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2091B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2091B CN106452091B CN201611094285.5A CN201611094285A CN106452091B CN 106452091 B CN106452091 B CN 106452091B CN 201611094285 A CN201611094285 A CN 201611094285A CN 106452091 B CN106452091 B CN 1064520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tube
- capacitance
- clamp diode
- anode
- cath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7—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可以采用低电压定额开关管实现高压大功率输入、输出,且高频电气隔离的能量双向实时变换场合要求,动态性能好,还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可以实现整个负载和电压变化范围工况下飞跨电容、串联开关器件和分压电容的均压,保证器件的安全性;实现内外管解耦,更容易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大大降低装置的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和电磁兼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电能变换装置,具体涉及适用于高压、大功率、能量双向流动且要求电气隔离应用场合的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储能、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等技术和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具有能量双向变换功能的直流变换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更高的电压等级、功率和电气安全性。采用传统的三电平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可以满足电压等级和功率的需求,但其不具有电气隔离功能,电气安全性无法保证;采用传统的两电平双端有源桥,可以实现电气隔离,但需要选择高电压定额的开关管。高压的MOSFET开关管,通态电阻大,导通损耗大,不利于提高变换器效率;高压的IGBT开关管,电流拖尾现象严重,限制开关频率的提高,不利于提高功率密度;开关管串联,需要较复杂的电路和控制来保证串联开关管之间较好同步控制和均压。
因此,针对高压大功率且需要电气隔离的应用场合,如何保证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高效、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当前电力电子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带飞跨电容的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将低电压定额的单个开关管应用到高压大功率且需要电气隔离和能量双向变换的领域,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开关频率,降低装置的成本和体积,并提高可靠性。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的能量实时双向变换,而且还可以有效保证串联开关管和飞跨电容在全负载和电压变化范围工况下的均压,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所述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容C1、第二分压电容C2、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第十五开关管Q15和第十六开关管Q16、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第二飞跨电容Css2、第三飞跨电容Css3、第四飞跨电容Css4、传输电感LT、第一隔直电容Cb1、第二隔直电容Cb2和变压器T,
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开关管Q1~Q4、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构成第一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五至第八开关管Q5~Q8、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构成第二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九至第十二开关管Q9~Q12、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构成第三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十三至第十六开关管Q13~Q1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构成第四开关管三电平桥臂。此外,所述开关管Q1~Q16均带有自身寄生的体二极管和结电容,均并联在开关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的两端,
进一步地,直流端U1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分压电容C1的正极、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集分别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阴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正极,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阴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正极,第一分压电容C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二分压电容C2的正极、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阳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阴极,并作为U1端的中点O1,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和传输电感LT的第一端,传输电感LT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一端,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和第一隔直电容Cb1的第一端,第一隔直电容Cb1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二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阳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负极,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阳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和第八开关管Q8发射极,并作为直流端U1的负极,
变压器T的副边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十开关管Q10的发射极和第十一开关管Q11的集电极,变压器T的副边第二端连接至第二隔直电容Cb2的第一端,第二隔直电容Cb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十四开关管Q14的发射极和第十五开关管Q15的集电极,第十开关管Q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九开关管Q9的发射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阴极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的正极,第十四开关管Q1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十三开关管Q13的发射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阴极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正极,第九开关管Q9的集电极和第十三开关管Q1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至第三分压电容C3的正极,并作为直流端U2的正极,第三分压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分压电容C4的正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阳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阴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阳极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阴极,并作为直流端U2的中点O2,第十一开关管Q1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十二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阳极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的负极,第十五开关管Q1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十六开关管Q16的集电极、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阳极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负极,第十二开关管Q12的发射极和第十六开关管Q16的发射极共同连接至第四分压电容C4的负极,并作为U2端的负极,
其中第一分压电容C1和第二分压电容C2的容值相等,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容值相等,第三飞跨电容Css3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容值相等,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将用于控制第一至第十六开关管的控制信号G1、G2、……、G16输送至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16,其中,控制信号G2、G3、G6、G7、G10、G11、G14、G15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1/2开关周期的一预定时间段——固定时间T固,控制信号G1、G4、G5、G8、G9、G12、G13、G16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所述T固的一预定时间段——Ton;
(2)、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2、G3、G6、G7、G10、G11、G14、G15使得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互补导通,第六开关管Q6和第七开关管Q7互补导通,第十开关管Q10和第十一开关管Q11互补导通,第十四开关管Q14和第十五开关管Q15互补导通;
(3)、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同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同时导通,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五开关管Q15和第十六开关管Q16同时导通,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和第十四开关管Q14同时导通;
(4)、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9与G12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0与G11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3与G16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4与G15相差1/2个开关周期;
(5)、根据能量传输指令设置U1端驱动控制信号和U2端驱动控制信号的相位,并通过调节相位差或者说移相角,来调节传输能量的方向和大小;
(6)、当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设置驱动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G1、G2、G7、G8的上升沿固定,令G9、G10、G15、G16的上升沿滞后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类似的,使G3、G4、G5、G6的上升沿固定,令G11、G12、G13、G14的上升沿滞后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所述滞后的该段时间对应的相位定义为移相角Φ,且Φ>0,移相角Φ的正负,决定传输能量的方向,移相角Φ的大小则决定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的大小,即传输的功率等于P=kU1U2TsΦ(π-Φ)/π2LT;
(7)、当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设置驱动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G1、G2、G7、G8的上升沿固定,令G9、G10、G15、G16的上升沿超前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类似的,使G3、G4、G5、G6的上升沿固定,令G11、G12、G13、G14的上升沿超前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超前的该段时间对应的相位同样定义为移相角Φ,且此时Φ<0,类似的,此时移相角Φ的正负,决定了传输能量的方向,移相角Φ的大小则决定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的大小,传输的功率同样等于P=kU1U2TsΦ(π-Φ)/π2LT;
所述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
(1)可以选用低电压定额开关管实现高频电气隔离、高压大功率输入、输出且能量双向实时的电力变换,不仅动态性能好,还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
(2)可以实现整个负载和电压变化范围工况下飞跨电容电压、串联开关器件和分压电容的均压,保证器件的安全性;
(3)可以实现内外管的解耦,有利于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大大降低装置的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和电磁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本发明控制方法于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时的驱动控制信号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的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波形和传输电感电流波形;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的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波形和传输电感电流波形;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副边开关管上的电压波形;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无飞跨电容工作情况下,开关过程存在差异的模态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有飞跨电容工作情况下,开关过程存在差异的模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主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容C1、第二分压电容C2、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第十五开关管Q15和第十六开关管Q16、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第二飞跨电容Css2、第三飞跨电容Css3、第四飞跨电容Css4、传输电感LT、第一隔直电容Cb1、第二隔直电容Cb2和变压器T。其中,第一至第四开关管Q1~Q4、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构成第一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五至第八开关管Q5~Q8、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构成第二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九至第十二开关管Q9~Q12、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构成第三开关管三电平桥臂,第十三至第十六开关管Q13~Q1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第八箝位二极管Dc8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构成第四开关管三电平桥臂。此外,图1中开关管Q1~Q16均带有自身寄生的体二极管和结电容,均并联在开关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的两端,而且满足第一分压电容C1和第二分压电容C2的容值相等,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容值相等,第三飞跨电容Css3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容值相等。
图2示出了本发明控制方法实施例于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时的驱动控制信号时序图,其中G1、G2、……、G8分别为输送至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中原边的开关管Q1、Q2、……、Q8的驱动控制信号,G9、G10、……、G16分别为输送至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副边的开关管Q9、Q10、……、Q16的驱动控制信号,其中Q1、Q4、Q5、Q8、Q9、Q12、Q13、Q16定义为外管,Q2、Q3、Q6、Q7、Q10、Q11、Q14、Q15定义为内管。从图中可以看到,所有开关管驱动控制信号的开关周期相同,且所有内管驱动控制信号G2、G3、G6、G7、G10、G11、G14、G15的导通时间都固定为T固,所有外管驱动控制信号G1、G4、G5、G8、G9、G12、G13、G16的导通时间都固定为Ton,且满足Ton<T固。图5所示驱动控制信号中,G2与G3互补导通,即G2为高电平时,G3必为低电平,G2为低电平时,G3必为高电平,不存在G2和G3同为高电平的时间,类似的,G6与G7互补导通,G10与G11互补导通,G14和G15互补导通,且还需满足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9与G12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0与G11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3与G16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4与G15相差1/2个开关周期。此外,驱动控制信号G1、G2、……、G16还满足,G1、G2、G7、G8同时开通,即上升沿重合,类似的,驱动控制信号G3、G4、G5、G6为同时开通,G9、G10、G15、G16为同时开通,G9、G10、G15、G16为同时开通,G11、G12、G13、G14为同时开通。为了实现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图2中驱动控制信号满足G9、G10、G15、G16的上升沿滞后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G11、G12、G13、G14的上升沿滞后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所述滞后时间对应的相位为移相角Φ,且Φ>0。如果要实现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只需设置驱动控制信号满足G9、G10、G15、G16的上升沿超前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G11、G12、G13、G14的上升沿超前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超前的该段时间对应的相位同样为移相角Φ,且此时Φ<0。可以看出,移相角Φ的正负,决定了传输能量的方向,移相角Φ的大小则决定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的大小,传输的功率等于P=kU1U2TsΦ(π-Φ)/π2LT。
图3是本发明在图2所示驱动控制信号下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的仿真波形,其中Vpri为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Vsec为变压器副边电压波形,iLT为传输电感电流波形。
下面结合图3,简要介绍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t0时刻之前,原边开关管Q3、Q4、Q5、Q6导通,副边开关管Q11、Q12、Q13、Q14导通,变压器原边电压和副边电压分别为-U1和-U2,两边的电压差(-U1)-(-U2)加在传输电感LT两端,由于实施例中U1和U2相等,电感LT电流基本保持不变;t0时刻,原边开关管外管Q4、Q5关断,其关断电压充电至U1/2即被箝位二极管Dc3和Dc2箝位,保证其动态均压,且此时飞跨电容会完成Q1、Q8结电容电荷的抽取,为后续零电压开通做好准备。此外,该过程中电感电流经变压器T、开关管Q3、箝位二极管Dc2、箝位二极管Dc3、开关管Q6续流,原边电压为零,加在电感LT上的电压为U2,电感电流线性减小;t1时刻,原边开关管Q6、Q3关断(死区时间内实现Q2、Q7的结电容能量转移),Q1、Q2、Q7、Q8开通,变压器原边电压为U1,加在电感LT上的电压为U1-(-U2)=U1+U2,电感LT电流继续减小到零,并反向线性增加;t2时刻,副边开关管Q12、Q13关断,该工况与原边外管Q4、Q5关断时工作过程类似,电感LT电流也是经变压器T、开关管Q11、箝位二极管Dc6、箝位二极管Dc7、开关管Q14续流,此时加在电感LT上的电压为U1,电感电流继续线性增加;t3时刻,副边开关管Q11、Q14关断,Q9、Q10、Q15、Q16开通,变压器副边电压为U2,此时加在电感LT上的电压为U1-U2,由于U1和U2相等,电感电流基本保持不变;t4时刻,原边开关管外管Q1、Q8关断,装置开始重复另外半个周波的上述过程。图3中U1端变压器电压Vpri与传输电感电流iLT的方向一致,因此可以看出功率的传输方向为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
图4是本发明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下的仿真波形,其中Vpri为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Vsec为变压器副边电压波形,iLT为传输电感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和图3不同之处在于副边电压Vsec此时超前于原边电压Vpri,这意味着该相位决定了能量的传输方向,相位的大小则决定了传输功率的大小。从图4中U1端变压器电压Vpri与传输电感电流iLT的方向相反也可以看出,此时传输功率的方向为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
图5是本发明在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情况下原边开关管和副边开关管的端电压波形。其中VQ1和VQ2分别是原边开关管Q1和Q2上的电压波形,VQ9和VQ10分别是副边开关管Q9和Q10上的电压波形,可以看出,串联开关管能很好地实现均压。
图6是本发明在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情况下,无飞跨电容时因开关时刻差异产生的模态图。具体为:之前时刻Q1、Q2、Q7、Q8开通,因开关时刻差异Q8较Q1提前关断(理想情况下为同时关断),此时分压电容C1需经开关管Q1、Q2、Q7、电感LT、变压器T、隔直电容Cb1和箝位二极管Dc4放电,如图中含箭头虚线所示,这样C1和C2就存在能量不平衡的情况,其中点电压将会产生偏移,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将不一致,进一步会造成开关管的不均压,损坏开关管。
图7是本发明在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情况下,带飞跨电容时因开关时刻差异产生的模态图。由于飞跨电容的引入,其一方面可以对中点电压进行箝位,另一方面分流了电感LT的大部分电流,即电流不经分压电容C1,C1和C2的能量依然维持平衡,这意味着飞跨电容对中点电压存在主动均压的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数如下:电压U1=900VDC;电压U2=900VDC;输出电流Io=90A;分压电容C1=Cin2=1450μF;分压电容C3=C4=1450μF;变压器T的变比为1:1;谐振电感Lr=65μH;隔直电容Cb1=150μF;隔直电容Cb2=150μF;飞跨电容Css1=Css2=Css3=Css4=4μF;开关管Q1~Q16皆为IGBT;箝位二极管Dc1~Dc8皆为快恢复二极管;开关频率fs=10kHz;开关周期Ts=100μs。
Claims (1)
1.一种直流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直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分压电容C1、第二分压电容C2、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第十五开关管Q15和第十六开关管Q16、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第七箝位二极管Dc7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第一飞跨电容Css1、第二飞跨电容Css2、第三飞跨电容Css3、第四飞跨电容Css4、传输电感LT、第一隔直电容Cb1、第二隔直电容Cb2和变压器T,
直流端U1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分压电容C1的正极、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集分别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阴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正极,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阴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正极,第一分压电容C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二分压电容C2的正极、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阴极、第三箝位二极管Dc3的阳极和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阴极,并作为U1端的中点O1,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和传输电感LT的第一端,传输电感LT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一端,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和第一隔直电容Cb1的第一端,第一隔直电容Cb1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原边第二端,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阳极和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负极,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第四箝位二极管Dc4的阳极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和第八开关管Q8发射极,并作为直流端U1的负极,
变压器T的副边第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十开关管Q10的发射极和第十一开关管Q11的集电极,变压器T的副边第二端连接至第二隔直电容Cb2的第一端,第二隔直电容Cb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第十四开关管Q14的发射极和第十五开关管Q15的集电极,第十开关管Q10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九开关管Q9的发射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阴极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的正极,第十四开关管Q1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十三开关管Q13的发射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阴极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正极,第九开关管Q9的集电极和第十三开关管Q13的集电极共同连接至第三分压电容C3的正极,并作为直流端U2的正极,第三分压电容C3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四分压电容C4的正极、第五箝位二极管Dc5的阳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阴极、第七箝位二极管Dc7的阳极和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阴极,并作为直流端U2的中点O2,第十一开关管Q1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十二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第六箝位二极管Dc6的阳极和第三飞跨电容Css3的负极,第十五开关管Q1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十六开关管Q16的集电极、第八箝位二极管Dc8的阳极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负极,第十二开关管Q12的发射极和第十六开关管Q16的发射极共同连接至第四分压电容C4的负极,并作为U2端的负极,
其中第一分压电容C1和第二分压电容C2的容值相等,第三分压电容C3和第四分压电容C4的容值相等,第一飞跨电容Css1和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容值相等,第三飞跨电容Css3和第四飞跨电容Css4的容值相等,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将用于控制第一至第十六开关管的控制信号G1、G2、……、G16输送至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中相应开关管Q1、Q2、……、Q16,其中,控制信号G2、G3、G6、G7、G10、G11、G14、G15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1/2开关周期的一预定时间段——固定时间T固,控制信号G1、G4、G5、G8、G9、G12、G13、G16的导通时间固定为小于所述T固的一预定时间段——Ton;
(2)、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2、G3、G6、G7、G10、G11、G14、G15使得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互补导通,第六开关管Q6和第七开关管Q7互补导通,第十开关管Q10和第十一开关管Q11互补导通,第十四开关管Q14和第十五开关管Q15互补导通;
(3)、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七开关管Q7和第八开关管Q8同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同时导通,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十五开关管Q15和第十六开关管Q16同时导通,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和第十四开关管Q14同时导通;
(4)、设置所述控制信号G4与G1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5与G8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6与G7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2与G3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9与G12的开通时刻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0与G11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3与G16相差1/2个开关周期,G14与G15相差1/2个开关周期;
(5)、根据能量传输指令设置U1端驱动控制信号和U2端驱动控制信号的相位,并通过调节相位差或者移相角,来调节传输能量的方向和大小;
(6)、当需要从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时,设置驱动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G1、G2、G7、G8的上升沿固定,令G9、G10、G15、G16的上升沿滞后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使G3、G4、G5、G6的上升沿固定,令G11、G12、G13、G14的上升沿滞后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滞后的上述两段时间中的每段对应的相位定义为移相角Φ,且Φ>0,移相角Φ的正负,决定传输能量的方向,移相角Φ的大小则决定U1端向U2端传输能量的大小,传输的功率等于P=kU1U2TsΦ(π-Φ)/π2LT,其中k为变压器变比,U1、U2分别为U1端和U2端电压,Ts为开关周期LT为传输电感值;
(7)、当需要从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时,设置驱动控制信号G1、G2、……、G16,使得G1、G2、G7、G8的上升沿固定,令G9、G10、G15、G16的上升沿超前G1、G2、G7、G8上升沿一段时间,使G3、G4、G5、G6的上升沿固定,令G11、G12、G13、G14的上升沿超前G3、G4、G5、G6上升沿一段时间,上述超前的两段时间中的每段对应的相位同样定义为移相角Φ,且此时Φ<0,此时移相角Φ的正负,决定了传输能量的方向,移相角Φ的大小则决定U2端向U1端传输能量的大小,传输的功率同样等于P=kU1U2TsΦ(π-Φ)/π2LT。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94285.5A CN106452091B (zh) | 2016-12-02 | 2016-12-02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94285.5A CN106452091B (zh) | 2016-12-02 | 2016-12-02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2091A CN106452091A (zh) | 2017-02-22 |
CN106452091B true CN106452091B (zh) | 2018-10-26 |
Family
ID=5822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94285.5A Active CN106452091B (zh) | 2016-12-02 | 2016-12-02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520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7126B (zh) * | 2017-11-14 | 2024-08-27 | 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三电平全桥软开关变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742968B (zh) * | 2019-01-31 | 2020-1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二极管箝位混合三电平双有源全桥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861546B (zh) * | 2019-03-04 | 2020-10-09 | 东南大学 | 一种具有真双极性直流输出能力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应用控制 |
CN110048613A (zh) * | 2019-05-31 | 2019-07-23 | 芜湖康爱而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电路 |
CN111835221A (zh) * | 2020-07-17 | 2020-10-27 |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dc/ac电力变换装置 |
CN112821757B (zh) * | 2020-12-30 | 2022-06-14 | 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变换器 |
CN112968604B (zh) * | 2021-02-07 | 2022-04-15 | 湖南大学 | 级联型三电平buck-boost变换器的多模态平滑控制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15540Y (zh) * | 2000-01-24 | 2001-01-1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CN102214999A (zh) * | 2011-06-13 | 2011-10-12 | 珠海泰坦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均压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CN102222921A (zh) * | 2011-06-08 | 2011-10-19 | 湖南大学 | 基于电容箝位式的三电平铁路功率调节器 |
CN102281006A (zh) * | 2011-03-31 | 2011-12-14 | 东北大学 | 一种新型三电平软开关变换器 |
CN102624243A (zh) * | 2012-04-19 | 2012-08-0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隔离式半桥三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 |
-
2016
- 2016-12-02 CN CN201611094285.5A patent/CN1064520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15540Y (zh) * | 2000-01-24 | 2001-01-1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CN102281006A (zh) * | 2011-03-31 | 2011-12-14 | 东北大学 | 一种新型三电平软开关变换器 |
CN102222921A (zh) * | 2011-06-08 | 2011-10-19 | 湖南大学 | 基于电容箝位式的三电平铁路功率调节器 |
CN102214999A (zh) * | 2011-06-13 | 2011-10-12 | 珠海泰坦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均压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CN102624243A (zh) * | 2012-04-19 | 2012-08-0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隔离式半桥三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CLT 技术的三电平逆变器板载式驱动电路设计;吴浩伟等;《舰船科学技术》;20140331;第36卷(第3期);第112-11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2091A (zh) | 2017-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2091B (zh)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
CN101702578B (zh) | 耦合电感实现正反激隔离式升压型变换器及应用 | |
CN203942447U (zh) | 一种zvt交错并联高增益式dc/dc变换器 | |
CN105515377B (zh) |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 |
CN106505866B (zh) | 一种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 | |
CN106961220B (zh) | 一种具有均流特性的高效并联llc谐振变换器 | |
CN104917412A (zh) | 一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的移相全桥拓扑电路 | |
CN103618444B (zh) | 三绕组耦合电感zvs/zcs双管升压变换器 | |
CN102969898B (zh) | 低压宽输入三电平全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358227C (zh) | 带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双管正激直流变换器 | |
CN106487259B (zh) | 一种用于三电平全桥直流变换装置的中点电压平衡方法 | |
CN105406724A (zh) | 移相控制全桥零电流变换器及直流开关电源 | |
CN103731039A (zh) |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09149945B (zh) | 一种适用于光储直流微电网的三端口变流器 | |
CN104638932A (zh) | 一种多谐振变换器 | |
CN104779805A (zh) | 一种宽负载范围的移相全桥zvs变换器 | |
CN106533181A (zh) | 一种双变压器并串联式llc谐振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871219A (zh) | 一种辅助管电压箝位型软开关推挽直流变换器 | |
CN201733225U (zh) | 耦合电感实现正反激隔离式升压型变换器 | |
CN101127482B (zh) | 直流变换器的原边箝位电路 | |
CN205646960U (zh) | 一种整流充电装置 | |
CN208257666U (zh) | 一种三开关推挽输入高频链单级逆变电路 | |
CN109713905A (zh) | CCM/DCM复用的单耦合电感多输出buck变换器 | |
CN106505858B (zh) | 一种zvs四相全桥变换器及其移相控制方法 | |
CN206237308U (zh) | 多路dc输入单路dc输出的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