

Family

ID=5493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073.3A Active CN106456229B (zh) 2014-06-19 2015-04-28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8999B2 (zh)
EP (1) EP3158959A4 (zh)
JP (1) JP6022128B2 (zh)
CN (1) CN106456229B (zh)
WO (1) WO2015194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2566B2 (en) * 2016-03-29 2019-07-09 Covidien Lp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a surgical instrument
CN109152602B (zh) * 2016-05-25 2021-02-1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US10478211B2 (en) 2017-07-07 2019-11-19 Ethicon Llc Features to promote removal of debris from within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20220040394A1 (en) 2018-09-28 2022-02-1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spirating biological material from a body lum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5787A (en) * 1972-06-16 1974-04-23 Surgical Design Corp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5100424A (en) * 1990-05-21 1992-03-31 Cardiovascular Imaging Systems, Inc. Intravascular catheter having combined imaging abrasion head
DE4102090A1 (de) * 1991-01-24 1992-07-30 Delma Elektro Med App Medizinisches ultraschall-abtraginstrument
US5163433A (en) * 1989-11-01 1992-11-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Ultrasound type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020077550A1 (en) * 1999-10-05 2002-06-20 Rabiner Robert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gynecological diseases using an ultrasonic medical device operating in a transverse mode
US20120253371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s
CN103118603A (zh) * 2011-03-17 2013-05-2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医疗用送液装置和医疗用处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6206B2 (ja) * 1991-06-06 1995-11-1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手術装置
JP4361743B2 (ja) 2003-02-21 2009-11-1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方法
US7871392B2 (en) 2006-01-12 2011-01-18 Integra Lifesciences (Ireland) Ltd. Endoscopic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 for use in fluid filled cavities
EP2679182A4 (en) 2011-02-23 2016-08-10 Olympus Corp ULTRASONIC SOUND AND ULTRASOUND TREATMEN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5787A (en) * 1972-06-16 1974-04-23 Surgical Design Corp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5163433A (en) * 1989-11-01 1992-11-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Ultrasound type treatment apparatus
US5100424A (en) * 1990-05-21 1992-03-31 Cardiovascular Imaging Systems, Inc. Intravascular catheter having combined imaging abrasion head
DE4102090A1 (de) * 1991-01-24 1992-07-30 Delma Elektro Med App Medizinisches ultraschall-abtraginstrument
US20020077550A1 (en) * 1999-10-05 2002-06-20 Rabiner Robert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gynecological diseases using an ultrasonic medical device operating in a transverse mode
CN103118603A (zh) * 2011-03-17 2013-05-2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医疗用送液装置和医疗用处置装置
US20120253371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6229B (zh) 2019-06-07
EP3158959A4 (en) 2018-03-07
WO2015194261A1 (ja) 2015-12-23
US10178999B2 (en) 2019-01-15
EP3158959A1 (en) 2017-04-26
US20170095262A1 (en) 2017-04-06
JP6022128B2 (ja) 2016-11-09
JPWO2015194261A1 (ja)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6229A (zh) 能量处置单元、能量处置器具及能量处置系统
CN106535798B (zh) 能量处置器具
US6402769B1 (en) Torsional ultrasound handpiece
CN105813589B (zh) 超声波处置系统、能源单元以及能源单元的工作方法
JP5274716B2 (ja) バイポーラ処置装置
JP5167443B2 (ja) 医療用送液装置
US6589201B1 (en) Liquefracture handpiece tip
CA2382533C (en) Liquefracture handpiece
EP1103238A1 (en) Torsional ultrasound handpiece
CN105722470B (zh) 振动产生单元、振动体单元以及超声波处置装置
WO2010042296A1 (en) Ultrasound handpiece
US10736686B2 (en) Surgical device employing a cantilevered beam dissector
JP5385485B2 (ja) 超音波処置装置及びプローブユニット
EP2712591A1 (en) Ophthalmic surgical tip, ophthalmic surgical handpiece including the tip, and ophthalmic surgical apparatus
JPH03151954A (ja) 超音波治療装置
JP6694516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及び超音波処置具
CN109937018A (zh) 振动传递构件及超声波处置器具
US20130274636A1 (en) Ultrasonic treatment device
JPH069569B2 (ja) 超音波治療器
JPH08164145A (ja) 超音波手術装置
JPS63275334A (ja) 超音波手術器
JP2003265490A (ja) 超音波処理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